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的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麻醉科术中低血压处理策略

麻醉科术中低血压处理策略

麻醉科术中低血压处理策略在麻醉科术中,低血压是一个常见但又严重的并发症。

低血压可能会导致心血管功能受损、组织灌注不足等严重后果,因此有效的低血压处理策略对于麻醉科术的成功进行至关重要。

一. 低血压的定义和诊断低血压是指患者在麻醉科术过程中,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者平均动脉压低于60mmHg的状态。

针对低血压的处理需要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以便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

诊断低血压需要通过监测血压、心率、尿量等生理指标,并结合患者的症状来综合判断。

二. 低血压的处理原则针对低血压的处理,在保证麻醉科术的同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提供足够的有效循环容量:通过静脉输注平衡液等液体来扩充血容量,提高有效循环容量,从而增加组织灌注压。

2. 优化血氧供应:麻醉科术过程中低血压可能导致组织缺氧,因此需要保证患者的血氧供应充足,可通过提高吸氧浓度、辅助通气等方式来维持血氧饱和度。

3. 维持心脏功能:通过药物等方式增强心脏收缩力,维持正常的心脏功能,保证血液循环的稳定。

4. 快速纠正原发病因:麻醉科术中低血压可能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如失血、过度麻醉等,需要针对原发病因进行及时纠正。

三. 低血压的药物治疗在低血压处理过程中,药物治疗是一种常见的策略。

常用的药物包括:1. 血管加压素:血管加压素能够收缩血管,提高血管张力,增加血液循环系统的血压,从而改善低血压状态。

2. 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具有正性肌力作用的药物,能够增加心脏收缩力,提高心脏排血量,起到增加血压的作用。

3. 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能够激活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药物,能够收缩血管,提高血压。

4. 输血:对于麻醉科术中的失血导致的低血压,输血是一种有效的处理策略,可以迅速补充丢失的血液量,提高血压。

四. 基于原发病因的特殊处理策略在处理麻醉科术中的低血压时,根据不同的原发病因可以选择特殊的处理策略,如:1. 失血性低血压:针对失血导致的低血压,需要迅速止血,并及时输血,补充体液。

麻醉专科护士模拟考试题

麻醉专科护士模拟考试题

麻醉专科护士模拟考试题选择题麻醉前用药的主要目的不包括:A. 镇静B. 镇痛C. 减少分泌物D. 增强麻醉效果E. 延长术后苏醒时间答案:E下列哪项不是全身麻醉的并发症?A. 呼吸抑制B. 低血压C. 恶心呕吐D. 尿潴留E. 过敏反应答案:D关于局部麻醉药的毒性反应,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可表现为中枢神经毒性或心血管毒性B. 常由局麻药误入血管引起C. 一旦发生应立即停止给药D. 心血管毒性表现为心律失常、低血压等E. 中枢神经毒性表现为舌或口唇麻木、头痛头晕等答案:E(中枢神经毒性表现为舌或口唇麻木通常是正确的,但更严重的表现包括眩晕、耳鸣、烦躁不安、视物模糊、言语不清、肌肉颤搐、意识不清、惊厥、昏迷等,而不仅仅是头痛头晕)麻醉恢复室的主要功能是:A. 对患者进行术前准备B. 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后镇痛管理C. 对全麻术后患者进行密切监测和护理D. 对患者进行麻醉诱导E. 对患者进行麻醉评估答案:C下列哪项不是椎管内麻醉的禁忌症?A. 穿刺部位感染B. 凝血功能障碍C. 脊柱外伤或严重畸形D. 休克或严重低血压E. 轻度高血压答案:E填空题麻醉前用药通常在术前______分钟给予。

答案:30-60全身麻醉的诱导期,患者的主要生命体征变化包括心率增快、血压______和呼吸频率减慢。

答案:升高局部麻醉药中毒的急救措施包括立即停止给药、吸氧、维持呼吸循环稳定,以及必要时使用______治疗。

答案:抗惊厥药/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地西泮)解答题简述麻醉前访视患者的目的。

答案:麻醉前访视患者的目的主要包括: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和麻醉风险,制定合适的麻醉方案;向患者解释麻醉过程及可能的风险,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了解患者的特殊需求和担忧,提供个性化的麻醉服务;以及确保麻醉前用药和其他准备工作的妥善完成。

在椎管内麻醉中,如何预防低血压的发生?答案:在椎管内麻醉中,预防低血压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合理控制麻醉平面,避免过高导致广泛的交感神经阻滞;其次,预先扩容,即在麻醉前给予适量的液体输注,增加血容量;再者,可以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麻黄碱或去氧肾上腺素,来提升血压;最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低血压情况。

椎管内阻滞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

椎管内阻滞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

椎管内阻滞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2021版〕2021-12-14 07:03 来源:未知编辑:shuangkai 点击: 461 马虹〔共同负责人〕王国林王俊科〔共同执笔人/共同负责人〕吴新民郭曲练虞建刚〔共同执笔人〕熊利泽薛张纲椎管内阻滞并发症是指椎管内注射麻醉药及相关药物所引起的生理反响、毒性作用以及椎管内穿刺与置管给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

为明确椎管内阻滞并发症的根本防治原则、降低椎管内阻滞的风险并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预后,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特制定《椎管内阻滞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以下简称“专家共识〞〕。

本“专家共识〞仅为提高麻醉质量而制定,不具有强制性,也不应作为医疗责任判定的依据。

总体而言,椎管内阻滞并发症可分为椎管内阻滞生理效应相关并发症、椎管内阻滞药物毒性相关并发症和椎管内穿刺与置管相关并发症三类。

一、椎管内阻滞生理效应相关并发症〔一〕心血管系统并发症低血压和心动过缓是椎管内阻滞最常见的生理效应。

不同的临床研究采纳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定义不同,一般而言,低血压定义为收缩压低于90mmHg,也可定义为收缩压〔或平均动脉压〕下降幅度超过根底值的30%。

椎管内阻滞中低血压的发生率为8%〜33%。

心动过缓则指心率低于50次/分,其发生率为2%〜13%。

严峻低血压和心动过缓会导致心搏骤停,是椎管内阻滞严峻的并发症。

1. 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机制〔1〕交感神经被阻滞后引起体循环血管阻力降低和回心血量减少,是最常见的原因。

〔2〕椎管内阻滞后血液再分布、心室充盈缺少,引起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及交感神经活动减弱,导致椎管内阻滞后突发低血压、心动过缓,甚至心搏骤停。

〔3〕T4以上高平面阻滞,阻断心脏加速神经纤维〔发自T1〜T4水平〕,削弱心脏代偿功能,进一步加重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4〕其他因素,如局麻药汲取入血引起心肌负性肌力作用;所添加的小剂量肾上腺素汲取入血的β2高兴作用〔扩血管效应〕;可乐定的α2高兴作用、抑制突触前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和直接增加副交感活性等机制,均可引起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的预防措施

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的预防措施

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的预防措施(作者: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的预防措施.方法:研究在手术是患者的适应症,以及患者的年龄。

结论:麻醉过程中预注入一定量的液体,能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关键词:椎管内麻醉低血压的预防措施临床上,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的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一)基本措施严格掌握椎管内阻滞的适应证,术前严重低血容量、低血压、休克患者不宜选用椎管内阻滞。

1. 选择适当的局麻药浓度和剂量老年和体弱患者无论腰麻或硬膜外阻滞,原则上宜采用较低浓度的局麻药,剂量比青壮年约少1/3。

Seyedhejazi等报道,剖宫产术脊麻用0.5%布比卡因8mg+芬太尼10mg 时,比布比卡因12mg阻滞后低血压发生率降低(25%VS35%)麻黄素总用量显著减少(4mgVSII.75mg)。

2. 控制阻滞平面椎管内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影响及低血压发生率与阻滞平面有关。

感觉阻滞平面达T4以上者低血压的发生率常明显增加。

目前多数学者主张腰麻感觉阻滞平面控制Tm或Tn以下,尽量不超过T6。

临床应用于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硬膜外阻滞控制在T4以下。

3. 调整患者适当体位一对剖宫产手术,腰麻或硬膜外阻滞后产妇平仰卧位时,下腔静脉受压是产生低血压的重要原因,采取右侧抬高15°〜30。

,使子宫左移是预防阻滞后低血压的重要措施,脊麻后置患者头高足低或侧卧位,而俯卧位极可能影响血流动力学和导致低血压,应注意预防。

(二)输液负荷早期研究采用在脊麻或硬膜外阻滞前以10〜30ml/kg,预先快速(10〜20min)输注等渗晶体溶液以降低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率,此方法称为输液预负荷(preload)。

但随后的临床实践和研究表明单纯输入等渗晶体溶液的扩容作用非常有限,不能有效的预防脊麻后低血压。

等渗溶液输入后,75%勺液体迅速进入组织间隙,不能有效维持血容量。

椎管麻醉试题及答案

椎管麻醉试题及答案

椎管麻醉试题及答案1. 椎管麻醉的定义是什么?答案:椎管麻醉是将局麻药注入椎管内,通过阻断脊神经根,使相应区域产生麻醉效果的一种麻醉方法。

2. 椎管麻醉分为哪几种类型?答案:椎管麻醉分为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两种类型。

3. 请列举椎管麻醉的适应症。

答案:椎管麻醉的适应症包括:- 下腹部、下肢、会阴部手术- 老年或体弱患者- 需避免全身麻醉的患者- 患者有心肺功能不全等情况4. 椎管麻醉的禁忌症有哪些?答案:椎管麻醉的禁忌症包括:- 患者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 患者有脊柱畸形或脊柱外伤- 患者有严重低血容量或休克5. 椎管麻醉的并发症有哪些?答案:椎管麻醉的并发症包括:- 头痛- 神经损伤- 感染- 局麻药中毒- 呼吸抑制6. 如何预防椎管麻醉后的头痛?答案:预防椎管麻醉后的头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采用细针穿刺- 减少穿刺次数- 采用适当的体位- 术后适量补充水分7. 椎管麻醉后出现呼吸抑制的原因有哪些?答案:椎管麻醉后出现呼吸抑制的原因可能包括:- 局麻药剂量过大- 局麻药误入蛛网膜下腔- 患者有心肺功能不全- 患者有肥胖或颈部肌肉松弛8. 椎管麻醉的护理措施包括哪些?答案:椎管麻醉的护理措施包括:-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观察患者的意识和呼吸状况- 预防和处理术后并发症- 提供术后疼痛管理9. 椎管麻醉后患者多久可以开始活动?答案:椎管麻醉后患者可以在麻醉效果消退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开始活动。

10. 椎管麻醉的常见副作用有哪些?答案:椎管麻醉的常见副作用包括:- 低血压- 恶心和呕吐- 尿潴留 - 皮肤瘙痒 - 局部麻木。

麻醉期间低血压的危害及预防PPT课件

麻醉期间低血压的危害及预防PPT课件
厚德博学 仁爱共济 •2
2
第五附属医院 第五临床学院
厚德博学 仁爱共济 •2
3
第五附属医院 第五临床学院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ASAⅠ~Ⅲ级成年病人术前禁饮
食8小时所测超声心动图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基 本无变化。
➢提示术前禁食并不引起明显的低血容量。
厚德博学 仁爱共济 •2
4
第五附属医院 第五临床学院
厚德博学 仁爱共济 •2
0
第五附属医院 第五临床学院
结论
➢心肺功能正常的病人术前正常时长的禁饮食不影
响病人血液容量,病人体内可保持血管内容量在 正常状态。
➢全麻或椎管内麻醉后所致低血压应该使用血管活
性药物来纠正,而不应该无区别地使用大量液体 来纠正低血压状态。
厚德博学 仁爱共济 •2
1
第五附属医院 第五临床学院
第五附属医院 第五临床学院
麻醉期间低血压的危害及预防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麻醉科 杨涛
厚德博学 仁爱共济 •1
第五附属医院 第五临床学院
主要内容
➢围术期低血压的危害 ➢术前禁饮食是导致病人术中低血容量的独立风险
因素吗?
➢麻醉前大量输注液体是否可以预防麻醉期间低血
压?
➢缩血管药物在防治麻醉期间低血压中的作用
医学领域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 上世纪末,提倡“围术期舒适度”成为麻醉医生新的挑战和工作内容

➢ 近年,麻醉学科的新进展是:关注“麻醉与病人预后的关系”。
厚德博学 仁爱共济 •3
第五附属医院 第五临床学院
厚德博学 仁爱共济 •4
第五附属医院 第五临床学院
厚德博学 仁爱共济 •5
第五附属医院 第五临床学院

精神疾病患者麻醉注意要点

精神疾病患者麻醉注意要点

精神疾病患者麻醉注意要点在临床麻醉工作中,罹患精神疾病同时需要手术的患者已不在少数,然而,对于精神患者的麻醉,目前尚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指南性的措施,因此,麻醉医师必须正确认识该类患者的特殊性,在麻醉诱导、管理和苏醒过程中做好充足的准备。

一、精神疾病患者的特殊性1.精神病患者需要急诊手术,除了可能发生在身体各处的器质性疾病外,多半可能是由于自我伤害(如自杀,误食金属锐器等)造成,这种患者往往病情紧急,常可伴有失血性休克和酸碱电解质失衡等严重病理生理状况。

2.精神病患者疾病及药物治疗相对特殊,现病史获得较困难,常常可能合并其他未能预料的疾病。

3.精神病患者可能具有潜在的攻击性,尤其是在不熟悉的医务工作者和手术室环境下,因为紧张情绪和意识障碍而具有攻击性。

4.合并酒精、药物等滥用的患者,常常会影响麻醉药的作用效果。

二、精神病患者的麻醉注意要点(一)术前注意要点1.术前应详细了解患者既往病史以及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切忌轻率中断精神类药物的使用,以防止患者既往精神症状的复发或加重。

2.对于急诊手术的精神疾病患者,在尽可能详尽收集相关病史的基础上,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积极处理可能发生的失血性休克等急症情况,麻醉同意书应由有行为能力的法定监护人签字。

3.对于可能有潜在攻击性的精神病患者,应在术前给予适当约束,可以考虑术前使用镇静药物,同时尽量保证足够多的工作人员在场。

4.对于急性药物中毒或出现药物戒断症状的患者,应积极使用药物治疗其戒断症状,如阿片类药物依赖患者可尝试使用阿片类药物予以治疗,酒精依赖患者予以苯二氮类药物(如咪达唑仑)行替代性治疗,躁狂患者急诊手术则可使用氟哌啶醇10mg予以镇静。

(二)术中注意要点1.麻醉中经常遇到的精神疾病患者包括痴呆、精神分裂症、抑郁、包括毒品在内的药物成瘾、药物依赖以及急慢性酒精中毒等,因此在麻醉管理中将会涉及到精神异常的控制和麻醉药物的选择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肝药酶的作用,许多精神类药物都可以加速麻醉药物在体内的降解而降低麻醉药的血药浓度,因此在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过程中,可在BIS等麻醉镇静深度监测仪器监测帮助下适当加大麻醉药物的剂量,同时注意麻醉药物和精神类药物可能存在的协同呼吸循环抑制作用,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注射液在预防腰麻后低血压临床观察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注射液在预防腰麻后低血压临床观察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注射液在预防腰麻后低血压临床观察腰硬联合麻醉是临床常用的区域阻滞方法之一由于其起效快肌肉松弛效果好深受术者的喜爱在临床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资料与方法病例选择及分组:选取择期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病人56例年龄18~6岁体重5~8kgasa ⅰ~ⅱ级(有高血压、冠心病、消化道溃疡病人、电解质紊乱病人除外)随机分为m组和n组每组8例病人。

m组麻醉前分钟静脉滴入乳酸林格液5mln组麻醉前分钟静脉滴入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注射液5ml。

麻醉方法:手术前禁食6~8小时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监测血压、心率、氧饱和度记录作为基础值分钟内静脉滴入乳酸林格液5ml或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注射液5ml。

输完后进行腰硬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取左侧卧位选~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入腰穿针见有脑脊液流出后注入.75%布比卡因ml+1% gs 1ml随后置入硬膜外导管转平卧位阻滞平面控制在t6以下手术中均输入乳酸林格液若出现低血压(收缩压小于9mmhg)给予麻黄素6mg。

观察指标:记录扩容前、麻醉注药后5分钟、1分钟、分钟术毕各时间点的hr、map、spo。

记录麻黄素的用量。

统计学处理:spss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结果hr、map、spo的变化:两组患者麻醉前hr、map差异无显著性。

m 组患者麻醉后5分钟、1分钟、分钟术毕各时间点map较麻醉前下降(p.5)。

组间比较n组麻醉后5分钟、1分钟、分钟术毕时map均较m组显著性增高(p.5)。

见表1。

低血压发生情况:m组的低血压患者明显高于n组相应麻黄素的用量及次数也要多于n组。

讨论腰硬联合麻醉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其方法简单起效快效果确切而深受麻醉医生喜爱。

腰麻后引起的低血压是临床一直关注的问题椎管内麻醉能够阻滞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造成外周血管扩张使血容量相对不足血压下降给麻醉手术造成风险。

临床麻醉学椎管内麻醉

临床麻醉学椎管内麻醉

临床麻醉学椎管内麻醉椎管内麻醉(Intrathecal Anesthesia),简称椎管内麻,是一种通过将药物注射到脊髓腔内来实现全身麻醉的方法。

它是临床麻醉学中重要的麻醉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控制和术后镇痛。

本文将介绍椎管内麻醉的原理、步骤、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一、原理椎管内麻醉的原理是通过将麻醉药物直接注射到脊髓腔内,使药物通过脊髓液的循环迅速扩散到脑和脊髓的相关神经结构,达到全身麻醉的效果。

其中,用于椎管内麻醉的主要药物是局麻药。

二、步骤椎管内麻醉的步骤如下:1. 患者准备:患者保持躺卧位,放松身体,暴露腰椎部位。

2. 局麻药物准备:将一定剂量的局麻药物装入注射器,并确保无气泡。

3. 皮肤消毒:使用适当的消毒液对腰椎部位进行彻底消毒,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4. 局麻药物注射:医生穿刺腰椎间隙,将注射器插入脊髓腔内,然后将局麻药物缓慢注射,使药物充分扩散。

5. 观察效果:注射局麻药物后,医生会观察患者的感觉和运动变化,以确保麻醉效果的达到。

三、适应症椎管内麻醉适用于以下情况:1. 体表浅麻醉效果欠佳的手术。

椎管内麻醉能够提供更深的麻醉效果,适用于一些对疼痛敏感或麻醉要求较高的手术。

2. 长时间手术。

由于椎管内麻醉的持续时间较长,因此适用于需要长时间手术的患者。

3. 术后疼痛控制。

椎管内麻醉可以提供术后较长时间的镇痛效果,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

四、禁忌症椎管内麻醉有一些禁忌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反对或无法接受椎管内穿刺的患者,如凝血功能障碍、感染性疾病等。

2. 严重的脊椎畸形或腰椎间隙狭窄,无法安全穿刺。

3. 过敏史或过敏反应高风险。

4. 存在神经系统疾病或感染性脑脊髓炎等疾病。

五、并发症椎管内麻醉在应用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包括以下情况:1. 低血压和心率下降。

由于药物的扩散作用,可能会引起患者的血压和心率下降,需要及时处理。

2. 脊髓神经损伤。

极少数情况下,椎管内麻醉可能会导致脊髓神经损伤,引起感觉和运动障碍。

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及预防研究进展

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及预防研究进展

影 像 技 术 ,0 9 2 ( ) 12—15 20 ,4 6 :2 2. [0 秦 朝 军 , 盛 才 , 李 梅 , . FF G P T显 像 和平 扫 3] 黄 颜 等 —D E
对原发和复发鼻 咽癌 诊 断价值 的 比较 [ ] 微 创 医学 , J.
2 0 ,( ) 11—12 0 83 2 :0 0.
S P值 <10m g) e B 0 mH 。Sn等 报 告 7 5—13岁老年 0 患者 4 例 , 1 射血分数 ( F 降低 ( F< 0 )在脊麻下 E) E 5% , 行 髋部手术 , 麻醉后 取不 同俯 、 卧位组 ( 仰 n=1)阻滞 8,
t mo rp y frt re ei e ti n h a n e k c n e o ga h o ag td l ao n i e d a d n c a c m n
[2 3 ]林建军 , 陈凤坤 , 李
( )7 7— 6 . 5 :6 7 9
锋 , 超声对鼻咽癌的诊 断价值 : 等.
a d p o n si sr t iai n b 。 - DG P T C n h a n r g o t tai c t y F F E / T i e d c f o
[ ]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09,5 6 :5 54 J. 20 2 ( )5 2— 5 .
( 收稿 日期 :0 0— 2— 5 修 回 日期 : 1 0 2 ) 21 0 1 2 0— 3— 0 0
[6 gS l M, oS e a.P sra e tm g go e 2 ]N H,i H K F,t 1 otet n ai fh u t m i n t
nsp a n [ ] E r ail 0 24 ( ) 8 9 . aohr x J , u R do, 0 ,4 2 :2— 5 y J 2

椎管内麻醉后护理常规

椎管内麻醉后护理常规

椎管内麻醉后护理常规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腰麻)护理
1.按外科一般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2.去枕平卧6-8小时。

3.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变化,每60分钟测量一次至血压平稳。

4.观察麻醉平面消失及下肢活动时间,注意避免体位突然改变而引起血压下降。

5.麻醉后出现头痛时应平卧24小时,必要时取头低足高位。

6.术后6小时根据医嘱给予饮食。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后护理
1.按腰麻护理常规。

2.平卧6小时,血压平稳后按病情需要采用适当卧位。

3.如留置硬膜外导管,要防止脱落和折叠,并避免插管处污染。

1。

妇产科麻醉试题及答案

妇产科麻醉试题及答案

妇产科麻醉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 以下哪项不是硬膜外麻醉的禁忌症?A. 严重低血压B. 凝血功能障碍C. 感染性休克D. 孕妇拒绝答案:D2. 剖宫产术中,麻醉医师最需要警惕的并发症是:A. 低血压B. 胎儿窘迫C. 产后出血D. 麻醉药过敏答案:B3. 以下哪种药物不适用于产科麻醉?A. 利多卡因B. 地塞米松C. 芬太尼D. 阿托品答案:D4. 以下哪项是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的主要原因?A. 麻醉平面过高B. 孕妇体位不当C. 孕妇脱水D. 麻醉药物过量答案:A5. 以下哪种情况不适合使用椎管内麻醉?A. 孕妇有腰椎手术史B. 孕妇有腰椎畸形C. 孕妇有腰椎感染D. 所有以上情况答案:D6. 产科麻醉中,下列哪项不是椎管内麻醉的优势?A. 对母婴影响较小B. 麻醉效果好C. 麻醉操作简便D. 麻醉费用低答案:D7. 以下哪项是产科麻醉中常见的并发症?A. 麻醉药过敏B. 麻醉药中毒C. 麻醉药过敏和中毒D. 麻醉药过敏和中毒都不是答案:C8. 以下哪种情况是硬膜外麻醉的禁忌症?A. 孕妇有腰椎手术史B. 孕妇有腰椎畸形C. 孕妇有腰椎感染D. 所有以上情况答案:C9. 以下哪种药物是产科麻醉中常用的镇痛药?A. 利多卡因B. 芬太尼C. 地塞米松D. 阿托品答案:B10. 以下哪项不是全身麻醉的禁忌症?A. 孕妇拒绝B. 孕妇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C. 孕妇有严重循环系统疾病D. 孕妇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答案:A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增加硬膜外麻醉的风险?A. 孕妇体位不当B. 孕妇有腰椎畸形C. 孕妇有腰椎感染D. 孕妇有凝血功能障碍答案:BCD2. 以下哪些是全身麻醉的优点?A. 麻醉效果确切B. 麻醉操作简便C. 麻醉时间可控D. 麻醉费用低答案:AC3. 以下哪些是椎管内麻醉的并发症?A. 低血压B. 头痛C. 感染D. 麻醉药过敏答案:ABCD4. 以下哪些药物可用于产科麻醉?A. 利多卡因B. 芬太尼C. 地塞米松D. 阿托品答案:ABC5. 以下哪些情况是硬膜外麻醉的禁忌症?A. 孕妇有腰椎手术史B. 孕妇有腰椎畸形C. 孕妇有腰椎感染D. 孕妇有凝血功能障碍答案: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硬膜外麻醉是产科麻醉中最常用的方法。

如何预防腰麻后低血压症状

如何预防腰麻后低血压症状

如何预防腰麻后低血压症状前言腰麻是指由于麻醉药物直接注射或渗透入脊髓腔或硬脑膜囊内引起的部分或全身麻醉状态。

当腰麻手术后,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危险。

本文将介绍一些预防腰麻后低血压症状的方法和措施,帮助患者减少低血压的风险。

患者的注意事项1. 饮食调整低血压的患者应该适当提高饮食中的盐分摄入,以增加血压的稳定性。

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增加食盐的摄入量,同时注意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铁和蛋白质的食物,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2. 慎重起床腰麻手术后,患者应该慎重起床,避免突然坐起或站立。

建议在起床前,先侧卧片刻,然后从侧卧到坐位,再缓慢站立。

这样可以避免血液突然下流导致低血压。

3. 避免用力在腰麻手术后,患者应该避免过度劳累和用力活动,特别是重负荷的抬举和弯腰动作。

这样可以避免增加腰麻后低血压症状的发生率。

4. 多饮水腰麻后,为了保持良好的血压状态,患者应该适量多饮水。

水分的摄入可以增加体液量,维持血压的稳定。

医生的指导和干预腰麻后低血压症状的预防和处理也需要医生的密切关注和干预。

1. 监测血压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和术后会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情况。

一旦发现血压降低,医生会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给予补液或使用药物,来纠正低血压。

2. 静脉液体补充腰麻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血压监测结果,给予适量的静脉液体补充,以保持良好的血管充盈和血压平稳。

3. 药物干预若患者由于腰麻后低血压症状较为明显,医生可能会考虑给予一些药物来提高血压。

常用的药物包括麻黄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

注意事项1. 寻求医生建议每个患者的情况都不同,所以在术前和术后,患者应该咨询医生的建议,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预防和处理。

2. 自我观察患者在术后应该密切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在出现低血压症状时及时与医生沟通,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指导。

3. 定期复诊腰麻后低血压症状的预防和处理不仅限于术后的阶段,患者在术后应该定期复诊,与医生保持联系,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霍姆溶液在椎管内麻醉中预防低血压的探讨

霍姆溶液在椎管内麻醉中预防低血压的探讨
b r p r d ds lv s ua a t u a ee . s l A f3 a e ee s ria . e r s t h od n f a r h  ̄ d a e rsi gc a g . l a e r y pe a e i a ac lrf pwi s rl rv Re u t t l h n s U 0 2 c s sw r u vv 1 N c oi a eb r ie o pwee e e f rd e s h n eAl c s s s t l f t n wee

a dcnofrgo lo u pywi o t ar c fmao reis n a f odbodsp l t u ci eo jratr . e h s f i e
பைடு நூலகம்
Ke r s s rl ev ; r ia a s o t n n l u c r y wo d :u a res gc l p ; o d a k e le n u l f f a
1 . 2皮瓣的解剖学 基础 腓 肠 内外侧皮 神经在小腿后 部的中段构成 了腓肠 神经 , 沿着口窝 的中点至外踝及 跟腱 中点连线向下的主干将其末梢 分布在了 足背的外侧 。供应给皮瓣神经的血液表现出来 的多为节段 的、 多源的分布 , 节 段动脉不仅仅营养了皮神经 , 尚且 向附近的血管网络伸展出了分支 , 中有皮 其 下和深筋膜的血管网 , 同时 , 腓肠神经相关 的血管 的营养 系统和小腿 的后侧的 肌间隙穿支 、 腓动 脉皮穿支 、 胫后动脉皮穿支等相邻 的若干血管供血 系统联系
fl w d u b u  ̄ 2 nh , ef p r ieb t u ly a d a p a a c . o cu i n D sa v s ua a se s y p eaeT e f ph sq ai n p e r n e ol e pa o t 3 mo ts h a s o 6 t l weef oh i q ai n p e r n e C n lso s itl a c l r p i a i p rt. h a a u ly a d a p a a c n n t l f l l t

麻醉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麻醉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麻醉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麻醉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麻醉前评估中,以下哪项不是必须了解的?A. 既往病史B. 药物过敏史C. 家族遗传史D. 患者的血型答案:D2. 以下哪个药物不属于全身麻醉药物?A. 丙泊酚B. 异丙酚C. 芬太尼D. 利多卡因答案:D3. 麻醉期间,患者出现低氧血症,以下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 增加吸入氧浓度B. 调整呼吸机参数C. 给予高浓度氧气D. 继续使用麻醉药物答案:D4. 以下哪项不是麻醉中常见的并发症?A. 心律不齐B. 低血压C. 高血压D. 糖尿病答案:D5. 麻醉苏醒期,患者出现躁动,以下哪项措施是不当的?A. 给予镇静药物B. 观察生命体征C. 确保呼吸道通畅D. 立即唤醒患者答案:D6. 以下哪种情况不适合使用椎管内麻醉?A. 患者拒绝全身麻醉B. 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C. 患者有脊柱畸形D. 患者有慢性疼痛答案:B7. 麻醉中,患者出现心动过缓,以下哪项措施是首选?A. 给予阿托品B. 增加麻醉深度C. 降低麻醉深度D. 立即停止麻醉答案:A8. 以下哪种药物不属于局部麻醉药?A. 利多卡因B. 布比卡因C. 罗库溴铵D. 普鲁卡因答案:C9. 麻醉中,患者出现低血压,以下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 快速补液B. 给予血管活性药物C. 调整麻醉药物剂量D. 继续给予麻醉药物答案:D10. 以下哪种情况不适合进行椎管内麻醉?A. 患者有脊柱手术史B. 患者有脊柱侧弯C. 患者有腰椎骨折D. 患者有糖尿病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麻醉前评估的目的是确保患者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安全;麻醉效果2. 麻醉深度可以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来监测。

答案:脑电图;心率变异性3. 麻醉期间,维持患者体温的措施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使用保温毯;调节室温4. 麻醉中,患者出现低氧血症的常见原因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椎管内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防治

椎管内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防治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UPINE HYPOTENSIVE SYNDROME UNDER IN- TRATHECAL
ANESTHESIA
作者: 王军亮 石碧明 张宏
作者机构: 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广东深圳518020
出版物刊名: 现代医院
页码: 36-37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4期
主题词: 椎管内麻醉 仰卧住低血压综合征 剖宫产
摘要:剖宫产在产科中呈现越来越高的比例,而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是剖宫产麻醉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其发生机制、原因及其防治都有了较多的研究,在临床产科麻醉中起到了积极
的指导作用,现结合近年来不断深入的研究,对剖宫产手术椎管内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的防治作一综述。

观察参附注射液预防椎管内麻醉低血压的效果

观察参附注射液预防椎管内麻醉低血压的效果

观察参附注射液预防椎管内麻醉低血压的效果
樊紫君;黄睿超
【期刊名称】《数理医药学杂志》
【年(卷),期】2018(31)7
【摘要】目的:骨科手术行椎管内麻醉患者应用参附注射液预防低血压效果的讨论研究.方法:实验共选取骨科手术需行椎管内麻醉操作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均n=35).将参附注射液和常规方法分别应用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中,对比相关指标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麻醉后不同时间段研究组患者各生命体征指标改善均更好(P<0.05),该组患者效果更好.结论:行椎管内麻醉操作患者在临床治疗中要应用参附注射液,其能够在不影响麻醉效果的同时控制患者低血压情况发生,同时还能控制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2页(P1032-1033)
【作者】樊紫君;黄睿超
【作者单位】鹤山市中医院江门529700;鹤山市中医院江门529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14.4+1
【相关文献】
1.参附注射液联合小剂量麻黄碱预防椎管内麻醉低血压疗效观察 [J], 李海涛;王明明;刘虎军;张东梅
2.参附注射液联合小剂量麻黄碱预防椎管内麻醉低血压临床观察 [J], 苏天亮
3.双下肢使用弹力绷带预防剖宫产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的效果 [J], 万丽;徐文平;金丹
4.参附注射液预防椎管内麻醉后寒颤的临床观察 [J], 何炎鸿;杨小霞;薛建军
5.麻黄碱联合参附注射液预防椎管内麻醉低血压临床研究 [J], 崔勇和;袁慧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的预防措施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的预防措施.方法:研究在手术是患者的适应症,以及患者的年龄。

结论:麻醉过程中预注入一定量的液体,能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
关键词:椎管内麻醉低血压的预防措施
临床上,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的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一)基本措施
严格掌握椎管内阻滞的适应证,术前严重低血容量、低血压、休克患者不宜选用椎管内阻滞。

1.选择适当的局麻药浓度和剂量老年和体弱患者无论腰麻或硬膜外阻滞,原则上宜采用较低浓度的局麻药,剂量比青壮年约少l/3。

Seyedhejazi等报道,剖宫产术脊麻用0.5%布比卡因8mg+芬太尼10mg 时,比布比卡因12mg阻滞后低血压发生率降低(25%VS35%),麻黄素总用量显著减少(4mgVSll.75mg)。

2.控制阻滞平面椎管内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影响及低血压发生率与阻滞平面有关。

感觉阻滞平面达T4以上者低血压的发生率常明显增加。

目前多数学者主张腰麻感觉阻滞平面控制Tm。

或Tn以下,尽
量不超过T6。

临床应用于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硬膜外阻滞控制在T4以下。

3.调整患者适当体位一对剖宫产手术,腰麻或硬膜外阻滞后产妇平仰卧位时,下腔静脉受压是产生低血压的重要原因,采取右侧抬高15°~30°,使子宫左移是预防阻滞后低血压的重要措施,脊麻后置患者头高足低或侧卧位,而俯卧位极可能影响血流动力学和导致低血压,应注意预防。

(二)输液负荷
早期研究采用在脊麻或硬膜外阻滞前以10~30ml/kg,预先快速(10~20min)输注等渗晶体溶液以降低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率,此方法称为输液预负荷(preload)。

但随后的临床实践和研究表明单纯输入等渗晶体溶液的扩容作用非常有限,不能有效的预防脊麻后低血压。

等渗溶液输入后,75%的液体迅速进入组织间隙,不能有效维持血容量。

大量输注等渗晶体液还可能增加心脏负荷和肺水肿。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研究认为,在椎管内麻醉前(诱导前)快速输入胶体溶液(羟乙基淀粉或明胶)或晶体加胶体溶液能更有效的降低麻醉诱导后低血压的发生率和血压下降程度。

胶体溶液用量一般为10~15ml/Kg,在20min内输完。

新近研究显示,在腰麻诱导后即刻快速输液与麻醉前预负荷同样有效,称为共同负荷(coload)。

NashiKawa 等观察了45例健康产妇在脊麻下行剖宫产术,在脊麻前和脊麻后即刻给予15ml/kg的6%HES(70KDa/0.5)快速静脉输注预负荷或共同负荷,脊麻后平均最低SB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经扩容处理组),低血
压发生率和麻黄素使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新生儿的脐带血pH值、剩余碱、乳酸值和Apgar评分均在正常范围。

但随后研究认为输液负荷仍不能有效预防椎管内麻醉诱导后低血压的发生,提出了输液负荷联合血管收缩药预防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的措施。

(三)血管收缩药
椎管内阻滞后低血压发生的机制主要是交感阻滞后外周血管扩张所致,因此主张使用血管收缩药防治。

麻黄碱、甲氧胺、乙苯福林、去甲麻黄素、甲苯丁胺、恢压敏、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均能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

由于麻黄碱同时具有兴奋α和β受体的作用,被推荐为治疗椎管内麻醉低血压的首选药物。

麻醉前肌注或静脉滴注血管收缩药用于预防椎管内阻滞低血压多数取得肯定效果。

但一次性注射小剂量血管收缩药则预防低血压效果有限,维持时间短,如剂量大则可出现血压明显升高。

阻滞前一次性注射麻黄碱,除可能使产妇血压明显升高外,还可出现心率增快,在剖宫产手术时会影响胎儿的酸碱平衡。

甲氧胺可能出现反射性心率减慢和子宫血管收缩,减少子宫血流灌注,故剖宫产患者不主张使用。

去甲麻黄素可显著引起母体心动过速、子宫血流恢复延迟或恢复不显著。

椎管内麻醉时采用血管收缩药防治诱导后低血压也有赖于足够的血容量,单纯一次性给予血管收缩药仍不能满意地预防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

(四)输液负荷联合血管收缩药
新近的研究显示,输液负荷联合血管收缩药能更有效预防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率和血压下降的程度。

一般首先输注等渗晶体溶
液l0ml/kg、胶体溶液10ml/kg。

晶体液常用林格溶液或乳酸钠林格溶液,胶体液常用6%HES,亦有用明胶溶液。

输液负荷在麻醉前开始,一般按先晶体后胶体的顺序持续至阻滞作用产生后快速输注。

血管收缩药多给予麻黄素10~20mg稀释后静脉滴注或缓注。

预防脊麻后低血压时血管收缩药的种类和剂量仍在探讨和改进。

笔者在2007~2008年对80例年龄在32~85岁患者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腹部及髋部手术,腰麻阻滞平面T6~10。

以乳酸钠林格溶液500ml+麻黄素快速(20min内)静脉滴注,麻醉后低血压(SBPT-降≥基础值25%或SBP值100mmHg)发生率为零。

输液负荷联合血管收缩药预防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时,给予较小容量的液体和较小剂量的血管收缩药能保持血管内容量和血管张力,比单纯输液负荷或单纯注射血管收缩药能更有效地预防麻醉后低血压,而且可避免心脏超负荷,尤其在老年患者。

阿托品应用于预防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未见国外文献报道。

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的根本原因是交感神经受抑制,副交感神经兴奋性相对增高,外周阻力降低,血管扩张,心排出量减少。

阿托品有抗迷走神经兴奋作用,于椎管内麻醉诱导前或后给予小剂量麻黄素和硫酸阿托品(0.2~0.25mg)加入胶体液500ml静脉快速输注可能对预防低血压及心动过缓更有利。

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病人的年龄(老年)、血容量、诱导后体位、心功能和阻滞平面等。

注入蛛网膜下腔的局麻药总剂量是脊麻时心血管影响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临床应采取多种措施,预防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
体化地进行处理。

已有研究证明,使用长效小剂量布比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是安全的。

采取麻醉诱导前、中扩容和血管收缩药可有效预防低血压。

参考文献
1.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2000
2刘定一.曾海华益极疏对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低血压的防治作用[期刊论文]-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