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取氧气》说课稿

淮滨县马集中学李杰

各位老师:大家好!

说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三《制取氧气》第一课时。下面我从四部分来谈谈本课时的教学设想: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一)本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教材的知识体系来看,本课题与前面的实验基本操作、氧气的性质等知识相链接,也将为学习第六单元二氧化碳、第七单元氢气的制取和总结气体制取方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因此,本课题是初中化学必须处理好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2)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3)介绍工业上得到大量氧气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二氧化锰催化分解过氧化氢的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2)在对反应物、催化剂的区分和对实验装置选择的交流讨论过程中形成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良好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提高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以致用的责任感。(2)进一步认识实验探究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化学课程标准的核心要求是通过学习过程的体验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我确定本课时的重点是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的探究体验。难点是对催化剂概念的认识体验。

(四)教学准备:20%的H2O2溶液、5%的H2O2溶液、MnO2粉末、KClO3、KMnO4、铁架台、试管、酒精灯、火柴。

第二部分学情分析:

1、学生情况

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这门课,学习热情很高。氧气是学生熟知的物质,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观察实验和进行简单实验操作的技能。通过知识的更新和实验探究可以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九(2)班正在试行分组学习模式,通过一个月的训练,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基础能力,但在主动性和深入度上还有待加强。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达到预定教学目标我们是有信心的。

2、教法与学法选择

为了落实课程目标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深入体验学习过程,本课时将采用实验探究的教

法,自主学习和小组交流的学法,以提高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设计:

通过对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的把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过程分为七个活动,逐步展开: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预计用时2分钟)

在陆地上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大自然通过化学反应制造出来的O2,你知道是这些

O2是怎么得到的吗?由此你想到了什么?(此时希望学生想到:一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想到我们应该保护植物,二是想到在实验室可以怎样制取氧气?)【设计意图:这样导课既创设了学习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顺利进入第二环节,又进行了情感教育。】

活动二:自主学习,了解新知。(预计用时3分钟)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P37---P38,找出并学会诵读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设计意图:一是培养学生爱看课本的习惯和会看课本的能力,二是把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这一重点(即考点)。】

活动三:实验探究,理解新知。(预计用时22分钟)

1、实验探究一:探究H2O2制取氧气和MnO2的催化作用。(预计用时10分钟)

(1)观察H2O2溶液和MnO2粉末的颜色和状态。

(2)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10mL20%的H2O2溶液、MnO2粉末和5mL5%的H2O2溶液与少量MnO2的混合物中,观察实验现象。提示学生思考:产生O2的是H2O2,是MnO2,还是它们的混合物?

(3)待后者试管中没有气泡时,重新加入H2O2溶液,观察现象。待试管中没有气泡时,再次加入H2O2溶液,观察现象。提示学生思考:通过试管中物质的颜色推测一下H2O2、MnO2这两种物质中哪一种已经反应完了?产生O2的是H2O2,是MnO2,还是它们的混合物?【上述实验可以由教师完成也可由学生代表参与完成。】

(4)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全班交流上述问题的答案。(希望学生想到:H2O2才是反应物,是它产生了O2,MnO2是起帮助的作用。)

(5)阅读课本P38,思考:①MnO2在反应中的作用。②怎样的物质是催化剂?③在生活中有类似于MnO2这样的物质吗?【设计意图:MnO2在反应中起了加快反应速率的作用,通过实验学生对此有较深的认识,顺势提出催化剂的概念,以突破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2、实验探究二:探究KClO

3、KMnO4制取氧气。(预计用时6分钟)

(1)观察KClO3和KMnO4的颜色。

(2)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同时加热的KClO3、KClO3和MnO2、KMnO4的三支试管中,观察木条复燃的先后时间。

(3)小组分析讨论:从这个实验中你得到的结论是什么?(希望学生想到:①加热KClO3、KClO3和MnO2、KMnO4都可得到氧气,②产生氧气的是KClO3和KMnO4,MnO2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明确在实验室加热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和纯净的KMnO4都可较快得到氧气,把握教学重点,并再次认识MnO2的催化作用,突破难点。】

3、总结与练习:(预计用时6分钟)

(1)再次记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再次认识催化剂的定义,明确:①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生物物的多少,②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③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3)练习:

①记忆三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②课本P43T2(4)

【设计意图:巩固、延伸、应用。】

活动四:探究延伸,拓展新知。(预计用时7分钟)

1、第三次记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学生自主分析三种制取氧气的方法中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3、对照课本P38图2-15和P143图7-34,思考:三种方法应该分别采用怎样的发生装置,即:试管口的放置方向及理由,仪器的选择及理由。【设计意图:引领学生进行具体分析,让学生们知道反应物状态不同、温度不同,实验装置也都会发生改变,为第六、七单元学习打下基础。】活动五:自主练习,巩固新知。(预计用时4分钟)

1、写出实验室用纯净物制氧气和加热混合物制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课本P43T2(3)

活动六:联系生活,扩展新知。(预计用时3分钟)

1、学生自主学习课本P41---42“资料”,以了解工业制氧的方法,

2、教师介绍潜水员在水中呼吸的奥秘:①用嘴呼吸,②不是纯氧,而是氧气和氦气混合而成的人造空气,比例还是1:4。【设计意图:扩大知识面,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活动七:交流收获,优化新知。(预计用时4分钟)

学生思考并交流: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总结,提出问题的习惯。】

第四部分:教学反思

教师的成长= 经验+反思,这是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的一句名言。反思是教师必备的意识和行为。我认为本课时的设计注意课堂教学“学生主体化和学习体验化”,让学生手动、口动、思动、互动,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体验中获得新知。

诊断性、激励性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将尽可能的关注每个学生的认知情况和活动情况,提醒学生把课堂学习情况记录到学习记录卡中,装入学生成长袋。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敬请指正,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