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积累与运用》(六)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与运用》教案西师版.doc
![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与运用》教案西师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677c443619e8b8f67d1cb9dd.png)
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与运用》教案西师版教学目标1 认识问句的三种形式。
2积累名人名言。
3 能就自己决过的谈谈表达顺序,提咼语ui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园FFNet]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能不拘形式地写出次调杳活动的经过或活动中的发现和收获。
教学准备1或小黑板。
2 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分组泄好活动讣划,包括活动的时间、路线、要做的事;组织学生用外时间分小组按计划进行活动,并把活动的收获记录下来。
3收集关于汉字发明的资料、故事、传说等。
教学时数3~4 时。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 出示文屮出现过的三个句子,口巾钱这三个句子,读后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2 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
3 全班交流。
4 指名说:我们应该怎样区分这二种句式?小结:这三个句子相同Z处都是问句,句末都有问号。
不同之处是:第一句是疑问句,需要读者思考并回答;第二句是设问句,是作者自问自答,给读者造成悬念。
第三句是反问句,是一种修辞手法,表达肯定的意思,不需要回答,能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表达强烈的感情。
从这三个句子的比较中,我们应该知道不同的问句会有不同的表达效果。
二、语海拾贝1 导语:从古至今,有许许多多的•名人说出的带有普遍意义的能鼓舞或教育其他人的话语,这就成为名言。
以前, 我们学过很多名人名言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几位名人说的话。
2自读名言。
3 分小组进行名人名言对接比赛。
(••组说名人,…组接名言,或一组说前半部分,另一组接后半部分。
)4 分小组进行比赛。
(师说名人,小组生说名言。
)指名讲其屮一个名人的故事。
6 自创“我的座右铭”,自我激励。
(写在一张漂亮的纸片上,粘贴在班里“学习栏” O)三、互动平台1学生自读对话。
2 同桌对读,互谈收获,全班交流。
3 谈谈你从学过的文中了解到哪些表达顺序。
4 谈谈了解的衣达顺序有什么好处。
小结:的表达顺序,是的基木表达方式,把握了表达的顺序,就可以更好地理解的条理和层次,便于把握全文的结构和中心。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教案新部编本+《积累与运用(一)》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教案新部编本+《积累与运用(一)》](https://img.taocdn.com/s3/m/67746ab27c1cfad6195fa7e4.png)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积累与运用(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通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采用多种表达方式形象地描绘自然景物的方法,能用这种方法描写自己熟悉、喜爱的景物。
2引导学生读记“语海拾贝”中的诗句,积累写景佳句。
3通过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资料的能力。
4自主阅读《拉萨的天空》,感悟文章抓住拉萨天空湛蓝的特点写得优美具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课时3~4课时。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抽学生读课本上的两个句子,边读边想象句子所展示的景物画面。
2引导学生想一想,这两个句子分别用了哪些修辞方法,用“——”画出拟人手法的语句,用“~~”画出比喻手法的语句。
3说说这两个句子运用这两种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4让学生从本单元或其他读物中,找出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的句子读一读,还可以抄写两三个这样的句子在摘抄本上。
二、语海拾贝1读课本中的古诗名句,达到正确断句,有节奏地朗读的效果。
2想一想这些名句具有怎样的共同特点。
(都是写景佳句。
)3开展“你对诗人知多少”的资料交流活动。
(学生自主介绍有关诗人刘嗣绾、雷庵正、苏轼、宋新的相关资料,介绍课本上写景佳句的出处,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4背诵课本上的古诗句,头脑中想象诗句所展示的画面。
三、互动平台1学生自由浏览课本中师生的对话,熟悉相关内容。
2分角色读师生对话。
3讨论,本单元课文写景,抓住了景物的哪些特点在写?举例:①《三峡之秋》总写三峡秋天,从色彩、景物、香气中体现出什么特点?(成熟的秋天特点。
)②《三峡之秋》写早晨,抓住了怎样的特点?(明丽。
)③《游漓江》写斗鸡山的段落,作者抓住了怎样的特点?(把对峙的两座山的山势形态,比作两只斗鸡,形象地展示了山势神奇的特点。
)小结:写景的文章,必须在全面观察景物的基础上,抓住其主要特点,将主要特点形象地描绘出来,才能让读者对所写景物的特色有所感触,才能把文章写得有声有色。
西师大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与运用》教案
![西师大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与运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39590210a6f524ccbf85e8.png)
积累与运用(三)教学目标1、培养个性化阅读,从不同角度有所获。
2、掌握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积累各种谚语,体会谚语的含义,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
4、乐于用普通话文明地讨论交流保护青蛙的方法,能认真耐心地倾听他人说话,能抓住要点。
5、认真观察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不拘形式写下所见所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6、巩固学过的成语,体会成语的意思及感情色彩的不同,并学会在生活中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成语的感情色彩,并在生活中运用。
难点:了解阅读方法,鼓励个性化阅读。
教具准备学生:收集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和谚语,查找有关青蛙的资料。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迁移运用1、学生自由读成语。
同桌相互读。
2、抽读。
3、小组讨论两组成语的特点。
(都是有关动物的成语。
第一组:贬义;第二组:褒义。
)4、再读,感悟它们感情色彩的不同。
5、在实践中去运用、感悟。
(1)分小组交流搜集的有关动物的成语,并注明它们的感情色彩。
(2)全班交流。
6、全班齐读成语。
二、语海拾贝,读读记记1、学生自由读谚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内检查,要求读准确。
3、小组内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动物的谚语,组长做记录。
4、全班交流收集到的类似的俗语、谚语,并把这些句子记在“采蜜集”中。
三、互动平台,学会方法1、学生自由读对话,想一想:你从中读懂了些什么?2、小组交流读了这段话后的收获。
3、小组分角色朗读,找一找,勾一勾,议一议:有哪些读书方法。
4、全班交流阅读方法。
5、除了书上列举的阅读方法外,你还知道哪些阅读方法?6、再读对话,把这些阅读方法记下来。
四、自主阅读,培养能力A.谈话,激发阅读的兴趣。
1、教师板书“青蛙”:青蛙是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动物。
你们能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谈谈你对青蛙的认识吗?2、教师小结:大家都知道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是捕虫的能手。
今天我们继续走进青蛙,深入地了解青蛙。
B.出示要求,学生根据要求自读短文。
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与运用》教案西师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与运用》教案西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7786844a3c1ec5da50e270ac.png)
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与运用》教案西师版教学目标1234[此文转于斐斐园FFNet]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发现和收获。
教学准备12动的时间、路线、要做的事;组织学生用外时间分小组按计划进行活动,并把活动的收获记录下来。
3教学时数3~4时。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读后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234不同之处是:第一句是疑问句,需要读者思考并回答;第二句是设问句,是作者自问自答,给读者造成悬念。
第三句是反问句,是一种修辞手法,表达肯定的意思,不需要回答,能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表达强烈的感情。
从这三个句子的比较中,我们应该知道不同的问句会有不同的表达效果。
二、语海拾贝1遍意义的能鼓舞或教育其他人的话语,这就成为名言。
以前,我们学过很多名人名言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几位名人说的话。
23接名言,或一组说前半部分,另一组接后半部分。
)46座右铭”,自我激励。
(写在一张漂亮的纸片上,粘贴在班里“学习栏”。
)三、互动平台1234的顺序,就可以更好地理解的条理和层次,便于把握全文的结构和中心。
我们在阅读时,不仅要注意理解内容,而且还要注意的表达顺序。
的表达顺序虽然变化无穷,但只要认真阅读分析,同学们一定可以把握得非常好的。
四、综合实践1落地有声,这是汉字的声音美;方方正正、横平竖直,这是汉字的形体美;汉字还有区别于其他文字的显著特征:表意。
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
这么美的汉字,人们是否规范使用了呢?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任务,调查规范用字的情况。
2~8人为一组。
346在什么地方发现了哪些错别字、滥造字、乱用成语等现象。
)7改,要求他们尊重并善待汉字。
模拟场景演示,师生共同评议。
8910个接近它的人心旷神怡、浑然忘我。
汉字之美,还美在它只对真正爱它、懂它的人撩开自己神秘的面纱,希望大家都能够沉醉在汉字的海洋里。
五、习作百花园12他同学补充。
346们提出修改意见,再次修改。
7议、修改。
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与运用教案西师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与运用教案西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f7a57680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4b.png)
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与运用教案西师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用生字词造句。
(3)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学常识,如作者、作品背景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培养学生善于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用生字词造句。
(3)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学常识。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出本课内容。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讲解生字词:讲解本课的生字词,让学生学会正确书写与运用。
4. 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理解作者的意图。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根据生字词造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单元测试评价:通过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反馈。
七、教学拓展1.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推荐与课文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进一步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
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与运用教案西师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与运用教案西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b48131a6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53.png)
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与运用教案西师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要求积累的知识点。
2.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善于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为提高写作水平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重点词语、成语、俗语。
2. 课文的重点段落、优美语句及其运用。
3. 课内外阅读的推荐与指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要求的词语、成语、俗语的积累与运用。
2. 难点:优美语句的赏析与模仿,课内外阅读的推荐与指导。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实践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故事等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积累与运用语言。
五、教学安排:1. 每节课安排40分钟,其中讲解与实践各占一半时间。
2. 每个教学内容安排2-3节课进行讲解与实践。
3. 课内外阅读安排在每节课的5分钟进行推荐与指导。
教案示例:第一章:词语积累与运用一、教学目标:1. 掌握本册书中要求积累的词语。
2. 学会词语的正确运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本册书中出现的重点词语。
2. 词语的分类、解释、例句及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词语的正确读音、书写、意思及运用。
2. 难点: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问答法、实践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词语的运用。
五、教学安排:1. 讲解与实践各占20分钟。
2. 按书本顺序,每节课讲解5-10个词语。
3. 课后布置练习,巩固所学词语。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成语积累与运用一、教学目标:1. 掌握本册书中要求积累的成语。
2. 学会成语的正确运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积累与运用(二)》教案(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
![《积累与运用(二)》教案(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40e42e0740be1e650e9a6b.png)
《积累与运用(二)》教学目标123456教学重点了解比喻的基本特征: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
教学时数3-4课时。
教学过程一、温故而知新121、3是比喻句,2、4不是比喻句。
)3往要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
如课本中的第1句,把“马蜂窝”比喻成“一只大莲蓬”;第3句,把“光芒”比喻成“明洁的丝绸”。
而第2、4两句虽然也带有“好像”“象”,但它们不具备打比方的特征,也找不出打比方用的甲事物和乙事物。
第2句中的“好像”带有判断的意思,说明“听到爷爷在屋内的呼叫”不是很确切;第4句中的“像”带有推测的意思,说明“非将这片沙滩征服不可”的看法,是作者主观上的一种推新。
小结:让学生明确比喻句的基本特征,不能把是否有“像”“好像”作为判断比喻句的标准。
4的句子,判断是否是比喻句。
举例:(1)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
(比喻,把马蜂比作战斗机。
)(2)突然间,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拽我的钓钱。
(不是比喻句。
)(3)我首次钓鱼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像刚刚发生在昨天一般。
(不是比喻句。
)(4)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
(比喻句,把长江比作巨蟒。
)5二、语海拾贝1色彩的词。
)2三个词语写“绿”的花园;第三排的三个词语写绿的时间。
34形态三个方面,再读一读。
三、互动平台1下文,才能正确理解句子的含义;郝思的话告诉我们,要联系生活实际,设身处地地去想,这也是理解句子含义的一种方法。
2意举例说明。
还可以用抓重点词语的方法,理解句子的含义。
例如“面对这死去的小飞虫,一种罪孽沉重地压在我心上”这句话中,“沉重地压”这个词,就充分地暗示出了作者为伤害了马蜂而后悔和难受的意思。
34四、口语交际1同学们,《捅马蜂窝》这篇课文,讲了作者小时候捅马蜂窝挨蜇的趣事。
作为小孩子,谁没有这类淘气的经历呢?你们也一定干过一些幼稚、顽皮、莽撞的“傻事”吧。
西师大版《积累与运用(六)》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积累与运用(六)》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b23685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f.png)
西师大版《积累与运用(六)》教学设计西师大版《积累与运用(六)》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让孩子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复习巩固本单元的学问,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碰撞火花,培育力量。
其间穿插了让词语回家、开火车等活动,使实践活动充分而有效。
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积累与运用”的训练,复习汉语拼音和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参预竞赛等多种学习活动,引导同学积累运用,激发同学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1复习巩固本单元的生字及生字带出的二字词、四字词,积累词语。
2建立句子的概念,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进行写词、写句子。
教学预备老师:1相关的词语卡片,“读读背背”CD。
2反映古诗《画鸡》意境的大挂图或投影片。
同学:相关的注音字卡。
教学过程一、玩嬉戏,复习拼音1小伴侣,汉语拼音很讲究读音正确。
现在,老师和你们做个嬉戏,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
老师说一组字,你们比较它们的读音有什么不同。
(让同学自主地正确地区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韵。
引起重视,自主读准字音。
)2每个同学拿出自己做的注音字卡,用自己喜爱的方式练习读,要求读准字音。
3同桌相互检查自读状况,关心订正读音。
4全班选择实行指名、分组、开火车等形式赛读。
5表扬鼓舞,导入下一个环节。
同学们,这些字你们都读得特别正确,还有一些字你们熟悉吗?看看谁认的字多。
二、比一比,谁认的字多1分别出示角逐的内容“你还熟悉我吗”和“自主识字园地”。
2读给自己的好伴侣听,并请他评一评,自己熟悉多少个字、多少个词。
不熟悉的字、词做上记号,请好伴侣教教。
3指名汇报读。
4全班齐读“你还熟悉我吗”。
5通过读词,你发觉了什么规律?6指名回答,师相机引导。
7比一比记词语,看谁记得又多又快。
生自由识记。
8能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吗?用你喜爱的词语说一说。
9小组内相互沟通,班内汇报。
10谁能发觉词语和句子之间的关系?指名回答。
11小结引入下一个环节:刚才同学们说的句子都是由很多词语组成的。
假如我们把句子中的词语挨次打乱,同学们还能把句子整理出来吗?西师大版《积累与运用(六)》教学设计三、嬉戏:帮词语回家,建立句子的概念1请七位小伴侣带着词语卡片到讲台上,其余小伴侣帮他们找到家。
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与运用教案西师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与运用教案西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715e56f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ce.png)
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与运用教案西师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语文学科的热爱。
(2)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的自豪感,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难点: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文教学PPT、生字词卡片、课文文本。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简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
(2)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分析课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进行生字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
4. 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2)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进行小组内的交流。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的阅读和写作练习,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小练笔。
2. 拓展作业:(1)让学生进行相关的阅读练习,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2)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西师大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与运用六》教案
![西师大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与运用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bfe107c281e53a5902ff0c.png)
积累与运用(六)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表达能力,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学会续写。
2.丰富词语积累,培养语感。
3.善于发现、归纳,乐于交流,了解插叙的写作方法。
4.体会景物描写给人带来的嗅觉、视觉、听觉的感受。
5.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6.培养个性化阅读和快速浏览的能力,从不同角度有所获,有所得。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插叙的写作方法。
难点:锻炼学生快速浏览的能力。
教具准备收集辩论的有关知识;生字新词卡片。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迁移运用1.学生自由读句。
同桌相互读。
2.小组讨论带点词给自己的感受。
3.指名读,注意指导带点词分别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
4.在实践中去运用、感悟。
试着从其他的文章中找出这样的句子。
二、词语拾趣,语言积累1.抽生读,发现规律,明确词语接龙的要求。
2.同桌互助,选择一组词语进行接龙。
3.小组间互相比赛,发挥小组的智慧。
4.全班交流赛出接得最多的小组,评为“龙王”。
三、互动平台,了解插叙1.回忆《阳光很活泼》一课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2.读读对话,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①什么叫插叙?(在叙述某一件事的过程中,暂时中断线索,插入有关的另一件事的叙述方式。
)②插叙的作用:可以使文章的来龙去脉更清楚,人物的特点更有根据等。
③运用插叙要注意:插叙完后仍要回到原来叙述的事情上来。
3.快速默读课文《网上呼救》,想一想课文中哪一部分是插叙的内容。
四、自主阅读,培养能力1.自由轻声读短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了解大意。
2.小组讨论交流,反馈信息。
3.勾画最喜欢的句子,与同桌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并反复朗读。
4.交流读后收获,鼓励学生积累文中好词佳句。
5.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位老师。
五、课堂小结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积累了不少成语,了解了插叙以及插叙的作用,还认识了一位热爱学生的、风趣的大仓老师。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了解当前的购物方式。
《积累与运用(四)》教案(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doc
![《积累与运用(四)》教案(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91a4518caaea998fcd220e23.png)
《积累与运用(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形容词重叠后的表达作用,积累描写人物外貌、心理、情感的四字词语。
2.体会人物外貌描写的作用,在习作中白觉运用外貌描写的方法,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3.能把白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同学们,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言清楚流畅。
4.巩固边读边批写的读书方法,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搜集优秀的外貌描写片断、搜集读书的名言警句。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同桌对比读这三组句子,纠正字音。
2.自己读一读,想一想,这些带点词语有什么规律和特点,谈谈你的发现。
(词语重叠后,所表达的意思加深了。
)3.试着说一说类似的句子。
4.男女生对比齐读三组句子。
小结:是呀,“认真”“恭敬”“痛快”重叠后变为“认认真真” “恭恭敬敬” “痛痛快快”让整句话在表达意思上程度加深,起到强调的作用,在我们平时说话和写作时,正确地运用叠词,就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二、语海拾贝1.学生自主读词语,不理解的通过杏字典,与同伴讨论解决。
2.说说每组词的共同特点和各组的特点。
(共性是描写人物的词语。
特点:第一组是描写神态;第二组是描写人物心理感受;第三组是描写人物的情感。
)3.用多种方式记住这些词语(抢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尽量读熟。
游戏:我说你对。
(老师或同学说词语的前面两个字,其余生说后两字。
)4.你知道哪些这类的词语,根据每组的特点说词语。
可以小组搜集整理,集体展示。
三、互动平台教师:刚才我们在语海拾贝中积累了不少描写人物神态、心理、情感的词语,接下来我们要与郝思、于蓝一起走进互动平台,共同探讨你印象最深的外貌描写。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对话(可同伴分角色对读、自由读),读通顺。
2.说说你在对话中懂得了什么。
3.把你读到过的课内外关于人物外貌描写的优秀片断介绍给大家。
小结:“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
”因此,认清人物的外部特征,就可能有助于了解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
读有关人物外貌描写的文章时,我们必须抓住人物外貌特征,然后再根据这些与众不同的外貌特征去认识人物。
《积累与运用(六)》教案(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
![《积累与运用(六)》教案(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0f7b4716fc700abb68fc7e.png)
积累与运用(六)教材分析本次“积累与运用”共安排了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温故知新”,让学生通过朗读句子,体会排比句式的表达效果,并能自觉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二是“词语拾趣”,通过词语接龙这个有趣的游戏,可以检测学生词语积累的能力,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养成自觉积累的习惯,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仓库。
三是“互动平台”,通过同学之间的对话交流,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小故事蕴含着大道理。
阅读作品时,要透过事物的现象,探究其中蕴含的道理,提高阅读欣赏能力;写作时,可以别开生面地选取一些材料来表达某种深刻的道理。
四是“口语交际”,围绕话题“节约从身边做起”,通过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让学生明白节约应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五是“习作百花园”,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值得自己珍爱的东西,想想珍爱的理由,说说自己准备怎样去珍爱它。
旨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引导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培养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
六是“自主阅读园地”,通过学习《内心的力量》一文,引导学生抓住松树被砍伤至全部愈合,明白用自身的抵抗,战胜了罪恶的破坏。
懂得内心力量强大的道理。
要放手让学生运用以往学到的批读方法边读边批。
解读与提示*“温故知新”:出示了两个描写自然的排比句。
第一句揭示了常见的自然现象,第二句突出表现了高山榕的作用。
教学时,可让学生多读,从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读中体会排比句的表达效果。
*“词语拾趣”:主要是通过词语接龙的形式,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积累的词汇。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读出示的例子,找规律,明白词语接龙这种形式的要求,然后学生分组进行词语接龙游戏,完成填空练习。
还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词语接龙比赛。
*“习作百花园”:介绍一样自己珍爱的东西。
首先让学生回忆本单元学习的课文,进一步感知作者通过选取生活中的一些典型事例来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然后,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最值得珍爱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珍爱它?再想想自己是如何珍爱它的。
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与运用教案西师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与运用教案西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70b2756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1.png)
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与运用教案西师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阅读理解,分析课文的主要内容。
3. 课文的朗读与感悟。
三、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阅读理解,分析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五、教学方法:1.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生字词。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六、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和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
2. 生字词卡片或者电子幻灯片。
3.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 练习题和测试题。
5. 录音机或多媒体播放设备。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与课文相关的故事或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2. 生字词学习: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解释生字词的含义,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和运用。
3.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读课文,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共同思考,理解课文。
4. 课文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5. 课堂练习: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生字词的学习和课文的理解。
2. 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注意。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
九、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 回家后朗读课文,加强语音语调的把握。
3. 选择一篇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十、教学反思:1. 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西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积累运用(六)》教案
![(西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积累运用(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86208eddccda38366baf96.png)
(西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积累运用(六)》教案积累运用(六)教学时间4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在不同的语句中,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表达.2积累名人名言,体会其含义,丰富语言.3体会”象征”的表现手法,学会运用”象征”手法写一篇习作.4乐于与人交流,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能认真,耐心倾听别人的倾诉.5能具体,生动,清楚地写一件最能表现自己能干的事.教学准备教师:小黑板.学生:自制一个心形纸板,在上面写几句自己的心里话.教学重难点能具体,生动,清楚地写一件最能表现自己能干的事.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小黑板出示三个句子,让学生自读,画出表示慢慢行走的词语.(徜佯,漫步,流连) 2学生再读句子,联系句子理解这三个词语的意思.3通过理解,你发现了什么 (在不同的语句里,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呢 (避免表达的重复,使语言丰富,生动,吸引人)4小结:在写作时,在不同的语句里,相同的意思,我们尽量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可以避免语言的重复,使文章语言丰富生动,让你的文章增色不少.二,语海拾贝1学生自读名言.2全班交流,教师范读,直到读准字音.3从这些名言中,你知道了些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与同桌说说.4全班交流,生生,师生互动解惑.5学生背诵名言.三,互动平台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对话(可自由读,也可和同伴分角色对读),读通顺.2师生对读.3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1)什么叫象征 (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2)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把人们的某种思想情绪寄寓在某种事物上,既具体明白,又引人深思,更让人回味)(3)我们学过的课文有哪些运用了象征 (《胡杨赞》)(4)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哪些事物可以象征人的什么品质4作业:试着用象征的手法写一篇习作.四,口语交际(一)激趣导入.六,自主阅读园地1学生自由默读课文.2说说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短文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勾画下来,自读自悟,并写出你的感受. 4全班交流,从故事中深刻地感受到了什么修改意见教学后记。
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与运用教案西师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与运用教案西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1048b77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d.png)
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与运用教案(西师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本册语文书中的重点词语、成语、俗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重点词语:根据课文内容,筛选出每课的重点词语,进行解释、例句、练习。
2. 成语:每课选取一两个成语,进行解释、例句、练习。
3. 俗语:每课选取一两个俗语,进行解释、例句、练习。
4. 课文内容回顾:每课结束后,回顾课文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重点词语、成语、俗语的积累与运用。
2. 难点:重点词语、成语、俗语在实际阅读和写作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例句法、练习法、互动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安排:1. 每课结束后,安排10分钟时间进行重点词语、成语、俗语的学习和练习。
2. 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一次阶段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期末进行一次全面的积累与运用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学习态度,给予相应的鼓励和指导。
2. 练习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课后练习的完成质量,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及时纠正和讲解。
3. 阶段测试评价: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的阶段测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分析学生的强弱项,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
4. 学期末测试评价:学期末进行全面测试,评估学生的整体学习成果,总结教学经验。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西师版)。
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 教学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4. 练习题库:各类练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等。
5. 测试试卷:每个单元和学期末的测试试卷。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至第五周:第一单元的教学。
积累与运用(五)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六年级上册)
![积累与运用(五)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六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21b2f0e4693daef5ff73daa.png)
积累与运用(五)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六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1.了解省略号的多种作用。
2.积累有特色的对联,感受其中的趣味。
3.学习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4.能互助、合作开展公益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5.能采用书信的正确格式和得体的表达方式,并能在书信中抒发真情实感。
6.自主阅读短文,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一、温故知新1.读三句话,体会当中省略号的作用。
2.同桌交流。
3.小组讨论:你知道省略号还有哪些作用吗?请举出例子。
4.全班交流。
5.教师总结。
二、语海拾贝1.读两组对联,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与同桌一起探讨如何断句。
3.采用自读、对读等方式充分朗读对联。
4.全班交流搜集到的其他趣味对联。
三、互动平台1.读对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概括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3.交流在《韦德的心愿》中应抓哪部分来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4.以其他课文为例,谈对此方法的理解。
四、综合性学习1.读题,思考本次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有哪些。
2.审题。
3.小组设计活动方案。
4.开展活动。
5.班上针对活动进行总结、交流。
6.评议最佳活动小组。
五、习作百花园1.复习导入。
以前,我们早就学习了书信这种应用文,有谁能说说书信的格式是怎样的呢?写书信时,我们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2.阅读要求,审题。
3.拓展思路。
4.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5.选择几篇优秀习作讲评,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6.誊写。
六、自主阅读园地1.自由读诗歌,说说你读懂了些什么。
2.小组交流,从诗歌中感悟到些什么。
3.同桌练读,体会诗中情感。
4.表演朗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累与运用(六)
教学目标
1.体会景物描写给人带来的嗅觉、视觉、听觉的感受。
2.丰富词语积累,培养语感。
3.善于发现、归纳,乐于交流,了解插叙的写作方法。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表达能力,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学会续写。
6.培养个性化阅读和快速浏览的能力,从不同角度有所获,有所得。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插叙的写作方法。
难点:锻炼学生快速浏览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辩论的有关知识。
学生:学习一些辩论的技巧;了解生活中的购物方式。
教学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迁移运用
1.学生自由读句。
同桌相互读。
2.小组讨论带点词给自己的感受。
3.指名读,注意指导带点词分别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
4.在实践中去运用、感悟。
试着从其他的文章中找出这样的句子。
二、词语拾趣,语言积累
1.抽生读,发现规律,明确词语接龙的要求。
2.同桌互助,选择一组词语进行接龙。
3.小组间互相比赛,发挥小组的智慧。
4.全班交流赛出接得最多的小组,评为“龙王”。
三、互动平台,了解插叙
1.回忆《阳光很活泼》一课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2.读读对话,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①什么叫插叙?(在叙述某一件事的过程中,暂时中断线索,插入有关的另一件事的叙述方式。
)
②插叙的作用:可以使文章的来龙去脉更清楚,人物的特点更有根据等。
③运用插叙要注意:插叙完后仍要回到原来叙述的事情上来。
3.快速默读课文《网上呼救》,想一想课文中哪一部分是插叙的内容。
四、口语交际,学习辩论
1.说话练习,话题“自采的购物方式可不可取”。
2. 小组内交流资料,互相补充。
3.小组间根据观点的不同分为两派,进行辩论,相机指导。
五、习作百花园
1.引导语:《阳光很活泼》中,父亲请儿子第二天将一幅画和一封信带给老师。
老师接到画和信后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试着续编故事。
如果你认为你不想续编故
事,也可以写写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次就餐,哪道菜让你回味无穷呢?
2.学生讲述。
教师在学生讲的时候,帮助润色。
3.总结:让我们拿起笔来,记下自己想象的故事。
待会比一比,谁写得精彩。
4.教师选择一两篇学生习作,在全班念,一边念,一边评改。
5.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改完后,根据自己写的内容,加上一个题目。
6.在小组里自由欣赏品读小组成员的佳作,并评议每位成员作文的优点、缺点,把这些意见批注在文后。
六、自主阅读,培养能力
1.自由轻声读短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了解大意。
2.小组讨论交流,反馈信息。
3.勾画最喜欢的句子,与同桌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并反复朗读。
4.交流读后收获,鼓励学生积累文中好词佳句。
5.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