中国工作标准数据库建设方案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公布日期】2021.02.08•【文号】自然资办发〔2021〕21号•【施行日期】2021.02.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资源综合规定正文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1〕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各派出机构,部机关各司局:为切实履行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职责,加强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监测工作,部制定了《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建设总体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2021年2月8日附件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建设总体方案为加强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工作,健全自然资源监管体制,按照《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自然资发〔2020〕15号)和《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自然资发〔2019〕170号)要求,做好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建设,编制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一)总体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建设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成果在中央一级的立体化统一管理,形成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一张底版、一套数据,保障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良好运行,服务部“两统一”职责履行,也满足相关部门科学决策和社会公众对自然资源基础数据的需要。
同时,推动地方各级数据库建设,支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成果横向联通、纵向贯通,满足各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政府机构与公众的迫切需求。
(二)建设任务1.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建库与集成基于全国统一的三维空间框架,构建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模型,准确表达地上、地表、地下各类自然资源空间关系及属性信息;组织开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的整合、集成与建库,形成物理分散、逻辑一致、动态更新的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及时掌握自然资源基础数据及变化情况,有效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和自然资源各项管理的业务需求。
中国国家标准数据库
中国国家标准数据库中国国家标准数据库是指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建立和管理的标准化信息资源,旨在为社会各界提供全面、准确、权威的国家标准信息服务。
作为中国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标准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对于推动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发展,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标准数据库的建设目标是全面系统收集、整理和发布国家标准信息,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标准检索、查询和下载服务。
数据库内容涵盖了各个领域的国家标准,包括工业、农业、医药、食品、环保、建筑等多个行业领域。
用户可以通过数据库快速查找到所需的标准信息,满足生产、科研、质量管理等方面的需求。
国家标准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信息权威性和准确性。
所有收录在数据库中的国家标准均经过严格审核和审定,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用户可以放心使用数据库中的标准信息,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另外,国家标准数据库还具有信息更新及时、覆盖面广等特点。
随着国家标准的不断修订和更新,数据库中的标准信息也会及时进行更新,保持与最新标准的同步。
同时,数据库收录的标准内容涵盖了各个行业领域,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适用性。
为了更好地服务用户,国家标准数据库提供了多种查询和检索方式,包括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等。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检索方式,快速找到所需的标准信息。
此外,数据库还提供了标准全文下载、在线阅读等功能,方便用户获取和利用标准信息。
总的来说,中国国家标准数据库是中国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支撑和基础,对于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数据库建设的不断完善,国家标准数据库将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为社会各界提供更加优质的标准信息服务。
工业领域数据安全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4-2026年)
工业领域数据安全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4-2026年)作者: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半月》2024年第02期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等各环节,保障数据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大局。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据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试行)》等在工业领域落地实施,加快提升工业领域数据安全保护能力,助力工业高质量发展,夯实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安全基石,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以构建完善工业领域数据安全保障体系为主线,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核心,以保护重要数据、提升监管能力、强化产业支撑等为重点,提高数据安全治理能力,促进数据要素安全有序流动和价值释放,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提供坚实支撑。
(二)基本原则统筹推进,重点突破。
加强顶层谋划,系统推进数据安全组织架构、政策制度、管理机制、标准规范、技术手段建设和产业发展工作。
以强化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要系统平台、重要数据保护为切入点,以点带面促进整体保护水平提升。
政府引导,协同共治。
综合运用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等方式,选树标杆典型,强化监管执法,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机构、高等院校等各方力量,形成数据安全协同治理的良好局面。
场景牵引,分业施策。
摸清数据处理重点环节风险易发场景的特点规律,紧贴业务场景数据保护需求,强化科学防控。
结合行业特色、数据特征等,差异化指导、精准化施策,加速提升行业数据安全管理水平。
创新驱动,技管结合。
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技术、产品与服务,适应新时期工业领域数据安全保护新形势、新特点和新需求。
社会信用 数据库建设 标准
社会信用数据库建设标准
社会信用数据库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1. 《征信业管理条例》:国务院制定,用于规范征信机构的经营行为,保障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
2. 《征信机构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用于规范征信机构的设立、变更和终止等事项。
3. 《信用评级业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共同制定,用于规范信用评级机构的经营行为,促进信用评级行业的健康发展。
4. 《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国务院制定,用于规范企业信息公示工作,促进企业守法诚信经营。
5.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年)》:国务院制定,用于指导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这些标准和规范为社会信用数据库建设提供了指导和依据,有助于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法制化。
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建设工作方案
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建设工作方案一、背景和目标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建设工作是为了解决城镇土地使用和管理的问题,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本工作方案旨在建设一套完善的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实现土地信息的收集、整理、管理和应用,为城镇规划、土地管理、建设项目审批等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二、工作内容和流程1.数据需求分析:对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的数据需求进行调研,包括城镇土地使用情况、土地所有权、土地出让和征收情况、地籍图件、用地规划、用地变更等。
2.数据采集和整理:通过实地调查、相关政府部门和单位提供的数据、地籍图件等途径,对所需数据进行采集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数据库设计和建设:根据数据需求和现有技术条件,设计并建设适应城镇地籍调查的数据库,包括数据表结构、字段定义、索引、视图、存储过程等。
4.数据导入和验证:将采集整理好的数据导入数据库,并进行数据验证,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5.数据标准化和质量控制:对导入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包括字段格式统一、数据去重、错误数据修复等;同时建立质量控制机制,对数据进行监测和验证。
6.数据管理和应用平台建设:建设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的管理平台,包括数据的录入、修改、查询和分析等功能,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业务流程。
7.数据共享和交换:建立数据共享和交换机制,与相关政府部门和单位进行数据共享,提供数据交换接口,以便于数据的流通和利用。
8.培训和技术支持:为相关人员提供数据库操作培训,解答技术问题,确保数据库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三、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1.数据需求分析:1个月2.数据采集和整理:3个月3.数据库设计和建设:2个月4.数据导入和验证:1个月5.数据标准化和质量控制:1个月6.数据管理和应用平台建设:2个月7.数据共享和交换:1个月8.培训和技术支持:1个月四、工作团队和资源需求1.工作团队组成:建设组、调查组、数据分析组、质量控制组、系统开发组等,每个组人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数据库建设技术方案范文
数据库建设技术方案范文一、地籍数据库建设(一)、成果数据库建设的内容农村地籍调查成果数据库建设是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地籍调查的基础上,按照相关数据库标准的要求,建立集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库。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数据库内容:1、农村地籍数据库包括地籍区、地籍子区、土地权属、土地利用、基础地理等数据。
2、土地权属数据包括宗地的权属、位置、界址、面积等空间和属性信息;3、土地利用数据包括行政区(含行政村)图斑的权属、地类、面积、界线等;4、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包括数学基础、境界、测量控制点、居民地、交通、水系、地理名称等。
(二)成果数据库建设要求1、严格遵循数据库标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地籍调查数据库建设以《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为基础,结合《宗地代码编制规则(试行)》等新的技术规范和要求,对相关要素属性结构表进行扩展,以满足农村地籍调查成果管理要求。
2、坐标系统3、面积计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宗地面积按高斯-克吕格投影面面积计算。
4、数据库逻辑结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调查数据库由空间数据库和非空间数据库组成。
空间数据由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组成,主要包括:基础地理数据、居民地数据、土地权属数据等。
非空间数据由权属信息调查数据组成。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调查数据库逻辑结构见图1。
(三)地籍数据库的建设、更新与维护1、准备工作:制定建库方案、优选建库软件、搭建硬件环境、培训建库人员、熟悉地籍调查成果和土地登记档案、了解成果质检报告和验收结论等。
3、数据库结构设计:根据地籍数据库标准等标准设计地籍数据库结构。
4、数据采集和编辑处理:图形数据采集和属性数据采集、建立图形数据的拓扑关系、建立图形与属性逻辑关系、图形编辑和属性编辑、拓扑错误的处理、属性数据的检校、图形与属性逻辑一致性的检校等。
5、数据库建设:按照地籍调查数据文件命名规则、空间数据分层要求和属性数据库结构,建立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形成标准的数据交换文件、数据字典和元数据文件。
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范本模板】
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项目需求与技术方案)一、项目背景“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化建设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一场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等技术为核心的“新 IT”浪潮风起云涌,信息化应用进入一个“新常态”.***(某政府部门)为积极应对“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机遇和挑战,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要求,大数据平台应运而生.大数据平台整合省社会经济发展资源,打造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监测管理、预测预警、应急指挥、可视化平台于一体的大数据平台,以信息化提升数据化管理与服务能力,及时准确掌握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做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牢牢把握社会经济发展主动权和话语权。
二、建设目标大数据平台是顺应目前信息化技术水平发展、服务政府职能改革的架构平台。
它的主要目标是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实现企业信用社会化监督,建立规范化共建共享投资项目管理体系,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依据,提高政务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制定统一信息资源管理规范,拓宽数据获取渠道,整合业务信息系统数据、企业单位数据和互联网抓取数据,构建汇聚式一体化数据库,为平台打下坚实稳固的数据基础。
2、梳理各相关系统数据资源的关联性,编制数据资源目录,建立信息资源交换管理标准体系,在业务可行性的基础上,实现数据信息共享,推进信息公开,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经济形势分析制度。
3、在大数据分析监测基础上,为政府把握经济发展趋势、预见经济发展潜在问题、辅助经济决策提供基础支撑。
三、建设原则大数据平台以信息资源整合为重点,以大数据应用为核心,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协同共享,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深化应用、创新驱动”的原则,全面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结合我省经济发展与改革领域实际需求,明确总体目标和阶段性任务,科学规划建设项目。
中医药数据库平台建设方案
中医药数据库平台建设方案目录一、建设背景 (1)二、目标特点 (2)三、建设原则 (2)四、建设方案 (3)1.数据采集 (3)2.数据分析 (3)3.业务整合 (4)五、数据库分类 (4)1.中医药典籍通用数据库 (4)2.新道地药材数据库 (5)3.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数据库 (6)4.国际中医药机构数据库 (6)5.名老中医、老药工技艺传承数据库 (6)6.中医经典古方数据库 (6)7.中医药人才数据库 (7)六、架构设计 (7)1.系统架构 (7)2.数据库系统(示意图) (8)一、建设背景1.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振兴发展中医药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多次强调要促进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在海外发展,推动更多中国生产的医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党和国家也高度重视发展中医药,出台了《中医药法》、《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等系列重要文件。
2.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干正”,利用中药调整人体的脏腑机能达到人体阴阳平衡的理念,逐渐被大众所认知和接受。
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沿线国家人民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对中医药数据查询应用也日益增长,受到了世界上其他国家更多的关注。
3.我国中医药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大量中医药文献信息、经验总结、技艺传承等,广泛分布于整个中医药领域,很多老药方、老药技仍在“沉睡”,随时面临失传的可能,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运用大数据的理论方法来整理和挖掘这些中医药宝库,将为中医药产学研各领域带来重要变革。
4.在国家大力鼓励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背景下,中医药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这对教育、科研、产业参与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研究、决策的数据需求剧增。
5.中医药数据库致力于打造成一个互联网合作平台,将联合国内外中医药大学、科研机构、知名药企和药材基地等各方力量,围绕中医药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国际交流合作、中药产业和中医健康服务业国际化等开展试验,探索中医药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推进中医药教育国际化、中药产业国际化和中医健康服务国际化。
数字城管部件普查及数据库建设方案(二维版)
数字城市管理信息系统部件普查及数据建库方案二零一二年二月目录1.概述41.1.基本情况42.总体设计52.1.设计原则52.1.1.全局性与整体性原则52.1.2.标准化与因地制宜原则52.1.3.先进性与成熟性原则52.2.设计标准52.3.工作内容62.3.1.标准规范编制62.3.2.网格划分62.3.3.部件与地理编码普查62.3.4.数据处理与建库62.3.5.部件图集与手册编制72.3.6.网格划分图集编制2.3.7.电子地图修测73.技术方案73.1.网格划分73.1.1.划分原则73.1.2.编码规则83.1.3.单元网格编码方法83.1.4.工作网格编码方法103.2.部件与地理编码普查103.2.1.部件普查113.2.2.地理编码普查42名称 (43)3.2.3.资料交接规定433.3.数据处理和建库443.3.1.数据处理要求443.3.2.建库原则443.3.3.部件数据库建库3.3.4.地理编码数据库483.3.5.资料交接规定503.3.6.产品规格和主要技术指标513.4.部件图集与手册编制523.5.网格划分图集编制533.6.电子地图修测544.项目管理544.1.组织结构544.2.人员管理564.3.计划管理564.4.资源管理574.5.作业流程574.5.1.作业计划574.5.2.外业采集584.5.3.内业处理584.5.4.资料收集594.5.5.成果入库595.成果提交595.1.资料成果595.2.数据成果596.验收607.服务607.1.数据更新607.1.1.定期更新607.1.2.局部自主更新617.2.售后支持服务617.2.1.定期沟通617.2.2.问题处理627.2.3.上门技术支持621.概述1.1.基本情况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城市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如何与时俱进,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信息化管理内在的系统性、网络性、程序性和透明性等来推进城市管理资源优化整合,管理流程科学再造,管理主体多元参与,已成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中国标准数据库
中国标准数据库中国标准数据库是指收录了中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相关标准信息的数据库。
作为中国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标准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对于推动中国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标准数据库的建设旨在为用户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标准信息,为企业生产经营、科研设计、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等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中国标准数据库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对产品、服务、过程等方面的一般规定和具体要求,是国家实施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依据。
国家标准的内容涵盖了各个行业的技术规范、质量要求、安全规定等,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强制性。
二、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由各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组织制定的,针对特定行业领域的产品、服务、技术等方面的规范和要求。
行业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行业内的生产经营行为,提高产品质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三、地方标准,地方标准是由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制定的,主要针对地方特色、地方资源、地方产业等方面的技术规范和管理要求。
地方标准的制定有利于发挥地方资源优势,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地方产业升级。
中国标准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工作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信息采集,及时收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相关标准信息,建立标准信息数据库,确保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二、信息整理,对采集到的标准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建立标准分类体系,便于用户查找和利用标准信息。
三、信息发布,通过网络、平台等渠道向用户发布标准信息,提供标准文本、标准解读、标准应用指南等相关信息,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四、信息更新,定期对标准信息进行更新和维护工作,及时发布最新的标准信息,确保用户获取的标准信息是最新的、最全面的。
中国标准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工作需要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努力,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提高标准化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建设好中国标准数据库,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坚实的标准保障。
中国标准全文数据库
标准的引文信息
查看全文
关联检索 链接到相关内容
格式) 标准的全文 (PDF格式) 格式
标准定义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标准”定义如下: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 “标准”定义如下: “标准是由一个公认的机构制定和批准的文件,它对 标准是由一个公认的机构制定和批准的文件, 活动或活动的结果规定了规则,导则或特性值, 活动或活动的结果规定了规则,导则或特性值,供 共同和反复使用, 共同和反复使用,以实现在预定结果领域内最佳秩 序的效益” 序的效益”。
进入方法
旧图书馆主页:数字资源——〉 旧图书馆主页:数字资源——〉网络数据 —— ——〉 库——〉万方标准全文数据库 新图书馆主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电子资源——〉 新图书馆主页:电子资源——〉电子期刊与 —— 数据库——〉中国标准全文数据库 数据库——〉 ——
检索方式分为分类浏览 个性化检索 分类浏览和个性化检索 分类浏览
个性 化检 索
分类 浏览
分类浏览
直接点击大类下的小类即可看到有关这一小 类的全部标准。如B农业、林业 下的20/29粮 食与饲料作物 显示结果如下
点击查看标准的引 文信息 二次检索 缩小范围
点击查看 全文
个性化检索
和二次检索规律一样
逻辑运 算选择 字段选择列 表 检索词 输入
支持“精确匹配”检索的字段有: 标准号(50) (50)、 支持“精确匹配”检索的字段有: 标准号(50)、中 国分类号(260) 国际分类号(120) 主题词(270) (260)、 (120)、 (270)等 国分类号(260)、国际分类号(120)、主题词(270)等。
注意
按 标准号 中国分类法 国际分类法 进行检索时需要 用半角双引号将检索词括起来,如标准号:“GB/T 8561-1988”, 不仅可通过输入用半角双引号引起来的完整“中国 分类号”来按照“中国分类号”进行“精确匹配” 检索,而且还可取“中国分类号”前1位或前2位进 行检索。如:对分类号“H31”,用如下检索词H、 H3、H31均可检索出“中国分类号”为“H31”的标 准。 国际分类法规律同上
中国标准数据库
中国标准数据库
中国标准数据库是指收录了中国国家标准的数据库,它是中国标准化工作的重
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中国产品质量提升和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支撑。
中国标准数据库的建设和管理,对于保障国家利益、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国标准数据库的建设是为了弘扬国家标准化工作的宗旨,即“促进科
技进步,保障人身安全和生命健康,保护环境和资源,维护国家利益”。
通过建设中国标准数据库,可以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其次,中国标准数据库的建设是为了提高中国产品的质量水平,增强中国产品
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中国标准数据库收录了大量的国家标准,这些标准涵盖了各个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包括质量标准、安全标准、环保标准等。
企业可以通过查询中国标准数据库,了解和遵守相关标准,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另外,中国标准数据库的建设是为了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际贸易中,标准
是贸易的桥梁和纽带。
中国标准数据库收录了中国的国家标准,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和服务,可以更容易地进入国际市场,与国际标准接轨,促进国际贸易的畅通和发展。
总之,中国标准数据库的建设和管理对于推动中国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保
障国家利益,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加强对中国标准数据库的建设和管理,不断完善数据库内容,提高数据库的使用率和影响力,为推动中国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标准数据库
中国标准数据库中国标准数据库是指收录了中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等各类标准文献的数据库资源。
它是为了方便用户查询和应用各类标准文献而建立和维护的专业数据库。
中国标准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工作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及其授权的单位负责。
中国标准数据库的内容涵盖了各个领域的标准文献,包括但不限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等。
这些标准文献涉及了产品质量、安全性、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测试方法等方面,是各行各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
中国标准数据库的建设目的在于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准确的标准查询和应用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中国标准数据库轻松查找到所需的标准文献,了解标准的内容、适用范围、发布单位、实施日期等信息,为企业生产经营和科研技术提供有力支持。
中国标准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内容丰富、更新及时。
随着国家和行业标准的不断修订和发布,中国标准数据库会及时收录和更新这些标准文献,保证用户获取到的信息是最新、最全面的。
中国标准数据库还具有检索功能强大、操作简便的特点。
用户可以通过关键词、标准号、发布单位等多种途径进行检索,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的标准文献。
同时,数据库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即使是没有专业检索经验的用户也能轻松上手。
总的来说,中国标准数据库是中国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具。
它的建设和维护对于提高标准化水平、促进质量管理、推动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中国标准数据库能够不断完善和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 国家地名信息库数据质量建设行动工作流程
我国国家地名信息库数据质量建设行动工作流程一、背景介绍1.1 国家地名信息库的重要性国家地名信息库是一个重要的地理信息资源库,它记录了我国各地的地名信息,包括地名的名称、地理位置、地名含义、历史沿革等内容。
地名信息不仅是地理信息系统中重要的元数据,也是地理学、历史学、民俗学等学科研究的基础资料。
地名信息库的建设和数据质量的提高对于地理信息工作的顺利开展,地理学研究的深入推进以及国土资源管理的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1.2 地名信息库数据质量建设的必要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地名信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数据需求量也在迅速增加。
在这种背景下,地名信息库的数据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高质量的地名信息数据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提高地理信息系统的准确性和可用性,为国土资源管理、城市规划、交通运输、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决策提供更精准、可靠的支持。
二、数据质量建设行动的基本原则2.1 服务用户需求地名信息库的数据质量建设行动必须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原则,深入了解各领域对地名信息的需求,提供更加精准、可靠的数据支持。
2.2 完善数据采集、整理和更新机制建立健全的地名信息数据采集、整理和更新机制,确保地名信息库的数据及时、准确地反映各地的实际情况。
2.3 强化数据审核和质量控制加强对地名信息数据的审核和质量控制,建立健全的数据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2.4 推动标准化建设推动地名信息库数据标准化建设,加强对地名命名规则、地名意义解释等方面的标准研究和规范制定,提升数据的规范性和权威性。
2.5 实现数据共享和开放建立开放共享的地名信息数据评台,提供便捷的数据查询和下载服务,促进地名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推动各领域的地名信息应用。
三、数据质量建设行动的具体举措3.1 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评台搭建统一的地名信息库数据管理评台,整合各地的地名信息资源,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存储和传输。
3.2 完善地名信息数据采集体系建立健全的地名信息数据采集体系,推动地名信息的采集、整理和更新工作,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数据库建设技术方案
数据库建设技术方案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据库已经成为企业、政府、教育机构等各类组织不可或缺的信息管理工具。
本文将探讨数据库建设的技术方案,包括数据库设计、数据模型设计、数据库系统选择、数据存储与备份、安全性与隐私保护等方面。
一、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数据库建设技术方案的核心,它决定了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查询效率、数据完整性等方面。
良好的数据库设计应该能够满足组织的业务需求,提高数据查询效率,同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1、确定数据需求:在设计数据库之前,需要明确组织的业务需求和数据需求,包括数据的种类、格式、来源、用途等。
2、设计数据模型:根据组织的业务需求和数据需求,设计合适的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应该能够清晰地表达组织的数据结构,同时能够支持高效的数据查询和更新操作。
3、确定表关系:在设计数据模型时,需要确定表之间的关系,包括父子关系、关联关系等。
表关系应该能够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4、确定字段类型:在设计数据模型时,需要确定每个字段的类型,包括文本、数字、日期等。
字段类型应该能够满足数据的存储和查询需求。
二、数据模型设计数据模型是数据库设计的核心,它描述了组织的数据结构及其之间的关系。
在设计数据模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的一致性:保证数据在不同表之间的一致性,避免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2、数据的完整性:保证数据的完整性,避免数据丢失或损坏。
3、查询效率:优化数据模型,提高查询效率。
4、扩展性:考虑未来的业务扩展需求,使数据模型具有一定的扩展性。
三、数据库系统选择数据库系统是数据库建设技术方案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系统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性能:根据组织的业务需求和数据量,选择性能合适的数据库系统。
2、可靠性:选择可靠性高的数据库系统,保证数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易用性:选择易用的数据库系统,方便管理员和开发人员进行管理和开发。
4、兼容性:选择与组织现有系统兼容的数据库系统,方便集成和升级。
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标准-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标准
中国地质调查局⼯作标准-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标准中国地质调查局⼯作标准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作指南(2.0版)2001-06-01发布2001-06-01试⽤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前⾔建⽴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旨在对以图件为基础的地质信息(传统的⽂字报告及图件),利⽤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信息数字化,为基础地质研究、国⼟资源合理开发利⽤、矿产资源评价、国民经济建设、制定区域规划、保护⼈类赖以⽣存的地质环境提供有效的数字化信息,实现全国基础地学数据信息共享及信息社会化服务,提⾼其利⽤程度和使⽤价值,并为地质科学的信息化、⽹络化建设提供数据源。
为使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项⽬在统⼀规范的框架内正常有序的开展,确保该项⼯作的完成,特制定了本⼯作指南。
本⼯作指南,主要参考“数字化地质图图层及属性⽂件格式[ DZ/T 0197-1997]”国家⾏业标准,对其中的相关内容直接引⽤,同时参考并引⽤其它相关标准,结合⼏年来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作实际⽽制定。
特别感谢李晨阳、李裕伟、姜作勤等同志在⼯作指南起草和执⾏过程中给予的⼤⼒⽀持。
本⼯作指南详细规定了建⽴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有关图层划分、⼯作流程、属性格式、数据内容、数据⽂件格式,以及质量保证要求、成果汇交办法等。
本⼯作指南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并归⼝。
本⼯作指南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负责起草。
本⼯作指南主要起草⼈:杨东来肖志坚李军李超岭李景朝⽥⽂新解⽴业本⼯作指南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信息资料处负责解释。
⽬录1 适⽤范围(1)2 引⽤标准(1)3 术语定义(1)4 图元及TIC点编号规则(2)4.1图元编号(2)3.2 TIC点编号规则(2)5、图层及属性表命名规则(2)5.1 图层命名规则(2)5.2 属性表命名规则(3)5.3 数据项名及代码(3)6 图层划分(3)7.属性表格式与说明(2)7.1 图幅基本信息图层(2)7.2 ⽔系图层(4)7.3 交通图层(5)7.4 居民地图层(5)7.5 境界图层(6)7.6 地形等⾼线图层(7)7.7 地层图层(8)7.8 ⽕⼭岩图层(12)7.9 ⾮正式地层单位图层(18)7.10侵⼊岩(包括变质变形侵⼊体)图层(19) 7.11 脉岩图层(27)7.12 围岩蚀变图层(28)7.13 混合岩化带、变质相带图层(29)7.14 断层图层(32)7.15构造变形带图层(33)7.16 矿产图层(35)7.17 产状符号图层(37)7.18其它图元图层(38)8 元数据⽂件格式(44)9 ⼯作流程(44)9.1 项⽬组织(46)9.2 资料准备(46)9.3 图件扫描(48)9.4 图形⽮量化(48)9.5 点线编辑(48)9.6 图⾯检查(48)9.7 图形校正(49)9.8 建⽴拓扑(49)9.9 建⽴分层⽂件(50)9.10 属性编辑(50)9.11 属性录⼊(50)9.12 属性⼀致性检查(50)9.13 图⾯整饰(50)9.14 投影转换(50)9.15 成果输出(51)10 质量监控(52)10.1质量监控体系(52)10.2 数据质量监控(52)11 成果汇交(59)11.1 成果汇交内容(59)11.2 汇交数据⽂件格式(60)11.3 成果质量检查验收内容(61)11.4 成果汇交注意事项(62)11.5 验收数据检查⽅法(63)11.6 检查评分⽅法(68)11.7 数据复核(70)12 1:25万和1:5万野外区调成果的空间数据库的建库⽅法(71) 12.1 建库原图(71)12.2 主要⼯作流程(71)附录A:地质年代单位符号及代码附件 1 :空间数据库⼯作⽇志表附件 2 :空间数据库建库⼯作报告编写提纲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作指南(2.0版)1 适⽤范围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适⽤于1:250000—1:50000地质图按图幅进⾏数据采集、存储管理、检索、输出和共享,其它⽐例尺地质图建⽴空间数据库可参照使⽤。
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标准-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标准
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标准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南(2.0版)2001-06-01发布2001-06-01试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前言建立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旨在对以图件为基础的地质信息(传统的文字报告及图件),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信息数字化,为基础地质研究、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评价、国民经济建设、制定区域规划、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质环境提供有效的数字化信息,实现全国基础地学数据信息共享及信息社会化服务,提高其利用程度和使用价值,并为地质科学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提供数据源。
为使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项目在统一规范的框架内正常有序的开展,确保该项工作的完成,特制定了本工作指南。
本工作指南,主要参考“数字化地质图图层及属性文件格式[ DZ/T 0197-1997]”国家行业标准,对其中的相关内容直接引用,同时参考并引用其它相关标准,结合几年来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工作实际而制定。
特别感谢李晨阳、李裕伟、姜作勤等同志在工作指南起草和执行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
本工作指南详细规定了建立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有关图层划分、工作流程、属性格式、数据内容、数据文件格式,以及质量保证要求、成果汇交办法等。
本工作指南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并归口。
本工作指南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负责起草。
本工作指南主要起草人:杨东来肖志坚李军李超岭李景朝田文新解立业本工作指南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信息资料处负责解释。
目录1 适用范围(1)2 引用标准(1)3 术语定义(1)4 图元及TIC点编号规则(2)4.1图元编号(2)3.2 TIC点编号规则(2)5、图层及属性表命名规则(2)5.1 图层命名规则(2)5.2 属性表命名规则(3)5.3 数据项名及代码(3)6 图层划分(3)7.属性表格式与说明(2)7.1 图幅基本信息图层(2)7.2 水系图层(4)7.3 交通图层(5)7.4 居民地图层(5)7.5 境界图层(6)7.6 地形等高线图层(7)7.7 地层图层(8)7.8 火山岩图层(12)7.9 非正式地层单位图层(18)7.10侵入岩(包括变质变形侵入体)图层(19)7.11 脉岩图层(27)7.12 围岩蚀变图层(28)7.13 混合岩化带、变质相带图层(29)7.14 断层图层(32)7.15构造变形带图层(33)7.16 矿产图层(35)7.17 产状符号图层(37)7.18其它图元图层(38)8 元数据文件格式(44)9 工作流程(44)9.1 项目组织(46)9.2 资料准备(46)9.3 图件扫描(48)9.4 图形矢量化(48)9.5 点线编辑(48)9.6 图面检查(48)9.7 图形校正(49)9.8 建立拓扑(49)9.9 建立分层文件(50)9.10 属性编辑(50)9.11 属性录入(50)9.12 属性一致性检查(50)9.13 图面整饰(50)9.14 投影转换(50)9.15 成果输出(51)10 质量监控(52)10.1质量监控体系(52)10.2 数据质量监控(52)11 成果汇交(59)11.1 成果汇交内容(59)11.2 汇交数据文件格式(60)11.3 成果质量检查验收内容(61)11.4 成果汇交注意事项(62)11.5 验收数据检查方法(63)11.6 检查评分方法(68)11.7 数据复核(70)12 1:25万和1:5万野外区调成果的空间数据库的建库方法(71) 12.1 建库原图(71)12.2 主要工作流程(71)附录A :地质年代单位符号及代码附件 1 :空间数据库工作日志表附件 2 :空间数据库建库工作报告编写提纲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南(2.0版)1 适用范围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适用于1:250000—1:50000地质图按图幅进行数据采集、存储管理、检索、输出和共享,其它比例尺地质图建立空间数据库可参照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工作标准研究院数据库建设方案
一、项目背景
中国工作标准研究院数据库系统是基于圆通制科学工作原理和方法,经数十载研究开发的,智能化提供工作事件化、项目与任务中系统的解决方案与数据库支持平台。
旨在帮助党、政、军、企事业单位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
但中国工作标准研究院数据库系统现状是:体系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有序的数据库管理平台,其形式表现为公司版、税务版、教育版;同时没有统一的检索、查询、增减、修改与更新功能,工作目录的系统性、科学性设置,数据的分类、编码、排序、集成与抽取功能没有系统性的开发,致使使用数据库的过程中比较繁琐、费时与效率低。
为了对中国标准研究院的数据库进行统一、高效的建设与管理,特此建立中国标准库管理系统,它所产生的意义是巨大的。
因为在全球,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发展日趋完善与成熟,而在工作标准领域,没有形成统一的、系统的、有效的标准体系,而中国标准研究院数据库建立与完善,将填补这一空白,势必也将对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工作效率的提升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二、建设目标
1、建立统一的、科学的、有序的、层次分明与功能齐全的工作标准库管理支持平台;
2、建成两个数据库系统,它们分别是:
中国会计集团工作标准数据库;
网络版工作标准数据库(模式可参考中国知网,用户可通过网络进行查询、检索、下载等);
3、建成全国性的工作标准数据库系统,以便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与质量。
三、过程安排
1、建立数据库模型和界面,分为内部版与网络版,由研究所协同软件研发部、网络部门完成,力求系统、全面、简洁、清晰,网络版同时具有商业化的赢利模式;内部版的功能主要如下:具有统一的检索、查询、增删、修改功能,形
成系统化、科学化的工作目录设置、数据的分类、编码、排序,数据库的抽取与集成。
2、数据库的分类、编码、排序与输入,由研究所协同软件研发部、网络部门完成。
3、数据库系统的试运行。
主要是各种功能是否能实现,并达到预期的目标。
4、评估数据库的运行情况,其中的网络版的也要评估商业价值。
5、数据库系统的改进与在运行,在审查与评估中发现问题,及时修正与改进。
6、数据库项目报告总结,同时也要对网络版的商业化情况进行总结。
四、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
此工作发起人为中汇会计集团董事会长王民权,项目负责人:白雯丽,
成员有:杨李峰、刘允飞、李文辉、田继伟;同时根据工作要求,需要教育营销部、税务事业部与其他部门配合。
此工作意义重大,工作人员务必高度重视,工作要认真踏实,力求完美。
2、组织机构
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是中国标准研究院研究处,今后也必须有专门的部门与人员进行管理与维护。
现在的数据库的标准为1600项,涉及的领域和范围还不够大,同时以前编的有些数据库质量等提高,为了工作标准数据库长久的发展,它的建设与维护需要高理论素养、高技能、责任心强的人来充实队伍,可用内脑与外脑,要求基本一样,外脑的人员可为专家、企事业与行政单位的高级管理者和领导。
3、制定规章制度
为了中国标准研究院工作标准数据库的健康发展,造福所有工作者,需要制定数据库建设管理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