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丁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可编辑修改word版)
浅析丁玲短篇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浅析丁玲短篇小说中的女性意识——以《莎菲女士的日记》和《我在霞村的时候》为例摘要:经过“五四”精神洗礼的女作家丁玲通过对女性生存境遇,心路历程和认识追求的书写,发出“心理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的声音。
文章以丁玲的两部作品为例,来浅析其中所包含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女性意识;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自阶级社会以来,女性就沦为父权社会的牺牲品,“男尊女卑”、“三从四德”、宗法制将女性归诫成无思想的机器,从思想、伦理道德、身体等沦为男性的附庸。
经过“五四”精神洗礼的女作家丁玲通过对女性生存境遇,心路历程和认识追求的书写,发出“心理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的声音。
在此,笔者以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和《我在霞村的时候》为例,阐述了作为开一代先锋的女性主义作家丁玲,是怎样抛开了历史、社会给女性身上实价的重负,在时代的漩涡里表现女性意识的。
“女性意识是女性对自己作为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
”女性和男性的性别差异, “奠定了女性作为独特的文化群体的类的本质, 而这一本质又是女性作为一个相异于男性的性别主体的历史性出场所必须的”。
性别差异性决定了女性对人生、爱情有自己独特的思考。
一、《莎菲女士的日记》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莎菲女士的日记》以“日记”的方式,潜入人物内心世界的底部,用躁动而紊乱的,自述、自剖、自白、自辩相杂糅的语调和句式。
表达人物无名的反叛,情绪和苦闷心理。
《日记》中的“我”(主人公莎菲)被摆到了一个对周围的事物具有评判之权的中心位置上,“我”的笑、哭、喜、怒,成了小说叙述的焦点,衡量事物价值的尺度。
在这种叙事格局中,女性的观点和立场贯穿了小说的始终。
1.大胆的“性爱”意识众所周知,性爱意识是女性意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正是几千年来父权制文化所竭力压抑的对象。
性爱,在道家,是滋养补阴的养生之道;在儒家,是传宗接代之手段,都是指男人而言,女性,只是男人养生货传宗接代的工具罢了。
论丁玲早期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论丁玲早期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论丁玲早期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摘要】丁玲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鲜明强烈的女性意识写作的女作家,她塑造了一大批性格独具的女性形象。
本文从丁玲笔下早期女性的时代意识的角度来展开论述,从而展现一代女性作家及其作品中女性意识的成长历程。
【关键词】丁玲;女性主体意识;时代新女性;时代特色
泰戈尔曾经说过,当上帝创造男人的时候,他只是一位教师,在他的提包里只有理论课本和讲义;在创造女人的时候,他却变成了一个艺术家,在他的皮包里装着画笔、水、调色盒,所以女人才会那么美丽,女人的生命才会那么缤纷。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虽然被封建社会严酷无情的礼教压制了几千年,但当个性解放之风开始吹拂女性心灵之时,女性的创造力和主体意识随即像火山喷发似的喷涌而出,显示出自身的特色。
五四狂飙突进的个性解放之风唤醒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女性作家,但这些女作家却没有一个人敢于从女性自身的性欲追求角度描写时代女性的觉醒,她们笔下的爱情大都是一种“有爱无性”的爱情,而这样的女性形象最终不能不被丁玲笔下那彻底新进的时代新女性形象所代替。
正如王蒙先生在《我心目中的丁玲》一文中写到:“她笔下的女性的内心世界常常比同时代其他作家写过的任何女性典型都更丰满,也更复杂更痛苦,而更令人思量和唏嘘。
”丁玲第一次用真正的独立女性意识写作,第一次正视了女性自身的追求与渴望,对女性心理的描写更是丝丝入扣,。
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究
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究丁玲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女作家,她的文学作品中深刻展现了女性意识。
她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于女性解放运动和社会变革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文将从丁玲的文学作品中探究女性意识的表现,以期更好地了解她对女性问题的思考和关切。
丁玲的文学作品中展现了女性的自我意识和对被动现状的反抗。
在她的小说《“三八”节有感》中,描写了一个被剥削和压迫的农村妇女,她们因为贫困和封建观念的束缚而无法摆脱压迫。
在小说结尾处,女性主人公开始意识到自己应该为自己争取权利,表现出了强烈的自我价值感和解放欲望。
她们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认同,这是丁玲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一大特点。
丁玲的作品中呈现了女性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家庭生活的挣扎。
在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女主人公阿儿图像就是一个典型的家庭妇女形象,她对自己的生活感到不满,并且渴望能够有自己的人生和追求。
她在男权社会中饱受压迫,渴望得到解放,这种对家庭生活的挣扎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在丁玲的作品中得到了深刻的呈现。
丁玲的作品中还展现了女性间的团结和互助。
在小说《赤地之恋》中,女性主人公们在共同的命运压迫下展现出了团结和互助的形象。
她们共同抵抗男权社会的压迫和封建观念的束缚,不断追求自己的解放和幸福。
通过这些形象的塑造,丁玲展现了女性间的团结和互助精神,体现了女性在面对压迫时的积极态度和解放欲望。
丁玲的文学作品中还呈现了女性对爱情和婚姻的思考和挣扎。
在她的小说《怎样写外交公文》中,女主人公对自己的婚姻生活感到不满,并且开始思考自己应该如何优雅地走出这段婚姻。
她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婚姻的挣扎在作品中得到了深刻的展现,体现了女性对爱情和婚姻的思考和觉悟。
论丁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可编辑修改word版)
青海民族大学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试论丁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学生姓名:xx 学号:xxxxxxxxxx 指导教师:xx 职称:副教授院系: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二○一三年五月六日青海民族大学毕业论文试论丁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引言20 世纪30 年代,丁玲一踏入文坛,就引发了人们无数震惊的感慨,她那大胆的文风和细腻的描写不仅继承了“五四”时期冰心、淑华女士等一些女作家与封建制度努力作斗争的精神,而且其笔下一些叛逆的典型女性形象颠覆了旧有的思想,让人眼前一亮。
丁玲不但成为了同冰心、淑华女士一样优秀的作家,在一些方面的建树甚至超越了她们。
随着社会、历史不断向前进步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与观念也在逐渐转变着,丁玲的一部分作品开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的作品大多喊出了旧时代的苦闷,并且由于她自身具有一定的生活历练,使得她的作品到今天依然受到读者们的喜爱与支持。
《莎菲女士的日记》使她初露锋芒便一鸣文坛;《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使她国内外都赢得了极高的赞誉;她重返文坛的作品《杜晚香》时至今日仍然流光溢彩。
丁玲的作品都是与时代紧密衔接的,她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我国的文学事业,在我国文学历史上享有当之无愧的崇高声誉。
因此,对于丁玲文学作品的研究之于我国文学发展来说是极具意义的。
1 丁玲作品的女性主题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负盛名的女作家,出生在一个家道没落的世族大家庭里。
早年父亲的挥霍,晚年父亲的多病之躯,使得家庭不仅没有给丁玲撑起一张保护伞,反而因为四岁时父亲的撒手西去,丁玲过早的体会到了世事的变化无常,亲戚之间的人情冷暖,世态凉薄。
幸运的是,她有着一位个性坚强、目光长远的母亲,她并没有拿家中的不幸,用悲痛、软弱博取亲朋的同情。
她的母亲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支持女儿追求独立自由的梦想,给女儿撑起一片晴空。
丁玲目睹了母亲带着她生活的艰辛,看到了女人在生活中的弱势,可以说,母亲给了她强大的影响力,是她开始注重女性问题的源头。
丁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历史追踪中的双重启示.. .. .. 试论丁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王仲生(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编辑部, 陕西西安.. 710061)摘要: 早期丁玲作品高扬着的女性意识, 使她有别于其他女性作家, 随着丁玲的投身革命, 阶级意识终于逐渐主导了丁玲作品, 女性意识因此就在矛盾困惑中日见淡出。
这个思想轨迹留给了我们双重的启示: 救亡与启蒙的时代错位, 作家的人生道路与创作倾向的选择的两难处境。
关键词: 女性意识; 阶级斗争; 历史追踪; 双重启示.. .. 丁玲, 一位坚强的现代女性, 我国新文学的杰出作家。
她的成就卓越而又坎坷曲折的一生, 概括了.. 五四..以来现代知识女性的不幸与抗争。
在我国现代文学女性作家中, 能像丁玲那样, 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孜孜不倦地探索我国妇女的现代化道路, 可以说屈指可数。
为此她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女性群体, 构筑了丁玲的艺术天地。
这当然不是审美对象的偏倚。
闪耀在她作品中的强烈女性意识, 赋予丁玲的审美空间以独特的魅力, 这才是丁玲作品审美价值之真正所在。
丁玲创作与女性意识【摘要】: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其一生都以女性的姿态在自己的作品中探索中国女性的生存、地位、价值等问题,在探索女性人生的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
她为读者奉献了《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奠定了她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是美的化身,她们在时代的悲剧命运里,不甘沉沦,在痛苦中高歌奋起,充分体现了作家的女性意识。
她用一双女性的眼,一颗女性的心,一支女性的笔,撑起了一面现代文学史上不容忽视的文学大旗。
【关键词】:女性命运女性形象女性意识丁玲,原名蒋冰之,生于湖南临澧一个没落的豪门望族。
她是一个受"五四"思想感召,毅然离开封闭的乡土走进新思想发源的大城市寻找理想生活的叛逆女性。
论丁玲早期小说的女性意识
论丁玲早期小说的女性意识作者:黎思睿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9期摘要:丁玲是我国著名的现代女作家,她实现了小资产阶级主义文学向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转变。
丁玲在自己的小说作品中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这些女性人物有不同的追求和性格,但这些女性人物都表达了女性独立自主的精神和意识,彰显了女性的魅力。
本文主要就丁玲早期小说的女性意识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丁玲;小说;女性意识[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9-0-01丁玲是我国十分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女作家之一,丁玲的小说以女性视角、女性态度为主,通过女性的感官来描述生活百态,充分展现了女性的魅力和价值。
纵观丁玲早期的小说作品,她在描写女性时十分注重女性个性和意识的描写,从而唤醒了女性的价值和魅力[1]。
通过不同层面的描写,来彰显女性高洁的灵魂,塑造不同性格类型的女性角色。
可见,女性意识能够决定女性的形象,在丁玲的作品中,女性意识在逐渐的变化与发展,从而创造出不同的女性形象,使丁玲的作品出现了不同的阶段划分。
本文主要就丁玲早期的小说作品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丁玲早期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具体表现(一)社会女性以《梦珂》为例,在这部作品中,丁玲塑造了一个开朗、活泼、狂放不羁的女性。
梦珂拥有真挚的父爱和纯洁无瑕的友情,而她在学校和社会中受到了各种不同的挫折和打击。
在学校中,老师无耻,学生怯懦,这些真相让单纯开朗的梦珂十分烦恼。
而姑母家的优渥生活以及与表哥之间的爱恨情仇使梦珂陷入了虚假情谊的痛苦之中。
为了逃离这份痛苦,夢珂离开了姑母家,进入社会的梦珂保守挫折,在社会上她渺小无力,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最后梦珂只能放下一切,融入社会,隐忍的生活。
这部小说透过梦珂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控诉,通过对梦珂各种情绪和意识的转换来体现现实的残酷,最终塑造出一个扼杀健康任性的悲剧社会[2]。
(二)爱情女性以《莎菲女士的日记》为例,在这部小说中,莎菲具有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她用冷漠的外表掩饰自己强烈追求真情的内心,他具有对生命的留恋和对爱情的向往。
浅谈丁玲作品中的女性主义
浅谈丁玲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摘要:丁玲是一位在五四时期成长起来的现代女性作家,在她的文学作品中,经常会赋予女性叛逆的性格及反抗精神,以此展现出女性追求人格尊严、个性独立,与封建传统社会抗争的意思,进而表现出鲜明的女性主义倾向。
在欣赏丁玲文学作品时,通过对女性主义进行鉴赏,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丁玲作品的价值。
关键词:丁玲;文学作品;女性主义前言丁玲是著名的现代知名作家,其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在她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因此,丁玲的作品也被称为是女性文学,丁玲在文学作品中,通过细腻的写作方式,将女性意识的苏醒形象的展现到了读者面前,让读者可以更好的感受到女性坚强的一面。
1.丁玲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意识表现特点丁玲在写作的时候会通过女性意识觉醒来突出女性自身美,所以她的作品中女性角色都会对自身的价值进行强烈的追求。
不管是深陷苦海的贞贞还是莎菲,她们都是追求自身价值和独立的典型形象。
丁玲笔下女性的个性为豪爽浪漫,通过这种个性形象的展现她们的精神面貌和灵魂,并且丁玲小说中的人物主要是出于同社会环境相冲突的立场中或是对立的立场中,这种强烈的对比能使得女性人物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得到有效诉讼。
丁玲在小说中充分的展现女性的毁灭和挣扎等,在作品中一气呵成那些女性遭遇的苦难以及沉浮等,如,陈老太太苏醒的民族意识、贞贞对传统禁锢思想的挣扎和黑妮转向另外一个阶级立场等,她们的举措均表明女性在备受摧残中坚持的尊严和坚韧的挣扎品质,绝对不是像祥林嫂那样麻木的生活下去,不敢同境遇和传统思想相抗争。
丁玲在小说中创造的女性主要是对她们情感历程的描述,写作的方式为虚写或者是通过人物潜意识心潮起伏,通过这一方式将人们的情感心态进行很好的反映,虽然这种方法表现的较为含蓄,但是很强烈。
剖析传统文化背景下人物心理状况为丁玲创作的切入点,写作的时候通过她自身独特的语言和视野等深切思考女性生命,并用自己的笔让世人知道女性生存状态,使得女性原本的生命状况得到充分还原。
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究
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究
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位杰出女作家,她的文学作品以真实、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人民的生活状况,尤其是对于女性角色的描写尤为深刻。
在她的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得到了重要的体现和探究,在她的笔下,女性形象逐渐展现出自信、勇敢、坚韧等特质,下面就对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进行一番探究。
一、自我意识的觉醒
在丁玲的文学作品中,女性开始表现出了反抗意识的觉醒。
在《湘行散记》中,大妈和湘妹两个女性角色都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
尤其是湘妹,她不仅愤怒地指责大妈,更是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验得到了一种深刻的思考。
这种反抗意识的觉醒不仅是对于对抗性别歧视和压迫的反抗,还有对于各种不公平和不公正现象的反抗,这为女性的进步和自我解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丁玲的文学作品中,女性开始表现出了团结意识的觉醒。
在她的作品中,女性之间的团结和互助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天堂蒜薹之歌》中,女性之间的团结协作为其母亲摆脱钱东洋的骚扰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在《故乡》中,基瑶和小智两个女性角色在互相帮助和支持下克服了各种困难,最终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这种女性间的团结意识和互助也为女性的自我解放和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浅析丁玲短篇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浅析丁玲短篇小说中的女性意识――以《莎菲女士的日记》和《我在霞村的时候》为例摘要:经过“五四”精神洗礼的女作家丁玲通过对女性生存境遇,心路历程和认识追求的书写,发出“心理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的声音。
文章以丁玲的两部作品为例,来浅析其中所包含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女性意识;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自阶级社会以来,女性就沦为父权社会的牺牲品,“男尊女卑”、“三从四德”、宗法制将女性归诫成无思想的机器,从思想、伦理道德、身体等沦为男性的附庸。
经过“五四”精神洗礼的女作家丁玲通过对女性生存境遇,心路历程和认识追求的书写,发出“心理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的声音。
在此,笔者以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和《我在霞村的时候》为例,阐述了作为开一代先锋的女性主义作家丁玲,是怎样抛开了历史、社会给女性身上实价的重负,在时代的漩涡里表现女性意识的。
“女性意识是女性对自己作为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
”女性和男性的性别差异,“奠定了女性作为独特的文化群体的类的本质, 而这一本质又是女性作为一个相异于男性的性别主体的历史性出场所必须的”。
性别差异性决定了女性对人生、爱情有自己独特的思考。
一、《莎菲女士的日记》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莎菲女士的日记》以“日记”的方式,潜入人物内心世界的底部,用躁动而紊乱的,自述、自剖、自白、自辩相杂糅的语调和句式。
表达人物无名的反叛,情绪和苦闷心理。
《日记》中的“我”(主人公莎菲)被摆到了一个对周围的事物具有评判之权的中心位置上,“我”的笑、哭、喜、怒,成了小说叙述的焦点,衡量事物价值的尺度。
在这种叙事格局中,女性的观点和立场贯穿了小说的始终。
1. 大胆的“性爱”意识众所周知,性爱意识是女性意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正是几千年来父权制文化所竭力压抑的对象。
性爱,在道家,是滋养补阴的养生之道;在儒家,是传宗接代之手段,都是指男人而言,女性,只是男人养生货传宗接代的工具罢了。
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究
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究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家,她以其对于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对于女性意识的探索而著称。
丁玲的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她以深刻的洞察力和敏锐的笔触描绘了当时女性的内心世界和遭遇,展现了她对于女性解放和自由的追求。
本文将对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进行探究,分析其中的主要特点和意义。
丁玲的作品中展现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所承受的压迫和束缚。
在她的小说中,经常可以看到女性被传统的封建观念所束缚,她们背负着种种的社会压力和家庭责任,缺乏自由和独立。
在《狂人日记》中,女主人公对于传统的婚姻观念和家庭的束缚感到无法忍受,她的内心被压抑和扭曲,最终导致了她的精神崩溃。
这种描绘表达了丁玲对于女性在传统社会中所遭受的压迫和剥削的深刻认识,她希望通过文学作品来呼吁对于女性地位的反思和解放。
丁玲的作品中呈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解放。
在她的小说中,女性角色逐渐从被动的受害者转变为主动的追求者,她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尊严,勇敢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记梅花》中的女主人公梅花,在传统的封建社会背景下,她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婚姻,最终赢得了自己的幸福。
这种表现展现了丁玲对于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和解放的积极态度,她希望女性能够通过自我觉醒和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丁玲的作品中体现了女性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批判。
在她的小说中,通过女性角色的生活遭遇和内心独白,展现了社会现实中女性所面临的各种困境和不公。
她揭露了封建社会对于女性的种种歧视和压迫,同时也批判了现代社会中对于女性地位和权利的忽视和漠视。
在《三八节有感》中,丁玲直言不讳地指出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较低,被边缘化和忽视,呼吁女性应当团结起来争取自己的权益。
这种批判现实和呼吁改变的表达,表现了丁玲对于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和深刻认识,展现了她对于女性解放和平等的坚定立场。
丁玲的作品中抒发了对于女性命运的深刻关怀和热爱。
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究
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究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她的文学作品以“女性”为题材,探讨了女性的境遇、性别意识以及社会地位,展现了丰富的女性形象和意识。
本文旨在探讨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明确她作品中女性意识的表现形式和主题内涵。
在丁玲的文学作品中,女性的境遇往往是困境。
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丁玲描绘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悲惨遭遇,她们不仅要承受来自男性的压迫和霸凌,还要面对家庭和社会的种种不公。
而在《赵一曼》中,丁玲则以一个女性的视角,揭示了战争带给女性的痛苦和无奈。
这些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反映了丁玲关注社会现实、关心弱势群体的情怀,展现出她对女性境遇的深刻洞察和关怀之情。
在丁玲的作品中,对于女性的性别意识得到了深刻的探讨。
在《水》中,丁玲通过女性的视角,揭示了女性对于性的渴望和对于性别认同的思考,她通过女主人公对于性的感悟,展现了女性对于性别角色的反思与认知。
而在《闲话赠予诗人朋友》中,丁玲则以女性作为文学创造者的身份,探讨了女性在文学领域中的地位和存在感,呼吁女性应当争取自己的文学权益,展现了女性担当和自立自强的形象。
这些作品中,丁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性对于性别的思考和认知,展现了她对于女性性别意识的关注和反思。
丁玲的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她以女性为切入点,展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和现代社会中的境遇,同时深刻探讨了女性的性别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追求。
通过对丁玲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探究,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丁玲对于女性境遇的关注和思考,还可以从中感受到她对于女性自我解放和自我成长的呼吁与探索。
丁玲的作品中所展现的女性意识,不仅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同时也具有深远的文化和社会价值,是我们在当下社会需要深入思考和反思的问题。
论丁玲早期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论丁玲早期小说中的女性意识摘要:丁玲经受了“五四”落潮期的痛苦之后登上了文坛,其作品一开始就浸透着强烈的时代意识,从梦苛、莎菲,到丽嘉、美琳,她用闪耀着个性光辉的作品,为读者揭示了中国女性在觉醒时的种种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写出了具有历史感和时代感的女性精神性格。
关键词:丁玲早期女性意识孤独彷徨苦闷个性解放女性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凭借着其独特的气质在文坛上熠熠光彩。
提到女性文学,不可避免地要点出女性意识,即女性对自身存在的特殊性的探秘,它观察到的不再是男性眼中的女性,而是女性眼中的自己。
它既是女性对男性经验的一种积极有效的否定,也是女性的一种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
一、丁玲早期作品的主题从1927年到20世纪30年代初参加左联是丁玲创作的早期,在这一时期她为我们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对知识女性的刻画尤为出色,涌现出一批“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和创伤的青年女性的绝叫者”[1]。
丁玲早期作品从个性解放的角度出发,同时深感中国妇女千百年来的受压抑和这种压抑的实际不可征服,因而其笔下的女性主要表现出一种偏执的女性优势心理,一种盲目反叛社会、反叛生活、反叛男性的情绪。
莎菲、梦珂等都是丁玲这种心理情绪支配下的人物,她们挣扎在乏味的生活里,想争得生活的支配权,不承认自己比男人低下,深感社会对女子的不公平——欺凌和歧视及女子自身奋斗的孤身无援,满含着倔强,与强大的黑暗势力相抗争。
所以她们不仅鄙视虚伪的社会,也鄙视怯懦的男性,鄙视一切旧有的价值观念。
从《梦珂》、《暑假中》等作品来看,其小说主人公主要是一批“五四”退潮期的女性,她们缺乏正确的思想引导、否定和怀疑着畸形的社会,对传统的价值观念感到失望,内心世界扭曲,对自己的生存充满危机感。
同时,现代都市并没有给个性觉醒后的这些“莎菲们”提供更为适宜的生存空间,反而是新的无路可走的孤独。
这群女性有一个共同的性格特征,即“叛逆后的孤独”。
正如龙泉明所说,“五四潮退以后,中国现代作家深切地感受到了时代的孤独和痛苦……丁玲早期的作品也勾勒出一个个孤独感伤的心灵世界,从中映现出作家灵魂的痛苦搏斗及其在人生道路上踟蹰徘徊、苦苦探求的身影。
结合作品分析丁玲早期中的女性意识免费范文精选
结合作品分析丁玲早期中的女性意识茅盾充分肯定《莎菲女士的日记》的大胆与不凡,并从社会学的角度评析莎菲的形象:“是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
”五四以后解放的青年女子在性爱上的茅盾心理的代表者。
1. 小说中的男性在丁玲的女性主义审美观照中不再有传统的强者色彩。
2. 丁玲在她的作品中颠倒了传统男权文化中男女两性的审美关系,将男性物品化。
从“被爱”到“看”的转换。
在一定程度上将男性“物品化”了,这种男性柔美化的描写往往会赋予审美主体一种心理优势,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丁玲的带女权色彩的女性XX。
3. 丁玲在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还表现为她对女性存在方式的再认识,她笔下的女性多是自主自X自尊自强的女性。
这主要体现在她让莎菲勇敢的去追求自己的所爱。
4. 另外对女性存在方式的重新确认,还夹杂着一种女性本位的大胆道德反叛。
丁玲用女性主义视角进行创作使,男性被置于受贬的位置上,这其实是女权主义者的一种偏颇。
5. 由于女性意识强烈,对男性的歧视,对男性的失望,在丁玲的早期作品,还有表现女性同性恋生活的题材,如《暑假中》《岁暮》,而同性恋可以说是对异性失望而疏离的一种极端形式。
②反映革命与恋爱的冲突。
30年代初,丁玲的小说创作发生变化,个体解放主题的淡化与阶级解放主题的强化,《韦护》,《一九三〇年春上海》革命+恋爱。
③为工农代言:中篇小说《水》是丁玲作品转换方向和内容的重要标志。
④飞向新天地:毛泽东《临江仙》,“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延安时《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夜》,敏锐的发现延安存在的问题。
⑤在逆境之中,复出以后代表作《杜晚香》从孟轲,莎菲到杜晚香,勾画出中国女性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心灵历程史。
激情推动下的理想主义——现实中的颓废——理想与现实中人生的自觉。
???怎么没有①?。
丁玲早期小说的女性意识
丁玲早期小说的女性意识摘要:丁玲是中国现代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在她早期主要以新型现代女性为主人公的小说作品里,蕴含了追求个性独立,与男权社会进行积极抗争的女性形象,表现了中国新女性所特有的情感世界和生存环境,同时她敢于打破男权社会的束缚,勇敢地写出了女性审视下的男性形象,洋溢着鲜明而浓厚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丁玲,女性意识,女性形象、男性形象在中国现代作家中,丁玲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女性作家。
她以独特的心理和目光关注着女性的成长,她力图冲破男权传统思想对女性的束缚, 其作品是中国现代女性对自我价值的探索之路。
她早期的小说,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如:《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暑假中》、《庆云里中的一间小房里》、《岁暮》、《小火轮上》、《阿毛姑娘》、《韦护》《一九三0春上海》等。
她以细腻而又大胆热烈的笔触,展现了新女性的自我觉醒之路,径直表现郁闷氛围中青年女性的痛苦挣扎过程,塑造出一系列深刻而又经典的女性形象。
这些女性形象迥然不同于男权社会下的男性小说中的女性意识,是强烈而鲜明的女性意识,是真正的“本色女性写真”。
她用女性所独有的心理和笔触,创作了真正意义的女性小说。
一、新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传统中,男女地位是不平等的,男性历来是作为社会的中心,他们拥有主动权和创造权。
中国传统女性往往是被动和懦弱的,丧失了自由说话的权利和能力,成为沉默、压抑自我意识的女子。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反封建成为主流思想,中国女性有幸获得了“人”的地位,得到了初步的解放。
然而,她们还未真正解放,因为她们没有从性别角色的层面来认识和体现自身的价值。
丁玲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她以独到的眼光,透视中国女性的在男权社会下的生存环境,敏锐地看到中国女性在男女两性之间遭遇了极大的不平等。
因此,丁玲从女性的视角去透射、观察男性,把男性作为女性文化所观照的对象,以一种“女性自我角色的确认”颠覆了传统的男性形象,凸显新知识女性的叛逆性格和对自我存在价值的正确认识。
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究
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究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作家,她的作品给了我们很多启发,特别是在女性形象的刻画和女性意识的展现上。
本文将从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究这一角度,来分析丁玲如何表现女性的角色,在社会中展现女性的形象,以及女性的自我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首先,在丁玲的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女性的形象有着丰富的内涵和人性的深度,她们并不局限于传统的家庭角色和生育责任。
小说主人公的母亲邱丽英和农村女工小红都是独立,能够自主生活和工作的女性,她们展现出强烈的个性和自我意识。
在丁玲的描写中,女性不再是传统家庭的影子,而是能够在社会中为自己争取权利和尊重的人。
其次,在丁玲的作品中,女性的自我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变化也是很突出的。
丁玲的小说《庐山谣》中,女性也不再是被动接受父母和婚姻安排的角色。
小说中的女主角澄澜,可以拒绝逼婚和跟随男子的命运,她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独立思考,追求自己的梦想和永远的幸福。
通过澄澜的形象,丁玲表现了女性对自己人生的把握和掌控、对自己命运的主动选择和引导、以及对自己未来的希望和信仰。
最后,丁玲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女性的自我价值和独立性,也呼吁了女性的权利和尊重。
在丁玲的小说《水浒传》中,女性的形象往往是受到质疑、压迫和歧视的。
丁玲通过这样的描写揭示了传统的封建思想和男女不平等现象的种种弊端和危害。
她呼吁社会应该给予女性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让她们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和意识去生活和改变社会。
总体来说,丁玲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是多样、丰富和立体的,她们有自己的人格和追求,同时也面临社会的挑战和压力。
丁玲通过细腻的叙述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形象,以及女性价值观念的日新月异,呼吁读者关注女性权利和尊重女性,让女性追求和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意识。
浅谈丁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浅谈丁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08教育学0804010133 李杏【摘要】丁玲作为一位对生活有独到观察和深刻思考的作家,在她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这样一条发展线索:由早期短篇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中描写莎菲式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的苦闷和追求;到中期的小说如中篇小说《韦护》中为“革命”放弃个人爱情,写走出恋爱的羁绊,投身革命洪流以及后期作品中所反映的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权下,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对于妇女的歧视和偏见依然存在。
【关键词】女性意识苦闷追求【正文】女性意识是指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
它是激发妇女追求独立、自主,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内在动机。
女性意识再具体地说,是指女性能够自觉地履行自己的使命、社会责任、人生义务,又清醒地知道自身的特点,并以独特的方式参加与社会生活,肯定和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需求。
女性意识将“女”和“女人”统一起来,体现着包含性别又超越性别的价值追求。
作为一位优秀的女作家,丁玲的创作中贯穿了对女性生存价值及其人生道路的探索。
丁玲一直对女性命运给予极大的关注,在她的作品中,塑造了一大批形象的典型,忠实而深入的记录了女性解放这一布满荆棘的路上那些带血的足迹。
像她自己所说的那样:“我自己是女人,我会比别人更懂得女人的缺点,我却更懂得女人的痛苦。
”而丁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的凸显,也是跟她的个人经历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同时与她的个性也是息息相关的。
丁玲从小就孤寂、敏感,骨子里藏着感伤的因子。
她孤傲,喜欢默默地观察人;好幻想,思想往往脱离现实;情感炽烈,“不喜欢过于理智”;天真单纯,“太真实太爱在朋友面前裸露自己的精神”;容易冲动,情绪极不稳定。
她曾经狂热地参加过一些政治运动,但由于缺乏对现实的正确认识和承受挫折的耐力,当“五•四”退潮和大革命失败以后,随即“陷入愁苦的深渊”;她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不愿接受任何束缚,既割断了同传统的联系,又远离革命,灵魂无所皈依,生命没有支点,终日沉溺在自我的内心世界中,“销声匿迹,慨叹人生如灰暗的深渊。
浅谈丁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及转变
丁玲 自觉探求 女性 解放之 路 ,将对 女性主 义 的新认识 付诸 笔端 ,诠释 出符合 时代 发展潮 流 的具备独 立人 格 的新 型女 性形象 ,更加 深刻 地揭示 了女人 的内心 , 以女 性视角 探索 女性命 运 ,大力推 动 了女性 思想 的解放 。通过 塑造鲜 活 的女性形 象 ,呈现 出 2 0世纪 中国广 大女性 的 内心走 向。 作 品 中 的女 性 形 象分 析 “ 五 四 ”时期 思 想的 冲击 和 大革 命惨 遭 失败 的 黑暗经 验,对 丁玲 的文 学创作 有着深 远 的影响 。丁玲 早期 的文 学 创作 《 梦珂 》《 莎 菲女 士的 日记 》《 阿毛姑 娘 》等 ,塑造 了 批 有美貌 ,有 思想 ,有胆 量 的女性形 象 。鲜 明 的女性 意 识和突 出的个人 主义立场确 立 了丁玲 文学创作 的基本模 式。 丁玲笔 下众多 女性 形象虽 不尽相 同,却也有共性 可循 。
摘 要 :丁玲 是一位 致 力于女 性文 学创 作作 家 ,她 的作 品 由内而外散 发着独 特的 女性意 识和鲜 明的个 人主 义。本 文 着 重从 女性 意识 视角 ,通过 对 《 梦珂 》《 莎 菲女 士 的 日 记 》《 阿毛姑 娘》《 我在 霞村 的时候》 四部作 品 的解 读 , 阐述 女 性 形象 的魅力及 女性 意识 的不 同和 转变 。 关键词:丁玲 ;女性形象;女性意识;转变
新 女性 的 高傲 提供 了精 神 支柱 和 时代 背景 。《 梦 珂 》 中的
主人 公梦珂 ,出生于 没落 的封建 家庭 ,尽管 家道 中落 ,可
自己屈服于现 有的生 活环境 ,纵 观梦珂 的人 生路线 ,退 学 , 离 家 出走,成 为 电影 明 星,简 直堪称 梦珂 式的叛 逆 史。她
一
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丁玲是"满带着五四以来时代的烙印的"作家,虽然当时人们还在如火如荼的"革命"中苦苦挣扎,但是丁玲却写出了五四落潮期"个性解放"的幻灭思绪,并且敢于面对很多人都无法直面的敏感区域---性爱领域,她受五四时期郁达夫的浪漫抒情小说影响,表述现代的女性在三十年代社会的人生感受,特别是她们的生活、心理以及情感。
在她早期的创作中塑造的女性形象都充满了独特的女性意识,这种意识是大多数女性长期压抑的后果,她们视女性为独尊的反叛情绪,是一种独特的偏执的甚至是变态的女性优越感,她们不仅反叛生活,反叛男人,还反叛当时那个社会。
除此之外,她的小说充满着爱欲,阴谋以及女性的精神自主,她笔下的部分女性在现实的困境中精神扭曲,她们"性意识"的颠覆与觉醒以及苦于颠覆男权文化的焦虑,这些都在丁玲的笔下有血有肉,如木三分。
一.反叛的个性心理丁玲小说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她们追求个性解放,从<<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莎菲,再到梦珂,最后到阿毛等这些女性,她们无不带着千百年来历史的压抑,还有这种压抑的不可征服性给她们所造成的种种困惑,而正是这种压抑和困惑使她们深感社会的黑暗和自身的孤立无援。
如果她们是那种逆来顺受、安贫乐道的柔弱女子,自然就不会叫嚣,偏偏她们都倔强的要命,不愿屈从黑暗,不甘于自卑,欲争取与男人同等的社会权利,拗着要与整个黑暗势力相抗衡,于是男权和女权两大阵营的决斗便不可避免,以广大妇女为一方和以所有轻视妇女的观念为另一方的交战阵营,形成了妇女与封建伦理的对立,妇女与传统道德的对立,妇女与整个虚伪社会的对立,甚至妇女与男性的对立以及妇女与一切安于"女性地位"心理的对立。
她们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令人深为感动。
比如,梦珂对个人的尊严的维护,莎菲对命运的倔强,阿毛对幸福执着的追求,<<暑假中>>那群小学女教师对无聊生活的烦闷,这些都充分证明着她们的反叛意识和颠覆意识,同时也是作者自己意志的化身和显现。
论丁玲小说的女性意识
031丁玲的一系列作品,如《莎菲女士的日记》《梦珂》等都体现了女性意识,呼唤女性自由平等地位,肯定女性独立自主意识,并且在时代语境下,与革命意识相结合,书写了新时代背景下的女性新面貌。
丁玲是具有独立意识的女性,敢于挣脱时代的枷锁,挣脱封建腐朽的钳制,挣脱男权社会的偏见,从女性的恋爱问题、结婚问题、离婚问题、家庭问题、工作问题、革命问题等方面,用最朴素的话语,表达女性追求平等自由的社会地位的诉求。
需要注意的是,丁玲所表达的不仅是自己的诉求,更是站在女性群体的角度上,为所有女性发声,真心关注到女性的生存状态、生活地位等因素,具有人类文明进步的意识。
如果没有女性意识的觉醒,就不算真正的解放,这只是形式上的一种平等,而不是精神上的平等。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女性处于劣势,政治生存空间几乎没有。
丁玲的创作体现了女性的独立自主意识,促进了女性文学的发展和女性群体的觉醒,冲击了很多封建思想,有利于女性追求平等、独立的社会地位。
一、丁玲小说女性意识的体现(一)肯定女性欲望丁玲通过小说作品,对人的欲望,特别是女性的正常欲求进行了肯定,毫不掩饰地表明主人公的爱、恨、情、仇,更是对正常的生理需求进行大胆肯定,不惧世俗的白眼。
在《莎菲女士的日记》之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主人公对禁欲主义者进行嘲笑,嘲笑他们既“禁欲”又“克制情欲”,这种矛盾之下,他们人格上显得十分矛盾,这实际上也是对封建思想的嘲笑。
(二)追求平等地位《梦珂》中的梦珂对现实地位很不满,她感觉到社会对女性的不尊重和恶意。
在她看透清凌吉士的虚伪庸俗之后,终于不再妥协,选择了反叛。
但是,她的反叛失败了,这个女性的最终结局是“悄悄死去”。
丁玲自谦道:“不过是替少数女同志发了点牢骚”,但实际上,丁玲的创作打破了“女人吸引男人是为了生活”的传统思维,极大地肯定了“男女地位平等”的观念。
(三)独立自主意识独立自主意识是女性意识的一个重要表现。
在封建社会,封建思想观念占主导,对女性的压迫从未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民族大学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试论丁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学生姓名:xx 学号:xxxxxxxxxx 指导教师:xx 职称:副教授院系: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二○一三年五月六日青海民族大学毕业论文试论丁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引言20 世纪30 年代,丁玲一踏入文坛,就引发了人们无数震惊的感慨,她那大胆的文风和细腻的描写不仅继承了“五四”时期冰心、淑华女士等一些女作家与封建制度努力作斗争的精神,而且其笔下一些叛逆的典型女性形象颠覆了旧有的思想,让人眼前一亮。
丁玲不但成为了同冰心、淑华女士一样优秀的作家,在一些方面的建树甚至超越了她们。
随着社会、历史不断向前进步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与观念也在逐渐转变着,丁玲的一部分作品开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的作品大多喊出了旧时代的苦闷,并且由于她自身具有一定的生活历练,使得她的作品到今天依然受到读者们的喜爱与支持。
《莎菲女士的日记》使她初露锋芒便一鸣文坛;《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使她国内外都赢得了极高的赞誉;她重返文坛的作品《杜晚香》时至今日仍然流光溢彩。
丁玲的作品都是与时代紧密衔接的,她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我国的文学事业,在我国文学历史上享有当之无愧的崇高声誉。
因此,对于丁玲文学作品的研究之于我国文学发展来说是极具意义的。
1 丁玲作品的女性主题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负盛名的女作家,出生在一个家道没落的世族大家庭里。
早年父亲的挥霍,晚年父亲的多病之躯,使得家庭不仅没有给丁玲撑起一张保护伞,反而因为四岁时父亲的撒手西去,丁玲过早的体会到了世事的变化无常,亲戚之间的人情冷暖,世态凉薄。
幸运的是,她有着一位个性坚强、目光长远的母亲,她并没有拿家中的不幸,用悲痛、软弱博取亲朋的同情。
她的母亲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支持女儿追求独立自由的梦想,给女儿撑起一片晴空。
丁玲目睹了母亲带着她生活的艰辛,看到了女人在生活中的弱势,可以说,母亲给了她强大的影响力,是她开始注重女性问题的源头。
她的一生可谓历经风霜,看过世间百态,因此在她的创作中,也多以自己的感情经历为主线,用作品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愤懑和对理想化生活的渴望。
1试论丁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丁玲刚刚踏入文坛,就以女性的生活领域为主题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生涯。
她用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时间全力灌注于探求新时代女性的的现代化道路。
这在我国众多的作家中也是寥寥无几的。
并且,为了探索真实且深刻的女性思想,她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她是一位坚强的新时代女性,勇敢的为“五四”以来受旧思想影响的女性摇旗呐喊,代表那些新知识女性,为她们的不幸与时代抗争。
女性意识几乎贯穿了丁玲创作年间的大部分作品。
而正是这些独特的思想意识,成为了丁玲作品中不可磨灭的闪光点。
她的作品贴近女性生活现实,因而一问世就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
在追求女性理想的这一艰难过程中,丁玲对传统男权思想给女性带来的根深蒂固的压迫和影响有着切身的体会,因此造成了丁玲思想上的迷茫、困惑、无助。
所以从 1927 年开始,丁玲一踏入文坛就创作了一系列以女性为中心、揭示女性心理、女性情感为题的作品。
一开始丁玲的创作处于一种反叛的时期,她只顾着宣泄自己内心的强烈情绪,她的作品在一种强大的心理压抑迸发的的状态下完成,因此给人一种春日惊雷的感觉。
但是随着生活不断发生变化,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境遇下,丁玲的心态也在发生着改变,所以她的作品所表达的思想也在不断有新的衍生和成长。
2早期作品——女性意识的觉醒1927 年12 月,丁玲在《小说月报》发表了她的处女作《梦珂》,接着,次年 2 月发表了《莎菲女士的日记》,从而一鸣文坛。
随后,她又发表了一系列作品,并获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同以及许多学者的赞扬。
《梦珂》的主人公梦珂是一名性格要强、些许叛逆但勇敢智慧的女学生。
故事一开场,梦珂就以一个看到了女同学被欺负而挺身而出的形象出现,她对那些“马后炮”的同龄人充满了不屑,喜欢乡间无拘无束的生活,讨厌古板的学校。
梦珂在姑母家小心翼翼的生活方式体现出了梦珂超越同龄人的聪颖与早熟。
姑母家的表哥晓淞,用洋派的绅士外表,和风月场合学来的卑劣技巧,利用梦珂的单纯将她的感情玩弄于股掌之中。
为了让梦珂陷入他的感情陷阱里,他揣度梦珂的心思,对梦珂极尽温柔体贴,抛出一个又一个温情的糖衣炮弹,最终将梦珂2青海民族大学毕业论文的芳心俘获。
通过这些,可以看出旧时代男性对女性爱情的亵渎,他们将爱情当做捕猎一样的玩意,津津乐道于猎物上钩的成就感。
晓淞的嫖妓以及被梦珂发现后同澹明的轻浮对话又毫不掩饰他们玩弄女性的罪恶欲望。
梦珂在经历过姑母家豪无亲情可言的生活,了解了同龄人毫无追求的思想以及目睹了种种虚假的感情之后,才明白尊严只不过是自己对新生活向往的一种假想而已了。
最终,梦珂带着满心的伤痛、仅剩的自尊离开了姑母家。
离开后的梦珂却不得不为了生存无奈的向现实妥协,并渐渐看清现实,不在抱有曾经美好的幻想。
故事的结局以纯真少女即将变为耀眼明星而看似喜剧的收场,却暗藏旧时代女性对社会隐忍的真相,丁玲在小说里要表达的正是当时的女性渴望个性自由、解放,然而却因自身的弱势不仅无力扭转现状,而且还要被逼妥协的被动的、悲哀的地位。
1928 年发表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一问世便震惊了整个文坛。
茅盾先生就曾在《女作家丁玲》中对《莎菲女士的日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莎菲女士是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创伤的青年女子在性爱的矛盾心理的代表者!这部作品将几篇富有情感的日记拼凑出一个内心痛苦但仍不懈追逐浪漫和解放但最终对感情彻底失望的女性形象。
莎菲的生活看似自暴自弃,却暗藏了她对自己的追求的坚固信仰,那她所追求的的到底是什么呢?家庭吗?金钱吗?地位吗?都不是。
——她只是在尽力追求自己想要的那种灵魂、肉体能同时结合在一起的完美的爱情,能将坦诚、理解、力度、美好糅合在一起的爱情。
她戏弄苇弟以打发自己无聊的时光,在莎菲的眼里,苇弟不仅仅是软弱,他缺乏吸引女子的男人的力度,并且他不能理解自己内心的想法。
于是在遇到风度翩翩的凌吉士之后,莎菲毅然抛下一直以来在苇弟面前的矜持,大胆且热切的主动追求他,发自内心的渴望得到迷人的凌吉士的爱情,但最终她发现凌吉士迷人的外表下暗藏的是猥琐、庸俗、卑劣、私欲的本性。
在一个拥吻之后,莎菲终于从这段畸形的爱恋中彻底清醒了过来,毅然决然的踢开凌吉士。
这部作品里丁玲将女性摆在一个与男性平等的地位上在追求所渴望的爱情,女性不再是男权的附属品,也不再甘心成为男性欲望的工具。
相反,她更是大胆的喊出女性一直羞于启齿的对性爱的渴望。
莎菲被俊美的凌吉士吸引,3试论丁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渴望得到他的拥抱和爱抚,又因为得不到而郁闷抓狂。
于是想尽办法接近凌吉士,即使在认清了他的为人之后还是难以抑制内心的依恋,最终有了和凌吉士的一个拥吻。
但这不单单是人的肉欲,是女性对爱情、肉体、灵魂共融的一种渴望。
丁玲借助莎菲这一极其叛逆的形象,将女性多年来压抑的渴望和不满足疯狂的呐喊了出来,这在当时立刻引起了众多新知识女性的共鸣。
在早期的众多有关女性生活的作品中,每一篇都有丁玲所想要表达的新知识女性精神的苦闷和压抑,但莎菲是这些女性中的典型,其他的女性形象则是围绕莎菲展开,使丁玲想塑造的莎菲形象更趋于完整。
早期她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孤傲、自我、敏锐、渴望理想中纯真美好的爱情,却非常厌恶男性骨子里的肉欲和肤浅。
在苦苦追寻想要的理想世界的同时,发现理想和现实是多么的背道而驰,因此丁玲也在不停的为女性的这种困窘局面在进行反思。
看得出,当时丁玲也处于一种为女性出路迷茫的时期,从作品中就能反映出她的这种心态,比如梦珂最终的逃亡具有代表性的揭示了知识女性在那个时代所遭遇的不公平,痛苦和被动局面,也是对现实世界一个清醒的认知;莎菲最终对爱情失望,决计搭车南下,在无人认识的地方度过剩余的时光,并发出“悄悄的活下来,悄悄的死去,啊!我可怜你,莎菲!”的痛苦呻吟。
这些都表现出丁玲暗藏的迷茫心态。
那时的她还未曾为自己笔下的女性设计好出路,只是将一些发自内心的代表女性立场的思想充满激情的释放了出来。
3中期作品——女性意识的升华可以说早期的这些作品,充满了个性主义,主要写出新知识女性对爱情、灵魂、肉体的统一理想。
如果说早期的作品中丁玲只是写出了新知识女性的孤独苦闷,精神抑郁,迷茫,对未来失去信心,找不到好的出路。
那么,在后来生活遭逢遽变后,丁玲中期作品中所塑造的丽嘉、美琳和三小姐这三位女性代表,既继承了这些知识女性的精神特点,理想追求,又不再像之前那些女性那么理想化、怯懦,她们在拥有这些的同时,增添了勇敢,坚强的精神,勇于追求更好的前途。
长篇小说《韦护》写于 1929 年,是丁玲以瞿秋白和王剑虹的感情生活为原型创作的,作品中的主人公丽嘉,内心极其向4青海民族大学毕业论文往与共产党员韦护的爱情,却因为当时的革命背景而无奈的让爱情梦破灭。
作品通过歌颂韦护革命热忱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丽嘉的无限同情。
丽嘉与韦护的恋爱充分揭示了小资产阶级女性的爱情与革命的矛盾性,韦护最终为了革命放弃与丽嘉的爱情,而丽嘉面对韦护的离去,虽然悲痛万分,却并没有像之前那些女性一样自暴自弃,而是选择了“好好做出点事情”,暗示丽嘉也开始向往革命的道路。
写于 1930 年6 月的《一九三○年春在上海》(之一)中的美琳,她拥有作家子彬对她全部的爱,子彬像对待孩子一样的万般呵护她,一开始的日子固然是美好的、温情的。
但是在这种如同爱情附属品的生活下,久而久之美琳便渐渐感到乏味、空虚,失去了生活的热情。
但是她没有让自己一直陷入这种局面,在反复思量之后她清楚的意识到独立自主的重要性,所以主动走出狭小的生活圈,得到若泉的帮助,勇敢的放弃了如同金丝雀般被圈养的爱情,投身革命当中,和大众在一起了。
1931 年夏天丁玲又完成了短篇小说《田家冲》的创作。
这篇作品中的女主人公三小姐虽然出身地主家庭,却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她不畏艰苦,不畏生死,对田家冲的农民们进行革命思想工作,最终以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农民思想的觉悟。
这里的三小姐已经成为真正可以领导别人的女性,成为一个行动者而非思考者。
从这三位女性代表里不难看出,丁玲为笔下的知识女性在逐渐转变,也可以看出丁玲个人思想意识的日趋成熟。
她不再局限于为这些女性呐喊不公,也不再仅仅是看到女性在感情方面的弱势,而更多的在为她们的生活思考新的出路,于是有了试探着前进的丽嘉,勇敢尝试新出路的美琳,和毅然决然积极奋斗的三小姐。
也正是这些思想的转变,使丁玲成为了一个革命工作者,完成了思想意识的升华。
4后期作品——女性意识的回归丁玲在被捕三年后,终于在 1936 年成功逃出南京并来到延安革命根据地。
延安的高山黄土和淳朴的民心都为丁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再加上知识分子向工农大众学习的风潮等,延安放松身心的生活使得丁玲重新又显露出来一个知识分子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