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本

合集下载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时,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预防医疗事故,提高医疗效率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学发展和保护患者利益的重要措施。

为达到卫生部提出的病人安全目标,落实建立与完善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目的规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主动报告,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医疗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将获取的医疗安全信息进行分析,反馈并从医院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及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医院总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和隐患缺陷的主动上报;但是,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输血不良反应和医院感染病例应按照特定的报告表格和程序进行报告,这些不包括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中。

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和等级划分(一)定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可能影响患者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痛苦和负担、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的任何因素和事件,在临床诊疗活动和医院运营过程中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

(2)分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4个等级:i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ii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三级事件(没有后果的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的事实,但没有对患者的身体和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者没有轻微的后果,可以在不进行任何治疗的情况下完全康复。

iv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

四、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原则:(一)一级、二级事件属于强制报告,报告原则按照国务院《医疗事故管理条例》和《卫生条例》执行生部《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以及我院《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执行。

(二)三级和四级事件报告是自愿、保密、非惩罚性和公开的。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范本(6篇)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范本(6篇)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范本为了鼓励全院职工及时、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通过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以达到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的目的,特制定我院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一、医疗不良事件的定义医疗不良事件是指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二、医疗不良事件分类根据医疗不良事件造成后果的程度分为:潜在不良事件。

由于不经意或是及时的介入行为,而使其原本可能导致的不良事件或情况并未真正发生在病人身上。

无伤害。

事件发生在病人身上,但是没有造成任何的伤害。

轻度伤害。

事件虽然造成伤害,但不需或仅需稍微的处理或观察;如捏伤、擦伤、皮肤小撕裂伤。

中度伤害:需额外的探视、评估或观察,但仅需要简单的处理;如缝合、夹板固定、冰敷、抽血检查、包扎或止血治疗。

重度伤害:除需要额外的探视、评估或观察外,还需住院、延长住院时间或会诊等特别处理。

极重度伤害。

造成病人永久功能障碍或永久残疾,甚至死亡。

三、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流程1、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遵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2、发生医疗不良事件后,遵循早发现早报告的原则,当事人应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

如为一般医疗不良事件,科室负责人以书面形式在一周内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医务科/护理部核实后,报分管院长。

严重不良事件(产生重度伤害及以上)或情况紧急者应在处理事件的同时先口头上报相关部门,事后在____小时内补填《不良事件报告表》。

3、发生医疗不良事件后,当事人、科室负责人、主管部门应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药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4、发生医疗不良事件后,当事人应认真填写“医疗不良事件报告表”,并登记发生不良事件的经过、分析原因、后果及本人对不良事件的认识和建议。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范本(四篇)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范本(四篇)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范本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时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学发展和保护患者利益的重要措施。

为达到卫生部提出的病人安全目标,落实建立与完善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目的规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主动报告,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医疗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将获取的医疗安全信息进行分析,反馈并从医院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及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院本部发生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主动报告;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输血不良反应、院内感染个案报告需按特定的报告表格和程序上报,不属本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内容之列。

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和等级划分(一)定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二)等级划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____个等级。

i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ii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iii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及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iv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

四、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原则:(一)i级和ii级事件属于强制性报告范畴,报告原则应遵照____《医疗事故条例》、卫生部《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以及我院《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执行。

(二)iii、iv级事件报告具有自愿性、保密性、非处罚性和公开性的特点。

不良事件上报制度范本(3篇)

不良事件上报制度范本(3篇)

不良事件上报制度范本一、医院不良事件是指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损害,包括诊断治疗的失误及相关的设施、设备引起的损害等。

二、医院不良事件上报制度的原则:医疗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坚持非处罚性和分开性的特性。

三、医院不良事件的分类:根据医院不良事件内容涵盖医疗、护理、医技、行政后勤四大部门。

1、病人误判事件。

诊疗过程中的病人或具体部位错误。

2、治疗、检查造成或手术后异物留置体内。

3、手术事件。

麻醉、手术过程中的不良事件。

4、呼吸机事件。

呼吸机使用相关不良事件。

5、药物事件。

医嘱、处方、调剂、流药、药物不良反应等相关的不良事件。

6、烧烫伤事件。

治疗或手术后发生烧烫伤。

7、跌打事件。

固定外跌倒、摔伤。

8、管漏事件。

管路滑脱,自拔事件。

9、院内感染相关事件。

可疑特殊感染事件。

10、医疗沟通事件。

在治疗活动中因医疗信息沟通、告之不当导致的不良事件,包括检验、检查结果判断错误。

11、医疗处置事件。

诊断、治疗、技术操作等引起的不良事件。

12、输血事件。

医嘱开具,备血,传送及输血相关不良事件。

13、公共设施事件。

医院建筑设施,有害物质外泄等相关事件。

14、医疗设备事件:设备故障导致的不良事件15、医疗器械事件。

内固定断裂、松动。

16、其它医疗不良事件。

四、行政职能科室职责1、对于发生在门诊科室的医疗事件,归属门诊部处理。

2、对于住院患者的诊疗过程中出具的医疗不良事件归属医务部处理;3、护理方面的医疗不良事件:包括输液、护理操作、坠床、压疮归属护理部处理;4、药物不良反应引发的不良反应归属相关临床科室与药剂科处置;5、医疗器械所产生的不良事件归属设备科与相关临床科室处理。

6、患者就诊或住院期间摔伤,医院建筑设施,停电引起的不良事件等,由总务科处理。

五、医院不良事件报告程序1、当发生不良事件后,当事人详细填写《医院不良事件报告单》,据实报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病人情况、采取的措施、可能的预后、家属反应等内容。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范文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范文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范文一、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为了及时、准确地记录和报告医疗不良事件,保障患者权益和医疗质量安全,我院特制定了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使每一起医疗不良事件都能得到妥善处理和及时纠正。

1. 报告的目的和范围(1)目的:及时汇总和掌握医疗不良事件的基本情况,评估医疗质量风险,推动事故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的制定实施,全面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减少患者损失。

(2)范围:范围包括医疗机构内发生的医疗不良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医疗差错、患者滞留等。

2. 报告的内容和要求(1)报告内容:报告应包括医疗不良事件的基本情况、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当事人情况、事件经过和原因分析等内容。

(2)报告要求:报告应准确、全面、及时,避免夸大或隐瞒事件情况,严禁篡改或删除已有记录,做到真实、客观、公正。

3. 报告的程序和责任(1)报告程序:医务人员在发现医疗不良事件后应立即向医院的不良事件报告部门进行报告,由该部门负责汇总、分析和统计。

(2)报告责任:医务人员对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现、报告、登记和跟踪负有直接责任,不得违规不报、漏报或延迟报告。

4. 报告的保密和应急处理(1)保密原则: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保密规定,确保事件的保密性,不得泄露患者个人隐私。

(2)应急处理:医院要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理机制,在接到报告后迅速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处理事故并避免进一步的损失。

二、医疗不良事件登记表范文医疗不良事件登记表事件编号:报告时间:报告人:医疗机构:事件性质:事件发生时间:受伤人数:死亡人数:当事人姓名:年龄:性别:职业:所在科室:事件原因:事件经过:(请详细描述事件经过,包括医务人员的操作过程、当事人的反应等)直接原因分析:(请分析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例如人为失误、设备故障等)间接原因分析:(请分析事件发生的间接原因,例如工作环境不良、管理缺陷等)改进措施:(请提出针对该事件的改进措施,例如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操作技能、完善工作流程等)报告人签字:日期:审核人签字:日期:医院管理部门意见:负责人签字:日期:以上为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范文,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模板范本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模板范本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模板范本1. 引言本报告旨在总结和记录公司内发生的不良事件,并提供相应的处置措施,以确保公司的运营安全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不良事件指的是对公司的员工、客户、产品或服务造成或可能造成负面影响的事件,例如事故、疏忽、欺诈、违规行为、质量问题等。

本报告的目的是及时汇报、分析和解决这些事件,并采取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2. 报告的基本信息2.1 报告编号: #(该编号用于追踪和查询报告)2.2 报告日期:#(报告编写的日期)2.3 报告人: #(编写报告的人员信息)3. 不良事件概述3.1 事件描述:(具体描述该不良事件的情况,包括受影响的员工、产品、服务等信息)3.2 事件发生时间和地点:(提供该事件发生的准确时间和地点)3.3 事件严重程度:(对该事件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如高、中、低)3.4 事件影响范围:(描述该事件对公司运营和利益的影响范围)4. 事件调查和分析4.1 调查团队:(列出参与该事件调查的人员和其职责)4.2 调查过程:(简要描述调查过程,包括收集证据、访谈相关人员等)4.3 事件原因分析:(对该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包含直接原因和潜在原因)4.4 事件责任追究:(明确涉及到该事件的责任方,并提出相应的追责措施)5. 处置措施5.1 立即措施:(列出需要立即采取的措施,以防止事件再次发生或进一步扩大)5.2 中期措施:(提供解决该事件的中期措施,例如培训、流程优化等)5.3 长期措施:(提供预防类似事件发生的长期措施,如改变工作流程、加强监管等)6. 效果评估和改进6.1 措施效果评估:(对采取的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列出具体的改善情况)6.2 经验总结:(总结该事件所带来的教训和经验,以便日后引以为戒)6.3 改进计划:(根据经验总结,提出改进公司制度、流程和文化的计划)7. 不良事件报告的提交和保存7.1 报告提交:(指定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或个人,并设定报告截止日期)7.2 报告保存:(说明报告的保存方式和时间,以备将来查阅和追溯)8. 结论本报告对公司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了全面记录、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置措施和改进计划。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范本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范本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范本一、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建立健全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是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和完善的,它是指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要在规定的流程下,及时准确地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的制度。

二、医疗不良事件报告机制1. 确定负责人:医疗机构应明确医疗质量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负责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工作的统筹和管理。

2. 报告要求:医疗不良事件发生后,责任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应及时向医院质量管理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和结果,受影响的患者数量,责任医务人员调查和处理情况等。

3. 报告流程: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应建立严格的报告流程,确保医疗不良事件的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给上级主管部门。

报告流程应包括:事件发生→责任医务人员/相关工作人员报告→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初步调查→质量管理部门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审核→事件处理→复查。

4. 报告保密:医疗机构应保护报告人的隐私,保证其不受任何形式的打压和威胁,避免有关当事人的不实信息泄露出去。

5. 报告奖励:医疗机构可根据报告情况,给予报告人适当的奖励,以鼓励医务人员积极报告医疗不良事件,并提高医疗质量管理的效果。

三、医疗不良事件登记表范本医疗不良事件登记表是记录医疗不良事件相关信息的工具,它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是医疗不良事件登记表的范本:医疗不良事件登记表事件编号:填表日期:事件基本信息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件发生原因:患者信息患者编号:患者姓名:患者年龄:患者性别:患者联系方式:事件描述事件描述:(请简要描述事件的经过)责任医生基本信息医生编号:医生姓名:医生职称/职务:医生联系方式:事件处理事件处理情况:处理日期:处理结果:事件审核审核人:审核日期:审核结果:备注:以上是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不良事件上报制度模板(五篇)

不良事件上报制度模板(五篇)

不良事件上报制度模板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为了更好地保障医疗安全,减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确保患者安全,特制定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具体如下: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本制度所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类别根据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所属类别不同,我院划分为____类:1、病房诊治问题。

包括错误诊断、严重漏诊、错误治疗、治疗不及时、院内感染等。

2、不良治疗。

包括错用药、多用药、漏用药、药物不良反应、输液反应、输血反应等。

3、意外事件。

包括跌倒、坠床、烫伤、自残、自杀、失踪、猝死等。

4、辅助诊查问题。

包括报告错误、标本丢失、标本错误、检查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等。

5、手术相关问题:如手术患者、部位和术式选择错误、患者术中死亡、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手术器械遗留在体内、住院期间同一1手术的再次手术、麻醉相关事件等。

6、医患沟通。

包括医患沟通不良、医患语言冲突、医患行为冲突等。

7、其他非上列导致医疗不良后果的事件。

三、接收报告部门1、医疗不良事件尚未发生纠纷的或者有发生纠纷苗头的上报医务处。

2、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3、感染相关不良事件上报院感科。

4、药品不良事件上报药剂科。

5、器械不良事件上报设备科。

6、设施不良事件上报总务后勤科。

7、服务及行风不良事件上者上报院办。

8、安全不良事件上报保卫科。

四、报告形式(一)书面报告。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按护理部规定执行。

(二)紧急电话报告,仅限于在不良事件可能迅速引发严重后果的(如意外坠楼、术中死亡、住院期间意外死亡等)紧急情况使用。

五、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处理流程1、当发生不良事件后,当事人填写书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记录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过程、采取的措施等内容,一般不良事件要求24-48h内报告,重大事件、情况紧急者应2在处理的同时口头或电话上报告职能科,由其核实结果后再上报分管院领导。

医疗不良事件登记本模板

医疗不良事件登记本模板

医疗不良事件登记本模板一、前言医疗不良事件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生的一切不良医疗事件,包括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医疗纠纷等。

为了加强医疗不良事件的收集、报告、分析和改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规定》,特制定本登记本模板。

二、登记本信息1. 医疗机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2. 医疗机构等级:____________________3. 登记本填写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4. 登记本填写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5. 医疗机构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三、医疗不良事件基本信息1. 事件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2. 事件发生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3. 事件发生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4. 患者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5. 患者性别:____________________6. 患者年龄:____________________7. 患者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8. 患者病历号:____________________9. 患者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10. 事件涉及医务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11. 事件涉及科室:____________________12. 事件涉及药品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13. 事件涉及医疗器械:____________________四、医疗不良事件描述1. 事件经过:(详细描述事件发生的过程,包括患者病情、治疗措施、事件发生环节等。

)2. 事件后果:(描述事件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包括病情变化、损害程度等。

)3. 事件原因分析:(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包括医疗机构管理、医务人员操作、药品器械问题等。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背景介绍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或技术操作过程中,未达到国家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规定的医疗质量要求,导致患者身体、心理、社会功能的丧失或不良后果。

由于医疗事故的发生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影响,所以各个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报告制度,并强制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依据制度进行报告。

报告制度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是指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发现或知悉医疗不良事件后,按照规定的程序、要求和时间限制,向有关方面提供报告信息的制度。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核心是“及时报告、全面报告、真实报告”。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包括报告流程、报告内容、报告对象、报告时间和报告方式等方面。

医务人员在执行工作时,一旦发现或知悉医疗不良事件,应在最短时间内将其报告给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则负责向相关部门汇报并对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和处理。

登记表医疗不良事件登记表(简称“登记表”),是用来记录医疗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表格,是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登记表中应包括以下内容:1.医疗机构和科室名称2.联系人及联系电话3.受害患者(或家属)基本信息4.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及影响等详细情况5.报告该事件的医务人员基本信息6.事件的分类和等级登记表中的信息要求真实、准确、全面,能够真实反映医疗不良事件的情况,并便于进行调查和分析。

医疗机构应当保证登记表的使用和储存安全,维护登记表的全面性和真实性。

总结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促进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责任意识的加强,改善医疗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建立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的同时,还需要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意识和能力,做好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健康。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范文(五篇)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范文(五篇)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范文为了加强对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严格医疗器械的质量跟踪检测工作,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特制订本制度。

一、基本概念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获准上市的质量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各种有害事件。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主要包括医疗器械已知和未知作用引起的副作用、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等。

副作用:是治疗使用的医疗器械所产生的某些与防治目的无关的作用。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

指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医疗器械与药品一样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特别是那些与人体长时间接触、长期使用、植入人体内的医疗器械,在其对疾病诊治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相应风险。

只有通过医疗器械上市后,在使用中发生的不良事件的监测和管理,最大限度地控制医疗器械潜在的风险,保证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的使用。

二、报告原则(一)基本原则:造成患者、使用者或其他人员死亡、严重伤害的事件已经发生,并且可能与所用的医疗器械有关,需要按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

严重伤害包括三种情况:1.危及生命。

2.导致机体功能的永久性伤害或者机体结构的永久性损伤。

3.必须采取医疗措施才能避免上诉永久性伤害或者损伤。

(二)濒临事件原则。

有些事件当时并未造成人员伤害,但临床医务人员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认为再次发生同类事件时,会造成患者、使用者或其他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则也需报告。

(三)可疑即报原则。

在不清楚是否属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时,按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

报告事件可以是与使用医疗器械有关的事件,也可以是不能排除与医疗器械无关的事件。

三、报告时限及流程(一)报告时限突发、群发不良事件立即报告,并在____小时内填报《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死亡事件:发现或者知悉之日起____个工作日内报告;严重伤害或可能导致死亡或严重伤害事件:发现或者知悉之日起____个工作日内向器械科报告。

医疗不良事件上报制度(5篇)

医疗不良事件上报制度(5篇)

医疗不良事件上报制度为了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特制定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报告制度,具体如下。

一、护理不良事件定义。

是指特殊的、意外发生的事件;与常规不相一致的护理和治疗。

二、各科室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由当事人或发现者及时登记发生的经过、原因、后果。

护士长经常检查,定期____讨论和总结。

三、发生不良事件时,要积极采取补救或抢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四、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药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并保留患者的标本,以备鉴定研究之用。

五、不良事件报告:(一)发生不良事件时,责任者要立即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在____小时内书面报告护理部(特殊情况可在____小时内报告);重大事故要立即电话报告护理部及科主任,护理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院长报告。

(二)范围:凡是不符合常规护理和治疗,预期结果以外所发生的非正常事件均应上报。

如:给药差错、压疮(院内)、跌倒、管道滑脱、输血、约束具使用问题、转运过程问题及其他的意外事件。

(三)不良事件报告人员须认真填写《吕梁市人民医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应详实说明如下内容:1、不良事件涉及患者身份资料;2、不良事件发生时段;3、报告事件类型(给药差错、跌倒、压疮、管路滑脱、意外事件及其它);4、患者目前状态;5、原因分析;6、整改措施。

六、不良事件发生后,按性质、情节轻重分别____全科、全院有关人员进行讨论,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并确定事故性质,提出处理意见。

七、针对科室报告的不良事件,护理部每季____护理质量安全委员会成员进行讨论,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并跟踪检查改进意见的落实情况,落实情况列入科室年终考评内容。

八、发生不良事件的科室和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发现时,按情节轻重给予处分。

九、免罚及奖励1、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科室或责任人,根据给病人造成的后果,经护理质量安全委员会讨论减轻或免于处罚。

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及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样本

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及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样本

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北京松堂关怀医院护理部护理安全( 不良) 事件报告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立健全护理安全( 不良) 事件报告制度, 提高护理安全( 不良) 事件信息报告的质量和效率, 指导病区妥善处臵护理安全( 不良) 事件, 推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 切实保障护理安全,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和《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 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护理安全( 不良) 事件指在护理工作中, 不在计划内、未预计到或一般不希望发生的事件。

第三条护理安全( 不良) 事件包括给药错误、识别患者错误、院内压疮、跌倒、坠床、管道脱落/拔出、误吸/窒息、药物外渗、烫伤/烧伤、运输途中发生病情变化、走失、自杀、猝死、咽入异物、意外伤害、咬破体温计、火灾、蓄意破坏、医疗器械故障等。

第四条根据护理安全( 不良) 事件对患者造成影响的严重程度, 分为七级。

0级: 接近失误, 即错误虽发生了, 但在到达病人之前被发现并得到纠正。

1级: 错误已发生在病人身上, 但未造成不良伤害。

2级: 轻微伤害, 生命体征无改变, 需进行临床观察及简单处理。

3级: 中度伤害, 部分生命体征有改变, 需进一步观察及特殊处理。

4级: 重度伤害, 生命体征明显改变, 需提升护理级别及紧急处理。

5级: 永久性伤害。

6级: 死亡。

第二章报告处理程序第一条护理安全( 不良) 事件实行电子邮箱、短信、电话、纸质表格等多种途径上报。

护理部面向全院公开护理安全( 不良) 事件上报的方式和方法。

病区护士长为护理安全( 不良) 事件上报的主要责任人, 同时鼓励其它人员经过上述途径署名或匿名直报。

第二条上报原则1.逢疑必报: 只要护理人员不能排除事件的发生和护理行为无关时, 就必须上报。

2.濒临事件上报: 有些事件虽然当时并未造成伤害, 但根据护理人员的经验, 认为再次发生同类事件的时候, 可能会造成患者伤害, 也需要上报。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范本(4篇)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范本(4篇)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范本一、制度目的:为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及时发现、报告、分析和处理医疗不良事件,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所有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师等。

三、报告内容:1. 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的患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2. 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3. 医疗不良事件的性质和程度;4. 医疗不良事件的原因和可能的责任方;5. 医疗不良事件的相关证据材料(如病历、影像资料、实验室检查报告等);6. 医疗不良事件的处理措施和结果。

四、报告流程:1. 发现医疗不良事件的医务人员应立即向上级汇报并填写医疗不良事件报告表;2. 上级收到报告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和处理;3. 上级审核完成后,将报告材料报送医疗质量管理部门;4. 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对报告进行评估和分析,并提出处理建议;5. 对于严重的医疗不良事件,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五、保密与奖惩:1.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应保密,并严禁泄露患者个人隐私信息;2. 对于如实报告医疗不良事件的医务人员,可给予适当奖励;3. 对于故意隐瞒或虚报医疗不良事件的医务人员,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六、制度宣传和培训:本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不良事件的认识和意识。

七、制度的评估和监督: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进行评估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提出改进建议。

八、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进行修改和补充,应征求有关部门和医务人员的意见,并经本机构主要负责人批准后生效。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范本(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患者的权益,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规范和加强医疗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处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内发生的医疗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处理。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三篇)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三篇)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事件报告制度____各科室: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是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学发展和保护患者利益的重要措施。

为达到国家卫计委提出的病人安全目标,建立与完善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要求,鼓励全院各科室及时、主动报告影响病人安全的不良事件或潜在风险。

一、目的规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主动报告,可增强全院职工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发现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有效避免医疗差错与纠纷,保障病人安全。

通过对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有利于发现存在的不足,从医院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与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提高对错误的识别能力,不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在医院发生的与患者安全相关的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凡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部门、科室、人员均适用。

医院鼓励科室和医务人员主动报告不良事件。

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和等级划分(一)定义不良事件是指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二)等级划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____个等级:Ⅰ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Ⅳ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

四、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内容(一)报告事件资料(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受影响的对象、相关人员、事件发生后的不良后果)。

(二)报告事件类别(如治疗、护理、药物、手术、输血、感染等与医疗活动有关的事件)。

不良事件登记本及制度

不良事件登记本及制度

不良事件登记本及制度1.不良事件的描述:记录不良事件的基本信息,包括发生时间、地点、责任人、影响范围等。

2.不良事件的分类:将不良事件按照事故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类,便于后续的统计和分析。

3.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对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找出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4.不良事件的处理过程:记录不良事件处理的全过程,包括采取何种措施解决问题、经过多少时间解决、是否出现再次发生等。

5.不良事件的处置结果:记录不良事件的处置结果,包括是否已进行纠正措施、纠正效果如何等。

1.制定明确的责任分工:明确谁负责记录不良事件、谁负责进行分析、谁负责采取纠正措施等,确保各方的责任分工明确。

2.设置不良事件的报告渠道:建立不良事件的报告渠道,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及时报告不良事件,并确保报告者的信息安全和匿名性。

3.定期召开不良事件汇报会议:定期召开不良事件汇报会议,对最近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汇报和分析,以便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和采取改进措施。

4.建立纠正措施的跟踪机制:建立纠正措施的跟踪机制,确保纠正措施得以有效实施,并及时记录纠正措施的效果。

5.进行不良事件数据统计和分析:对登记本中的不良事件进行定期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为组织的改进提供支持和依据。

6.加强员工培训和宣传教育: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7.定期审查和改进制度:定期审查登记本及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制度,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总之,不良事件登记本及制度是一种管理工具和规定,旨在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事件,确保组织的安全稳定运行。

通过建立和完善这种制度,可以提高不良事件的管理效率,减少潜在风险的发生,为组织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不良事件上报制度范本(3篇)

不良事件上报制度范本(3篇)

不良事件上报制度范本一、医院不良事件是指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损害,包括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包括诊断治疗的失误及相关的设施、设备引起的损害等。

二、医院不良事件上报制度的原则:医疗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坚持非处罚性和分开性的特性。

三、不良事件等级划分。

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____个等级。

Ⅰ级事件(警讯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危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要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Ⅳ级事件(临界错误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在对患者实施之前被发现并得到纠正,患者最终没有得到错误的医疗护理服务。

四、医院不良事件的分类:根据医院不良事件内容涵盖医疗、护理、医技、行政后勤四大部门。

1、病人误判事件。

诊疗过程中的病人或具体部位错误。

2、治疗、检查造成或手术后异物留置体内。

3、手术事件。

麻醉、手术过程中的不良事件。

4、呼吸机事件。

呼吸机使用相关不良事件。

5、药物事件。

医嘱、处方、调剂、流药、药物不良反应等相关的不良事件。

6、烧烫伤事件。

治疗或手术后发生烧烫伤。

7、跌打事件。

固定外跌倒、摔伤。

8、管漏事件。

管路滑脱,自拔事件。

9、院内感染相关事件。

可疑特殊感染事件。

10、医疗沟通事件。

在治疗活动中因医疗信息沟通、告之不当导致的不良事件,包括检验、检查结果判断错误。

11、医疗处置事件。

诊断、治疗、技术操作等引起的不良事件。

12、输血事件。

医嘱开具,备血,传送及输血相关不良事件。

13、公共设施事件。

医院建筑设施,有害物质外泄等相关事件。

14、医疗设备事件:设备故障导致的不良事件15、医疗器械事件。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范本(3篇)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范本(3篇)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范本【公司名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内不良事件的处理程序,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确保公司的正常运作,制定本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发生的不良事件的报告、调查、处理等相关事宜。

第三条不良事件是指可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形象或者其他方面造成重大影响的任何不利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安全事故、质量问题、投诉、纠纷等。

第四条公司员工应当依照本制度的要求,准确、及时地进行不良事件的报告,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解决。

第二章不良事件的报告程序第五条员工在发现或接到有关不良事件的线索后,应尽快向其直接上级报告。

第六条作为上级的员工收到下属的不良事件报告后,应当及时转交给相应的部门负责人或者风险管理部门进行处理。

第七条相应的部门负责人或者风险管理部门在接到不良事件报告后,应当立即开展调查,并按照相应的程序进行处理。

第三章不良事件的处理程序第八条调查部门应当对不良事件进行全面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处理方案。

第九条处理方案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事件的事实和原因分析;2. 相关责任人及其责任的认定;3. 纠正措施和整改要求;4. 相关的协调和处理流程。

第十条相应的部门负责人或者风险管理部门应当将处理方案呈报给公司高层核准并执行。

第十一条处理方案执行完毕后,相关部门负责人或者风险管理部门应当对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及时向公司高层报告。

第四章保密和保护措施第十二条对于不良事件的报告、调查和处理过程中涉及的信息和相关材料,应当严格保密,避免泄露。

第十三条对于主动报告并积极配合调查处理的员工,公司将给予必要的奖励和保护,并保障其个人权益。

第五章附则第十四条本制度由公司风险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十五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以上即是【公司名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范本,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范本(2)一、填空题。

每题____分,共____分。

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及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及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1】北京松堂关怀医院护理部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立健全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提高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信息报告的质量和效率,指导病区妥善处臵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推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切实保障护理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和《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指在护理工作中,不在计划内、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

第三条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包括给药错误、识别患者错误、院内压疮、跌倒、坠床、管道脱落/拔出、误吸/窒息、药物外渗、烫伤/烧伤、运输途中发生病情变化、走失、自杀、猝死、咽入异物、意外伤害、咬破体温计、火灾、蓄意破坏、医疗器械故障等。

第四条根据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对患者造成影响的严重程度,分为七级。

0级:接近失误,即错误虽发生了,但在到达病人之前被发现并得到纠正。

1级:错误已发生在病人身上,但未造成不良伤害。

2级:轻微伤害,生命体征无改变,需进行临床观察及简单处理。

3级:中度伤害,部分生命体征有改变,需进一步观察及特殊处理。

4级:重度伤害,生命体征明显改变,需提升护理级别及紧急处理。

5级:永久性伤害。

6级:死亡。

第二章报告处理程序第一条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实行电子邮箱、短信、电话、纸质表格等多种途径上报。

护理部面向全院公开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的方式和方法。

病区护士长为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的主要责任人,同时鼓励其他人员通过上述途径署名或匿名直报。

第二条上报原则1.逢疑必报:只要护理人员不能排除事件的发生和护理行为无关时,就必须上报。

2.濒临事件上报:有些事件虽然当时并未造成伤害,但根据护理人员的经验,认为再次发生同类事件的时候,可能会造成患者伤害,也需要上报。

第三条上报和核对时限及程序0-1级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病区护士长须在3个工作日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上报至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组,经管理组护士长核实后,每月25日之前上报护理部。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模板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模板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不良事件的报告和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医疗、护理、医技、药事、后勤保障人员。

凡发生或发现有关患者的不良事件,以及任何对患者安全有危害的潜在事件,均有责任上报。

第三条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遵循及时、真实、准确、完整的原则。

第四条医院设立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管理系统,由医务科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医疗不良事件的定义及分类第五条医疗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造成医疗差错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第六条根据医疗不良事件所属类别不同,划分为以下几类:(一)医疗信息传递错误事件:医师、护理、医技判定意见错误、医嘱错误(口头及书面)、其他传递方式错误。

(二)治疗错误事件:患者、部位、器材、剂量等选择错误及不认真查对事件。

(三)方法技术错误事件:遗忘、未治疗、延期、时间或程序错误、不必要的治疗。

(四)药物不良事件:药物过敏、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误用。

(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医疗器械故障、医疗器械误用、医疗器械维护不当。

(六)医院感染事件:院内感染、交叉感染、疑似医院感染。

(七)意外事件:跌倒、坠床、烫伤、自残、自杀、失踪、猝死。

第三章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程序第七条医疗不良事件发生后,当事人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医务科报告。

第八条医务科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和核实,并根据事件性质和等级,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第九条医务科应定期对医疗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并将分析结果和改进措施反馈给各科室。

第四章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登记表第十条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登记表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基本信息:报告人姓名、科室、职务、联系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安县人民医院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登记本
年度2017
科室儿科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无责上报制度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是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学发展和保护患者利益的重要措施。

为达到卫生部提出的病人安全目标,落实建立与完善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目的
规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主动报告,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医疗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将获取的医疗安全信息进行分析,反馈并从医院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与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院本部发生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主动报告;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输血不良反应、院内感染个案报告需按特定的报告表格和程序上报,不属本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内容之列。

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和等级划分
(一)定义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二)等级划分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4个等级:
Ⅰ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Ⅳ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

四、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原则:
(一)Ⅰ级和Ⅱ级事件属于强制性报告范畴,报告原则应遵照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国发[1987]63号)、卫生部《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卫医发[2002]206号)以及我院《中山一院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登记制度》执行。

(二)Ⅲ、Ⅳ级事件报告具有自愿性、保密性、非处罚性和公开性的特点。

1、自愿性:医院各科室、部门和个人有自愿参与(或退出)的权利,提供信息报告是报告人(部门)的自愿行为。

2、保密性:该制度对报告人以及报告中涉及的其他人和部门的信息完全保密。

报告人可通过网络、信件等多种形式具名或匿名报告,相关职能部门将严格保密。

3、非处罚性:报告内容不作为对报告人或他人违章处罚的依据,也不作为对所涉及人员和部门处罚的依据。

4、公开性:医疗安全信息在院内通过相关职能部门公开和公示,分享医疗安全信息及其分析结果,用于医院和科室的质量持续改进。

公开的内容仅限于事例的本身信息,不涉及报告人和被报告人的个人信息。

五、职责
(一)医务人员和相关科室:
1、识别与报告各类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并提出初步的质量改进建议。

2、相关科室负责落实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的实施。

(二)护理部:
1、指派专人负责收集有关护理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并对事件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于每月8日前将上月所有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汇总,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汇总表》后上交质量控制科。

2、对全院上报的护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了解和沟通,作出初步分析,并在10个工作日内反馈给相关科室,提出改进建议。

3、负责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知识培训。

(三)质量控制科:
1、指派专人负责收集有关诊疗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并对事件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

2、对有关诊疗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了解和沟通,作出初步分析,并在10个工作日内反馈给相关科室,提出改进建议。

3、每个季度将发生频率较高(每月或数月发生一次)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汇总,组织相关部门或科室讨论并提出改进建议,必要时上报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或院长书记会)讨论。

4、负责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知识培训。

(四)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1、每季度讨论质量控制科提交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并制定相关事件的质量持续改进措施或建议。

2、根据事件的性质、是否主动报告、报告的先后顺序以及事件是否得到持续质量改进等方面,给予报告的个人或科室一定的奖惩建议。

六、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上报
(一)发生或者发现已导致或可能导致医疗事故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时,医务人员除了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害扩大外,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及时向医务部门、护理部或质量控制科报告。

(二)Ⅰ、Ⅱ级事件报告流程
1、主管医护人员或值班人员在发生或发现Ⅰ、Ⅱ级事件时,应按我院《中山一院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登记制度》的程序进行上报。

2、当事科室需在2个工作日内填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并上交护理部或质量控制科。

(三)Ⅲ、Ⅳ级事件报告流程
报告人在5个工作日内填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并提交至护理部或质量控制科。

七、奖惩
(一)以下所有奖惩意见,经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形成建议,并以院长书记会决议为准。

(二)对于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个人,根据报告的先后顺序、事件是否能促进质量获得重大改进,给予相应的奖励。

(三)每个季度以科室为单位评定并颁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质量贡献奖。

评定标准:
1、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达到3例以上,并且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对流程再造有显著帮助,实现流程再造达到3项以上的科室;
2、发生严重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未主动报告的科室取消评选资格。

(四)当事人或科室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后未及时上报导致事件进一步发展的;质量控制科从其它途径获知的,虽未对患者造成人身损害,但给患者造成一定痛苦、延长了治疗时间或增加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的予当事人或科室相应的处理。

(五)已构成医疗事故和差错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按《医疗事故和差错处罚规定(修订)的通知》(附一办[2004]33号)执行。

(六)对于已经进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医疗缺陷,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将根据情况酌情减免处罚。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是发现医疗过错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学发展和保护患者利益的重要措施。

为达到卫生部提出的病人安全目标,落实建立与完善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目的
规范医疗(不良)事件的主动报告,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医疗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将获取的医疗安全信息进行分析、反馈并从医院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与规章制度上及时又针对性的持续改进。

二、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性质
是对国家强制性“重大医疗过失和医疗试过报告系统”的补充性质的医疗安全信息。

是独立的、
保密的、自愿的、非处罚性的医疗不良事件信息报告系统。

它是收集强制性的医疗事故报告等信息系统收集不到的有关医疗安全信息及内容。

是对《医师定期考核办法》的奖惩补充。

四、处理程序
当发生不良事件后,报告人可采取多种形式,如填写书面《医疗不良事件报告表》或电话报告给相关部门,报告事件发生的具体事件、地点、过程、采取的措施等相关内容,一般不良事件要求24-48小时内报告,重大事件、紧急情况者应在处理的同时口头上报告给相关上级部门,职能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调查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并制定改进措施。

针对科室报告的不良事件,相关职能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分析,制定对策,及时消除不良事件造成的影响,尽量将医疗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医务科、护理部负责备案,每季度进行总结,依据评定标准,提出奖惩意见,经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上报院长办公会决议。

五、奖惩制度
1、主动报告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并积极整改的科室与个人,情节轻重可减轻或免于处罚。

如上报的事件对科室或医院从管理体系、运行机制、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上的流程再造有显著帮助,促进质量获得重大改进者,每次给予适当奖励。

2、当事人或科室在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Ⅲ-Ⅳ级发生后未及时上报,导致事件进一步发展的,
主管部门从其它途径获知的,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由此引发纠纷或事故的,另按本院医疗纠纷处理办法处罚。

3、发生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未主动报告的个人或科室取消评优资格
医疗不良事件处理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