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丁玲短篇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合集下载

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究

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究

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究丁玲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女作家,她的文学作品中深刻展现了女性意识。

她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于女性解放运动和社会变革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文将从丁玲的文学作品中探究女性意识的表现,以期更好地了解她对女性问题的思考和关切。

丁玲的文学作品中展现了女性的自我意识和对被动现状的反抗。

在她的小说《“三八”节有感》中,描写了一个被剥削和压迫的农村妇女,她们因为贫困和封建观念的束缚而无法摆脱压迫。

在小说结尾处,女性主人公开始意识到自己应该为自己争取权利,表现出了强烈的自我价值感和解放欲望。

她们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认同,这是丁玲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一大特点。

丁玲的作品中呈现了女性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家庭生活的挣扎。

在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女主人公阿儿图像就是一个典型的家庭妇女形象,她对自己的生活感到不满,并且渴望能够有自己的人生和追求。

她在男权社会中饱受压迫,渴望得到解放,这种对家庭生活的挣扎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在丁玲的作品中得到了深刻的呈现。

丁玲的作品中还展现了女性间的团结和互助。

在小说《赤地之恋》中,女性主人公们在共同的命运压迫下展现出了团结和互助的形象。

她们共同抵抗男权社会的压迫和封建观念的束缚,不断追求自己的解放和幸福。

通过这些形象的塑造,丁玲展现了女性间的团结和互助精神,体现了女性在面对压迫时的积极态度和解放欲望。

丁玲的文学作品中还呈现了女性对爱情和婚姻的思考和挣扎。

在她的小说《怎样写外交公文》中,女主人公对自己的婚姻生活感到不满,并且开始思考自己应该如何优雅地走出这段婚姻。

她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婚姻的挣扎在作品中得到了深刻的展现,体现了女性对爱情和婚姻的思考和觉悟。

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究

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究

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究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备受尊重和关注的一位女性作家,她的文学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特别是她对女性意识的深刻观察和描绘,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通过对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进行探究,探讨她作品中对女性的关注和探讨,以及这种关注如何呈现在她的作品中。

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多样而丰富。

她的小说中塑造了各种各样的女性形象,从家庭主妇到知识分子,从农村妇女到都市白领,都在她的作品中有所体现。

她通过塑造这些女性形象,展示了不同社会背景和生活境遇下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同时也揭示了她对不同类型女性生活的深刻观察和洞察。

丁玲对女性的关注和呈现渗透在她的作品中的方方面面。

她以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了女性在封建礼教和现代社会中所承受的压力和困境。

比如在《田野》中,她刻画了一个来自农村的女性的生活,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了她在封建社会下的困境和挣扎。

而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则展现了女性在革命时期的坚强和勇敢。

丁玲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和故事的叙述,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了她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呈现。

丁玲在她的作品中对女性意识的探讨也表现出了一种思想解放和女性解放的倡导。

在她的小说中,女性不再是被动的附属品,而是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家庭和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她在作品中描绘了许多有思想、有情感的女性形象,她们为自己的命运奋斗,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她通过这些形象,表达了对女性解放的渴望和呼吁,呼吁女性要有自己的追求和价值,要争取自己的权利和地位。

丁玲的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究,不仅仅是对女性形象的描绘和呈现,更是对女性命运和社会地位的思考和关注。

她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观察力,揭示了女性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同时也呼吁女性要有自己的价值和追求。

她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对女性命运和社会进步的呼唤和探讨。

希望通过对她的作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关注当下女性的生存状态和挑战,为女性的解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论丁玲早期小说的女性意识

论丁玲早期小说的女性意识

论丁玲早期小说的女性意识作者:黎思睿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9期摘要:丁玲是我国著名的现代女作家,她实现了小资产阶级主义文学向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转变。

丁玲在自己的小说作品中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这些女性人物有不同的追求和性格,但这些女性人物都表达了女性独立自主的精神和意识,彰显了女性的魅力。

本文主要就丁玲早期小说的女性意识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丁玲;小说;女性意识[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9-0-01丁玲是我国十分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女作家之一,丁玲的小说以女性视角、女性态度为主,通过女性的感官来描述生活百态,充分展现了女性的魅力和价值。

纵观丁玲早期的小说作品,她在描写女性时十分注重女性个性和意识的描写,从而唤醒了女性的价值和魅力[1]。

通过不同层面的描写,来彰显女性高洁的灵魂,塑造不同性格类型的女性角色。

可见,女性意识能够决定女性的形象,在丁玲的作品中,女性意识在逐渐的变化与发展,从而创造出不同的女性形象,使丁玲的作品出现了不同的阶段划分。

本文主要就丁玲早期的小说作品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丁玲早期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具体表现(一)社会女性以《梦珂》为例,在这部作品中,丁玲塑造了一个开朗、活泼、狂放不羁的女性。

梦珂拥有真挚的父爱和纯洁无瑕的友情,而她在学校和社会中受到了各种不同的挫折和打击。

在学校中,老师无耻,学生怯懦,这些真相让单纯开朗的梦珂十分烦恼。

而姑母家的优渥生活以及与表哥之间的爱恨情仇使梦珂陷入了虚假情谊的痛苦之中。

为了逃离这份痛苦,夢珂离开了姑母家,进入社会的梦珂保守挫折,在社会上她渺小无力,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最后梦珂只能放下一切,融入社会,隐忍的生活。

这部小说透过梦珂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控诉,通过对梦珂各种情绪和意识的转换来体现现实的残酷,最终塑造出一个扼杀健康任性的悲剧社会[2]。

(二)爱情女性以《莎菲女士的日记》为例,在这部小说中,莎菲具有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她用冷漠的外表掩饰自己强烈追求真情的内心,他具有对生命的留恋和对爱情的向往。

浅谈丁玲作品中的女性主义

浅谈丁玲作品中的女性主义

浅谈丁玲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摘要:丁玲是一位在五四时期成长起来的现代女性作家,在她的文学作品中,经常会赋予女性叛逆的性格及反抗精神,以此展现出女性追求人格尊严、个性独立,与封建传统社会抗争的意思,进而表现出鲜明的女性主义倾向。

在欣赏丁玲文学作品时,通过对女性主义进行鉴赏,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丁玲作品的价值。

关键词:丁玲;文学作品;女性主义前言丁玲是著名的现代知名作家,其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在她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因此,丁玲的作品也被称为是女性文学,丁玲在文学作品中,通过细腻的写作方式,将女性意识的苏醒形象的展现到了读者面前,让读者可以更好的感受到女性坚强的一面。

1.丁玲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意识表现特点丁玲在写作的时候会通过女性意识觉醒来突出女性自身美,所以她的作品中女性角色都会对自身的价值进行强烈的追求。

不管是深陷苦海的贞贞还是莎菲,她们都是追求自身价值和独立的典型形象。

丁玲笔下女性的个性为豪爽浪漫,通过这种个性形象的展现她们的精神面貌和灵魂,并且丁玲小说中的人物主要是出于同社会环境相冲突的立场中或是对立的立场中,这种强烈的对比能使得女性人物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得到有效诉讼。

丁玲在小说中充分的展现女性的毁灭和挣扎等,在作品中一气呵成那些女性遭遇的苦难以及沉浮等,如,陈老太太苏醒的民族意识、贞贞对传统禁锢思想的挣扎和黑妮转向另外一个阶级立场等,她们的举措均表明女性在备受摧残中坚持的尊严和坚韧的挣扎品质,绝对不是像祥林嫂那样麻木的生活下去,不敢同境遇和传统思想相抗争。

丁玲在小说中创造的女性主要是对她们情感历程的描述,写作的方式为虚写或者是通过人物潜意识心潮起伏,通过这一方式将人们的情感心态进行很好的反映,虽然这种方法表现的较为含蓄,但是很强烈。

剖析传统文化背景下人物心理状况为丁玲创作的切入点,写作的时候通过她自身独特的语言和视野等深切思考女性生命,并用自己的笔让世人知道女性生存状态,使得女性原本的生命状况得到充分还原。

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究

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究

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究
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位杰出女作家,她的文学作品以真实、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人民的生活状况,尤其是对于女性角色的描写尤为深刻。

在她的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得到了重要的体现和探究,在她的笔下,女性形象逐渐展现出自信、勇敢、坚韧等特质,下面就对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进行一番探究。

一、自我意识的觉醒
在丁玲的文学作品中,女性开始表现出了反抗意识的觉醒。

在《湘行散记》中,大妈和湘妹两个女性角色都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

尤其是湘妹,她不仅愤怒地指责大妈,更是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验得到了一种深刻的思考。

这种反抗意识的觉醒不仅是对于对抗性别歧视和压迫的反抗,还有对于各种不公平和不公正现象的反抗,这为女性的进步和自我解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丁玲的文学作品中,女性开始表现出了团结意识的觉醒。

在她的作品中,女性之间的团结和互助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天堂蒜薹之歌》中,女性之间的团结协作为其母亲摆脱钱东洋的骚扰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在《故乡》中,基瑶和小智两个女性角色在互相帮助和支持下克服了各种困难,最终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这种女性间的团结意识和互助也为女性的自我解放和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浅析丁玲短篇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浅析丁玲短篇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浅析丁玲短篇小说中的女性意识――以《莎菲女士的日记》和《我在霞村的时候》为例摘要:经过“五四”精神洗礼的女作家丁玲通过对女性生存境遇,心路历程和认识追求的书写,发出“心理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的声音。

文章以丁玲的两部作品为例,来浅析其中所包含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女性意识;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自阶级社会以来,女性就沦为父权社会的牺牲品,“男尊女卑”、“三从四德”、宗法制将女性归诫成无思想的机器,从思想、伦理道德、身体等沦为男性的附庸。

经过“五四”精神洗礼的女作家丁玲通过对女性生存境遇,心路历程和认识追求的书写,发出“心理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的声音。

在此,笔者以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和《我在霞村的时候》为例,阐述了作为开一代先锋的女性主义作家丁玲,是怎样抛开了历史、社会给女性身上实价的重负,在时代的漩涡里表现女性意识的。

“女性意识是女性对自己作为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

”女性和男性的性别差异,“奠定了女性作为独特的文化群体的类的本质, 而这一本质又是女性作为一个相异于男性的性别主体的历史性出场所必须的”。

性别差异性决定了女性对人生、爱情有自己独特的思考。

一、《莎菲女士的日记》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莎菲女士的日记》以“日记”的方式,潜入人物内心世界的底部,用躁动而紊乱的,自述、自剖、自白、自辩相杂糅的语调和句式。

表达人物无名的反叛,情绪和苦闷心理。

《日记》中的“我”(主人公莎菲)被摆到了一个对周围的事物具有评判之权的中心位置上,“我”的笑、哭、喜、怒,成了小说叙述的焦点,衡量事物价值的尺度。

在这种叙事格局中,女性的观点和立场贯穿了小说的始终。

1. 大胆的“性爱”意识众所周知,性爱意识是女性意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正是几千年来父权制文化所竭力压抑的对象。

性爱,在道家,是滋养补阴的养生之道;在儒家,是传宗接代之手段,都是指男人而言,女性,只是男人养生货传宗接代的工具罢了。

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究

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究

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究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家,她以其对于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对于女性意识的探索而著称。

丁玲的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她以深刻的洞察力和敏锐的笔触描绘了当时女性的内心世界和遭遇,展现了她对于女性解放和自由的追求。

本文将对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进行探究,分析其中的主要特点和意义。

丁玲的作品中展现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所承受的压迫和束缚。

在她的小说中,经常可以看到女性被传统的封建观念所束缚,她们背负着种种的社会压力和家庭责任,缺乏自由和独立。

在《狂人日记》中,女主人公对于传统的婚姻观念和家庭的束缚感到无法忍受,她的内心被压抑和扭曲,最终导致了她的精神崩溃。

这种描绘表达了丁玲对于女性在传统社会中所遭受的压迫和剥削的深刻认识,她希望通过文学作品来呼吁对于女性地位的反思和解放。

丁玲的作品中呈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解放。

在她的小说中,女性角色逐渐从被动的受害者转变为主动的追求者,她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尊严,勇敢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记梅花》中的女主人公梅花,在传统的封建社会背景下,她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婚姻,最终赢得了自己的幸福。

这种表现展现了丁玲对于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和解放的积极态度,她希望女性能够通过自我觉醒和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丁玲的作品中体现了女性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批判。

在她的小说中,通过女性角色的生活遭遇和内心独白,展现了社会现实中女性所面临的各种困境和不公。

她揭露了封建社会对于女性的种种歧视和压迫,同时也批判了现代社会中对于女性地位和权利的忽视和漠视。

在《三八节有感》中,丁玲直言不讳地指出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较低,被边缘化和忽视,呼吁女性应当团结起来争取自己的权益。

这种批判现实和呼吁改变的表达,表现了丁玲对于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和深刻认识,展现了她对于女性解放和平等的坚定立场。

丁玲的作品中抒发了对于女性命运的深刻关怀和热爱。

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究

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究

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究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她的文学作品以“女性”为题材,探讨了女性的境遇、性别意识以及社会地位,展现了丰富的女性形象和意识。

本文旨在探讨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明确她作品中女性意识的表现形式和主题内涵。

在丁玲的文学作品中,女性的境遇往往是困境。

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丁玲描绘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悲惨遭遇,她们不仅要承受来自男性的压迫和霸凌,还要面对家庭和社会的种种不公。

而在《赵一曼》中,丁玲则以一个女性的视角,揭示了战争带给女性的痛苦和无奈。

这些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反映了丁玲关注社会现实、关心弱势群体的情怀,展现出她对女性境遇的深刻洞察和关怀之情。

在丁玲的作品中,对于女性的性别意识得到了深刻的探讨。

在《水》中,丁玲通过女性的视角,揭示了女性对于性的渴望和对于性别认同的思考,她通过女主人公对于性的感悟,展现了女性对于性别角色的反思与认知。

而在《闲话赠予诗人朋友》中,丁玲则以女性作为文学创造者的身份,探讨了女性在文学领域中的地位和存在感,呼吁女性应当争取自己的文学权益,展现了女性担当和自立自强的形象。

这些作品中,丁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性对于性别的思考和认知,展现了她对于女性性别意识的关注和反思。

丁玲的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她以女性为切入点,展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和现代社会中的境遇,同时深刻探讨了女性的性别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追求。

通过对丁玲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探究,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丁玲对于女性境遇的关注和思考,还可以从中感受到她对于女性自我解放和自我成长的呼吁与探索。

丁玲的作品中所展现的女性意识,不仅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同时也具有深远的文化和社会价值,是我们在当下社会需要深入思考和反思的问题。

论丁玲早期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论丁玲早期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论丁玲早期小说中的女性意识摘要:丁玲经受了“五四”落潮期的痛苦之后登上了文坛,其作品一开始就浸透着强烈的时代意识,从梦苛、莎菲,到丽嘉、美琳,她用闪耀着个性光辉的作品,为读者揭示了中国女性在觉醒时的种种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写出了具有历史感和时代感的女性精神性格。

关键词:丁玲早期女性意识孤独彷徨苦闷个性解放女性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凭借着其独特的气质在文坛上熠熠光彩。

提到女性文学,不可避免地要点出女性意识,即女性对自身存在的特殊性的探秘,它观察到的不再是男性眼中的女性,而是女性眼中的自己。

它既是女性对男性经验的一种积极有效的否定,也是女性的一种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

一、丁玲早期作品的主题从1927年到20世纪30年代初参加左联是丁玲创作的早期,在这一时期她为我们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对知识女性的刻画尤为出色,涌现出一批“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和创伤的青年女性的绝叫者”[1]。

丁玲早期作品从个性解放的角度出发,同时深感中国妇女千百年来的受压抑和这种压抑的实际不可征服,因而其笔下的女性主要表现出一种偏执的女性优势心理,一种盲目反叛社会、反叛生活、反叛男性的情绪。

莎菲、梦珂等都是丁玲这种心理情绪支配下的人物,她们挣扎在乏味的生活里,想争得生活的支配权,不承认自己比男人低下,深感社会对女子的不公平——欺凌和歧视及女子自身奋斗的孤身无援,满含着倔强,与强大的黑暗势力相抗争。

所以她们不仅鄙视虚伪的社会,也鄙视怯懦的男性,鄙视一切旧有的价值观念。

从《梦珂》、《暑假中》等作品来看,其小说主人公主要是一批“五四”退潮期的女性,她们缺乏正确的思想引导、否定和怀疑着畸形的社会,对传统的价值观念感到失望,内心世界扭曲,对自己的生存充满危机感。

同时,现代都市并没有给个性觉醒后的这些“莎菲们”提供更为适宜的生存空间,反而是新的无路可走的孤独。

这群女性有一个共同的性格特征,即“叛逆后的孤独”。

正如龙泉明所说,“五四潮退以后,中国现代作家深切地感受到了时代的孤独和痛苦……丁玲早期的作品也勾勒出一个个孤独感伤的心灵世界,从中映现出作家灵魂的痛苦搏斗及其在人生道路上踟蹰徘徊、苦苦探求的身影。

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究

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究

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究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以真实、深刻地揭示和刻画了中国妇女的命运和内心世界而闻名。

在丁玲的作品中,女性意识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本文将探究丁玲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表现和探索。

丁玲的作品中反映出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触动。

在《太太万岁》、《谁是最亲切的人》等作品中,丁玲通过描写女性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和行为细节,表现出她们对传统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对自身权利的追求。

这些女性主人公在经历了婚姻生活的艰辛后逐渐觉醒,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和梦想。

她们对自由和独立的渴望逐渐显露出来,她们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在心灵上获得自由和解放。

这种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触动表现出女性在封建社会中对自身权益的关注和对自由自主生活的向往。

丁玲的作品中反映出女性面临的社会压力和困境。

在《太太万岁》、《顾随意》等作品中,丁玲通过描写女性主人公的家庭生活和婚姻关系,展示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所承受的压力和负担。

这些女性主人公常常要忍受丈夫的虐待和家庭的压迫,她们被束缚于传统的角色定位和家庭的琐碎琐事中。

丁玲通过揭示女性在家庭中所面临的困境和压力,呼吁社会对女性权益的尊重和关注,以及对封建家庭制度的反思和改革。

丁玲的作品中展示了女性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在《田家少闲月》、《闪闪的红星》等作品中,丁玲刻画了一些女性主人公的坚强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她们不甘于现状的困苦生活,不满于传统封建女性角色的界限,她们有让自己的声音和梦想被听见的渴望。

她们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断前进并获得了一些成功和成就。

这些女性主人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并代表了一部分中国妇女在封建社会中的奋斗和进步。

丁玲的作品中女性意识的探究表现出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觉醒和触动、面临的社会压力和困境以及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她通过真实、深刻的刻画和描写,展示了中国妇女在封建社会中的艰辛和奋斗,为女性问题的研究和探索提供了有力的文学素材和启示。

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究

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究

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究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作家,她的作品给了我们很多启发,特别是在女性形象的刻画和女性意识的展现上。

本文将从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究这一角度,来分析丁玲如何表现女性的角色,在社会中展现女性的形象,以及女性的自我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首先,在丁玲的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女性的形象有着丰富的内涵和人性的深度,她们并不局限于传统的家庭角色和生育责任。

小说主人公的母亲邱丽英和农村女工小红都是独立,能够自主生活和工作的女性,她们展现出强烈的个性和自我意识。

在丁玲的描写中,女性不再是传统家庭的影子,而是能够在社会中为自己争取权利和尊重的人。

其次,在丁玲的作品中,女性的自我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变化也是很突出的。

丁玲的小说《庐山谣》中,女性也不再是被动接受父母和婚姻安排的角色。

小说中的女主角澄澜,可以拒绝逼婚和跟随男子的命运,她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独立思考,追求自己的梦想和永远的幸福。

通过澄澜的形象,丁玲表现了女性对自己人生的把握和掌控、对自己命运的主动选择和引导、以及对自己未来的希望和信仰。

最后,丁玲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女性的自我价值和独立性,也呼吁了女性的权利和尊重。

在丁玲的小说《水浒传》中,女性的形象往往是受到质疑、压迫和歧视的。

丁玲通过这样的描写揭示了传统的封建思想和男女不平等现象的种种弊端和危害。

她呼吁社会应该给予女性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让她们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和意识去生活和改变社会。

总体来说,丁玲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是多样、丰富和立体的,她们有自己的人格和追求,同时也面临社会的挑战和压力。

丁玲通过细腻的叙述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形象,以及女性价值观念的日新月异,呼吁读者关注女性权利和尊重女性,让女性追求和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意识。

浅谈丁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浅谈丁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浅谈丁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08教育学0804010133 李杏【摘要】丁玲作为一位对生活有独到观察和深刻思考的作家,在她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这样一条发展线索:由早期短篇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中描写莎菲式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的苦闷和追求;到中期的小说如中篇小说《韦护》中为“革命”放弃个人爱情,写走出恋爱的羁绊,投身革命洪流以及后期作品中所反映的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权下,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对于妇女的歧视和偏见依然存在。

【关键词】女性意识苦闷追求【正文】女性意识是指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

它是激发妇女追求独立、自主,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内在动机。

女性意识再具体地说,是指女性能够自觉地履行自己的使命、社会责任、人生义务,又清醒地知道自身的特点,并以独特的方式参加与社会生活,肯定和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需求。

女性意识将“女”和“女人”统一起来,体现着包含性别又超越性别的价值追求。

作为一位优秀的女作家,丁玲的创作中贯穿了对女性生存价值及其人生道路的探索。

丁玲一直对女性命运给予极大的关注,在她的作品中,塑造了一大批形象的典型,忠实而深入的记录了女性解放这一布满荆棘的路上那些带血的足迹。

像她自己所说的那样:“我自己是女人,我会比别人更懂得女人的缺点,我却更懂得女人的痛苦。

”而丁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的凸显,也是跟她的个人经历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同时与她的个性也是息息相关的。

丁玲从小就孤寂、敏感,骨子里藏着感伤的因子。

她孤傲,喜欢默默地观察人;好幻想,思想往往脱离现实;情感炽烈,“不喜欢过于理智”;天真单纯,“太真实太爱在朋友面前裸露自己的精神”;容易冲动,情绪极不稳定。

她曾经狂热地参加过一些政治运动,但由于缺乏对现实的正确认识和承受挫折的耐力,当“五•四”退潮和大革命失败以后,随即“陷入愁苦的深渊”;她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不愿接受任何束缚,既割断了同传统的联系,又远离革命,灵魂无所皈依,生命没有支点,终日沉溺在自我的内心世界中,“销声匿迹,慨叹人生如灰暗的深渊。

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究

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究

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究丁玲是文革前最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

她的文学作品反映了中国女性在革命时期的生活和思想现状。

在她的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呈现非常明显,她描绘的女性形象充满了矛盾,同时也充满了强烈的反叛精神。

本文将从《太阳照在桑皮大街》和《水害》两篇小说中,探究丁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太阳照在桑皮大街》中,女性形象描绘了一个普通人的生活。

主人公星儿是一个文盲妇女,她不懂得读写,靠卖素馒头维持生计。

星儿的丈夫已经去了前线参加革命,她独力抚养着幼女秀兰。

作品中展现了女性对家庭、对人生的思考。

星儿虽然没有受过教育,但她却执着地追求知识,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有一条新的道路。

自从曾经的小皇帝被推翻之后,这样的教育机会已经变得可行。

星儿希望能为女儿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她不被限制在狭小的微末生活中。

她的这种思想火种无论怎样也压不灭。

在小说中,女性形象被塑造得非常具有反叛精神。

虽然她们在家庭和社会中扮演着次要的角色,但她们鲜活的生命力却无法被压抑。

她们意识到自己应该拥有平等的权利,她们坚信自己的重要性,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星儿曾说过:“我起早晚上,一边卖馒头,一边挤奶,可是我不这样作,又能变成什么样呢?我也要天下才能好,岂有以伏尸万里之上为荣的古怪事情?”这句话向人们传达了她意识到的自己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强烈愿望。

另一方面,丁玲的小说也揭示了女性感情的复杂性。

在《水害》中,女主角小丽的婚姻中存在着极大的不满和矛盾。

小丽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子,憧憬着有自己的幸福生活。

但她却被迫嫁给了一个酒馆老板的不称心的儿子。

小丽的丈夫不仅欺骗她,而且还虐待她。

小丽对于自己的困境表现得深感挫败,但她没有放弃,她并没有失去对自己的信心。

在小说结尾中,她宣传并组织人们抗击水害,她的自我价值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她成为领袖。

通过这两个角色,可以看到丁玲对女性心理的细腻描绘和对社会现状的触觉。

她的小说中,女性虽然面临各种各样的限制,但她们仍然展现出强大的信念和自主意识。

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丁玲是"满带着五四以来时代的烙印的"作家,虽然当时人们还在如火如荼的"革命"中苦苦挣扎,但是丁玲却写出了五四落潮期"个性解放"的幻灭思绪,并且敢于面对很多人都无法直面的敏感区域---性爱领域,她受五四时期郁达夫的浪漫抒情小说影响,表述现代的女性在三十年代社会的人生感受,特别是她们的生活、心理以及情感。

在她早期的创作中塑造的女性形象都充满了独特的女性意识,这种意识是大多数女性长期压抑的后果,她们视女性为独尊的反叛情绪,是一种独特的偏执的甚至是变态的女性优越感,她们不仅反叛生活,反叛男人,还反叛当时那个社会。

除此之外,她的小说充满着爱欲,阴谋以及女性的精神自主,她笔下的部分女性在现实的困境中精神扭曲,她们"性意识"的颠覆与觉醒以及苦于颠覆男权文化的焦虑,这些都在丁玲的笔下有血有肉,如木三分。

一.反叛的个性心理丁玲小说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她们追求个性解放,从<<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莎菲,再到梦珂,最后到阿毛等这些女性,她们无不带着千百年来历史的压抑,还有这种压抑的不可征服性给她们所造成的种种困惑,而正是这种压抑和困惑使她们深感社会的黑暗和自身的孤立无援。

如果她们是那种逆来顺受、安贫乐道的柔弱女子,自然就不会叫嚣,偏偏她们都倔强的要命,不愿屈从黑暗,不甘于自卑,欲争取与男人同等的社会权利,拗着要与整个黑暗势力相抗衡,于是男权和女权两大阵营的决斗便不可避免,以广大妇女为一方和以所有轻视妇女的观念为另一方的交战阵营,形成了妇女与封建伦理的对立,妇女与传统道德的对立,妇女与整个虚伪社会的对立,甚至妇女与男性的对立以及妇女与一切安于"女性地位"心理的对立。

她们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令人深为感动。

比如,梦珂对个人的尊严的维护,莎菲对命运的倔强,阿毛对幸福执着的追求,<<暑假中>>那群小学女教师对无聊生活的烦闷,这些都充分证明着她们的反叛意识和颠覆意识,同时也是作者自己意志的化身和显现。

论丁玲小说的女性意识

论丁玲小说的女性意识

031丁玲的一系列作品,如《莎菲女士的日记》《梦珂》等都体现了女性意识,呼唤女性自由平等地位,肯定女性独立自主意识,并且在时代语境下,与革命意识相结合,书写了新时代背景下的女性新面貌。

丁玲是具有独立意识的女性,敢于挣脱时代的枷锁,挣脱封建腐朽的钳制,挣脱男权社会的偏见,从女性的恋爱问题、结婚问题、离婚问题、家庭问题、工作问题、革命问题等方面,用最朴素的话语,表达女性追求平等自由的社会地位的诉求。

需要注意的是,丁玲所表达的不仅是自己的诉求,更是站在女性群体的角度上,为所有女性发声,真心关注到女性的生存状态、生活地位等因素,具有人类文明进步的意识。

如果没有女性意识的觉醒,就不算真正的解放,这只是形式上的一种平等,而不是精神上的平等。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女性处于劣势,政治生存空间几乎没有。

丁玲的创作体现了女性的独立自主意识,促进了女性文学的发展和女性群体的觉醒,冲击了很多封建思想,有利于女性追求平等、独立的社会地位。

一、丁玲小说女性意识的体现(一)肯定女性欲望丁玲通过小说作品,对人的欲望,特别是女性的正常欲求进行了肯定,毫不掩饰地表明主人公的爱、恨、情、仇,更是对正常的生理需求进行大胆肯定,不惧世俗的白眼。

在《莎菲女士的日记》之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主人公对禁欲主义者进行嘲笑,嘲笑他们既“禁欲”又“克制情欲”,这种矛盾之下,他们人格上显得十分矛盾,这实际上也是对封建思想的嘲笑。

(二)追求平等地位《梦珂》中的梦珂对现实地位很不满,她感觉到社会对女性的不尊重和恶意。

在她看透清凌吉士的虚伪庸俗之后,终于不再妥协,选择了反叛。

但是,她的反叛失败了,这个女性的最终结局是“悄悄死去”。

丁玲自谦道:“不过是替少数女同志发了点牢骚”,但实际上,丁玲的创作打破了“女人吸引男人是为了生活”的传统思维,极大地肯定了“男女地位平等”的观念。

(三)独立自主意识独立自主意识是女性意识的一个重要表现。

在封建社会,封建思想观念占主导,对女性的压迫从未减少。

丁玲文学中的女性“性意识”

丁玲文学中的女性“性意识”

丁玲文学中的女性“性意识”丁玲文学中的女性“性意识”摘要:丁玲小说创作的爱情描写有其独特的特色,主体为体现了她的女性性观念。

她以女性主义的本体观点来写女性“性意识”并以巧妙的文笔来表现女性的“性意识”的觉醒,以“虚写”或通过人物的内心的潜意识的心里想象,反映女人的性心态;同时,直抒胸怀,将心底炽热的爱如潮水般地奔涌出来。

她的描写为中国现代文学增加了独特的文学价值。

关键词:逃离;颠覆;觉醒在当代文学中,丁玲的女性主义小说犹如文坛奇葩。

她以女性特有的目光揭示了女性精神与肉体的体验的深刻理解,揭开历史蒙在"女性"脸上的神秘面纱。

她的小说充满了爱欲、阴谋和如期而至的悲剧以及女性的精神自主。

她将故事平铺展开,但在展开的同时又在故事的内部构建起更高的女性精神理念,更多的是关于女性在现实的生存困境中精神被扭曲后内心的“性意识”的颠覆与觉醒,并且渗透着能否颠覆与如何颠覆男权文化的焦虑感。

其性别书写完全出自不能自已的生命体验。

这种伤痛和不甘,已渐渐表现为一张充满张力及自我意识的脸,一个痛哭的女性的自指。

与同期的女性作家相比,视野开阔的丁玲将她的小说创作一直实践着一种个人化与外部世界的对接。

在她的处女作《梦珂》及成名作《莎菲女士的日记》中对情爱描写,已经有了较深的表现。

丁玲以女性主义的观点来写女性“性意识”的觉醒,使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性”的被动地位,成为主动的地位,这是丁玲小说中情爱描写的主要特色。

一、男人垃圾男人与垃圾两个词似乎很难堆放到一起但丁玲却给了我这样一个感觉。

莎菲,一个优雅而聪明、脆弱而傲慢的知识女性,在尘世急剧膨胀的社会压力的包围下,精神生活饱受压抑、近乎迷失。

佛教认为“色”即是“空”“性”是阻碍修行的最大孽仗;同样,存在主义哲学的著名论断之一是"他人即地狱",而对于莎菲的内心深处来说,虽不至于那么严重,但起码是"男人即垃圾"。

她的精神生活在不停的摇摆迷失,同时她的肉身还要承受种种现存的物质外在压力。

丁玲解放前小说当中的女性意识

丁玲解放前小说当中的女性意识

丁玲解放前小说当中的女性意识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学生姓名:魏万春指导老师:郭国昌[内容摘要] 丁玲是上世纪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她不仅在其文章为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女性的生存状况、地位、思想和行为,而且探索着女性解放的道路,表现女性为争取解放而同一切阻碍女性解放势力的斗争。

通过斗争,丁玲重新定义了“女性”,为女性的解放指明了道路。

并且在斗争中认识到男性在女性解放中的作用,进而渴望实现男女之间的平衡。

丁玲文章中表现出的这种强烈的女性意识,与她的生活环境、社会的大背景以及她自身的主观创作意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键词]丁玲;女性意识;个性解放;丁玲是当代我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的著名女作家,从1927年的第一篇文章开始,她的作品记录了半个多世纪中国的社会变迁。

尤为重要的是,她以一位女性作家的身份,在作品中对女性这一社会群体的地位、命运等作了多方面的探究。

作为一名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她是那个时期女性文学创作的一面旗帜,她在文章当中对女性问题的思考、探索和见解,都站在了社会和时代变革的最前沿。

从她的处女作小说《梦珂》开始,便“好似在死寂的文坛上,抛下了一枚炸弹一样,震惊了一代文学界”。

①丁玲的小说创作始终关怀中国妇女的解放,也在不断的反映着中国妇女的生活和命运。

对女性自我意识的探索和发掘,使得丁玲成为反映和谋求解决妇女面临各种问题的先驱,她从一开始创作就开始利用其文章当中的人物形象来执着的表达对中国妇女正视做人地位的坚决支持,以求从社会心理上提高她们的价值,唤醒她们自身的觉醒。

一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和封建传统观念在中国人心里根深蒂固,因此在传统观念中生活的人们对女性这一群体的命运和思想的认识还局限在“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之类的藩篱当中。

丁玲正是通过在其小说中对这种落后的应该被打破的传统观念和认知的叙述过程当中,展现了那个时代强加在女性身上的枷锁,让广大女性充分的认识到这种不合理的观念和思想对女性作为真正女性的压制和迫害。

丁玲早期小说的女性意识

丁玲早期小说的女性意识

丁玲早期小说的女性意识摘要:丁玲是中国现代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在她早期主要以新型现代女性为主人公的小说作品里,蕴含了追求个性独立,与男权社会进行积极抗争的女性形象,表现了中国新女性所特有的情感世界和生存环境,同时她敢于打破男权社会的束缚,勇敢地写出了女性审视下的男性形象,洋溢着鲜明而浓厚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丁玲,女性意识,女性形象、男性形象在中国现代作家中,丁玲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女性作家。

她以独特的心理和目光关注着女性的成长,她力图冲破男权传统思想对女性的束缚, 其作品是中国现代女性对自我价值的探索之路。

她早期的小说,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如:《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暑假中》、《庆云里中的一间小房里》、《岁暮》、《小火轮上》、《阿毛姑娘》、《韦护》《一九三0春上海》等。

她以细腻而又大胆热烈的笔触,展现了新女性的自我觉醒之路,径直表现郁闷氛围中青年女性的痛苦挣扎过程,塑造出一系列深刻而又经典的女性形象。

这些女性形象迥然不同于男权社会下的男性小说中的女性意识,是强烈而鲜明的女性意识,是真正的“本色女性写真”。

她用女性所独有的心理和笔触,创作了真正意义的女性小说。

一、新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传统中,男女地位是不平等的,男性历来是作为社会的中心,他们拥有主动权和创造权。

中国传统女性往往是被动和懦弱的,丧失了自由说话的权利和能力,成为沉默、压抑自我意识的女子。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反封建成为主流思想,中国女性有幸获得了“人”的地位,得到了初步的解放。

然而,她们还未真正解放,因为她们没有从性别角色的层面来认识和体现自身的价值。

丁玲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她以独到的眼光,透视中国女性的在男权社会下的生存环境,敏锐地看到中国女性在男女两性之间遭遇了极大的不平等。

因此,丁玲从女性的视角去透射、观察男性,把男性作为女性文化所观照的对象,以一种“女性自我角色的确认”颠覆了传统的男性形象,凸显新知识女性的叛逆性格和对自我存在价值的正确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丁玲短篇小说中的女性意识——以《莎菲女士的日记》和《我在霞村的时候》为例摘要:经过“五四”精神洗礼的女作家丁玲通过对女性生存境遇,心路历程和认识追求的书写,发出“心理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的声音。

文章以丁玲的两部作品为例,来浅析其中所包含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女性意识;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自阶级社会以来,女性就沦为父权社会的牺牲品,“男尊女卑”、“三从四德”、宗法制将女性归诫成无思想的机器,从思想、伦理道德、身体等沦为男性的附庸。

经过“五四”精神洗礼的女作家丁玲通过对女性生存境遇,心路历程和认识追求的书写,发出“心理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的声音。

在此,笔者以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和《我在霞村的时候》为例,阐述了作为开一代先锋的女性主义作家丁玲,是怎样抛开了历史、社会给女性身上实价的重负,在时代的漩涡里表现女性意识的。

“女性意识是女性对自己作为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

”女性和男性的性别差异, “奠定了女性作为独特的文化群体的类的本质, 而这一本质又是女性作为一个相异于男性的性别主体的历史性出场所必须的”。

性别差异性决定了女性对人生、爱情有自己独特的思考。

一、《莎菲女士的日记》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莎菲女士的日记》以“日记”的方式,潜入人物内心世界的底部,用躁动而紊乱的,自述、自剖、自白、自辩相杂糅的语调和句式。

表达人物无名的反叛,情绪和苦闷心理。

《日记》中的“我”(主人公莎菲)被摆到了一个对周围的事物具有评判之权的中心位置上,“我”的笑、哭、喜、怒,成了小说叙述的焦点,衡量事物价值的尺度。

在这种叙事格局中,女性的观点和立场贯穿了小说的始终。

1.大胆的“性爱”意识众所周知,性爱意识是女性意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正是几千年来父权制文化所竭力压抑的对象。

性爱,在道家,是滋养补阴的养生之道;在儒家,是传宗接代之手段,都是指男人而言,女性,只是男人养生货传宗接代的工具罢了。

工具们,当然是不能有意识的,倘若有了性意识,也要玩弄男人一把,这女人是端端不得好死的,潘金莲的命运已足以说明。

丁玲打破了传统女性作家作品中对女性身体欲望的禁忌。

在《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仿佛成为女性欲望的化身,她渴望爱情,渴望男性的拥抱和爱怃。

第一次见到凌吉士就被他的美貌所吸引,渴求凌吉士“那两个鲜红的、嫩腻的、深深凹进的嘴角”,并因欲望不能满足而感到“心像被许多小老鼠啃着一样,又像是一盆火在心里燃烧”,为接近他, 用尽了心机,即使在认清了凌吉士的伪君子面目后,仍无法割舍对他的依恋,渴求“他能把我紧紧地拥抱着,让我吻遍他全身”,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性爱冲动,以惊人的大胆坦率表露自己对性爱的渴求。

女性生命底处的渴望与不得满足的苦闷张扬达到一种疯狂的地步。

这样率直的女性的心理描写,在五四女作家充满禁欲气息的作品中是绝无仅有的。

丁玲超越五四以来性爱表现的文学传统,抛弃世俗的道德标准,还女性性欲以自然、合理的生命本真,女性的性觉醒、性体验第一次毫无顾忌地得到文学的眷顾。

2.独特的女性心理
丁玲以女性的视角来审视主人公感情细腻,任性,多愁善感,希望得到他人关心、呵护的幽微精妙的女性意识, 把女性心理感受的真实性和复杂性表现得惟妙惟肖。

“没有人来理我,看我,我会想念人家或恼恨人家,但有人来后, 我不觉得又会给人一些难堪, 这也是无法的事。

”莎菲既怕被人忽视,又有女性强烈的自尊,其行为和内心的矛盾心态就是因为两者的相互交织。

主人公“装病躺在床上不肯起来”和“伏在桌上想起一些不满意的事而哼哼唧唧地哭” ,她的这种娇纵乖戾的表现是渴望得到蕴姊的抚摩和千依百顺的疼爱。

“我要那样东西, 我还不愿去取得, 我务必想方设法让他自己送来。

是的, 我了解我自己,不过是一个女性十足的女人,女人只把心事放到她要征服的男人们身上。

我要占有他,我要他无条件地献上他的心,跪着求我赐给他的吻吧。

”这种充满激情的女性倾诉把莎菲面对爱情时矛盾、自私的女性心理表现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二、《我在霞村的时候》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我在霞村的时候》描写的是在抗战中落入日本人手中的贞贞受尽蹂躏,后利用特殊身份为我方传递情报,终因染上性病被遣送回乡的故事。

小说花笔墨写的是这个被上百个日本兵“睡”过得女子,在人世间活下去有多艰难。

首先是不能见容于相亲,那片黑压压挤到大院里来看“破鞋”的人群;其次是无以面对痛感女儿生不如死的双亲;再者是恋人夏大宝的爱,那份虽执着却在心理上永远无法平衡的爱。

丁玲用沉痛的笔调,写出了这个被命运推进重重灾难烂泥钟的女子无助的处境。

她最终的奔赴延安未曾不是一种自我放逐。

1.大胆追求自主婚姻在20 世纪40 年代初的解放区,虽然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来提倡妇女解放,但是大多解放区“是个山野地方,从前人们说‘山高皇帝远’,现在也可以说是‘山高政府远’”。

封建冻土层太厚,婚姻问题上还是因袭着传统的买卖婚姻和包办婚姻,更甚的是女性直接就沦为家庭中的一种商品,“到了年纪只要有人出得起够格的钱,便把她卖了,甚至有不问对方是否残废,是年老年小的!”大部分的女性默默忍受着命运的安排,妇女在家庭中“永远是从属的,是不足道的,并且要求无限的恭顺”。

贞贞,一个霞村普通的农家女孩,倔强、热情、有着强烈的自我个性。

虽不似《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莎菲那样唯我独尊地俯视周围的男性,却能大胆反抗父权的威严,积极追求自由幸福婚姻,她不愿屈从于父亲的安排,虽然父亲帮她讲的这门亲事的主是家道厚实的米铺小老板。

她有自己的选择,她爱的是一个比她家还要穷的磨坊伙计夏大宝,并且爱得“痴心痴意”,为了自己的爱,她向她的爹哭过,但是“别的事她爹都能依她, 就只这件事老头子不让”,向父亲哭求无效后,贞贞并没有就此屈从于父亲的安排,她还是抱着满腔的热情,把希望寄托于恋人夏大宝的身上,希望能和夏大宝一起逃跑,但是“我那时不过是一个穷小子,我能拐着她逃跑么?”夏大宝的怯懦让贞贞深深地失望了。

当恋人无法帮助自己时,贞贞宁愿去天主教堂做“姑姑”,也不愿做“父母之命”的婚姻牺牲品。

反抗包办婚姻,大胆追求自主婚姻,这是贞贞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最初表现,较之祥林嫂反抗觉醒后屈从于命运,更有一种决然的行动,私奔不成,宁愿做修女也不屈从于包办婚姻,表现出对封建婚姻的抗议和不妥协。

2. 独特的自我存在价值被日军掳去的贞贞,被迫做了慰安妇,不仅受尽侮辱,还染了一身的性病。

在宗法制的传统观念中, “忠臣不事两国,烈女不更二夫”,对女性的贞节的重视甚而达到了与男子的忠君爱国同等重要。

“在男权文化下,女性的身体往往充当了国家民族主义斗争的场所, 女性身体被异族强奸则意味着民族遭受强暴。

”在与异族战争的年代,女性的身体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因此在解放区男作家的笔下普遍的把女性的自杀殉节或者与敌人同归于尽叙述成为伟大的壮举义行,孙犁的《荷花淀》中的水生临参军前对妻子最重要的嘱咐就是不要让汉奸抓活的,抓住要和他们拼命;李古北的《未婚夫妻》东风村的村支书张来水对未婚妻艾艾的交代也是不能失节,要和其它勇敢的姐妹们一样,碰上鬼子欺负要和他们一块死;胡正的《碑》中的妇救会干部凌前英在陷入日军包围中,弹尽无退路下毅然跳进滚滚汾河,以身殉国来保持自己的贞节。

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丁玲创作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沦落日军之手,受了鬼子侮辱的贞贞并没有与日军拼命,也没有以自杀来殉节。

做了随军妓女的贞贞,背负着国耻和失贞的双重屈辱,并没有自暴自弃就此沉沦,,反而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给游击队传递消息,投身于民族救亡大业,“我总得找活路,还要活得有意思”贞贞不是消极地苟且活着,而是勇敢地积极主动地承担。

在抗战的非常时代,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以身体救国来达到自我救赎,表现出独特的自我存在价值。

“后来我同咱们自己人有了联系,就更不怕了,我看见日本鬼子吃败仗,游击队四处活动,人心一天天好起来,我想我吃点苦,也划得来”,把自己的命运与救国大业联系在一起,正是这种想法使贞贞的行动超越出狭隘的个人荣辱得失,为了革命大业,以自己的身躯的奉献来获取资料,“我在那里熟,工作重要,一时又找不到别的人”居然带着屈辱坚持了一年多,战争中女性独有的身体苦难因为被动的侮辱到积极的参与抗日,而变得有意义和价值。

“‘苦么,’......‘现在也说不清,有些是当时难受,于今想来没有什么;有些是当时倒也马马虎虎的过去了,回想起来确实在伤心呢,一年多日子也就过去了。

’”为了革命忍受常人不能忍的病痛,“肚子里面烂了,又赶上有一个消息要立刻送回来,找不到一个能代替的人,那晚上摸黑我一个人来回走了三十里,走一步,痛一步”,为了民族的“大我”而放弃了“小我”,表现出坚忍、刚强的女性品质。

综上所述,丁玲的短篇小说创作是以传统文化的心理积淀为切入点,用独特的女性语言诉说着对女性生命的思考, 还原了她们生命的本真状态, 她把对女性生存的关注推入历史深处。

其作品下的女性主人公,丁玲站在女性的视角来写她们是怎样遭受了历史的创伤和承担着时代的忧虑,并在她们身上渗透了抗争的战斗情绪,溶进丰富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

所以丁玲对自主、独立的人物形象的探索是别的女性作家无可比拟的。

参考文献:[1]董炳月.男权与丁玲早期小说创作[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3.[2]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Z].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3]刘思谦.关于中国女性文学[J].文学评论,1993.[4]矛盾.女作家丁玲[C].丁玲研究资料[Z].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5]刘飞娥. 女性孤独意识的表达及主体性的书写——重读《我在霞村的时候》[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