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概说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先秦诸子选读概说》(共51张PPT)

《先秦诸子选读概说》(共51张PPT)
苏、 张( 苏秦和张仪) 、 鬼谷一派,申、 韩一派, 杨朱一派, 庄、 列一 派, 尹文一派。
前半生事于列国,后半生隐逸山林,专事授徒,着有《鬼谷子》一书。 传说他教授的弟子,有苏秦、张仪、孙膑、庞涓、陈轸、尉缭子等等一 批人,这一长串名字,几乎囊括了战国时代最有名的外交家、军事家、 谋略家,乃至说客、方士等。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鬼谷子的声势 也不在其之下,堪称战国风云的幕后总策划。
先秦诸子概说
先秦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代各学派的 代表人物或者他们的著作。
能文能武,博学多才的新士人有独立的人格, 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者发表言论,成为不同 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由此出现了“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儒家
儒家是由孔子开创。儒家思想是中国封
建统治的思想。儒家传统经典即六经或六艺, 即《易》《书》《诗》《礼》《乐》《春
先秦诸子选读
• “先秦”指秦始皇焚书之前的一段时间,史称东周 之春秋战国。我国主要的学术思想都起源于这个时期。
子,是当时对人的尊称,后来称全心全意的著作也叫 “子”。现在特指孔子、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 等人物。百家一般指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兵 家、纵横家等学术流派。据《汉书 艺文志》记载,有名 的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后来约有10家发展成了学派。 诸子百家是后世对先秦学术思想人物和派别的总称,其中 以儒家、道家、法家最为成就、传奇也最受争议!兵家代 表有孙膑、庞涓,纵横家的代表有苏秦张仪以及祖师鬼谷 子。
强”人生观。
道家
庄子,名周字子休,是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另 一位巨擘,大约和孟子同时或稍后。
主张人要以道为师,随顺造化。这种思想是基 于对社会人生的同情和关怀。感慨世人“皆知有用之 用,而莫知无用之用”。

先秦诸子概述ppt课件

先秦诸子概述ppt课件
• 今本《列子》为晋张湛
所传,乃伪作。
完整版课件
29
• 文子,据说是老子的弟
子,与孔子同时。
• 《文子》一书也可能出
于伪托
完整版课件
30
• 关尹子,名喜。为关吏,老
子过关,追随而去。
• 鶡(he)冠子,楚人。居于
深山,以鶡为冠。
• 老莱子,楚人,与孔子同时。
完整版课件
31
•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道家使
虚可以为治。
完整版课件
33
• 阴阳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
篇。
• 《邹子》四十九篇。名衍,
齐人。“谈天衍”
• 《邹奭》十二篇。齐人。
“雕龙奭”
完整版课件
34
• “天人感应”
完整版课件
35

• 法十家,二百一十七篇。 • 《李子》。名悝。 • 《商君》。《申子》,名不害 。
《慎子》,名到。《韩子》五十 五篇。
16
进入战国
• 春秋、战国两个时代的特征
比较
• 战国比春秋更追求个性,更
开放。
• “士”发挥的作用更大
完整版课件17ຫໍສະໝຸດ • 没有统一的中央集权禁锢
• 各诸侯都力图消灭他国,
统一天下,需要各种学说 为其服务,客观上推动了 思想与学术的发展。
完整版课件
18
• 政治上,战国更混乱,但却
突破了枷锁。
• 学术上,战国更自由。“百
先秦诸子概述
完整版课件
1
什么是“子”
• 称谓 • 著作 • 学派
完整版课件
2
•著作类型
•《汉书·艺文志》的
“诸子”
完整版课件
3
•四部分类法——经、

先秦诸子概说课件

先秦诸子概说课件

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 超越功利,追求自由和无为而治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艺
术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家思想
法家思想强调法律和秩序的重要 性,提倡法治和改革,对中国古 代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产生了重
要的影响。
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强调君主的道德品质和仁爱之心,提倡仁政和礼治,对 中国古代政治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详细描述
庄子的思想强调“无为而治”,认为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不要被社会和物质的束缚所限制。他主张人 们应该追求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生活,摆脱一切束缚和限制,追求精神的自由和解放。他认为,只有通 过逍遥游,人们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杨朱的利己主义与贵生思想
总结词
杨朱主张利己主义和贵生思想,认为人 们应该关注自己的利益和生命,不要过 度追求名利和权力。
2023-11-10
先秦诸子概说
contents
目录
• 先秦诸子的产生背景 • 儒家思想 • 道家思想 • 法家思想 • 墨家思想 • 先秦诸子的影响与价值
01
先秦诸子的产生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
诸侯争霸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 频繁发生战争,导致政治格局
动荡不安。
分封制度的瓦解
周朝的分封制度逐渐瓦解,中央集 权势力衰微,各国相争以实力说话 。
科举制度之源
墨子的尚贤思想是中国科举制度的起源之一。科举制 度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它在中国历史上 存在了很长时间,并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
墨子的节葬节用思想与反对音乐的态度
节葬节用
墨子提倡节约和简朴的生活方式。他认为人们应该避 免浪费和奢侈,尤其是在丧葬方面。他主张简单的葬 礼和节约的生活方式,以减少浪费和资源消耗。

先秦诸子选读概说说课讲解55页PPT

先秦诸子选读概说说课讲解55页PPT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先秦诸子选读概说说课讲解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55

先秦诸子散文概说ppt课件

先秦诸子散文概说ppt课件
➢ 《成赋产》生篇了是一首定次的以影“响赋。完整”版命ppt课名件的作品,并对赋体文学的形15
9、《韩非子》
▪ 主要思想:韩非是战国末期集先秦法家思想之 大成的人物。其思想体系的核心就是法、术、 势。
▪ 散文特点:重实质不尚文采,强调文学的功利 目的性。
▪ 散文内容:可分为两大类:
➢ 一类是政论或学术论文;
▪ 在文体上,诸子散文从最初的语录体散文,到对话论
辩体散文,再到专题性论文,逐渐发展为成熟的论说
文,奠定了中国古代论完整说版pp文t课件的体制。
5
1、《论语》
▪ 思想内容:
➢政治思想:核心是“礼”与“仁”。“礼”是 外在的社会规范,用以维护社会的秩序。“仁” 是内在的人性,用以肯定人自身生命的价值。 其思想体系又以道德的自觉作为内在的驱动力。
➢教育思想: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人的教 育家。在教学实践中建立起系统的教育理论, 总结出不少可贵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完整版ppt课件
6
《论语》的艺术特色
▪ 首先,《论语》的语言言简意赅,含蓄隽 永,可以说是言近旨远,词约义丰。
▪ 其次,语言幽默风趣,善于运用各种语气 表达思想情感,体现了情感、性格特征。
▪ 第三,一些语句富于形象性、启发性和哲 理性,成为警句、格言、成语。
▪ 第四,在记言的同时,也表述了人物的神
情语态,展示了人物形象,也有精彩的场
面和人物行为的描完写整版p。pt课件
7
重点篇章:《大同与小康 》
▪ 结构分析:分为二层
➢说明大同社会的特点;
➢分析小康社会的特点。
▪ 大同与小康的比较:五个方面
具有较强的文学意完味整版。ppt课件
17
▪ 《吕氏春秋》体制宏大,包罗广博,但组织严 密,体例新颖,全书分为“十二纪”、“八 览”、“六论”,多由短篇组成。

先秦诸子概述 PPT

先秦诸子概述 PPT
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 的 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 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 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 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 象,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 级来形容它。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 好,也是最高级的。 ——狄更斯《双城记》
5
先秦诸子
•诸子百家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
6
•儒、道 、阴阳 、法 、
名 、墨 、纵横 、杂 、 农 、小说
•《汉书·艺文志》:凡诸
子百八十九家
7
• 了解先秦学术的阅读书目: •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史记·大史公自序》)
• 《庄子·天下篇》 • 《汉书·艺文志》
君顺阳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 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 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孔子曰:“如 有所誉,其有所试。”唐、虞之隆,殷、周之 盛,仲尼之业,已试之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 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 取宠。后进循之,是以《五经》乖析,儒学浸 衰,此辟儒之患。
先秦诸子概述
1
什么是“子”
• 称谓 • 著作 • 学派
2
•著作类型 •《汉书·艺文志》的
“诸子”
3
•四部分类法——经、
史、子、集
•《隋书·经籍志》基本
确立
4
• “子”是大杂烩 • 以《四库全书》为例 • 儒、兵、法 、农 、医 、天文
历法 、术算 、星算占卜 、书 画 、砚墨 、茶酒 、花谱 、杂 家 、笔记小说 、类书 、佛、 道
24
•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先秦诸子选读概述 -完整版PPT课件

先秦诸子选读概述 -完整版PPT课件
谈到做人的标准,这些文化体系中的大的标准没有什么区 别但是在一些细节上还是有所区别的,儒家的相处之道是人与 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例如孝和仁义,都是他们文化的标准之一 ,而道家讲究的是在于名利上的态度,讲的是应该淡泊名利, 不为了一些自己的好处,而破坏他人的生活或是好的事情,佛 家的大家都应该比较清楚,他们的理念就是人生在这个世界上 就是一个轮回,世界上总有因果报应,做的坏事迟早都会找到 头上来,好事也会相应地回报回来。
3、人生观 在儒家的思想里面,人的一生应该是十分积极向上的,道家的观念就是在人生
之中顺应自然生活的过程,人应该在生命的过程中不断的顺应自然,从而达到自我 的完善,平时多观察身边自然的事物,从而进行学习他们的生活方式,佛教大家肯 定并不陌生,讲究的是一手普度众生的信念,以自己的仁爱之心来超度更多人于水 火。
主张以道为师,随顺造化 (继承和发扬老子学说)
老子是道家学派 的创立者,
“老庄学说”
墨 家
墨子 《墨子》
墨 翟
战 国 初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非攻、 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
墨家创立者 与儒家并称“显
学”
法 韩非子 韩 家 《韩非子》 非
战 国 末
“法治”(法律)、“术治”(手段) “势治”(权势)
其代表人物、主要思想、主要著作及 著作的特点。
家(邹衍)
兵家(孙武、孙膑)
纵横家(苏
秦、张仪)
杂家(吕不韦)
农家(许行

发展顺序:春秋晚期( 儒家 、 道家 )
战国初期( 墨家 )
战国中期( 道家 )
先秦诸子概说 三、先秦诸子的思想
学 尊称 姓 时 派 著作 名 代
主要思想及主张
备注

《先秦诸子概论》先秦诸子的兴起 ppt课件

《先秦诸子概论》先秦诸子的兴起  ppt课件
周代的礼乐文明就比较重视人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 的价值
ppt课件
20
二、王官之学向诸子学的演变
(一)三代文明的演进
武王伐纣
1.天命转移理论。天命从无德的商转移给有德的周, 是顺应民意。
2.安抚商朝遗民,武力镇压叛乱。
3.实行分封(封建)制度,封给周天子近族、功臣们 一定数量人口和土地,建立诸侯国。(分封204国, 其中姬姓53个)
ppt课件
21
二、王官之学向诸子学的演变
(一)三代文明的演进
分封的意义
西周封建的目的不是让同姓或功臣去享受,而是“以蕃屏周”, “为周室辅”。周天子给他们一定人口,把这些贵族和功臣散 播到各个战略据点,以此为中心,开国殖民。封建之初,带有 很强的武装开拓和殖民性质。各路诸侯所到之处,融合当地民 众,传播周族礼乐文明,不断扩大华夏族的范围。
ppt课件
31
三、先秦诸子概述
(一)先秦诸子的分类
3.诸子百家
中国现存第一部目录学著作《汉书·艺文志》,上承《七略》, 把凡是有著作流传下来的人物,统称为“诸子”,可见的共有 “百八十九家”,著作“四千三百二十四篇”。这就是人们常 说的“诸子百家”。
ppt课件
32
三、先秦诸子概述
(二)先秦诸子的学术特点
ppt课件
9
一、轴心时代
(二)哲学的突破(轴心时代的主题) “哲学的突破”即对构成人类处境之宇宙的本质发
生了一种理性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所达到的层次之 高,则是从来都未曾有的。(余英时《士与中国文 化》)
ppt课件
10
一、轴心时代
(三)西方“哲学的突破”
希腊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许多 伟大的哲学家,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理性认知和文化 奠定了基础,哲学、科学、以至神学都跳不出它的 笼罩。

先秦诸子选读概说ppt课件

先秦诸子选读概说ppt课件
4.领会孔子敢于担当社 会道义的精神。
完整版ppt课件
2
• 关于《论语》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 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 孔子言行的记录。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
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是研究
孔子思想的资料。

南宋朱熹把它跟《大学》、
《中庸》、《孟子》合为“四
书”。《论语》共20篇,每篇
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
19
• 【译文】
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后面,遇 到一个老年男子,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 子路问道:“你看到我的老师吗?”
老丈说:“我手脚不停地劳作,五谷 还来不及播种,哪里顾得上你的老师是 谁?”说完,便把他的拐杖插在田头去除 草。
子路说:“不出来做官,就是违背了臣 对君应当秉持的政教伦理原则。长幼间的 礼节是不可能废弃的;君臣间的关系怎么 能废弃呢?老人家想要自身清白,却破坏 了根本的君臣伦理关系。君子做官,只是 为了实行君臣之义的。至于道的行不通, 早就知道了。”
子路回来后把情况告诉了孔子。孔子怅然若失地说:“人是 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我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 与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政治清明,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参与 变革了。”
完整版ppt课件
14
• 2【评析】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 的主观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
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这 与道家不同。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 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 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6、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在世的时候,不出 远门去求学、做官,万一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 处。 )
完整版ppt课件
8
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腐烂的木

《先秦诸子概说》课件

《先秦诸子概说》课件

章第 一

节 标 题
的先 第 二
背秦 章 景诸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
政治:诸侯争霸,战乱频繁 经济:铁器广泛使用,农业发展迅速 思想:百家争鸣,各种思想流派兴起 科技:天文、历法、医学等科技发展迅速
诸子百家产生的历史条件
诸子百家的地域分布
儒家:以孔子为代表,主要分布在鲁国、齐国等地 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主要分布在楚国、齐国等地 墨家:以墨子为代表,主要分布在宋国、鲁国等地 法家:以韩非子为代表,主要分布在韩国、秦国等地 兵家:以孙武、吴起为代表,主要分布在齐国、魏国等地 纵横家:以苏秦、张仪为代表,主要分布在秦国、楚国等地
政治制度:先秦诸子的政治思想对中国古 代政治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儒家的仁 政、道家的无为而治等。
社会伦理:先秦诸子的社会伦理思想对 中国古代社会伦理道德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道家的无为而治 等。
先秦诸子对世界文化的贡 献和影响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等,强调仁爱、礼义、忠诚等道德观念,对东 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流派
创始人:孔子
主要思想:仁、 义、礼、智、信
代表人物:孔子、 孟子、荀子
影响:儒家思想 对中国传统文化 和价值观产生了 深远影响,成为 中国传统文化的 核心内容之一。
创始人:墨子
墨家流派
主要思想: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政治主张:尚贤、节用、非攻
影响:对后世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产生影响
阴阳家: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 强调天人合一
和暴力
政治思想:主 张“尚贤”, 即选拔有才能 的人担任官职
哲学思想:主 张“非命”, 即反对天命论, 认为人的命运 掌握在自己手

先秦诸子概述ppt课件

先秦诸子概述ppt课件

.
8
•吕思勉《先秦学术概
论》
•陈柱《诸子概论》
.
9
先秦诸子的时代背景
• 春秋:较少。《论语》
《老子》《管子》《晏 子春秋》
• 战国:人物与著作更多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
社会背景
• 西周中后期开始,周室
的衰落,诸侯国的强大 与兼并
.
11
社会动荡
• 国与国相伐:诸侯国恃强
凌弱,互相攻伐
• 家与家相篡 • 百姓生活于痛苦之中,水
.
20
• 诸子百家,各种学说,
都是为了结束社会动荡, 减轻百姓的痛苦。
• 殊途同归
.
21
儒家
•《论语》 •《孟子》 •《荀子》
.
22
• 《汉志》:儒五十三家,八百三十六篇。 • 《晏子》 、《子思》、《曾子》、《宓
子》 、《漆雕子》 、《公孔尼子》
• 《贾谊》五十八篇 、桓宽《盐铁论》六
十篇 、刘向《新序》、《说苑》、扬雄 《太玄》 、 《法言》
齐人。“谈天衍”
• 《邹奭》十二篇。齐人。
“雕龙奭”
.
34
• “天人感应”
.
35

• 法十家,二百一十七篇。 • 《李子》。名悝。 • 《商君》。《申子》,名不害 。
《慎子》,名到。《韩子》五十 五篇。
• 《晁错》
.
36
•《说文解字》:灋,
刑也。平之如水,从
水; 所以触不直也, 去之,从去。
.
.
14
• 管仲、晏婴:称霸
• 出于儒,又不完全等同于

• 《管子》还含有法家、道
家的思想

先秦诸子概述上课用.ppt

先秦诸子概述上课用.ppt

《论语》有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 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 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 的历史展示。即使今天处在改革开放、经 济腾飞、文化发展的时代大潮中,《论语》 中的许多思想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时 代价值。
Page 19
孟子的民权与革命思想
“人性本善” (课本3页)
民本:民贵君轻 ----
• 在中国思想史上,“天人合一”是一个基本的信念。 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 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西方人总是企 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而东方 先哲却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 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无 处不在,甚至在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中,由盖、碗、托 三件套组成的茶盏就分别代表了天、人、地的和谐统 一、缺一不可。 • 清静,指心性纯正恬静;今人多错误的把道家的无为 理解为对万物发展不加干预,任其发展。其实,道家 的无为,并非不求有所作为,只是指凡事要“顺天之 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违反“天时、地 性、人心”,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行事。 “无为”学说, 当代的哲学家和政治家们多把它当作一个消极的思想 来理解,其实这是错误的。从《道德经》的全篇哲学 理念的反映,无为其实就是无主观臆断的作为,无人 为之为,是一切遵循客观规律的行为。按现在通常的 说法,无为,就是科学的作为,就是合理的作为,因 而也是积极的作为。
Page
9
孔子 孟子
儒家
荀子
墨家
兵家
孙膑
道家 老子
庄子
墨子
法家
韩非子
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大的三大教派
儒家: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创始人孔子、孟子。 主张积极入世。
释家:印度传入,主张因果报应修行来世。

先秦诸子概说课件

先秦诸子概说课件

法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韩非子的政治主张
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实行法治,反对贵族特权,主张以农为本,抑制商业,加强中央集权,强化君权。
韩非子的法治理念
韩非子认为法治优于礼治,法律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手段,必须得到严格执行。他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法不阿贵”、“平等观念”等法治理念。同时,他认为君主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才能,才能够实行有效的法治。
韩非子的政治主张与法治理念
06
先秦诸子思想的融合与发展
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融合
儒家强调道德伦理、仁爱教化,而道家注重自然、无为而治。两者的融合体现在对自然与社会的不同理解上,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道家思想为辅的互补性思想体系。
儒家思想与墨家思想的融合
墨家提倡兼爱、非攻、尚贤,与儒家思想相互补充。两者的融合体现在对战争与和平、权力与义务的不同理解上,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墨家思想为补充的融合体系。
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融合
法家强调法律制度、强制执行,而儒家注重道德教化、礼治。两者的融合体现在对法律与道德的不同理解上,形成了以法家思想为主、儒家思想为辅的互补性思想体系。
先秦诸子思想的融合
春秋时期
诸子百家兴起,各派思想争鸣,学术氛围浓厚。主要学派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
先秦诸子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韩非子的生平与《韩非子》
法家思想概述
法家学派主张以法治国,认为法律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手段,强调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主张君主专制,反对贵族特权。
要点一
要点二
法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法家思想的核心是“法治”,即以法律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巨民,达到君主专制的目的。其思想主张包括“以法治国”、“法不阿贵”、“平等观念”等。

先秦诸子散文概说课件

先秦诸子散文概说课件

《庄子》
道家经典之一,以寓言和论说为主要形式,反对过度欲 望和强制统治。
《墨子》
墨家经典之一,以对话形式展开论述,主张兼爱、非攻 、尚贤。
《韩非子》
法家经典之一,主要论述政治、法律、军事等问题,主 张集权和奖励耕战。
04
先秦诸子散文的影响与价值
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政治影响
先秦诸子散文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伦理、教育等方面的变革和矛盾,对当 时的政治体制、社会风尚、教育方式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02
周王室的衰微
周王室衰微后,各个诸侯国开始发展 独立的文化,形成了诸子散文的繁荣 。
03
社会变革
随着社会变革的加速,诸子们对于社 会、政治、伦理等问题的探讨也更加 深入。
文化背景
礼乐文化
先秦诸子散文受到周代礼乐文化 的影响,具有浓厚的礼乐文化色 彩。
士人阶层
随着周王室的衰微,士人阶层逐 渐崛起,成为诸子散文的创作主 体。
教育价值
先秦诸子散文在教育领域也有着广泛 的应用。通过学习先秦诸子散文,可 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背景 、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提高学生的 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传承与发展
要点一
传统传承方式
先秦诸子散文的传承主要依靠传统的 纸质书籍和口传心授的方式。这种方 式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传播 范围有限、传承效率低下等问题。
与现代社会的联系
思想价值
文化价值
先秦诸子散文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 、政治主张和道德伦理,这些思想对 于现代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依然具有重 要的启示意义。例如,孔子强调的“ 仁爱”、“忠诚”、“礼敬”等道德 规范,对于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职 业道德和社会秩序等方面仍有指导作 用。

精选先秦诸子概述.ppt

精选先秦诸子概述.ppt
所传,乃伪作。
最新
29
• 文子,据说是老子的弟
子,与孔子同时。
• 《文子》一书也可能出
于伪托
最新
30
• 关尹子,名喜。为关吏,老
子过关,追随而去。
• 鶡(he)冠子,楚人。居于
深山,以鶡为冠。
• 老莱子,楚人,与孔子同时。
最新
31
•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道家使
人精神専一,動合無形,贍足萬 物。其為術也,因隂陽之大順, 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 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 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 多。
最新
42
•杂二十家,四百三篇。 •《伍子胥》《尉僚》《尸
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能易
也。
最新
25
• 《汉志》: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
君顺阳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 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 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孔子曰:“如 有所誉,其有所试。”唐、虞之隆,殷、周之 盛,仲尼之业,已试之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 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 取宠。后进循之,是以《五经》乖析,儒学浸 衰,此辟儒之患。
最新
5
先秦诸子
•诸子百家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
最新
6
•儒、道 、阴阳 、法 、
名 、墨 、纵横 、杂 、 农 、小说
•《汉书·艺文志》:凡诸子
百八十九家
最新
7
• 了解先秦学术的阅读书目: •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史记·大史公自序》)
• 《庄子·天下篇》 • 《汉书·艺文志》
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 的 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 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 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 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 象,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 级来形容它。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 好,也是最高级的。 ——狄更斯《双城记》

《先秦诸子概说》 课件(66张)

《先秦诸子概说》 课件(66张)

听了此话,庄子对弟子说:“此树因不材而得以 终其天年,岂不是无用之用,无为而于己有为?”弟 子恍然大悟,点头不已。庄子又说:“树无用,不求 有为而免遭斤斧;残废之人,征兵不会征到他,故能 终其天年。树不成材,方可免祸;人不成才,亦可保 身也。” 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 “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 及。”
“过”与“不及”都不是恰到好处,孔子 主张“中庸之道”,主要指折中、适当、不走 极端。
宋时秦桧的私人密室“一得阁”落成,广 州守丞送来一卷地毯,大小尺寸与密室地面竟 分毫不差。这个地方官可谓马屁拍到家了。 当接到那卷地毯时,狡猾的秦桧想到,这人 既然有本事如此精确地刺探到自己密室地面的 尺寸,刺探自己其他的秘密就不在话下了。没 过多久,送他地毯的这个人就被秦桧除掉了。
孔 子
孟 子
荀 子
老 子
庄 子
韩非子
墨子
儒家
儒 家
孔子(前551~前479年),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 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造者。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儒家学说影响了中国几千年 的发展进程,深刻地影响着每 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 也给全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 财富。
儒家代表人:孔子、孟子 孔子的主要思想: 核心是仁和礼(克己复礼,内仁外礼)。 治国以礼,确立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的制度。 张扬中庸之德,反对“过”与“不及”。
道家的主要思想:
道家崇尚自然,主张遵循客观规律,人应法 天、法地、法自然,即“道法自然”。《庄子 齐 物论》上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 一”。人只有遵循自然的法则,合乎自然的要 求,才能为自然界所接纳。

最新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先秦诸子概说 (共40张PPT)

最新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先秦诸子概说 (共40张PPT)

用寓言故事帮助说理是先秦诸子散文的
共同特点。
例如《孟子》中的“揠苗助长”、“五 十步笑百步”,《庄子》中的“庖丁解牛”, “运斤成风”,至今仍为人引用。有些寓言往 往能用寥寥数笔勾画出一个人物,突出他的性 格,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种描绘人物的手法 ,对后代散文以至小说创作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
人格魅力
先秦诸子的魅力
思想魅力 文学魅力 人格魅力
文学魅力
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约可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主要有《论
语》、《老子》和《墨子》。多为语录体,语 言简朴、警策。 第二阶段:战国中叶,主要有《孟子》、《庄 子》。由语录体向对话式论辩文和专题论文过 渡。论点明确,说理透彻,层次清楚,文辞生 动。 第三阶段:战国末年,主要有《荀子》、《韩 非子》。代表性的文章都是长篇专论,逻辑严 密,结构缜密,文辞富赡。


庄子是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另一位巨擘, 大约和孟子同时或稍后。 主张人要以道为师,随顺造化。这种思想是基 于对社会人生的同情和关怀。感慨世人“皆知有 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 庄子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 认为“道”是无限的、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 生死、齐贵贱,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 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 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

《老子》仅五千字,句式整齐,多用韵
语。 《庄子》的突出特点是想象奇幻,行文 汪洋恣肆,富有诗意。如《逍遥游》关 于鲲鹏的描写,《秋水》关于河伯望洋 兴叹的描写,都是意境开阔,蕴含哲理 而又具有抒情意味。
《墨子》文词质朴,逻辑性强,善于运用具
体事理说理。如《非攻》从“窃桃李”、“ 攘人犬豕鸡豚”等日常生活事例引出“亏人 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的原则,然 后根据这条原则论证攻国之大不义,就是较 为典型的一例。 《荀子》朴实浑厚,严整精密。 《韩非子》锋芒锐利.说理透辟,表现出法 家的严峻峭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诸子的魅力
思想魅力 文学魅力 人格魅力
文学魅力
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约可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主要有《论
语》、《老子》和《墨子》。多为语录体,语 言简朴、警策。 第二阶段:战国中叶,主要有《孟子》、《庄 子》。由语录体向对话式论辩文和专题论文过 渡。论点明确,说理透彻,层次清楚,文辞生 动。 第三阶段:战国末年,主要有《荀子》、《韩 非子》。代表性的文章都是长篇专论,逻辑严 密,结构缜密,文辞富赡。
为人是邪恶的——性恶论,并试图把伦理道德规范
落实到法制当中。


墨家是由墨子所创立的学 派,在战国初期,墨家与儒家 之学并称为显学。
墨子(前468-前376年), 相传为战国时期宋国人。他是 一位出身于小生产的手工业者 阶层的思想家。他主张“兼 爱”“非攻”(反对掠夺性战争) “尚贤”等。


道家是由老子所创立的学派。这一学派的代 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老子,李耳,字聃,春秋末年楚国人,曾做 过周守藏室官员。 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道”是宇宙中的 终极存在,是一种有规律性的东西,认为万事万 物的形成发展不受超自然的意志支配。提出“无为 而治”“小国寡民” 的社会观。提出“生而不 有”“至公无私”“致虚守静”“柔弱胜刚强”人生 观。
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大的三大教派
儒家: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创始人孔子、孟子。 主张积极入世。
释家:印度传入,主张因果报应修行来世。
道家:本土宗教,创始人老子、庄子;以出世 之心行入世之举。无为而治,消极出世。
“十家九流” 《汉书艺文志》将战国主要 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 道、法、阴阳、名、纵横、杂、 农、小说。西汉刘歆在《七略诸 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 “九流”。 “三教九流” 本意是指三种宗教和九种学 术流派。“三教”:指儒教、道 教、佛教。“九流” 是先秦的 九个学术流派:儒家、道家、阴 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 家、杂家、农家。

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他 是荀子的学生。韩非,战国末期唯 物主义哲学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 者。他主张法治,反对儒家的礼治, 受到秦王政(即秦始皇)的重视。 认为“法治、术治、势治”都是帝 王之具。 但他主张的极权政治、高压政 策、残酷的刑罚等等,主要是针对 劳动人民的,这又是违反人民的利 益的。

《老子》仅五千字,句式整齐,多用韵
语。 《庄子》的突出特点是想象奇幻,行文 汪洋恣肆,富有诗意。如《逍遥游》关 于鲲鹏的描写,《秋水》关于河伯望洋 兴叹的描写,都是意境开阔,蕴含哲理 而又具有抒情意味。
《墨子》文词质朴,逻辑性强,善于运用具
体事理说理。如《非攻》从“窃桃李”、“ 攘人犬豕鸡豚”等日常生活事例引出“亏人 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的原则,然 后根据这条原则论证攻国之大不义,就是较 为典型的一例。 《荀子》朴实浑厚,严整精密。 《韩非子》锋芒锐利,说理透辟,表现出法 家的严峻峭拔。


庄子是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另一位巨擘, 大约和孟子同时或稍后。 主张人要以道为师,随顺造化。
庄子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 认为“道”是无限的,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 生死、齐贵贱,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 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 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

用寓言故事帮助说理是先秦诸子散文的
共同特点。
例如《孟子》中的“揠苗助长”、“五 十步笑百步”,《庄子》中的“庖丁解牛”, “运斤成风”,至今仍为人引用。有些寓言往 往能用寥寥数笔勾画出一个人物,突出他的性 格,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种描绘人物的手法 ,对后代散文以至小说创作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
人格魅力
治的思想。儒家传统经典即六经或六艺,即《易》 《书》《诗》《礼》《乐》《春秋》。 儒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 主张“仁爱”“有为”“德治”。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 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造者。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克 己复礼),他主张中庸之德,反对“过”与“不
先秦诸子概说
先秦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代各学派的代表人 物或者他们的著作。 能文能武,博学多才的新士人有独立的人 格,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者发表言论,成 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由此出现了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先秦诸子包括儒、道、法、墨、名、阴阳等。


儒家是由孔子开创。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统
及”。确立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影响我
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制度。


孟子(前372~前289年),是战国中期儒 家学派的又一位重要学者。 思想要点: 一、张扬性善说(人都有恻隐、羞恶、辞 让、是非之心)。 二、宣扬民本思想。
三、提倡仁政。


荀子(前313~前230年),是先秦最后一位 儒学大师。 他提出了人能依据礼义征服自然的思想。认
天 不 生 仲 尼 万 古 如 长 夜
孔子的人格魅力
孜孜不倦的学者 知人论世的智者善天下的仁者乐观坚毅的通者
孟子的“大丈夫”人格
不失赤子之心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能屈能伸,能上能下 乐天知命,自得其乐,独善 其身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
修炼大丈夫人格精神
知性
-体会性善,反求己心,谛听心灵深处 的声音。 尚志 -有不同凡俗的意志和志向。 拔出流 俗,特立独行。 养气-善养浩然之气。养气同时也是养勇。 这种气是由道德心灵生发出的,不是一般的 大胆,更不是匹夫之勇。
《论语》的突出特点是文字精练,质朴含蓄、概括力 强,具有格言的韵味。例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 后凋也”,就不仅是对松柏的赞美,而且蕴含着对坚 强性格的歌颂,给人以美感,后来成为历代诗歌绘画 的重要主题。 《论语》通过对话和行动来展示人物的神情风貌。就 整部书而言,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作为思想家、教育 家的孔子形象。 《孟子》为语录体,但有很大发展,它词锋犀利,气 势充沛,感情强烈,长于论辩。论辩方式灵活多变, 有时采用设问方法,单刀直入,步步紧逼;有时掌握 对方心理,欲擒故纵;有时运用比喻和寓言阐述事理 辩论是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