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我国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

合集下载

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研究方案

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研究方案

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研究摘要媒体的不断发展,使得舆论作用及其影响不断扩大;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的行政权也在不断的扩大,公权力的扩大易乱用、滥用,而易滋生腐败,传统的监督方式因其自身的特点,难以积极地发挥应有的机能,而舆论监督因其自身的特点和作用方式而成为对现代政府实行监督使其规范行政的一种必然监督方式。

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公共权力的范围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我国人民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广大人民对政府行政管理的透明性要求越来越迫切,反腐倡廉的呼声越来越高。

近年来社会舆论以其自身的特点成为行政监督中的又一手段,对推进依法行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通过对舆论监督的分析,提出对舆论监督的建议,以期更好的完善舆论监督,促进行政管理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1、舆论监督2、法制建设3、中立化4、社会保障5、新闻立法目录一、基本概念 (1)(一)行政监督 (1)(二)舆论监督 (1)二、舆论监督的特性 (2)(一)舆论监督主客体的广泛性 (2)(二)舆论监督方式的公开性 (2)(三)舆论监督影响的及时性 (2)(四)舆论监督效果的威慑性 (2)(五)舆论监督成本的低廉性 (3)三、我国舆论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4)(一)舆论监督的客体过于广泛,有些部门权利过大,社会舆论无法到达. 4 (二)监督的公开制度不健全,群众的知情权得不到保障 (5)(三)缺位现象明显,民众的口头舆论很少受到正确的对待 (6)(四)监督者的方式方法缺乏科学性,内容也有失真实性 (6)(五)监督体制不健全,法律保障制度不全面 (7)四、加强和改善我国行政监督舆论监督对策 (8)(一)加强行政舆论监督的法制建设 (8)(二)提高行政舆论监督的相对对立性 (9)(三)加强对行政舆论监督的社会保障机制 (9)(四)加强民主建设提高公众参与度 (10)(五)加强新闻立法 (11)五、结论 (12)致谢 (13)参考文献 (14)一、基本概念(一)行政监督行政监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行政舆论监督

行政舆论监督

行政监督概论论文—————浅谈我国的行政舆论监督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专业:行政管理专业班级:091班29号姓名:***浅谈我国的行政舆论监督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的行政权力日益扩大,行政权力的滥用、乱用现象不断,以至于腐败滋生,政府公信力下降。

而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传播力度大大增强,在民主政治建设中,舆论监督的作用显得愈加重要。

关键词:行政监督;舆论;改革措施在当今社会中,网络、电视新闻、报刊杂志成了人们了解信息、参与公共事务和监督政府行为的重要工具,舆论监督手段在社会中的作用功能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被称之为“第四种权力”。

一、舆论监督的含义(一)行政监督的内涵监督,从字面上看就是监察、督导的意思。

所谓行政监督,从广义上理解,就是指立法、行政、司法机关,社会团体、公民、社会舆论等政治和社会力量,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监督。

从狭义上理解就是专指国家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

(二)舆论监督的基本含义舆论,即多数人的共同意见。

我国《辞海》中对监督的解释是“监察督促”,也就是说,监督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监察,二是督促,监察的目的是发现问题,督促的目的是解决问题。

所谓舆论监督是指舆论对政府的监督,具体来讲是指公民或组织表达一种对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的批评性言论的活动。

就是社会各界通过广播、影视、报刊、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形成舆论,从而对国家、政党、社会团体、公职人员的公务行为以及社会上一切有悖于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实行制约。

二、我国行政舆论监督的概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政治建设也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因此在我国舆论监督虽然已经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但相比于传统的监督方式来说,尚处于弱势,建立健全舆论监督迫在眉睫。

(一)舆论监督已经得到社会各界关注1、舆论监督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舆论监督在社会各界日益受到关注,有效的打击了腐败行为,弘扬了社会正气。

2011年山西长治公考状元因体检不合格被刷,但由于考生的素养高,在多家医院亲自复查后均显示身体各项指标正常,于是把这件事情公开化,随后该事件被社会各界关注,形成了舆论。

试论我国行政法制监督中的社会监督

试论我国行政法制监督中的社会监督

试论我国行政法制监督中的社会监督我国行政法制监督是指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对政府行政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保障政府权力合法行使,并以此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社会监督是行政法制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从社会监督的定义、形式、作用和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论述。

社会监督是指公民、社会组织和媒体等社会力量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对政府行政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的行为。

社会监督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舆论监督、网络监督、群众监督、公民投诉、公众听证等。

在我国,社会监督主要包括舆论监督和公民投诉两种形式。

舆论监督是指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舆论平台,对政府行政行为进行舆论批评和监督。

公民投诉是指公民通过书面或口头形式,向政府有关部门投诉政府行政行为,并要求解决问题。

社会监督在行政法制监督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会监督有利于减少腐败行为。

通过社会监督,政府部门的工作将更加透明和规范,腐败现象将得到遏制。

社会监督有利于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在社会的监督下,政府部门将更加遵守法律法规,依法行政,不会随意滥用职权。

社会监督有利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在公民的监督下,政府部门将更加重视公民的合法权益,不会随意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社会监督有利于改善政府工作。

政府部门在接受社会的监督后,将更加重视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社会监督在我国行政法制监督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政府部门对社会的监督不够重视。

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对公民的监督并不积极,对公民提出的问题不予理会,甚至采取报复行为。

一些社会组织和媒体对政府的监督不够专业。

在一些情况下,一些社会组织和媒体对政府的监督并不够专业,可能存在主观片面的情况。

一些公民对政府的监督不够积极。

在一些情况下,一些公民对政府的监督并不够积极,对政府的违法行为容忍度较高,不愿意进行投诉和举报。

为了加强社会监督在行政法制监督中的作用,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社会监督的重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保障公民和社会组织对政府的监督权利。

五、完善我国的舆论监督制度(一)

五、完善我国的舆论监督制度(一)

论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内容摘要】行政监督在首要价值是以权力制约权力,不受监督的权力尽然走向腐败。

有监督才有法治,没有监督,公共利益和公民权利将推动保障。

行政监督是国家行政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政府职能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手段,也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重要保证。

舆论监督是监督制度的一种,体现了公民对党和政府的各项事务、政策和决策的了解。

而这种体现往往会出现在与时俱进的网络时代的舆论监督中。

【关键词】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一、目前我国的行政监督的定义:(一)广义的行政监督,指政党、立法机、司法机关、社会组织、社会舆论和公民以及行政系统内部的专门监督机关,依法对政府和行政人员的履行职责行为的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的监察和督促。

(二)是狭义的行政监督,指行政系统上下级组织间或监察机关,依法对行政系统自身履行职责行为的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的监察和督促。

(三)是等同于行政监督检查,指国家行政机关对管理对象(行政管理相对人)遵守法律、法规,执行行政机关决定、命令情况所实施的督促和检查活动。

而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及公务员的职务行为进行的监督则被称作行政法制监督。

(四)是认为行政监督=监督行政,社会监督。

即指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依法定职权对行政机关是否合法、合理地行使行政职权所实施的督察、纠偏等活动。

行政监督系统主要包括内部监督(自律系统)和外部监督(他律系统)。

内部监督是指国家行政机关运用行政监督权力对其自身的行政活动进行监督和监察的行为。

外部监督则主要包括法制监督、社会监督、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

如网络、新闻、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对行政机关进行的社会监督。

二、我国舆论监督的现状(一)舆论监督的定义描述舆论监督,西方称之为“第四种权力”。

舆论监督是指公民或社会组织通过公共论坛批评包括权力腐败在内的不良现象;作为一种功能,它是言论自由权的诸项政治与社会功能之一。

广义的舆论监督指对社会一切不良现象的监督。

论政府行政中的舆论监督

论政府行政中的舆论监督

论政府行政中的舆论监督赵文亮伴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政府的行政权不断扩张,以前作为一个“守夜人”式的政府已不复存在,公权力在不断的扩大,易乱用、滥用而滋生腐败,传统的监督方式因其自身的特点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机能,因而人们寄希望于社会舆论的监督机制。

曾有一部名为《明日帝国》的电影,影片中媒体大亨借助于媒体控制了整个国家,左右了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进而想借于此控制整个世界……这只是个虚构的故事,但在其中我们却感受到媒体所承载的舆论的巨大威力。

从社会控制及社会秩序形成的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在今天的社会中,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以及电脑网络等为形式的大众传媒的影响力正显现出愈来愈强化的趋势。

很多学者将舆论监督称作为“第四权”,因为它对传统的三权构成(立法、司法、行政)的制约在许多方面一点也不屈于三者之间的制约,因而舆论监督的作用日益受人关注。

而于此同时,伴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政府的行政权也在不断的扩张,以前作为一个“守夜人”式的政府已不复存在,现代政府管理调节的社会的方方面面,公权力在不断的扩大,易乱用、滥用而滋生腐败,传统的监督方式因其自身的特点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机能,因而人们寄希望于社会舆论的监督机制,希望通过新闻媒体等公共论坛公开揭露权力滥用现象,在社会中形成一种不利于被批评者的舆论压力,促使当事人有所觉悟或有关职能机关采取措施,以达到监督和制约的目的,使得政府及其官员能更好的服务于大众。

本文正是基于这两种发展趋势而作的。

一、舆论监督的法律、理论依据及其在政府行政中的实施的原因我们平时所称的舆论监督,实际上是一种广义上的监督,即舆论对立法、司法、行政这三方面的监督,本文主要采用的是狭义上的舆论监督,即舆论对政府的监督——具体的公民或组织表达一种对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的批评性言论的活动。

这里存在的问题是作为一个批评者是否有权对政府作出批评性言论?有何法律依据和理论依据?我国的舆论监督是有法律上的依据的: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浅论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

浅论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

浅论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随着中国政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行政监督作为治理机制的一种主要手段,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行政监督的各种形式中,舆论监督作为一种重要的监督方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一、舆论监督的定义与特点舆论监督是指通过媒体、公众舆论来对政府、组织或个人的行为进行评判和监督的过程。

舆论监督的特点有三个:第一,在于公众的参与。

舆论监督需要有广泛的社会参与,依托公众的声音才能发挥作用。

第二,在于媒体的媒介。

舆论监督通常依靠传统媒体或新媒体来传达公众的意见和监督信息。

第三,在于舆论的影响力。

舆论监督能够对政府、组织或个人的形象和信誉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行政监督是指政府对自身、社会组织和公民行为进行管理和监督的活动。

在行政监督中,舆论监督作为一种重要的监督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对政府行为的监督政府是行政监督中最受关注的对象之一。

舆论监督可以通过媒体的曝光和公众的舆论造势,让政府更加透明,避免滥用职权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同时,舆论监督也能够让政府更加敏感地感知民意,及时调整政策和措施,满足公众的要求和期望。

2. 对社会组织和企业行为的监督社会组织和企业的行为也是行政监督的重要对象之一,舆论监督可以让他们更好地遵守法律法规,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与此同时,舆论监督也能够引导他们更好地执行社会责任,尊重公益和公共利益。

3. 对公众事件的监督公众事件通常涉及公共利益,经常受到公众的关注和讨论。

舆论监督可以更好地揭示事件的真相,防止事件被掩盖或误导,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同时,舆论监督也能够更好地调节公众情绪,降低事件对社会的不良影响。

三、舆论监督的优势和不足舆论监督有很多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舆论监督的参与度高,广泛性强。

舆论监督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依托公众的声音才能发挥作用。

2. 舆论监督的媒介途径多样化。

舆论监督通常依靠传统媒体或新媒体来传达公众的意见和监督信息。

浅论我国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

浅论我国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

浅论我国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学校名称呼伦贝尔广播电视大学姓名学号专业行政管理教育层次本科入学时间2013 年9月指导教师肖凌峰论文提纲一当代中国的行政监督体系(一)法律监督系统(二)政治和政府监督系统(三)社会监督系统二我国舆论监督的现状(一)舆论监督主体意识不强(二)舆论间的法制建设滞后(三)舆论监督组织结构不健全三舆论监督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一)、(这些“、”都删掉)没有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二)、新闻工作者欠缺职业道德素养(三)、报道爆出后没有下文,官员利用某些手段阻止批判性的言论发表或对发表言论的媒体人经行打击报复(这句话做标题不合适的,重新提炼,简明扼要即可)(四)、各监督机构不能够协调配合(五)、个人团体不能涉足媒体界(六)、新闻媒体权利不明确四加强舆论监督的对策(一)、要营造出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氛围(二)、提高新闻媒体队伍的素质(三)、加强追踪报道,健全舆论监督责任追究(四)、完善舆论监督与其他监督部门协调配合(五)、拓宽新闻媒体范围(六)、加快舆论监督立法进程五总结浅论我国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摘要:舆论监督作为我国行政监督体系中一项重要的监督方式,在规范公共权利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推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等方面均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党和政府对舆论监督越来越重视,加上网络等现代化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大幅增加,我国的舆论监督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在舆论监督大力发展的同时,舆论监督自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主要包括:舆论监督受到权利的干涉,舆论监督不受具体的法律保护,新闻媒体对舆论监督的滥用等等这些方面。

本文对舆论监督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期待舆论监督可以发展的更好。

关键词:舆论监督行政监督新闻媒体一当代中国的行政监督体系所谓的行政监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行政机关内部上下级之间,以及专设的行政监察、审计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监督。

浅论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

浅论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

浅论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当代世界,大众传媒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发达程度,我国新闻媒体产生的舆论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公共行政监督力量。

舆论监督的定义是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力。

它与司法、内部、公民监督同作为我国行政监督的方式之一,足以看出它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行政监督的作用主要是对行政的政治方向和对行政政策的贯彻执行起保证作用,保护国家、社会、集团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推进行政法制化造就优秀政务家和公务人员。

通过行政监督,保障行政机关正确地行使行政权力,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和国家的整体利益。

而舆论监督能充分体现人民群众对人民公仆监督的特性,对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反腐倡廉以及推动各项社会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有其深刻的意义,由此,本文将浅论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

一、舆论监督在政府行政中的作用舆论监督是依法行政、从严执政的重要保障,它有着行政监督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虽然不具有强制性,但它却具有很强的公众震慑力,有一种精神的、道德的力量。

当分散的、个别的议论引起人们普遍关注, 经过传播而形成社会舆论时,便能代表着众多人的看法和意志,从而对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对于人民群众而言,舆论监督是一种能制约政府权力的公民权利,是政府依法行政、从严执政的重要保障。

人们群众可以通过舆论监督有效督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减少失误、杜绝腐败,推进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并能从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这也使公民能够更好地成为监督政府机关和政府工作人员的主体力量,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

通过舆论监督,还可以使政府的工作更有效、政策更有效,协调社会各方面关系,从而减少社会矛盾,有利于人民利益。

对于国家和政府机关而言,可以利用新闻媒体等传播媒介,对国家、社会生活中出现的违反公共道德或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揭露和批评以及宣传政府新政策,引起人们的关注,形成社会普遍性的认知,借助舆论的压力使社会的不法行为得到及时纠正,从而保证政府权力的良性运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如何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如何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汇报人:2023-12-06CATALOGUE目录•舆论监督概述•舆论监督的主要形式•如何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舆论监督的挑战与对策•舆论监督的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01舆论监督概述0102它是公民行使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一种表现,旨在促进政府依法行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舆论监督是公民通过新闻媒体对政府及其官员的行为进行监督、批评和建言的一种权利。

舆论监督是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公开报道和传播的,具有很强的公开性。

公开性针对性影响力舆论监督通常针对政府及其官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批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舆论监督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能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促使政府改进工作。

030201舆论监督能够促使政府及其官员依法行政,遵守法律法规,提高行政效率。

促进政府依法行政舆论监督能够揭露社会上的不公和不义行为,促使政府采取措施加以纠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舆论监督能够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公民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保障公民权利舆论监督能够揭露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关注,推动问题的解决和社会进步。

推动社会进步舆论监督的重要性02舆论监督的主要形式新闻媒体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能够通过报道和舆论的力量推动事件的发展和解决。

媒体的力量新闻媒体通过公开报道和采访,让公众了解事件的真相和细节,促进信息的公开和透明。

公开透明新闻媒体通过对政府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监督,揭露不正当行为和违法事件,维护社会公正和正义。

监督作用新闻媒体监督网络舆论监督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互动性,能够汇集公众的意见和关注点。

广泛的参与网络舆论监督能够实时传递信息和反馈,使事件得到及时的关注和处理。

即时性网络舆论监督能够容纳多样化的声音和观点,促进社会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多样化的声音合法性公众舆论监督具有广泛的合法性,能够代表公众的利益和呼声,对政府和企业产生压力。

公众的参与公众舆论监督强调公众的直接参与,通过公众的呼吁和行动推动事件的解决。

浅论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

浅论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

浅论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一、引言行政监督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舆论监督作为行政监督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推动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增强相关部门透明度、提升行政效能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舆论监督的概念、特点和作用入手,探讨舆论监督在行政监督中的重要性,并分析舆论监督在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最后,提出加强舆论监督的对策和建议。

二、概念与特点1. 舆论监督的概念舆论是指社会公众对于某一具体事件或问题所形成的共同意见或看法。

而舆论监督是指通过媒体等途径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共事务进行评价和约束,推动其依法履职并提供改进建议。

2. 舆论监督的特点(1)公众性:舆论是由社会公众形成并表达出来的,因此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2)及时性:媒体等传播媒介能够迅速传达信息,使得舆论能够及时形成和传播。

(3)多元性:舆论的形成和表达具有多样性,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4)影响力:舆论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能够引起公众对行政机关行为的关注和讨论。

三、舆论监督在行政监督中的重要性1. 促进相关部门透明度舆论监督能够通过媒体等途径公开行政机关的信息,推动相关部门透明度。

公众对于相关部门信息的获取和知情权要求日益增长,通过舆论监督可以促使行政机关主动公开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提高决策透明度。

2. 提高行政效能通过舆论监督,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行政机关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公众对于行政工作质量、效率等方面提出质疑或批评,可以迫使行政机关及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决策效果。

3. 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舆论监督有助于发现并揭露违法违纪等问题,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通过媒体等渠道的曝光,可以引起公众的关注和关切,推动有关部门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

四、舆论监督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 舆论监督主体不足舆论监督主体主要包括媒体、公众和社会组织等,但目前存在舆论监督主体不足的问题。

一方面,媒体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依赖性和局限性;另一方面,公众对于行政事务的了解程度有限,参与舆论监督的能动性较低。

论微博舆论对我国行政权力的监督

论微博舆论对我国行政权力的监督

论微博舆论对我国行政权力的监督随着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博作为全新的社会化媒体,以其优越于传统媒体的互动性、便捷性、开放性等特点,逐渐成为网络舆论的新阵地,给新形势下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社会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微博舆论监督在实际运作中偏离了理性“公共领域”的出发点。

本文以微博热点事件为例,剖析产生问题的深层原因,试从政府和公民两个角度探讨微博舆论监督的完善路径,以弥补我国现有权力监督体系的不足,以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益借鉴。

标签:微博;舆论监督;行政权力;探析引言在公共行政中,一切活动皆是围绕公共行政权力这一公民利益高度聚合的代表所展开的,它的设置和运作既能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民意志、维护公共利益,同时也暗藏着侵害公共利益的不安因素。

在我国,传统的行政监督主要是以内部监督为主,缺乏外部监督,特别是人民的监督始终游离于行政监督体系之外。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1〕若想完善我国当前的行政监督体系,克服重内轻外的缺陷,就必须要充分释放民意,发挥“第四种权力”的有效监督,建立一个能够真正反映舆情、影响舆论的理性平台,让民意进入到公共政策和社会管理的决策和裁判中。

微博,作为新生网络舆论载体的出现和发展为公共舆论监督的提供了新契机。

正如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所说,“媒介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一个新的媒介的出现,必然对社会产生变革和影响。

”作为一个全新的网络技术平台,微博以其传播速度快、公众参与度高以及话语空间广等特性,为不同的社会群体提供了沟通的“舆论场”,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意见共同体,并且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主导局面,在监督公共权力,促使政府信息公开透明方面彰显出了强大的舆论力量。

一、问题的提出,从“表哥”杨达才落马案说起2012年8月26日陕西延安发生特大交通事故,有网友在浏览事故图片时发现有官员在事故现场面带微笑,36人死亡的惨剧与该名官员的冷血笑容形成鲜明对比,愤怒的网友随即发出微博并附上了相关截图,即刻引发众多网民围观。

论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

论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

论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行政监督与舆论监督体系(一)行政监督的涵义行政机关的行政监督,是使政府职能更好实现的重要手段,是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重要机制,在行政管理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行政监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行政监督包含行政组织内部的监督、上下级的监督,此外还有专门设立的行政监察、审计机关等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

[ ]广义的行政监督体系更广,包括执政党、国家权力机构、司法机构和人民群众等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

[1](二)行政监督系统行政监督系统主要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内部监督是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是指行政机关行使自己手中的职权,对其本身的行政活动进行管理、限制、监督的活动。

外部监督主要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党内监督和社会监督。

(三)舆论的涵义给舆论下一个定义是很困难的,其定义非常多样化。

在笔者看来,舆论,就是多数人的共同意见。

《辞海》中对监督的解释是“监察督促”,这短短四个字包含的意思却不浅,它是说监督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是监察,第二层是督促。

监察是为了发现问题,督促是为了解决问题。

舆论监督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重要方式,它是重要的辅助正义,法律监督的手段。

(四)舆论监督的概念舆论监督是指舆论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具体来说指的是公民或组织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尤其是行政机关领导干部的批评、建议活动。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的舆论监督,事实上指的是一种广义上的监督,它是指舆论对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这三个机关的监督,形式丰富多样。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狭义上的舆论监督,即只限于探讨舆论对行政机关的监督。

(五)舆论监督的重要性及意义舆论监督最大的作用在于监视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发展;舆论监督具有社会调整功能;舆论监督具有社会控制功能;舆论监督具有社会制衡作用;舆论监督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社会监督。

浅论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

浅论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

浅论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浅论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署名内容摘要:当前我国行政部门行政管理过程中,由于行政管理环节较多,同时会涉及到多个领域,使得行政权力使用较为广泛,而行政权力的滥用也随之出现,造成了行政部门腐败,在公众心中产生了消极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下,就需要进行行政监督。

舆论监督是行政监督中的一种,舆论监督队伍正在不断扩大,影响着我们的政治、经济生活,更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表达自己的意见,行使行政监督权的平台。

本文从舆论监督的含义、特点、意义出发,研究了舆论监督在互联网时代迅速普及的根源,进而分析了舆论对行政权力监督存在的弊端,进而结合自身专业知识提出了完善舆论监督的相关对策,希望这些建议能促进我国舆论监督行政权力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舆论行政权力监督目录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2)二、行政监督与舆论监督的内涵 (2)(一)行政监督与舆论监督的含义 (2)(二)舆论监督的特点 (3)(三)行政监督中舆论监督的意义 (3)三、行政监督中舆论监督的作用及现状 (4)(一)舆论监督的作用 (4)1.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4)2.有利于促进廉洁行政 (4)3.有利于建设法制政府 (4)(二)行政监督中舆论监督的成效现状 (5)1.不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 (5)2.源头治腐力度不断加大 (5)3. 舆论监督职能日益完善 (5)三、行政监督中舆论监督存在的弊端 (6)(一)舆论信息的准确性无法核实 (6)(二)网络舆论声音不具有全民代表性 (6)(三)舆论监督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6)(四)舆论监督缺乏相关法律依据 (7)四、完善舆论对行政权力监督的对策 (7)(一)提高大众责任意识,培育公民自律原则 (7)(二)加大舆论普及力度,与传统舆论监督互动 (7)(三)增强网络媒体建设,提升舆论引导功能 (8)(四)加强政府监督管理,完善舆论法律法规 (8)五、结论 (8)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我国改革开放36年来,经济建设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明显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政府机关及政府机关公务人员的依法腐败问题也随之而来,从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一大批“老虎”和“苍蝇”相继落马就可见一斑,如果不从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出发,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行政监督机制,依法腐败问题必将愈演愈烈。

浅析行政舆论监督

浅析行政舆论监督
透析消费法理 Co n s u mp t i o n A n d Me t h o d ‘ 消 费与法
家争鸣
于姗姗
辽宁 警察 学院侦 查系
( 三) 运 用组 织手 段 或其 他 手段 对 批评 有 用的 剪报 或音 像 资料 送 呈国会 议 员 ; 利益 伴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政 府 的 行 有一 些批 集 团 有 时也 可 能 抓 住某 些 媒 体 的 弱点 而 直 政 权也 在不 断的扩 张 。 现代 政 府管 理调 节 的 手 段对 批评 报 道者 进行 打 击报 复 。 社 会 的 方 方 面面 , 公权 力在 不 断 的 扩大 , 易 评 报道 者报 道 相关 事件 后 , 有可 能 被一 些政 接 对新 闻媒体 施 加压 力, 以改 变其 报道 和 评 论 的方针 和手 段 。 乱用、 滥 用而 滋 生 腐败 , 传 统 的监 督 方 式 因 府 领导 通过 一 些手 段 而被 降职 和免 职 , 有 些 其 自身 的特 点 难 以发挥 其 应有 的机 能 , 因 而 在 报 道 中就 可能 遭 受 一些 受相 关 领 导 指使 人 们寄 希望 于社 会 舆论 的监督 机 制 , 希望通
过 新 闻 媒体 等 公 共 论 坛 公 开揭 露 权 力 滥 用 新 闻媒 体 经常 报道 , 这 在很 大程 度 上削 减 了
必 须指 出 的是 , 像 中国 这样 正 在 建 立
国 家, 一 方 面, 既 要吸 取西 方 国 家舆论 监 督
的相关 人 员 的围攻 , 这 种事 件 在 电视 和 其他 社会 主 义市 场 经济体 制 、 逐 步走 向现 代化 的


( 一) 舆 论 监督 的 力 度 尚 显不 够 。 舆 论 措 看 , 一 个 必 要 的 条件 就 是 加强 新 闻调 控 , 府 的效 用 。

什么是舆论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

什么是舆论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

什么是舆论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拥有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那么你对舆论监督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舆论监督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舆论监督的概述所谓舆论,即多数人的共同意见。

所谓监督,中国《辞海》中的解释是“监察督促”,也就是说,监督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监察,二是督促,监察的目的是发现问题,督促的目的是解决问题。

所以“新闻舆论监督”就是通过新闻媒介来揭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促使其解决的一种舆论监督,就是社会各界通过广播、影视、报刊、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形成舆论,从而对国家、政党、社会团体、公职人员的公务行为以及社会上一切有悖于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实行制约。

监督舆论虽然不具有强制性,但它却具有一种精神的、道德的力量。

当分散的、个别的议论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经过传播而形成社会舆论时,便代表着众多人的看法和意志,对社会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发展成果和政治生活状态的政治文明,其核心是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充分发扬民主,保证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保证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扩大包括新闻舆论监督在内的公民的民主监督,是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手段,也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

可以说,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在中国,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行使社会主义民主权利的有效形式,其主要监督方式有报道、评论、讨论、批评、发内参等,但其核心是公开报道和新闻批评。

因为“舆论监督的实现需要两个环节:一是提供足够的舆论信息,即可以形成舆论的事实和情况,使人们对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及社会生活有充分的了解;二是在拥有信息的情况下,对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现象及有关人进行理性的、坦率的评论。

在信息日益丰富的情况下,舆论批评显得越来越重要,通过人们对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论辩、辩驳乃至争论,即众多个体意见的充分互动,最终达到某种为一般人普遍赞同、且能在心理上产生共鸣的一致性意见,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浅谈网络舆论对行政管理的监督

浅谈网络舆论对行政管理的监督

浅谈网络舆论对行政管理的监督前段时间,一句“我爸是李刚”风靡整个社会,当然,这句话更多的是带着一种戏谑的情绪在里面的。

不过,也正是这个事情,让人见识到了网络舆论的力量。

现在就让我们先来大致的回顾下这起事件的过程。

、2010年10月16晚21时40分许,在河北大学新区超市前,一牌照为“冀fwe420”的黑色轿车,将两名女生撞出数米远。

被撞一陈姓女生于17日傍晚经抢救无效死亡,另一女生重伤,经紧急治疗后,方脱离生命危险,现已转院治疗。

肇事者口出狂言:“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爸是李刚”。

………..整个事情的经过相信大家都会有所了解了,在这起事件中,正是网络舆论在其中发挥的巨大的作用,才使得事件的解决朝着一个良性的方向发展。

那么,什么是网络舆论呢?在百度百科中是这样解释的:网罗舆论监督就是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家事务,广泛、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建议,对国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行政等活动进行褒贬与评价。

[1]它的形成是依赖互联网的各种功能而实现的。

应当对网络舆论监督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并且不断地进行规范和正确引导,使其规范和完善,建立起有利于网络舆论监督的制度与途径,使“互联网”成为实现政治民主、建设政治文明的最佳手段。

由此可以看出,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是网络大众,客体则是以国家行政机关为主的。

任何一个上过网,对网络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会明白一点:网络的力量是巨大的!它的特征亦是明显的.首先:网络舆论监督的范围更广。

众所周知,(1)、其监督的主体具有广泛性:相对于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提供的用于舆论监督的媒介资源不仅廉价易得,平台广阔畅通,而且几乎是用之不竭的。

(2)、网络舆论监督的客体即被监督对象具有广泛性:网络舆论监督的客体将整个社会都纳入自己的监督视野。

国家机关的各级工作人员,涉及公共事物和公共利益的组织和个人,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体制和机制,以及一些不良社会道德现象,都属于监督的范围。

加强执法行为的舆论监督与舆情分析

加强执法行为的舆论监督与舆情分析

加强执法行为的舆论监督与舆情分析舆论监督与舆情分析在加强执法行为中的作用执法行为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正义的重要手段,但也存在着滥用职权、违法行为等问题。

为了确保执法行为的公正性和透明度,舆论监督与舆情分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舆论监督与舆情分析在加强执法行为中的作用,并分析其具体实施方法。

一、舆论监督在加强执法行为中的作用舆论监督是指公众通过媒体和其他渠道对政府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价的过程。

在执法行为中,舆论监督能够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 提高执法透明度:舆论监督可以促使执法机关公开工作程序和决策过程,让公众充分了解执法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进一步加强执法机关的透明度。

2. 促进行为公正:舆论监督的存在,可以促使执法人员在执行职务时更加谨慎,遵守法律法规,不滥用职权。

因为执法行为受到舆论监督的压力,违法行为将更容易被发现和曝光,从而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

3. 引导舆论关注:舆论监督可以引导舆论关注执法机关在职务执行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推动执法工作的改进和优化。

二、舆情分析在加强执法行为中的作用舆情分析是对社会公众的情绪态度、评论意见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的过程。

在加强执法行为中,舆情分析能够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 及时发现问题:通过舆情分析的手段,执法机关能够及时了解公众的关切点和热点问题,并迅速采取应对措施,避免问题扩大化和危机的发生。

2. 关注社会反馈:舆情分析能够让执法机关及时掌握社会公众对执法行为的评价和反馈,从而调整执法工作的策略和方法,更好地回应公众需求。

3. 优化执法宣传:通过舆情分析,执法机关可以了解公众对执法行为的理解和认识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执法知识和法规宣传,提高公众对执法工作的认同和支持度。

三、加强执法行为舆论监督与舆情分析的实施方法1. 建立舆情监测机制:执法机关可以建立专门的舆情监测团队或部门,负责对社会舆情进行监测、分析和研判,及时掌握社会公众的关切点和态度。

浅论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解读

浅论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解读

1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浅论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资料均已明确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使用过的材料。

对论文的完成提供过帮助的有关人员已在文中说明并致以谢意。

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没有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没有侵权行为,并愿意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

论文作者(签字):金梦捷日期:2011年9月10日2摘要在今天的社会中,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以及电脑网络为形式的舆论监督其影响力正显现出愈来愈强的趋势,因此很多学者将舆论监督称作为传统的三权构成(立法、司法、行政)的“第四权”,因为它在许多方面一点也不屈于三者之间的制约,今天的舆论监督实质就是民主政治形式下人民监督政府,是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一种方式。

实践证明,舆论监督是民主政治下人民保障自身的权力不受国家权力具有的独立性、逐利性、扩张性和侵略性特点侵犯的利器。

因而舆论监督在今天的民主法治国家,舆论监督作为与立法、行政、司法并列的“第四权力”在执政机关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受人关注。

关键词: 1、舆论监督 2、政府行政 3、民主3目录一、舆论监督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4)(一)舆论监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4)(二)舆论监督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具有不同的特点。

(4)二、舆论监督—权利还是权力? (5)三、舆论监督在政府行政中的作用 (8)(一)以权力制约权力。

(8)(二)以道德制约权力。

(9)(三)以权利制约权力 (9)四、舆论监督在政府行政中的发挥途径 (11)(一)政府行政中舆论监督制度构建 (11)(二)舆论监督权的保障 (11)五、当前我国舆论监督存在的不足 (14)(一)舆论监督法制保障体系不健全。

(14)(二)舆论监督缺位现象明显,监督力度有待提高。

(14)(三)信息公开制度不健全,群众的知情权得不到有效保护。

试论我国行政法制监督中的社会监督

试论我国行政法制监督中的社会监督

试论我国行政法制监督中的社会监督我国行政法制监督中的社会监督是指社会各界对政府行政行为进行监督的一种方式。

在我国,行政法制监督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规范政府行政行为、促进政府公正廉洁执政的重要手段。

而社会监督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行政法制建设、提高政府行政效能、保障公民权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社会监督的概念、形式和作用这三个方面对我国行政法制监督中的社会监督进行探讨。

一、社会监督的概念1.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

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媒体等渠道,对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能够引导公众舆论,形成社会舆论压力,推动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能,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

2.信息公开信息公开是社会监督的重要手段。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需要接受公众信息公开的监督。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及时公开政府行政信息,接受公众监督。

公众也可以通过信息公开的途径获取政府行政信息,对政府行政行为进行监督。

4.参与监督参与监督是社会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

公众、专业团体、学术界、非政府组织等可通过参与政府行政决策、管理和监督等参与性机制,对政府行政行为进行监督。

参与监督能够提高公众对政府行政行为的了解和认同,增强社会公正性,推动政府决策更加符合公众利益。

5.司法监督司法监督是社会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

公众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等司法途径对政府行政行为进行监督。

司法监督能够有效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使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

以上几种社会监督形式,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我国行政法制监督中的社会监督的完整体系。

3.推动政府行政效能提高社会监督能够通过评议监督等方式,推动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能,提高行政效能。

评议监督能够形成多方面的评价,推动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能。

4.规范政府行政行为社会监督是行政法制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能够有效规范政府行政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我国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学校名称呼伦贝尔广播电视大学姓名学号专业行政管理教育层次本科入学时间2013 年9月指导教师肖凌峰论文提纲一当代中国的行政监督体系(一)法律监督系统(二)政治和政府监督系统(三)社会监督系统二我国舆论监督的现状(一)舆论监督主体意识不强(二)舆论间的法制建设滞后(三)舆论监督组织结构不健全三舆论监督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一)、(这些“、”都删掉)没有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二)、新闻工作者欠缺职业道德素养(三)、报道爆出后没有下文,官员利用某些手段阻止批判性的言论发表或对发表言论的媒体人经行打击报复(这句话做标题不合适的,重新提炼,简明扼要即可)(四)、各监督机构不能够协调配合(五)、个人团体不能涉足媒体界(六)、新闻媒体权利不明确四加强舆论监督的对策(一)、要营造出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氛围(二)、提高新闻媒体队伍的素质(三)、加强追踪报道,健全舆论监督责任追究(四)、完善舆论监督与其他监督部门协调配合(五)、拓宽新闻媒体围(六)、加快舆论监督立法进程五总结浅论我国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摘要:舆论监督作为我国行政监督体系中一项重要的监督方式,在规公共权利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推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等方面均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党和政府对舆论监督越来越重视,加上网络等现代化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大幅增加,我国的舆论监督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在舆论监督大力发展的同时,舆论监督自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主要包括:舆论监督受到权利的干涉,舆论监督不受具体的法律保护,新闻媒体对舆论监督的滥用等等这些方面。

本文对舆论监督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期待舆论监督可以发展的更好。

关键词:舆论监督行政监督新闻媒体一当代中国的行政监督体系所谓的行政监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行政机关部上下级之间,以及专设的行政监察、审计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监督。

广义的行政监督泛指执政党、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人民群众等多种社会力量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监督。

我国的行政监督产生于新中国成立时期,但较完整的行政监督体系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1987年,中共十三大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舆论监督”的新概念,并明确表示:“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

”现在,舆论监督已被归入我国六大监督体系中,与“党监督”、“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监督”一同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舆论监督是指通过大众传播工具如报纸,刊物,电视,广播等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纪行为进行揭露的一种监督。

由于大众传媒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反应迅速,覆盖面广等特点,因而舆论监督具有迅速,有效,广泛等特点。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拥有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利。

舆论监督与司法、立法、行政并成为国家的四大权利机关。

根据监督的主体不同,我国的行政监督由三个系统构成,并且具有一定的现实作用。

(一)法律监督系统共有两个主体: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级人民检察院进行四种功能的监督:宪法监督、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预算监督、专门法律监督(检察监督)。

法律监督既是现代国家法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又是实现法制的重要保障,其主要作用大致可以分为一下几个方面:(1)对权力的正常运行的保障和导向作用(2)对权利偏离轨道的防和矫正作用(3)对权利行使者的惩戒和教育作用(4)对法制统一的维护和促进作用(二)政治和政府监督系统共有五个监督主体: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和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全国各地的委员会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所属的监察部门和预防腐败局;审计署。

进行五种功能的监督:人大工作监督、党的政治监督和党纪律监督、政治协商监督、行政监督、政府审计监督。

党的监督对于规政府运行过程,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拒腐拒变能力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三)社会监督系统共有三个监督主体:公民、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重要人民团体和一些影响较大的群众组织、新闻媒介。

进行三种功能的监督:普遍性社会监督、社会群团监督、社会舆论监督。

社会监督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重要渠道,其主要作用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监督有预防的作用(2)社会监督有矫正的作用(3)社会监督有惩戒的作用(4)社会监督有保健的作用(5)社会监督有教育的作用二舆论监督在行政监督中的现状在我国整个的监督体系中,舆论监督明显区别于其他“权利化”的传统的监督方式,就传统的监督方式中行政机关的监督而言,它的监督具有强制性的,不论被监督者是否愿意,都要接受其监督,并且行政机关的监督是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其后果是直接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是监督机关进行的自上而下的监督方式,是一种权利对另一种权利进行的强制性的制约。

舆论监督则与它们截然不同,舆论属于一种大众意见,舆论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围,针对某个事件,人民群众摒弃个人喜恶所产生的意见或看法,作为传播的媒介,不论是新闻媒体,还是报刊广播等等,都是舆论监督的主体,舆论监督与其他的监督方式的地位是平等的,对于被监督的对象,都有一定的监督效果,只不过舆论监督无权对被监督对象发号施令,也无权“以下犯上”。

因此,舆论监督与其他的监督方式不同的地方就是它并非强制性。

从舆论监督的实施者新闻媒体监督的效力来看,舆论监督依靠的是人们的道德力量,这种监督能否生效,或者生效作用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分析某个问题是否具有客观性,提出的意见是否可行,做出的评判是否公正,而并不是依靠言辞尖锐,愤世嫉俗,情绪激动来解决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舆论监督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就现在复杂的社会状态来说,舆论监督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舆论监督主体监督意识不强舆论监督的实施主体主要是公媒体。

公众作为舆论监督最重要的主体,是舆论话题的发起者和评判者,同时公众需要通过媒体来实现舆论监督。

首先,我国公众虽然对舆论监督的意识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从整体上讲,由于文化教育水平不一,全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人们的参政议政的意识虽有提高但还不算强。

公众的焦点集中于“独善其身”而不是“兼济天下”。

人们关注的更多的是自己身边的事或关乎自己利益的事,而除此之外的事,却态度冷漠。

因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舆论监督的有效开展。

其次,媒体作为舆论监督的途径,也是舆论监督的实施主体之一,新闻工作者的素质高低也直接决定着舆论监督质量的高低。

而我国的新闻工作者在敬业和职业道德上的修养还不到位,加上社会上的一些阻碍,也导致舆论监督不能有效开展。

(二)舆论监督的法制建设滞后任何对权利进行的监督行为,要顺利的进行监督,都需要有法律制度的保障,舆论监督也不例外。

但目前我国还未建立较完整的舆论监督体系,现有的法律对舆论监督的规定大都比较抽象,操作难度较大。

由于缺乏相关法律的保障,加上社会上还未形成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使得舆论监督主体的正当监督难以得到保护。

(三)舆论监督组织结构不健全舆论监督之所以难以顺利开展,关键问题是在于舆论监督没有相对独立的地位。

舆论监督要想获得相对独立的地位,首先要有独立的财权,其次是经行权和用人权的独立。

只有舆论监督的主体独立,才能实现舆论监督的独立。

三舆论监督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一)、没有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

政府在执政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过失,但为了维护政府自身形象,更多的是保住某些官员的“饭碗”,常常会对在自己管辖围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的消息全面封锁。

这些官员出了事首先想到的不是组织会议商讨如何解决,如何通过媒体向大众告知,而是选择逃避责任。

(二)、新闻工作者欠缺职业道德素养。

有些官员通过个人关系,买通媒体阻止其报出批评性的言论,我们国家的一些媒体是属于行政机关的“话筒”,他们不单纯依照新闻媒体的方式去运作,所报道出的各种关于行政机关的新闻,都是以行政机关的意志为自己的意志,对大众的需求置之不理,是政府对平民百姓宣传政策或对自己歌功颂德的工具,细心的人会发现,有些地方的新闻,报出的有关政府的情况,基本上都是在褒奖,很少有批评性的言论,就算有,也只是不痛不痒的几句话,无关大局。

(三)、报道爆出后没有下文,官员利用某些手段阻止批判性的言论发表或对发表言论的媒体人经行打击报复。

有些报道人因报道出不利于官员的新闻,会被官员利用手段将其降职或免职,有些则会是被一些相关人员围攻,这种情况的出现,导致出现很多报道报出后没有结果,媒体人不敢报出这方面的报道,媒体人缺少报道的勇气,公民大众就不能够很好的了解事件背后的真像,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舆论监督的作用。

(四)、各监督机构不能够协调配合。

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各个监督部门不能够很好的进行配合,导致舆论监督形单影只,只依靠舆论监督自己的力量对政府进行监督,这使得监督的力度不够,监督过程受到各方的阻碍,最终不能够达到监督原本的目的。

(五)、个人团体不能涉足媒体界。

在人们的眼中,民间自发的新闻比公众的媒体监督力度更大一些,但是由于我国公民的言论自由有一定的限制,再加上组织和运作这样的团体需要一定的经费,团体的发展也受政府的控制,导致民间的新闻媒体难以强大发展,这方面的原因也使得舆论监督不能很好的实行。

(六)、新闻媒体权利不明确。

虽然我国有公民的言论自由,但是关于新闻媒体的一些政策,大多数都是偏于禁止的,对于新闻记者的采访和报道,也只是一些习惯性的权力,所以,加快舆论监督立法是刻不容缓的。

我国的舆论监督相对于西方的出于对人的言论自由,知情权和通过投票的方式来参与政府行政的舆论监督是有一定的差别的。

西方的文化教育中提倡自由,开放天性,这一点在其舆论监督机制中也有一部分的体现,比如说西方选总统通过公民选票选举产生,这大大增强了公民对于政府行政的参与感我国的舆论监督出现状况的原因在于我国的新闻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只能是打苍蝇,不能打老虎,对于新闻媒体平时对于社会问题的报道和评价,虽然大部分都比较露骨,可是最关键的地方仍然没有提出。

再加上地方政府的某些官员的阻碍监督的行为,舆论监督没有确切的立法等等。

四加强舆论监督的对策(一)、要营造出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氛围要想让舆论监督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必要的是领导干部和各党政机关的支持和重视,思想上要敢于并自觉接受来自更方面的监督,心理上要敢于承受被批评而带来的压力,要勇敢的迎接舆论监督,大力支持新闻媒体开展监督。

对于领导干部而言,要他们支持舆论监督要改变他们的政绩观,并且让他们转变从重视政绩表面到重视政绩实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