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六章 小学课堂教学(练习答案)

合集下载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六章小学课堂教学(练习答案)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六章小学课堂教学(练习答案)

第六章小学课堂教学一、单项选择题1.在教学地理地图这一课时,挂上一幅世界地图帮忙学生明白得,这是()。

A.借助实物和图像创设的教学情境B.借助动作(活动)创设的教学情境C.借助语言创设的教学情境D.借助背景创设的教学情境2.课堂教学情境的特点要紧有()。

①基于生活②注重抽象性③表现学科特点④内含问题、融人情感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3.教学情境创设的大体原那么不包括()。

A.接近性原那么B.合作性原那么C.对照性原那么D.真实性原那么4.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必然要尽可能使情境真实或接近真实,通过对与真实情境相关问题的探讨,完成对问题的意义建构。

这表现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原那么。

A.层次性B.真实性C.合作性D.诱发性5.创设的情境要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起学生的学习爱好,这表现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原那么。

A.接近性B.真实性C.合作性D.诱发性6.在教学《琥珀》一文时,课前教师展现实物琥珀,让学生对琥珀有个感性的熟悉。

这表现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的方式。

A.运用实物演示情境B.联系生活展现情境C.借助问题创设情境D.借助图画再现情境7.在教学中国地形时,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现中国地形图进行教学。

运用的教学情境创设方式是()。

A.借助问题创设情境B.借助图画再现情境C.运用实物演示情境D.联系生活展现情境8.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教师能够让学生分角色朗诵课文并排演讲义剧《皇帝的新装》。

这运用的教学情境方式是()。

A.借助问题创设情境B.借助图画再现情境C.播放音乐渲染情境D.扮演角色体会情境9.教学活动中师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

A.教学组织形式B.教学模式C.教学方式D.教学策略10.最先从理论上论述了班级讲课制,为班级讲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的高作是()。

A.《学记》B.《大教学论》C.《论演说家的教育》D.《爱弥儿》11.以下对班级讲课制的熟悉,不正确的选项是()。

2023上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3上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3上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C教育与政治的关系2.D示范性3.A共同的奋斗目标4.D《雄辩术原理》5.C道德意志6.C非结构式观察7.C呼吸道8.C寻求认可取向阶段9.B行为矫正10.A元认知策略11.B下位学习12.D注意的转移13.D分科课程14.B学不躐等15.B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16.A班级授课制17.D个体内差异评价18.A自愿性19.B课程即知识20.C游戏式二、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21.简述美育主要任务。

【参考答案】美育的任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正确的审雅观。

审雅观是人们对美的基本看法与见解。

它是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构成部分。

思想家和教育家们都把培育人的健康崇高的审美情味作为美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第二,提升审美能力。

所谓审美能力是指审美过程中主体应具备的各样能力。

包含审美感觉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审美理解能力、审美鉴赏能力等。

此中,最重要的是培育审美鉴赏力。

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鉴赏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长久实践的结果。

第三培育审美创建力。

审美创建能力是人所独有的一种高级能力.它是人的实质力量的充足发挥。

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能动地改造世界,相同.人们感觉美和鉴赏美的目的也是为了表现美和创建美。

第四,塑造完佳人品。

塑造完佳人品.促令人的金面和睦的发展,应该说是美育最根本和最中心的任务。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教育家们之所以特别重视美育。

其主要原由就是美育在塑造完佳人品上拥有其余教育所没法代替的重要作用。

22.简述少先队活动形式。

【参考答案】少先队大队活动是少先队大队人人参加的活动.少先队大队活动主要有大队集会、大队主题活动,组织参观访问等。

大队集会的内容和形式有大队纪念。

如建队日纪念荣誉日纪念等;有大队倡导,动员,如倡导以XXx为榜样,学习XX精神.动员参加春季植树等:有大队仪式如升旗仪式。

2024下半年教资笔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024下半年教资笔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024下半年教资笔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完整版真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属于小学低年级教学的主要特点?A. 系统性B. 活动性C. 理论性D. 实践性答案:B2.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当树立哪种学生观?A.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B.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C. 学生是教师的助手D. 学生是教育的工具答案:B3. 以下哪项属于小学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A. 符合社会需求B. 符合学生兴趣C. 符合学科体系D. 符合教育目标答案:D4.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A. 讲授法B. 案例分析C. 探索性学习D. 演示法答案:C5. 以下哪种评价方式属于形成性评价?A. 期末考试B. 期中考试C. 平时作业D. 毕业考试答案:C---真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6. 简述小学教育的特点。

答案:小学教育的特点包括:- 基础性: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 全民性:小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不论性别、民族、家庭背景等,都应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 全面性:小学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还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

- 活动性:小学教育注重通过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7. 简述小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答案:小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包括:- 教育性原则:课程内容应符合教育目标,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 科学性原则:课程内容应科学、准确,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 实用性原则:课程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 发展性原则:课程内容应促进学生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8. 简述小学教育的教学原则。

答案:小学教育的教学原则包括:-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教学内容既要科学准确,又要体现思想教育。

-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学内容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含答案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含答案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只有建立了统一的学校集体,才能在儿童的意识中唤起舆论的强大力量,成为支配儿童行为,并使它纪律化的一种影响因素。

提出这一集体教育主张的教育家是()。

A.加里宁B.马卡连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通过集体、在集体中和为了集体”的教育,是马卡连柯集体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

故本题选B。

2.“当其可之请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xùn);相观而善之谓摩。

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学记》中的这句话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

A.差异性B.可变性C.稳定性D.不平衡性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学记》中句子的含义是“事情没有发生就先防止,这叫做预防;抓住时机,进行教育,这叫做及时;循序地而不越级地进行教育,这叫做顺应自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叫做观摩。

这四点就是教育成功的因素。

如果等到事情发生以后才去禁止,就要遭到阻力,不易纠正了;如果时机错过以后才去学习,学起来就会劳苦不堪,不易有成就了”。

说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对儿童进行教育要抓住儿童发展的关键期。

故本题选B。

3.我国在世界各地开办孔子学院,向各国人民介绍中国文化。

这说明教育文化具有()。

A.传递功能B.创造功能C.更新功能D.传播功能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在世界各地办孔子学院目的是为了传播中国的文化,故本题选D。

4.在我国历史上,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以读经尊孔为教育宗旨,第一次以法令形式颁布并实施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4.【答案】B。

小学教育学第六章练习与答案

小学教育学第六章练习与答案

小学教育学第六章练习与答案第六章教学(上)一、单项选择题1.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 )。

A.一种主体活动 B.一种实践活动C.一种认识活动 D.一种文化活动C2.教学是学校教育的( )。

A.唯一工作 B.中心工作C.必要工作 D.重要工作B3.教学认识的主要方式是( )。

A.直接经验 B.科学实验C.社会实践 D.间接经验D4.“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 ) 。

A.知识的传授 B.发展学生的能力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B5.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培养人的基本途径是( )。

A.政治思想品德教育 B.教学C.课外活动 D.学校管理6.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 )。

A.教师的主导作用 B.学校的管理作用C.教材的媒体作用 D.学生的主体作用D7.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是( )。

A.卢梭B.洛克C.赫尔巴特D.斯宾塞B8.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 )。

A.发展智力 B.培养思想品德C.传授知识 D.发展个性C9.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C.培养品德和审美情趣D.关注学生个性发展A10.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其提出者是( )。

A.孔子B.昆体良C.杜威D.夸美纽斯A11.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下列教学过程特点中的( )。

A.引导性 B.间接性C.简捷性 D.交往性12.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昆体良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D13.教学过程阶段的中心环节是( )。

A.领会知识 B.巩固知识C.运用知识 D.检查知识A二、填空题1.在教和学的协同活动中,______是学习的主体,______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学生/教师2.学校工作(课程计划)必须坚持“ ______ 、全面安排”的原则。

以教学为主3.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 ______的统一过程。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第六章 教学(上)题库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第六章 教学(上)题库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第六章教学(上)题库一、选择题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2.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3.教育的最基本途径是( )。

A.教学B.课外活动C.社会实践D.校外活动4.教学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 )。

A.基础地位B.中心地位C.主要地位D.重要地位5.在杜威看来,教学过程的实质在于( )。

A.将教材上的学科知识内化为儿童的认知结构B.从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儿童的现有经验向着教材所包含的逻辑经验不断前进和发展C.将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与培养品格统一起来D.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矛盾运动6.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B.杜威C.凯洛夫D.夸美纽斯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思想的提出者是( )。

A.孔子B.杜威C.昆体良D.思孟学派8.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间接性主要是指( )。

A.间接地获得知识B.获得间接经验C.有教师帮助去获得知识D.有同学帮助去获得知识9.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凯洛夫10.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

A.基本部分B.基本内容C.基本途径D.基本阶段11.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

A.引起学生的动机B.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12.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材料和()。

A.熟悉教材B.分析教材C.巩固知识D.理解教材13.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 )。

A.获得直接经验B.进行科学实验C.进行社会实践D.学习间接经验14.“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A.知识的传授B.发展学生的能力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15.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 )。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部分真题(含答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部分真题(含答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部分真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A. 讲授法B. 谈话法C. 讨论法D. 演示法答案:C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通过________来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A. 朗读B. 默读C. 精读D. 略读答案:C3. 下列哪种评价方式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A. 平时成绩评价B. 期中考试评价C. 期末考试评价 D. 综合素质评价答案:A4.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能力。

A. 逻辑思维B. 形象思维C. 创新能力D. 实践能力答案:A5. 下列哪种课程设计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A. 分科课程设计B. 综合课程设计C. 实践活动课程设计D. 校本课程设计答案:C二、判断题1.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智育水平为主要目标的教育。

()答案:错误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多读多写。

()答案:正确3. 学生成绩的好坏主要由教师的教学质量决定,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无关。

()答案:错误4.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多进行实践活动。

()答案:正确5. 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述小学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答案: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引导、激励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自觉实践,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和积极性。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共同构成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体。

2. 请简述小学课程设置的原则。

答案:小学课程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适应性原则:课程设置应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个性差异。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含答案解析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含答案解析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儿童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

A.循序渐进B.有针对性C.因材施教D.抓关键期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特征要求教育工作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故本题选B。

2.“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一切措施要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

”这一儿童中心理念出自教育家()。

A.洛克B.康德C.杜威D.培根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杜威主张以儿童为中心,题干中体现的正是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

故本题选C。

3.小学班级管理中,既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条件,又是决定班主任工作成效的主要因素是()。

A.班主任工作职责B.班主任自身素质C.班级学生的质量D.对班级学生的了解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班主任。

在班主任的工作中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条件又是决定班主任工作成效的主要因素。

故本题选D。

4.“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

”苏霍姆林斯基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陶冶教育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D.品德评价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德育的方法。

陶冶教育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的“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是让学生在学校的良好环境中耳濡目染不断提高自己的德育水平。

故本题选A。

5.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这说明教育对文化具有()。

A.继承功能B.传递功能C.选择功能D.创新功能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解析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解析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A. 讲授法B. 谈话法C. 讨论法D. 实验法【答案】B【解析】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谈,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去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

谈话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此选B。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这种教学方法是()A. 讲授法B. 谈话法C. 发现法D. 实践法【答案】C【解析】发现法是教师通过提供适宜于学生进行“再发现”的问题情境和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独立的探索、研究和尝试活动,以发现相应的原理或结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方法。

因此选C。

3. 下列哪种评价方式更能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A. 期中考试B. 期末考试C. 平时成绩D. 学生成长记录袋【答案】D【解析】学生成长记录袋是一种用来记录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展示学生成长与进步的工具,它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选D。

二、填空题1.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个方面。

【答案】 1.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解析】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四个方面。

2. 教学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答案】2.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巩固性;量力性。

【解析】教学原则包括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巩固性、量力性等。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六章-教学实施-第五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六章-教学实施-第五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六章-教学实施-第五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单选题]1教师备课需要做好的工作不包(江南博哥)括()。

A.了解学生B.钻研教材C.设计教法D.布置作业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备课包括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单选题]2.上好课最根本的要求是()。

A.教学结构合理B.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C.板书有序D.教学方法适当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上好课的最根本要求。

[单选题]3.在教学的各种备课中最为深入.最为具体的是()。

A.单元备课B.学年备课C.课时备课D.学期备课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课时计划即教案,它通常是指教师为某一节课而拟定的上课计划,一般包括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课题.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进程等。

它是最为深入.最为具体的备课。

[单选题]4.一次考试测验,高水平的学生能得高分,低水平的学生只能得低分,说明该测验的()质量指标高。

A.难度B.信度C.效度D.区分度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衡量测验题目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

信度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效度是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题中高水平的学生能得高分,低水平的学生只能得低分,拉开了考生得分的差距。

故选D。

[单选题]5∙课堂气氛往往有其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

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师的OOA.教学风格B.组织教学方法C.气氛区D.教学氛围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课堂气氛往往有其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

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师的气氛区。

[单选题]6.()的课堂行为指与促进课堂教学目的实现相联系的行为。

A.积极B.权威C.民主D.消极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课堂行为往往有消极和积极之分,积极的课堂行为是与促进课堂教学目的实现相联系的行为,消极的课堂行为是干扰课堂教学的行为。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6章 班级管理第一节(小学)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6章 班级管理第一节(小学)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六章班级管理第一节班级管理与班集体建设主讲:韩南南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导航:1、从近几年的考试来看,本章的常考题型以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为主。

2、本章知识点很多,虽然前几次考到的内容不多,但从出题的趋势看,会越来越多的涉及诸如班集体建设培养、课堂管理等内容,考生在复习时应依据自身情况,参照命题规律,对本章知识点加以重视。

教育知识与能力一、班级概述(一)概念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文化程度相同或相近、有共同学习任务的的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和管理的组织。

班级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教育知识与能力(二)班级的历史发展和改革个别教学——班级组织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对班级从理论上确认和论证的第一人是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教育知识与能力正式提出“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 )。

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马卡连柯D.杜威解析:A。

教育知识与能力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一)班级与班集体的区别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由具体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及良好纪律和舆论的班级学生所组成的活动共同体。

班集体是班级群体的高级形式。

教育知识与能力(二)班集体的发展阶段1、初建期:松散群体阶段2、形成期:合作群体阶段班级凝聚力开始出现,大多数学生在班集体中获得了归属感。

形成期是班主任培养班级骨干的重要时期。

3、成熟期:集体阶段有明确的、共同认可的奋斗目标形成了坚强的核心学生已有了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民主团结的风气。

教育知识与能力(三)班集体的基本特征1、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基础和前进的动力)2、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3、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4、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风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5、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教育知识与能力( )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练习题(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练习题(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练习题(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试题及答案第五章1、讲述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一般可分()三个阶段进行。

[单选题] *A.导入、详述和汇总(正确答案)B.导入、分析和汇总C.分析、详述和总结D.分析、质疑和总结2、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有人按字音归类识字,有人按偏旁结构归类识字,这属于()。

[单选题] *A.复述策略B.理解一控制策略C.精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正确答案)3、影响教学设计的因素之一——情境是指教师教学前()的准备状况。

[单选题] *A.课程、课件和教学环境B.课件、网络和多媒体环境C.硬件、网络和教学环境D.硬件、软件和教学环境(正确答案)答案解析:3.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学情境的内涵”。

影响教学设计的因素之一情境是指教师教学前硬件、软件和教学环境的准备状况。

4、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教学目标、内容、媒体、策略匹配一致原则。

确定此项原则的依据不包括()。

[单选题] *A.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媒体、策略的控制作用B.教学内容、媒体、策略对实现教学目标的意义C.教学目标、内容、媒体、策略与教学过程的关系D.教学目标、内容、媒体、策略与教学方法的关系(正确答案)答案解析:4.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教学目标、内容、媒体、策略匹配一致原则。

确定此项原则的依据包括:(1)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媒体、策略的控制作用;(2)教学内容、媒体、策略对实现教学目标的意义;(3)教学目标、内容、媒体、策略与教学过程的关系。

5、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综合课程。

[单选题] *A.活动型(正确答案)B.操作型C.社会型D.实践型答案解析:5.活动型综合课程以学生的学习性、探究性活动为主体,其课程内容具有高度综合性,重视知识的高度整合性。

在小学阶段典型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有低年级阶段的品德与生活课程,中高年级阶段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及一些学校校本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

(完整版)《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与答案

(完整版)《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与答案

(完整版)《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与答案《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题及答案一、单项挑选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儿童身心进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 )。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求同存异【解析】B 。

身心进展的个不差异性要求因材施教2.“庶”与“富”是“教”的先决条件。

首次提出这一教育观点的教育家是( )。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解析】A。

孔子提出了“庶、富、教”的观点,以为人口、财宝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

他以为“庶”与“富”是前提,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

3.法国文学家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第一时刻给他的小学老师写了一封信表示谢谢。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 )。

A.复杂性B.连续性C.制造性D.示范性【解析】B。

教师劳动的连续性是指教师的教学别只局限在学生的上学阶段,还会妨碍到学生毕业往后。

4.在小学生品德进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学校B.青年宫C.同学D.社会【解析】A。

学校教育在小学生品的进展中起主导作用、5.下列属于学校教育制度内容的是()。

A.修业年限B.教学大纲C.课程标准D.课程设罝【解析】A。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具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它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6.小学生的手指别小心被教师的门夹伤,教师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给学生( )。

A.揉搓受伤手指B.吃止痛消炎药C.冷敷受伤手指D.热敷受伤手指【解析】C。

手指受伤应先冷敷,因为热敷会引起受伤组织细胞受热膨胀挤压身边的细胞,也会加速血液流淌渗出。

24小时之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7.教育研究主体经过对故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日子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的研究办法是( )。

A.经验研究法B.调查研究法C.行动研究法D.叙事研究法【解析】D。

题目是叙事研究的定义。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选项是教学原则?A.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B. 因材施教C. 教学相长D. 知识传授答案:B解析: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因材施教是教学原则之一,强调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2. 小学课程的主要类型是什么?A. 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B.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C. 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D. 文化课程和技能课程答案:A解析:小学课程的主要类型包括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主要是指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活动课程主要是校本课程和班本课程。

这两种课程类型各有其优势和特点,共同构成了小学课程体系。

3. 以下哪个选项是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自主学习C. 课堂讨论D. 教学评价答案:A解析: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方式和方法。

讲授法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

4. 以下哪个选项是教学评价?A. 课堂提问B. 学习成绩C. 教学计划D. 教学目标答案:B解析:教学评价是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学习成绩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评价方式,反映了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 以下哪个选项是教学策略?A. 情境教学B. 小组合作C. 教学设计D. 教学评价答案:A解析: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和计划。

情境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二、简答题1. 请简述教学原则。

答案: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思想性(教育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巩固性、可接受性、因材施教等。

2. 请简述教学方法。

答案: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方式和方法。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六章 学习动机 (练习答案)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六章 学习动机 (练习答案)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六章学习动机(练习答案)------------------------------------------作者xxxx------------------------------------------日期xxxx第六章学习动机一、单项选择题1.激发和维持个体的学习行为,并使行为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叫作()。

A.学习动机B.学习期待C.学习需要D.诱因2.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心理成分是()。

A.学习期望B.学习兴趣C.学习知识D.学习压力3.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叫作()。

A.学习动机B.学习期待C.学习需要D.诱因4.学习动机的作用主要有()。

①激活功能②指向功能③强化功能④维持和调节功能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5.口渴会促使个体做出觅水的活动,这是动机的()。

A.导向功能B.激活功能C.调节与维持的功能D.强化功能6.李华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他的学习动机是()。

A.高尚动机B.内部动机C.外部动机D.低级动机7.下列学习活动中属于内部学习动机的是()。

A.获得好名次B.获得表扬C.获得高分D.获得解答8.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

A.内部学习动机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认知内驱力9.各种动机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小学阶段,儿童的()最为突出。

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内部动机D.自我提高内驱力10.小明学习不是为了获得家长的赞许,也不是为了赢得名次,只是他发觉知识学习过程本身就有乐趣。

根据奥苏贝尔关于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理论,小明的学习动机属于()。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自我效能感11.学生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排名,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内部动机12.英语老师讲课很生动,激发了某小学生学好英语的愿望,其学习动机属于()。

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及参考答案(精编版)

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及参考答案(精编版)

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及参考答案(精编版)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说明: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这个答案选出。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A. 《论语》B. 《学记》C. 《理想国》D. 《雄辩术原理》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记》。

《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B项正确。

A项:《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书中借记述孔子的言行来发扬和传播孔子儒家学派的思想学说。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作的哲学对话体著作。

全书主要论述了柏拉图心中理想国的构建、治理和正义,主题是关于国家的管理。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

在这一著作中,昆体良将学习过程概括为“模仿—理论—练习”三个阶段。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 依据教育作用对象的不同,教育功能可划分为()。

A.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B.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C.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D.积极功能与消极功能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功能。

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划分,可以把教育功能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个体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社会功能是指教育影响社会的存在与发展。

A项正确。

B项:按教育的作用方向划分,可以把教育的功能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教育的正向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和社会产生了积极促进的作用。

教育的负向功能是指教育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划分为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教育的显性功能指教育活动依照教育目的,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吻合的结果,如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等,就是显性功能的表现。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六章 学习动机 (练习答案)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六章 学习动机 (练习答案)

第六章学习动机一、单项选择题1.激发和维持个体的学习行为,并使行为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叫作()。

A.学习动机B.学习期待C.学习需要D.诱因2.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心理成分是()。

A.学习期望B.学习兴趣C.学习知识D.学习压力3.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叫作()。

A.学习动机B.学习期待C.学习需要D.诱因4.学习动机的作用主要有()。

①激活功能②指向功能③强化功能④维持和调节功能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5.口渴会促使个体做出觅水的活动,这是动机的()。

A.导向功能B.激活功能C.调节与维持的功能D.强化功能6.李华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他的学习动机是()。

A.高尚动机B.内部动机C.外部动机D.低级动机7.下列学习活动中属于内部学习动机的是()。

A.获得好名次B.获得表扬C.获得高分D.获得解答8.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

A.内部学习动机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认知内驱力9.各种动机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小学阶段,儿童的()最为突出。

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内部动机D.自我提高内驱力10.小明学习不是为了获得家长的赞许,也不是为了赢得名次,只是他发觉知识学习过程本身就有乐趣。

根据奥苏贝尔关于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理论,小明的学习动机属于()。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自我效能感11.学生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排名,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内部动机12.英语老师讲课很生动,激发了某小学生学好英语的愿望,其学习动机属于()。

A.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B.低级的学习动机C.高尚的学习动机D.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13.(2012年真题)有的小学生为获得教师的鼓励而学习,有的小学生为获得家长的奖励而努力学习,有的小学生为了让同学瞧得起而努力学习。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答案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答案

第一模块教育基础考点答案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结合学生的心理活动,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四阶段论,也是著名的四段教学法。

故本题选 C。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斯巴达的教育。

斯巴达教育重视军人和武士的培养,教育内容注重军事体育训练,如赛跑、跳跃、角斗、骑马、投掷等,其教育目的就是培养骁勇的军人与武士。

故本题选 C。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观点,并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宋代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评价: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故本题选 A。

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独立阶段的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主张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

故本题选 A。

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的文化功能具体表现在文化传承、选择、交流和创新上。

其中文化传承功能体现在,文化只能通过传递的方式继承并发展下去。

所以,教育从一开始就成了传递和保存人类文化的重要手段。

借助于书刊、胶片和磁带以及各式各样的文化载体,现代社会已经积累了一个浩大无比的文化宝库。

因此才能做到像题干所描述的“学习和欣赏距今几千年前的书画作品”“了解古人的社会生活”。

故本题选 C。

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体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

故本题选B。

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互补性。

互补性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得到补偿;其次,人的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也具有互补性。

题干属于人的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的互补。

故本题选 D。

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指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小学课堂教学一、单项选择题1.在教学地理地图这一课时,挂上一幅世界地图帮助学生理解,这是()。

A.借助实物和图像创设的教学情境B.借助动作(活动)创设的教学情境C.借助语言创设的教学情境D.借助背景创设的教学情境2.课堂教学情境的特征主要有()。

①基于生活②注重抽象性③体现学科特点④内含问题、融人情感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3.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接近性原则B.合作性原则C.对比性原则D.真实性原则4.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尽量使情境真实或接近真实,通过对与真实情境相关问题的探究,完成对问题的意义建构。

这体现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原则。

A.层次性B.真实性C.合作性D.诱发性5.创设的情境要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体现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原则。

A.接近性B.真实性C.合作性D.诱发性6.在教学《琥珀》一文时,课前教师展示实物琥珀,让学生对琥珀有个感性的认识。

这体现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的方法。

A.运用实物演示情境B.联系生活展现情境C.借助问题创设情境D.借助图画再现情境7.在教学中国地形时,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中国地形图进行教学。

运用的教学情境创设方法是()。

A.借助问题创设情境B.借助图画再现情境C.运用实物演示情境D.联系生活展现情境8.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排演课本剧《皇帝的新装》。

这运用的教学情境方法是()。

A.借助问题创设情境B.借助图画再现情境C.播放音乐渲染情境D.扮演角色体会情境9.教学活动中师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

A.教学组织形式B.教学模式C.教学方法D.教学策略10.最早从理论上阐述了班级授课制,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A.《学记》B.《大教学论》C.《论演说家的教育》D.《爱弥儿》11.下列对班级授课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B.班级授课制可以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C.班级授课制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D.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12.我国当前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班级授课制B.道尔顿制C.个别教学制D.设计教学法13.把课划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和检查课的依据是()。

A.教学任务C.教学规律D.教学原则14.在古代教育中,教学组织的基本形式是()。

A.班级授课制B.个别教学C.复式教学D.现场教学15.(2013年真题)目前我国小学普遍采用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

A.复式教学B.个别教学C.分组教学D.班级教学16.教师组织学生到事情发生、发展的现场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是()。

A.现场教学B.复式教学C.班级授课制D.个别教学17.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B.现场教学C.复式教学18.以班级为基础,但教师不直接面向班级全体学生,而是先把教学内容教给年龄较大的学生,而后由他们中问的佼佼者——导生去教年幼的或成绩较差的其他学生。

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A.道尔顿制B.特朗普制C.贝尔一兰喀斯特制D.分组教学19.教师不再在上课时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制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班级授课制B.个别教学制C.设计教学法D.道尔顿制20.取消按年龄编班,按学生的能力或某些测验成绩编班,这是()。

A.内部分组B.外部分组C.能力分组D.作业分组21.在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再根据学生的成绩将他们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小组,这是()。

A.内部分组B.外部分组C.能力分组D.作业分组22.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别自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班级授课制B.个别教学制C.特朗普制D.设计教学法23.()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A.教学策略B.教学组织策略C.教学组织形式D.教学方式24.课堂教学策略的特征有()。

①操作性②指向性③整体综合性④调控性⑤层次性⑥灵活性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25.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通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A.练习法B.讲授法C.谈话法D.发现法26.()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

A.演示法B.讲授法C.谈话法D.陶冶法27.(2013年真题)教《新型玻璃》时,为了丰富小学生对玻璃的认识,张老师带领学生去玻璃厂观看玻璃的生产流程,这种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B.参观法C.演示法D.实习法28.下列不属于讲授法的优点的是()。

A.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8.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C.有利于因材施教D.有限的教师可以教更多的学生29.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和巩固知识的方法称为()。

A.讨论法B.谈话法C.讲授法D.练习法30.(2012年真题)小学数学运算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A.讲解B.观察C.练习D.示范31.把实物、教具呈现给学生观察,或通过示范性地实验来说明和印证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方法是()。

A.讨论法B.实验法C.参观法D.演示法32.(2013年真题)讲完“体积的大小”后,张老师要求学生回家量一量日常用品的体积,这种教学方法是()。

A.实习作业法B.实践探究法C.实物演示法D.实验教学法33.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不包括()。

A.学校的要求B.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C.学生特点D.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4.()是在一堂课即将结束的几分钟时间内,师生共同对课堂所蕴含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进行总结。

A.课堂策略C.教学总结D.教学策略35.下列关于课堂总结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课堂总结是一节课教学的最后环节B.课堂总结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总结和检验C.课堂总结是一堂课的点睛之笔D.课堂总结可有可无36.课堂总结主要体现在()。

A.知识点总结、方法总结和对学生的评价B.知识点总结、教学内容总结C.教学内容总结、方法总结和对教师的评价D.知识点总结、方法总结和对教师的评价3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课堂总结要起到升华主题的功效B.课堂总结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反思C.课堂总结要详尽,便于学生理解D.课堂总结要有针对性38.在学习《人生价值》这课时,教师可用一首诗歌结束: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以上课堂总结方法是()。

A.架设悬念式C.激励情感式D.首尾照应式39.在课堂这一特定的环境中,教师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活动方式是()。

A.教师课堂教学行为B.教师课堂教学策略C.学生课堂学习行为D.学生课堂学习策略40.教师教学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知的素材为出发点,这是()。

A.直接导入B.经验导入C.实验导人D.旧知识导人41.(2014年真题)张老师开始上《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时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而且还会拉小提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

”这属于()。

A.直接导人B.经验导入C.故事导入D.直观导入42.教师教学导入行为原则不包括()。

A.导入要有较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B.导人要具有关联性C.导入要有趣味性,有一定艺术魔力D.导人有统一的定法43.()是为了疏通学生的思路而设计的带有搭台阶性质的问题。

A.疏导提问B.引发提问C.激趣提问D.比较提问44.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评价中,主要突出()标准。

①面向全体学生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A.①B.①②C.①③D.①②③45.结课的功能有()。

①条理化、系统化功能②巩固强化功能③激趣开智功能④教学过渡功能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二、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植物的叶》一课教学中,老师利用植物叶的若干标本和图片,通过让学生观察讨论得出:大自然中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举手表示怀疑。

生A:同样的一棵树上应该会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生B:这么大一个大自然,肯定有不少叶子是完全相同的。

生C:我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不信,我可以去找来。

学生对老师的结论充满了怀疑。

此时,老师并没有反驳,而是顺水推舟说:“看来还得继续研究,你们利用课余时间去找找看,下节课继续研究。

”第二节课,学生们果真带来了许多植物的叶子。

在经过观察后,确实发现班上所有的叶子没有完全相同的。

问题:为了要得出“大自然中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如此简单的结论,花如此大的时间和精力,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你认为值得吗?为什么?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课堂总结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梳理,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升华。

我在《北方的民族大融合》一课中,是这样设计的:在课程结束的时候,我以因果关系设计了本课总结,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两大问题有机结合在一起,环环相扣,前后呼应。

师:(配乐《爱我中华》)是啊,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民族融合加深了民族之间的感情,增强了民族之间的凝聚力。

同时,认识到重要历史人物在其中的作用,正确评价他们,“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希望大家也能成为一名造时势的英雄,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问题:请分析该教师是如何呈现课堂总结的?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画月亮师:看来,大家对月亮还挺熟悉的呢!那月亮到底是什么样子呢?(生都举起了手)师:现在啊,老师不要你们说了,想让你们把心中的月亮画出来,行吗?(生:行!)师:在下笔之前,听听老师的建议,也许对你们画月亮有所帮助!在每张纸上画一个月亮,想怎样画就怎样画。

别忘了,要把月亮画得大大的!明白了吗?(4人一组,每组有10张24开的白纸)(生:明白了!)师:好,那么我们快来画月亮吧!(学生动笔画)说月亮:师:一眨眼工夫,一个个月亮就在我们手中诞生了!哎呀,画得多美呀!谁能拿自己画的月亮到上面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呢?生:我画的月亮是一个圆月,橘黄色的,这是月中时候的月亮,很亮很亮的……师:还有谁画的月亮与他的不同?生:我画的也是圆圆的月亮,不过,我的月亮上有许多环形山……生:我画的月亮是姜黄色的,很细很细,扁扁的,像一只小船,荡漾在银河里……生:我画的月亮只有半个,还有一半我们看不见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