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科学上册《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起点和终点》教案
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起点和终点》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具体章节为《起点和终点》。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起点和终点的概念;学会用简单的图示和语言描述物体运动的起点和终点;通过实践活动,观察并描述物体在不同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运动过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起点和终点的概念,并能够用图示和语言描述物体运动的起点和终点。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掌握描述物体运动过程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物体运动规律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起点和终点的概念,学会描述物体运动的起点和终点。
难点:描述物体在不同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运动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磁性教具(小车、磁性棒等)。
2. 学具:每组一套磁性教具(小车、磁性棒等)、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一名学生上讲台,从教室门口走到自己的座位,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位学生的起点和终点。
2. 新课导入:结合实践情景,向学生介绍起点和终点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物体运动过程中的这两个关键点。
3. 例题讲解:通过课件展示,讲解如何用图示和语言描述物体运动的起点和终点。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描述磁性教具在不同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运动过程,并在画纸上进行图示。
六、板书设计1. 《起点和终点》2. 内容:起点和终点的概念描述物体运动起点和终点的方法描述物体运动过程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小明从家里走到学校。
(2)小华在操场上跑步。
2. 答案:(1)起点:家里,终点:学校。
描述:小明从家里出发,沿着街道一直走到学校门口。
(2)起点:操场东侧,终点:操场西侧。
描述:小华从操场东侧开始跑步,绕过操场一圈后回到西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了起点和终点的概念,以及描述物体运动过程的方法。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2.2《起点和终点》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2.2《起点和终点》教案一. 教材分析《起点和终点》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并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这一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观察,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有过物体运动的经验,但对于用语言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表达,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2.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并能用语言描述。
2.教学难点:让学生用语言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运动,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
2.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3.讨论法: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观察和实验的结果,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运动的物体,如球、车等。
2.学具:准备一些小车,让学生动手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运动的物体,如球、车等,引导学生观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物体在做什么?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讲解:物体在运动时,它的位置会发生变化。
当物体静止时,它的位置不变。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物体的运动状态。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小车进行操作,观察小车的运动和静止。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交流自己的发现,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22《起点和终点》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22《起点和终点》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第22课《起点和终点》。
本课详细内容主要围绕“起点和终点”的概念展开,通过具体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起点和终点的意义,学会使用起点和终点描述物体位置和运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起点和终点的概念,能运用这两个概念描述物体位置和运动。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记录物体运动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起点和终点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两个概念描述物体位置和运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记录物体运动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起点和终点标志牌、尺子、绳子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起点和终点标志牌、尺子、绳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日常生活中有关起点和终点的实例,如赛跑、公交车站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起点和终点的概念。
2. 新课导入(1)教师提问:什么是起点和终点?它们有什么作用?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个起点和终点的实例,如小明的家(起点)到学校(终点),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起点和终点描述物体位置和运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身边的起点和终点,并用起点和终点描述物体位置和运动。
5. 动手实践(1)分组活动:每组选择一个物体(如小球、小车等),在桌子上设置起点和终点,观察并记录物体从起点到终点的运动过程。
六、板书设计1. 起点和终点2. 内容:起点和终点的概念描述物体位置和运动的方法实践活动:小球从起点到终点的运动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出生活中的起点和终点,用文字和图画描述它们。
2. 答案: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完成作业,教师批改并给予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起点和终点的概念掌握程度,以及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观察并记录生活中更多的起点和终点实例,提高学生对起点和终点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起点和终点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起点和终点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主要围绕“起点和终点”这一主题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第一章“我们身边的科学”第三节“起点和终点”。
详细内容涉及认识起点和终点的概念,理解起点与终点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会使用简单的图示表示起点和终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起点和终点的概念,掌握起点与终点的表示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起点和终点的概念,学会使用图示表示起点和终点。
教学重点:掌握起点和终点的表示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起点和终点示例图、教学课件、磁性教具板。
学具:画纸、彩笔、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创设情景:教师展示一张地图,引导学生找出起点和终点。
(2)提出问题:什么是起点和终点?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2. 自主探究(1)学生小组讨论:如何表示起点和终点?3. 示例讲解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例题,讲解如何用图示表示起点和终点。
4.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个别辅导。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起点和终点2. 内容:(1)起点和终点的概念(2)起点和终点的表示方法(3)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你上学路线的起点和终点。
(2)简述起点和终点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起点和终点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起点和终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开展课外活动,如“起点和终点”主题绘画比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22《起点和终点》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22《起点和终点》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第22课《起点和终点》。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起点和终点的概念,通过实践活动,学会使用起点和终点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起点和终点的概念,运用这两个概念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起点和终点的概念及其运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起点和终点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直尺、起点和终点标识牌。
学具:学生用书、直尺、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个简单的起点和终点的情景,如:小明从家里(起点)走到学校(终点)。
(2)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情景中的起点和终点。
2.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如:小猫从树根(起点)爬到树梢(终点)。
(2)引导学生运用起点和终点描述小猫的位置变化。
(3)教师讲解并强调起点和终点的概念。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完成后,教师选取部分答案进行讲解和点评。
4. 小组合作(10分钟)(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设计一个起点和终点的情景。
(2)小组合作完成情景设计,并进行展示。
(2)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起点和终点的例子。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起点和终点2. 内容:起点概念终点概念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出生活中的三个起点和终点的例子,并描述它们的位置变化。
2. 答案示例:例1:小明从家里(起点)走到学校(终点),位置变化:从家里到学校。
例2:小猫从树根(起点)爬到树梢(终点),位置变化:从树根到树梢。
例3:火车从北京(起点)开往上海(终点),位置变化:从北京到上海。
2024年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起点和终点》教案
2024年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起点和终点》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比一比》,详细内容为《起点和终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起点和终点的概念,掌握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理解起点和终点的含义,学会用直尺等工具比较物体的长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增强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起点和终点的概念,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
难点:在实际操作中,准确把握起点和终点,进行正确的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粉笔、黑板、教学课件。
2. 学具:每组一把直尺、若干长度不同的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请学生观察铅笔,比较铅笔的长短。
2. 讲解概念: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起点和终点的概念。
3. 示范操作:教师演示如何用直尺比较铅笔的长短,强调起点和终点的正确使用。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操作,用直尺比较铅笔的长短,并记录结果。
5. 交流讨论:学生汇报比较结果,讨论比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7. 巩固练习:学生用直尺比较其他物品的长短,进行巩固。
六、板书设计1. 《起点和终点》2. 内容:起点与终点的概念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直尺比较家中物品的长短,记录结果。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对起点和终点的掌握程度,针对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弯曲物体的长短,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2. 实践情景引入的有效性;3. 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指导;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起点和终点的概念,并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起点和终点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起点和终点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章《起点和终点》。
教学内容包括:了解起点和终点的概念,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物体运动的起点和终点;学会使用简单工具测量距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起点和终点的概念,能够描述物体运动的起点和终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起点和终点的概念,物体运动的起点和终点的描述。
难点:使用工具测量距离,理解起点和终点的相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课件、直尺、粉笔、起点和终点的标志物。
学具:每组一把直尺、起点和终点的标志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捉迷藏”游戏,引导学生关注起点和终点。
2.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物体运动的起点和终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起点和终点的概念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完成随堂练习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直尺测量起点和终点的距离。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关注测量结果。
六、板书设计1. 起点和终点的概念2. 物体运动的起点和终点3. 使用工具测量距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物体运动,描述其起点和终点,并测量距离。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起点和终点的概念,能够描述物体运动的起点和终点。
但在使用工具测量距离方面,部分学生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体运动,尝试用起点和终点的概念进行描述,培养观察能力和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起点和终点》精品教案
《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共同的起始线是公平比较的基础。
确定起点和终点是测量的基本要素。
纸蛙跳远的距离可以用起跳点和落地点来标识。
2.科学探究目标:学习标记起点和终点的方法。
尝试以图表的形式记录和组织信息。
3.科学态度目标: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探究证据。
认同客观地记录纸蛙跳远距离比获得比赛胜利更重要。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认识到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标记起点和终点的方法,学习用纸带测量。
教学难点: 尝试以图表的形式记录和组织信息。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每人一只纸蛙、一条纸带、一支彩笔,胶水、剪刀、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一、聚焦1、看视频回答问题:(1)学生观察并回答他在做什么运动。
(2)他跳了多远?你是怎么知道的?(3)怎样才能知道他跳了多远?2、画起点和终点3、出示科学用语:距离4、小结:5、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6、如果举办一次跳远比赛,怎样才能知道谁跳得更远?怎样比较?板书(对齐起点、确定终点)过渡语:二、纸蛙跳远比赛1、试着跳一跳2、想知道小纸蛙跳的距离,我们应该怎么做?3、出示视频2:我们一起来看看王老师是怎么做的?4、谁能上前面来演示一下?5、比赛开始。
三、研讨1、比一比,哪次你跳得最远?你是怎么做的?2、我们一起来比一比哪只纸蛙跳得更远,你们说,我来做。
3、我们把这只纸蛙三次跳远成绩按从远到近的顺序排列一下吧!4、我们把排好的顺序填写到表格里。
5、你们也按照刚才的步骤把你的纸蛙的跳远成绩比一比,排列出来吧!录到黑板上。
四、总结1、学生谈本节课收获教师寄语同学们,生活让人快乐,学习让人更快乐。
学习中有许许多多的快乐,如果你觉得不是,那就是你平时没有认真学习。
认真学习的话,你会发现学习中蕴涵着无穷的快乐。
2024年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起点和终点》精彩教案
2024年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起点和终点》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比一比,谁更快》,具体内容为《起点和终点》。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理解起点和终点的概念,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比较物体的运动速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起点和终点的概念,理解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方法,分析物体运动速度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起点和终点的概念,物体运动速度的比较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比较方法,准确地判断物体的运动速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起点和终点标识牌、计时器、尺子、小球等。
学具:每组一个起点和终点标识牌、计时器、尺子、小球。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组织学生进行一场简单的短跑比赛,让学生观察比赛中的起点和终点。
(2)讨论:什么是起点和终点?起点和终点在比赛中的重要性。
2.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小球,演示小球的滚动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小球的起点和终点。
(2)讲解:起点是物体开始运动的位置,终点是物体结束运动的位置。
(3)提问:如何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速度?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比较组内两个物体的运动速度。
4. 知识巩固(1)教师出示一系列物体运动场景,让学生判断起点和终点。
(2)学生用学具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比较物体运动速度。
(2)拓展:让学生思考,如何比较不同形状、材质的物体运动速度。
六、板书设计1. 起点和终点的概念2. 比较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比较家中两个物体的运动速度,记录在作业本上。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描述两个物体的运动速度,如:小车比玩具飞机慢等。
2. 拓展作业:观察生活中的起点和终点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起点和终点的理解程度,以及比较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起点和终点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起点和终点》教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2
《起点和终点》教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2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第二章《我们周围的事物》第三节《起点和终点》。
本节课将围绕“起点和终点”的概念,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起点和终点的意义,学会描述物体运动的起点和终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起点和终点的概念,能描述物体运动的起点和终点。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描述物体运动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起点和终点的概念,描述物体运动的起点和终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起点和终点的概念,学会描述物体运动的起点和终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起点和终点演示图、小车、直尺、粉笔等。
学具:每组一张起点和终点演示图、一辆小车、一把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出示一张起点和终点的演示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中的物体运动情况。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起点?什么是终点?2.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小车,演示小车的运动过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小车的起点和终点。
(2)教师引导学生用直尺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物体运动的场景,描述起点和终点。
(2)各小组汇报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起点和终点的概念2. 描述物体运动起点和终点的方法3. 小车运动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一个物体运动的起点和终点,并测量起点到终点的距离。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起点和终点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描述物体运动的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物体运动,记录起点和终点,并与同学分享。
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起点和终点的概念,学会了描述物体运动的起点和终点。
《2 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
《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起点和终点的基本观点。
2. 掌握描述起点和终点的方法。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起点和终点在生活中的意义,掌握描述起点和终点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起点和终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图片、文字和视频等素材,以帮助学生理解起点和终点。
2. 准备实物或图片展示的起点和终点的案例,例如学校的起点和终点、一座桥的起点和终点等。
3. 准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游戏或互动,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可视化工具,例如笔和纸、简单的图形软件等,以帮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和绘制。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看到的场景,由此引出起点和终点。
2. 播放歌曲《找起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老师简单介绍起点和终点的观点,让学生初步了解。
(二)新课学习1. 讲解例题:假设要写一篇游记,请学生思考从家到景点的起点和终点,并思考过程中每个地点可以看作一个站点。
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起点和终点的书写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起点和终点,例如上学、放学、节假日旅游等场景,并进行分享。
通过分享让学生理解起点和终点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3. 老师总结:老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并强调起点和终点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
(三)实践活动1. 安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到学校的路线,并记录下起点、终点和途中的站点。
2. 教室分享:让学生分组分享自己的作业,并让其他学生进行评判和讨论。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起点、终点和站点等观点。
3. 老师评判: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判,并给予反馈和建议。
(四)拓展延伸1. 引入案例:老师展示一段旅程的路线图,让学生分析起点的选择、终点的确定以及途中的站点对于旅程的影响。
《2 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
《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辨认并描述物体的起点和终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操作等方式,学生能够理解起点和终点的观点。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体运动的理解,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运动,理解起点和终点的观点。
2.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起点和终点的知识描述物体的运动。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些教具,如玩具车、小球等,用于演示物体的运动。
同时,教师可准备一些图片或视频素材,用于教室讨论。
学生自带一些熟悉的物品,用于教室分享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简述行程的含义,举例生活中的行程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行程的起点和终点。
2. 展示课题:起点和终点。
(二)明确目标1. 理解行程的含义,掌握行程的起点和终点。
2. 学会描述行程,能分析行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情境导入1. 展示一些不同行程的起点和终点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行程的特点。
2. 提出一些生活中的行程问题,让学生尝试解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新课内容1. 学习行程的定义:指物体在一定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速度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运动过程。
a. 诠释行程的含义。
b. 探讨行程的起点和终点与时间、速度、距离的干系。
2. 学习描述行程的方法:包括行程的时间、速度、距离、起点、终点等信息。
3. 探讨行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如交通拥堵、超速行驶、疲劳驾驶等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4. 触类旁通:让学生尝试描述一些生活中的行程现象,如上学、上班、观光等,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行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稳固提高1. 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加深对行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行程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锻炼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科学《起点和终点》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科学《起点和终点》教案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1.了解比较需要公平的原则。
2.明确相同标准下的起点和终点是公平比较的需要。
3.掌握确定起点和终点的标准。
二、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与同学合作交流,共同探究问题和提出自己的方法。
2.通过课堂探究活动能形成有意识的公平比较原则。
三、科学态度目标:1.能够通过自己的实验或观察发现问题。
2.培养比较中的公平意识。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意识到比较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基本方法。
2.学会自己通过思考来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了解比较需要公平,相同标准下的起点和终点是公平比较的需要。
教学难点:确定起点和终点的标准;要有统一标准,才能公平比较。
教学准备:每个小组:一只青蛙、一条纸带、一支彩笔、一把直尺。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请两个小朋友进行跳远比赛,采取不同起点起跳。
问问谁跳的远?设计意图:在观察中发现不同起点的两个小朋友究竟谁跳得远,并不公平。
2.怎么才能让我们的跳远比赛更加公平呢?设计意图:学生联系体育运动会中的经验,自然想到需要统一起点。
3.起跳的位置我们称为?落地的位置我们又称为?设计意图:巧妙引出课题,并且让学生对起点和终点的定义更加清晰。
(板书:起点和终点)二、聚焦课题1.开一场跳远运动会师:今天我们要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运动会,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参赛选手!看!他们现在都在这个盒子里休息呢,那想让它们登场,我们就要把这场运动会策划的有声有色。
2.讨论方案师:好,“场地”我们已经准备好了,那么接下来就是制定规则了。
规则如何制定呢?谁有主意?生回答,教师引导。
师:同学们真聪明,和我们的跳远比赛一样,这次运动会同样要求起点和终点的设定。
那么起点和终点如何进行设定呢,谁有主意?生回答,教师引导。
师总结规则,在黑板上进行演示。
设计意图:先确定较为简单的起点标准,开放终点标准。
师:在下发场地之前,老师有几点注意要告诉大家。
注意:1.小心保护场地,不要弄破了;2.使用直尺和下发的彩笔标记作画;3.小组四人每人跳一次,看看谁跳得更远;4.小组实验完成后首先要身坐端,然后再举手表示。
2023-2024学年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2.2《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章《运动和力》中的2.2《起点和终点》。内容主要涉及对起点和终点的认识,以及物体在直线运动中的位置变化。通过本节课,学生将理解起点和终点的概念,并能够描述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过程。
3.起点和终点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起点和终点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物体运动案例进行分析,如小朋友从家出发走到学校的过程。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起点和终点的设置,让学生全面了解起点和终点的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描述物体运动过程。
1.观察并描述物体在直线运动中的位置变化;
2.理解起点和终点的含义,建立空间位置关系的认识;
3.初步运用逻辑思维分析物体运动过程,为探索物体运动规律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阶段,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和探索有着极高的热情。在知识层面,学生对物体的简单移动有一定的认知,但尚未形成系统的空间概念,对起点和终点的理解较为模糊。在能力方面,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正在逐步发展,但表达运动过程时可能存在困难。在素质方面,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较强,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维持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简单的物体移动,并对“移动”这一概念有了基本的认识。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起点和终点的概念,使他们能够更准确地描述和观察物体的直线运动,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运动概念打下基础。
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起点和终点》精品教案
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起点和终点》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涉及第三章《物体运动》中《起点和终点》。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起点和终点概念,通过观察和实验,探讨物体运动起点和终点,以及它们之间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解起点和终点概念,能识别物体运动起点和终点。
2. 学会使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物体运动起点和终点。
3.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对科学探究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起点和终点,学会观察和实验。
难点:理解起点和终点之间关系,以及物体运动过程中起点和终点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车、滑梯、尺子、记号笔、实验记录表等。
2. 学具:每组一辆小车、一个滑梯、一把尺子、一支记号笔、一份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小车在滑梯上滑动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小车运动起点和终点。
2. 新课导入(1)提出问题:小车从哪里开始滑?滑到哪里结束?(3)通过实例,让学生识别起点和终点。
3. 例题讲解(1)呈现一个物体运动情境,让学生找出起点和终点。
(2)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实验。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观察和实验,记录物体运动起点和终点。
(2)拓展:讨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起点和终点是否会发生变化。
六、板书设计1. 《起点和终点》2. 内容:(1)起点:物体运动起始位置。
(2)终点:物体运动结束位置。
(3)起点和终点之间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家里一件物体运动,记录起点和终点。
(2)思考: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起点和终点是否会发生变化?2. 答案:(1)根据观察,如实记录起点和终点。
(2)在一定条件下,起点和终点可能会发生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起点和终点概念掌握情况,以及对观察和实验方法运用。
2. 拓展延伸:探讨物体在不同运动状态下,起点和终点之间关系。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物体运动,培养他们观察力和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起点和终点》教案
问题
怎样才能知道谁跳的更远?
应用
作业
比赛谁的青蛙跳的更远
跳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赛
文化
阅读
观看奥运会中的田径比赛。
学习
重难点
以图表的形式记录和组织信息。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活动一: 游戏导入
同学们讨论如何确定谁跳的更远,尝试制定比赛标准,并与同学进行讨论。
活动二:探究活动――纸蛙跳远比赛
1、小组展示、汇报制定的比赛标准,同学倾听、讨论、补充,最后班级比赛标准。
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起点和终点》教案
学科
科学
单元
比较与测量
执教者
课型
新课
课题
起点和终点
上课时间
学习
要点
1.认识:比较要有起点和终点(公平性)。
2.能正确标记起点和终点——起点终点都以尾(或头)为准。
3.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学习
目标
1.学习标记起点和终点的方法
2.尝试以图表的形式记录和组织信息。
4、小组展示汇报自己小组的纸蛙跳远比赛结果,以及记录单。
同学倾听、讨论交流,补充,并完善各自的记录单。
让学生把纸带粘贴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活动一: 游戏导入
游戏导入:请一个高个子同学和一个矮个子同学上台比赛跳远。
提问:“怎样才能知道谁跳得更远呢?
(教师指导同学跳出各种不同的情形)
活动二:探究活动――纸蛙跳远比赛
4、师小结
板书
设计
2、起点和终点
教学
后记
归纳比赛标准:画一条起跳线和终点线。
探索:纸蛙跳远比赛
1.体验纸蛙跳远。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22《起点和终点》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22《起点和终点》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第22课《起点和终点》。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二章第五节,详细内容为: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理解起点和终点的概念,学会使用简单工具测量距离,并能在生活中应用这一概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起点和终点的概念,学会使用尺子等工具测量距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合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起点和终点的概念,以及使用工具测量距离的方法。
难点:如何在实际情境中应用起点和终点的概念,以及测量距离的准确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尺子、粉笔、教学课件。
学具:学生用尺子、白纸、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如:从教室的门口走到自己的座位),让学生初步体验起点和终点。
2. 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起点和终点的概念,以及使用尺子测量距离的方法。
3. 示例:教师在黑板上用尺子演示如何测量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并讲解注意事项。
4. 课堂实践:学生分组合作,用尺子测量教室内某一物体(如:课桌)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5.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起点和终点实例,让学生判断并说出测量方法。
六、板书设计1. 22《起点和终点》2. 内容:(1)起点和终点的概念(2)使用尺子测量距离的方法(3)实践案例:测量物体长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测量家中某一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更多关于起点和终点的实例,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学生活动的设计与实施;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
《起点和终点》(教案)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小学科学《起点和终点》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比较与测量第2节《起点和终点》,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认识起点和终点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的能力,了解测量的基本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起点和终点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测量和比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理解起点和终点的概念。
b. 掌握使用尺子进行测量的方法。
c. 掌握比较物体长度的方法2. 能力目标:a. 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b. 培养学生使用尺子进行测量的能力。
c. 培养学生进行简单比较的能力。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b.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 教学重点:a. 起点和终点的概念。
b. 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c. 比较物体长度。
2. 教学难点:a. 学生理解起点和终点的概念。
b. 学生掌握使用尺子进行测量的方法。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观察和探索。
但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他们的观察和比较能力还比较薄弱,对测量的概念和方法也不太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五、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a.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一条线段,并问学生这条线段有哪些特点。
b. 学生观察后回答,可能会提到线段的长度、形状等特点。
c.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条线段的起点和终点在哪里吗?请大家一起讨论。
2. 概念讲解a. 教师向学生解释起点和终点的概念,简单明了地阐述起点和终点的含义。
-起点是线段的开始位置,终点是线段的结束位置。
b. 通过实物或图片示例,让学生理解起点和终点的概念。
-教师可以使用一条绳子或纸条,示范并让学生观察起点和终点的位置。
3. 尺子的使用a.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把尺子,并解释尺子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尺子是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上面有刻度表示长度。
一年级科学起点和终点教案
一年级科学起点和终点教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通过青蛙跳远比赛的游戏,知道青蛙跳的远近可以用起点到终点的距离(长度)来表示和比较。
[科学探究目标]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标出青蛙跳远比赛的起点和终点,并在纸带上标出青蛙跳远的距离。
[科学态度目标]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青蛙的位置变化,乐于与同学合作参与青蛙跳远比较的探究活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青蛙跳远比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青蛙位置的变化,知道蛙跳的远近可以用起点到终点的距离来表示和比较。
[难点]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青蛙跳远的距离迁移到纸带上,初步感知位置的变化是可以记录的。
【教学准备】[小组]两只纸蛙、两把剪刀、两卷纸带。
[教师] PPT。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谁跳得远(预设5分钟)播放视频:三位学生从不同起点跳远,追问谁跳得更远?(感受到不同起点很难比较三者的远近)二、初步探究:哪只青蛙跳得远(预设15分钟)[材料准备:每组两只纸蛙]1.情境创设: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行纸蛙跳远比赛!(出示纸蛙)先试着让纸蛙跳起来,等会我们来比一比,谁的纸蛙跳得最远?学生自主练习纸蛙跳远。
(小组活动5分钟左右,教师结合是否有起点参照物考虑学生在桌上跳还是在地面上跳)2.组内纸蛙跳远比赛:都让自己的纸蛙跳起来了吧,接下来我们就要进行小组内的纸蛙跳远比赛,比比谁的纸蛙跳得远?学生组内活动。
教师巡视,及时拍照片,与学生交流:哪只纸蛙跳得远?为什么说这只青蛙纸蛙跳得远?3.研讨:怎样知道哪只纸蛙跳得远呢?提问:你们小组哪只纸蛙跳得远?是怎么比的?学生交流汇报。
小结:看来,我们让两只纸蛙比赛,都是先确定了一条起点线(教师板书:起点),然后跳出去。
两只纸蛙谁离起点线更远,就说明谁跳得更远。
通过组内两只纸蛙的跳远比赛,以及桌面已有的起点的设置,让学生能够明白统一起点更容易比较出青蛙的远近。
三、继续探究:哪组的青蛙跳得远(预设18分钟)[材料准备:每组两只纸蛙青蛙,两条纸带,剪刀,两根塑料棒]1.将纸蛙跳的远近表示在纸带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在第1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有了初步确定起点与终点的意识。
学生把恐龙模型的头对齐就是在确定起点,然后比较恐龙模型尾部长短就是在确定终点。
为了公平比较与准确测量,我们必须给每一次比较与测量确定起点和终点。
学生在生活中也会有一些确定起点和终点的经历,比如体育活动中的跳高、跳远、赛跑等。
本课将通过青蛙跳远比赛的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学会确定起点与终点,通过研讨让学生理解确定起点和终点的重要性。
在本课的探究活动中,用在纸带上做标记来表征青蛙跳远的距离,这是一个巧妙的设计。
学生将在纸带的一端画青蛙的起跳点,再根据青蛙跳跃的位移在纸带上画出终点的标记,完成表征起点与终点的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会思考:终点究竟是在青蛙的头部画线,还是在尾部画线?甚至有学生可能会要求其他同学与自己的标记方法一致,这些都指向比较与测量中的公平与准确问题。
另外,用纸带表征青蛙跳远的距离,可以很好地呈现青蛙三次跳远的结果,便于展示、交流。
在研讨中,学生将认识到纸带的长度就代表青蛙跳跃的距离,或者说是它移动的距离。
教师要鼓励学生改变他们有关长度的表述,从而帮助他们完成从长度到距离的概念转变。
例如,如果一个学生说他(或她)的纸带比另一个学生的长,可鼓励这个学生使用“距离”一词,即可以说:“我的纸带更长,表明我的青蛙跳的距离更远。
”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建立比较长度的意识,本次课比较青蛙跳远的距离,不再是一个物体的首尾长度,而是一个物体位移的距离。
已有认知物体的长度或高度不变,而现在物体的位移每一次都可能不同。
学生活动时,反复运用起点和终点,这个“点”演变成“线”,起点是共同的起始线,终点是标记的终止线。
因为跳跃的距离没有留下痕迹,当自己的青蛙多次跳跃的距离相互比较,或是与同伴的青蛙跳跃的距离比较或是与小组其他成员比较不便时,表征距离的纸带应运而生。
“比较”进阶到“比量”,为“测量”做准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共同的起始线是公平比较的基础。
2.确定起点和终点是测量的基本要素。
3.青蛙跳远的距离可以用起跳点和落地点来标识。
科学探究目标
1.学习标记起点和终点的方法。
2.尝试以图表的形式记录和组织信息。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2.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3.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探究证据。
4.认同客观地记录青蛙跳远距离比获得比赛胜利更重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2.认识到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标记起点和终点的方法,比较青蛙多次弹跳的距离。
难点:知道裁剪纸带的方法,纸带的长度代表着青蛙跳远的距离。
【器材准备】
为每个学生准备:1只玩具青蛙、1条纸带、1支彩笔、1把剪刀、1个胶棒、1把直尺。
每两名学生:1张对开大纸。
【教学过程】
一、聚焦
(一)导入。
游戏:跳远比赛
(游戏说明:请高矮不同的两位学生到讲台前的空地进行跳远比赛,其他学生仔细观察。
)
比赛完成后,教师提出三个问题:
问题一:你认为他们比赛公平吗?为什么?
问题二:他们是怎么做到公平的?
问题三:怎样知道每个人跳了多远?怎么知道谁跳得更远?
学生讨论,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跳远比赛的活动,学生会认识到确定和标记起点和终点对比较来说是十分关键的。
二、探索:青蛙跳远比赛
(一)试玩玩具青蛙。
1.体验青蛙跳远。
教师分发玩具青蛙,每人一个,让学生练习青蛙跳远,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让青蛙跳跃一段距离。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让每一位学生都熟悉青蛙的玩法,尝试进行起点和终点的确定和标记,并理解青蛙跳跃的距离就是起点到终点的距离。
2.提问:你怎么知道青蛙跳了多远?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在青蛙起跳点画一条线表示起点,在青蛙落地点画一条线表示终点,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就可以表示青蛙跳了多远。
(二)确定青蛙跳远的公平比赛规则。
教师需要指出,我们通过画线的方式记录了青蛙跳远的距离,但是无法方便地与别人青蛙的跳远距离进行比较。
为了方便,我们可以在纸带上记录青蛙跳远的距离,然后剪下来和别人的进行比较。
教师课件展示:一条起跳线和一个青蛙,让学生看清青蛙的头要对齐起跳线。
一条终点线和一个青蛙,让学生注意青蛙的尾部要对齐终点线。
全班要统一标准。
(三)青蛙跳远比赛。
1.发材料。
2.分小组活动。
教师需关注并指导学生对起点线和终点线的确定,提醒他们在纸带上写上姓名及日期,养成记录的好习惯。
(四)谁的青蛙跳得最远。
1.比较自己青蛙三次跳远的距离,确定最远的一次作为自己青蛙的跳远距离。
2.比较小组成员的青蛙跳远距离,确定“哪只青蛙跳得最远”。
要求对齐起点,然后比较终点。
3.教师在黑板上张贴各小组的纸带,让学生观察并比较“谁的青蛙跳得最远”,评出全班跳得最远的青蛙。
三、研讨
1.教师提问:在小组中,谁的青蛙跳得最远?你是怎么知道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基于实验的关键步骤,有根据地说出自己的结论。
2.提问:
(1)观察张贴在黑板上的纸带,它们为你提供了有关青蛙跳远的什么信息?
(2)你的青蛙三次跳远的距离相同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3)你还有其他可以确定跳远距离的方法吗?
教师需反复提醒:对齐起点和确定终点。
设计意图:①认识纸带表征距离的作用;②确定起点和终点进行比较的重要性;③拓展思维,学会比量的多种方法。
)
【板书设计】
起点和终点
共同的起始线、终点线公平
起始线【相关表单】
青蛙跳远记录
姓名: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