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考前复习指导讲解
高考语文考前全面指导课件

“4角度+1读者”模式
❖ 分析情节作用5指向 ❖ 要点①:指向情节→使情节波涛再起;引出另一情节;制造
悬念,埋下伏笔;照应前文;为下文情节作铺垫。 ❖ 要点②:指向人物→凸显人物性情,表现人物心理,丰富人
物形象。 ❖ 要点③:指向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暗示社会环境。 ❖ 要点④:指向主题→点明主旨或深化主题。 ❖ 要点⑤:指向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留下想象空间,
可以使文章更生动,人物、事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 ❖ 铺垫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衬托主要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和事物以作
衬垫。运用铺垫写法是为了蓄积气势,突出文章主旨。 ❖ 突转在小说结尾部分,作者常常采用突转的方法形成情节的某种“巧合”,某种
意料之外的反转,或者是形成人物性情的“急剧改变”。这种突转常收到意料之 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表现小说主旨起到一语道破的作用。
❖ 分析小说线索4要领
❖ 内涵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内容某 人、某物、某种情感、某事、时间、空间。 种类分单线和双线。双线一般分明线、暗线 两种,明线、暗线一般都有情节交叉点。作 用①组织情节方面;②塑造人物形象方面; ③突出主题方面。
❖ 3.小说常用结尾方式及作用
❖ 方式作用出人意料的结局(情节突转、欧·亨利式结尾)①从结 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涛,猛烈撞击 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与开头或标题相呼应, 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 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③突出人物形象;④ 突出文章主旨。令人伤感的结局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 化主题;②从表现人物性情上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情; ③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令人喜悦的结 局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的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 想象空间,耐人寻味;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上看,符合人 们阅读的心理预期,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给人以欣慰、愉 悦之感;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符 合大众对审美的追求。留下空白的结局耐人寻味,留下了“ 空白”让读者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
新高考语文总复习考前指导及考场答题攻略

高考语文总复习考前指导及考场答题攻略寒窗数载,在此一搏!随着考试的来临,可能有些同学会“近‘考’情更怯”,不敢听钟声,分针秒针,如刀似剑,悬于心头。
其实,用不着肌肉紧绷,如履薄冰。
人生的意义永远不在于鲜花、掌声,而在于上下求索的过程之中。
相信你自己,相信相信的力量。
一、最后阶段心理自我调试及考前复习安排1、增强自信心:(多自我肯定与鼓励),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压力。
2. 心态要好:自信,冷静,仔细,舍我其谁,一往无前。
语文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相对更大,你心里有些忐忑没谱,别人也一样。
而如果发挥好,语文可能创造奇迹。
3. 准备充分:第一场考语文,考好考砸很关键,考前复习要充分,不留死角,建议考前一天,主要精力复习语文,提高分数也买个安心。
4. 考前以识记背诵为主,不要去盲目刷题了,尤其不要刷来历不明的“押题卷”“压轴卷”,那基本是忽悠外行人。
5. 考前几天的复习重点:古诗文背诵,重点成语,文言实词,文化常识,小说、散文、古诗鉴赏手法、技巧,传记、信息类阅读知识,分类素材、时评,历次大考优秀作文,自己准备的若干篇范文。
6.考前一个小时,放松心态;如果看书,建议看一些富含哲理或者轻松简易的写作素材,有利于调节考试情绪。
二、考试谨记:1.各个板块按计划时间答题,选择题当机立断,莫要在疑难处恋战超时,导致写不完作文,损失惨重。
2.选择题千万要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填涂!!不要因为慌慌张张错填漏填。
3.主观题看清题号再写答案,千万不要写错位置!导致两道题得0分。
4.当遇到让你陌生的新题型,不必慌神,冷静应对,题型变了,考点不会变。
5.调动自己的复习储备,将新题目转换.拆解成我们熟悉的典型题型,解读考点,找准角度.方向,灵活作答。
6.对那些没有把握或觉得可能做得不太对的题目要做好标记,全部做完后优先检查。
7.高考主观题大多踩点给分,作答一定要分点,用①②③规范标识。
版面允许,最好每点分段。
写短评、短文,拟写消息,仿写句子,则无需分点。
高考考试前的语文知识点复习指导

高考考试前的语文知识点复习指导2020年的高考时间所剩不多了,要参加的高考考试的准高考生们,要捉紧时间进行复习,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考试前的语文复习指导,希望大家喜欢!高考考试前的语文复习指导一、晨读晚练,夯实基础诵读是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的基本方法,语文备考必须重视诵读这个环节,建议同学们每天早晨安排20分钟诵读时间,制订好诵读计划。
下面的内容供同学们诵读时参考:1.诵读高中教材中的文言文。
可先读注释再读原文,通过诵读达到“三会”:会背诵,会翻译文章,会解释句中的关键词语。
2.诵读名句名篇。
重点是新课标《考试大纲》规定的古诗文背诵篇目。
通过诵读达到两个目的:会背诵,会默写。
在此基础上向教材其他背诵篇目和新课程标准推荐的篇目延伸。
3.诵读字、词(包括熟语)。
一是教材注释的容易读错的字、词,如“蹉跎(cuōtuó)”“狡黠(某iá)”“一蹴(cù)而就”;二是教材附录《容易读错的字一览表》《容易写错的字一览表》;三是复习材料中收录的同音字、多音字、形似字、容易读错的成语等。
通过诵读达到“两记一通”:记字音,记字形,通词义。
4.时文美文。
自选《读者》《散文》《意林》等杂志上的最新时文,通过诵读,汲取思想精华,领悟写作技巧,积累语言材料。
5.三年高考满分作文。
自选近三年高考满分作文50篇,特别留意与自己喜欢的文体相同的文章,通过诵读积累作文素材,学习考场作文拟题、开头、结尾等技巧。
晚练安排两项内容:一是用5分钟时间练字;二是用30分钟时间练阅读,包括一篇文言文阅读,一篇现代文阅读。
可选用下列训练材料:1.近三年高考试题中的文言文、现代文阅读文段。
2.各地名校高考模拟试题中的文言文、现代文阅读文段。
3.省、市级教研机构设计的高考调研卷。
二、考点训练,实现突破考点训练是语文备考的核心,考点的训练必须以《考试大纲》规定的考点为依据,掌握技巧,稳步推进,巩固知识,扩大视野,提升能力。
中学高三语文复习指南重难点解析与备考策略

中学高三语文复习指南重难点解析与备考策略在中学高三阶段,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科目,对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都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帮助同学们顺利通过语文考试,下面将对高三语文复习的重难点进行深入解析,并给出相应备考策略。
一、文言文的阅读与鉴赏文言文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是学生们容易忽视或放松的部分。
然而,文言文的阅读与鉴赏能力是检验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也是高考语文部分的重点考查内容。
在复习时,学生们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控制重点篇章高三语文的复习时间有限,学生们需要精选文言文篇章进行有重点地阅读和鉴赏。
可以根据历年高考试题,选取经典文言文篇章进行深入解析,重点掌握这些篇章的内容、文体特点和表达技巧。
2. 理解文言文的意思阅读文言文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理解词义和句意。
学生们可以通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汇、短语和固定搭配,加强对文言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要注重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推测句子的意思,理解句子的整体含义。
3. 分析文言文的结构和修辞手法文言文的结构和修辞手法是文言文鉴赏的重要内容。
学生们可以通过对比不同文言文篇章的结构特点,分析其句式、段落结构和篇章结构的变化。
同时,要注意辨别文言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偶等,分析其修辞效果和作用。
二、现代文的阅读与鉴赏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的重点考查内容,也是学生们在日常学习中接触最多的文本类型。
为了提高现代文的阅读与鉴赏能力,学生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培养阅读兴趣作为学习语文的学生,应该培养对文学、人文和社会问题等的浓厚兴趣。
积极阅读各类文本,如小说、散文、报刊杂志等,不仅有助于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还能提高对现代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注意审题与理解在阅读现代文时,学生们要注重审题和理解,准确把握文本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要注重细节的理解,善于从作品的细节描写和情感揭示中分析、推理出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意图。
3. 掌握现代文的写作技巧在阅读现代文的同时,学生们还应该注意积累相关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高三语文考前知识点及方法

高三语文考前知识点及方法高三是学生们迎接人生的关键一年,对于语文科目的备考尤为重要。
为了帮助同学们有效备考,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三语文考前的重要知识点和备考方法。
一、知识点回顾
1. 文言文阅读:复习古代文化、历史事件和古人名言,加深对于古代文化内涵的理解。
2. 现代文阅读:积累各类文体的文章,特别是时事类、科普类和历史类文章。
3. 作文:学会写好议论文、记叙文和应用文等不同文体,扩大词汇量,加强句型的运用。
4. 古诗词鉴赏:通过学习古诗词的背景知识,了解古代诗人的生活背景,洞察诗词作品的内涵。
5. 写作手法:掌握修辞手法、修辞方法和修辞语言的运用,能够生动形象地表达个人观点和情感。
二、备考方法
1. 制定计划:根据考试时间表和个人情况,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复习各个知识点。
2. 多做练习:通过做过往的高考真题和模拟题,熟悉考试形式和试题类型,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
3. 整理笔记:将重要的知识点和考点整理成笔记,方便日常复习和查阅,同时也可以通过整理笔记巩固记忆。
4. 查缺补漏:对于自己较薄弱的知识点,要及时查找相关资料进行补充学习,保证全面掌握。
5. 参加模拟考试:参加校内或培训机构组织的模拟考试,模拟真实考试环境,锻炼应试能力和心态。
6. 合理休息:备考紧张,但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适量休息,保证体力和精力的充沛。
三、总结
高三语文备考需要系统性的学习和全面的掌握,结合以上所提到的知识点和备考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够做到有计划、有重点地备考,努力提高语文成绩。
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福建省泉州一中高三语文总复习 考前指导

福建省泉州一中高三语文总复习考前指导总体要求1、整体看卷,从第一题一直要找到作文,看有多少页,发现问题及时调换试卷;做到心中有数。
2、认真填写个人信息。
出错时不要惊慌,用双横线划掉,改正就行,条形码是读出考生信息的主要依据。
3、依次答题,看清题号,防止遗漏;遇到不能确定的,及时做好记号,以便比较分析。
花费在一题的时间不能太多。
4、答题纸一定用黑色墨水笔书写。
书写要规范,字迹要工整清晰。
“削足适履”很必要,视答题区间的大小组织好答案,不要超出答题区间。
5、看清题干要求,特别是比较粗心的同学,认真读题三遍再答题。
读题时可在关键词下可做上着重号:“正确的、错误的、没有错误的、全都正确的”等。
文字题看清字数、句式、段落要求。
注意试卷上所有信息:副题、作品的出处、写作时间、作者的情况、相关注释,等等;既然出现,肯定有用!6、力争一次性做对,不要留下很多疑问指望检查时再解决。
最后检查时,需要再看一遍题目及有关材料,避免审题错误。
没有充分的理由不要轻易改动答案,要相信第一判断。
7、如果删改,必须用双横线划掉,并将正确的写在删除字迹的上方。
8掌握好时间:80分钟左右做完语知,60分钟做完作文,10分钟检查。
、一、【名句名篇默写】【考前提醒】1.一定用正楷书写,字形结构要分明。
考虑清楚再下笔,尽量不要涂改。
2.写完后要再读一遍,看有无语意不通之处,如有,则考虑是否写错了字。
二、文言文阅读【考前提醒】1.文本的阅读难度不会很大。
即使有些难,但不妨碍做题。
2.接触文言文阅读试题时,先要从整体把握阅读材料。
阅读时应注意文中的帝号、庙号、年号以及任职变化、空间位置转移的词语,因为这些词语能显示出文段的结构层次。
由于试卷中有一道把握文意的题目基本上用白话陈述,其中只有少量信息有误,可在整体把握时参考。
3.解答文言词语理解题,既要调动头脑中的积累(成语、熟语、诗句),联系课内所学或平时所练,又要根据具体语境,作出合理的分析推断。
高考语文冲刺复习指导

高考语文冲刺复习指导第一部分: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一)识记现代汉语的字音和字形字音和字形,在复习中用零散的时间去记忆.(二)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三个内容:一是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二是成语的正确使用,三是现代汉语虚词的使用.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可以从词义的轻重,适用对象,范围大小,感情色彩(褒,贬,中),语体色彩(口语,书面语),词性及语法功能(在句中可以做什么成分),搭配对象等方面来辨析,做题时应该做到"抓住差异,适当联想,紧扣语境,善用排除".成语的使用注意以下几个"误区":一是望文生义,二是对象误用,三是轻重失度,四是褒贬颠倒,五是功能混乱,六是谦敬错位,七是逻辑脱节,八是语意重复.在成语的使用中,一是要特别注意平时常见常用的成语用得是否正确,二是要注意不要单纯从语法角度去判断,而是要从前后句的语意角度去判断,有的成语必须联系全句才能看出它使用得是否恰当.此外,还要注意一些似是而非的成语,有些词语容易被视为单纯的贬义词或褒义词,如"灯红酒绿","想入非非","绵里藏针","胸无城府","乐不思蜀","如虎添翼"等等,使用时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现代汉语虚词的使用可遵循如下步骤:一是熟悉加点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二是分析虚词所在的前后句之间的关系,三是把虚词用法和前后句关系加以对照,一致就说明使用是正确的.虚词数量不多,但用法极度为灵活,应该积累一些常见的,习惯性的固定搭配.(三)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多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判断病句,首先要查找"病因".1,用词方面的错误,包括用错实词(词与语的界限不明确,误用单音词,生造词语,选错同义词,词性误用等),用错成语,代词选用不当,用错介词(滥用介词或介词结构,用错了介词,有介词但是缺少介词的宾语,有介词的宾语但是缺少介词等),连词使用不当(选错连词,缺少连词等),这类错误同词语的使用有密切的关系.2,造句方面的毛病,包括成分残缺(主语[中心语]残缺,宾语[中心语]残缺,其它成分残缺等),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附加成分和中心语搭配不当等),结构混乱(词序不当,句式杂糅,分合不当等),这是同句子结构的把握最为密切的一类病句.3,语意表达效果方面的毛病,包括重复多余,歧义,费解等,这往往与修辞,语言规范,清晰,连贯,得体有关系.4,逻辑错误,包括概念使用不恰当(用错了概念,暗中偷换了概念,大小概念并列使用等),判断不合理(自相矛盾,一面与两面意思不协调,否定不当,判断当中前后的概念不能配合,主客倒置等),推理不正确等,这主要是从逻辑学来分析"病因".其次,在辨析病句时,要掌握一些方法:1,单句语病的检查方法主要有紧缩法和类比法两种.紧缩法即找句子主干,类比法即按原句的格式仿造几句,放在一起比较,看看上否符合语法习惯.不论是选择题还是简答题,都应对一个完整的句子进行瞻前顾后的分析,一据语法,二凭语感,二者互为结合,反复辨析,比较,从而把句子正误弄清.2,复句则可以从分句之间关系的辨析入手,由此也可见衔接,搭配,表达等多方面的情况,为判断提供第一手的材料.此外,还应该注意以下方面:1,看到介词开头,注意其是否主语残缺.如: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渐消.2,看到并列短语,注意其是否彼此失应或包容.如: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官兵放弃休息,坚守岗位.3,看到反问,否定词,注意其是否否定不当,正反颠倒.如: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又如:雷锋精神当然要有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雷锋呢4,看到成对的关联词语,注意其是否搭配不当或位置失当.如:不论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们还是胜利到达了山顶.5,看到双面词,注意其前后是否照应失当.如: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事.6,看到数量词,注意是否搭配失当或语序失调.如:据科学统计,蜜蜂每酿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又如:如何迅速提高课堂效率,是一个语文老师关心的问题.7,看到数量词加名词加"的"和"或",注意其是否有歧义.如:局长吩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又如: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钱分别存入两家银行.8,看到"对","对于","关于"等介词,注意其是否虚词用法不当.如:雷锋这个名字对青少年并不陌生.又如: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件事都做了详尽的报道.9,看到过长的定语,注意其是否缺少宾语中心语.如:为弥补用水不足,只好开展用河水来代替自来水的使用,以缓解供需的矛盾.10,看到"否则",注意其是否赘余重复.如:要不是老赵及时提醒我一些要注意的问题,否则,签合同时我一定会出错.11,看到表因果的关联词,注意其是否强加因果.如: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四)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扩展语句的主要题型是设定两个不同的语境,要求以某一个词语为重点,扩展成30—40个字的语段.做这类题,关键是重点一定要突出,在字数上是最多的,对它的修饰成分也是最多的.还有一种情况是续写出一个语段,一般要求和开头的意思一致,这时注意和仿写的区别.压缩语段的主要题型包括一句话新闻,导语,概括要点,添加标题等,其解题思路与技巧可参考如下:A,解题思路:1,审题干,明要求.看一看题干涉及到哪些内容,有什么要求,是拟写新闻标题,写一句话新闻,导语,要闻,还是表明作者的主张,认识,观点,字数限制多少,认真辨析题目干中的字眼,从而确立压缩的重点,方向和思维方式.2,审语段,析义理.即审查该语段是什么样的材料(新闻材料还是一般材料),由几段(几句)组成,每段(每句)各表达了什么意思或说明了什么道理,然后再分析一下段与段(句与句)是怎样的关系.3,审话题,立主体.清楚了语段的材料及其关系,紧接着就要分析一下该段(句)围绕着什么话题,以什么为主体展开,分清主次,权衡轻重.从而确立信息的主体和重点,为压缩做最后的准备.4,审语体,定表达.在压缩之后整理答案时,主要采用主谓结构的陈述句或被动句来表述,这是最省劲,最保险的做法.B,解题技巧:1,合并同类,并举异义.一一筛选之后,将同类的进行大合并,相关的进行小合并,不同的并列到一起.2,摘中心句,打叶削枝.有些语段的信息是由中心句和关键句组成的.关键句是为中心句服务的,或从反面或从侧面,但都属旁敲侧击之句,而语段的中心句就是内容的核心.压缩时只需将这个中心句摘取出来,然后根据要求将多余的枝叶去掉.3,去伪存真,删繁就简.去掉对某个关键信息的阐释,说明,补充,扩展,引申等.(五)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这一项的考查重点是句式的仿写和变换.句式的仿写一般和修辞方法结合在一起考查.做此类题的关键在于要兼顾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上要与原句子的意思相衔接(这一点题目中往往有很明确的要求),形式上首先要找好参照的句子,仔细研究句子的形式特点,确定仿写时必须保留的句子的格式,以及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在仿写时要注意在格式上尽量与参照句子贴近(但不是单纯的重复),这样更稳妥更保险.句式变换就是指同义句式的变换.基本要求是:①符合改句的句式特点;②变式不变意;③变式不漏意.句式变换主要有以下三个考查重点:▲长句和短句的变换长句是指修饰语多而复杂,词数多,形体长的单句;短句的修饰语少,结构简单.长句变为一组短句可先找出句子中的主干,然后把长句中的几个修饰语变换成几个并列的修饰语分别修饰中心语,构成一组排比;同时要兼顾独立出来的几个短句之间的顺序.一组短句变为长句可以其中一个短句作主干,把其余的短句变成这个短句的修饰语,其中关键是弄清哪个修饰语是修饰哪个中心语的.▲整句和散句的变换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一组句子叫整句,包括排比,对偶或相当于排比的句子.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在一起的一组句子叫散句.整句,散句互变时要注意重复性用词,整句改为散句是将整句中的重复性词语去掉;散句改为整句则是加上重复性词语.此外还需考虑字数.▲句子的重组句子的重组是把句子变成以某个词语(短语)开头的句子,这类题目要特别注意句子中各个分句之间的关系.(六)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语言表达连贯即句子要能顺当地衔接,是高考的必考内容.通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做此类题可根据以下步骤:一是审清题干,辨明要求.要注意题干中是否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如"音节和谐"一般就会单独提出来特别强调.二是对比选项,找出差异.如在成组出现的备选句中,如果只是顺序上的不同,一般应考虑以下情况:句中各短语(或分句)之间是否应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如总分,递进);各短语(或分句)与原语段中某些成分在顺序上的对应关系;某个短语(或分句)与和其相邻的句子之间的衔接与照应,等等.三是选定角度,确定答案.主要的判断角度有句式结构的一致,前后语意的照应,前后句子的勾连,陈述对象(话题)的一致,意境的统一,语气的一致,音节的和谐等等.总之,在做语句的衔接题时应该考虑到以下的四个角度:一是"照应"——前后句,上下文,关键词;二是"一致"——话题,重点,句式,语气,主旨;三是"和谐"——音节(字数,押韵),语境;四是"逻辑"——顺序,概括,总结.(七)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主要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应该明确其表达效果及作用,在现代文阅读中可能出现.通常和句式的仿写结合在一起考查.第二部分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对于名句名篇的记忆应该落在笔头上,力争做到准确二字.在复习的过程中,首先对于教材中出现的要求背诵的名句名篇(包括现代文)背诵熟练,然后适当扩展.这一部分功夫在平时,在于坚持,临考之前不必再下太多功夫,用太多时间.第三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一)诗歌的鉴赏去年首次改为主观表述题,但其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仍然是思想内容,艺术技巧,语言特色,形象等.主要的答题思路是:1,读懂诗歌.(1)品味标题,弄清注解,逐句通读,了解大意(诗歌写了什么人,事,地点,景物,时节,事)(2)弄清表达技巧.2,读题审题,明确鉴赏角度. 3,用一句话概括说明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主要表现手法.4,引用具体诗句加以分析说明,这是诗歌鉴赏必不可少的一步,不能把"理解"当成鉴赏,诗歌鉴赏不是单纯地翻译,而应该是诗歌本身的客观内容加上自己的主观感受,主观的评价.近年主要考查点如下:①表达方式,包括记叙(叙事),描写(白描,工笔,正面,侧面),议论,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即事抒情,咏物抒情,托物言志,叙议结合,卒章显志等),说明等五种. ②表现手法,包括赋,比,兴,想象,联想,铺陈,渲染,衬托(正衬,反衬),象征,对比,实写,虚写,虚实结合,静写,动写,以动衬静,动静结合,寓褒于贬,形褒实贬,以乐景写哀情等. ③写作顺序,包括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等空间顺序及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④修辞格.⑤对诗歌意境,语言风格,感情基调,主旨的体味和评点. ⑥相关的典故,历史掌故和人物等.还应该注意:1,如果题目是很笼统地要求分析艺术特色,应该尽可能多的把诗歌的特色都写出来并加以简析,以免遗漏得分点.2,语言表述上应该讲究些文采,多用一些鉴赏的名词术语,力求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样可以增加你答案的"含金量".3,思路要清楚,观点要明确,重点要突出,字数要够用.(二)文言文阅读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要树立信心,高考考的是浅易的文言文,而且在阅读过程中,并非要求你把文章的每个词句都弄深弄透,只要不影响文意的把握,不涉及后面的问题,一些句子尽可以"不求甚解".2,在阅读文章之前,可先大致地看一下后面的问题,特别是关于文意把握的题(最后一题,它有75%的正确率),这样或许对理解文章有一定的帮助.3,对于某种品质与某些行为对号入座的题目,善于运用排除法.(同时还需注意"直接表现"的字样).4,文言文第一题通常是对重点实词的点译,做此类题时,可把它对各词的解释分别代入句子中,如果通顺,则说明解释可能是对的.5,文言文中对虚词的考查通常是四组句子中相同虚词意思的比较,每组句子中的一句是教材中的原句.做此类题时,可先确定其中一句的意思,然后代入另一个句子,如果通顺,则说明二者是一样的.6,自由复习中在复习做过的文言文时,可重点看前三道题(实词的点译,虚词的比较,古今异义等).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主要包括社科类文章阅读和散文阅读.(一)社科类文章阅读:1,阅读后,做题前应该对文章有个整体的把握,包括主要观点,援引材料,论证思路(每段大体写了什么),这可以为你做题提供一个大致的思考范围;2,认真读题,注意选项和题干的关系,有些题目,单纯看选项都是正确的,但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干限定的,如"下列说法中最恰当的一项"中的"最","下列可以作为……说法的根据的一项"等;3,在做"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推断必须真正读懂文章,把握文章观点,沿着文章已有的论述(无论是正面肯定,还是反面批判)往前推断,切不可主观臆断,更不可只看选项本身有无道理,进而认定有道理的选项就是正确选项.此外还要注意,文章中明确说出的内容不属于推断;4,科技类的文章应做到"咬文嚼字",应尤其注意"已经""将要""或许""前景""部分""预测""估计""几乎""差不多"等词语以及因与果,先与后,陈述对象,大概念与小概念,大范围与小范围等逻辑关系.在干扰项的设置上,通常有以下方法:1,扩大或缩小:指从范围上对内容进行扩大或缩小; 2,提前或延后:指从时间上对内容提前或滞后; 3,减轻或加重:指在程度上对内容减轻或加重; 4,混同或游离:指在事物之间的关系上进行混淆或强拉硬扯; 5,曲解或矛盾:指从与原文关系看曲解了原文内容或与原文意思矛盾; 6,离题或非问:指从选项与题目关系上来看选项内容游离于题目之外或答非所问.(二)散文阅读:1,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地多读几遍,因为文学作品的语言,意蕴通常比较含蓄,因此需要细读细品才能谈到较准确的把握.2,注意审题,确定答题范围和考查重点(内容,形象,技巧,语言等),由此确定答题方向.3,按顺序答题,由易到难.4,按分答题.一般来说,分数较多的题要求答得较为充分,应适当展开;同时,答题时应注意条理性,最好标清序号,工整明确,思路清楚,使人一目了然.5,回答有关表现手法的题目时,切忌笼统,应该在阐述该表现手法的一般作用的基础之上,把重点放在结合文章具体来谈上,要有针对性.6,不能一味地"以多取胜",要注意文面的工整.7,尽量用原文中的词语组织答案.8,有字数规定时,要注意不能超过所给的字数.第五部分作文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审好题.淡化审题不等于不要审题,近几年高考的趋势是在开放性的前提下加大限制性,而限制主要是内容上的限制,这实际上对审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开放性的话题作文,内容的选择相对自由,但绝不是信口开河,随心所欲.在审题上要注意两点:一是从整体上把握材料,而不要只着眼于局部,不要仅凭材料中的一两句话就以偏概全;二是要求"准",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到创新,创新不等于一味地"标新立异",一味地求奇求怪,或言语偏激,或观点错误,我们提倡有自己的观点见解,但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绝不能含糊.2,精心设计标题和开头.题目是文章的旗帜,应该尽量不用话题做题目.3,选好材.在选材的标准方面,除了要典型这一基本要求之外,还要注意:一是要力避单一,即既要有事实材料,又要有理论材料,一味是事实会使文章有堆砌之感,一味是理论会使文章显得空洞;二是力避平面化,即要多角度地选材,如正反对比,这样可使材料形成一个"立体化"的结构,从而大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三是要力避陈旧,要尽量地选用较新的材料,或对较普通的材料有新的见解,挖掘得深刻一些.4,说好话,即要有好的语言.如写记叙文时少叙述,多描写,且描写要高于叙述,有点睛之笔;写议论文时,可多使用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方法,或恰当地引用优美的歌词,诗句及有文采的精美文段等.5,书写规范,标点准确,谨慎修改,字数够用.卷面是作文的"脸面",它的好坏可影响作文分数5——6分.文字未必写得要"好",但应力求"整洁".6,慎选文体.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适合它的文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适合自己发挥的文体,应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不要轻易地去写散文或记叙文,因为它们对语言的要求很高,如果写,应该特别注意有中心,有文采,主题,立意深刻.7,要善于"化大为小",要"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一针见血",选好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说深说透.8,还要善于"以小见大",即由小的方面,身边事,平常事去表现深刻的主题,这样更容易动人,感人.9,注意"以……为题(目)"和"以……为话题"的区别.10,力求文章有"闪光点",它可以是几个形象传神的词语,可以是一句含蓄深刻,发人深思,令人回味无穷的警策之语,可以是巧妙的构思等等,一处神来之笔,往往价值连城.11,作文应该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无论写什么文体,都有它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是不能不要的.写作时要量力而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议论文】A,总要求:论点简洁明确,论据充分典型,论证严密有力(例证,引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喻证等等).B,给材料作文的一般思路:引材料提论点(论点用一个简洁明确的判断句表述)→分析材料→举例分析论证(正,反)→联系实际,总结.【记叙文】A,夹叙夹议B,塑造人物的方法:心理,肖像,动作,细节……C,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散文】中心明确,思路清晰,联想丰富,能放能收,语言含蓄.。
2024高三语文复习技巧与方法

2024高三语文复习技巧与方法
语文是高中阶段的重要科目之一,对于高三学生来说,语文复习是备战高考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复习技巧与方法,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 系统规划: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复习内容和时间安排。
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复习,避免临时抱佛脚。
2. 熟悉考纲:仔细研读高考语文考纲,了解考试要求和重点内容。
在复习过程中,重点关注考纲中列出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
3. 多角度阅读: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如诗歌、小说、散文等,培养对不同文体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多角度的阅读可以拓宽视野,提高语文素养。
4. 多练习:做大量的题目和试卷是提高语文水平的有效方法。
重点练习常考题型和难点,同时要注重对错题的及时复习和总结。
5. 整理笔记:复习过程中要做好笔记,将重点知识点和解题方法整理归纳起来。
有条理的笔记可以帮助记忆和复习时的回顾。
6. 考前冲刺:离高考时间越近,要加强模拟考试和真题训练,熟悉考试形式和节奏。
同时,注意查漏补缺,复习重点和易错点。
7. 合理调节:在复习期间,要注意合理的休息和调节。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过大。
8. 合作学习:与同学们进行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和讨论,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也可以互相鼓励和支持,共同进步。
以上是一些高三语文复习的技巧与方法,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备考有所帮助。
祝愿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考语文考前强化复习记忆要点与思路整理.doc

高考语文考前强化复习记忆要点与思路整理一、基础知识部分1> 2•语音、汉字题,主要考查记忆力,诀窍在于熟能生巧,建议考前一个星期内要专门用二三十分钟进行强化记忆本学期各次试卷之中白己出错的音和字,并注意把握规律。
3.词语运用题,主要是近义实、虚词的分辨。
通常是用儿组近义词进行辨别,要做好它,平时就要有语言准备,但是在考场上如果确实拿不准,就要凭语言感觉去选择自己认为的最佳答案, 当然,考前针对以往的考试试卷屮出现过的实词作一点准备会很有用。
4.成语使用正误判断题,解答要点在于一是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要望文生义;二是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
平时对成语多加积累了,就容易过关。
5.判断病句题,主要考查考纲上的六种类型,考前要求对六种病句类型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最好各记一两个例句。
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句子的主干,是否缺成分一-推敲词语运用,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一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6•语句衔接题,做题思路是:考查陈述对象是否一致一话题是否一致一前后句式是否一致一一情境是否吻合一音节是否和谐等。
7、古代文化常识。
注重回归课本,一定要在课文中去总结,强化记忆。
二、文言文阅读部分:包括选择题;主观表述题考生对文言文题普遍有一定的畏难情绪。
其实,只要稍稍作一点准备,就会发现,历年的高考都有一定的规律。
高考选文标准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符合这一要求的文言文,主要是以下六个方面:“二十四史”中的传记部分和《资治通鉴》中的名段;以《孟子》《韩非子》为代表的先秦浅易文言文;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作品;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笔记文;以《梦溪笔谈》为代表的古代科技短文;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短篇文言小说。
从以往的选文看,高考虽说回避社会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但倡导并弘扬真善美是永恒的吋代主题,结合当前反腐倡廉和社会舆论看,对忠臣廉吏的价值判断依然会影响高考文言文的选文,建议在考前仔细翻译领会几段文言传记文,了解文言用法,熟悉知识考点,避免临场发挥失常。
高三语文考前指导

高三语文考前指导概述高三语文考试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很高的挑战性。
为了帮助学生在考前有更好的准备,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指导。
1. 复计划制定一个合理的复计划非常重要。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个人情况,将需要复的内容分配到不同的时间段。
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适当的复。
同时要留出时间进行练和答题训练。
2. 复重点在复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关注重点知识。
可以参考往年的考试重点和题型分布来确定重点内容。
重点内容包括课本重难点、例题、历年真题等。
学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和复。
3. 强化练通过大量的练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选择一些高质量的题进行练,对照答案进行自查。
在练过程中要注重解题思路和方法,不仅要求得正确答案,还要培养解题的思维能力。
4. 真题训练真题是考试前必备的训练材料。
通过做真题可以了解考试的题型、难度和要求,熟悉考试的时间限制和答题技巧。
建议学生在考前至少做一次全真模拟试卷,模拟真实考试环境,让自己更好地适应考试压力。
5. 注意时间管理考试时间是有限的,学生要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在复和考试过程中,要注意时间的分配,合理控制每个题目的答题时间。
如果遇到较难的题目,可以先标记并跳过,集中精力解答其他题目,待时间充裕时再回过头来做。
6. 考前放松紧张的情绪会影响学生的发挥,所以在考前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适当进行放松活动,如听音乐、做瑜伽等,保持身心的平衡和放松,有助于发挥最佳水平。
以上是高三语文考前指导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对学生们有所帮助。
祝愿大家考试顺利,取得好成绩!。
高三语文复习方法指导

高三语文复习方法指导高考加油!亲爱的朋友,平和一下自己的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平常心态应考,考完一门忘一门,让自己尽量放松,好好休息。
期望你一举高中喔!关于高考体会怎么写?下面是作者给大家带来的有关高考体会范文,一起来看看吧!高三语文复习方法指导1一、第一轮复习第一轮复习要全面浏览教材,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知道上的障碍。
在这一基础上,对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建立完全的知识体系。
同时配以课堂针对性训练和单元训练,提升运用能力。
建立完全的语文知识系统,指的是整理、完善语文知识的各个系统。
语文知识的大系统包括语音知识系统、文学知识系统、词及短语系统、单复句知识系统、修辞知识系统、标点知识系统、现代文体知识系统、古今文学常识系统、写作知识系统、文言知识系统等;语文知识的小知识系统即为每一个语文知识点的性质、分类、意义或用法。
如“词”这个小系统,就包括词义、色彩轻重、范畴、搭配、语体等。
乃至还可分得更细,如词语的感情色彩。
这一轮复习中,同学们需熟悉大系统和小系统,并在复习具体知识点时,成心的将所复习的知识点和其所属的知识系统联系起来。
这样做有益于展开全面的、深入的复习。
二、第二轮复习第二轮复习要明确重点、难点。
深入知道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突破难点,掌控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
同时进行解题训练,提升应战能力。
高考语文复习,要避免两种偏向:一是拼命做题目,自以为做得越多越好;二是不认真复习,自以为复习未必有用,盼望“临场发挥”。
这两种偏向都是侥幸心理的反应。
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有的放矢,认真复习,突出重点,讲求实效。
近两年来,语言知识和文学常识题比例减小,测试的重点在浏览能力、语言表达和作文这三个方面。
从考生个人语文知识掌控和语言能力的实际状态上看,除作文外,失分较多的是现代文浏览和语言表达。
这一轮复习中,大家一定要注意对这几部分内容的复习。
现代文浏览侧重考核挑选和提取信息的能力,知道和分析能力,鉴赏和评判能力。
高中考前冲刺指导教案语文

高中考前冲刺指导教案语文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复习语文课程中的重点知识,包括古诗文、现代文学作品、修辞手法等内容。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操和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复习重点知识,强化基础,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文和现代文学作品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复习古诗文知识。
对于古诗文的复习,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古诗文进行解读,包括《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通过对古诗文的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复习现代文学作品。
对于现代文学作品的复习,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现代散文或小说进行解读,包括《茶馆》、《红楼梦》等。
通过对现代文学作品的解读,帮助学生了解现代社会和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复习修辞手法。
对于修辞手法的复习,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进行讲解,包括比喻、拟人、排比等。
通过对修辞手法的复习,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写作技巧。
4. 写作训练。
在复习的基础上,进行写作训练,包括作文、议论文等。
通过写作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加强对语文知识的应用。
5. 课堂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互动环节,包括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
通过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讲解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语文知识。
2. 示范法,通过示范写作,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 课堂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课件,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实物,通过教学实物,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语文高考冲刺复习技巧(详细)

语文高考冲刺复习技巧(详细)语文是高考中必不可少的科目之一,而在冲刺复习阶段,如何有效提高语文成绩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语文高考冲刺复习的技巧,帮助大家在短时间内提升语文成绩。
一、题型分析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共分为四种题型:阅读理解、翻译、作文和文言文阅读。
根据历年的考试趋势,以及近几年高考变化的趋势,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阅读理解和翻译都是占比较大的题型,且题量较多,需要多加练习和熟练掌握考点规律。
•作文的阅卷标准相对比较稳定,需要注重文章的逻辑性、完整性和条理清楚。
•文言文阅读是近年来新增的题型之一,需要在平时的复习中注重积累汉字和词汇量,熟练掌握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阅读方法。
二、复习方法1. 积累词语和句型语文的首要任务是词汇的积累。
在短时间内提高语文成绩,积累词汇是重中之重。
一般来说,高考语文作文、阅读理解和翻译都离不开丰富的词汇。
在平时的复习中,可以结合历年真题和专门的语文词汇书进行积累,不断巩固和增加词汇量。
除了词汇积累,掌握好句型也是非常重要的。
高考语文中有很多的考点都是考查句子和段落的结构,掌握好句型可以更好地组织语言,提高文章的质量。
2. 精读课本语文考试的重点是基础知识,而高中语文的基础知识大部分都是在课本中学习的。
因此,精读语文课本对于语文成绩的提高非常重要。
在高中三年,我们已经学了很多的名著和文学作品。
在冲刺复习阶段,可以适当地挑选几本小说、诗歌或者散文进行精读。
这样既可以巩固基础知识,又可以增加词汇量,让我们在考试中更加得心应手。
3. 做题练习做题练习也是提高语文成绩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做题,我们可以熟悉考试的题型和出题规律,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弥补和提高。
在做题的时候,可以结合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进行训练,逐步提高题目的难度和复杂度。
在做题的过程中,也可以把新学的词汇和句型运用到答案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4. 整理笔记在复习语文的过程中,需要用心地做好笔记。
人教版高三语文备考指南与提分技巧

人教版高三语文备考指南与提分技巧高三学年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高考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
为了帮助同学们备考顺利,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人教版高三语文备考指南与提分技巧。
一、全面掌握课本内容首先,要全面掌握人教版高三语文课本中的内容。
语文课程的教材设置通常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教材标准,对知识点的选择和分布都很有讲究。
因此,熟悉课本内容是备考的基础。
要认真阅读课文,重点理解文本的主旨和中心思想,同时要注意记住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法和修辞手法等知识点。
二、注重积累常见考点在备考的过程中,要注重积累常见考点,尤其是重点和难点知识。
通过分析历年高考试题、模拟题或者参考书籍等,找到经常出现的题目类型,并逐一进行研究和理解。
例如,古诗文阅读题、现代文阅读理解等都是高考必考的题型,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帮助我们在考试中更好地应对。
三、多做题,模拟考试除了理论的学习,多做题目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做题可以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可以锻炼解题的能力和应试技巧。
可以选择历年高考真题进行练习和模拟考试,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考试的环境和节奏,对自己的备考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
四、多读书、多写作语文学科的特点是注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因此,要多读书,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等,这些作品不仅有助于扩大词汇量,还能够提高文学修养。
同时,要多练习写作,不论是议论文、应用文还是记叙文,通过不断的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五、注意时间管理最后一个技巧是要注意时间管理。
高考语文科目通常是卷面时间比较紧张的一科,因此在备考阶段,要对自己的做题时间进行把握和训练。
可以根据历年真题的时间分配比例来练习,逐渐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在考试中,要合理分配时间,对每个题目进行策略性的选择,避免在某个题目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影响到其他题目的发挥。
综上所述,人教版高三语文备考指南与提分技巧包括全面掌握课本内容、注重积累常见考点、多做题、模拟考试、多读书、多写作以及注意时间管理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高三语文考前复习指导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臧文淑高考在即,不少同学心里有些紧张,认为语文面广量大,再想提高恐怕很难,因此在语文学习上有所松懈,这是不正确的。
语文内容多,这是事实,但只要我们复习得法,充满自信,一定会在高考的“第一仗”中取得好成绩。
我的意见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下面我以考题为顺序谈谈以后的语文复习:一、语言文字运用部分:语言文字运用部分主要考查基本的语言知识和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
重在考查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有选择题和语言表述题,选择题包括语音题、成语题和病句题,成语和病句二者选其一,我们首先来看语音题。
1.语音题,以多音字、形近字的考查为主;江苏省高考语音试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和形近字,几年来题型稳定。
因此,目前我们仍然要在多音字和形近字上下功夫,要进行一定的积累,对多音字的把握,掌握“音随意转”的原则。
吃不准的情况下,可多考虑从词语具体意义的角度入手。
如利用特殊词义记忆法:角:读jiǎo的时候指牛羊等动物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以及形状像角的东西,如:牛角、菱角、墙角等;jué“竞争”或“演员”两义,如:角逐、口角、角色、主角;也可从词性分辨,如处,名词读chù,动词读ch ǔ。
积累1:多音字(50个艾扁颤度禁强传券鲜载累靡创弄弹当供称发吭难横转嚼熟逮露翘削壳勒肖泥蒙应哄场炮渐给号泌禅劲抹帖晕挣症属2.成语辨析题把自己积累的成语按望文生义、感情色彩、搭配的对象等标准进行分类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这一题的答题技巧有: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一般是选择正确的一项,但也要注意是不是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总之,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另外要特别注意两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如,想入非非,灯红酒绿等。
积累2:成语成语的感情色彩,有的较为明显,从字面一看便知是贬义词;有的不明显,下列成语是贬义,不可褒用:满城风雨、无独有偶、无所不为、长此以往、趋之若鹜、半斤八两、等量齐观、费尽心机、大而无当、大言不惭、明目张胆、明哲保身、忘乎所以、高谈阔论、始作俑者、好高骛远、邯郸学步、评头品足、如丧考妣、一丘之貉、咄咄逼人、虎视眈眈、别有用心、梁上君子、道貌岸然、巧言令色、人模人样、好为人师、神气活现、趾高气扬、为所欲为、一命呜呼、天花乱坠、巧舌如簧、一团和气下列成语是褒义词,不可贬用:神机妙算、名不虚传、凤毛麟角、洋洋大观、沁人心脾、沁入肺腑、别有天地、别出机杼有头有脸、有口无心、惨淡经营、来日方长、置之度外注意成语的适用对象﹑范围﹑情境,不要张冠李戴:汗牛充栋、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举案齐眉、巧夺天工、豆蔻年华、车水马龙、万人空巷、萍水相逢、举案齐眉、筚路蓝缕、秦晋之好、妙手回春、白驹过隙、洋洋洒洒一、谦辞(只能自己说自己蓬荜生辉、敝帚自珍、抛砖引玉、贻笑大方、无功受禄、敬谢不敏、忝列门墙、信笔涂鸦一孔之见、才疏学浅、德薄才疏、德薄能鲜、挂一漏万、不情之请、姑妄言之、笨鸟先飞一枝之栖、望尘莫及、一得之愚、不足挂齿、雕虫小技、绠短汲深、东涂西抹、区区此心管窥蠡测、聊表寸心、洗耳恭听敬辞(自己说别人或者说对方高抬贵手、不吝赐教、鼎力相助、高朋满座、大材小用、率先垂范、虚怀若谷、虚左以待3.病句辨析题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答这一题时要注意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是否得当。
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句,再放回原句中验证是否得当。
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也要先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
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部分换成肯定来理解。
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
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的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句子的主干,看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运用,看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综合思考,看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规律。
第四、第五题为语言表述题,表述题没有固定的考法,变数很大,建议把一些不同类的试题找来看看,以增长见识。
特别要注意试题的命题指向,做到严格按照要求作答。
复习时主要从以下几种类型考虑:语段压缩题、语句扩展题、句式仿写题、句式变换题、图文转换题等等。
这儿主要谈一下语段压缩题和句式仿写题。
压缩语段题是江苏高考语言表达题的保留题,除2006年外,年年必考。
江苏压缩语段题几乎不大常用“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主旨”的命题模式,最常用的是“定向筛选、分点概括”的压缩题型。
2008、2009两年的考题其实就是这一方向的延展和拓宽。
这种题型主要有:传统的选择性压缩题。
步骤为:找出符合题干要求的文字信息,然后提取、概括。
往往有一个要点较隐蔽,作答时应细心查找。
下定义式压缩题。
要求从材料中提取概念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等方面的信息,用判断句形式表述出来。
抓本质特征,找属概念,是做题的关键。
另外,下定义不可用否定句或比喻句。
提取关键词题。
所谓“关键词”是指一段文字中能展现文段主体内容的“词眼”,一般由名词、动词充当。
做题时先要审视文段,从中提取主要信息,组合成一句话,然后从中提取关键的词语即可。
新闻概括题。
应注意新闻事实的主要要素和结构特征。
比如下面的题目:下面是一则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测序的新闻,请从中提取两条最有价值....的信息。
(每条信息不超过15个字(4分新华社电加拿大卫生官员6日在渥太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加科学家已经完成对3个甲型H1N1流感病毒样本的基因测序工作。
加拿大国家微生物学实验室科学家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完成基因测序可以使科学家掌握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运行机制以及反应方式,从而有助于疫苗研制工作,预计疫苗最早可于今年11月问世。
加科学家说,基因测序发现,分别来自墨西哥与加拿大的病毒样本在基因层面上并无二致,这就排除了该病毒已经发生变异的可能。
最有价值的信息一: 最有价值的信息二:有缺点的答案一、加完成甲型流感病毒基因测序工作。
二、排除病毒发生变异的可能。
评分分析:该答案仅能得一半分数。
因为它答成了最主要和次要的信息,而题干要求提取两条最有价值的信息,而“最有价值的信息之一”——疫苗的问世被漏掉了。
正确答案:一、疫苗最早可于11月问世。
二、病毒变异可能已排除。
注意:做设定角度式压缩题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提取时漏掉要点,而漏掉的这点往往较隐蔽。
做题时一定要依据提取方向,准确锁定范围,全面提取。
图表转换、概括图表结论题。
做此类题,读懂图表内容至为关键,然后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或纵或横或纵横结合,找出某种带有规律性或趋向性的东西,只要全部或大部分数字符合这一规律即可。
句式仿写题的答题技巧:看清题干列出的几点要求,分析仿写句,琢磨句式特点及修辞手法,注意材料中的思想内容,搜索仿写材料,展开联想和想象,按要求仿写,仿写句子与例句一一对应,尽可能使句子写得新颖,有深意。
注意要求,抄录句式,寻找对象,遣词造句要连贯得体。
仿写对象要同类,修辞手法要符合事理和情理。
二、文言文阅读:同学们对文言文试题题普遍有一定的畏难情绪。
其实高考选文标准为“浅易文言文”也可以看成: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带着“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两遍。
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对做题有提示作用。
要注意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
对理解文段起关键作用的词句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
认真阅读最后一道有关内容分析的题目,把握文段主旨。
复习时要对原来积累的实词再进行筛选整理,在常见的120个实词的基础上,筛选整理出20——30个实词,进行咀嚼消化,虚词以《考试大纲》规定的虚词为主,辨明意义和用法,做到胸有成竹。
考试时一定要回到原文,进行详细比照后作答。
总之,做题时要胆大,心细,不要怕。
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也许答题过程中自然就明白了,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若不影响做题目就不要钻牛角尖,不懂就不懂,也没什么!考试时要注意学会三种方法:(1文意速读法。
做题前,把原文速读一遍,整体把握文章的大体内容。
速读时,遇到文中的难字难词可以“跳读”,直到读完全文。
读后,概括一下全文的内容,想想前后文之间的关系,总体把握文段的结构特点。
(2题文对应法。
文言实词的考查,都设置在具体的语境中,即试题题干中所指出“在文中”的意思。
尽管文言词语是多义的,但它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其恰当的义项却是唯一的。
因此,解题时,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将每一选项所提供的各个解释,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
如若文意不通者,则可能就是错误的选项。
(3语境译句法。
文言文翻译要注意以下三点:①不离大小语境。
首先是不离大语境,即翻译不能离开文言选段的整体内容,要做到“句不离篇”。
切不可只看到所要翻译的句子而不顾及其上下文意。
其次,不离小语境,即“词不离句”。
要确定一个词的意义,必须明确它在句中的位置,从而译出其准确的意思。
②抓住关键词语。
对译句起关键作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都要仔细推敲研究,注意词语的活用,即词性的改变,这些翻译点,往往就是得分点。
进而将句中其他词语也一一对应直译,不曲解,不遗漏。
③译文要完整,要合情合理。
译出的句子要自己看得懂,读得顺,省略的要补好,颠倒的要调整,注意句式的体现,不通的要理顺,译文力求保持语意通畅。
三、古诗词鉴赏怎样读懂一首诗: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
分析诗题的中人和事。
逐字解说诗句,理解诗的大意。
诗最后两句一般是议论、抒情,是诗的主旨和意境所在。
复习中还要掌握一些有关古诗鉴赏的常识,比如: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借代、反复等。
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意象: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特别注意:题目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
如2009年安徽卷《小重山·端午》,看到“端午”,我们应该马上想到与端午有关的风俗,特别是对屈原的纪念,再联系词以及词中“吊沅湘”“《离骚》读罢总堪伤”等语句,解答考题就不会有多大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