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梦圆在今朝 公开课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第1篇】一、逐段解读,明结构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是一篇略读课文,篇幅适中,段落不多,语言明晰,按照时间顺序,向我们介绍了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如何一步步实现了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飞天梦想。
第一段:总的介绍了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的梦想,千百年来,炎黄子孙不断地尝试实现它。
第二段:介绍了明代官员万户实验利用火箭上天的故事。
第三段:过渡段,写了在万户探索精神的鼓舞下,中华民族始终没有放弃飞天梦想。
第四段:介绍了我国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历史。
第五段:介绍了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历史。
第六段:写了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历史。
第七段:介绍了我国探月工程的探索历史。
由上可知,这是一篇总分结构的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向我们介绍了我国“飞天事业”的探索历史。
二、研读习题,知重点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应当从对课题下方的“阅读提示”的解读入手:“默读课文,说说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是怎样逐步实现的。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浏览“阅读提示”,我们发现,编者为我们提出了两个教学目标。
第一个目标是通过默读全文,梳理中华民族飞天梦实现的过程。
这个教学目标的完成,需要学生浏览全文,抓住课文中的关键信息——中华民族实现飞天梦过程中的时间节点和标志性事件——进行梳理。
这个学习任务,指向的是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因而放在初读正音的环节之后较为妥当。
第二个教学目标是在课文内容的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会对中国航天领域产生浓厚的兴趣。
因此,便可以布置学生课外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完成从“课内的阅读”到“课外的学习”的有效延伸。
读完了“阅读提示”,我心里还有个“疙瘩”未曾解开,那就是——单元语文要素在这篇课文中该怎么去落实?按照惯例,略读课文的存在意义,似乎就是要将精读课文中所学习和掌握的阅读方法在这篇课文中加以操练。
《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

《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千年梦圆在今朝”的背景和涵义。
2. 掌握“千年梦圆在今朝”的作用和意义。
3. 培养学生对自己梦想的认识和追求。
导学内容:请你简要阅读以下文章,并回答相应问题。
导学文章:“千年梦圆在今朝”,这是一句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词句。
它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唐代的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无为在歧路亦平,千磨万击还坚劲。
”这句诗意味深长,字里行间透露着诗人对梦想的坚持和追求。
“千年梦圆在今朝”的意思是说,一个夙愿、一个期许,经过千年漫长的岁月,终于在今天实现了。
它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更是一种对自己努力奋斗的肯定。
在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常常被现实所限制,但他们并没有因此放弃梦想,相反,他们通过文字和诗歌表达出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将梦想寄托于千年之后。
而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中,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和机会。
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和实践,将梦想变成现实。
我们可以在今朝实现我们的千年梦,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充实。
通过学习这句古代诗句,“千年梦圆在今朝”,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并培养自己的梦想。
只有坚定信心,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才能让梦想在今朝圆满实现。
导学问题:1. “千年梦圆在今朝”的出处是什么?2. “千年梦圆在今朝”意味着什么?3. “千年梦圆在今朝”在现代社会中有什么意义?4. 通过学习这句古代诗句,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培养自己的梦想?导学提示:1. 回答问题时,请简明扼要地写出答案。
2. 不同意见请写出你的理由。
“千年梦圆在今朝”的出处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
刘禹锡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坚持不懈、追求梦想的决心,将对未来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坚守相结合。
“千年梦圆在今朝”意味着一个夙愿、一个期许,在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洗礼后,最终在今天实现了。
它体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是对自己奋斗所取得成果的肯定。
正如诗句中所写:“无为在歧路亦平,千磨万击还坚劲”,梦想经历了千难万险的磨砺,依然能够坚守初心,保持坚韧不拔的勇气和信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千年梦圆在今朝》这篇小说的背景和内容。
2. 能够理解和解释文中出现的生词和词组。
3.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写一篇关于梦想的作文。
【导学内容】【预习导入】1. 这个课文的名字叫做《千年梦圆在今朝》,你猜猜它讲的是什么故事?2. 你有什么梦想?你希望实现什么样的理想?【导学展开】1. 阅读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注意描写人物、地点、情节等细节,理解故事的内容。
2. 写出文中出现的生词和词组,并通过猜测词义的方式理解它们。
3. 描述主人公小华的性格特点和他的梦想。
【导学示范】第一步:预习导入小朋友们,这篇课文的名字是《千年梦圆在今朝》,这个名字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呢?(可能有小朋友回答:神秘、奇幻、梦想成真)我们来一起读一读这篇课文,看看故事讲的是什么。
在阅读的时候要留意人物、地点、情节等细节,这样才能理解故事的内容。
第二步:阅读课文(小朋友们进行阅读,导师带领部分小朋友读课文,其他同学可以默读)第三步:回答问题1. 课文内容是什么?2. 文中出现了哪些生词和词组?3. 你能猜测出这些生词和词组的意思吗?第四步:描述主人公小华小华是课文中的主人公,他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呢?他的梦想是什么?(小朋友们进行描述)【导学总结】1. 通过阅读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我们了解到了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
2.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努力奋斗,持续追求自己的梦想,就有可能实现它。
【拓展延伸】1. 写一篇关于梦想的作文。
2. 扩展阅读其他关于梦想实现的故事,比如《草原上的梦想家》、《小王子》等。
【课后作业】1. 完成作文:关于梦想的作文。
2. 阅读其他关于梦想的故事,并写一篇读后感。
【师生互动】授课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顺序和内容。
同时,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对梦想的追求和奋斗的意识。
【导学方案】【导学目标】1. 了解《千年梦圆在今朝》这篇小说的背景和内容。
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新

1.出带横线词语的拼音。
九天揽( )月绚()丽先驱()苍( )穹()积劳成疾()风华正茂( )锲( )而不舍里程( )碑()
2.抄写词语2次。
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振奋规模协作精细宛若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震耳欲聋
(2)“神舟五号”的发射时间及地点是?
(3)标志着中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活动方面,取得理有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是
教师指导
1、思考从古到今,数千年来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变为现实的?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进行交流汇报.
2、再读一读相关事例,体会事例的意义。
在理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概括事例意义的句子和饱含深情的语句加以体会,在朗读中体会民族自豪感。
1.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梦圆”的经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在阅读中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堂教学PPT
课堂活动
经验积累
预习交流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理解词语。(先驱苍穹九天揽月震耳欲聋)
3.画出不理解或有疑问的字词和句子,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培养学生预习的能力
展示汇报
我会读
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振奋规模协作精细宛若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震耳欲聋
展示学生预习情况
合作探究
(
在文中划出相关语句)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文中大概意思,(在文中划出相关语句)回答以下问?
《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
课题
千年梦圆在今朝
课型
网课
教学及课时目标
1.认识“揽、焰”等9个生字。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第【1】篇〗【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录像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学生交流“神舟五号”有关资料,课件出示“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录像。
2、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追寻奋斗者的足迹,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求去思考。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看看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阅读建议。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三、围绕提示,自读自悟1、学生围绕阅读提示中的思考题“数千年来的飞天梦是怎样变为现实的,在说说自己从中感悟到了什么?”来自主学习。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全班交流,读中点拨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学习体会,教师组织学生就重点内容进行全班交流与研讨。
1、关注追寻飞天梦的人们带给我们的思索和启示。
2、关注语言,句式,具体的数字。
3、关注文章的叙述顺序,文章的详略。
五、总结收获,拓展延伸1、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收获,可从文章内容和表达方法等方面谈。
2、搜集资料,办一张关于“以中国航天事业”为主题的手抄报。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第【2】篇〗这一篇课文,我决定到计算机教室去上。
希望通过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资料查找平台,训练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块一:提出问题本单元,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进一步解决问题……”不断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了解了一部分奇妙的科技世界。
第8课是自读课文。
这节课,我们就试着用本单元学过的“联系上下文、查资料、请教别人、相互交流……”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老师筛选出了几个有价值的问题:说说看,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其中的哪个问题?有了电脑,我们可以上网查阅资料。
六年级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公开课教案、说课稿、评课稿评课稿

《千年梦圆在今朝》公开课教案、说课稿、评课稿一、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中华航天梦的讴歌之情。
2.学习课文中的表达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2.课文表达方法的学习与运用。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涵,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如何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法进行写作。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引导学生关注课题,理解“千年梦圆在今朝”的含义。
2.自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题。
4.学习表达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表达方法,如比喻、排比等。
(2)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表达方法,并进行仿写。
5.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表达的情感。
7.作业布置(1)学生根据课文表达方法,完成一篇作文。
(2)教师批改作文,给予反馈。
二、说课稿1.教学目标(略)2.教学重点与难点(略)3.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运用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表达方法。
(3)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教学过程(略)5.作业布置(略)三、评课稿1.优点(1)教师导入新课自然,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4)作业布置有针对性,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
2.改进意见(1)在分析课文环节,可以增加学生对课文背景的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在学习表达方法环节,可以让学生更多地进行仿写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效果良好。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六年级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

六年级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正确读记“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宛若、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等词语。
2、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方法,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
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2、难点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方法。
三、学习方法1、自主学习:通过预习,自主解决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合作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对课文重点内容的理解和体会。
3、朗读感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有过梦想吗?梦想是什么?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是努力奋斗的方向。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就有着许多美好的梦想,其中有一个梦想,历经千年,终于在今朝实现了,那就是——飞离地球,遨游太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千年梦圆在今朝》这篇课文,一起去了解这个梦想是如何实现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三)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2、理解词语的意思。
鲲鹏展翅:鲲鹏展开翅膀飞翔。
比喻志向高远,奋发有为。
九天揽月: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
常形容壮志豪情。
(四)默读课文,梳理脉络1、默读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古代:古人的奇妙想象——嫦娥奔月、鲲鹏展翅、九天揽月。
明代:万户的首次尝试。
1970 年 4 月 24 日:“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2003 年 10 月 15 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第【1】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目标:1.认识“揽、焰”等8个生字。
2.默读课文,说说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进而激发民族自豪感。
3.查资料,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巨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五号”飞入太空。
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
下面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激动人心的场面!(播放视频)2.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有何感受3.今天我们来学习《千年梦圆在今朝》这篇课文,了解一下中国人飞天梦想实现的过程。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
(出示词语,让学生认读)2.谁能说说课题中的“千年梦”指什么“千年梦圆在今朝”又是什么意思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千年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请你在文中找出答案,并用简洁的语言按时间顺序加以概括。
2.学生交流。
(1)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说,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
(古人的奇妙想象)(2)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他用四十七支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坐在椅子上,手拿两只大风筝,叫人点火发射。
(万户尝试火箭飞行)(3)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4)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
8 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

8 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
一、自主预习要求:
1.【读】读课文3遍,圈画出生词,读准字音。
2.【注】再读课文:
(1)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
(2)画出感受较深的句子,标注你的体会
3.【查】查阅资料,查找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二、完成预习练习
1.课题中“梦”指(飞离地球、遨游太空),“圆”的意思是(使全满,使周全),千年又怎么理解?(很长时间)
2.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讲解:按照时间顺序便可梳理出)
(古人的奇思妙想)(明代万户尝试火箭飞行)(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2003年10月15日到16日“神州五号”送上太空并成功返回)(2007年10月24日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2019年1月3日“嫦娥四
号”任务圆满成功)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先驱(前驱) 实践(执行) 实施(实行) 里程碑(标志牌)(讲解:本课指为整个人类向未知世界探索的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万户。
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本课指“嫦娥四号”成功探月活动的意义重大。
)。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第【1】篇〗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1、播放,教师激情导入:师: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
在中国古代有“嫦娥奔月()”的神话,看鲲鹏展翅()自由自在,九天揽月()让人神往。
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千百年来就有飞天之梦。
今天我们终于能够飞上天(),圆了千年的梦想,同学们简单说一说你对航天的认识(2――3名简单说)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航天事业的艰难历程。
齐读课题。
(2)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就是按照导读,明确学习任务。
解决导读中提出的问题。
二、指名读阅读提示。
指名说学习任务。
(生:默读下面……)三、默读课文,想一想,数千年来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变为现实的,一步一步用箭头表示出来。
先动笔画一画,然后再说说自己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并写在书的空白处。
写完后小组内交流。
四、全班交流,研究读航天事业的辛路历程。
1.指名说:中华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变成现实的,谁来说,(2――3名)课件出示:美好的梦想——大胆的尝试——突破性进展——艰苦的努力——飞天成功——-登临月球师;同学们归纳的很好。
它经历这样一个艰难的历程,就选择一个你感受最深的部分进交流,可以谈感受,也可以结合资料来谈。
或者读一读。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调整。
书中插图。
1.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梦想(1段)生:第一段前两句。
师:“正因为有了美好的梦想,所以人类才能进行大胆的尝试。
(课件出示: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梦想)2. 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2-4段)(万户部分)生:可能读第二自然段师:万户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为了中华民族千年的梦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万户这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的确让人深受震撼和鼓舞,所以月球上才会有以他名字命名的环形山。
(课件出示: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3. 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5段)师:人们还做出了哪些努力?生读句子: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8 千年梦圆在今朝 导学案

8.千年梦圆在今朝1.正确识记生字词。
2.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重难点:1.理解“梦圆”背后的精神和力量。
2.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
一、内容解读。
《千年梦圆在今朝》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愿望所进行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
在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千年的飞天梦终于实现了。
一、初读课文突破字词。
1、课文朗读。
(1)我读了( )遍,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2、写出下面生字的正确读音,再抄写一遍。
揽()驱()啤()缆()躯()碑()3、看拼音,写词语。
zhí zhe xiān qū jiàn xínɡ()()()bú xiè shè shī dǎnɡ yuán()()()4、按要求写句子.(1)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缩句)(2)没有他们的辛勤努力,就不会有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
(改为反问句) (3)火箭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看起来宛若一条蜿蜒的苍龙。
(仿写比喻句)二、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2.“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而参与这项工程的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一句中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三、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传说,我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厉历)史上第一个试验利用火箭上天的人。
《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

《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读记”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宛若、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 学习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中国航天人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学习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
【学习方法】朗读品析法航天技术(space technology) 又称空间技术。
是一项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
是一个国家现代技术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主要包括航天器和航天运输系统的研制、实验、发射、运行、返回、控制、生命保障及应用技术等。
《瞭望》新闻周刊了解:以2008年世界航天活动频率来看,全球共进行了69次航天发射,其中俄罗斯31次、美国16次,我国11次,共发射各类航天器102颗,其中美国26颗、俄罗斯21颗,我国14颗,无论是发射次数还是发射的航天器数量,我国都位居世界第三,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了世界航天大国的行列。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规划: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分三步来实施,其中,第一步是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
第三步,建立永久性的空间实验室,建成中国的空间工程系统,航天员和科学家可以来往于地球与空间站,进行规模比较大的空间科学试验。
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完成后,航天员和科学家在太空的实验活动将会实现经常化,为中国和平利用太空和开发太空资源打下坚实基础。
【学习过程】一、基础达标1、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宛若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选择你喜欢的两个词语各说一句话。
《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精选13篇)

《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精选13篇)《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篇1【学习目标】1、正确读记“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难点】阅读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部分,从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方法指引】自由阅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知识链接】1、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东方红1号”卫星由“长征1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开始了中国进军太空的万里长征。
“东方红1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技术取得的首次重大突破,使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自行研制和发射航天器的国家。
2、中国为什么要发展载人航天载人航天是当代最具有代表性的高科技工程。
实施航天载人工程,对于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国防和人才培养诸多方面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载人航天,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志:对科技发展具有强大的牵引作用;对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促进科学研究工作的深入。
3、中国的载人航天计划第一步,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第二步,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第三步,建立永久性的空间实验室。
【学习过程】●自学导航1、认真读3-5遍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读通顺句子,边读边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2、给多音字组词今朝()载人()3、熟练地认读: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4、理解词语九月揽天——绚烂——先驱——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猝然——震耳欲聋——锲(qiè)而不舍——●解读课题,了解课文大意1、解读课题课题中的“圆”是指。
六年级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公开课教案

六年级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新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我国航天事业的热爱与自豪,增强民族自信心。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
(3)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生字词,提高语文素养。
(3)分析课文结构,学习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科学知识的理解。
(2)如何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为学生创造生动的学习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 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让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千年梦圆在今朝”?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学习心得。
3. 课堂讲解:(1)分析课文结构,讲解生字词。
(2)阐述课文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与民族精神。
4.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梦”有哪些意义?(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情感升华:(1)引导学生从课文学习中感受到民族自豪感。
(2)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公开课《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

公开课《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我国探月工程的发展历程。
(2)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了解探月工程的重要意义。
(2)学会从新闻报道、科普文章等渠道获取相关信息,并进行整合、分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追求创新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我国探月工程的发展历程及重要成果。
(2)探月工程对于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意义。
2. 教学难点:(1)探月工程相关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如何培养学生从多渠道获取信息、进行信息整合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我国探月工程的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国要进行探月工程?探月工程的意义何在?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探月工程的发展历程。
(2)学生分享所学内容,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探月工程对于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意义。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从新闻报道、科普文章等渠道获取探月工程的相关信息。
(2)学生分享所获取的信息,教师点评并指导信息整合分析方法。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我国探月工程的重要性和取得的成果。
四、课后作业1. 结合教材,深入了解我国探月工程的发展历程和技术特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我国探月工程的了解程度。
2. 学生信息获取、整合分析的能力。
3. 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4. 学生热爱科学、追求创新的精神风貌。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播放探月工程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探月工程的魅力。
2.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3.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第【1】篇〗学习目标:1.认识”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宛若、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在快速默读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体会炎黄子孙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明白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孩子们,今天我们来学新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通过预习,谁能说一说,题目中的“梦”指的是什么?“圆”是什么意思?那整个题目的意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飞天梦圆了,它体现在哪些事件上?(神五、神六、神七成功飞天)当你知道我们的飞天梦圆了,你什么心情?好,就让我们自豪的告诉全世界-----(再次齐读课题)(二)自读自悟:教师:飞天梦想的实现并不是仅仅经历了十年、几十年,而是历经了数千年之久,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种激动、自豪的感情走进炎黄子孙千年缘梦的历程,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收获更多的情感。
教师:请同学们打开书105页,在读文之前,我们先看看文前的阅读提示,谁愿意为大家读一遍。
这个阅读提示比较繁杂,老师整理了一下,谁愿意读一遍。
(出示幻灯片)阅读提示:(1)默读课文,想一想,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2)在炎黄子孙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边读边思考,画出让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悟.教师:阅读要求读懂了吗?好,开始自己学习,如果有拿不准的地方,可以小组内研究研究。
(三)交流、感悟。
1、教师:看大家学得非常投入,谁愿意第一个说一说i,我们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教师相机板书)2、飞天的梦想从古到今历经了千年之久,在这个过程当中,你梦感悟到了什么呢?学生汇报读书感悟,教师相机点拨,提升感悟,指导朗读。
小学六年级《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

小学六年级《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导学目标确定: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航天梦想实现的过程。
3.学习在具体事例的描述中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课前预习导学:一、主要任务:读(看)课文、自学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研究课文的结构特点、摘录好词佳句,提出疑难问题。
二、方法步骤:默看——查问——朗读——摘抄——思考课堂学习研讨:一、质疑导入:1.同学们,你们有梦吗?(老师指着黑板中的一个“梦”字问?)(1)你们一定有很多梦,你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圆了哪些梦吗?(教师板书:圆)(2)神州五号飞天,征服珠穆朗马峰、申奥成功……2.今天我们就来回顾我们的飞天之梦让我们激动地告诉全世界……(学生读课题:梦圆飞天)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学生读课题:梦圆飞天)让我们骄傲地告诉全世界……(学生读课题:梦圆飞天)二、确定学习目标(教师提示学生:根据单元学习要求和本课自学提示确定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航天梦想实现的过程。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三、学生自学1.自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学习目标。
2.小组合作,互检互评自学效果,深化提高。
3.全班交流。
指名学生读:(读得真好,给他掌声)再指名读(你读的时候,老师闭着眼睛在听,真是太美了)四、引导研读(板书)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梦想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艰苦的努力“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课内训练巩固1、“千年梦圆在今朝”,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炎黄子孙怎能不高兴自豪,怎能不欢欣鼓舞?请同学们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炎黄飞天梦》,并结合课文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
“神州五号” 飞行成功仅仅三年,“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又飞上了太空。
(播放多媒体课件)同学们,请你来为本文作者填补这一空白:把“神州六号” 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也写进课文中,加在你认为合适的地方。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3、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1、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
2、“神舟五号”的顺利发射及其伟大意义。
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中国以及世界载人航天飞行的有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在人飞船发射的有关情景。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1、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激情导入: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
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
2、同学们,看着这壮观的一幕,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3、学生自由发言。
4、教师小结:现在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道,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质疑1、“圆”是什么意思?“圆”就是使完满,使周全的意思2、齐读课题,说说你有什么疑问,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千年的“梦”是指什么?千年“梦”是怎么圆的?为什么千年的“梦”今朝圆了?课文写了什么梦?怎么圆的?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三、自读自悟,合作交流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2、小组合作,互检互评自学效果。
3、全班交流。
(1)各小组派一名代表,轮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纠正字音,疏通难读的句子。
(2)交流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顺势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行文线索,教师相机板书: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梦想↓↓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艰苦的努力↓↓“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四、拓展读写,升华情感1、“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我能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中感人的句子。
2.我能通过自读自悟,知道数千年的中华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重点)
3.我能借助资料、知识链接,了解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体会并学习航天人所具有的科学精神。(难点)
1.快速默看,用简要
的语言概括事件。
2.你还能用别的方式展现中华民族实现飞天梦的历程吗
1.仔细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动的语句,体会圆梦的艰辛和不易。在书上做好批注。
2.对子或小组合作交流。
知识链接一:
为了保证“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科学家们共设计了20种救生方案保证航天员的安全,针对飞船系统的故障对策139个。8位科学家未见飞天身先死,他们努力了数十年却没有看到飞天成功的壮丽场景。
学习程序
课堂导航
【回顾反馈】 -----书山有路勤为径
第18课的生字我都掌握好了!
【自主学习】------春江水暖鸭先知
1.你第一次看到课文标题时,有何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快速读课文,在课文中用双色笔划记下列词语,给划线的字注音。
如: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却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这一句中“无数”、“惨重”、“坚定而执着”、“没有放弃”等词让我感受到了实现飞天梦的艰辛和炎黄子孙追梦的执着。这句话应读出坚定而执着的味道来。
【展示提升】-----不拘一格降人才
千年飞天梦,圆梦在今朝。这怎能不让每一位炎黄子孙为之骄傲,为之自豪!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对航天英雄的崇敬吧!(歌曲、采访、情景剧、诗朗诵、……)
知识链接二: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于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4秒成功发射。(景海鹏、刘旺、刘洋)。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成功发射。(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
知识链接三:
放飞中国心,梦圆九天外。
为了全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了太空。-----杨利伟
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获奖者“费俊龙、聂海胜”颁奖词:谁能让全世界1/5的心灵随着他们的节奏跳动五天五夜,谁能从前所未有的高度见证中国实力的飞跃,他们出征苍穹,画出龙的轨迹,升空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他们是中国航天的黄金一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记忆词语的方法:
1.拆字法
2.联想法
3.近义词法
4.理解记忆法
独学:运用所学方法记忆词语。
对学: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记得快!
瑰丽绚烂先驱苍穹
猝然魄力协作 九天揽月
积劳成疾 震耳欲聋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3.中华民族数千年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变成现实的请你从课文中搜集信息,完成下面表格。
时间
事件
明代
万户 试验乘火箭上天
【合作探究】-----百花齐放春满园
1.中华飞天梦是几代人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才得以实现的。课文中哪
些地方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பைடு நூலகம்堂检测】----不破楼兰终不还
1.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guī lìcù ránxuàn lìcāng qióngqiè ér bù shě
( )()( )()( )
2.我会表达。
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有一座烈士陵园,这里长眠着600多位航
天工作者。有的人为了寻找飞船的残骸活活渴死在茫茫沙漠中;有的人为了攻克技术难关,年轻的生命早早凋零;有的人为了排除险情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假如你来到酒泉烈士陵园,你会给这些英雄献上怎样的致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8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神七航天员的颁奖词:中国人的足迹,从此印进寥廓而深邃的星空,当他们问候世界的时候,给未来留下了深远的回声。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杜玉波:炎黄子孙留在浩渺太空中的这一小步,豁然自信、脚步稳健,展现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姿态与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