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物学论文
生物与环境论文
![生物与环境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7d8a2d39ec3d5bbfd0a74f7.png)
生物与环境生物生活的环境是非常复杂的,时时刻刻受到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
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也就是说,自然界中的每种生物对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否则早就被环境淘汰了,即能在地球上生存的生物都是普遍适应环境的。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大自然对水的分配是很不公平的。
既有浩瀚的大海、数不清的江河湖泊、成片的冰川;也有“水贵如金”的沙澳,以及炎热的热带干早地区。
这些地区大都有生物的生存,而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水。
在潮温的地区,植物对水分的要求一般是能够得到满足的。
然而,在那些干燥炎热的沙漠地区,植物是怎样利用水分的呢? 我们知道,各种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对不同的环境都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适应能力。
而在干早炎热的严酷自然条件下,也锻炼出了一大批百折不挠的抗旱植物。
特别是在沙漠地区,这些植物的地上部分往往缩得很小,以尽可能的减少水分的蒸发。
如仙人掌的叶子变成了针刺状,麻黄的叶子变成茸毛状,怪柳的叶子变成鳞片状,而有的植物如沙拐枣干脆就没有叶子。
有的植物就用绿油油的叶柄或枝条代替叶片进行光合作用。
.有些属的植物如景天、落地生根、仙人掌等,一方面在降雨时,可将水分吸进体内储藏备用,另一方面在代谢途径上也发生了变化。
这些植物的苹果酸含量在夜间增高,白天减少;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则正好相反,白天减少,夜间增多;它们所吸收的二氧化碳也是白天少、夜间多。
仙人掌,在墨西哥被传为是神给墨西哥民族的一份赏赐。
在墨西哥的一些史书里记述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过着游牧生活的阿兹舌克部族,得到神的启示:“当看到一只兀鹰叼着一条蛇停在仙人掌上时,你们就可以在那定居。
”一天,阿兹舌克部族人,果真看到了神所说的情景。
于是,他们便定居在特斯科湖的一个岛上。
后来,他们在那儿创建了特诺奇蒂特兰城。
这种传说虽然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但仙人掌是墨西哥的象征,却是属实的。
墨西哥的国旗和货币上都有传说中的情景---“一只兀鹰叼着一条蛇停在仙人掌上”做成的图案。
生物与环境科学小论文
![生物与环境科学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7140c05bb68a98271fefafd.png)
生物与环境科学小论文摘要:概述了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方面主要讲述了臭氧层变薄的危害来引起人们的重视和生物修复技术在水污染中的应用,总结了生物修复技术的特点, 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人类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引言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奋斗经历后,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以此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构成了现实威胁。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1.人与环境的关系2.人类,自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周围的地理环境发生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需要不断地向周围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以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又将废弃物排放于地理环境之中;另一方面,环境根据自身的规律在不停地形成和转化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它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并不在乎人类的存在,不为人类的主观需求而改变其客观属性,也不为人类的有目的活动而改变自己发展的过程,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
所以,人类必须认识环境,必须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从事生产和活动,不然,就必然会遭到环境的报复和惩罚,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就会随之发生。
3. 2.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1’臭氧层变薄及其危害4.成因:主流假说认为人类大量使用的氯氟烷烃等化学物质(如制冷剂、发泡剂、清洗剂等)在大气对流层中不易分解,进入平流层后在紫外线照射下分解产生氯游离基,高效催化臭氧分解,使臭氧浓度减少,造成臭氧层严重破坏甚至出现空洞。
危害:威胁人类生存,使皮肤癌、白内障、免疫系统缺陷和发育停滞等疾病发病率上升。
(紫外线会损伤眼角膜和晶体,引起白内障、晶体变形等;从医学上来说,较短波的紫外线辐射杀伤能力最大,能杀死细胞,破坏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DNA,严重时会导致生物的遗传病,产生突变体,导致人类的皮肤癌。
)臭氧每减少1%,具有生命破坏力的紫外线辐射将增加1.3%,而臭氧则能阻挡、吸收99%以上的紫外线辐射。
环境微生物学期末结课论文
![环境微生物学期末结课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63a29f4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d0.png)
环境微生物学期末结课论文微生物是地球上最古老也是最丰富的生命形式之一,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角落中,对环境和人类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环境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生态功能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本文将探讨环境微生物学的重要性以及与环境保护、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环境微生物学的重要性环境微生物学研究对于我们对自然界中微生物的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环境中微生物的分布和功能,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微生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微生物在有机物的分解、循环和转化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同时也参与了氮、磷、硫等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了解微生物的生态功能,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二、环境微生物学与环境保护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微生物具有高度的代谢活性和生态适应性,可以通过分解和转化降解有毒有害物质,如石油类化合物、重金属等。
利用微生物来降解和清除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可以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提高环境质量。
此外,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还有助于建立微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机制,促进生态农业、生物防治等环保技术的发展。
三、环境微生物学与人类健康环境微生物学对于人类健康也起着重要作用。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与我们密切接触。
研究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和控制与微生物相关的疾病。
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为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水质等提供了科学依据,保障人类身体健康。
四、环境微生物学与可持续发展环境微生物学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微生物在土壤形成、植物生长和养分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保持土壤和植被健康,对维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利用微生物资源可以开发绿色技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减少对地球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环境微生物学研究为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结论:环境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生态功能和相互作用的重要学科。
环境生物学论文
![环境生物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e1614cf6f1aff00bed51e1d.png)
雾霾天气成因与对策摘要:近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先后遭遇多次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给人们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详细分析了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列举了雾霾的影响与危害,以及我国近期为防止大气污染已经采取的多项措施,提出从根本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需要在制度上实现保障,从源头上进行防治,建立长效的协同治理的联动机制。
关键词:雾霾;大气污染;成因;对策1 雾霾天气简介雾霾天气,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
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
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
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天气,是指造成城市里大面积低能见度的情况。
在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的时候,形成的是雾; 在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逐渐转化成霾。
2 雾霾的成分及形成原因据专家介绍,雾气看似温和,里面却含有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细颗粒、有毒物质达20多种,包括了酸、碱、盐、胺、酚等,以及尘埃、花粉、螨虫、流感病毒、结核杆菌、肺炎球菌等,其含量是普通大气水滴的几十倍。
2.1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
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
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而现在空气的高频词汇PM2.5就是指直径小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
这种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
2.2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
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细颗粒物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
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
2.3是北方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
2.4是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
比如冶金、机电制造业的工业窑炉与锅炉,还有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
生物小论文
![生物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81d09b7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f5.png)
生物小论文题目: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及保护措施摘要:环境污染对生物产生了广泛且深远的影响。
本文主要探讨了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具体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保护措施,旨在减轻污染对生物的损害,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引言:随着人类经济和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愈发严重。
而生物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环境污染的受害者。
环境污染不仅对生物的生存、繁衍和健康造成了威胁,还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产生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因此,保护生物免受环境污染影响,保持生态平衡对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主体段落:1.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具体影响a. 水污染: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等,会直接损害水生生物的生命和繁衍能力,造成生物种群的减少和灭绝。
b. 空气污染:大气中的污染物如氮氧化物、臭氧等会对空气呼吸的生物造成损害,导致呼吸功能障碍、生长发育异常等。
c. 土壤污染:土壤中的有毒物质会进入植物体内,并通过食物链传递到动物体内,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持久的污染和毒害。
2. 保护措施a. 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环境污染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确保环境质量达标。
b. 促进可持续发展:推行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可持续发展模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对生物的影响。
c.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增强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d. 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基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防止生物灭绝。
结论:环境污染对生物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但通过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推行可持续发展、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轻污染对生物的损害,实现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环境,与生物共同生存。
环境污染生物论文2900字_环境污染生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环境污染生物论文2900字_环境污染生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65a6284f01dc281e43af05c.png)
环境污染生物论文2900字_环境污染生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环境污染生物论文2900字(一):简析环境污染控制中环境生物技术的应用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和环境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对于世界范围内的环境危机的严峻挑战,开展并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本文论述环境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探讨环境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关键词】环境生物技术;环境污染;生物修复一、环境生物技术的定义环境生物技术又称环境生物工程。
其主要是在保护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而衍生出的一门新的技术和学科。
随着细胞融合技术融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快速的发展,现在的生物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四个方面。
其中基因工程又是环境生物技术的核心。
环境生物技术主要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微生物生化环境的能力,是现代生物技术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的一项关键技术。
环境生物技术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生物或生物体的某些组成部分或某些功能,高效净化环境污染,同时生产较为有用的物质的工程技术。
环境生物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证明了环境生物技术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优越性以及独特性。
环境生物技术秉承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以及有效解决环境污染的目标,具有速度快、成本低、低能耗的特点。
因此,环境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上的应用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
二、环境生物技术1.生物过滤法生物滤池内部填充活性填料,废气经加压预湿后从底部进入生物滤池,气体中的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或恶臭物质与填料上附着生成的生物膜(微生物)接触,被生物膜吸收,最终被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或其它成分,处理过的气体从生物滤池的顶部排出。
该方法的特点是设备少、操作简单、不需外加营养物、投资运行费用低、去除效率高,但反应条件较难控制、占地面积较大。
2.生物洗涤法生物洗涤法分为废气吸收和悬浮液再生两个阶段,通常由一个装有填料的洗涤器(吸收设备)和一个装有活性污泥或生物膜的生物反应器(再生反应器)构成废气从吸收设备底部进入,向上流动,与顶部喷淋向下的生物悬浮液在填料床中相互接触,经传质过程进入液相,再进入微生物细胞内或经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作用分解,净化后的气体从吸收设备顶部排出。
《环境生物学》论文 - 环境生态学的进展与展望
![《环境生物学》论文 - 环境生态学的进展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5ba54c0702020740be1e9b88.png)
环境生态学的进展与展望摘要:通过简述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而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制约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解决生态问题,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对环境生态学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对它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关注。
本文对现阶段环境生态学研究领域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论述,总结了现在环境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环境生态学研究方向。
关键词:环境问题环境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生物监测生物净化保护生态学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物质基础[1]。
人类是环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又是环境的改造者。
人口的增加使得人类的生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科技的发展使得人类的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继而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依赖环境到利用环境,再到改造环境,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和突出。
环境问题分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人类向自然环境过度排放而引起的环境污染,如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有毒物质污染等,另一类是因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索取而引起的生态破坏,如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资源缺乏等。
一、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人类社会处于农业文明阶段时,人类采取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对环境的影响是局部的暂时的,并没有影响到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和正常功能,因此造成的环境问题不严重,没有危害到人类和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人类社会处于工业文明阶段时,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对环境的影响大大增强。
例如18世纪后半叶开始,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人类进入了蒸汽机时代,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向环境排放污水、废气、废渣,这个时期环境问题主要表现是环境污染,但当时的环境污染还没有引起大多数人的高度注意和重视。
19世纪30年代以后,第二次产业革命发生,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这个时期环境问题主要表现是生态破坏,原因是大规模的开发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乃至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降低了其自净能力和恢复能力。
关于生态环境的生物论文
![关于生态环境的生物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33a103d83c4bb4cf7ecd1a6.png)
关于生态环境的生物论文摘要:生物圈是我们生存的环境基础,我们理应珍惜它、爱护它,然而现在却有一部分人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不惜去破坏它,致使整条生物链,以至整个生物圈受到严重的破坏,正文:很多年前,在宇宙的深处,有一个美丽的星球,他就是我们千千万万条生命赖以生存与栖息的地球。
这里森林茂密,绿草丛生;这里鸟语花香,春意盎然;这里生气勃勃,百花争艳;这里欣欣向荣,呈现出浓浓的绿韵。
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里安详而又快乐的生活着。
这里每天,小鸟在枝头低吟浅唱;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花儿在天空下会心微笑…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里共同合奏起生活的交响乐,美妙的音符充实着我们的地球家园。
然而,当人类进化最高等的生物,成为地球的主宰者时,这里却时不时地演奏出不和谐的音符。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幅幅美妙的蓝图,将会成为我们心中的一个梦想,永远地留藏在我们心里…人类是自私的,为了满足一时的经济利益,便大量乱砍滥伐,使得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开始逐渐地衰退,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从最初的50%一度降至16.55%,而世界森林平均覆盖率为27%,将近是我国的两倍!这个数字是惊人的。
我国的有关专家曾经做过一项测算,测算的结果表明:如果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按照现在的速度减少,那么在未来三百年内,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将低于10%!难道我们不应为此感到震惊吗?不仅仅是我国,现在世界各国的森林覆盖率也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据有关专家预测:如果人类不立即采取行动来保护森林,那么八百年后,世界上的沙尘天气将频繁出现,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将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人类是贪婪的,我们所在的整个生物圈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动植物种类极其丰富。
据科学家的不完全统计,世界上的生物种类大约在500万——1亿中之间,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啊!这么多的生物共同造就了欣欣向荣、生气勃勃的生物圈。
而我们人类懂得珍惜这可爱美妙的生物圈。
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将大自然淘汰。
保护环境的生物论文3600字_保护环境的生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保护环境的生物论文3600字_保护环境的生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25784e0eefdc8d377ee324d.png)
保护环境的生物论文3600字_保护环境的生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保护环境的生物论文3600字(一):论环境保护与环境生物技术的应用论文摘要:指出了传统的治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环境治理的需求,需要借助一些新的治理方法。
基于此,分析了当前环境保护的现状,研究了当前应用于环境保护工作的环境生物技术,探讨了将其运用于环境保护中的思路。
关键词:环境保护;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1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保护工作形势十分严峻。
以南阳市为例,通过两年来的暑期社会实践学习研究活动,发现工农业活动带来的工业“三废”、土壤污染、水资源污染,废弃塑料等固废带来的白色污染等等,对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导致我国生态环境恶化,极端大气污染天气频繁出现,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荒漠化严重,森林覆盖率降低,许多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水资源污染严重,因环境污染导致的疾病发病率急剧上升,人民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环境问题必须得到我们应有的重视。
如何应用新技术,提高环境保护、治理力度,提高环境质量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已成为其中一种重要方式。
2我国环境保护现状我国目前已形成完备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环境保护做为一项基本国策已写入宪法,并形成了以《环境保护法》为基础,以大量单行法律、法规、规章为主体的环境法律体系,以及大量的环境经济政策。
如完成了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保护税法等法律制订修订;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同时,环保部门扎实推进环境保护工作,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取得了积极进展。
与此同时,中央环保督察、问责力度加大。
如2017年7月,中办、国办就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对外通报,措辞严厉,包括3名副省级官员在内,甘肃诸多官员被问责。
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对天津、山西等7个省市,进行为期一月的督查,对于存在的环保问题,督察组提出严厉批评。
环境生物学课程论文
![环境生物学课程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30b7a858762caaedd33d482.png)
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前言:总悬浮颗粒物是指漂浮在空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的总称,其粒径范围约为0.1-100 微米。
有些颗粒物因粒径大或颜色黑可以为肉眼所见,比如烟尘。
有些则小到使用电子显微镜才可观察到。
通常把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为PM10,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
可吸入颗粒物被人吸入后,会累积在呼吸系统中,引发许多疾病。
对粗颗粒物的暴露可侵害呼吸系统,诱发哮喘病。
细颗粒物可能引发心脏病、肺病、呼吸道疾病,降低肺功能等。
关键词:可吸入颗粒物,空气污染,疾病1 可吸入颗粒物1.1 可吸入颗粒物简介当今,在广播、电视和报纸等新闻媒体上,每天都发布“昨日空气质量”,其中常有首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PM10)在环境空气中持续的时间很长,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影响都很大。
一些颗粒物来自污染源的直接排放,比如烟囱与车辆。
另一些则是由环境空气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其它化合物互相作用形成的细小颗粒物,它们的化学和物理组成依地点、气候、一年中的季节不同而变化很大。
可吸入颗粒物通常来自在未铺沥青、水泥的路面上行使的机动车、材料的破碎碾磨处理过程以及被风扬起的尘土。
可吸入颗粒物被人吸入后,会累积在呼吸系统中,引发许多疾病。
对粗颗粒物的暴露可侵害呼吸系统,诱发哮喘病。
细颗粒物可能引发心脏病、肺病、呼吸道疾病,降低肺功能等。
因此,对于老人、儿童和已患心肺病者等敏感人群,风险是较大的。
另外,环境空气中的颗粒物还是降低能见度的主要原因,并会损坏建筑物表面。
1.2 可吸入颗粒物来源监测表明,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来源于汽车排放的废气和燃料不完全燃烧所形成的烟雾,还有家庭厨房油烟、吸烟及某些建筑材料释放出的颗粒物等。
目前,汽车废气的污染是相当严重的,约占总污染物的40%—60%,许多柴油车、助动车、摩托车等的排出物内也含有大量颗粒物。
1.3 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可吸入颗粒物被人吸入后,会累积在呼吸系统中,引发许多疾病。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研究环境科学中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护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研究环境科学中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4050ddac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d.png)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研究环境科学中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护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研究环境科学中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护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环境科学中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护的研究现状和重要性。
首先介绍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的概念,并阐述了它们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然后,分析了当前环境科学中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技术,包括野外调查、实验室分析和遥感技术等。
接着,讨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策略和举措,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制定环境政策和加强公众教育等。
最后,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环境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生态保护、环境科学、调查方法、保护策略1. 引言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种类及其所在的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通常被视为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对维持生态平衡、碳循环和水循环等生态系统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气候变化等原因,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严重的威胁和减少。
因此,研究生物多样性和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变得尤为重要。
2.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环境科学家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和技术。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野外调查,通过对物种丰富度和分布进行观察和记录,了解不同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状况。
此外,实验室分析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多样性研究中,例如DNA条形码技术可以帮助确定物种的鉴定和进化关系。
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图像获取环境信息的方法,可以用来监测和评估大范围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变化。
3. 生态保护的策略和措施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环境科学家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
首先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将有重要生物多样性的地区划定为保护区,严格限制人类活动并加强监管。
此外,制定环境政策也被认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举措,例如加强对环境污染和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的监管。
环境生物技术论文(2)
![环境生物技术论文(2)](https://img.taocdn.com/s3/m/d3f590c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e.png)
环境生物技术论文(2)环境生物技术论文篇二环境生物技术的发展摘要:作为一门利用微生物介质来为人类提供相关服务的技术,环境生物技术的核心是以各种微生物活动规律为依据进而寻求解决一系列环境问题的新方法。
阐述当前环境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及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其今后发展的前景与趋势。
关键词:环境生物技术污染治理环境保护发展前景中图分类号:X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4-093-021 前言环境污染问题是当前世界所面临的四大难题之一,我国也将环保作为基本国策之一,主要应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的环境生物技术也得到了与时俱进的发展。
生物技术作为高新技术之一已经具有悠久的历史,而由环境工程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新兴学科即环境生物技术只是在上世纪末期才在欧美发达区域萌芽,但其能在短时期内得到飞速的发展,成为了兼具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并能有效解决当前复杂环境污染问题的方式之一。
环境生物技术的核心是微生物学的过程,其主要研究内容有:污染物微生物的降解技术、环境污染的监控技术、环境友好材料生物的合成技术、污染场地生物的监测技术以及固体废物的强化处理技术等,因此环境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监控以及监测等环节之中的重要应用手段。
笔者主要从污染水、废气与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净化、生物监测技术以及化学农药污染清除等方面论述环境生物技术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在相关方面的发展前景。
2 环境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2.1 污水的净化处理现代污水净化处理技术便是运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将污水净化,目前主要有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厌氧生物处理法以及自然生物处理法等。
污水之中的有毒成分十分复杂,其包括各种氰化物、酚类、有机磷、有机酸、重金属、醇及醛等,微生物通过自身的活动可以促使污水之中的有毒物转化为有益的无毒物,从而有效清除污水的毒害作用。
固定化细胞与固定化酶技术是生物净化污水的酶工程技术,微生物细胞是固定化酶反应器,运用制备固定化酶的方式把微生物细胞加以固定则可催化一系列生化反应;固定化酶则可通过化学键合法或者物理吸附法将水溶性酶与固态的不溶性载体相互融合,使酶成为保持催化活性但不溶于水的衍生物,因此固定化细胞与固定化酶可有效地对废水之中的无机金属毒物及有机污染物进行净化处理。
环境生物学论文
![环境生物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c562249f7ec4afe04a1df9d.png)
环境生物学论文理学院生物系10054103丁璐璐浅谈水污染现状及危害摘要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为“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本文通过介绍水污染现状及其危害旨在引起人们对水污染的关注,珍惜并保护水资源。
关键词水污染;废水;现代生活;处理方法;危害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市化的加剧和化肥、农药使用量的增加,作为生命之源的水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一般所指的废水,包括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和土地使用径流,它们都对天然水体构成了威胁。
1、水污染分类1.1、生活废水生活废水又称生活污水,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的混合液。
生活废水含有来自人类粪便的病原细菌和病毒,以及过量的氮和磷化合物。
1.2、工业废水工业废水是各种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工业废水、生产污水和生产废液的统称。
它所含的杂质包括生产资料、残渣以及部分原料、产品、半成品、副产品等,成分极其复杂,含量变化很大,不同生产条件,甚至不同时间的水质就会有很大不同。
工业废水明确分类是很困难的,每种工业废水都是多种杂志和若干项指标的综合体系。
一般按成分分为三大类:一是含无机物的废水,包括冶金、建材、化工无机酸碱生产的废水;二是含有机物的废水,包括食品工业、塑料工业、炼油和石油化工以及皮毛工业的废水等;三是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同时又含有大量无机物的废水,如炼焦化学厂、氮肥厂、合成橡胶厂、制药厂、人造纤维厂和皮革厂等排出的废水。
1.3土地使用径流土地使用径流主要是指农田退水。
农田用水比工业用水量大,除一部分被作物吸收外,其余大部分通过土壤或排灌渠进入地表水或地下水。
在传统农业中,农田施用的是农家肥,不会造成严重污染。
但在现代农业中,新技术和对更高农业生产力的需求导致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人工合成肥料、化合物的使用呈指数增长,而所有这些化合物并不能完全被作物吸收,其中大部分随灌溉水、雨水、融雪等形成地表径流或渗入地下,污染河流、湖泊或地下水。
环境微生物学论文(1)
![环境微生物学论文(1)](https://img.taocdn.com/s3/m/c8ec6d7da45177232f60a2d9.png)
论述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微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
在人类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资料显示: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疾病中占据第一位。
微生物导致人类疾病的历史,也就是人类与之不断斗争的历史。
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还是不断发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
关键字:细菌基因突变抗生素微生物能够致病,能够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发霉腐烂,但微生物也有有益的一面。
最早是弗莱明从青霉菌抑制其它细菌的生长中发现了青霉素,这对医药界来讲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
后来大量的抗生素从放线菌等的代谢产物中筛选出来。
抗生素的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另外微生物还为人类带来巨大危害,如疫病的传播。
并且微生物的遗传稳定性差,容易发生变异,引起疫病传播的新微生物种类总不断出现。
最近出现的超级病菌就是由于变异产生的一种耐药性细菌,这种超级病菌能在人身上造成浓疮和毒疱,甚至逐渐让人的肌肉坏死。
更可怕的是,抗生素药物对它不起作用,病人会因为感染而引起可怕的炎症,高烧、痉挛、昏迷直到最后死亡。
这种病菌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它对人的杀伤力,而是它对普通杀菌药物——抗生素的抵抗能力,对这种病菌,人们几乎无药可用。
2010年,英国媒体爆出:南亚发现新型超级病菌NDM-1,抗药性极强可全球蔓延。
钟南山教授提到,“超级细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或不动杆菌里含有一些酶的基因。
大多数抗生素对这种所谓“超级细菌”没有效果。
这种细菌的来源常常都是由于人们太多使用抗生素,特别是一般的感冒或流感。
另一原因是用的抗生素不合适,这些细菌常是用比较高级的抗生素产生的。
比如,第三代头孢霉素或碳青霉烯等药用得太多,就会产生。
基因突变是产生此类细菌的根本原因。
但在自然状况下,变异菌在不同微生物的生存斗争中未必处于优势地位,较易被淘汰。
保护环境生物论文1900字_保护环境生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保护环境生物论文1900字_保护环境生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7b476d86c85ec3a86c2c55e.png)
保护环境生物论文1900字_保护环境生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保护环境生物论文1900字(一):生物教学中珍爱生命和自觉保护环境教育论文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突出的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是全社会每个人自觉的、长期的行为。
教师在利用生物教学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同时,应重视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的引导,使其形成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中学生是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当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在他们心中扎根,成为每个人生活的行为习惯时,环境的明显改善是指日可待的。
目前,我们在生物教学中应该重视珍爱生命和自觉保护环境的素质教育,以生物学科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生物学科优势,增强中学生热爱生命和自觉保护环境意识,使其参与环保,不断构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家园。
一、进行珍爱生命及自觉保护环境教育的重要性1.珍爱生命及自觉保护环境教育是生物教育的重要方面加强生物教学与珍爱生命及自觉保护环境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珍爱生命及自觉保护环境教育是培养学生素养的重要方面。
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及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不仅提高了学生自身的素养,而且还会使学生对学习生物知识产生极大的兴趣。
珍爱生命及自觉保护环境的教育是现代生物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国际上特别是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它。
把珍爱生命及自觉保护环境的教育作为生物教学的目标之一,这会使生物教学对社会性事业产生强烈的影响。
2.中学时期是进行珍爱生命及自觉保护环境教育的关键时期珍爱生命及自觉保护环境教育是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好是一个人长身体、学知识、培养能力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时期。
全面提高自身的素养,是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迫切需求,有利于形成一种科学的、文明的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现在的中学生十年以后就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当他们具备良好素养的时候,对于解决当今所面临的一些自然社会问题是非常具有意义的。
因此,珍爱生命及自觉保护环境的教育为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生物与环境论文三篇8000字
![生物与环境论文三篇8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11e7af325ef7ba0d4b733b54.png)
生物与环境论文三篇8000字生物与环境论文篇一:摘要:森林砍伐后,动物丧失了生存环境,鸟类减少,天敌的制约作用减弱,危害农作物的昆虫数量就相互增加;为防治害虫,农民不得不施用农药,农药的频繁使用即对环境造成污染,又降低农产品的质量,甚至损害人体健康。
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他们的发生有着必然的联系,环境与生态相互牵制[1]关键词:环境与生态环境问题中的生态问题一环境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总和。
环境总是针对某一特定主体或中心而言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离开了这个主体或中心也就无所谓环境,因此环境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在环境科学中,人类是主体,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体。
二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包括非生物和生物环境,前者如温度、可利用水、风,而后者包括同种或异种其他有机体。
[2]三环境生态学随着环境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人们对环境生态学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在不同时代,对环境生态学有不同的认识的定义。
环境生态学“主要研究污染物在以人类为中心的各个生态系统中的扩散、分配和富集过程等消长规律,以便对环境质量做出科学评价”,环境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与解决环境问题以及维护环境系统良性循环的科学。
[1]四环境问题中的生态问题1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业原料。
生物多样性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并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们依靠生态系统净化空气、水,并充腴土壤。
科学实验证明,生态系统中物种越丰富,它的创造力就越大。
自然界的所有生物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
每一种物种的绝迹,都预示着很多物种即将面临死亡。
所以说生物的种类越多,生物的群体结构就越为复杂,从而生态环境就越为稳定。
生物与环境论文1000字
![生物与环境论文1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435225c2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ee.png)
生物与环境论文1000字生物与环境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建树了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处置失当,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致造成了全球化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环境压力有增无减,环境危机日益严重。
初中生正处在掌握环境知识、养成良好环境习惯的重要时期,他们环保素质的高低对今后的生态环境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十分重要。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就生物教学中如何加强环境教育谈点粗浅的体会。
立足课本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是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和中心目标,也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在生物教学中,应对散见于各章节中的生态环境知识及“生物与环境”一章给予充分的重视,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分析基本概念,点拨指导训练学生说概念、比较概念、识记概念和运用概念;运用示意图和典型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生物形态结构与功能之间、生活习性与环境之间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使学生逐步树立起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科学观点;通过识记、理解、综合应用及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兴趣,并训练其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像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客观求实、崇高理性、崇尚实验的科学精神,最终达到“课本奠基”的目标。
略加延伸生物教材内容十分丰富,但受学时及篇幅限制,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内容叙述往往十分简约,教学中如果“照本宣科”就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相反若在教学中对有关叙述略加延伸,会取得较好效果。
如在讲授“光合作用的意义”时,可对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作如下延伸:通常1公顷的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可吸收1000kg 二氧化碳,释放750kg 氧气,如果以成人每天呼吸需要消耗0 75kg氧气,排出0 9kg二氧化碳计算,城市居民每人平均有10m2的林木面积,就能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并足以消除二氧化碳的危害。
又如对“青蛙捕食”可作如下延伸:据测定,1只泽蛙1天可食虫266只,如按每天平均吃虫量50只统计,每亩稻田有1000只泽蛙,每天可消灭二化螟、三化螟等害虫达5万多只。
生物和环境小论文范文
![生物和环境小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e17a236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74.png)
生物和环境小论文范文生物和环境小论文范文实际生物和环境样品组成复杂、检测时基质干扰严重,故对实际样品的研究需采用高选择性的分离分析方法。
使用特异性强的方法,将样品的分离与预富集体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物和环境小论文,供大家参考。
生物和环境小论文范文一:生物课程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这就要求我们生物教师不能把教材看作唯一的资源,应视实际需要适当开发教材以外的课程环境资源。
关键词:环境资源课程教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这就要求我们生物教师不能把教材看作唯一的资源,应视实际需要适当开发教材以外的课程环境资源。
三年来,我牢牢把握这种理念,并带领学生做了大量尝试。
一、围绕教材开发生物课环境资源新课程倡导“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认为“用教材教”其实就是要利用好围绕教材开发的课程环境资源,它包括对教材的筛选补充、顺序的调整以及根据需要所选用的材料、所制的教具、课件等等,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熟读教材,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利用自己的独创性开发相关的课程环境资源。
1.充分利用教材中所给的图片。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图文并貌,力图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
2.充分利用教材中所给的习题。
教辅书已不仅仅是作为教材的辅助与延伸了,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中所给的习题,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有针对性地编写实用性比较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辅书。
二、围绕学生开发生物课程环境资源学生是课程环境资源开发的主体和学习主人。
环境生物学(优秀范文5篇)
![环境生物学(优秀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55da22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1c.png)
环境生物学(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环境生物学名词解释1、环境生物学:在环境科学与生物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交叉的新型学科,是研究环境生物系统与人为逆境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2、人为逆境:是一门研究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状态。
2、生物系统:生物各结构水平的总称。
3、生物多样性: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所有的生物种类、种类的遗传变异与生存环境。
4、生物修复:利用生物的代谢活动或其代谢产物降解、富聚有毒有害污染物,从而恢复被污染环境的一个受控或自发进行的生物学过程。
5、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内,生物群落与其所处的环境所形成的相互作用的统一体。
6、逆境(胁迫):生物生长和生殖降到基因型潜能一下的任何一个因素。
7、超积累植物:指一些重金属具有超强吸收和积累的植物。
8、生物系统:生物各结构水平的总称。
9、生物监测:是利用各种技术测定和分析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作用的反应或反馈效应的综合表征来判断和评价这些干扰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危害及其变化规律,为环境质量的评估、调控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0、指示生物:就是对环境中某些物质,包括污染物的作用或环境条件的改变能较敏感和快速地产生明显反应的生物,通过其所做的反应可了解环境的现状和变化。
11、活性污泥:是由微生物、微生物所分泌的粘性物质以及吸附的污水中杂质所构成絮凝团。
12、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某些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和日常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未经利用而被丢弃的固体或半固体形式存在的物质。
14、共代谢:某些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单独存在不能被降解,但若有另一可做碳源或能源的辅助基质存在,这些合成的有机物可能被降解15、生物富集(生物浓缩性):化学污染物通过食物链的各营养级生物成员逐步富集,提高了污染物浓度的过程。
16、异生素:存在于外界环境,可能与机体接触,并且以某种途径进入机体的化学物质,可以以各种方式被吸收,并在体内发生生物转换。
17、半致死量:规定时间内杀死一半实验动物所需的化学物质的浓度。
生物科技-环境生物学 精品
![生物科技-环境生物学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8a8df036ce2f0066f433227b.png)
《环境生物学》课程论文生态工程技术在湛江绿塘河湿地公园中的应用姓名罗秋霞专业环境监测与评价班级环评102学号20XX36612221指导教师李林锋职称副教授时间20XX年 11 月 30日生态工程技术在湛江绿塘河湿地公园中的应用姓名:罗秋霞(20XX36612221)专业:环境监测与评价摘要:在当代发达的社会里,环境问题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大自然因为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部分地区出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等。
近年来,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面对这样的环境问题,我国也出台了许多治理环境的对策,有些地方环境问题得到了控制,然而有些地方却还没有得到改善。
湛江市绿塘河湿地公园获批为第五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成为广东省唯一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这是环境改造的一大创举!关键词:绿塘湿地公园环境改造环境污染生态工程技术一、绿塘河湿地公园的现状千百年来,世人对水的态度从堵到疏。
河流是有生命力的,自然的水系是一个有机体,是一个生态系统,它需要有一个自然的生态环境,才能维持健康。
绿塘河湿地公园位于湛江市城市中心,以自然河流和大面积水塘湿地为主,依河道自然形态呈东西向带状分布,全长3.3公里,总面积511.5亩,其中水域湿地面积267亩。
公园兼有淡水水域和咸水水域,能满足海上和陆地不同动植物的生存,现有可记录的大型野生动物15目46科106种。
根据不同协定和名录,公园范围内的野生动物共有40种被列为保护动物。
绿塘河湿地公园成为都市新景观,人工城市湿地──湛江绿塘河湿地公园,位于绿塘村与绿华路之间,海滨路绿塘桥以北至开发区大楼的3300米范围内。
整个绿塘河湿地公园总面积达30多公顷,这里最大的特色就是原生态环境保持得非常好,保留了当地大量野生植物,如水草、茅草、野芋、荷花等,这在市区中非常难得,堪称繁华闹市的一片绿洲,是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古朴与时尚,在这里达到日臻合一的境界,成为展示人文、自然景观的生态风光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雾霾天气成因与对策
摘要:
近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先后遭遇多次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给人们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详细分析了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列举了雾霾的影响与危害,以及我国近期为防止大气污染已经采取的多项措施,提出从根本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需要在制度上实现保障,从源头上进行防治,建立长效的协同治理的联动机制。
关键词:
雾霾;大气污染;成因;对策
1 雾霾天气简介
雾霾天气,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
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
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
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天气,是指造成城市里大面积低能见度的情况。
在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的时候,形成的是雾; 在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逐渐转化成霾。
2 雾霾的成分及形成原因
据专家介绍,雾气看似温和,里面却含有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细颗粒、有毒物质达20多种,包括了酸、碱、盐、胺、酚等,以及尘埃、花粉、螨虫、流感病毒、结核杆菌、肺炎球菌等,其含量是普通大气水滴的几十倍。
2.1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
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
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而现在空气的高频词汇PM2.5就是指直径小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
这种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
2.2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
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细颗粒物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
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
2.3是北方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
2.4是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
比如冶金、机电制造业的工业窑炉与锅炉,还有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
2.5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3 雾霾危害
3.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霾组成成分复杂,影响人体健康的有害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废气等,它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泡中。
尤其是亚微米粒子会分别沉积于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急性鼻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病症。
对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雾霾天气可使病情急性发作或急性加重。
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
3.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雾霾天对人体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也很严重,会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导致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使慢性支气管炎出现肺源性心脏病等。
另外,浓雾天气压比较低,人会产生一种烦躁的感觉,血压自然会有所增高。
再一方面雾天往往气温较低,一些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从温暖的室内突然走到寒冷的室外,血管热胀冷缩,也可使血压升高,导致中风、心肌梗死的发生。
所以心脑血病患者一定要按时服药小心应对。
3.3雾霾天气还可导致近地层紫外线的减弱,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
3.4不利于儿童成长。
由于雾天日照减少,儿童紫外线照射不足,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对钙的吸收大大减少,严重的会引起婴儿佝偻病、儿童生长减慢。
3.5影响心理健康。
专家指出,持续大雾天对人的心理和身体都有影响,从心理上说,大雾天会给人造成沉闷、压抑的感受,会刺激或者加剧心理抑郁的状态。
此外,由于雾天光线较弱及导致的低气压,有些人在雾天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的现象。
3.6影响生殖能力
2013年11月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以下简称“绿皮书”)指出,近50年来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
其中,雾日数呈明显减少,霾日数明显增加,且持续性霾过程增加显著。
雾霾天气现象会给气候、环境、健康、经济等方面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例如引起城市大气酸雨、光化学烟雾现象,导致大气能见度下降,阻碍空中、水面和陆面交通;提高死亡率、使慢性病加剧、使呼吸系统及心脏系统疾病恶化,改变肺功能及结构、影响生殖能力、改变人体的免疫结构等。
3.7影响交通安全
出现霾天气时,视野能见度低,空气质量差,容易引起交通阻塞,发生交通事故。
3.8阴霾天气更易致癌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曾在某论坛上指出,近30年来,我国公众吸烟率不断下降,但肺癌患病率却上升了4倍多。
这可能与雾霾天增加有一定的关系。
不但浓雾缠绕、能见度非常低的天气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时而有雾时而多云的天气也会有同样的问题。
4 治霾措施
4.1 首先各省市应该继续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严格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限制,制定达标规划,组织力量尽快开展相关治理工作。
以北京市空气质量改善途径、阶段目标以及技术研究为学习对象,投入资金深入地研究 PM2.5的同时及早开展PM1.0 的治理工作。
强化 PM2.5 治理,倡导各地人民群众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4.2 在北方各地区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在此区域,建立国家考核指标。
严把企业建厂这个门槛,把门槛放高,加强北京市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落实到具体法人,加强处罚机制。
同时积极推广新能源,实施控制煤炭的消费总量。
限制并实施对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工作。
实施多污染协同控制,防止二次污染的形成,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有毒物的排放总量。
4.3 机动车尾气排放所形成的污染已成城市顽疾,国四排放标准今年实施迫在
眉睫。
切实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提升车用燃油清洁度。
建立机动车环保监管
能力,加强监管用车环保检验的机构,全面控制提高机动车排放水平。
4.4 学习北京市辖区大气雾霾的预报系统,风险信息和预警能力需逐渐形成,进一步探索大气污染防治的科学技术平台。
出现重污染天气时及时启动应急措施,实行重点排放源限产限排、机动车限行等应急措施,积极向公众提出防护措施的建议。
4.5 个人方面需要减少外出,关闭门窗。
抵抗力弱的老人儿童以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易感人群应尽量减少出门,或减少户外活动,锻炼的时间最好选择上午到傍晚前的空气质量好,能见度高的时段进行,地点以树多草多的地方为好,霾天气时也应适度减少运动量与运动强度。
外出时戴口罩防护身体,防止污染物由鼻、口侵入肺部,外出归来后,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肌肤。
注意饮食。
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要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多饮水。
要注意饮食清淡,少食刺激性食物,多吃些豆腐、牛奶等食品,必要时要补充维生素D。
总之,环境问题的管理及政策设计,已经迫在眉睫,政府应加强对空气污染的监管,设计最有效的政策,尽快解决当前空气污染问题,让我们的呼吸不再受限。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QX/T113-2010).201015
[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空气质量状况月报(2013年1月、2013年10月)
[3]张小曳,张养梅,曹国良.北京PM1中的化学组成及其控制对策思考[J].应用气象学报,2012,23 (3):257-264
[4]环境保护部全国环境统计公报(1995年、2012年).
[5]周学华,王哲,郝明途等济南市春季大气颗粒物污染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8,28(4):755-763
[6]董雪玲.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J].资源产业,2004,6(5):50-53
[7]周涛,汝小.北京市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研究J.北力大学学,2012 (4) .
[8]素英,秀勇,刘宁微.北京秋季一次重染天气的成因分析[J].气象与境学,2010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