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利斯顿盆地大型油气田石油地质研究要点

合集下载

盆地油气地势特点与优势选择

盆地油气地势特点与优势选择

盆地油气地势特点与优势选择科特迪瓦盆地位于几内亚湾(GulfofGuinea)北部,呈东西走向狭长型形态,面积18.55万平方公里。

盆地形成于早白垩世非洲板块与南美洲板块分开,属典型的转换边缘盆地。

盆地内目前共钻探井117口,43个发现,发现的油/凝析油储量为2392MMbbl,气6.08Tcf。

2007年,Tullow 公司在盆地内发现可采储量大于10亿桶的Jubilee油田,引发了该盆地新一轮的勘探热潮。

本文对科特迪瓦盆地的沉积-地层特征、石油地质条件、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开展了详细研究,指出该盆地的勘探前景及有利勘探方向,为我国石油公司获取该盆地区块,开展油气勘探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1盆地构造及地层特征1.1盆地构造及沉积演化科特迪瓦在大地构造上位于西非早元古代克拉通的中部,几内亚太古代地核的东缘。

盆地基底为前寒武系西非克拉通,覆盖了科特迪瓦陆上和加纳陆上大多数面积2。

盆地沉积盖层厚度大,主要是早白垩世和新生界碎屑岩沉积。

最老的沉积岩是早白垩世阿普第阶碎屑岩。

科特迪瓦盆地经历了3个主要构造演化阶段:早白垩世纽康姆—巴列姆期,为前转换阶段,在走滑断裂构造运动形成的伸展地堑中接受沉积,沉积物主要为河流相、三角洲相和湖相沉积,岩性有砂岩、页岩和砾岩。

该期沉积主要分布于转换边缘东部的多哥、贝宁境内。

阿普第—阿尔布期末为同转换阶段,以河流相、三角洲相和湖相硅质碎屑岩为主。

阿尔布期末—森诺曼期初,横向扭错运动结束,基底抬升增强,科特迪瓦—加纳边缘脊遭受剥蚀。

一个广泛存有的阿尔布—森诺曼不整合面记录了两个大陆板块接触的最后时期是晚阿尔布期。

森诺曼期—全新世为后转换阶段,发生明显的重力滑动并发育了大量铲式断层及滑塌构造,沉积了海相页岩或浅水碳酸盐岩。

以森纳阶和渐新统的不整合面为界,后转换阶段分成早、中、晚3个时期。

1.2盆地构造格架控制科特迪瓦盆地边界的是两条大型转换断裂带,圣保罗(St.Paul)断裂带和罗曼什(Romanche)断裂带。

地质学中的盆地形成与油气勘探技术

地质学中的盆地形成与油气勘探技术

地质学中的盆地形成与油气勘探技术盆地是地球表面上洼地的一类形态,位于地壳构造板块或构造断裂带中。

盆地形态有多种不同类型,包括成盆造山、断陷型盆地、拗陷型盆地和古隆起型盆地等。

盆地内通常是深度较大的海或湖泊,常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因此,盆地的形成和油气勘探技术一直是地质学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盆地形成的主要过程盆地形成过程是长期而复杂的,主要由构造变形、沉积作用、地球化学作用以及气候变化等不同的因素综合作用形成。

1. 构造变形大规模地壳构造活动,如板块碰撞、断层移动,都是导致盆地形成的重要因素。

例如,塔里木盆地是由印度板块向南移动与欧亚板块碰撞相结合而形成的。

碰撞造山作用会在板块的边缘形成断层,并将周围的地壳推高。

而在断层附近,地壳组织会因挤压和牵制而形成盆地。

2. 沉积作用为了形成沉积盆地,很多沉积物需要被输送到地球表面。

这些沉积物来源多样,包括骨骼、岩石、沉积物等。

当大量沉积物在盆地中积累而成厚层时,周围的地壳会受到压力,开始向内收缩,从而进一步促进盆地的形成。

3. 地球化学作用地球化学作用是盆地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例如,沉积物中代表生命体代谢的有机物,在被埋入地中的过程中,经过化学反应,会变为含碳酸化合物的烃类物质。

如果这种烃被地壳内的高温高压环境继续加热和裂解,则会释放出天然气或石油。

如果含有天然气或石油的岩石也直接参与到盆地形成的过程中,它们在被高温高压作用下,也可能生成一些新形成的烃质油气资源。

4.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盆地形成的最后重要因素之一。

气候变化和季节变化会导致降水量、海平面、和地球表面水文循环的变化。

例如,海平面的上升随着南极冰盖和格林兰岛的冰盖消失而发生变化。

这么一来,海网的遍布和深化会使更多的岩石和土地被海水所淹没,从而为海湾缩小开辟独立生态环境。

二、盆地中的油气勘探技术盆地是全球油气资源的重要来源,因此盆地中的油气勘探技术对于我们了解油气资源的储量、分布和产量都至关重要。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与威利斯顿盆地Bakken组致密油形成条件的对比及其意义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与威利斯顿盆地Bakken组致密油形成条件的对比及其意义
B a k k e n组 。鄂尔多斯盆地延 长组 长 7段和威利斯顿盆地 B a k k e n组致密油具有极其 相似的成藏条件 和富集规律 ,认 为鄂 尔 多斯 盆地延长组致密油具有较好 的勘探前景 。 关键词 :鄂 尔多斯盆地 ;威利斯顿盆地 ;B a k k e n 组 ;延长组长 7段 ;致密油
尔 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 的勘 探开发 中取得 了一定 的突破 。从 地质 背景 、岩 性特征 、生 油岩 特征 、储集 条件等 方面 , 将威利斯顿盆地 B a k k e n组与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长 7段致密油 的成藏机 理和富集 规律进 行系统对 比。对 比结果 显示 :
两者在构造背景 、源储配置关系 、生油岩特征 、储集 层特征 等方面相 似 ,不 同之处 在于延 长组 的泥 页岩平均 厚度大 于
张妮妮 一,刘洛夫 一,苏天喜 一,吴康 军 一,赵 园园 ,
( 1 .中国石油大学 ( 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 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2 .中国石油大学 ( 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 中心 ,北京 1 0 2 2 4 9 1 0 2 2 4 9 )
摘要 :自北美 B a k k e n组致密油成功开发以后 ,致密油 资源 已成为各 国非常规油气 资源勘探开发 的热 点领域 ,我 国在鄂
第2 7卷
第 5期




V0 1 . 2 7 No . 5 0c t . 2 01 3
2 0 1 3年 1 O月
GEOS CI ENCE
鄂 尔 多 斯 盆 地 延 长 组 长 7段 与 威 利 斯 顿 盆 地 B a k k e n组 致 密 油 形 成 条 件 的对 比及 其 意 义
Abs t r a c t :S i n c e t he t i g h t o i l o f Ba k k e n Fo r ma t i o n i n n o r t h Ame ic r a d e v e l o pe d s u c c e s s f u l l y i n i n d u s t r y,t h e t i g h t o i l h a s b e c o me a h o t s p o t i n t he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u nc o n v e n t i o n a l o i l a n d g a s r e s o u r c e s.a n d t h e Ch a n g 7 Me mbe r o f Ya n c ha n g F o r ma t i o n i n Or d o s Ba s i n ha s a l r e a d y g o t a g r e a t b r e a k t h r o ug h t o s o me e x t e n t i n t h i s h o t a r e a . Ba s e d o n g e o l o g i c a l b a c k g r o u n d, l i t h o f a c i e s f e a t u r e s, o i l — g e n e r a t i n g c o n d i t i o n s a n d r e s e r v o i r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t h i s p a p e r c o mp a r e d t h e me c h a ni s m o f p e t r o l e u m a c c u mu l a t i o n a n d t he r u l e o f e n ic r h me n t o f t he t i g h t 0 i l i n Ba k k e n F o r ma t i o n wi t h t h a t i n t he Ch a n g 7 Me mb e r o f Ya n c ha n g F o ma r t i o n. T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t wo f o r ma t i o n s a r e q u i t e s i mi l a r i n g e o l o g i c a l b a c kg r o u n d,d i s p o s i t i o n o f s o u r c e a n d r e s e r v o i r r o c k,c h a r a c — t e r i s t i c s o f s o u r c e r o c k a n d r e s e r v o i r . Th e o n l y d i f f e r e nc e i s t h a t t he a v e r a g e t hi c k n e s s o f t h e s h a l e i n Ya n c h a n g F o m a r t i o n i s t h i c ke r t ha n t h a t i n t h e Ba k k e n Fo r ma t i o n . Th e c o mpa r i s o n r e s u l t s i nd i c a t e t h a t t he Ya n c h a n g Fo r — ma t i o n i n Or d o s Ba s i n ha s a g o o d e x pl o r a t i o n p r o s p e c t . Ke y wo r ds:Or d o s Ba s i n;W i l l i s t o n Ba s i n;Ba kk e n Fo r ma t i o n;Cha n g 7 Me mbe r o f Ya n c ha ng Fo r ma t i o n;

油气田开发地质重点

油气田开发地质重点

1 开发地质特征:油藏所具有的那些控制和影响油气开发过程,从而也影响所采取的开发措施的所有地质特征。

2迟到时间:是指碎屑从井底反至井口的时间。

3地层测试:在找到油气层后,为获取油气层产量,压力、产业性质、地层渗透率、流体样品等资料,这一类工作称之为地层测试。

4油层对比:在一个油田范围内,对含油层系中的油层进行对比。

5 储层地质模型:能描述实际储层性质特征并简化了的人造模拟系统,用地质上的术语来说,就是将储层各种性质特征在三维空间的变化及其分布定量表述出来的地质模型。

6 水淹层:油田注水开发后,原来的油气层进入了注入水,试油后部分产水或完全产水的地层。

7 剩余油:已开采但未采出生留在地下的石油。

8开发地质学;油气田发现后围绕油气田开发而进行各项地质研究工作的一门应用科学。

9 储量核算;储量复算后开发过程中的各次储量计算。

10 储层非均质性;储层在空间分布及内部各种属性上都存在不均匀的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储层非均质性。

11 地质录井;在钻井过程中,收集、记录和整理各种地质资料,判断井下地质情况及其含油气性情况的工作。

12 井身结构;是指套管层次、各层套管的直径和下入深度、各层套管相应的铅头直径和钻进深度,各层套管外的水泥上返高度等等。

13 测井系列;指在给定的地区地质条件下,为了完成预定的地质勘探开发任务或工程任务而选用的一套经济适用的综合测井方法。

14 标准层;在地层剖面上岩性特征突出,分布较稳定且厚度变化不大的岩层,为某一特定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的特殊沉积。

15 储层敏感性:外来流体与油气储层内填隙物发生各种物理或化学作用而使储层孔隙结构和渗透性发生变化的性质,即为储层的敏感性。

16 储层综合评价;在沉积相,成岩作用,储集特征等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储层进行分类并分段,分区块的进行评价,确定不同层段,不同区块储层质量的相对差异,进行相对分类,以指导勘探方向和开发方案的制定。

17 表内储层;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有开采价值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地质储量18 渗透率极差;渗透率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

富含油气前陆盆地石油地质特征

富含油气前陆盆地石油地质特征

富含油气前陆盆地石油地质特征油气前陆盆地是指在大陆地壳沉积时期形成的主要聚积油气资源的地质构造和地质盆地。

这种地质盆地具有丰富的石油地质特征,包括沉积特征、构造特征、岩石特征和流体特征等方面。

首先,油气前陆盆地的沉积特征是其最突出的地质特征之一、其沉积物主要由陆源碎屑物质和有机质组成,具有大厚度、大容量等特点。

在盆地的深部,通常存在良好的蓄积层和密封层,有利于油气的积聚和储藏形成。

沉积特征是判断盆地石油地质条件良好与否的重要依据之一其次,油气前陆盆地的构造特征也是其石油地质特征之一、大部分盆地是由于构造运动引起的,褶皱、断裂、隆起等构造现象常常发育,对于油气的形成和保存产生了重要的控制作用。

常见的构造特征有受压弯曲构造、推覆构造和裂隙构造等。

油气通常富集在构造陷落带、断裂带和褶皱带等构造位置上。

再次,油气前陆盆地的岩石特征也是其石油地质特征之一、岩石通常是沉积作用产生的,常见的岩石类型有砂岩、泥岩、页岩等。

砂岩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透水性,是不透水岩石中的主要蓄积层;泥岩和页岩具有较低的孔隙度和透水性,常常起到了盖层的作用,对于油气的保存和封存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岩石类型如碳酸盐岩和煤等,也是油气研究中的重要对象。

最后,油气前陆盆地的流体特征也是其石油地质特征之一、油气通常以流体的形式存在于地下,其流体特征包括组分、运移性和饱和度等方面。

通常,油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主要成分为烃类化合物,而气则是由气态的碳氢化合物组成。

油气在地下可以通过孔隙和裂缝等空隙进行运移,对于油气的勘探和开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饱和度是指地下岩石中的孔隙或裂隙被油气填充的程度,饱和度高的地层通常是潜在的油气储存空间。

综上所述,油气前陆盆地具有丰富的石油地质特征,包括沉积特征、构造特征、岩石特征和流体特征等方面,这些地质特征对于油气资源的形成和保存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

对于石油地质学家和勘探开发者来说,深入研究这些特征对于发现和利用油气资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重点总结(文本)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重点总结(文本)

一、油气田开发地质学主要的研究内容:1、储层研究:包括油气层的储集类型、岩性、物性、厚度、分布、形态、沉积类型等;2、油层非均质性研究:包括对碎屑岩储层岩性、物性在纵向上、横向上的变化及其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3、构造、断裂系统研究:包括构造的形态、成因,断层的性质、产状、分布特点、成因,发育时代,演化规律,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和破坏作用;4、流体分布及流体性质研究:包括油气水的纵向、平面的分布规律,油气水的性质;5、油气储量研究:包括储量计算方法研究、储量计算参数的确定。

二、开发地质学研究手段:1、利用钻井资料:包括取心资料、化验分析资料;2、利用地球物理勘探资料:包括地球物理测井资料,二维地震、三维地震、井间地震等;3、利用试油、试采、矿场开发资料:包括产量、含水、含水变化率、地层压力、温度、化验分析资料等。

三、开发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四、油藏描述的目的包括:1、真实、准确、定量化地展示出储层特征;2、最优化地提高采收率;3、提高可靠的油藏动态预测;5、降低风险及效益最大化一、美国常用API度表示石油的相对密度:二、动力粘度,运动粘度,相对粘度。

1动力粘度;面积各位1m^2并相距1m的两平板,以1m/s的速度作相对运动时,之间的流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内摩擦力。

原油粘度的单位是:mPa.s2运动粘度是动力粘度与同温度、压力下的流体的密度比值。

单位m^2/s3相对粘度,就是原油的绝对粘度与同温度条件下水的绝对粘度的比值。

三、国际稠油分类标准原油粘度的影响因素:与原油的化学组成、溶解气含量、温度、压力等因素关系密切。

四、气藏气气顶气煤层气五、油田水的赋存状态 1、超毛细管水(自由水2、毛细管水3、束缚水(吸附水 (1)边水 (2)底水 边水油藏 底水油藏 油田水通常划分为4类: 矿化度硫酸钠型,重碳酸钠型,氯化镁型,氯化钙型。

六、干酪根的性质、类型七、生成油气的地质及动力条件一、凡是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的岩石均称为储集岩。

东威利斯顿盆地巴肯地层完井系统、分级和水利压裂趋势的影响(2012年第5期)课案

东威利斯顿盆地巴肯地层完井系统、分级和水利压裂趋势的影响(2012年第5期)课案

东威利斯顿盆地巴肯地层完井系统、分级和水力压裂趋势的影响Randy Follette等摘要:在这项研究中,作者分析了巴肯Sanish-Parshall区超过400口井的井和生产数据。

本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模式识别技术与其他数据开发技术结合来解释数据集的趋势。

这项研究结合了来自北达科他石油与天然气工业委员会的数据集、公开数据和室内专有数据。

本研究的目的是寻找不同完井方式的井生产结果的相关趋势,完井方式包括压裂滑套和封隔器、桥塞射孔或混合完井,以确定产能是否存在差异以及是否需要考虑完井建议。

本项目的趋势研究除了完井类型还包括作业参数,如压裂液类型和用量、支撑剂类型和用量,完井级数和段长、射孔簇间距和长度以及计算射孔摩擦压降。

由于统计的重要性,对分析的所有参数都进行了检验。

这项工作是有意义的,因为它表明,实用的数据开发方法应用到一个中等规模的页岩油(轻、致密油)井数据集可能会得到关键经验,而当使用小数据集时,可能并不明显。

这项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使用组合的储层性质指标、井身结构数据、完井数据和增产数据与生产结果进行对比,放到巴肯地层的地理角度以改善解释。

该工作的重要性还在于它允许在考虑完井时间和成本与系统之间产量差异实现平衡的基础上选择完井系统。

例如,压裂滑套与桥塞射孔和混合完井系统。

0 引言巴肯页岩生产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最近油价上涨、页岩生产兴趣的提升、水平井钻井和多级压裂的结合给威利斯顿盆地尤其是在北达科他的Mountrail县带来了繁荣。

在撰写本文时,Mountrail县超过845口井已经完井并正在生产。

这些井的地理分布及其相对产油量如图1。

该图是一个圆饼图,显示的是第一年生产期间产量最高月累积产油量的对数。

只有至少3个月生产数据公布的井被列入,图1 Mountrail县最大月产油量的对数,桶/月。

因为数据调查显示,第一个月并不总是产量最高月。

从图中可以看出,存在明确的“甜点”,这意味着研究区储层性质不均匀。

石油地质研究中的特征与规律

石油地质研究中的特征与规律

石油地质研究中的特征与规律石油地质研究是关于地球沉积物中石油类型、规模、分布、运移及聚集规律等方面的研究。

石油地质研究不仅直接关系到石油勘探与开发,而且对于认识地球物质和地球环境演变等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下面简要介绍几个石油地质研究中的特征和规律。

一、沉积岩中的石油凝聚体特征沉积岩是岩石中含有最多石油资源的岩石类型。

其中的石油凝聚体是石油地质研究对沉积岩的特征鉴定中的基本步骤。

在沉积过程中,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分解产生的油脂和残渣物建立了复杂的原形态关系,而大气、水文环境因素的交织作用,进一步影响了油脂形态和残渣物的结构和形态。

石油凝聚体特征的研究也涉及了任何就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分布及其在原油分布中的型号分布规律等。

二、大沙漠区储层特征大沙漠区位于中国大陆东部,为石油工业的重要勘探区域。

大沙漠区沉积物特征独特,储层条件极其复杂,是国内外石油地质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般而言,大沙漠区储层的岩石类型以砂岩、泥岩为主,但存在着岩性变化频繁、储层品质差异较大、储集空间选择性强等特点。

石油地质研究中,除了要关注储层特性,还要考虑地层盆地演化、形成机理、岩石发育过程等多个因素,为石油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三、烃类运移与聚集规律石油地质研究中,对于烃类运移与聚集规律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烃类是沉积物中存在的有机物质,通过地质运移过程在隔水层中积累,至形成石油、天然气等油气资源。

石油地质学家研究烃类运移与聚集规律的目的在于揭示油气资源形成的机制及规律,了解油气成藏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有利于制定油气勘探和开发的方案和策略。

总之,石油地质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牵涉因素复杂,需要多学科交叉整合的综合科学,更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发现。

我国的石油地质工作者正积极开展国内外石油地质研究,以推进我国石油事业发展,为推进世界能源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与威利斯顿盆地Bakken组致密油形成条件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与威利斯顿盆地Bakken组致密油形成条件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与威利斯顿盆地Bakken组致密油形成条件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重要的油气资源基地之一,其中延长组长是其中的主要产油层位。

而在北美洲,威利斯顿盆地的Bakken组也是致密油的重要产区。

了解这两个产区的致密油形成条件,可以对研究和开发类似层位的油气田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延长组长和Bakken组获得致密油的首要条件是沉积环境。

在远古时期,这两个盆地都是海洋-陆地过渡带,沉积物质主要由陆地沿海冲积和风化物质形成。

同时,两个盆地所处的纬度相似,较为寒冷,使得生物群落相对单一,不同沉积环境下沉积物质中的有机质含量相对集中。

其次,形成致密油需要特定的岩石类型和地质结构。

在延长组长和Bakken组中,高比孔砂岩的比例较高,是形成致密油的关键。

另外,在这两个盆地中,由于大陆漂移和地壳构造的影响,形成了较强的断层和裂缝,这为形成油气聚集和运移提供了通道。

接下来是烃源岩。

烃源岩是有机质丰富的岩石,需要在有利的沉积环境下沉积和保存,以形成大量的有机物质。

在延长组长和Bakken组中,黑色泥岩等烃源岩的厚度和含量较高,铁质砂岩中也富含有机质,为后期烃类生成和成藏提供了条件。

致密油的形成还需要合适的渗透率和孔隙度。

由于砂岩的孔隙度较小,油气无法自由移动,所以需要存在一定的渗透率和连通性,形成致密油储层。

在延长组长和Bakken组中,沉积物质的密度和压实度较高,孔隙度和孔隙连通性较小,使得原本具有良好渗透性的砂岩变得致密。

最后,致密油的形成还需要运移和聚集作用。

由于致密油储层的特殊性质,一般无法利用自然气压力实现油气的运移,需要依靠人工技术进行开采。

在延长组长和Bakken组中,由于地质运动使得存在一定的构造复杂性,形成了多个油气聚集区,有利于人工开采的实施。

综上所述,延长组长和Bakken组形成致密油具有相似的条件。

研究这些条件对于发现和开发新的致密油储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EastVenezuela盆地油气聚集与勘探潜力

EastVenezuela盆地油气聚集与勘探潜力

部分 含高岭 石胶 结物 。 沉积 厚度为 30 80 , 8 ~10m () 白垩系巨层序: 3后 盆地大部分地区在古新世继 组成 , 沙坝以 及漏湖相 。 孔 续 以被动 边缘 浅海 碎 屑岩沉积 作 用为主 ,始新 世 至渐 沉积相 类型为 海侵近 岸环境 下滩 、 隙 度为 1 %~2 %,平 均为 1 %;渗 透率 为 1 0 1 0 6 ~ 0 新世 ,受盆 地北 部的 逆冲作 用 ,前渊 区沉积 了约 3 m k 厚的浅海碎屑岩以及局部地区孤立小型碳酸盐岩台地。 3 0 m D。 50 Meeu e O c a : rc r 和 f i 组 这两 套储 层是 盆地 内物性 i n Maui 次盆中新世至上新世沉积最厚, tr n 轴部可达 4 ~ 也是奥 里诺科 重油带 原油最 大的储 层 , 目 9 m; Gu r o 盆北部 、南 部以 及西部 受侵蚀 和剥 最好 的储 层 , k 而 ai 次 c
a 并没有 盆地前列【 。 截至20 年4 盆地内共发现油田3 5 V nze 盆地区地壳破裂方式以剪破裂为主 , , 07 月, 3 eeul 发生 明显的地 壳拉张 作用[ 。伴随古 陆分离 的裂谷 活 2 , 个 ,累计探 明可采油气储量 14 8 8 0 ,其中 3 4 .1X 16 t E向区域性地堑、 半地堑的形成。 这一 9 .% 87 位于陆上 , 而这其 中9%资源量分布于Maui 动导致盆地内N 6 tr n
本文以国外的基础资料搜集整理为主,探讨 E s at 并对其 勘探潜 力进行 分 瑞拉中部和东部大部分地区 , 其北部边境为 E i r V n zea L Pl e eul盆地石油 地质特 征 , a 析。 走滑断层,与科迪勒拉山前缘的变质岩和火成岩相接 触 ,向南沉 积体上超 于 G a a a 盾并尖灭 ,东 界是 uyn 地 1Es V nze 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at eeu l a 赤道 大西洋洋 壳 ,西 界是 E a l IB u 隆起 ( 1。盆地 图 ) E s Ve eu l盆地 是发 育于超大 陆 P n e 陆壳 at n z ea aga 总面积 为 2 .75X14m 中陆上部 分 1 .6 342 0k ,其 688×

巴肯组和尼尔布拉勒页岩油系统调研

巴肯组和尼尔布拉勒页岩油系统调研

1 巴肯组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历程威利斯顿盆地位于美国西北部,横跨美国三个州(蒙大拿州、北达科他州和南达科他州)和加拿大的两个省份(萨斯喀彻温省和曼尼托巴省),其沉积地层总厚度达1.5×104ft(4572m),巴肯(Bakken)组页岩是主要的产油气层,地层最厚处可达150ft(45.7m),但在盆地内大部分地区,其厚度比较薄,巴肯组油层的顶部深度由加拿大境内的数千英尺到北达科达州境内的上万英尺(图1.1)。

2008年6月24日,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发表了一项官方研究报告。

该研究报告指出预计在巴肯页岩蕴藏巨大的油气储量,可采储量可达3.65×108bbl(0.58×108m3)石油当量的原油。

该报告与1995年的预测结果比较,可采储量增长了25倍。

同时,北达科他州也发布了一份报告,估计在其境内的巴肯油层有2.1×108bbl(0.33×108m3)可采石油储量,这些数据包含常规(巴肯组中段)和非常规油气藏(巴肯组上、下段页岩油藏)。

1.1勘探历程自1950年以来,威利斯顿盆地巴肯组已开展了多轮勘探(表1-1)。

1953年在北达科他州发现第一个油田,即安蒂洛普油田,这个油田的开发一直持续到60年代。

安蒂洛普油田的巴肯组及斯里福克斯组上段为与挤压褶皱作用有关的低渗裂缝性储层,是主要的产油气层,(Murray,1968)。

油井为直井,在采用油基压裂液进行加砂压裂增产处理后,产能平均达到了209bbl/d(33.23m3/d)。

安蒂洛普油田已累积产油0.194×108bbl(308×104m3),产气327×108ft3(9×108m3)。

1961年,壳牌公司获得了巴肯组含油气系统的第二个重大油气发现,即埃尔克霍恩兰奇油田。

在对埋藏较深的红河段(主要目的层、奥陶系)钻探失利之后,在次要目的层巴肯组上页岩段中进行了完井作业,获得成功。

塔里木盆地与威利斯顿盆地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特征对比

塔里木盆地与威利斯顿盆地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特征对比

塔里木盆地与威利斯顿盆地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特征对比陶崇智;白国平;王大鹏;张明辉;牛新杰;郑妍;白建朴【期刊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年(卷),期】2013(000)004【摘要】塔里木盆地和威利斯顿盆地均以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为主要勘探层系。

基于对构造沉积背景和油气成藏条件的对比分析,探讨了两个盆地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的异同。

威利斯顿盆地所处的北美板块规模较大,构造相对稳定,沉积主要受海平面升降的控制。

塔里木盆地所处的塔里木板块规模较小,构造变动强烈,沉积受构造运动影响较大。

威利斯顿盆地发育了高丰度的烃源岩、良好的孔隙型储层和蒸发岩盖层。

而塔里木盆地古生界发育高-过成熟度烃源岩、岩溶型和白云岩储层及泥岩和蒸发岩主导的盖层。

二者均发育有多种类型圈闭的古隆起,可作为盆地油气富集的主要区带。

威利斯顿盆地发育的多套蒸发岩盖层使得含油气系统概念在该盆地能够得到有效的应用,而油气成藏体系则可以更有效地指导以塔里木盆地为代表的多源、多灶和多成藏期盆地的油气勘探。

白云岩-蒸发岩构成了威利斯顿盆地重要的储-盖组合类型。

以此类比,塔里木盆地巴楚和塔中地区的中、下寒武统白云岩-中寒武统膏盐岩储-盖组合是未来勘探的有利目标区。

【总页数】10页(P431-440)【作者】陶崇智;白国平;王大鹏;张明辉;牛新杰;郑妍;白建朴【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1【相关文献】1.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特征 [J], 黄太柱;蒋华山;马庆佑2.塔里木盆地海相古生界油气勘探的进展 [J], 康玉柱3.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孤岛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油气成藏特征 [J], 刘树根;时华星;徐国强;宋明水;覃建雄;徐春华;孙玮4.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的特殊性 [J], 邬光辉;刘虎;石晓龙5.塔里木盆地古生界海相油气勘探——访康玉柱院士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主要类型盆地的基本石油地质特征

主要类型盆地的基本石油地质特征

主要类型盆地的基本石油地质特征
主要类型的盆地的基本石油地质特征包括:
1. 逆冲盆地:这些盆地通常形成于碰撞带,具有复杂的构造,包括逆冲断层、褶皱和逆冲带的堆积。

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构造陷落带或断层盆地中。

2. 伸展盆地:这些盆地通常形成于大地构造伸展作用下的断裂带,具有广阔的盆地扩张地块。

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断层陷落带或断层陷落板块内。

3. 弧前盆地:这些盆地形成于弧前或弧后的洋中脊或洋-陆碰撞带,由高度拉伸、俯冲及碰撞引起。

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拉伸断层陷落带或板块碰撞带内。

4. 前陆盆地:这些盆地形成于大陆碰撞带前缘,由于造山带后退而形成,具有沉积物厚度较大的特点。

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沉积盆地中。

5. 浅海盆地:这些盆地形成于浅海环境,通常具有丰富的有机质沉积物和适宜的沉积环境。

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生物石油或碳酸盐岩中。

6. 深水盆地:这些盆地形成于深海环境,通常具有复杂的沉积体系和特殊的地貌。

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深水沉积岩或深层沉积过程中。

油气地质与勘探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油气地质与勘探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油气地质与勘探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绪论单元测试1.大庆油田的发现,证明了陆相生油理论。

参考答案:对2.任丘油田是我国新中国成立后发现的第一个大型潜山油田。

参考答案:对3.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发现于年。

参考答案:1955年4.我国第一口千吨井为位于东营胜利村的井,胜利油田由此命名。

参考答案:坨11井5.石油天然气之所以被称为“高效优质燃料”是因为其具有等优点。

参考答案:燃烧完全;发热量大;运输方便;容易开采6.未来油气勘探领域有等。

参考答案:陆上深层;深水勘探;勘探程度较低的地区;非常规油气7.地质测量-地球物理勘探找油阶段的油气勘探指导理论主要为。

参考答案:圈闭论;背斜理论第一章测试1.若水中含盐度增大,石油在水中的溶解度下降。

参考答案:对2.某原油烷烃、环烷烃、芳烃+NSO化合物含量分别为35%、30%、35%,其地球化学类型为。

参考答案:石蜡-环烷型3.能形成天然气气水合物的地区有:。

参考答案:冻土带;极地;深海沉积物分布区4.根据石油中不同部分对有机溶剂和吸附剂的选择性溶解和吸附的特点,将原油分成若干部分,从而得到石油的。

参考答案:组分组成5.钒、镍含量低且钒/镍小于1,指示一般为陆相成因的石油。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通常无机成因气具有δ13C1<δ13C2<δ13C3的特征,而有机成因则具有倒转序列。

参考答案:错2.年龄越大的烃源岩,其生烃门限温度越低。

参考答案:对3.以下各项中,属于热催化生油气阶段特征的有。

参考答案:以低环和低碳原子数分子占优势;主要作用因素为热力和催化剂作用;奇数碳优势消失4.煤中有利于石油生成的显微组分主要为无定形体、藻质体、壳质组。

参考答案:对5.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油有机质进入生油门限以后生成的天然气的是。

参考答案:油型凝析气;石油裂解气6.沉积有机质大量转化成烃类需要一定埋深和温度。

参考答案:对7.下列各项中,可评价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指标有。

非常规储层压裂改造技术进展及应用

非常规储层压裂改造技术进展及应用

非常规储层压裂改造技术进展及应用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非常规储层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非常规储层,如页岩、致密砂岩等,由于其低孔低渗特性,压裂改造技术成为了提高其开采效率的关键。

本文旨在综述非常规储层压裂改造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压裂液体系、压裂工艺、裂缝监测与控制等方面,并探讨这些技术在国内外油气田的实际应用情况。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案例分析,本文旨在为非常规储层压裂改造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该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二、非常规储层压裂改造技术的发展历程非常规储层压裂改造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水力压裂到现代复杂储层压裂技术的转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对传统油气资源的日益开采,非常规储层如页岩、致密砂岩等逐渐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

这些储层具有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等特点,使得常规的压裂技术难以满足开发需求,推动了非常规储层压裂改造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初期,非常规储层压裂主要依赖于传统的水力压裂技术,通过高压泵注大量液体来形成裂缝,从而提高储层的渗透性。

然而,这种方法在非常规储层中往往效果不佳,因为这些储层的岩石性质复杂,裂缝扩展困难。

随着技术的进步,科研人员开始尝试使用多种压裂液体系,如泡沫压裂液、稠化压裂液等,以提高压裂效果和降低对储层的伤害。

同时,为了更精确地控制裂缝的扩展方向和长度,研究人员开始引入地质导向、数值模拟等先进技术,为压裂施工提供更为准确的指导。

近年来,随着水平井技术的广泛应用,非常规储层压裂改造技术迎来了新的突破。

水平井技术能够使得井筒与储层接触面积更大,有利于裂缝的扩展和油气的流动。

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又进一步开发出了分段压裂、多级压裂等复杂压裂技术,以适应不同储层条件和开发需求。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非常规储层压裂改造技术也在不断探索环保型压裂液和减少水资源消耗的新方法。

例如,利用二氧化碳等环保介质作为压裂液,既能够满足压裂需求,又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重点总结(含图)..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重点总结(含图)..

一、油气田开发地质学主要的研究内容:1、储层研究:包括油气层的储集类型、岩性、物性、厚度、分布、形态、沉积类型等;2、油层非均质性研究:包括对碎屑岩储层岩性、物性在纵向上、横向上的变化及其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3、构造、断裂系统研究:包括构造的形态、成因,断层的性质、产状、分布特点、成因,发育时代,演化规律,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和破坏作用;4、流体分布及流体性质研究:包括油气水的纵向、平面的分布规律,油气水的性质;5、油气储量研究:包括储量计算方法研究、储量计算参数的确定。

二、开发地质学研究手段:1、利用钻井资料:包括取心资料、化验分析资料;2、利用地球物理勘探资料:包括地球物理测井资料,二维地震、三维地震、井间地震等;3、利用试油、试采、矿场开发资料:包括产量、含水、含水变化率、地层压力、温度、化验分析资料等。

三、开发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四、油藏描述的目的包括:1、真实、准确、定量化地展示出储层特征;2、最优化地提高采收率;3、提高可靠的油藏动态预测;5、降低风险及效益最大化一、美国常用API度表示石油的相对密度:二、动力粘度,运动粘度,相对粘度。

1动力粘度;面积各位1m^2并相距1m的两平板,以1m/s的速度作相对运动时,之间的流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内摩擦力。

原油粘度的单位是:mPa.s2运动粘度是动力粘度与同温度、压力下的流体的密度比值。

单位m^2/s3相对粘度,就是原油的绝对粘度与同温度条件下水的绝对粘度的比值。

三、国际稠油分类标准原油粘度的影响因素:与原油的化学组成、溶解气含量、温度、压力等因素关系密切。

四、气藏气气顶气煤层气五、油田水的赋存状态 1、超毛细管水(自由水2、毛细管水3、束缚水(吸附水 (1)边水 (2)底水 边水油藏 底水油藏 油田水通常划分为4类: 矿化度硫酸钠型,重碳酸钠型,氯化镁型,氯化钙型。

六、干酪根的性质、类型七、生成油气的地质及动力条件凡是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的岩石均称为储集岩。

准噶尔盆地芦草沟组与威利斯顿盆地Bakken组致密油的对比及其意义

准噶尔盆地芦草沟组与威利斯顿盆地Bakken组致密油的对比及其意义

1.2 芦草沟组
目前关于芦草沟组岩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盆地南缘,认为芦草沟组主要岩性为灰黑色、 黑色、褐灰色砂质页岩、油页岩,夹粉砂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但由于相对湖泊中位置 不同, 沉积相以及向对应的岩石类型也会有所差异。 匡立春等通过吉 174 井储层段大量薄片 鉴定以及电子探针背散射观测和成分分析, 确定了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岩石类 型以致密砂岩、云质岩为主,主要包括砂屑云岩、云质粉砂岩、泥晶白云岩以及少量岩屑砂 [5] 岩、含钙长石砂岩等。不同于 Bakken 组致密油页岩储层 。 “上甜点”体主要发育滨浅湖—半深湖亚相沉积,其中又以发育各类滩坝为主要特征。 湖泊中的沙坝, 根据组成物质, 可分出陆源碎屑物质组成的砂质滩坝和油碳酸盐物质组成的 滩坝, 前者比较常见。 这一段优势岩性为泥粉晶白云岩和颗粒白云岩, 总厚度达到 12.98m, 而各类粉细砂岩总厚度为 3.82m,相对不发育。 “下甜点”体主要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和滨浅湖-半深湖亚相泥岩沉积,陆源碎屑增多。 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 远砂坝和席状砂是主要沉积砂体, 含油性较好。 远砂坝以细砂岩为主, 发育单层相对较厚的块状层理;席状砂层薄,以粉砂岩和泥岩频繁互层为主,较其他层位, 碎屑岩的分布相对较多。这一段岩石类型较“上甜点”段少,相对发育各类粉细砂岩,总厚 [6, 7] 度达 34.03m,而白云岩类中仅发育泥粉晶白云岩,厚度为 6.24m 。 芦草沟组主要发育一套沉积于咸化湖泊中的, 受机械沉积、 化学沉积及生物沉积等共同 作用形成的粉细砂及碎屑、 泥、 碳酸盐岩等。 岩性上细下粗, 具有三多的特点, 及岩性多变、 矿物成分多变、多为过渡性岩类,这与在成岩演化过程中,岩石发生了不均与硅化、方解石 [8] 化、白云石化、沸石化、黄铁矿化及钠长石化等作用有关 。

威利斯顿盆地巴肯组泥页岩排烃效率地质研究

威利斯顿盆地巴肯组泥页岩排烃效率地质研究

威利斯顿盆地巴肯组泥页岩排烃效率地质研究胡莹;卢双舫;李文浩;张鹏飞;张晗;李倩【摘要】为了弄清造成威利斯顿盆地巴肯组泥页岩相对含油量低,而致密砂(灰)岩中含油量高的原因,对巴肯组泥页岩的排烃特征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油气勘探相关资料的分析基础上,结合薄片鉴定和地球化学分析方法,探讨了巴肯组泥页岩的排烃特征.结果表明,巴肯组泥页岩的高排烃效率是造成巴肯组中段致密层段相对含油量高、而泥页岩相对含油量较低的根本原因.巴肯组泥页岩产率指数与其有机碳含量的明显不匹配,可溶有机质族组成的低饱/芳值以及巴肯组中段粉砂质白云岩强荧光性都说明巴肯组泥页岩发生过大量的排烃.泥页岩的生烃增压引起的超压诱导泥页岩产生的微裂缝与干酪根网络构成了石油初次运移的通道,也利于泥页岩排烃.【期刊名称】《中国矿业》【年(卷),期】2016(025)010【总页数】5页(P163-167)【关键词】致密油;含油量;排烃效率;巴肯组;威利斯顿盆地【作者】胡莹;卢双舫;李文浩;张鹏飞;张晗;李倩【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非常规油气与新能源研究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非常规油气与新能源研究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非常规油气与新能源研究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非常规油气与新能源研究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非常规油气与新能源研究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非常规油气与新能源研究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近年来,在石油需求量高速增长的刺激下,随着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致密油资源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石油工业争相介入的热点领域之一[1]。

威利斯顿盆地艾勒姆库里大油田的石油地质特征

威利斯顿盆地艾勒姆库里大油田的石油地质特征

威利斯顿盆地艾勒姆库里大油田的石油地质特征威利斯顿盆地艾勒姆库里大油田的石油地质特征Stephen A. Sonnenberg;Aris Pramudito;王淑芳;林森虎【期刊名称】《石油科技动态》【年(卷),期】2011(000)006【摘要】威利斯顿盆地艾勒姆油田是2000年在泥盆系-密西西比系巴肯组中部发现的大型油田.该油田从2000年开始水平钻井,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600多口.该油田估计最大可采储量超过2亿桶油(3180万立方米).油田地区巴肯组由三段组成:上部页岩、中部粉砂质白云岩和下部粉砂岩.油田范围内巴肯组总厚度为10-50 ft(3.1-15.3m).上部页岩是一套灰黑色-黑色坚硬的硅质页岩,含少量钙质和硫化铁,易碎裂.该套页岩含有机干酪根、少量粘土、细粒石英颗粒以及一些方解石和白云石.干酪根主要由无定形物质组成,有机组分均匀分布于整个页岩层内,而不是集中分布在纹层或透镜体中.油田区域内的上部页岩厚度为6-10 ft(1.8-3.1m).中部岩层由粉砂质白云岩组成,厚度为10-40 ft(3.1-12.2m).艾勒姆库里油田的巴肯组下段由灰褐色泥质有机质丰富的粉砂岩组成,普遍含有掘穴动物和腕足类动物化石碎片.这个沉积相与油田北部的下巴肯组黑色页岩相似,解释为向北倾斜的深水沉积的黑色页岩相.下部岩层厚度范围为2-6 ft(0.61-1.8m).基于化石丰富程度以及潜穴数量,巴肯组的三段岩层分别解释为,沉积于有氧带之下环境(中段,潜穴发育,但很少生物化石)、贫氧环境(下段,生物化石发育,潜穴较少发育)、厌氧环境(上段,很少生物化石并且潜穴不发育).艾勒姆库里油田的主要储层是巴肯组的中段,该段岩层基质孔隙度和渗透率低,深度介于8500-10500ft(2593-3203m).目前,该油田的范围大致在450 mi2(约合1165 km2).巴肯组中段的孔隙度在3%-9%之间,渗透率平均值为0.04 mD.总体而言,由于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石油地质学期末考核作业——文献翻译威利斯顿盆地Elm Coulee大型油田石油地质研究授课教授:蒋有录班级:资源研09-8班专业:地质工程姓名:隋永婷学号: Z09010025威利斯顿盆地Elm Coulee大型油田石油地质研究摘要威利斯顿盆地Elm Coulee油田是巴肯组中段(泥盆系一密西西比系)的一个大型油田,发现于2000年,在2000年开始在这个油田钻水平井,目前为止,油井总数已有600多口,其石油可采储量在两亿桶以上。

油田区域内巴肯组可划分为三段:(1)上页岩段;(2)中粉砂质白云岩段;(3)下粉砂岩段,总厚度介于3.1到15.3 m 之间。

上部页岩呈黑灰色,坚硬,以硅质为主,呈页状。

页岩由暗色干酪根、少量粘土、一些方解石和白云石组成。

干酪根以无定型为主,整个页岩段内有机质均匀分布。

上页岩段的厚度为1.8~3.1 m。

中段为粉砂质白云岩,厚度为3.1~12.2 m。

下段为泥质粉砂岩,有掘穴动物和腕足动物化石碎片。

相当于油田以北地区巴肯组下段的黑色页岩相,为深水黑色页岩相在向陆上倾方向上的同位地层。

下段的厚度为0.61~1.8 m。

根据化石的丰富程度和掘穴的数量来判断,巴肯组各段的沉积环境为含氧环境、低氧环境和缺氧环境。

Elm Coulee油田的储层主要分布在巴肯组中段,孔隙度和渗透率都较低,埋藏深度为2 593~3203 m。

目前发现的油田面积大约为1 165 km2。

巴肯组中段的孔隙度介于3%到9 %之间,渗透率平均为0.04 md。

巴肯组中段的储层物性随着粘土基质含量减少而变好。

基质渗透率在区内石油开采中发挥着主要作用。

水平井的井距为640~1 280英亩。

初产量为200~1 900桶/日。

该油田的巴肯组上段可能对石油产量也有一定的贡献,估计在总产量的20%以下。

Elm Coulee油田的情况说明,威利斯顿盆地巴肯组油气系统的石油开发潜力十分巨大。

引言密西西比系——泥盆系巴肯油气系统特点为:储层低孔低渗、烃源岩富含有机质和区域油气聚集。

目前非常规成藏带是很多油气公司勘探开发的重点。

研究认为巴肯组烃源岩的潜力巨大,生油量估计在100~4 000亿桶(Dow,1974;Williams,1974;Meissner,1 978;Schmoker 和Hester,1983;Price等,1984;Webster,1984;Meissner和Banks,2000;Pitman等,2001;Flannery和Kraus,2006;LeFever和Helms,2006)。

美国地质调查局认为,巴肯组的油气资源量为石油36.5亿桶(5.8亿方)、伴生气和溶解气1.85万亿立方英尺(518亿立方米)、天然气1.48亿桶(0.235亿方)。

图l表示了威利斯顿盆地密西西比系的底面构造图。

这个盆地Nesson、Billings和Cedar Creek背斜的特征比较明显。

1950年第一次发现石油就是在Nesson背斜。

1951年,Nesson背斜的志留系Interlake组油藏首先投入开发。

有证据表明,这些构造很多都具有古老的成因,且对古生界的沉积有影响(Gerhard,1990)。

图1 威利斯顿盆地的位置图及密西西比系底面等高线图(海底)等高线间隔305 m。

Elm Coulee油田位于蒙大拿州东北部。

虚线显示了巴肯组的分布范围。

P=帕歇尔油区的位置;A=安蒂洛普油田的位置。

巴肯油气系统由巴肯组、Lodgepole组下段和ThreeForks组上段组成(图2)。

在威利斯顿盆地大部分地区,巴肯组由三段组成:(1)上页岩段;(2)中段粉砂质自云岩或白云质粉砂岩和砂岩;和(3)下页岩段。

巴肯油气系统的烃源岩为富含有机质的巴肯组上段和下段。

图2 巴肯组及相邻地层的柱状剖面图。

巴肯油气系统的组成包括巴肯组的烃源岩以及巴肯组、Lodgepole下段和Three Forks上段的储层(据Webster,1984)。

巴肯油气系统在威利斯顿盆地的深部位形成了连续油气积累。

连续油气积累具有以下全部特征:大面积油气聚集;没有明确的油水或气水界面;扩散边界超压;原始储量很大但采收率很低;不产水;储层距离成熟烃源岩非常近;储层基质渗透率非常低;油藏上倾方向存在含水层。

巴肯油气系统具备所有这些特征。

巴肯油气系统中很多储层的渗透率都很低。

是由于天然裂缝或基质渗透率发育,产油区储层渗透率比较高。

Elm Coulee油田发现于2000年,位于蒙大拿州东北部威利斯顿盆地的西部(图1)。

在2000年钻水平探井之前,有几口垂直生产井从巴肯组采油(油井的主要目的层是较深部储层,巴肯组是次要目的层)。

2000年开始在这个油田钻水平井,到目前为止水平井数达到600多口。

油田最终可采储量估计在2亿桶以上。

文中总结了威利斯顿盆地巴肯组的石油地质概况,并介绍了Elm Coulee油田和蒙大拿州东北部地区的最新研究成果。

Elm Coulee油田的最新研究包括巴肯组烃源岩成熟度、储层描述及性质以及圈闭机理。

巴肯组石油地质概况威利斯顿盆地是一个大型沉积盆地,占地包括北达科他州、蒙大拿州、南达科他州、萨斯喀彻温省和曼尼托巴省(图1)。

盆地起源于克拉通边缘,被造山作用演化成为一个克拉通内盆地(Gerhard等,1990)(图3)。

在显生宙的大部分时间都有沉积作用,沉积地层的厚度大约为4 880 m。

但显生宙的沉积地层可以划分为几种沉积类型。

古生界地层主要由旋回性碳酸盐岩组成;而中生界和新生界地层以硅质碎屑岩为主。

在晚泥盆世和密西西比纪初,这个盆地位于北美大陆西部的沉降区。

威利斯顿盆地的原型盆地是加拿大泥盆纪埃尔克波因特(Elk Point)拉张盆地,位于赤道附近的热带区域(图3)。

图3 晚泥盆世(360 Ma)北美古地貌和黑色页岩沉积地理分布(Blakey,2005)。

构造特征:CS=加拿大地盾;AOB=安特勒(Antler)造山带;AH=阿卡迪恩(Acadian)高地;TA= 横大陆穹隆。

黑色页岩沉积:B=巴肯;E=萨平顿(Sappingtong);(212=卡顿伍德峡谷(Cottonwood Canyon);L=莱瑟姆(Leatham);P一派勒特(Pil0t);PR=珀查(Pemha);w=伍德福德;C=查塔努加(Chattanooga);NA=新奥尔巴尼(New Albany);SB=森伯里(Sonbm-y);A=安特里姆(Antrim)。

虚线显示了赤道的位置(EQ)。

点线指示了从浅水区到深水区。

威利斯顿盆地巴肯组可以划分为三段:上段和下段为含有机质的页岩,中段为粉沙质白云岩或石灰岩和砂岩(图2、4、5)。

向威利斯顿盆地的边缘方向,巴肯组的三个地层段逐渐减薄,上超到下伏的斯里福克斯组之上(图5)。

在斯里福克斯组沉积之后,威利斯顿盆地边缘一带发生了重大的隆升和剥蚀作用(Webster,1984)。

图4 威利斯顿盆地美国部分巴肯组的等厚度图图5 威利斯顿盆地横剖面示意图巴肯组的上段和下页岩段都是潜在的烃源岩,盆地的大部分地区两者的岩性都接近(Dow,1974;Webster,1984)。

这些页岩是向巴肯组、斯里福克斯组、洛奇波尔组和米申峡谷组供烃的潜在烃源岩(Meissner,1984)。

这些页岩呈黑灰色到黑色,坚硬,以硅质为主,含黄铁矿,块状到页状,常沿水平裂缝裂开或含贝壳状裂缝。

上页岩段和下页岩段的岩性也有一定的差别,下页岩段局部有灰岩层和绿灰色页岩层,而上段没有这种现象(Pitman等,2001)。

页岩含有黑色有机质、粘土、粉砂级石英以及部分方解石和白云石。

在盆地的较深部位,页岩富含干酪根,而且有机质分布均匀。

解释认为,上页岩段和下页岩段都是在海平面上升期间在缺氧的海洋环境中沉积的。

缺氧条件可能是由层状水文动态造成的(Webster,1984;Smith 和Bustin,1996,2000)。

层状水柱存在一个上含水层,这个水层含氧量充足而且营养物质丰富,有机质产量很高(浮游藻类)。

这些生物死亡后向下沉降,生物分解这些有机物质时要消耗氧气并释放出硫化氢气体,形成了缺氧环境。

巴肯组可能是晚Famennian期到Kinderhookian 期缺氧的产物(Meissner等,1984)。

在整个威利斯顿盆地内,巴肯组烃源岩都还没有成熟。

该盆地东部的页岩未成熟,在测井图上表现为低阻,而在盆地的西部,这些页岩表现出高阻特征(Meissner,1978)。

最近Nordeng(2008)以及Nordeng和I.eFever(2008)采用时间一温度指数(TTI)法模拟了有机质的成熟度。

结果显示,有机物质大约在100 Ma进入成熟期。

Car—lisle(1991)认为生烃开始于早白垩世。

web—ster(1984)采用TTI图研究认为,生油始于75 Ma左右(晚白垩世)。

巴肯组黑色页岩所生成的石油大都排人了巴肯组中段(Pitman等。

2001)。

Price和LeFever(1994)也用证据说明,巴肯组烃源岩所生石油大都保留在巴肯组内。

早期的研究认为,巴肯油气系统内巴肯页岩向整个麦迪逊组供烃(Dow,1974;williams,1974;M eissner,1978)。

裂缝改善了巴肯储层的储集性能(Murray,1089;Meissner,1978;Pitman等,2001)。

研究认为巴肯组存在3种类型的裂缝:(1)与构造有关的构造裂缝;(2)与应力有关的区域裂缝;(3)与生烃引起的超压有关的排驱裂缝(expulsion fracture)(Druyff,1991)。

Murray(1968)认为,安蒂洛普油田(图5)的裂缝性油藏是安蒂洛普构造褶皱作用的结果。

巴肯组因生烃作用而出现超压,超压作用形成了水力裂缝。

巴肯页岩中富含粘土和有机质的层段发育水平排驱裂缝。

烃源岩的成熟过程和生油作用也引起巴肯页岩的体积发生巨大的变化和声波速度的大幅下降,这种声波速度的变化可以通过声波测井识别(Meissner,1978;Carlisle,1991)。

引起巴肯组厚度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包括沉积速率的变化、基底断层作用或泥盆纪Prairie 蒸发岩溶蚀作用产生的古构造以及盆地边缘的上超等。

内森背斜的构造影响了巴肯组的沉积样式,还影响了油气的运移。

威利斯顿盆地巴肯组的最大厚度出现在内森背斜以东的邻近区域(图4)。

巴肯组三个地层段在这个区域的厚度都比较大。

泥盆系Prairie蒸发岩出现在巴肯组以下大约244—335 m的地方,经历了区域或局部溶蚀作用(Parker,1967;Rogers和Mattox,1985;Gerhard等,1990;Martiniuk,1991;LeFever,2005)。

在古生代和中生代,泥盆系Prairie蒸发岩曾发生过多期溶解作用(Parker,1967;Rogers和Mattox,19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