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综合治疗中风半身不遂临床疗效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推拿综合治疗中风半身不遂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11-22T16:46:08.1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4期供稿作者:王玉鹏

[导读] 中风后半身不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早期的康复治疗十分重要。

王玉鹏(吉林九台市人民医院理疗科 130500)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推拿综合治疗中风半身不遂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中风后半身不遂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针灸组单纯应用针灸治疗,推拿组单纯应用推拿治疗,综合组应用针灸及推拿治疗,10次为一疗程,可应用2-3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综合组有效率92.5%,针灸组有效率72.5%,推拿组有效率70.0%,综合组在临床疗效上较针灸组及推拿组有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针灸推拿对中风半身不遂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可以提高该病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针灸推拿半身不遂

【中图分类号】R24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4-0049-01

中风后半身不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早期的康复治疗十分重要。我院应用针灸推拿综合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患者,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康复中心治疗的中风后半身不遂的患者120例,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1],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头颅CT检查确诊。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其中针灸组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38-81岁,平均年龄(56±5.8)岁,病程5-18天,平均病程(7.2±

2.8)天。推拿组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54±6.2)岁,病程6-16天,平均病程(6.8±2.4)天。综合组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41-81岁,平均年龄(53±7.8)岁,病程6-15天,平均病程(7.1±2.6)天。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针灸组患者取仰卧位,取任脉、手足三阴三阳经有关主要穴位,主穴:风池、中腕、关元、肩三针、曲池、外关、内关、合谷、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解溪、丰隆、三阴交、太冲、昆仑。患者取俯卧位时,取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穴,主穴:百会、大椎、腰阳关、肩井、肾俞、殷门、委中、承山。仰卧位针灸和俯卧位针灸根据病情及所伴有的症状可以交替使用,穴位可以增减,如伴有语言骞涩加舌针,伴眼睛闭合不能加用晴明、太阳等穴位。留针30分钟,每天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可连续应用2-3个疗程。

1.2.2推拿组患者取仰卧位时,点按头维、百会、风池等穴位,颜面部施以揉法、点法,以患侧为重点,健侧为辅助点,用拿揉法向上臂内侧至前臂,以手腕关节、肘关节为重点,同时作同侧肩关节外展和肘关节外展屈伸活动。下肢点按付兔、膝眼、足三里、解溪、太冲等穴位,患肢作被动屈伸、外展、内旋等活动。患者取俯卧位时,应用手掌鱼际首先按揉背部脊柱两侧及双下肢,以肾俞、肝俞等穴位为重点,其次,在脊柱两侧应用滚法按揉,拔揉脊柱两侧,点按患侧下肢的承山、委中、环跳等穴位,同时配合腰部后伸的被动活动。患者取侧卧位时,患侧肢体在上,健侧肢体在下,以肘关节为重点,应用拿法自肩部至腕部,同时,配合向上牵引和被动屈伸肘关节活动。以髋关节和膝关节作为重点部位,自患侧臀部沿大腿外侧至小腿外侧应用滚法、拿法按揉,同时,配合髋关节和肘关节的被动屈伸活动。推拿手法因人而宜,轻重补泻辨证施治。每天治疗1次,每次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可连续应用2-3个疗程。

1.2.3综合组应用针灸及推拿综合治疗,每天上午针灸,下午推拿。

1.3疗效评定标准采用《中国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标准》[2]。基本痊愈:独立生活,恢复工作;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2分以上;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8~20分;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多不足8分;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9分或更多。

1.4统计学处理总有效率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2-3个疗程后,三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见表1。从此表可以看出,综合组有效率92.5%,综合组在临床疗效上较针灸组及推拿组有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有效率72.5%,推拿组有效率70.0%,而针灸组及推拿组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中风经过救治后,神志虽已清醒,但往往遗留有传统医学认为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国外已经把“针灸治疗与功能训练”称之为“新趋势疗法”[3]。传统医学认为,针灸应用“四诊”、“八纲”的辨证方法,对临床上的各种证候进行分析、综合,以确定疾病的阴、阳、里、表、寒、热、虚、实性质,然后选穴处方,进行施治。其具有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气血之功效。故对于中风后半身不遂患者,取任督二脉,足三阴三阳经有关主要穴位,配合针灸治疗,对患者的大脑及肢体的康复具有直接的作用,亦促使其功能的恢复。经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针灸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有效手段之一。现代研究表明,针灸可以舒张血管,加速血流的运行,且能降低血液粘稠度,进一步起到活血化淤的作用。

推拿疗法属于传统医学的外治疗法,属于物理刺激,其具有疏经通络、滑利关节、调节脏腑气血之功效,亦具有增强人体抗病能力之功效,通过推拿活动,在保存关节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止肌肉萎缩及肢体畸形方面,起到了其他疗法所不能达到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推拿疗法具有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能扩张毛细血管、丰富血液供应、增强肌肉的弹力,同时,滑利关节、肌腱、韧带。把针灸、推拿结合起来,相互弥补,相辅相成,使中风后半身不遂患者微循环的血流加速,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

从本组资料可以看出,中风后半身不遂患者经过针灸、推拿的综合治疗,有效率达到92.5%,在临床疗效上较针灸组及推拿组有显著提高,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