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证券市场典型违法违规行为及法律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纵证券期货市场
▪ 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是指以获取不正 当利益或者转嫁风险为目的,集中资金优 势、持股或者持仓优势或者利用信息优势 联合或者连续买卖,与他人串通相互进行 证券、期货交易,自买自卖期货合约,操 纵证券、期货市场交易量、交易价格,制 造证券、期货市场假相,诱导或者致使投 资者在不了解事实真相的情况下作出准确 投资决定,扰乱证券、期货市场秩序的行 为。
▪ 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 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罪属于结 果犯,即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必须造成了 严重的后果,才构成本罪,否则,即使行 为人实施了前述行为,也只能按一般违法 行为处理,依据情况追究民事责任或行政 责任。此外,司法实践中也必须将本罪与 预测错误区分开来。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
▪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是指证券交易所、 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 融机构的从业人员以及有关监管部门或者 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利用因职务便利获 取的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的信息, 违反规定,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证券、期 货交易活动,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 关交易活动。
▪ 5、单独或者合谋,当日连续申报买入或者卖出同一证券、期货合约并在成 交前撤回申报,撤回申报量占当日该种股票总申报量或者该种期货合约总申 报量百分之五十以上的;
▪ 6、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或者 其他关联人单独或者合谋,利用信息优势,操纵该公司证券交易价格或者证 券交易量的;
的; ▪ (四)多次利用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信息进
行交易活动的; ▪ (五)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
▪ 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 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证券的发行,证券、 期货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 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者卖出该证券,或者从事与该 内幕信息有关的期货交易,或者泄露该信息,或者明示、 暗示他人从事上述交易活动,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 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 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 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单位犯 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 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内幕信息、知情人员的范围,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 定确定。
欺诈发行股票、债券
▪ 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是指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 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 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数额巨大、 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一以 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
▪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 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者拘役。
背信运用受托财产
▪ 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 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 他金融机构,违背受托义务,擅自运用客 户资金或者其他委托、信托的财产,情节 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 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三万元以 上三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 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法律责任(一)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
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 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 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 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 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 下罚金。 ▪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 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 前款的规定处罚。
刑事责任认定
▪ 1、单独或者合谋,持有或者实际控制证券的流通股份数达到该证券的实际 流通股份总量百分之三十以上,且在该证券连续二十个交易日内联合或者连 续买卖股份数累计达到该证券同期总成交量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 2、单独或者合谋,持有或者实际控制期货合约的数量超过期货交易所业务 规则限定的持仓量百分之五十以上,且在该期货合约连续二十个交易日内联 合或者连续买卖期货合约数累计达到该期货合约同期总成交量百分之三十以 上的;
▪ 3、与他人串通,以事先约定的时间、价格和方式相互进行证券或者期货合 约交易,且在该证券或者期货合约连续二十个交易日内成交量累计达到该证 券或者期货合约同期总成交量百分之二十以上的;
▪ 4、在自己实际控制的账户之间进行证券交易,或者以自己为交易对象,自 买自卖期货合约,且在该证券或者期货合约连续二十个交易日内成交量累计 达到该证券或者期货合约同期总成交量百分之二十以上的;
刑事追诉标准
▪ (一)擅自运用客户资金或者其他委托、信 托的财产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 (二)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多次擅自 运用客户资金或者其他委托、信托的财产, 或者擅自运用多个客户资金或者其他委托、 信托的财产的;
▪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
▪ 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罪,是指 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 货经纪公司的从业人员,证券业协会、期 货业协会或者证券期货监管管理部门的工 作人员,故意提供虚假信息或者伪造、变 造、销毁交易记录,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 期货合约,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刑事责任的认定
▪ 2、 后者的主体是自然人;前者的主体是依法负 有信息披露义务的公司、企业;
▪ 3、 后者的目的是非法直接占有公私财物;前者 的目的是吸引投资间接获取利益;
▪ 4、 后者的刑事责任由犯罪人本人承担;前者由 依法负有信息披露义务的公司、企业直接负责 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第二节 证券二级市场
非法集资类犯罪
▪ 所谓非法集资,是指公司、企业、个人或 其他组织未经批准。违反法律、法规,通 过不正当的渠道,向社会公众或者集体募 集资金的行为,是构成本罪的行为实质所 在。
▪ 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 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并达到法律规定的数额 和情节的行为。
非法集资罪的犯罪构成
▪ (一)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这里要特别强调法 律拟制人格主体——单位,否则,我们将无法对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 的单位(既可以是一个单位单独实施,也可以是单位与自然人、单位 与单位共同实施)实施的非法集资行为通过《刑法》来规范。
认定
▪ 就刑事责任来说,新修订的《刑法》关于证券 犯罪构成要件的规定,应作为追究刑事责任的 惟一依据,以与罪刑法定原则及无罪推定原则 保持一致。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则主要根据 存在虚假陈述事实和主观过错为认定标准,似 乎无须特别考虑行政违法行为的损害后果。就 民事责任来说,则不仅要有虚假陈述事实和主 观过错,更要强调损害事实与因果关系。证券 监管部门在审查送审文件中发现虚假陈述时, 因该文件尚未成为投资者依赖的投资信息,并 无损害后果,故即使构成行政责任,也难以发 生民事责任。
擅自公开或者变相公开发行证券
▪ 未经法定机关核准,擅自公开或者变相公 开发行证券的,责令停止发行,退还所募 资金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处以非法 所募资金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 的罚款;对擅自公开或者变相公开发行证 券设立的公司,由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的机构或者部门会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 府予以取缔。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 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三万元 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 (二)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当事人明知自己的非法集资行为会发生 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在单位进行非法集资的 情况下,这种故意体现为单位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和其他责任 人员,以单位的名义为单位的利益故意追求特定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 生。
▪ (三)犯罪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非法集资在形式上表现为一种 资本的运作过程,即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其他 债权凭证的方式将不特定对象的资金集中起来,使他们成为形式上的 投资者(股东、债权人),往往是人数众多,涉案金额大,严重破坏 国家金融管理秩序。
▪ 考点:掌握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的刑事责任的认定; 掌握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的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及行政责任的认 定;掌握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的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及行政 责任的认定;掌握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的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及行 政责任的认定;掌握在证券交易活动中作出虚假陈述或者信息误 导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及刑事责任的认定;熟悉背信运用受托 财产的犯罪构成、刑事追诉标准及其法律责任。
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
▪ 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指依法负 有信息披露义务的公司和企业,向股东和 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 财务会计报告,或者对依法应当披露的其 他重要信息不按照规定披露,严重损害股 东或者其他人利益的行为。
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的认定
▪ 1、 后者表现为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 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前者表现为 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隐瞒重要事实 的财务会计报告,
▪ 7、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在证券交易活动中作出虚假陈述或者 信息误导
▪ 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 构、证券交易服务机构、社会中介机构及 其从业人员,或者证券业协会、证券监督 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证券交易活动 中作出虚假陈述或者信息误导的,责令其 改正,处以3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 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除责令改正, 处以罚款外,还应当依法给予相应的行政 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四)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未依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集资行为。 主要是以非法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其他债权凭证 的方式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 物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其他回报。
立案追诉标准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 乱金融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追诉:(一)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 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二)个 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三十户以上 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百 五十户以上的;(三)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 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十 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 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 元以上的;(四)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五)其他扰 乱金融秩序情节严重的情形。”
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
第四章 证券市场典型违法违 规行为及法律责任
第一节 证券一级市场
▪ 考点:熟悉擅自公开或变相公开发行证券的特征及其法律责任; 熟悉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的犯罪构成、刑事立案追诉标准及其法 律责任;掌握非法集资类犯罪的犯罪构成、立案追诉标准,并熟 悉其法律责任;掌握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的行政责任、刑 事责任的认定;了解擅自改变公开发行证券募集资金用途的法律 责任。
法Biblioteka Baidu责任(二)
▪ 【集资诈骗罪】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 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 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 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 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 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 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 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 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及行政责任的认 定
▪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公 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 准的规定(二)》应予立案追诉:
▪ (一)证券交易成交额累计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 (二)期货交易占用保证金数额累计在三十万元以
上的; ▪ (三)获利或者避免损失数额累计在十五万元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