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7 找空气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找空气一年级科学教案

找空气一年级科学教案

校长提高班学习总结校长提高班学习总结第一篇2014年4月22日至24日,我有幸参加了昌江区教育体育局举办的2014年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为期3天的学习生活,紧张而充实。

通过学习,我感受颇多,现将我的收获与思考总结如下:一、领导高度重视此次培训,领导高度重视,第一天的开幕式市教育局副局长、昌江区教育局局长、市教育局综合科正副科长,昌江区教育局副局长和人事股长均亲临会场,并作了重要讲话。

昌江区教育局从培训时间、内容、教材、教师、地点以及后勤服务工作上,都予以高度重视,并做了周密、精心的考虑和安排。

从开班到结业,市教育局和昌江区的领导都亲临指导和督促,对每堂课都做了精辟的总结陈词,每位学员也畅谈自己的看法并提出宝贵的建议。

从领导的高度重视,让我清楚地认识到了肩负的神圣使命,也更加坚定了信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二、培训内容丰富,主讲教师队伍强大1、此次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的理论与实践(2)、校园安全事故与预防;(3)、学校管理与校长的修养;(4)、学校心理;(5)、中小学德育教育;(6)、课程与教学改革培训的内容包括了学校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对于我们这些刚刚走上学校管理岗位的校长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因为这些正是我们困惑已久却始终得不到解答的问题。

除此以外,此次培训还安排了拟写心得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拟写心得是让我们经历“洗脑”后的一个及时的总结,以免出现以往所谓的“晚上千条路,早上回原路”的现象。

通过拟写心得让我们受训学员回顾培训的相关内容,对其进行梳理,并通过本期学校工作计划的初步拟写,及时将所学用于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使此次培训取得实效。

2、此次承担培训任务的老师主要有:施纲义、曾前明、周金寿、江永良、陈丽芬、徐艳芳。

他们都是我们市非常优秀,有着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和学校管理经验的校长、领导和学科带头人,是当地人,是熟人,他们懂得我们的困惑,和我们感同身受,所以,传递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实用的方法和经验的总结,让我们在摸索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具有实效性。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找空气》教科版(2017)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找空气》教科版(2017)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找空气》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反思的方面。首先,学生对空气这个无色无味的物质充满了好奇,但他们的认知往往停留在表面,对于空气的组成、特性以及作用理解不够深入。在教学中,我尝试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空气的存在,帮助他们建立起对空气的基本认识。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发现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空气的概念和作用,能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例如,通过讨论空气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学生们对保护空气质量的意识有了明显提高。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在讲解空气占据空间这个难点时,需要更多具体的实验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空气确实占据了空间。
举例:通过吹气球、倒水等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空气占据空间。
(2)认识空气的普遍存在:学生对空气的存在容易忽视,需要教师引导观察和思考。
举例: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空气存在的例子,帮助他们认识到空气的普遍性。
(3)理解空气对生物的重要性:这个难点需要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空气质量对生物的影响。
举例:讨论空气污染导致的问题,如雾霾、呼吸困难等,使学生明白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二、核心素养目标
《找空气》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空气的存在和特性;2.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分析空气与生物的关系;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空气对生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空气的无色无味和占据空间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7课《找空气》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7课《找空气》教案

教案首页教学时间:年月曰科学教案(第课时)教学时间:年月曰科学教案(第课时)科学教案(第课时)教学时间:年月曰除了在教室里,我们够得着的地方能收集到空气,那么我们这够不着的地方,有空气吗?引导学生讨论出了教室,我们的学校太原、中国地球、于宙是否有空气???(三)感受空气的存在同学们刚才都通过塑料袋收集了鼓鼓的空气,那你能想办法让你的同桌看到、听到,或是感觉到你袋子中的空气。

教师总结:虽然我们看不到摸不着空气,但是我们可以用塑料袋把它找出来,我们还可以用很多种方法看到、听到、感觉到空气。

宇宙中除了地球上其它地方是没有空气的。

1、松开袋口,将袋子对大口对冲自己的脸,我们会感觉到空气流过自己的脸庞2、松开袋口,将袋口前放一个纸片儿,我们会看到纸片儿会微微的动3、将袋子口装一个小哨子,挤压袋子,我们可以听到听到哨子被吹响了4、在塑料袋上扎一个小孔,放入水中,我们看到会看到水中冒气泡5、我们用力的拍袋子,我们会听到啪的声音。

是空气把袋子给撑破了。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知道不仅教室里面有空气,而且地球周围也有空气,但是空气也不是无处不在的,宇宙中除了地球上其它地方是没有空气的。

鼓励学生想出不同、多样的方法,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科学教案(第课时)科学教案(第课时)科学教案(第课时)教学时间:年月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效果预测出示图:那小朋友这样做好不好呢?(视频)冋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在很多地方都找到了空气,又用各种方法感受到了空气,还知道了我们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接下来的科学课中,我们一起继续研究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秘的空气,好不好?憋气活动以及对图片的讨论,意在引导学生发现空气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找空气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科学教案(第课时)科学教案(第课时)教学时间:年月曰。

一年级青岛版科学《找空气》教案

一年级青岛版科学《找空气》教案

一年级青岛版科学《找空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一些基本特征。

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寻找空气、感受空气。

能够简单描述空气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验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空气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空气的存在,感受空气的特征。

学会用多种方法寻找空气。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存在。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塑料袋、气球、吸管、水槽、水、粉笔、土块、扇子、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无。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关于风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风是由什么引起的。

引出空气的话题,提问学生:“你们知道空气在哪里吗?”导入新课“找空气”。

2.初步感受空气的存在(10分钟)教师拿出一个塑料袋,打开袋口,在空中挥舞几下,然后迅速扎紧袋口。

提问学生:“塑料袋里有什么呢?为什么塑料袋鼓起来了?”引导学生认识到塑料袋里装的是空气,从而感受空气的存在。

让学生用手摸一摸塑料袋,感受空气的存在。

3.用不同方法找空气(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发放气球、吸管、水槽等物品。

让学生用这些物品尝试寻找空气,并思考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找到空气。

小组讨论后,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方法,如用气球吹起来感受空气、用吸管在水中吹气观察气泡等。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不同方法找到的空气的特点。

4.进一步认识空气的特征(15分钟)教师拿出粉笔、土块等物品,与装有空气的塑料袋进行比较。

提问学生:“空气与这些物品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学生认识到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固定形状等特点。

教师通过教学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与空气有关的现象,如风吹动树叶、气球飘起来等,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空气特征的理解。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3单元空气7找空气》_24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3单元空气7找空气》_24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3单元空气7找空气》_24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找空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在不同地点装空气的活动,发现我们周围有一种能将袋子撑得鼓鼓的的东西。

2.通过做将袋子里的空气放出来的活动,调动多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

3.通过憋气活动,知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教学重点:知道我们的周围有空气。

教学难点: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感知空气的存在。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材料:食品保鲜袋4只、封口夹4只、水槽。

教师准备:食品保鲜袋1只、封口夹1只、装有空气封好口的塑料袋1只、口哨1只、水槽、瘪的气球和充满气的气球、教学课件、动画《生命离不开空气》。

教学过程:一、导入:比较两只气球的不同师:小朋友们看过气球吗?(看过)老师今天带了两个气球(展示充气和未充气的两只气球),从外形上看,它们俩有什么不一样?生1:一个大一个小。

生2:一个圆一个不圆。

生3:一个鼓鼓的另一个瘪瘪的。

师:小朋友们说的都对,这只气球是鼓鼓的。

二、让塑料袋鼓起来1.师:老师今天还带了一只塑料袋(展示食品保鲜袋),想让这只塑料袋像这只气球一样鼓起来,小朋友们有什么办法吗?生2:用打气筒往里面打气。

生3:我把塑料袋一挥再一抓,就能把塑料袋弄得鼓起来。

师:(面向生3)你能上台把你的方法做给其他小朋友看看吗?生3演示他的方法。

2.师:老师今天想给小朋友们介绍的方法就是这样的,老师再做一遍给你们看看。

让塑料袋像气球那样鼓起来只要三步:第一步,抖(演示动作:抖);第二步,抓,用手快速抓住塑料袋袋口(演示动作:抓);第三步,夹,用封口夹把塑料袋口夹住(演示动作:夹)。

这样,塑料袋就变得像气球那样鼓鼓的了。

现在,请小朋友们先空着手和老师一起做一做动作:抖、抓、夹。

(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做动作)3.师:现在组长给小组的组员发塑料袋和封口夹,组长和副组长先拿出塑料袋、其他组员拿出封口夹。

组长和副组长拿起塑料袋跟老师一起做:抖、抓,抓紧啦,现在组员用封口夹把塑料袋夹住,夹好后松手。

大象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找空气

大象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找空气

找空气【教学目标】1.感受空气的存在,学会动手寻找空气。

2.知道我们的身边充满着空气。

3.了解空气的一些简单用途。

【教学重点】学会自己去寻找空气。

【教学难点】懂得利用身边的事物去感知空气,证明空气的存在。

【教学准备】塑料袋、粉笔、瓶子、玻璃水槽、气球。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研究研究空气,你知道空气的哪些秘密?生:空气没有颜色、没有味道。

生: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

生:空气还透明。

师:我们不容易看到它,也摸不着它。

那么空气到底在哪里呢,猜一猜?生:空气到处都有。

生:空气就在我们周围。

生:空气只在地球上有。

……(二)猜想假设:师:同学们都认为空气就在我们身边,你能想个办法找到空气,让我们都能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吗?生:用塑料袋包住。

师:你真会想办法!我们可以借助材料找到身边的空气。

今天老师提供了很多材料来帮我们的忙,现在来认识一下吧(展示材料)。

(塑料袋、扇子、瓶子、吸管、土块、粉笔头、盛水的水槽)师:这些材料可以自由选择使用,只要能找到空气就行。

如果坐着不方便,可以站起来。

下面请组长领材料,开始找空气吧。

(学生捉空气,教师巡视指导。

)(三)事实证据:师:同学们,找到空气了吗?请把材料放回原处,请各小组汇报:用什么材料,怎么找到空气的?生:我打开塑料袋,在空中一抖就找到空气了。

师:塑料袋有什么变化?生:塑料袋鼓起来了。

师:那说明空气在哪里了?生:空气在塑料袋里。

师:他把空气装到了塑料袋里,真棒!还有和他不同的方法吗?生:用扇子扇,有风吹到脸上,这就是空气。

生:我把吸管含在嘴里,另一端插入水里吹出了气泡,说明我嘴里有空气。

生:我利用了瓶子,先卸开盖儿,让空气流到瓶子里,再拧上盖子,就把空气找到了。

师:嗯,瓶子里有空气了。

谁还有不同的方法?大胆说。

生:我把土块放到水里,发现土块里有很多小气泡冒出来。

师:那小气泡是什么呀?生:是空气。

生:我还发现,把鲜嫩的树叶浸入水中,也有气泡冒出来!师:通过找空气,我们发现空气在塑料袋里、在瓶子里、在土壤里、在我们的身体里、在树叶里,在很多地方都能找到空气,这说明什么?生:空气的确存在,而且确实就在我们身边。

7.找空气(教案)一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

7.找空气(教案)一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
解答: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组成。氮气占空气的大部分,大约占78%,氧气占21%,水蒸气和其他气体占剩余部分。
题目三:请解释空气的气压是什么意思。
解答:空气的气压指的是大气对地面或物体表面单位面积施加的压强。气压的变化会导致天气的变化,例如气压降低时,天气可能会变坏。
题目四:请描述空气的湿度对天气的影响。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 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空气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空气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空气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空气。
九.课堂
- 提问: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设置问题,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空气基本概念、特性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 观察: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讨论、实验操作和合作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动手能力。
- 测试: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测试或习题,让学生进行现场回答或书面作答,检测学生对空气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在作业评价中,教师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完成情况:检查学生是否按照要求完成了作业,包括实验报告、短文或报告等。
- 内容质量:评估学生对空气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如对空气概念、特性、作用等的描述是否准确。
- 表达能力:评价学生作业中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如是否清晰、连贯、有条理。
5. 创新思维: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提出了关于空气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的想法和建议。他们通过创新性的思考,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展现了创新思维的能力。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找空气》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找空气》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找空气》教案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理,在《找空气》活动中产生探索兴趣。

2、在探索过程中,进一步感受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活动准备:袋子16个、蜡烛、杯子、水、杯子、吸管活动过程:一、导入师:今天我要给你们表演一个神奇的魔术,(出示道具)当我将瓶子盖在蜡烛上,数到3蜡烛就会自己熄灭,你们猜我会不会成功?师: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蜡烛会熄灭吗?(没有空气)你们可真聪明,蜡烛没有了空气,就不能燃烧了,现在我们再来看一次。

师:我们用手扇一下,你有什么感觉呀(凉凉的,有风)其实那是空气在运动,诶你们看,你能抓住空气吗?能闻得到吗?看得到吗?小结师:我们身边都是空气,但是我们摸不着、看不到、闻不到,它呀一直躲起来和我们藏猫猫。

二、空气的作用师:你看我们身边都有空气,那你们觉得我们身体里面有没有空气呢?师:(出示吸管、水)那现在我要将我身体的空气吹到水里面去,现在水是什么样子的呀,你们仔细看,(吹气)发生什么情况了。

师:那我们也一起来试试看我们身体里有没有空气。

(出示袋子,将气吹到袋子里,演示讲解)让幼儿一起来试试看。

师:那如果没有空气了会怎么样呢?师:那好,我们一起来玩个小游戏,看看你们有什么感觉,先闭上小嘴巴,捂住,在用手捏住鼻子,我数到5,说放的时候,你们才可以放开小手,比比看,看谁能完成这个任务。

师:刚刚你们有什么感觉啊?(难受)师:对了,因为我们每人个人都需要呼吸,如果嘴巴和鼻子都堵住不能呼吸的话,空气就不能到你们的身体里面去,时间长了有可能就会死掉。

三、找空气师:现在我给你们每人一个小袋子,比一比谁第一个将空气装到袋子。

师:刚刚我们在教室里找到了空气,现在我们去操场上找找看看有没有空气。

带领幼儿去操场等地去装空气,并小结:虽然空气无色无味,但空气藏在我们的身边。

7找空气(教学设计)-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

7找空气(教学设计)-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
2.教学活动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本节课将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1)角色扮演: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空气的角色,通过表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空气的存在和特性。
(2)实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如吹气球、吹纸条等,让学生来自身体验和观察空气的存在和特性。
(3)游戏: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如“空气争夺战”,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空气的理解。
7.空气的测量和监测
空气的测量和监测是了解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常用的空气监测设备有空气质量监测仪、颗粒物监测仪等。通过这些设备的监测,我们可以及时了解空气的质量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空气。
8.空气的循环和流动
空气的循环和流动是大气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空气的循环和流动可以分为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水平流动主要是指风,垂直流动主要是指大气中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4.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团队中有效沟通和协作。
5.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对空气特性的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提出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基本特征和存在方式,包括空气的性质、重量、体积、压力和流动等。教师需要通过实验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和特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核心知识。
2.教学难点
(1)空气的性质
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地方,包括室内和室外。这个概念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比较抽象,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这个概念。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和感受空气的存在,例如通过吹气球、吹纸条等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空气的流动和存在。

找空气-苏教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找空气-苏教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找空气-苏教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课程背景本课程为苏教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目标为通过寻找环境中的空气及欣赏感受空气的存在,认知空气的重要性,并初步学习氧气的作用。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空气的观察和感知2.空气的存在和作用3.氧气的作用和重要性教学流程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品尝酸奶来启发他们对呼吸作用的认识,引入本节课程的话题。

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在室内外找空气,指导学生使用呼吸充气法感受空气,实地观察空气对物体的影响。

如用手捏住气球,放开后气球能自然扩张,说明空气具有压强。

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科学实验道具演示空气压缩和膨胀现象,以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理解(15分钟)通过观察、实验、感知,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反思有哪些地方有空气、空气有什么作用等问题,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讨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在观察、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的乐趣和成就感。

推理(20分钟)通过学习空气的存在和作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氧气对生命的重要性,并运用所学知识,探究为什么呼吸是人类生命的基本功能。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让他们在探究中体验到科学的魅力。

总结(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鼓励学生自主总结,以加深课程知识记忆和理解。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表现,进行以下评价:1.学生是否能准确描述空气的存在和作用;2.学生是否能理解氧气对生命的重要性和呼吸的原理;3.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课程和探究活动;4.学生是否能自主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教学延伸1.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环境观察任务,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与实践,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运用;2.组织一些与空气和氧气相关的科学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和探究气体的特性和作用;3.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科普读物,增强他们的科学阅读能力,开拓他们的科学视野。

找空气科学教案模板5篇

找空气科学教案模板5篇

找空气科学教案模板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致辞、事迹材料、学习心得、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自我鉴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deeds, learning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normative documents, self-evalu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找空气科学教案模板5篇教案的编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优秀的教案应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找空气科学教案模板5篇,供大家参考。

找空气一年级科学教案苏教版

找空气一年级科学教案苏教版

找空气一年级科学教案苏教版引言。

空气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没有空气我们就无法呼吸,也无法生存。

因此,了解空气的特性和作用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苏教版一年级科学教材为基础,为一年级学生设计一节关于空气的教学活动。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实验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珍惜空气资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空气的存在和作用。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空气的特性和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

1. 教材,苏教版一年级科学教材《探索与发现》第一册第二单元《空气和水》。

2. 实验器材,气球、空瓶子、蜡烛、瓶盖、吸管、水杯等。

3. 教学环境,教室内需要保持安静整洁,以便进行实验观察。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

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我们周围有什么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吗?”引导学生思考,然后逐步引出空气的存在。

2. 学习活动。

(1)通过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空气的存在和作用,让学生了解空气是一种气体,无色无味,但却无处不在,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

(2)进行实验,老师向学生展示实验,用蜡烛和空瓶子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存在对实验的影响。

(3)讨论交流,老师引导学生讨论空气的作用,比如风是空气的运动,我们呼吸也需要空气等。

3. 拓展活动。

(1)让学生观察气球的特性,了解气球能被空气吹起来的原因。

(2)让学生用吸管吹水,观察水的变化,引导学生理解气体的存在和作用。

4. 总结活动。

老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空气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珍惜空气资源,保护环境。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空气的存在和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实验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学生对气体的概念理解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更多的实验和观察来加深学生对空气的认识。

苏教版教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找空气》

苏教版教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找空气》

苏教版教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找空气》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空气是什么,认识气体,理解气体的特性。

2.学会用简单的方式观察和体验空气的存在和特性,感受空气的存在。

能力目标1.能够简单描述空气的存在和特性。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空气是气体的一种。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关注和兴趣,爱护环境。

2.帮助学生了解空气是生命之源,学会珍惜身边的空气。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让学生认识空气,理解气体的特性。

2.帮助学生感受空气的存在和特性。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简单的方式观察和体验空气的存在和特性,让学生区分不同种类的气体。

三、教学过程A.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的物体,问同学们这些物体之间有什么共同点,慢慢引导出空气;2.谈论空气的特性:无色、无味、无形、能被压缩和膨胀。

B. 学习1.演示用水杯装满水并将纸桶反盖在水杯口上的情形,引导学生讲述杯中空气被压缩的现象,并询问学生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况;2.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验方式感受氧气对火的作用,让学生从实践中感受氧气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谈论空气的种类: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区分不同种类的气体。

C. 总结1.回顾今天所学:认识空气、了解气体的特性、区分不同种类的气体;2.相互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空气是什么,并概括出空气的性质。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物体、演示实验、小组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了空气的存在和特性,并引导学生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空气是气体的一种。

同时,通过区分不同种类的气体,让学生了解空气的种类。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烈,难以控制,希望下一次教学能够加强控制。

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空气第7课找空气教案

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空气第7课找空气教案

第3单元空气
找空气在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可以将塑料袋撑得鼓鼓的。

教学建议:
●学生会比较喜欢到窗口、电风扇下、树下找空气,所以要带领学生拓
展思路,注意找空气地点的多样性。

注意事项:
●用塑料袋兜到空气后,要迅速收紧并捏住袋口。

这一动作需要教师进
行示范,并指导学生稍加练习。

●要特别提醒学生保证空气装得鼓鼓的,下面的学习中要用到。

活动二:
用不同的方法将空气从塑料袋里放出来设计意图:
●用不同的方法把袋子里的东西放出来,可以用皮肤感受到、用耳朵听
到、用眼睛看到“空气(”。

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引导学生更加清晰和
全面地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并学习一些可以直观感受到空气存在的方
法。

教学建议:
●活动中,要时刻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引导学生认识到通过观察水中的气泡可以“找到空气”,这种方法非
常重要,在第二课和第三课的学习中都将用到。

注意事项:
●需要指导学生捏紧袋口的方法。

●活动中注意安全,最好使用安全图钉。

●第三个小活动中要特别提醒学生,孔要扎在塑料袋没入水中的部分,
不能扎在水面上的部分。

电子教材中
“袋子里有空
气吗”演示实
验视频
学具箱里的配
套学具。

科学一年级下册《找空气》教案

科学一年级下册《找空气》教案
4、说说你们在哪里把塑料袋装满的?是什么把你的塑料袋装得鼓鼓的?(多问几位同学〕大家把袋字放在桌上吧!
5、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是我们可以用塑料袋把它找出来,这就是我们今天科存在
1、拎起一位同学的袋子,袋子里的空气去哪里了?你怎么知道它跑出去了呢?
2、我们一起做一个憋气30秒的游戏,等会儿告诉大家憋气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全体起立,伸出右手捏住界子,注意要将你的嘴闭紧了,不能偷偷的用嘴叶吸哦!实在难受你就结束憋气坐下来。你有什么感受?
3、除了游泳和我们日常生活.还有哪些情况下可以让我们知道人是离不开空气的?
四、总结全课
板书设计
7.找空气
看不见
摸不着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相关视频。
学生分组材料:塑料袋4个;安全图钉、水槽、抹布;口哨塑料袋组合。




一、把空气装进袋子里
1、出示一个大袋子:大家看看这是什么呀?它是什么样子的?给你抱抱,你有什么感觉?
给你一个袋子,你能把它像这样装的鼓鼓的吗?同学们比较小,所以给大家准备了小袋子,成功的同学把袋子举起来。
2、你是怎么把袋子装的这么鼓这么大的,能想大家介绍一下吗?
教师示范,用手撑开袋子,在空中兜一下,快速收紧袋口。如果再将袋子转两圈,你觉得有什么好处?
3、除了在教室里能把袋子装的鼓鼓的,你还想去哪里装一装呢?
注意:小组同学要在一起不能分开,装好了就立刻回到教室里来。我们还要比一比哪些同学的袋子装的最鼓保留的时间最长。
2、除了看出袋子别了,我们还有别的办法可以清晰的感受到空气从袋子里跑出来了吗?
3、虽然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伐们可以用塑料袋把它找出来.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么多办法“看见”、“听见”、“感觉到”空气,同学们太棒了,真的把空气找出来了。

寻找空气教案范文

寻找空气教案范文

寻找空气教案范文标题:探索空气的性质和作用一、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了解空气的重要性和作用。

3.掌握测量空气质量的方法。

4.培养学生保护和优化空气质量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空气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1.空气中不同气体的比例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2.空气对生物和环境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空气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2.引导学生思考:空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步骤二:空气的组成和性质(15分钟)1.介绍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组成的。

2.讲解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比例,引导学生思考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对比例的影响。

3.进一步讲解空气中的其他气体,如二氧化碳、氦等,并介绍它们的作用和相对分子质量。

步骤三:空气的作用(20分钟)1.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讨论空气对人体的作用,如呼吸、供氧等。

2.介绍空气对植物的作用,如光合作用、营养吸收等。

3.引导讨论空气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如气候调节、风力发电等。

4.引导学生思考:空气对环境和健康的作用有哪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步骤四:测量空气质量的方法(20分钟)1.介绍空气质量的概念和重要性。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空气的质量?掌握哪些指标能够评估空气质量?3.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并录入答案,然后进行展示和讨论。

步骤五:保护和优化空气质量(1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和社会层面上如何保护和优化空气质量?2.分组展开讨论,形成小结,并进行展示。

步骤六:总结(5分钟)1.总结空气的组成和性质,及其对生物和环境的作用。

2.强调空气质量的重要性和保护空气质量的意义。

五、教学延伸:1.借助实验室或实地实践,测量空气中不同气体的比例,加深学生对空气组成的理解。

2.组织参观当地空气质量监测站或相关环境保护机构,提高学生对空气质量问题的认识,并了解实际应对措施。

六、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引导学生探索空气的组成和性质,了解空气的作用以及测量空气质量的方法,培养学生保护和优化空气质量的意识。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3单元 空气 7 找空气》_11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3单元 空气 7 找空气》_11

《找空气》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由三个活动组成,引导学生感知我们周围有空气,知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第一个活动,把我们周围的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装进袋子里。

通过亲自动手,学生发现无论是在操场上、树林里,还是在教室里、桌肚里,都能把袋子装得鼓鼓的。

第二个活动,把袋子里的东西放出来,运用不同的感觉器官感受空气的存在。

它包含三个小活动:当学生在袋子上戳个洞,将洞口对着自己的脸挤压时,可以感觉有东西拂过面颊;当学生在塑料袋口装一个哨子,挤压袋子时可以听到有东西吹响口哨;当学生将扎了孔的塑料袋压入水中时,可以看见有气泡冒出。

这种神秘的东西就是空气。

第三个活动,通过憋气活动以及对一组图片的分析,知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二、学情分析大部分一年级小朋友都知道空气的存在,但是却不知道怎样证明空气的存在。

一年级上学期已经学过了人体的感官,本节课通过用塑料袋装空气、把空气从袋子里放出来的活动能让孩子运用多种感官直观地感受到空气的存在。

一年级小朋友对空气的重要性有所了解,但是空气的缺少对健康甚至生命的危害他们的认识是不够的,通过图片分析能让孩子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

三、教学目标1.通过装空气的活动,发现我们周围有一种能将袋子撑得鼓鼓的东西。

2.通过做将袋子里的空气放出来的活动,调动多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

3.通过憋气活动,知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四、教学重点知道我们的周围有空气五、教学难点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感知空气的存在。

六、教法学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探究法七、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视频、水槽、玻璃杯、卫生纸学生分组材料:塑料袋4个、安全图钉、水槽、口哨塑料袋八、教学过程1.实验演示,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我们一起做个实验好不好?大家睁大眼睛认真看哦!一个干净的玻璃杯、一些干燥的卫生纸,我现在把卫生纸放到玻璃杯底部,然后把玻璃杯口朝下放入水槽底部,大家猜一猜,卫生纸会不会湿?学生:会湿,因为水漫过了卫生纸;不会湿,因为杯子里面有空气,把卫生纸阻挡住了。

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找空气》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找空气》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找空气》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 通过找空气活动,知道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空气。

2. 在证实空气客观存在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搜集证据能力。

3. 通过了解压缩棉被技术,了解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我们的周围有空气。

难点:运用多种方法, 证实空气客观存在。

三、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塑料袋、空矿泉水瓶、粉笔、土块、水槽、抽气筒、密封袋。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激趣乐迪送来包裹,里面有神秘礼物。

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发现什么也没有。

2.导入连线乐迪,乐迪出谜语,引入课题。

板书课题:找空气二、猜想假设1.猜一猜:哪里有空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2.想一想:怎样能找到空气?学生试着找教室里的空气。

三、探究找证据1.找教室里的空气每个同学借助塑料袋寻找空气存在的证据。

观察塑料袋的变化,发现用塑料袋一兜,再收紧袋口,塑料袋就鼓起来了,说明教室里有空气。

学生上讲台边做边说找空气的过程,然后同学互相说过程。

板书:塑料袋 鼓起小结:我们用塑料袋一兜,再收紧袋口,塑料袋就鼓了起来,说明我们找到了教室里的空气。

2.找瓶子里的空气(1)老师演示,学生观察。

(2)小组分工合作尝试做实验,全班交流。

(3)总结:我们把空瓶子瓶口朝下放入水中,然后用力挤压瓶子,看到了水里冒出了气泡,说明空瓶子里有空气。

板书:空瓶子 气泡3.找粉笔、土块里的空气(1)出示实验要求。

(2)学生实验,探究粉笔、土块里有无空气。

(3)交流展示(3)总结:我们把粉笔和土块分别放入水中,都能看到气泡冒出,说明粉笔和土块里都有空气。

4.总结:通过一系列的找空气活动,我们发现空气在教室、塑料袋里、在瓶子里、在土块里,在很多地方都能找到空气,从而得到: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空气。

板书: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空气四、生活中的应用1.空气给我们带来的便利课件出示相关内容教师讲解。

2.空气带来的不便和烦恼播放有关压缩棉被的视频,学生观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找空气
南京市小西湖小学成金燕 .2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在不同地点装空气的活动,发现我们周围有一种能将袋子撑得鼓鼓的东西。

2.通过做将袋子里的空气放出来的活动,调动多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

3.通过憋气活动,知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我们的周围有空气。

难点: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感知空气的存在。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相关视频。

学生分组材料:塑料袋4个;安全图钉、水槽、抹布;口哨塑料袋组合。

四、教学过程
(一)把空气装进袋子里
1. 出示一个大袋子:大家看看这是什么呀?它是什么样子的?给你抱抱,你有什么感觉?
给你一个袋子,你能把它像这样装的鼓鼓的吗?同学们比较小,所以给大家准备了小袋子,成功的同学把袋子举起来。

你是怎么把袋子装的这么鼓这么大的,能想大家介绍一下吗?
教师示范,用手撑开袋子,在空中兜一下,快速收紧袋口。

如果再将袋子转两圈,你觉得有什么好处?
2.除了在教室里能把袋子装的鼓鼓的,你还想去哪里装一装呢?
注意:小组同学要在一起不能分开,装好了就立刻回到教室里来。

我们还要比一比哪些同学的袋子装的最鼓保留的时间最长。

说说你们在哪里把塑料袋装满的?
是什么把你的塑料袋撑得鼓鼓的?(多问几位同学)大家把袋字放在桌上吧!
3.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是我们可以用塑料袋把它找出来,这就是我们今天科学课要学习的内容《找空气》。

【板书】
(二)用多种感官感受空气的存在
1. 拎起一位同学的袋子,袋子里的空气去哪里了?你怎么知道它跑出去了呢?
2. 除了看出袋子别了,我们还有别的办法可以清晰的感受到空气从袋子里跑出来了吗?【板书】
4.虽然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可以用塑料袋把它找出来,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么多办法“看见”、“听见”、“感觉到”空气。

同学们太棒了,真的把空气找出来了,我们表扬一下自己吧!
(三)空气是生命之源
1. 看一段视频放松下!
为什么游泳时要将头露出水面,大口换气呢?
那同学们能离得开空气吗?
2.我们一起做一个憋气30秒的游戏,等会儿告诉大家憋气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全体起立,伸出右手捏住鼻子,注意要将你的嘴闭紧了,不能偷偷的用嘴呼吸哦!实在难受你就结束憋气坐下来。

你有什么感受?
2.除了游泳和我们日常生活,还有哪些情况下可以让我们知道人是离不开空气的?【视频】
出示图:那小朋友这样做好不好呢?【视频】
3.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在很多地方都找到了空气,又用各种方法感受到了空气,还知道了我们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接下来的科学课中,我们一起继续研究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秘的空气,好不好?
五、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