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说课稿

合集下载

制取氧气教学说课稿(5篇)

制取氧气教学说课稿(5篇)

制取氧气教学说课稿(5篇)制取氧气教学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位教学工作者,相信所有老师都知道说课稿对于课堂教学的巨大作用。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制取氧气教学说课稿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制取氧气教学说课稿篇1一、教学目标《制取氧气》教学设计1、知识目标:掌握实验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理解分解反应及其化合反应的区别;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2、讲练结合四、教学用具实验药品: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高锰酸钾。

实验仪器:铁架台(带铁夹)、大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水槽、集气瓶、酒精灯、试管夹、药匙。

其它:火柴。

棉花。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能否从空气中获得氧气?【板书】一、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问题】这个变化属于什么变化?为什么?答: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可以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答:工业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

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

通过复习空气的组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离空气制氧气。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问】实验室用什么方法获得氧气?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实验】分别用酒精灯同时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片刻后用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观察现象。

【小结】用酒精灯加热氯酸钾至较高温度时产生氧气。

加热二氧化锰不产生氧气。

观察记录:氯酸钾是白色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

氯酸钾加热至熔化后产生少量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同时加热的二氧化锰不产生气体,带火星木条没有变化。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将试管内的二氧化锰迅速倒入热的氯酸钾中,把带火星木条伸到管口内观察现象。

人教版制取氧气的说课稿

人教版制取氧气的说课稿

人教版制取氧气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说的课是人教版化学教材中的一个实验课——制取氧气。

这个实验是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评价与反思五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需要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态度。

接下来,我们来看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包括实验原理的讲解、实验器材的准备、实验步骤的演示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

实验原理主要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等化学物质,使其分解产生氧气。

实验器材包括烧杯、酒精灯、试管、集气瓶等。

实验步骤包括称量化学物质、安装实验装置、加热产生氧气、收集氧气等。

实验结果分析主要是观察氧气的颜色、状态以及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的助燃性。

在教学方法上,我将采用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通过PPT展示和讲解实验原理,然后进行实验操作演示,最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实验的正确进行。

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的知识,激发学生对制取氧气实验的兴趣。

第二阶段是新课讲解,详细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并通过视频或现场演示的方式,让学生对实验有直观的认识。

第三阶段是学生实验,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最后,我们来进行评价与反思。

评价方面,我将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反思方面,我会在课后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比如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技能。

《制取氧气》说课稿

《制取氧气》说课稿

《制取氧气》说课稿一、课程概述本节课《制取氧气》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章节,它不仅涉及到氧气的性质和制备方法,还与生活中的许多应用紧密相连。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基本操作,并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理解氧气的气体性质及用途。

学会使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经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和原理。

难点:排水集气法的操作要点和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四、教法与学法教法:本节课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和小组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演示法展示实验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步骤;通过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学法:学生在本节课中主要采用观察法、实验法和归纳法进行学习。

通过观察法了解实验现象和结果;通过实验法亲手操作实验,验证所学知识;通过归纳法总结实验经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与氧气相关的生活场景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氧气的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2. 讲授新课(20分钟)讲解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同时强调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注意事项。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氧气的气体性质及用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氧气的性质。

3. 实验操作演示(10分钟)教师进行实验操作演示,包括实验器材的准备、实验步骤的完成以及实验结果的观察和记录。

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实验过程,并记录下关键步骤和现象。

4.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如何改进实验装置和提高实验效率”进行讨论。

《制取氧气》说课稿6篇

《制取氧气》说课稿6篇

《制取氧气》说课稿6篇《制取氧气》说课稿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本节课是典型的物质制取课。

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初步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材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学习《氧气的性质》之后,要求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也是中考实验操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考试卷上也常常出现,有的考查实验装置,有的考查实验步骤,有的考查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因此本节课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基于此,我确定了以上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步骤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选择,操作步骤的掌握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堂教学“人本化”让学生思动、手动、口动、互动。

学习方式探究化,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得新知,所以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本节课采取探究法和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下面我重点谈一下教学流程这一环节:教学过程我将教学过程设置为以下几个环节:导入新课→制取原理讲解→活动装置图拼装展示→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思考问题→归纳总结等环节1:导入新课。

展示铁丝、硫在氧气中燃烧图片,并提出问题:实验中的氧气是如何得到的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环节2:制取原理讲解。

让学生们观察药品后回答高锰酸钾的颜色状态,从而讲解高锰酸钾的制取原理,板书上写明文字表达式,初步了解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

环节3:装置图拼装并展示。

课题3 制取氧气 第一课时(说课稿)

课题3  制取氧气  第一课时(说课稿)

课题3 制取氧气第一课时(说课稿)第一部分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单元属于“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个一级主题,是初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制取氧气是初中化学里第一个制取气体的实验,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

本课题不但是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也为以后系统地学习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制取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所以,在教学的知识体系中它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我们九年级化学必须处理好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实验室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2)、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制取氧气的,初步学习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一般方法;(2)、通过氧气制取原理的探究,初步学习分析处理实验中具体问题的一般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感知制取氧气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情景,初步体会化学物质制备对人类的重要意义;(2)、通过实验过程,感受实验成功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1、了解实验室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2、通过制取氧气的,初步学习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一般方法。

四、教学难点1、了解实验室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2、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第二部分学情分析一、学生情况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刚接触的科目,学习热情很高。

而氧气又是学生很熟悉的物质,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观察实验和常见仪器的操作的技能,让他们试一试、做一做,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二、教法与学法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优选一定的教学方法,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

本节课采用了演示探究法和合作交流讨论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索,归纳总结,使之感受到了化学实验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利用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新知。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以创设教学情景导入新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二单元课题三制取氧气(第一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二单元课题三制取氧气(第一课时)说课稿
(2)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
(3)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教学难点:
(1)实验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2)反应原理的理解,特别是催化剂的作用。
(3)实验室制氧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九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能够理解实验现象和反应原理。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实验操作和观察现象较为感兴趣,但对理论知识可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逐渐形成,但仍需教师引导和督促,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引导学生关注重点知识。
2.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
3.便于学生做笔记和复习。
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
1.提前规划板书内容,确保逻辑性和条理性。
2.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重点。
3.在适当时候进行板书,避免一次性呈现过多信息。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挑战:
(2)指导: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给予学生及时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2.生生互动:
(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2)实验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相互协助,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3)成果展示:每组展示实验成果,其他组给予评价和建议,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二单元课题三制取氧气(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为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二单元课题三“制取氧气”的第一课时。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本节课是继学习空气成分、氧气性质和用途之后,进一步探索氧气的制备方法,为后续学习化学实验技能打下基础。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氧气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说课稿:2.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说课稿:2.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说课稿:2.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材的第2.3节,主要介绍了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实验操作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氧气的特性、制取的方法以及应用。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过程,并能够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氧气的特性及其重要性。

–掌握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实验操作步骤。

–了解氧气的一些应用领域。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进行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能够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实验记录和数据处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提高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重点1.掌握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

2.了解氧气的一些应用领域。

四、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酸性高锰酸钾、蒸馏水、锥形瓶、玻璃管、水槽、点火棒等。

2.教具:投影仪、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与引出问题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和思考。

导入问题:你知道氧气是什么吗?氧气在生活中的作用有哪些?通过让学生回答这些问题,激发学生对氧气的兴趣,并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第二步:展示实验操作步骤使用投影仪和PPT课件,向学生展示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

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制取氧气的关键步骤。

实验操作步骤: 1. 准备实验装置:将锥形瓶倒置放入水槽中,用玻璃管连接锥形瓶和水槽。

2. 加入试剂:将酸性高锰酸钾加入锥形瓶中。

3. 开始制氧:将蒸馏水注入锥形瓶中,使试剂溶解。

4. 收集氧气:观察氧气的产生,用玻璃管收集氧气。

第三步:学生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制取氧气的理解并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和观察实验现象。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第四步:实验结果观察与讨论实验结束后,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现象进行讨论。

《制取氧气》说课稿(精选3篇)

《制取氧气》说课稿(精选3篇)

《制取氧气》说课稿(精选3篇)《制取氧气》说课稿(精选3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制取氧气》说课稿(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制取氧气》说课稿1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制取氧气。

该内容隶属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的说课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在教材分析里,首先说一下制取氧气在课标中的解释:它属于一级主题,科学探究和身边的化学物质下的二级主题,学习基本实验技能和地球周围的空气。

在教材的编写顺序上,前期有小学科学介绍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简单方法,上了初三学习化学后,进一步系统的学习了氧气的主要性质,为本节课的进行做好铺垫。

学生在学完本节课内容后,应该初步掌握了气体制取中如何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方法,进而为下一阶段学习制取二氧化碳做准备。

前期,学生已有的知识及能力是氧气基本性质,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基本实验操作。

要想顺利选择出制取氧气的仪器,还需要掌握的是:用什么药品能得到氧气,以及对所学实验仪器的熟练操作。

经过课程学习,学生应该能初步掌握气体制取装置选择依据,对实验仪器的使用更加熟悉。

气体性质+仪器使用=气体制取装置选择依据: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得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重点内容是关于气体制取实验装置的学习,并总结出选择装置的一般方法,方便在第六单元二氧化碳制取学习中应用。

难点是通过本节课对仪器装置的探究学习,初步认识到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并且能在实验中与他人交流讨论,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为以后的探究题目练习打好基础。

本节课总体的教学过程分为三部分。

首先是复习氧气的基本性质,引入新课。

之后挖掘学生的兴趣点:怎么得到一瓶氧气呢?进行氧气制取的学习。

最后总结归纳出气体制取装置选择的一般方法。

而在重点介绍的气体制取过程中,又分为三步来学习:反应原理介绍,装置仪器猜测,以及最后教师演示制取一瓶氧气。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2.3 制取氧气(第一课时) 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2.3 制取氧气(第一课时) 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2.3 制取氧气(第一课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的第2.3章,共分为2个课时,本课是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实验步骤,并通过实验的形式让学生亲自操作制取氧气。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 知识目标:了解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实验步骤; - 过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实验步骤,理解氧气的性质和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掌握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技能,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氧气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场景,如燃烧、呼吸等,引发学生对氧气的兴趣和好奇心,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制取氧气。

2. 学习制取氧气的方法(10分钟)通过讲解氧气的性质和工业制取氧气的常用方法,如高温分解和电解水,让学生了解到制取氧气的基本原理。

3. 制取氧气实验(30分钟)3.1 实验准备 - 叫上两名学生担任实验操作员,让其他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 进行实验的材料准备,如烧杯、漏斗、试管、酒精灯等。

3.2 实验操作步骤 - 步骤一:准备实验器材,包括烧杯、漏斗、试管等。

- 步骤二:将含有过氧化氢的过氧化铁放入烧杯中,加热至40°C左右。

观察试管中发生的变化。

- 步骤三:将观察到的气体用排气管收集到试管中,并用火柴点燃。

观察火柴的变化。

- 步骤四:观察实验现象,记录观察结果。

3.3 实验讨论与总结根据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与学生共同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4. 实验报告写作(1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实验内容,以制取氧气实验报告为题,按照实验报告的格式要求,撰写实验报告。

5. 小结(5分钟)通过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实验过程,提醒学生复习所学知识,并对制取氧气的实验进行总结。

制取氧气 第一课时说课稿

制取氧气 第一课时说课稿

制取氧气第一课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很高性能和大家在一起面对面的交流,这是一次难得的化学盛宴。

我来自xxxx 学校,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流程”和“教学评价”五个方面来对本节课的设计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二单元作为教材的一个初步认识化学的篇章,是学生具体地从化学的角度出发,学习和研究有关物质(包括组成、性质、用途、制法等)的开始。

本课题安排在“氧气性质”之后,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了相关的知识;同时本课题也是初中阶段学生制备常见化学物质的开始,是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能为今后“物质的制备”奠定基础。

因此,本课题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确立了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②认识分解反应③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观看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演示实验,初步了解实验室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保持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情感。

(4)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本课题是学生学化学以来遇到的第一种气体的制取,所以氧气的制法是本课题的重点。

教学难点: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由于学生难于理解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因此如何理解催化剂的概念作为本课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了解了氧气的性质,这为制取氧气做好了知识准备,学生对实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本节课特点,选取适当材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尽可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但学生思维有一定局限性,考虑问题不全面,因此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给予点拨、引导,培养学生逻辑说理能力,使个性思维得以发展。

制取氧气说课稿

制取氧气说课稿

《制取氧气》说课稿一、说设计理念化学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发挥学科自身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潜能。

为此我设计如下教学理念:1、注重以学生为本,给学生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实践。

2、让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去探究,在探究中形成学习化学的亲身体验,进而内化为化学思维方式及化学观念,尽力做到使学生感悟到、体验到、经历到和收获到,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二、说教材本课题是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制取氧气》,本课题内容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第二单元的第5、6、7、及另一类主要的化学反应――分解反应,另一部分是活动与探究,由学生制取氧气并试验氧气的性质,我讲的是第一部分。

三、说学情学生经过课题2的学习和活动,对氧气的性质及用途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对氧气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欲望,乐于完成教师下达的任务,充当出色的演员,所以我以一名导演的身份,引导学生完成本课题的内容。

四、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2、认识分解反应(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认识分解反应,学习比较分析的方法,掌握化学反应类型。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催化剂的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2、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制取新物质,初步感受化学研究的价值。

五、说重、难点重点:制取氧气的药品和原理难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六、说教学准备制作课件、准备实验探究的器材及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应对方案七、说教学方法我采用“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总结―――迁移应用”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制取氧气》 说课稿

《制取氧气》 说课稿

《制取氧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制取氧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制取氧气》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 3 的内容。

本课题是学生在学习了氧气的性质之后,进一步学习氧气的制取方法。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方法,还能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方法打下基础。

在教材的编排上,本课题先介绍了氧气的工业制法,然后重点讲解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和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教材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从而得出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氧气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但是,对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思路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逐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方法和思路。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方法。

(3)理解催化剂的概念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方法。

(2)催化剂的概念和作用。

2、教学难点(1)氧气制取装置的选择和组装。

(2)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制取氧气的过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制取氧气》两课时的说课稿

《制取氧气》两课时的说课稿

#《制取氧气》两课时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将对初中化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制取氧气》进行解说。

这个课题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掌握化学实验技能的关键环节。

我们将在两个课时中完成这个课题的教学。

第一课时在第一课时,我们将首先从理论层面来引导学生了解氧气的制取原理。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氧气,以及氧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中的重要应用。

我们将通过问答、讲解和示范的方式,让学生明白氧气的性质、制取方法和提纯方法。

同时,我们也将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氧气制取的过程。

在理论讲解完成后,我们将开始进行实验操作。

学生将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将按照教师的示范,使用指定的实验器材和材料,进行氧气的制取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我将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安全。

同时,也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在第二课时中,我们将对第一课时的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同时进行一些拓展和提升。

首先,我们将回顾氧气的性质、制取方法和提纯方法,让学生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

然后,我们将介绍一些其他的制氧方法,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氧气制取的知识。

接下来,我们将组织学生进行一个探究实验——探究不同物质对氧气制备的影响。

学生将自主选择不同的物质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将更深入地理解氧气的制取过程,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

最后,我们将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氧气制取的重要性和在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也会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保持积极的态度和求知的精神。

课程实施方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将充分运用讲解、示范、问答、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我也会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让他们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和讲解的方式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制取氧气》 说课稿

《制取氧气》 说课稿

《制取氧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制取氧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制取氧气》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 3 的内容。

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气体的制取,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氧气性质等知识的巩固和深化,又为今后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以及其他气体的制取奠定了基础。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氧气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但是,对于气体的制取,学生还没有系统的认识和实践经验。

此外,九年级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阶段,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动手实验来探究化学世界的奥秘。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2)掌握氧气制取的实验装置、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对制取氧气方法的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2)氧气制取的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

2、教学难点(1)实验装置的选择和组装。

(2)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制取氧气说课稿(定稿)

制取氧气说课稿(定稿)

《制取氧气》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叫张洪琴,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科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课题二《制取氧气》的内容。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与教学法指导、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及课后练习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第一部分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制取氧气是初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题是典型的物质制取课,也是学生初次通过化学反应来获取新物质,初次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实验课。

在教材的知识体系中,本节课与前面的仪器操作、氧气的性质等知识相链接,也为以后系统地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另外,本节内容也是中考实验操作考试的内容之一,因此本节课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

2.认识分解反应.3.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课程标准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

难点是:催化剂的概念,并能对一些生活现象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四)教学用时:二课时第一课时:实验室加热KClO3制取O2,分解H2O2制取O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第二课时:学生加热KMnO4制取O2,分解反应,工业制氧第二部分学情分析(一)学生情况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这门课,学习热情很高。

氧气是学生很熟悉的物质,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观察实验和进行简单实验操作的技能.让他们试一试、做一做,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二)教法与学法教学目标的完成,需要优选一定的教学方法,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结合本节教材以及学生认知情况,本节课采取问题探究和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2.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说课稿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2.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说课稿
应对策略:
1.实验前进行充分的操作演示和安全指导。
2.结合实例和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化学概念。
3.提前规划教学流程,合理分配时间。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1.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和作业,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进行小测验或提问,检验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3.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和建议。
这些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实验仪器和试剂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实验现象;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化学原理和操作步骤;互动式白板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互动方式
我计划以下设计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环节:
1.师生互动:
-在实验前,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目的和预期结果,激发学生的思考。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学生的操作,及时提供反馈和指导。
板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1.课题名称和课时。
2.氧气制取的实验方法及原理。
3.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氧气的收集和检验方法。
5.课堂小结和思考题。
风格上,板书采用清晰、规范的字体,关键信息用不同颜色或标记突出,以增强视觉效果。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辅助讲授,突出重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
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会: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安全意识。
-学生认识到氧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实验操作步骤的掌握,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后的处理。
-氧气的收集方法和检验方法。
2.教学难点: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如氧气制取过程中的变化、氧气的检验方法等。
3.提供针对性的反馈,针对学生在实验操作和理论学习中的表现,给出具体建议。

制取氧气(第一课时)说课稿

制取氧气(第一课时)说课稿

课题3 《制取氧气》(第一课时)说课稿xxx实验中学 xxx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典型的物质制取课,是学习了氧气的基础上,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实验装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使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为此后系统的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也是中考实验操作考试的内容之一,因此本节课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氧气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通过前面的学习,应让学生初步了解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因此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初步了解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2、练习仪器装配、加热、检查装置气密性、收集气体和检验气体等基本操作。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及知识归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实验操作。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采取问题探究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展示PPT图片,让学生说出氧气的两大性质“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然后追问学生氧气的来源,从而得出有“植物光合作用、工业分离液态空气、实验室制取氧气”。

告知学生本节课重点探究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活动一:寻找反应原理在老师的帮助下统一观点,明确反应原理:1、这种物质必须是含氧化合物;2.这种含氧化合物是较不稳定的,在加热时容易分解,放出氧气;3、这种含氧化合物里含氧的量比较高,能分解放出较多氧气。

有助于培养学生开阔的思维,灵活学知识的能力。

明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便于学生思路清晰,系统掌握。

活动二:明确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思路: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生成物的性质来确定装置。

探究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

(1)让学生观察药品也就是反应物的状态。

(2)实验室制氧气需要的反应条件?(3)归纳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跟哪些因素有关,总结出一般气体的发生装置选择的规律: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发生装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取氧气》说课稿
淮滨县马集中学李杰
各位老师:大家好!
说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三《制取氧气》第一课时。

下面我从四部分来谈谈本课时的教学设想: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一)本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教材的知识体系来看,本课题与前面的实验基本操作、氧气的性质等知识相链接,也将为学习第六单元二氧化碳、第七单元氢气的制取和总结气体制取方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因此,本课题是初中化学必须处理好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

(2)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3)介绍工业上得到大量氧气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二氧化锰催化分解过氧化氢的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

(2)在对反应物、催化剂的区分和对实验装置选择的交流讨论过程中形成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良好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提高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以致用的责任感。

(2)进一步认识实验探究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化学课程标准的核心要求是通过学习过程的体验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能力。

因此我确定本课时的重点是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的探究体验。

难点是对催化剂概念的认识体验。

(四)教学准备:20%的H2O2溶液、5%的H2O2溶液、MnO2粉末、KClO3、KMnO4、铁架台、试管、酒精灯、火柴。

第二部分学情分析:
1、学生情况
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这门课,学习热情很高。

氧气是学生熟知的物质,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观察实验和进行简单实验操作的技能。

通过知识的更新和实验探究可以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九(2)班正在试行分组学习模式,通过一个月的训练,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基础能力,但在主动性和深入度上还有待加强。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达到预定教学目标我们是有信心的。

2、教法与学法选择
为了落实课程目标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深入体验学习过程,本课时将采用实验探究的教
法,自主学习和小组交流的学法,以提高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设计:
通过对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的把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过程分为七个活动,逐步展开: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预计用时2分钟)
在陆地上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大自然通过化学反应制造出来的O2,你知道是这些
O2是怎么得到的吗?由此你想到了什么?(此时希望学生想到:一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想到我们应该保护植物,二是想到在实验室可以怎样制取氧气?)【设计意图:这样导课既创设了学习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顺利进入第二环节,又进行了情感教育。


活动二:自主学习,了解新知。

(预计用时3分钟)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P37---P38,找出并学会诵读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设计意图:一是培养学生爱看课本的习惯和会看课本的能力,二是把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这一重点(即考点)。


活动三:实验探究,理解新知。

(预计用时22分钟)
1、实验探究一:探究H2O2制取氧气和MnO2的催化作用。

(预计用时10分钟)
(1)观察H2O2溶液和MnO2粉末的颜色和状态。

(2)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10mL20%的H2O2溶液、MnO2粉末和5mL5%的H2O2溶液与少量MnO2的混合物中,观察实验现象。

提示学生思考:产生O2的是H2O2,是MnO2,还是它们的混合物?
(3)待后者试管中没有气泡时,重新加入H2O2溶液,观察现象。

待试管中没有气泡时,再次加入H2O2溶液,观察现象。

提示学生思考:通过试管中物质的颜色推测一下H2O2、MnO2这两种物质中哪一种已经反应完了?产生O2的是H2O2,是MnO2,还是它们的混合物?【上述实验可以由教师完成也可由学生代表参与完成。


(4)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全班交流上述问题的答案。

(希望学生想到:H2O2才是反应物,是它产生了O2,MnO2是起帮助的作用。


(5)阅读课本P38,思考:①MnO2在反应中的作用。

②怎样的物质是催化剂?③在生活中有类似于MnO2这样的物质吗?【设计意图:MnO2在反应中起了加快反应速率的作用,通过实验学生对此有较深的认识,顺势提出催化剂的概念,以突破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2、实验探究二:探究KClO
3、KMnO4制取氧气。

(预计用时6分钟)
(1)观察KClO3和KMnO4的颜色。

(2)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同时加热的KClO3、KClO3和MnO2、KMnO4的三支试管中,观察木条复燃的先后时间。

(3)小组分析讨论:从这个实验中你得到的结论是什么?(希望学生想到:①加热KClO3、KClO3和MnO2、KMnO4都可得到氧气,②产生氧气的是KClO3和KMnO4,MnO2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明确在实验室加热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和纯净的KMnO4都可较快得到氧气,把握教学重点,并再次认识MnO2的催化作用,突破难点。


3、总结与练习:(预计用时6分钟)
(1)再次记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再次认识催化剂的定义,明确:①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生物物的多少,②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③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3)练习:
①记忆三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②课本P43T2(4)
【设计意图:巩固、延伸、应用。


活动四:探究延伸,拓展新知。

(预计用时7分钟)
1、第三次记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学生自主分析三种制取氧气的方法中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3、对照课本P38图2-15和P143图7-34,思考:三种方法应该分别采用怎样的发生装置,即:试管口的放置方向及理由,仪器的选择及理由。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进行具体分析,让学生们知道反应物状态不同、温度不同,实验装置也都会发生改变,为第六、七单元学习打下基础。

】活动五:自主练习,巩固新知。

(预计用时4分钟)
1、写出实验室用纯净物制氧气和加热混合物制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课本P43T2(3)
活动六:联系生活,扩展新知。

(预计用时3分钟)
1、学生自主学习课本P41---42“资料”,以了解工业制氧的方法,
2、教师介绍潜水员在水中呼吸的奥秘:①用嘴呼吸,②不是纯氧,而是氧气和氦气混合而成的人造空气,比例还是1:4。

【设计意图:扩大知识面,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活动七:交流收获,优化新知。

(预计用时4分钟)
学生思考并交流: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总结,提出问题的习惯。


第四部分:教学反思
教师的成长= 经验+反思,这是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的一句名言。

反思是教师必备的意识和行为。

我认为本课时的设计注意课堂教学“学生主体化和学习体验化”,让学生手动、口动、思动、互动,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体验中获得新知。

诊断性、激励性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将尽可能的关注每个学生的认知情况和活动情况,提醒学生把课堂学习情况记录到学习记录卡中,装入学生成长袋。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敬请指正,谢谢大家!
附: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
1、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1)自然界的方法: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CO2 + H2O →有机物+ O2 (化学变化)(2)实验室的方法:①过氧化氢水+ 氧气
H2O2 H2O+ O2
②氯酸钾氯化钾+ 氧气
KClO3 KCl + O2
③高锰酸钾锰酸钾+ 二氧化锰+氧气
KMnO4K2MnO4 + MnO2 + O2
(3)工业方法:①分离液态空气法、②富氧膜法(物理方法)。

2、催化剂:(所起的作用:催化作用)
在化学反应中能,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的物质。

加快或减慢不改变生成物多少物理性质可能改变
二氧化锰
MnO
二氧化锰
加热
MnO

加热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的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