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研究现状

合集下载

2024妊娠合并内分泌疾病的诊治

2024妊娠合并内分泌疾病的诊治

2024妊娠合并内分泌疾病的诊治妊娠合并内分泌疾病与母儿近远期并发症关系密切,及时诊断与规范治疗对改善母儿结局至关重要。

对千已有内分泌疾病的患者,孕前管理至关重要;对千在妊娠期间新发现的内分泌异常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断需要与妊娠期常见的症状和疾病相鉴别,对孕期生理激素变化有透彻的了解。

由千所用药物潜在的致畸作用、药物胎盘转运和孕期手术相关风险,在孕期处理内分泌疾病相当复杂,而治疗成功的关键是产科、内分泌科、外科和新生丿店泛间的多学科合作。

为能更好的认识、诊断和治疗妊娠合并内分泌疾病,需对其诊治现状有一个全面了解。

一、妊娠期高血糖糖尿病合并妊娠和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 在临床上都有血糖增高的表现,近几十年GDM成为最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的内分泌疾病,随着肥胖及高龄孕产妇的增加,GDM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逐年增加。

GDM与胎儿畸形巨大儿、肩难产、新生儿低血糖等并发症息息相关,也是孕妇和子代日后2型糖尿病、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及时诊断GDM并给予合理治疗将显著降低上述并发症的发生。

不同国家对GDM的筛查与诊断方案略有不同。

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世界卫生组织及中国学术组织等,推荐对所有孕妇进行筛查,采用一步法,行75g葡萄塘耐量试验;美国国家糖尿病资料组和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推荐二步法,先行SO g葡萄糖负荷试验,结果阳性者再行100g葡萄糖耐量试验。

研究发现,一步法的诊断阅值更低,能筛出更多的GDM人群,对病情很轻的GDM加强管理更能改善母婴预后。

对千GDM的分挽时机,各国指南推荐也略有不同。

2018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建议A1型GDM在39~40+6周分挽,A2型GDM在39~39+6周分挽,血糖控制不良者在37~38+6周分挽。

2019年,加拿大妇产科医师学会推荐GDM及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孕妇应根据血糖控制及合并症清况在38~40周终止妊娠。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胰 岛素受体和受体后 信号转导 , 抑制胰岛素对葡萄糖的摄取
作 用, 降低胰 岛素 的敏 感性 , 胰 岛素 不能发挥 正 常的生理 使 作 用, 因而代偿性 分泌 增加 , 过 来,高胰 岛素 血症 又能刺 反
激机体分泌瘦素增加 , 互相 促 进 , 成 恶性 循 环 , 一 步 加 重 形 进
参与 , 可能与遗传、 自身免疫、 炎性反 应、 素 分泌增 多以及 瘦 类似 于 2型糖尿病 的发病原 因有关 , 导致 I R进一 步增强 , 促
使机体 出现病理性 I 有 1 一2 R, % %孕妇发展 为 G M。也有 D
部 分研 究认 为 G M 患 者 在 孕 前 可 能 已 经 存 在 一 定 程 度 的 D
处置的抵抗 , 导致胰 岛素靶组 织如骨骼肌 、 脂肪 组织、 脏等 肝 对胰 岛素敏感性下降。它被认 为是代谢 综合征 的 中心环 节,
是 2型 糖 尿 病 及 G M 发 病 的 重 要 原 因和 主 要 病 理 生 理 特 D
征 。现在研 究一般认为 , 妊娠晚期 由于妊娠后体 内激 素改 变
结果 , G M 的防治提供参考 , 为 D 降低 G M 对孕妇和胎儿 、 D 新
生儿的危害。
12 瘦 素(et ) 抵抗 素(eii) 内肥 素(i an 、 联 . 1 i 、 pn rs t 、 sn v f i) 脂 st 素(dpnc n 、游离脂肪 酸( F 等脂肪 因子 脂肪 因子 a i et ) o i F A) 是脂肪 细胞分泌的具有 多种生物活性的物质 , 多项研 究表 明 其 因子瘦 素、 内肥 素、 抗素 、 抵 脂联素 、 F 与 I FA R有 关 , 尚 但 未完善 , 存在争议 , 需要进一步研究。 瘦 素被认 为是参与糖 、 脂肪 及能 量代 谢 的调 节, 促使 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现状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现状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作为妊娠期常见的合并症,是指在妊娠期首次发病或发现的糖尿病。

其诊断标准为:妊娠24~28周及28周后首次进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空腹血糖<5.1mmol/L、服糖后1h血糖<10.0mmol/L、服糖后2h 血糖<8.5mmol/L,任何一点的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以上标准即可诊断为GDM。

据报道,我国GDM的发病率为17.5%[1]。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出台以及女性晚婚晚育的普遍化,GDM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李月等[2]通过对1642例单胎妊娠的孕妇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发现,年龄超过35岁的孕妇是发生GDM的高危人群,这与李利平等[3]的研究一致。

章孟星等[4]通过对GDM临床护理实践指南进行整合研究,推荐将孕妇BMI指数≥25kg/m2作为GDM发病的独立高危因素。

郭艳军等[5]发现孕前超重或肥胖的女性罹患GDM的风险高于孕前体质量指数正常的女性。

周颖[6]对GDM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有糖尿病家族史、孕次≥3次均可成为GDM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因此,高龄、肥胖、糖尿病家族史、孕次过多等因素均可导致GDM的发生。

1为GDM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必要性GDM属于产科高危妊娠,可对母婴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可使母体发生流产、羊水过多、妊高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对胎儿及新生儿可造成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流产和早产、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远期来看还可增加母亲及子代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7]。

因此必须对GDM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来规范患者的生活习惯,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2综合护理干预措施2.1心理护理妊娠期糖尿病作为一种身心疾病,其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战胜疾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进自我效能。

护理人员在GDM患者入院时,首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了解患者是否有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并针对不良情绪进行疏导,鼓励患者说出内心所想,并让患者家属参与其中,给予患者鼓励与安慰,让患者体会到来自家庭的支持与温暖[8]。

妊娠期糖尿病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工作已经成为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议题,尤其是相关疾病起源及其病因和治疗现状的研究,一度成为临床研究领域的热点。

该研究针对妊娠期糖尿病进行概述,并就其相关研究治疗现状和治疗效果进行研究,为相关患者的疾病治疗提供可行性借鉴。

标签:妊娠期糖尿病;治疗;现状;研究进展Treatment Status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Gestational DiabetesQIN Tan-linDepartment of Obstetrics,Luzhai People’s Hospital,Liuzhou,Guangxi,545600 China[Abstract] The treatment work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has been the hot topic in the related research flied,especially the origin of related diseases and research on causes and treatment status has been the hot topics in the clinical research flied. The paper studies the related research and treatment status and treatment effect and summarizes the gestational diabetes thus providing feasible refere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related patients.[Key words] Gestational diabetes;Treatment;Status;Research progress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妊娠期发展的碳水化合物不耐受的状态。

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因素及治疗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因素及治疗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因素及治疗研究进展妊娠糖尿病严重危及母婴健康,针对性探究妊娠期糖尿病发病机制并给予规范化治疗,能有效改善围产儿及产妇并发症。

鉴于此,该文将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因素及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

标签: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因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指的是在妊娠期间首次出现糖耐量下降,其属于特殊的糖尿病类型,会严重危害母婴健康。

因此,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因素及治疗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因素1.1 遗传因素组织相容性复合体(HLA)是有机体参与、启动免疫识别的重要成分,HLA-II 是与妊娠糖尿病关系最为密切的遗传基因。

国内外诸多学者研究均认为,妊娠糖尿病具有较强的遗传异质性,不同地区、国家的妊娠糖尿病与HLA-II的等位基因有关[1]。

梁彤等人[2]主张,凋亡诱导因子Bax在胎盘中的异常表达与妊娠糖尿病发病密切相关。

另外,糖尿病家族史也可能是导致妊娠糖尿病的易感因素。

1.2 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相关研究资料指出,肿瘤坏死因子α是导致妊娠糖尿的重要因素,其通过干扰胰岛素受体进而抑制葡萄糖的吸收利用,最终导致机体血脂血糖代谢异常[3]。

也有学者在一项前瞻性研究中发现,孕早中期肿瘤坏死因子α上升可作为预测孕妇妊娠糖尿病发生的重要指标[4]。

C 反应蛋白:严育宏等人[5]研究指出,C 反应蛋白与妊娠糖尿病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但无法证实C 反应蛋白对妊娠糖尿病的独立影响,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在有机体免疫与炎症反应过程中,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发挥着重要作用,西方学者指出: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会在不同环节、不同层次干扰胰岛素,进而损伤胰岛细胞功能,致使患者血糖水平上升,诱发妊娠糖尿病发生发展[6]。

白细胞介素:在有机体炎症反应中,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8均积极参与其中,尤其是白细胞介素-6期能通过多种机制参与妊娠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诊治体会及管理现状的思考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诊治体会及管理现状的思考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诊治体会及管理现状的思考近年来,妊娠合并糖尿病(GDM)的发病率在全球各国都有显著的上升,它不仅增加了妊娠期的母亲的风险,而且也影响到新生儿的健康。

因此,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诊治和管理对于保障母婴安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诊治体会的角度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诊治和管理现状。

首先,诊治妊娠合并糖尿病涉及到许多方面。

包括早期筛查、诊断、治疗、疗效监测以及后续管理。

其中,早期筛查有助于及早识别出孕妇存在GDM的可能性,从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出生缺陷率和死亡率。

然而,由于GDM发病率的不断上升,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采取不同的早期筛查措施,其中美国采取了糖耐量试验,而中国则使用血糖指数试验。

其次,在诊断GDM方面,诊断主要依据国际糖尿病联合委员会(IDF)提供的临床诊断标准,即在妊娠24-28周实施糖耐量试验,如果2次清晨while blood glucoseWBG)达到IDF设定的标准,则诊断出GDM。

目前,临床实践中也存在使用血糖指数诊断GDM的情况,尤其是在中国地区。

接下来,在治疗GDM方面,临床上采用的常规治疗措施主要是营养疗法和药物治疗。

营养疗法主要是控制胰岛素抵抗,包括补充维生素、健康饮食、体重控制等;而药物治疗则以胰岛素为基础,根据患者的血糖状况而定的。

有研究表明,终期大量的补充维生素可以降低孕妇妊娠期间出现GDM的发病率,从而改善孕妇的妊娠结局。

此外,在GDM的疗效监测方面,当前的推荐方案是在确诊GDM后,妊娠25至28周和妊娠32至34周进行血糖测量,以评估GDM治疗疗效,但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血糖测量推荐在妊娠16至20周、25至28周、32至34周进行。

最后,在GDM的后续管理方面,在孕妇分娩后2周内实施口服糖耐量试验是目前的推荐方案,其目的是评估母体的糖尿病风险,进而确定后续的个体化管理方案。

综上所述,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诊治体会及管理现状多方面考虑到了孕妇及新生儿的安全。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研究现状及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研究现状及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研究现状及进展摘要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女性在妊娠后其母体糖代谢异常而出现糖尿病,属于妊娠期常见的合并症之一。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逐渐提高,饮食结构也逐渐丰富,导致妊娠期的女性发生糖尿病的发生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发展。

当孕妇发生该疾病后,则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对母婴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而药物治疗对母体和胎儿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如何改善患者及其胎儿预后水平,是临床面对的重要问题。

现阶段,临床学者认为对此类患者实施护理措施,有利于控制患者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研究现状;护理进展前言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随经济发展发生的转变,导致多数人存在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尤其是妊娠期的女性如若存在饮食不健康等情况,则会严重增加患者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危及其生命安全。

此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后,受疾病的影响,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例如: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羊水过多、死胎等状况,为母婴的危害极大[1]。

因此,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可以安全地度过妊娠期。

对此,本文对介绍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研究现状,并对引起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常见危险因素进行阐述,同时将临床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

内容如下。

1.概述妊娠期孕妇在怀孕后,其体内的性激素、生长激素等激素的分泌会增加,而患者的拮抗胰岛素也会随着升高,从而抑制其体内的胰岛素敏感性,而机体为了维持体内的糖代谢正常进行,则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2]。

如若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未能增加,则会表现出糖尿病等症状。

而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女性常见的并发症。

加之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发展,对女性和胎儿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威胁[3]。

此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后主要表现为:血糖异常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容易出现肥胖等代谢综合征。

2.研究现状目前,据相关报道显示,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发展,在1999年,我国的发病率在2%左右,而2021年~2022年期间,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已经超过8%,而2014年,我国天津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已高达20%[4-6]。

妊娠合并糖尿病

妊娠合并糖尿病

期标准者,应及时加用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治疗方案

LOGO
最符合生理要求的胰岛素治疗方案为: 基础胰岛素联合餐前超短效或短效胰岛素。基础胰岛素的 替代作用可持续12~24 h,而餐前胰岛素起效快,持续时 间短,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 应根据血糖监测结果,选择个体化的胰岛素治疗方案。

胰岛素治疗方案


但用药后发生子痫前期和新生儿黄疸需光疗的风险升高,
少部分孕妇有恶心、头痛及低血糖反应。
二甲双胍

LOGO
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目前的资料显示,妊娠早期应用 对胎儿无致畸性,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过程中对早期 妊娠的维持有重要作用。由于该药可以透过胎盘屏障,妊 娠中晚期应用对胎儿的远期安全性尚有待证实。
LOGO
妊娠前药物的合理应用
妊娠前药物的合理应用

LOGO
PGDM妇女妊娠前应停用妊娠期禁忌药物,如血管紧张素 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enzvme inhibitor, 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如果妊娠前应用 ACEI治疗糖尿病肾病(DN),一旦发现妊娠,应立即停 用。产前咨询时应告知患者,妊娠前或妊娠期停用ACEI后
妊娠期胰岛素应用的注意事项

LOGO
(2)胰岛素治疗期间清晨或空腹高血糖的处理: 夜间胰岛素作用不足、黎明现象和Somogyi现象均可导致 高血糖的发生。前2种情况必须在睡前增加中效胰岛素用量, 而出现Somogyi现象时应减少睡前中效胰岛素的用量。


somogyi现象(低血糖后高血糖中文翻译为索马吉效应):
胰岛素应用时机

LOGO
糖尿病孕妇经饮食治疗3-5d后,测定24 h的末梢血糖(血糖 轮廓试验),包括夜间血糖、三餐前30min及三餐后2h血糖 及尿酮体。如果空腹或餐前血糖 ≥5.3mmol/L(95 mg/ dl),或餐后2 h血糖 ≥6.7mmol/L(120 mg/dl),或调整 饮食后出现饥饿性酮症,增加热量摄人后血糖又超过妊娠

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进展摘要: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

它与母婴不良结局密切相关,控制妊娠期血糖水平可明显降低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然而,国际上缺乏统一的GDM筛查与诊断标准。

目前主要通过饮食管理和运动疗法治疗GDM,若生活方式干预未见明显效果,则选用胰岛素和降糖药物治疗。

本文就妊娠期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病因、诊疗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诊疗进展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前糖代谢正常,而妊娠期间首次发现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和空腹血糖升高[1]。

随着肥胖率的增加和高龄产妇的增多,GDM 发病率逐年升高[2]。

GDM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明显增加,如剖腹产、肩难产、巨大儿和新生儿低血糖等[3]。

另外,GDM 也大大增加了妊娠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4]。

因此,加深对GDM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1.流行病学目前国际上对妊娠期糖尿病采用的诊断方法和标准尚未完全统一,故而报道的发生率相差较大,为1%-14%[5]。

不同种族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存在较大差异。

研究认为亚洲、美洲、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人种更易发生。

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医院已开展了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妊娠期糖尿病的检出率不断提高。

我国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1%-5%,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6]。

2.高危因素母亲因素包括①年龄,一般认为高龄妊娠(≥35岁)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②多次妊娠,妊娠为2次、3次、≥4次与1次相比,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进行性升高;③超质量或肥胖,无论何种族,肥胖均是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④身材,在矫正母亲年龄后,身材矮小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⑤低出生体质量,出生体质量与成年后妊娠时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呈负相关;⑥多囊卵巢综合征;⑦孕期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态等。

其他还包括具有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母系遗传性;本次妊娠孕妇具有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早期高血红蛋白水平、铁储存增加、多胎妊娠等情况。

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治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治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治进展
第35页
合并用药问题
GDM孕妇早产、妊高征发生率,以及新
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都高于糖耐 量正常孕妇。所以在孕期常见面临合并 应用其它药品治疗问题。
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治进展
第36页
降压药品选择
惯用降压药品有肼苯达嗪、β-受体阻断
剂、Ca拮抗剂等。
β-受体阻断剂可能加重胰岛素引发低血
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治进展
第25页
GDM 孕妇孕期管理和治疗
管理标准 药品治疗 治疗计划 饮食控制 胰岛素治疗 GDM孕妇监护
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治进展
第26页
GDM 孕妇管理标准
及早和严格地将血糖控制在满意范围内
是孕前糖尿病(DM)妊娠期管理和治疗 明确目标。
对GDM处理,标准上一样是饮食控制为
主、适量运动、亲密监测,必要时与药 品治疗结合综合治疗方案。
依据WHO和ADA提议,GDM孕妇产后都
应该随访糖耐量改变。
普通GDM孕妇终止妊娠后血糖会很快恢
复正常,少数需要超出4个月甚至1年时 间,甚至终生不能恢复。
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治进展
第40页
GDM孕妇再次妊娠糖耐量情况和远期糖 尿病预测原因
GDM史是后续妊娠发生糖耐量异常最主
要高危原因之一,再次发生GDM可能性 高达52%~69%。
第21页
GDM高危原因(2)
孕期重复霉菌性阴道炎史 孕期间断两次发觉糖尿 年纪≥30岁 妊娠次数≥3次
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治进展
第22页
对高危孕妇筛查
对于高危孕妇,必要时可提早50g葡萄糖
试验,甚至能够在第一次产前检验时就 安排OGT,以及早发觉和治疗IGT或GDM。

医学: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新进展

医学: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新进展
健康生活方式
产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等,有助于预防糖尿病的 发生。
04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并发症及处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总结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合并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血压升高、水肿和蛋白尿等症状。
详细描述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能导致胎盘早剥、子痫、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等严重后果,需要密切监测和及时治 疗。治疗方法包括休息、控制血压、利尿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通过基因检测技术,研究不同基因型孕妇在妊娠合并糖尿 病发病风险、病情进展及治疗效果等方面的差异,为个体 化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预防措施的进一步优化
早期筛查与干预
加强妊娠早期糖尿病的筛查工作,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 干预,以降低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发生率。
健康宣教与生活方式干预
通过各种途径普及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引导孕 妇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 预防和控制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满足以上任何一点即可诊断为妊娠合并糖尿病。
02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最新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进展
胰岛素治疗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胰岛素的剂型、使用方法和剂量调整更加精准,能够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减少低血糖 等不良反应。
新型降糖药物
近年来,新型降糖药物如DPP-4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等逐渐应用于临床,为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提供了 更多治疗选择。
医学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 新进展
目录
• 妊娠合并糖尿病概述 •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最新治疗方法 •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预防措施 •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并发症及处理 •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未来研究方向
01
妊娠合并糖尿病概述

妊娠合并糖尿病研究进展

妊娠合并糖尿病研究进展

在妊娠期女性中,GDM发生率在1-15%之间,属于高风险状态,虽然多数女性在妊娠完成后糖代谢能够恢复正常,但是仍有强而有力的依据指出该类群体未来患者T2DM的概率以及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群体,所以,高度重视高病症,加强GDM孕妇的孕期管理意义重大。

本文将对GDM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GDM流行病学分析GDM的发生同伦理、种族、经济水平等息息相关。

国家之间、国家区域之间,都存在差异极大的发生率,整体概率在0.5%-15%之间[1]。

中东地区、澳大利亚地区妊娠期女性是发生GDM的高风险群体。

流行病学相关研究显示,GDM在美国的发生率≥9%,在非洲裔美国女性和西班牙裔女性中的发生风险则显著高于非西班牙裔白人女性群体[2]。

而对于亚洲国家的妊娠女性来说,GDM的发生概率在3%-22%之间;印度农村地区更容易发生GDM。

近期相关研究指出,GDM的发生还会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相比冬季,夏季发生率更高。

GDM的发生率依据各个国家筛查情况和诊断标准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国际妊娠和糖尿病研究协会提出新标准:使用口服葡萄糖75g指导孕妇进行糖耐测试,由此严格划分葡萄糖水平,发现GDM发生率显著增长,在北印度高达42%,意大利南部则达到28%[3]。

2 GDM的筛查与诊断对于孕妇来说,GDM的筛查与诊断意义重大。

初期合理有效的治疗与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或者减少GDM引起的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

大部分国家通过下列参数评估筛选存在GDM风险的妊娠女性,如代谢综合征、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巨大儿分娩历史、高龄、肥胖或者超重等[4-5]。

虽然诸多研究显示,选择性筛查的应用可有效减少成本,但是有漏诊风险。

所以,在筛查期间检测孕妇空腹血糖非常必要。

但是,当前在诊断测试、筛查时间、血糖水平评定标准分层中尚未出具统一标准。

当前应用十分广泛的GDM诊断标准涵盖美国糖尿病协会以及WHO两种。

2010年,在HAPO研究中,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协会获得数据并对GDM的诊断新标准进行了论述,采用一步法:FPG≥5.1mmol/L,1hPG≥10.0mmol/L,2hPG≥8.5mmol/L[6-7];满足其中任何一个标准均可以确诊为GDM。

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的研究现状

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的研究现状

为妊娠期糖耐量受损 ( G I G T ) ; 糖耐量试验明显异常达到诊断标准 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 G D M) Ⅲ 。 妊娠期糖尿病属高危妊娠 , 对母婴
的 危 害较 大 。 了解某 些 因素 对 G D M的 影 响机 制 , 预防G D M的发 生 ,
对于保 障妊娠期母 婴安全及指导 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 现对近
年 来G D M的病 因机 制及 预 防 干预 的研 究 现 状综 述 如下 。
1 G DM 的 发病 率
G D M的发病率世界各 国报道为l %一 1 4 %, 我国为1 . 3 1 %~ 3 . 7 5 %冈 。 近来研究表明我国G D M的发病率呈增 长趋势 : 1 9 9 8 年天津市对孕
察[ J 】 . 当代护士( 中旬刊 ) , 2 0 1 1 , 8 : 1 4 8 — 1 4 9 . 1 5李平, 张丽玛 黄酊湿敷治疗静脉 炎性静脉炎效果观察【 J 】 . 护理
学杂志, 2 0 0 7 , 2 2 ( 1 7 ) : 3 6 ~ 3 7 .
7 罗飞燕, 洪湘粤, 刘俊, 等. 中西 医结合预 防化疗性静脉 炎的研 究
( 1 1 ) : 3 0 — 3 1 .
1 3 宫 英 丽, 尹丽. 改 进硫 酸镁 湿敷 方 法 预 防 化 疗 性 静 脉 炎 【 J 】 . 护 理
学 杂 志, 1 9 9 8 , 1 3 ( 4 ) : 2 5 5 .
1 4 原 美娟 . 硫 酸镁 合 并 鱼石 脂软 膏湿 敷 对化 疗 性 静脉 炎的 效 果观
中的某些可变因素应 采取积极 的针对性预防干预措施 , 可 以有效减 少妊娠期糖尿病 的发生和危 害。 关键词 : 妊娠 ; 糖尿病 ; 相关因素; 预防

妊娠合并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妊娠合并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紊乱 J 。我国 自2 0世纪 8 0年代末 开展 G D M筛查 工 作, 目 前大多数城市 已经开展此项工作 , 但因我 国幅员 辽阔 , 民族众 多, 各地 生活 习惯 、 饮食 习惯及文 化、 卫 生、 经济发展情况不同 , 其G D M 的发生率统计差异很 大。统计 兰 州市 第二 人 民 医院 内分 泌科 、 妇 产 科 在 2 0 1 0 — 2 0 1 2年 1 2月的 G D M的发生率可以了解本地区 G D M的发展趋势 , 更好的为人民健康服务。
糖 尿 病 的最新 流 行病 学 调查 显 示 : 我国 2 0岁 以上
人群糖尿病患病率 已经达 9 . 7 %, 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 率高达 1 5 . 5 %, 估计 目前我国约有 9 2 0 0 0 0 0 0糖尿病 患者 , 其 中女约性 4 2 2 0 0 0 0, 有1 4 8 0 0 0 0 0 0糖尿病前 期患者 。可见 , 糖尿病 已经成 为威胁 我 国公众健康的
2 6 3 5 万人 , 全省生产 总值达到 4 l 9 . 4 6亿元 , 比上年
增长 1 1 . 7 %, 全 年 全 省 城 镇 居 民人 均 可 支 配 收 入 为 1 3 1 8 8 . 5 5元 。农 民人 均纯 收人 为 3 4 2 4 . 7元 。
查空腹血糖 ( F P G ) , F P GI >5 . 8 m m o l / L , 不必做 O G T r ,
医 药 卫 生
2 0 1 3 年( 第4 2 卷) 第2 期
妊 娠 合 并 糖 尿 病 流 行 病 学调 查 研 究
谢 华
( 兰州市第二人 民医院 , 甘肃 兰州 7 3 0 0 4 6 )

要: 目的

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摘要:妊娠期糖尿病在临床较为常见,属于妊娠期并发症的一种,具有较高的发病风险。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造成的危害较大,可围分娩期疾病发生风险和死亡风险增加、多数患者产后糖代谢异常可以恢复正常,但是约40%-60%患者在5-10年后发展为2型糖尿病。

因此临床需要加强对该疾病的重视,做好护理工作,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本文对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护理;研究进展糖尿病是一种对糖类耐受性下降导致的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已发的内分泌病症,主要表现为高血糖、糖尿、多尿、乏力等。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约为2%-14%[1],并且呈逐年提升的趋势,对孕妇及新生儿的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可导致患者出现早产、羊水过多、流产等情况。

该疾病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家族史、饮食、年龄等。

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纠正患者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为母婴安全提供保障。

本文对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1.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的影响1.对孕产妇的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发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为正常孕产妇的4-8倍,其中羊水过多是十分常见的并发症,极易导致胎膜早破、流产、早产。

孕妇处于高血糖的状态下,为细菌滋生提供了条件,易导致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以及霉菌感染。

饮食、药物应用不合理极易导致低血糖,对母婴健康造成威胁。

多数产妇分娩后血糖能够恢复至正常水平,但是之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较大。

1.1.对胎儿的影响孕产妇体内营养物质过剩,代谢困难,极易被胎儿吸收,导致巨大儿。

并且葡萄糖代谢异常对新生儿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较大,出生后新生儿的血糖水平较低。

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胎儿畸形的发生率约为正常孕妇的2-3倍,主要表现在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方面,另外也可能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滞,甚至引发死亡。

1.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1.健康教育对于确诊妊娠期糖尿病的孕产妇而言,首先需要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2024年妊娠糖尿病治疗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妊娠糖尿病治疗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妊娠糖尿病治疗市场环境分析前言妊娠糖尿病(GDM)是指在妊娠期间发生的糖代谢异常,通常在妊娠第24周至28周时出现。

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对妇女和胎儿的健康会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妊娠糖尿病的治疗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对妊娠糖尿病治疗市场的环境进行分析。

妊娠糖尿病治疗市场概述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改变,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导致对治疗需求的增加。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全球妊娠糖尿病治疗市场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

妊娠糖尿病治疗市场竞争分析目前,妊娠糖尿病治疗市场存在着多家国际和国内公司的竞争。

这些公司通过开发和推广新型药物和治疗方案,争夺市场份额。

例如,公司A推出的胰岛素对于妊娠糖尿病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并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口碑。

妊娠糖尿病治疗市场供需分析由于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市场上的需求也在增加。

然而,制约市场供应的因素包括药物研发和生产周期较长,以及临床试验和监管审批流程的复杂性。

因此,市场上的供需矛盾仍然存在。

妊娠糖尿病治疗市场发展趋势未来,妊娠糖尿病治疗市场有望朝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1.药物研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型药物的研发将成为市场的新动力。

研究人员正在寻求更有效、更安全的药物治疗方案。

2.个性化治疗:由于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和生理特点存在差异,个性化治疗将成为市场的趋势。

通过精准医疗和基因检测技术,患者可以获得更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3.在线诊疗服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线诊疗服务将逐渐成为市场的一部分。

患者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与医生进行远程交流,方便快捷地获取治疗建议。

妊娠糖尿病治疗市场挑战分析除了发展机遇,妊娠糖尿病治疗市场面临一些挑战:1.价格竞争:目前,市场上存在着多家公司生产的相似产品,价格竞争激烈,对公司盈利能力造成一定压力。

2.法规限制:药物研发和审批流程的复杂性,以及监管机构对市场准入的严格要求,给公司带来了额外的负担和风险。

临床路径在妊娠期糖尿病的应用研究

临床路径在妊娠期糖尿病的应用研究

临床路径在妊娠期糖尿病的应用研究【摘要】近年来,临床路径以其规范的诊疗过程、最低限度的医疗成本、合理的医疗资源配置在国内各大医院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加以广泛推广应用。

而随着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对母婴的严重危害性,医疗费用的大幅攀升尤为突出。

因此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提供以临床路径为主线的医疗服务,不仅可以节约医疗资源、提高医疗质量、减轻患者负担,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减少远期的发病率。

本文从产科的角度简要的阐述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晚期临床路径的应用及相关问题。

【关键词】临床路径;妊娠期糖尿病;应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合并症,指在妊娠期间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耐量异常,为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1]。

其合并症与并发症严重危害着母婴的健康,若孕期未能进行严格的血糖控制和监测,母儿并发症将明显增加[2]。

因此,开展临床路径的应用研究,对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至关重要。

具体阐述如下。

1 gdm患者临床路径的应用孕晚期的gdm患者入院后需进行规范的监测治疗,尤其对那些在入院前没有得到很好监测的患者,应按着正规的临床路径进行检查、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运动、护理及治疗等服务措施,是对前期的一个较好的弥补,完全可以改变一些病例的妊娠结局。

同时,胎儿出生后亦应得到相应的观察及治疗。

1.1 入室监护、超声检查(包括肝、胆、脾、肾及、胆囊及有无胸、腹水)、ecg;1.2 了解血糖监测情况,并急查血糖、尿常规,了解有无酮症及血糖水平;发血糖监测表;请内分泌医生会诊,以进一步协助诊治;1.3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让其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及不良后果,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形成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并将控制饮食与餐后活动贯彻于gdm患者治疗始终。

我们建议孕期采用“九个一”[3] (一份主食、一百克肉、一百克豆类食品、一斤蔬菜、一个鸡蛋、一至两个水果、一杯至两杯牛奶、一定量水、一定量调味品)的饮食标准。

妊娠期糖尿病诊治现状及应对策略分析

妊娠期糖尿病诊治现状及应对策略分析
5.结束语
通过正确诊断和处理妊娠期糖尿病,能够使母婴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并且加强健康指导和随访,有助于预防疾病发作,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明辉.妊娠期糖尿病及时诊治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21):38 -40.
[2]曾瑞华.妊娠期糖尿病系统诊治对孕产妇并发症影响的临床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05):11-12.
3.产科处理
3.1终止妊娠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采取终止妊娠措施时,有以下2点需要注意:①产妇方面。经对症治疗后,依然不能有效控制病情,并且合并肾功能减退、眼底动脉硬化、羊水过多以及先兆子痫等并发症时,应该及时终止妊娠;②胎儿方面。有研究发现,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孕36周前具有较高的早产儿发生率和死亡率,并且孕38周后,增加了胎儿的宫内死亡率,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孕36-38周期间终止妊娠[2]。同时,在终止妊娠前48h,要对1/S值进行测定,对胎儿成熟度进行判断,从而提高胎儿存活率。
3.2产时处理
产妇分娩时,应该多注意休息,合理饮食,补充体力,对尿酮、尿糖以及血糖变化进行密切监测,对胰岛素用量进行调整,指导产妇正确用力,使体力消耗减少,并且对产程进展进行观察,使产程缩短,重视胎儿监护,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3]。同时,在分娩的过程中,一旦出现胎位异常、骨盆狭窄、胎儿宫内窘迫以及巨大胎儿等情况,应该及时转为剖宫产,确保母婴安全。
4.妊娠期糖尿病的预后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治疗期间,娩出胎盘后,应该将胰岛素用量减少至孕期用量的1/3或停止,并且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鼓励患者进行母乳喂养,因为哺乳能够使患者的产后胰岛素用量减少[4]。同时,在产后2个月,叮嘱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糖耐量试验复查,大多数患者产后能够恢复正常血糖水平,但是妊娠期糖尿病在再次妊娠时具有较高的复发率,约为50%左右,也有25%-70%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16-25年内转为2型糖尿病[5]。所以,临床上一定要加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指导和随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纠正不健康的行为方式,从而降低糖尿病复发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研究现状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糖尿病合并妊娠(PGDM)和妊娠期糖尿病(GDM),是一类能导致多种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疾病,近年来患病率持续上升,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

研究表明,微生物与妊娠期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

妊娠期高血糖对母体的影响表现为糖代谢异常、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产后抑郁症的风险增加,对子代的影响表现为胎儿死亡、畸形等不良妊娠结局以及远期发生糖代谢异常、肥胖的风险增加。

GDM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血糖管理应贯穿孕前、孕期及产后全程,良好血糖控制可改善母婴的近远期预后,生活方式干预是基本策略,药物治疗首选胰岛素,选择符合生理性分泌特征的基础胰岛素是优化治疗策略。

本文就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有益参考。

[Abstract] Diabetes in pregnancy including pre-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PGDM)and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is an important disease which can lead to many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In recent years,the prevalence rate continues to rise,which is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microb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etabolic diseases of pregnancy. The influence of gestation hyperglycemia on maternal body is ab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cardiovascular disease,metabolic syndrome,and postpartum depression. The influence of the offspring is manifested by fetal death,malformation and other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as well as the long-term occurrence of ab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 and obesity. Early diagnosis of GDM has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Blood glucose management should run through the whole course of pre-pregnancy,pregnancy and postpartum. Good blood glucose control can improve the near and long term prognosis of mother and infant. Lifestyle intervention is the basic strategy of blood glucose management. Insulin is the first choice for drug treatment. The selection of basic insulin,which accords with the physiological secretion characteristics,is optimized treatment strategy. In this paper,the relevant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is reviewed,in order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Key words] Diabetes in pregnancy;Pre-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Blood glucose management;Insulin妊娠合并糖尿病是孕妇妊娠期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包括糖尿病合并妊娠(PGDM)和妊娠期糖尿病(GDM)。

PGDM是指在孕前已确诊或在妊娠期首次被诊断的糖尿病,GDM是在妊娠中、晚期发生的糖代谢异常,尚未达到非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随着全球肥胖和糖尿病患病率持续增长,全球育龄妇女中妊娠合并糖尿病所导致的妊娠期高血糖的发生率也日渐增长。

有统计数据显示,全球20~49岁育龄期妇女中妊娠期高血糖的总患病率高达16.9%[1]。

我国33~39岁育龄期妇女中糖尿病的患病率达到6.6%[2],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GDM患病率大约为17.5%[3]。

随着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及其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的深入和循证医学研究的不断积累,其诊断治疗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

如何正确认识其对母婴的严重影响,如何早期诊断和有效管理治疗,是值得临床工作者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问题。

1微生物与妊娠既往认为,子宫内无明显微生物群落存在,胎儿存在于无菌环境中,通常在分娩过程中及分娩后才会接触微生物。

Bassols等[4]的研究显示,微生物群落广泛存在于胎盘、羊水、胎粪等宫内环境。

妊娠期间母体的微生物群落(口腔、胃肠、泌尿系、生殖道)可通过血源播散、上行种植等方式进入宫内环境(脐带血、胎盘、羊水、胎儿胃肠道及胎粪),母体、胎儿及微生物組成了“共生功能体”,在妊娠期间可能参与代谢、免疫等多个过程,从而对胎儿生长、发育产生重要影响。

GDM女性胎盘有区别于正常妊娠女性的微生物群落,假单胞菌目、不动杆菌属数量显著减少,这种特异变化与血糖水平、炎症因子水平、免疫细胞数量密切相关。

母亲妊娠前超重/肥胖、不良饮食习惯等都会影响母亲及胎儿微生物分布,微生物群落作为媒介可能使代谢性疾病在母婴间传递,形成代际间恶性循环。

鉴于微生物系统的复杂性和妊娠状态的特殊性,有待更多研究进一步探究两者间相关性的本质。

2 GDM对母体的影响2.1糖代谢异常GDM患者产后发展为糖尿病的风险较正常妊娠人群明显增加。

Benhalima 等[5]的研究显示,约44.4%的GDM患者产后4年内进展为糖调节受损或糖尿病,这些患者多有孕期超重或肥胖、较高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和餐后血糖、需要胰岛素治疗、较早诊断为GDM、明显受损的胰岛B细胞功能和较低的胰岛素敏感性。

Leuridan等[6]的研究显示,产后短期发生糖调节受损的危险因素有产妇高龄、孕前肥胖、较早诊断为GDM、需要胰岛素治疗以及较高的FPG水平,而较高的FPG是GDM进展为2型糖尿病的重要预测因子。

2.2心血管疾病GDM患者通常伴有肥胖、高血压、脂代谢异常,而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Tobias等[7]的研究显示,GDM与妊娠后期心血管疾病具有正相关性,并且可能由妊娠后期体重增加和缺乏健康生活方式所致。

Goueslard等[8]进行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GDM病史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其中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的发病率分别是正常人群的1.68、1.92、2.72倍。

2.3代谢综合征Xu等[9]进行的meta分析研究结果显示,GDM患者产后发展为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是正常妊娠妇女的3.96倍,且体重指数越大的患者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越高,孕前肥胖、孕期超重、较高的FPG水平是产后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影响因素。

2.4抑郁症Stefanie等[10]的研究結果显示,GDM与孕早期和产后抑郁症的风险之间有关联,GDM风险增加了抑郁症的风险,该风险在非肥胖女性和孕早期及产后有持续症状的女性中特别高。

3 GDM对子代的影响3.1糖尿病胚胎病GDM会对胎儿造成多种不良影响,尤其是孕早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胎儿发生死亡、畸形等严重不良妊娠结局。

Eriksson等[11]将GDM对胎儿的影响称为糖尿病胚胎病,并从基础研究角度进行了进一步阐述。

妊娠期1型糖尿病患者中胚胎畸形发生率与妊娠期2型糖尿病患者无显著差异,但病因不明确。

GDM 导致胎儿畸形的重要因素包括血糖、酮体等,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升高与胎儿先天畸形风险升高相关,高血糖所致畸形可能与胚胎葡萄糖代谢改变相关。

胚胎摄取葡萄糖增多,糖酵解增加,三羧酸循环线粒体活性增加,氧化磷酸化水平增强,最终导致线粒体超氧化物产生增多,后者有显著致畸作用。

糖尿病母亲肝脏酮体合成增多,其中,β-羟丁酸、乙酰乙酸会透过胎盘被胚胎线粒体作为底物利用,影响胎儿代谢,从而致畸。

糖尿病致畸作用可能涉及胚胎代谢多个过程,如氧化应激、低氧应激、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产生及其受体激活、内质网应激、细胞凋亡、自噬等。

糖尿病对胚胎代谢的影响还会导致基因表达和表观遗传学改变。

已知高血糖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既往较多关注餐后高血糖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联。

Popova等[12]的研究显示,妊娠期FPG升高对母亲及胎儿危害很大,同样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控制妊娠期FPG对改善妊娠结局和母婴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Sesmilo等[13]的一项研究纳入5203例妊娠女性,回顾性分析显示,妊娠中期FPG与母亲和胎儿的不良妊娠结局均显著相关。

Liu等[14]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在1546例母婴配对中(1270例正常糖耐量、2762例GDM),新生儿体重、头围、肩围均与首次产检时的FPG水平相关。

妊娠早期是胚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期间母体脂代谢异常可能对妊娠结局产生显著不良影响。

Wang等[15]的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5218对母亲及新生儿,分析妊娠期血脂特点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显示,妊娠早期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可能对不良妊娠结局有预测作用,反之可能有保护作用。

3.2新生儿糖代谢异常、肥胖GDM患者子代远期发生糖代谢异常、肥胖的风险增加。

黄颖等[16]的研究显示,胎儿时期暴露在高糖环境下,过多的能量导致胎儿脂肪增加,胰岛素水平升高,是新生儿肥胖的始动因素之一。

4 GDM的诊断目前,国外推荐单步法诊断[17-18],即妊娠24~28周测定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当FPG水平介于5.1~6.9 mmol/L和(或)1 h 75 g OGTT≥10.0 mmol/L和(或)2 h 75 g OGTT介于8.5~11.0 mmol/L,应考虑GDM的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