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全集(表格版59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全集(表格版59页)9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教学要求1.学习8个新单词,理解由新单词组成的单词,并用“由于”造句。
2.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激发热爱自然和科学的情感。
3.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理解“人类正在迎来一个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新时代”这句话的作用。
4.能够正确、流利、感性地阅读课文。
第二,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中“人类正在迎来海洋开发利用的新时代”这句话的作用。
教学时间:2小时。
在第一节课中,教学的第一部分是介绍新的班级和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
孩子们,你们知道海洋吗?海洋和我们人类之间有什么关系?2.揭示主题3。
为什么海洋是21世纪人类的希望?1.检查自学情况,展示新的人物卡片。
读“火车”,一起读。
有人认为“我的”是后鼻音,“亏”是第四个音。
2、了解单词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单词的含义。
便宜:(价格)便宜。
慷慨:慷慨,不吝啬。
威胁:用武力迫使或恐吓屈服。
恐惧:尊重和恐惧。
看着大海叹息:这是指在伟大的事情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
它指的是当一个人想做某事但没有足够的力量时感到无助。
3.通过名字和自然段落阅读课文。
正确流利地阅读它。
学生活动1,观看视频。
(海)2。
学生交流。
1.借助拼音自学汉字。
我能读写田字格的8个汉字和田字格的2个汉字。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单词的意思:低成本、威胁、强大的力量、钦佩、慷慨、恐惧、喜怒无常、没完没了,阅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落的意思。
4.学生们分段大声朗读。
5.讨论:全文有多少自然段落?每个自然段落说什么?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写海洋的哪一部分是21世纪的希望?通过录像达到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步理解课文的一般内容,解决单词障碍。
二,初始阅读指导3.精读训练1。
表演:人类和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
2.这篇文章用什么方式描述了海洋和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3.读第三段。
4、引导阅读第一段。
读出人类几千年来对海洋的“爱”和“敬畏”的复杂感情,以及面对海洋的“喜怒无常”时的无助。
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整册教案(苏教版)

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整册教案(苏教版) -一、班级情况分析:ﻭ综合看来,本年级学生大部分学生热爱学习,积极要求进步,但也有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较差,对学习语文缺乏一种热情,特别在阅读习作方面。
本学期,针对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材简析:ﻭ苏教版(国标本)小学高年段阅读教材的编排特点是: 主题单元,放大空间,突出重点,关注衔接。
(一)、采用主题单元组合教材所谓主题单元,就是围绕某个主题组织3~4篇课**为一个单元,本单元的习作练习内容也尽量予以配合,凸显这个主题。
如六年级上册的七个单元分别是:心中有祖国、人间真情、奋斗与生存、民风民俗、景物聚焦、名人风采、读书有方。
其中第二单元围绕人间真情这个主题,通过三篇课文,多角度、立体地歌颂了人情美、人性美。
全册课本安排了7个单元。
每单元安排阅读课文3 4篇,共25篇.全册教材大体上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单元,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的基础训练。
(二)、放大语文学习的空间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特别重视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六年级教材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这个特点:一是安排了阅读指导文章--《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读书要有选择》,交给学生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尽快学会阅读以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二是安排了我读书我快乐栏目,向学生推荐名著,六上是《鲁滨逊漂流记》,六下是《西游记》。
三是单元练习采取活化训练的思路,注意了语文课内和课外学习的结合,开辟了语文与生活阅读与积累(感悟、欣赏)等。
语文与生活阅读与积累(感悟、欣赏)进一步拓宽了阅读,扩大了语文学习的空间.ﻭ四是安排了综合性学习系列-- 学和做 .每一册安排一个学和做,而这个学和做就是一个实验、探究的小专题,是集阅读、写作等语文能力训练于一体语文活动。
六上安排的读报和剪报,六下安排的我的成长册。
(三)、突出了重点学习习惯项目的培养教材每册的开篇仍然安排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教学要求].认真观察图画,懂得“勤于收集资料”和“不懂就问”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问题,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
.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优秀资料若干。
.课外阅读材料每生一份。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人,使学生明白收集资料的重要性.老师这里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同学们:()老师打算写一篇关于南京历史文化的文章。
请问同学们,老师现在需要做些什么准备?()老师的一个朋友要参加“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辩论会,她该提前做些什么准备?(收集有关资料等).引导学生谈谈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老师小结:收集资料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当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好习,陨。
二、指导观察,适当讲解,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指导观察第页的图。
()上面一幅图的女同学在哪儿?在干什么?()圆形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态度怎样?()下面一幅图上的男同学在做什么?.指导观察第页上的图片。
()第页上面的图中,同学们在哪里?在干什么?你觉得他们的态度怎样?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认真观察第页下面的图,然后,清你说说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资料。
(可以通过看报刊、网络、参观展览、采访和访问来收集资料)除了这些,你认为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收集资料呢?(小组讨论,交流).讲授收集资料常用的方法。
第页上面的四幅图,都是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那么收集资料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呢?()做摘抄笔记。
把你认为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感兴趣的文字摘抄下来,可以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摘抄。
为了便于查阅,分类不要杂乱。
()制作资料卡片。
这样有利于资料分类。
()拍照片。
把一些不能持续的画面或不能保留的事物拍成照片。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全册1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教学要求]1.认真观察图画,懂得“勤于收集资料”和“不懂就问”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问题,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
3.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1.优秀资料若干。
2.课外阅读材料每生一份。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人,使学生明白收集资料的重要性1.老师这里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同学们:(1)老师打算写一篇关于南京历史文化的文章。
请问同学们,老师现在需要做些什么准备?(2)老师的一个朋友要参加“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辩论会,她该提前做些什么准备?(收集有关资料等)2.引导学生谈谈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3.老师小结:收集资料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当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好习,陨。
二、指导观察,适当讲解,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1.指导观察第1页的图。
(1)上面一幅图的女同学在哪儿?在干什么?(2)圆形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态度怎样?(3)下面一幅图上的男同学在做什么?2.指导观察第2页上的图片。
(1)第2页上面的图中,同学们在哪里?在干什么?你觉得他们的态度怎样?是从哪儿看出来的?(2)认真观察第2页下面的图,然后,清你说说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资料。
(可以通过看报刊、网络、参观展览、采访和访问来收集资料)除了这些,你认为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收集资料呢?(小组讨论,交流)3.讲授收集资料常用的方法。
第3页上面的四幅图,都是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那么收集资料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呢?(1)做摘抄笔记。
把你认为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感兴趣的文字摘抄下来,可以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摘抄。
为了便于查阅,分类不要杂乱。
(2)制作资料卡片。
苏教版第十一册语文教学反思

苏教版第十一册语文教学反思第一单元1、《我们爱你啊,中国》到“情”,就想到“情趣”、“情感”。
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追求:有趣生动,情真真意切切,以情动人。
我们常认为有情自然能打动人。
可我们小学课堂中的情从哪儿来?怎么来?以《我们爱你啊,中国》为例,传统的课堂,我们可能这么上:听歌曲《我爱你,中国》,营造氛围,拨动心弦;然后激情导语揭示课题,引发兴趣;欣赏祖国图片,想象画面,感受美丽风光,激发自豪感。
面对这样的教学,我在想:教学手段越感性,教出来的学生越缺乏感性的能力。
初中教学是否也这样?小学六年级是否还应该这么教?如何实现小学学习与中学学习的接轨?我以为:传统的教学多以各种手段引导学生步入特定情感,更适用于小学中低年级,到了高年级我们应尝试理性的教学,让学生学会自己挖掘文本情感,学会欣赏。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如此教学《我们爱你啊,中国》:大量查找相关资料,丰富认识,帮助学生在脑中建立情境,由衷发出感叹:祖国真大、真美、历史真悠久……读中感悟、深化认识、抒发情感;从句式表达出发,学会鉴赏,挖掘情感。
(1)主线分明“我们爱你啊,中国”,反复吟诵,发自肺腑。
(2)句式整齐,层次分明。
读,感受情感步步高昂。
(3)定语后置。
如“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感受情感迸发点;仿写,深化情感,转化为表达需要。
a寻找材料,分类(文化遗产、壮丽山河、丰富物产……)b选取典型事物,收集大量相关材料,丰富自己的情感。
c仿写,以“我们爱你啊,中国”为题,以“我们爱你——”为起句,表达自己的情感。
2、《郑成功》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时所追求的,我们都喜欢用最少的时间,寻求最大的教学效果。
学生面对一个陌生的文本时,教师又如何寻求教学的有效性呢。
引导学生寻找与文本的距离,是学生探究性语文的基础。
但是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是非常多的,因为学生在知识阅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与作者的距离是显而易见的。
寻找空白找到例点与探究性阅读之处,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全册教案3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全册教案3船长一生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教学调整☆教学反思:课题:8、《爱之链》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语文>>第十一册主备教师:小学六年级组教案内容:教学目标: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学时间:课时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记得上个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爱如茉莉》吗?谁来说说讲的是什么?是啊,爱,一个温馨的字眼,一个永恒的话题。
在那飘雪的寒夜,爱就是一股驱走寒冷的暖流,就是一种克服万难的力量。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爱之链。
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指名读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平翘舌音:餐、蹭、糙;前后鼻音:吻、腕;后鼻音:蹭。
指名读词语。
乔依颠簸凄凉矮小脚腕蹭破车胎瘪了袜子油污绝望餐馆亲吻粗糙脸颊荒芜人烟天经地义潸然泪下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荒芜人烟:指没有人居住的地方。
天经地义:指非常正确不容质疑的道理。
潸然泪下: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三、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按提纲“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给全文分段,再试着概括段意。
段:讲一天晚上在乡间的小路上下岗后又找不到工作的乔依非常热情地无偿帮助一位在寒风中几乎绝望的老妇人修好了汽车,老妇人非常感动。
第二段写老妇人来到乔依妻子开的小餐馆,得到了女店主的热情服务和细心照顾,老妇人深受爱的感染,留给女店主一些钱就悄悄地走了。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学计划、教案优秀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学计划、教案优秀教案九年制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1、培养习惯,打好基础。
2、强调积累,注重渗透。
继续强调学生范文语言的感悟规范语言的积累。
在德育方面,仍然注重潜移默化,注意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习做人。
所选课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注意帮助学生学习自然知识,又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既注意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又注意对当今时代风貌的展示。
3、力求简化,便教利学二、教学目标1、学习习惯:(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习惯。
(4)、继续培养专心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当众讲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
(5)、继续学习写钢笔字正确姿势方法,并养成习惯;培养预习课文的习惯。
(6)、继续学习写毛笔字正确姿势方法,并养成习惯。
(7)、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8)、培养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
(9)、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学会使用工具书,并养成习惯。
(10)、培养做读书笔记和不懂就问的习惯,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
(11)、学会搜集材料并养成习惯。
2、汉语拼音: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1)、确认读157个生字。
(2)、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119个生字。
能按字的结构把字端正、写匀称。
(3)、继续学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听话说话:(!)、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简单的事,能转述基体内容。
能讲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苏教版小学语文十一册教学总结

苏教版小学语文十一册教学总结篇一: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及教学反思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教学要求1、认真观察图画,懂得“勤于收集资料”和“不懂就问”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问题,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
3、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1、优秀资料若干。
2、课外阅读材料每生一份。
教学时间3课时。
12第二课时第三课时31、长江之歌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4第一课时第二课时5篇二: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全册教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教学要求]1.认真观察图画,懂得“勤于收集资料”和“不懂就问”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问题,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
3.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1.优秀资料若干。
2.课外阅读材料每生一份。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人,使学生明白收集资料的重要性1.老师这里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同学们:(1)老师打算写一篇关于南京历史文化的文章。
请问同学们,老师现在需要做些什么准备?(2)老师的一个朋友要参加“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辩论会,她该提前做些什么准备?(收集有关资料等)2.引导学生谈谈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3.老师小结:收集资料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当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第一单元教案已修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1)教学目标:1.认真观察图画,懂得“不懂就问”、“勤于搜集资料”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问题,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掌握搜集资料的常用方法。
3.逐步培养勤学好问、勤于搜集资料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搜集资料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1、我们爱你啊,中国教材分析:《我们爱你啊,中国》这首诗歌的作者以饱含激情的笔墨赞美了祖国的博大辽阔、美丽富饶以及悠久历史和光辉成就,抒发了对伟大祖国无比热爱的感情。
本文是诗歌,教学时切忌横讲竖解分析,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读好诗歌,在读中体会、感受到祖国的伟大。
面对不太出家门的农村孩子可运用一些音像、语言资料来让他们身临其境般地领略祖国的山河的壮丽、物产的丰富、历史的悠久。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认读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及其他新词。
3、通过体悟诗歌语言和吟颂诗句,激发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4、体会诗歌节奏、音韵,仿照2—6节写一到两节。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想象重点句子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真挚而强烈的爱国之情,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仿写诗歌。
教学准备:歌曲录音带、学生搜集相关资料(祖国风光、物产等的图片、文字)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三课时2 郑成功教材分析《郑成功》一文是一篇历史故事,记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史实。
全文依循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围绕中心组织材料,歌颂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英雄”的气节、品格。
由于学生现在的时代与文章介绍的内容相差甚远,也不可能带着学生去寻找古迹,因此学生很难从文章本身产生对郑成功的理解。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选择课后词语造句。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整册教案(苏教版)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整册教案(苏教版)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教学要求]1.认真观察图画,懂得“勤于收集资料”和“不懂就问”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问题,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
3.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1.优秀资料若干。
2.课外阅读材料每生一份。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人,使学生明白收集资料的重要性1.老师这里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同学们:(1)老师打算写一篇关于南京历史文化的文章。
请问同学们,老师现在需要做些什么准备?(2)老师的一个朋友要参加“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辩论会,她该提前做些什么准备?(收集有关资料等) 2.引导学生谈谈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3.老师小结:收集资料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当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好习,陨。
二、指导观察,适当讲解,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1.指导观察第1页的图。
(1)上面一幅图的女同学在哪儿?在干什么?(2)圆形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态度怎样?(3)下面一幅图上的男同学在做什么?2.指导观察第2页上的图片。
(1)第2页上面的图中,同学们在哪里?在干什么?你觉得他们的态度怎样?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2)认真观察第2页下面的图,然后,清你说说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资料。
(可以通过看报刊、网络、参观展览、采访和访问来收集资料)除了这些,你认为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收集资料呢?(小组讨论,交流)3.讲授收集资料常用的方法。
第3页上面的四幅图,都是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那么收集资料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呢?(1)做摘抄笔记。
把你认为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感兴趣的文字摘抄下来,可以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摘抄。
为了便于查阅,分类不要杂乱。
《全册教案》苏教国标版语文第十一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教学要求]1.认真观察图画,懂得“勤于收集资料”和“不懂就问”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问题,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
3.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1.优秀资料若干。
2.课外阅读材料每生一份。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人,使学生明白收集资料的重要性1.老师这里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同学们:(1)老师打算写一篇关于南京历史文化的文章。
请问同学们,老师现在需要做些什么准备?(2)老师的一个朋友要参加“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辩论会,她该提前做些什么准备?(收集有关资料等)2.引导学生谈谈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3.老师小结:收集资料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当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好习,陨。
二、指导观察,适当讲解,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1.指导观察第1页的图。
(1)上面一幅图的女同学在哪儿?在干什么?(2)圆形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态度怎样?(3)下面一幅图上的男同学在做什么?2.指导观察第2页上的图片。
(1)第2页上面的图中,同学们在哪里?在干什么?你觉得他们的态度怎样?是从哪儿看出来的?(2)认真观察第2页下面的图,然后,清你说说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资料。
(可以通过看报刊、网络、参观展览、采访和访问来收集资料)除了这些,你认为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收集资料呢?(小组讨论,交流)3.讲授收集资料常用的方法。
第3页上面的四幅图,都是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那么收集资料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呢?(1)做摘抄笔记。
把你认为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感兴趣的文字摘抄下来,可以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摘抄。
为了便于查阅,分类不要杂乱。
(2)制作资料卡片。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学计划、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学计划、教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九年制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1、培养习惯,打好基础。
2、强调积累,注重渗透。
继续强调学生范文语言的感悟规范语言的积累。
在德育方面,仍然注重潜移默化,注意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习做人。
所选课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注意帮助学生学习自然知识,又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既注意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又注意对当今时代风貌的展示。
3、力求简化,便教利学二、教学目标1、学习习惯:、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习惯。
、继续培养专心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当众讲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
、继续学习写钢笔字正确姿势方法,并养成习惯;培养预习课文的习惯。
、继续学习写毛笔字正确姿势方法,并养成习惯。
、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培养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
、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学会使用工具书,并养成习惯。
、培养做读书笔记和不懂就问的习惯,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
、学会搜集材料并养成习惯。
2、汉语拼音: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确认读157个生字。
、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119个生字。
能按字的结构把字端正、写匀称。
、继续学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听话说话:、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体内容。
能讲课文所写的故事。
、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能当众说话,原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全册教案1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全册教案1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学计划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语文>>第十一册主备教师:小学六年级组教案内容:一、班级情况分析:综合看来,本年级学生大部分学生热爱学习,积极要求进步,但也有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较差,对学习语文缺乏一种热情,特别在阅读习作方面。
本学期,针对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材简析:苏教版(国标本)小学高年段阅读教材的编排特点是:“主题单元,放大空间,突出重点,关注衔接。
”(一)、采用主题单元组合教材所谓主题单元,就是围绕某个主题组织3~4篇课文成为一个单元,本单元的习作练习内容也尽量予以配合,凸显这个主题。
如六年级上册的七个单元分别是:心中有祖国、人间真情、奋斗与生存、民风民俗、景物聚焦、名人风采、读书有方。
其中第二单元围绕人间真情这个主题,通过三篇课文,多角度、立体地歌颂了人情美、人性美。
全册课本安排了7个单元。
每单元安排阅读课文3—4篇,共25篇。
全册教材大体上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单元,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的基础训练。
(二)、放大语文学习的空间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特别重视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
六年级教材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这个特点:一是安排了阅读指导文章--《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读书要有选择》,交给学生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尽快学会阅读以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二是安排了“我读书我快乐”栏目,向学生推荐名著,六上是《鲁滨逊漂流记》,六下是《西游记》。
三是单元练习采取活化训练的思路,注意了语文课内和课外学习的结合,开辟了“语文与生活阅读与积累(感悟、欣赏)”等。
“语文与生活”“阅读与积累(感悟、欣赏)”进一步拓宽了阅读,扩大了语文学习的空间。
四是安排了“综合性学习系列--'学和做'”。
每一册安排一个“学和做”,而这个“学和做”就是一个实验、探究的小专题,是集阅读、写作等语文能力训练于一体语文实践活动。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教学要求]1.认真观察图画,懂得“勤于收集资料”和“不懂就问”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问题,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
3.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1.优秀资料若干。
2.课外阅读材料每生一份。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人,使学生明白收集资料的重要性1.老师这里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同学们:(1)老师打算写一篇关于南京历史文化的文章。
请问同学们,老师现在需要做些什么准备(2)老师的一个朋友要参加“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辩论会,她该提前做些什么准备(收集有关资料等)2.引导学生谈谈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3.老师小结:收集资料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当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好习,陨。
二、指导观察,适当讲解,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1.指导观察第1页的图。
(1)上面一幅图的女同学在哪儿在干什么(2)圆形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态度怎样(3)下面一幅图上的男同学在做什么2.指导观察第2页上的图片。
(1)第2页上面的图中,同学们在哪里在干什么你觉得他们的态度怎样是从哪儿看出来的(2)认真观察第2页下面的图,然后,清你说说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资料。
(可以通过看报刊、网络、参观展览、采访和访问来收集资料)除了这些,你认为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收集资料呢(小组讨论,交流)3.讲授收集资料常用的方法。
第3页上面的四幅图,都是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那么收集资料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呢(1)做摘抄笔记。
把你认为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感兴趣的文字摘抄下来,可以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摘抄。
为了便于查阅,分类不要杂乱。
(2)制作资料卡片。
这样有利于资料分类。
(3)拍照片。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全册教案1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全册教案1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学计划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语文>>第十一册主备教师:小学六年级组教案内容:一、班级情况分析:综合看来,本年级学生大部分学生热爱学习,积极要求进步,但也有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较差,对学习语文缺乏一种热情,特别在阅读习作方面。
本学期,针对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材简析:苏教版小学高年段阅读教材的编排特点是:“主题单元,放大空间,突出重点,关注衔接。
”采用主题单元组合教材所谓主题单元,就是围绕某个主题组织3~4篇课文成为一个单元,本单元的习作练习内容也尽量予以配合,凸显这个主题。
如六年级上册的七个单元分别是:心中有祖国、人间真情、奋斗与生存、民风民俗、景物聚焦、名人风采、读书有方。
其中第二单元围绕人间真情这个主题,通过三篇课文,多角度、立体地歌颂了人情美、人性美。
全册课本安排了7个单元。
每单元安排阅读课文3—4篇,共25篇。
全册教材大体上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单元,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的基础训练。
放大语文学习的空间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特别重视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
六年级教材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这个特点:一是安排了阅读指导--《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读书要有选择》,交给学生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尽快学会阅读以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二是安排了“我读书我快乐”栏目,向学生推荐名著,六上是《鲁滨逊漂流记》,六下是《西游记》。
三是单元练习采取活化训练的思路,注意了语文课内和课外学习的结合,开辟了“语文与生活阅读与积累”等。
“语文与生活”“阅读与积累”进一步拓宽了阅读,扩大了语文学习的空间。
四是安排了“综合性学习系列--'学和做'”。
每一册安排一个“学和做”,而这个“学和做”就是一个实验、探究的小专题,是集阅读、写作等语文能力训练于一体语文实践活动。
六上安排的“读报和剪报”,六下安排的“我的成长册”。
苏教版第十一册语文《我们爱你啊,中国》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_1

精心整理
苏教版第十一册语文《我们爱你啊,中国》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材分析
是一首诗歌,作者以饱含激情的笔墨赞美了祖国的美丽富饶以及悠久的历史、光辉的成就。
全诗语言凝练形象,结构完整紧凑,感情强烈,富有节奏美和韵律美。
在教学时,我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有效地组织学生读书、悟情,并在读、悟的基础上说说自己心中的祖国形象。
从而既准确把握作者决意献身于伟大祖国建设的强烈爱国之情,又激发自我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情感。
学情分析
语文课应该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应该将文本的情感,作者的情感统化为读者的情感,这才是处处皆
积极发 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
教学要求
1、认真观察图画,懂得“勤于收集资料”和“不懂就问”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问
题,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
3、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1、优秀资料若干。
2、课外阅读材料每生一份。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1、长江之歌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
美情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长江之歌
赞美——无穷的源泉
热爱
依恋——母亲的情怀
反思:学生的朗读重在指导和范读,但更需要学生自己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那样读出来的东西才会有真情实感。
学生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学唱歌曲,个个都很认真,气氛活跃。
2、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
2、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
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事例,体会聂荣臻明辨是非,胸怀宽广的品质。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3课时
(板书:救出——关心——送归——感谢)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板书设计
2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
国际主义精神 中日友谊的使者
反思:结合全文理解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学生的意见比较统一,但基础是要理解课文中聂荣臻所说的两句话。
3、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反思:让学生反复朗读肖邦的话,体会他至死不忘祖国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全文可结合课文最后肖邦所说的那句话进行教学,重点是肖邦在离开祖国后是如何用行动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的,相比较,送别那段可稍简略讲解。
4、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凉州词》和《出塞》两首唐诗都是边塞诗,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结合阅读“译文”,弄清诗句的意思,感受诗歌的意境。
2.熟读并能背诵。
重难点:
两首诗都是边塞诗,表达的感情也有相似之处。
弄清诗句的意思,感受诗歌的意境。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反思:学生对诗句的意思理解,但对于诗所要表达的作者的感情学生不能掺透,原因可能是作者当时的时代背景没有多介绍一点。
练习 1
教学要求:
1、用钢笔描红。
2、找出词语中用错的字,并加以改正。
3、读句子,画出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词。
4、在句子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5、熟记12个成语。
6、读背《示儿》这首诗。
7、说话:学会解释。
8 、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反思:学生对描红一题不够重视,写字积极性不够高,对于关联词的前后搭配掌握不好,关键是前后关联词的搭配。
第5课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一面…—面……、“只好”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
4、结合讨论“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体会说话作必须做到言之有据。
教学重点:
1、配合插图,进入情境,读好人物对话,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各抒己见,谈谈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
教具准备:爱因斯坦画像。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板书设计: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潜心科学伟大
关爱孩子又
不拘小节平凡
反思:学习了这篇课文,学生对爱因斯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都认为爱因斯坦是个既平凡又伟大的人。
也认识到了一个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
第6课船长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关词语。
2.通过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片断的训练,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后作业4中的两个句子,能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学习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片断,“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
教学重点
体会能够展现船长风采的重点语句,体会船长崇高的精神境界。
教学时间3课时。
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板书设计:
6、船长
忠于职守舍己救人
反思:学生对课文最后一段的内容理解不够透彻。
对于“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空。
”这句话理解也不透彻。
第7课飞向月球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先……然后……”写一段话。
2,能根据课后提示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和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热爱科学、探索宇宙
的兴趣。
教学重点:读懂在失重情况下宇航员们工作、吃饭和休息的情形。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板书:
开发价值
飞向月球探索宇宙
登上月球
反思:因为学生对月球的知识了解比较多,学习起来比较简单,另外对这篇课文中提到的宇航员如何在飞船里生活很感兴趣,所以学得比较投入。
但对于“为什么在宇航员眼里,所有的星球中,地球是最美的。
”理解不够深。
练习2
教学要求
1.用钢笔描红。
2.对照简化字,认读括号里的繁体字。
3.读一读,说说每组词语的意思是不是相同。
4.修改病句,并说明修改的理由。
5.熟记12条成语。
6.朗读并背诵两句古代名人的名言。
7.听教师介绍简易洒水壶的发明,抓住要点转述给同学们听。
8.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8学会合作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当众演讲。
2、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作用和它们所强调的重点的不同。
激励学生
树立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等可贵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作用和它们所强调的重点的不同。
激励
学生树立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等可贵的合作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二课时
统一的目标
板书:学会合作协作精神
自我牺牲精神
反思:学了这篇课文,学生懂得了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9海洋——21世纪的希望
一、教学要求
1.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由于”造句。
2.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
性。
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领会“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
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领会“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三、教学时间:2课时。
第二课时
板书:海洋——21世纪的希望
关系密切
开发利用
珍惜保护
反思:这一片断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设疑回顾,既让学生设想如何保护海洋,又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掌握本领,为保护海洋作出自己的贡献。
10山谷中的谜底
一、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4个生字,绿线内的两个只识不写,联系课文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3、读懂课文,了解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初步领会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雪松在大雪重压之下生存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由自然现象所得到的启示。
四、教学课时:2课时。
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