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作品赏析3.
游白水书付过原文翻译赏析3篇

游白水书付过原文翻译赏析游白水书付过原文翻译赏析3篇游白水书付过原文翻译赏析1原文: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
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俛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
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
顾影颓然,不复甚寐。
书以付过。
东坡翁。
译文: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和最小的儿子苏过游览白水山的佛迹院。
我们在温泉里洗澡,水热得很,其源头大概可以煮熟东西吧。
沿着山腰向东走,稍微再向北转,有条瀑布高述七八百尺。
山中有八九个曲折的地方,每个曲折的地方都被瀑布奔流冲积成为水潭,深的潭用绳子吊着石头垂下去五丈深还不到底。
瀑布冲入潭里溅起的水花象雪飞,其声音却象雷响,既使人喜欢又使人害怕。
山崖上有几十个大人的脚印,这就是所谓佛迹了。
傍晚回家,倒转身来走,观看野火烧山,火势很大。
我们一下子就越过了几个山谷,到了江边,山间的明月已经升起,我们在江中一面划船,一面玩弄着溅起的水花和月影。
回到家,已经二更了,我又和苏过喝起酒来,吃着那余甘煮成的菜。
看着自己的身影颇感颓废,再也不能熟睡,便写了这篇文章来给苏过。
东坡老人。
注释:[1]绍圣元年:即1094年。
绍圣,北宋哲宗的年号。
[2] 幼子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
[3] 白水:山名,在今广东博罗县东北[4]汤池:即汤泉。
[5]殆:(daì)大概,差不多。
[6]循:沿着。
[7]少北:稍向北。
[8]悬水:瀑布。
[9]折:这里是弯转的意思。
[10]辄(zhé)为:就是。
辄,就。
[11]雪溅雷怒:形容瀑布坠入深潭,溅起雪白的水花,发出轰鸣的声音。
[12]水崖:水边的山崖。
[13] 倒(dào)行:顺来路回去。
[14]甚:厉害。
[15]度:越过,过[16]击汰(tài):击水。
白居易《琵琶行》翻译及赏析(3)

正象在“邀相见〞之后,省掉了请弹琵琶的细节一样;在曲终之后,也略去了关于身世的询问,而用两个描写肖像的向“自言〞过渡:“沉吟〞的神态,显然与询问有关,这反映了她欲说还休的内心矛盾:“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等一系列动作和表情,那么表现了她克服矛盾、一吐为快的心理活动。
“自言〞以下,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抒情笔调,为琵琶女的半生遭遇谱写了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与“说尽心中无限事〞的乐曲互相补充,完成了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
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得异常生动真实,并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通过这个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艺人们的悲惨命运。
面对这个形象,怎能不一洒同情之泪!
“我〞的诉说,反转来又拨动了琵琶女的心弦,当她又一次弹琵琶的时候,那声音就更加凄苦感人,因而反转来又冲动了“我〞的感情,以至热泪直流,湿透青衫。
把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琵琶女的遭遇,同被压抑的正直的知识分子的遭遇相提并论,相互映衬,相互补充,作如此细致生动的描写,并寄予无限同情,这在以前的诗歌中还是罕见的。
陆游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3篇

陆游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3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试题资料、作文大全、语文资料、公文资料、素材资料、古诗文、教案大全、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Chinese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material materials,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synonyms, antonym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陆游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3篇陆游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3篇陆游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1浮世宋代陆游浮世如流水,滔滔日夜东。
观刈麦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观刈麦原文翻译及赏析观刈麦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观刈麦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lǒng)黄。
妇姑荷(hè)箪(dān)食(shí),童稚携壶浆,相随饷(xiǎng)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zhuó)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bǐng)遗穗(suì),左臂悬敝(bì)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shuì)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zēng)不事农桑。
吏(lì)禄三百石(dàn),岁晏(yān)有余(yú)粮,念此私自愧(kuì),尽日不能忘。
注释(1)刈(yì):割。
(本诗为古体诗)(2)陇:同“垄”,田埂,这里泛指麦地。
(3)覆陇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
覆:盖。
(4)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荷(hè)箪(dān)食(shí):担着圆形竹器盛的食物。
荷:肩挑。
箪食:竹篮盛的食物。
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饮料。
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料,有时也可以指酒。
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丁壮:青壮年男子。
南冈:地名。
(5)足蒸暑土气: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
背灼炎天光: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6)惜:珍惜.舍不得浪费。
(7)秉(bǐng)遗穗:握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
秉,用手握着。
敝:破。
(8)相顾言:指互相诉说。
顾:视,看。
(9)输税:缴纳租税。
(10)曾不:从未。
事:从事。
农桑:农耕和蚕桑。
(11)吏禄三百石(dàn):当时白居易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
石: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古时候念dàn,现在念shí)(12)岁晏(yàn):岁末。
晏,尽。
译文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题西林壁》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

《题西林壁》原文及翻译赏析《题西林壁》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题西林壁》原文及翻译赏析1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古诗简介《题西林壁》是苏轼游观庐山之后的感想,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生活哲理,来告诉读者要想对事物有全面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
翻译/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⑴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⑵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⑶侧:侧面。
⑷各不同:各不相同。
⑸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⑹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⑺缘:因为;由于。
⑻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赏析/鉴赏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石壕吏》原文翻译赏析三篇

《石壕吏》原文翻译赏析三篇《石壕吏》原文翻译赏析1石壕吏作者:杜甫朝代:唐朝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孙有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1]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作者我)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里来强征兵。
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
差役吼得是多么凶狠啊!老妇人是啼哭得多么可怜啊!(作者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邺城服役。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刚刚战死了。
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他母亲)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让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
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消失了,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声。
(诗人)天亮临走的时候,只同那个老翁告别。
(老妇已经被抓去服役了)注释1.暮:在傍晚。
2.投:投宿。
3.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4.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5.逾(yú):越过;翻过。
6.走:跑,这里指逃跑。
7.呼:诉说,叫喊。
8.一何:何其、多么。
9.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10.啼:哭啼。
11.苦:凄苦。
12.前:上前,向前。
13.致:对……说。
14.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15.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16.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17.附书至:捎信回来。
书,书信。
至,回来。
18.新:最近,刚刚。
19.存:活着,生存着。
20、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
且:姑且,暂且。
偷生:苟且活着。
21.长已矣:永远完了。
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翻译及赏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翻译及赏析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翻译八月秋深狂风大声吼叫,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明目张胆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了。
我费尽口舌也喝止不住,回到家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不久后风停了天空上的云像墨一样黑,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
布质的被子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如遇下雨整个屋子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雨点像下垂的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
自从安史之乱后我的睡眠时间就很少了,长夜漫漫屋子潮湿不干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大屋,普遍地庇覆天底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喜笑颜开,房屋遇到风雨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山一样。
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注释秋高:秋深。
怒号:大声吼叫。
三重茅:几层茅草。
三,泛指多。
挂罥:挂着,挂住。
罥,挂。
长:高。
塘坳:低洼积水的地方(即池塘)。
塘,一作”堂“。
坳,水边低地。
忍能对面为盗贼: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
忍能,忍心如此。
对面,当面。
为,做。
入竹去:进入竹林。
呼不得:喝止不住。
俄顷:不久,一会儿,顷刻之间。
秋天漠漠向昏黑(古音念hè):指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
蝶恋花·送春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蝶恋花·送春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蝶恋花·送春原文翻译及赏析1蝶恋花·送春宋朝朱淑真楼外垂杨千万缕。
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犹自风前飘柳絮。
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
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
把酒送春春不语。
黄昏却下潇潇雨。
《蝶恋花·送春》译文楼外垂杨千条万缕,仿佛要拴住这大好的酒光,可是酒天却只稍稍片留便离去了。
只有柳絮仍然在风里飘飞,随着酒风要看酒归向何处?一片碧绿的山野间传来一声声杜鹃的啼叫声,杜鹃即使无情,凄厉的叫声岂不也在为人愁苦。
举杯送别酒天,酒天沉默不语,黄昏时分突然下起了潇潇细雨。
《蝶恋花·送春》注释系:拴住。
青酒:大好酒光。
隐指词人青酒年华。
少住:稍稍片留一下。
犹自:仍然。
杜宇:杜鹃鸟。
便作:即使。
莫也:岂不也。
“把酒”句:把酒,举杯;把,持、拿。
送酒,阴历三月末是酒天最后离去的日子,古人有把酒浇愁以示送酒的风俗。
此句与王灼《点绛唇》“试来把酒留酒住,问酒无语,席卷西山雨”写法相似。
潇潇雨:形容雨势之疾。
《蝶恋花·送春》赏析惜春伤春,留春送春,词中常调。
这首“送春”词却结具一份女词人漾巧柳妙想与慧心深潇。
上片化景物为潇柳,纯从“楼外垂杨”着笔。
从风飘柳絮漾景象看,词中所写,当是暮春烟柳,而非细叶新裁漾仲春嫩柳,这样方与送春之旨吻合。
杨柳依依漾形象和折柳送结漾风习使人们从柳条想到送结,原很自然;但从“垂杨千万缕”想到它“欲系青春”,却是女词人漾独特感受。
从“送”到“系”,虽只在一转换之间,却包含了想象漾跨越飞跃,进一步写出了柳漾缱绻多潇。
那千万缕随风荡漾漾柳丝,像是千万缕柔曼漾潇柳,力图挽住春天。
然而“少住春还去”,春毕竟是留不住漾。
别人至此,不过叹息伤感而已,词人却从随风飘荡漾柳絮生出“随春且看归何处”漾奇柳妙想。
柳絮漾形象,在诗词中或状撩乱春愁,或状漂荡无依,即使无想到“送”,也只有“飞絮送春归”〔蔡伸《朝中措》〕一类想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de of thinking 思维模式
Referring to Chinese mode of thinking, Shen Xiaolong (1990) said: “This is a Referring to Western mode circular dialectic mode of of thinking, Qian Xuesen thinking with a strong (1986) said: “Abstractive plastic, flexible and stochastic nature. “这是一 thinking seems to be 种有着极强可塑性、伸张 linear or branch-like. 性、随机性的圆式辩证思 “抽象思维似乎是线型或枝 维方式。” 型的。” —钱 — 申小龙
Chinese: circular bamboo-like sentence structure (环性竹式结构)
1 从前这里有一个渔村,村里住 着十户人家,这十户人家全靠 打鱼、种地 为生,生活艰苦, 但很安宁。 2 开始家人是不让父亲抽烟的, 得了绝症后,想开了,抽吧, 拣好的买,想抽就抽。
句子的各部分似分似连,形散意合,像竹 节那样,相对独立,但意义又相互关联。
English: linear tree-like sentence structure (线性树式结构)
As a nation of gifted people who comprise about one-fourth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the earth, China plays in world affairs a role that can only grow more important in the years ahead. — Jimmy Carter 吉米· 卡特
Any person leaving litter about instead of putting it in this basket will be liable to a fine of $5.
A Brief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Western cuisine, strictlyfollowed recipe, ingredients of precise quantity 西餐厨师烹饪,各 种配料严格计量,操作程 序步步分清。
Chinese cuisine, intuitive acquisition of the skill through repeated practice, casual mixing of ingredients
学森
Mode of thinking 思维模式
西方文化如同直线切划,细分明析,注 重抽象推理 ,善长逻辑思维。
中国文化犹如圆环内封,综观合察, 寻求直觉顿悟 ,善长形象思维。
W: Clear division in the organization of articles 西: 文章的标题、章、节、段 脉路清晰,一目了然。
Exercises
An idea suddenly struck him. His passion carried him astray. Neither sorrow not regret followed my passionate outburst. Memories of that historic and happy occasion still linger. The sight of the orphan always reminds me of his parents. Her illness kept her in hospital for four weeks. The most notable is the further willingness of people to speak their minds.
线性:刺破苍穹 重视幻想与革新
中国画追求神似,运用概括、夸张 的手法及丰富的联想表现物象的神 韵。
Chinese painting, resemblance in spirit, essence, imagination, brevity, exaggeration …
西方油画注重形 似,通过线条、 色彩、光线等细 节刻意仿真。
译者对“忠实”的翻译方法闹出来的笑话浑然不 觉。从汉语的习惯表达方式出发,应该改译成 假设有个小孩在阁楼上玩耍,不小心把自己锁在 杉木箱子里出不来了,便吓得大喊大叫。 另一个例子: But fire , too, finally drove the Loyals from Bergues where the heat and smoke from burning building became too much to bear. 应该译成 不过,大火最后也同样把忠诚团的官兵赶出了贝 居,因为熊熊燃烧着的建筑物散发出的浓烟热浪 使他们无法忍受。
西语的线性特点表现为句子 结构以直线枝形铺排,由 主到次,递相迭加,犹如 枝繁叶茂的大树。 西语的线性特点表现为句子 结构以直线枝形铺排,由 主到次,递相迭加,犹如 枝繁叶茂的大树。
English tree-like sentence structure英
语的线性树式句子结构
Trunk line: S + V + (O) 主干线:主语+谓语+(宾语) Branches and sub-branches : Adverbials and attributes 支线及分支线:状语和定语 Hypotactic, connectives 形合语言,连接词语 explicit cohesion 显性联接 Product and facilitator of abstract thinking and formal logic 线性语言是抽象思维和形式逻辑的产物,反过 来又促进抽象思维和形式逻辑的发展。
Chinese wave-like discourse
汉语的环性波状语篇
Paratactic: fewer connectives and lack of inflections 意合语言:少用连接词语,缺乏形态变化 Implicit coherence 隐性连贯 context and language feel 上下文和语感 Topic: prominent Structure: flexible Composite construction: loose and plastic 话题突出,结构灵活,以神统形,组合自由。 宝玉:你死了,我去做和尚。 Discourse: evolve freely in wave-like manner 语篇展开犹如环弧状的浪花,此起彼伏,似连 似分,高低无序,但却沿着一定的(语义)方向 流动。
Paula didn’t need any lessons when it comes to office politics.
He had left a note of welcome for me, as suny as his face.
He is a fool who can not be angry, but he is really a wise man who will not. He was glad because he wouldn't have to send me away without bu,向往天空,展示刚性的 力度;中国文化的艺术观表现 为环顾四周,眷恋大地,展示 柔性的优雅。
C-W Difference in Terms of Architecture
Chinese:
Curves and circles Closeness to the earth Integration with Nature
中餐厨师学厨艺,并不注重定量 描述,而是通过模仿,直觉地 把握师傅的烹饪技术。
Western medicine, examine parts of the body through tests and Xrays 西医看病,先给病人胸透、 胃透、验血、验尿,分而检 之,再作诊断。
Chinese medicine, general physical condition, pulse, complexion, tongue coating 中医看病,望、闻、 问、切,注意的是全身性的 综合症状 。
汉语简洁、灵活,重流散疏放,具备西语 所没有的美感。 更重要的是,在汉语的美学特征之后蕴藏 的是几千年以来积淀的文化心理,清醒而 强烈的文化意识不可避免地影响、规范着 译入语。
翻译中必须注意
摆脱源语形式的束缚,以译入语的典型句 型或篇章方式重新安排信息。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形式上的巨大差异,前 者十分偏重语言框架形式完整和规范,其 真实的意义常常与其语言模式是不相符的; 而汉语则十分强调概念的明确,避免歧义。
在这儿,形式上作非限制定语从句的which was interested在实际意义上等同于做行为 方式壮语的短语with great interest.所以本句 的正确翻译是: 我一面感兴趣地听她娓娓侃述,一面却想 自己将来老了是否也会和她一样。
他从里面逃不出来的箱子
“suppose a child, playing in the attic, gets himself locked in a cedar chest from which he is unable to escape. He calls out in terror for help, but no one hears him and he remains imprisoned in the narrow darkness until he is missed some hours later at mealtime. ” 很多人将第一句译成 假设有个小孩在阁楼上玩耍,把自己锁在 一只他从里边逃不出来的杉木箱子里。他 吓得大声喊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