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

合集下载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部教案(定稿)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部教案(定稿)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部教案(定稿)1. 教学目标•能够认识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能够熟练朗读课文,并能按照要求吟诵诗歌。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能够听懂老师的指示,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教学准备•课文教材《小白兔和小灰兔》•多媒体投影仪•黑板、彩色粉笔•学生课堂练习册•学生课外阅读书籍3. 教学内容3.1 课文学习•第一课时:复习上节课内容,讲解生词,练习朗读。

•第二课时:分段理解课文,找出关键信息,进行小组讨论。

•第三课时: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体会文中情感,朗诵诗歌。

•第四课时:分角色朗读课文,设置情境模拟对话,加深理解。

3.2 语言点讲解•介绍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和注意事项。

•解释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拓展学生词汇量。

•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

3.3 课外拓展•带领学生朗读其他相关内容的诗歌或故事。

•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4. 教学步骤4.1 第一课时1.复习上节课内容,检查作业。

2.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生词,讲解生词的意义。

3.教师朗读课文示范,学生跟读。

4.学生分组练习朗读,纠正发音、语调错误。

4.2 第二课时1.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找出重点信息。

2.小组讨论,条理清楚地表达课文内容。

3.整合各组观点,带领学生理解课文整体内容。

4.3 第三课时1.学生细读课文,体会情感变化和角色性格。

2.学习诗歌部分,教授吟诵技巧。

3.进行朗诵活动,展示学生吟诵成果。

4.4 第四课时1.分角色朗读课文,模拟对话情景。

2.设计情景对话题材,让学生自由表达。

3.总结课文,梳理课程内容,展示学习成果。

5. 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册相关习题。

2.背诵课文或诗歌。

3.阅读课外相关故事,并写下读后感。

6. 教学反思本单元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表现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热情。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对语言点的巩固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案,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他们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

统编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核心素养)

统编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核心素养)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核心素养)一、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朗读课文,并理解其中的意思。

2.能够正确书写本单元所学生字的汉字和组词。

3.能够初步理解汉字的基本构造和笔顺规律。

4.能够通过朗读、讨论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课文的朗读和理解•生字、词语书写•汉字构造和笔顺规律的初步认识三、教学难点•汉字构造和笔顺规律的理解和掌握•课文意思的理解与表达四、教学准备•课本•粉笔、黑板•学生课前准备的习字本•汉字书写练习册•彩色笔、纸张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热身•让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生字,并进行书写练习。

2. 导入•展示新学字,并让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尝试理解课文的内容。

3. 学习重点•讲解并示范新学字的书写和笔顺规律。

•学生跟读、认读生词。

第二课时1. 复习•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生字、生词书写练习。

2. 学习重点•配合示范,让学生继续练习新学字的书写和认读。

•练习课文朗读,并进行小组讨论。

第三课时1. 复习•学生自主完成课文朗读和生字书写练习。

2. 学习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展开对话互动。

•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作,提高表达能力。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熟练掌握本单元所学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心。

七、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册的内容。

2.背诵并朗读本单元课文。

3.自主选取一些生字进行书写练习,并理解其构造和笔顺规律。

以上就是本文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核心素养)的详细教学安排,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

一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3、认识 300 个常用汉字,会写 100 个汉字。

4、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5、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偏旁,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6、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7、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优秀诗文。

8、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9、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二、学习内容(一)汉语拼音1、单韵母:a、o、e、i、u、ü2、声母: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3、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zi、ci、si、yi、wu、yu4、声调: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5、拼音方法:两拼法、三拼法(二)识字与写字1、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横、竖、撇、捺、点、提、钩、折。

2、常用偏旁: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门字框、三点水、草字头、女字旁等。

3、书写规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

(三)阅读1、课文:包括儿歌、故事等多种形式。

2、阅读方法:指读、朗读。

(四)口语交际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五)语文园地1、识字加油站:通过多种形式巩固识字。

2、字词句运用:积累词语,练习说句子。

3、书写提示:指导书写规范。

4、日积月累:背诵古诗、谚语等。

三、学习方法(一)汉语拼音1、多读多练:通过反复朗读拼音,加深记忆。

2、结合儿歌:利用有趣的拼音儿歌,帮助记忆。

3、制作卡片:制作拼音卡片,随时进行认读。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an en in un ün(教案 )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an en in un ün(教案 )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an en in un ün(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an, en, in, un, ün”这五个音节,读准十个字的音。

2.能够理解十个字的含义,并能初步运用十个字,复述字词意思。

3.能够在初步听写游戏和模仿读中,提高对十个字的记忆和辨音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辨认五个音节“an, en, in, un, ün”,掌握十个字的发音,并初步运用十个字;2.难点:从短句中理解字词的含义,巩固对十个字的记忆辨音能力。

三、教学内容1.教师引入:播放小视频,示范音节“an, en, in, un, ün”,让学生初步了解五个音节;2.教学活动一:学生听读及模仿,通过绘本、图片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学习十个字及其含义,并初步运用这些字;3.教学活动二:游戏:“找同类”,从课本句子中找出含有五个音节“an, en, in, un, ün” 的字词,以分组比赛的形式进行,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4.教学活动三:初步听写,把十个字随机排列成两种顺序,让学生听老师念出字的顺序,然后在空格处填上相应字,以便巩固学生的辨音能力。

四、教学步骤1.教师引入:通过播放小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音节“an, en, in, un,ün”,了解发音方法及其含义。

2.教师示范:在黑板或白板上,通过音标教学法表达“an, en, in, un, ün” 音节,并用汉字表示出音素。

3.教学活动一:绘本阅读和图片讲解,教师和学生一起读和模仿例句,并介绍句子中所含的生词,通过练习巩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4.教学活动二:“找同类”游戏,先给学生讲解游戏规则,然后让学生从课本中找出含有五个音节的词汇,并进行相应分组,加快学生对其中字词的记忆。

5.教学活动三:初步听写,通过把十个字随机排列成两种顺序,让学生听老师念出字的顺序,然后在空格处填上相应字,以巩固学生的辨音能力。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

《天地人》教案(导学案)见过“人”字?4.引导学生交流识记“人”字的好方法。

5.教师出示“天”的字理图,引导学生思考图画与“天”的关系。

6.引导学生观察“天”的字理演示图,进而认识这个字。

7.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天”字,教师相机点拨。

形近字比较法:“无”和“天”都是四笔,“无”第四笔是竖弯钩,猜字谜:“天下一绝”或者“春节放假三天”。

5.学生观察图画并交流:“天”像正面站着的“人”,头顶上有一个方框,表示人头上是“天”。

6.学生认真观察“天”的字理演变过程。

字理演变:7.学生汇报识字方法。

换一笔变新字:“无”换一笔变成“天”。

加一笔变新字:“大”字多一横就是“天”。

8.学生认读,汇报识记“地”的方法。

熟字加偏旁:“也”字左边加个“”。

9.学生开火车轮读生)地( )( )()4.读一读下面的词语,遇到困难可以请教老师或者同学。

上天入地欢天喜地昏天黑地冰天雪地惊天动地顶天立地天长地久天荒地老《金木水火土》教案(导学案)课题金木水火土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提出的识字要求。

本节课,我以游戏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体验中识字,这样不仅降低了识字难度,更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制作本课生字卡片。

(师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用时:5分钟)1.播放动画视频。

2.“金木水火土”五个动画小人自我介绍:我们五个兄弟叫“五行”,古代的人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由我们五个兄弟变化产生的,自然界的一切都和我们息息相关。

1.学生仔细观察五个动画小人身上的字(金、木、水、火、土),试着读一读。

2.学生认真观看动画视频,知道“金木水火土”是“五行”,古人认为它们和自然万物有关系。

1.看图读字。

金木水火土二、借助动画,诵读韵文(用时: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
(8)会:认识部首“人字头”,运用偏旁加熟字的方法来识记。“人+云=会”。
3.在游戏中巩固对生字词的掌握。
(1)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注意重点字的字音:“了”为轻声,“片”是三拼音节。
(2)读准词语,注意“一会儿”中的儿化音。
4.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读准字音,读通带有生字的句子。
5.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正确停顿。
为了加强学生对生字“船”的识记,可以适当出示几幅“船”的图片,例如:轮船、帆船的图片,帮助学生扩词,巩固识记“船”。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用时:17分钟)
(3)了: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组词:好了、来了。
(4)“树、叶”:认识偏旁“木、口”,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木+又+寸=树”“口+十=叶
(5)借助图片识记“片”。(6)大:运用字理法来识记。象形字,像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含“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
(7)飞:运用想象的方法来识记。想象鸟儿张开翅膀飞翔的样子。组词:飞来、飞机。
(2)仔细观察“了”字,注意其起笔和收笔的位置。在练习本上书写。
(3)先描后写,注意书写要点。
3.在写好“了”的基础上写“子”,注意最后一笔横从横中线上写起,略向上倾斜。
1.“了”和“子”有联系,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注意这些。
2.注意强调“了、子”下部的“弯钩”不能写“驼背”了。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用时:2分钟)
3.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一”的不同读音。
4.指导说话时,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一会儿……一会 儿……”表示变化快。
5.在指导第三自然段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好感叹句,表达出对秋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三、示范讲解,指导写字(用时:10分钟)

最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导学案、单元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导学案、单元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导学案、单元教案导学案一:识字刻不容缓学习目标:•能认读书本内容中出现的字。

•能初步理解书本内容。

教学内容:•学习《认字》一课。

•学习认读字:认、字、你。

教学重点:•认读字:认、字、你。

教学难点:•认读字:字。

教学准备:•教具:书本、识字卡片。

•准备好教学内容的PPT。

教学步骤:1.初步介绍本节课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字形。

展示字卡片,让学生观察。

2.播放PPT展示《认字》一课内容,引导学生跟读。

3.教师示范认读字,学生跟读。

4.练习认读字的游戏环节,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教学,学生初步掌握了「认字」一课的基本内容,打下了识字基础。

单元教案二:小猫的家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小猫的家的课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动物的栖息地。

•通过学习诗歌《小猫的家》,引发学生对于动物保护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内容:•学习《小猫的家》一课和诗歌《小猫的家》。

教学重点:•理解小猫的栖息地。

教学难点:•理解动物栖息地的概念。

教学准备:•教具:课本、图片、实物模型。

•PPT准备课文内容和相关图片。

教学步骤:1.引入本节学习的主题,用图片展示不同动物的栖息地。

2.播放PPT展示《小猫的家》一课内容,让学生跟读。

3.让学生围绕小猫的栖息地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思考。

4.接着学习诗歌《小猫的家》,引导学生朗读和理解其中的情感。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动物的栖息地有了一定的了解,激发了保护动物的意识和热情。

(持续更新中……)。

第三单元 集体备课 〔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第三单元 集体备课 〔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学目标1.了解第三单元的学习内容及核心词汇;2.通过集体备课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3.发挥集体智慧,共同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学内容本单元为“小动物和童谣”,主要内容包括:1.课文《小狗和小猫》;2.童谣《小猴子爬树》;3.课文《小骆驼旅行》;4.童谣《小兔子乖乖》。

核心词汇本单元核心词汇如下:1.狗、猫、骆驼、兔子、小动物;2.爬、树、旅行、玩;3.乖、不乖、好、坏。

教学重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于:1.教师需注重拓展教学的领域,通过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生活实际和文学艺术等的结合,激发学生兴趣;2.教师需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课文和童谣的内容;3.教师需让学生学会通过画画、朗诵等形式,表现小动物和童谣的形象和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在于:1.学生的语感启蒙、语言认知能力初步建立,并且在“动词+名词”的语言构式上有初步体验;2.语文学科内容的连贯整体性,对于学生是否形成“整体感”尤为重要;3.语文学科的写作训练,需要适当地与生活、文学、传统文化等领域结合。

教学方法本单元教学方法如下:1.交流法:鼓励学生自由交流、思考、表达本单元内容;2.讨论法:围绕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开展信息的搜集、筛选、整理、分析,引导学生合理讨论并提出问题;3.案例法:以生活实例为蓝本,教师与学生合作探究生活中的特殊语言用法;本单元还补充了一些创新教学法,如绕口令、表演、游戏等,用于丰富教学过程。

课内活动设计活动一:童谣朗诵时间:25分钟活动流程:1.教师先读《小猴子爬树》童谣,然后指导学生背诵;2.教师分主题让学生表演,他们可以自己编排表演内容,可以是朗诵、动作、手势等;3.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表演,鼓励好者奖励,提醒差者改进。

活动二:画画互动时间:25分钟活动流程:1.老师通过图画板等方式介绍故事情节并引导学生入场;2.先让学生在纸上自由画出小狗变成小猫的场景,找出新变化,分享画画过程,谈论自己的思路;3.再让学生画出故事的结束场景,自由表达,分享想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ao ou iu》【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ao ou iu》【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ao ou iu》(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正确朗读、识别含有“ao”、“ou”、“iu”音节的汉字。

2.能正确使用“ao”、“ou”、“iu”音节的汉字进行读写训练。

3.初步了解“ao”、“ou”、“iu”音节的构成及拼写规则。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2.培养学生对语音的敏感性,能够在语音上准确区分同音异形字。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拼音意识。

情感目标:1.培养说话、阅读时的自信心。

2.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增强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掌握“ao”、“ou”、“iu”音节的读音和拼写规则。

2.学生能够准确区分同音异形字。

3.学生能够使用“ao”、“ou”、“iu”音节的汉字进行读写训练。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准确区分同音异形字。

2.如何让学生在正常朗读中准确发音。

三、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朗读练习1.教师放音乐,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并拼凑音节,例如“a”、“o”,“o”、“u”等,轻松愉快的开始课程。

2.教师带领学生阅读练习。

(1)教师给出拼音字母及英文单词,要求学生快速朗读,例如:“ao”(áo)-> how,“ou” (ōu) ->go,“iu” (iū) ->new。

(2)对于一些常用的单、双音节词语,教师提供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变化,例如:“ao”(áo) -> 爷爷、奶奶等。

(3)对于一些常用词汇,如:豆腐、瓢虫、妖怪等融入于一些简单的句子或故事,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预测能力。

读写训练1.通过观察和读音,让学生尝试组合词语,同时注重发音。

例如:“ao”+“bei”+“zi”=奥贝齐。

2.让学生以正确的语音,朗读词语,同时在全班活动中操练这些语音。

3.把新掌握的字词与先前学过的语言技能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语言模式。

巩固练习:1.建立语言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情境中应用词汇,例如:“ao”+“gu”+“tou”+“niu”=奥古头牛。

一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jqx》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jqx》人教(部编版)
4.通过趣味故事和互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语感和发音习惯。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课后练习,巩固j、q、x的发音和书写。
二、核心素养目标
《j q x》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培养学生准确发音的能力,提高对汉语拼音的辨识和运用水平,增强语感。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掌握j、q、x的正确书写方法,提高汉字书写的美观程度。
(2)书写规范:j、q、x的书写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特别是q的书写,容易写成类似“9”的形状。教师需着重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笔顺和书写方法,确保书写规范。
(3)词汇应用:如何将所学声母与韵母进行正确拼读,并应用于词语中。教师应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这一难点,提高拼音水平。
举例说明:
(1)针对发音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声母卡片,让学生观看教师的口型,并进行模仿练习。同时,设计有趣的发音游戏,如“声母接龙”,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区分不同声母的发音。
(2)对于书写难点,教师可以准备大型的书写模板,让学生跟随模板进行临摹练习。同时,教师现场演示j、q、x的书写方法,并强调关键笔画,让学生注意观察和模仿。
其次,在书写环节,我发现有些孩子对j、q、x的书写笔顺掌握不够熟练,导致书写不规范。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书写练习的时间,并加强对笔顺的讲解和示范。
另外,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我发现孩子们的参与度很高,他们能够积极思考、互动交流。但也有一些小组在讨论时,个别成员过于活跃,而其他成员参与度较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注重平衡小组成员的参与,鼓励每个孩子都发表自己的观点。
(2)正确书写:j、q、x的书写方法及其与韵母的搭配。教师要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规范、美观的j、q、x,并注意与a、o、e等韵母的正确组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导学案【导学一】【课题名称】我们学汉字【教学目标】1. 认识几个简单的汉字。

2. 学会正确书写和识别这些汉字。

3. 提高对汉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准备】1. ppt课件和教具:分别展示和说明每个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特点。

2. 练字纸和钢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0分钟)1. 老师向学生展示一张印有苹果、鱼、人和树的图片,然后和学生一起游戏:“看图猜字”。

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猜测这些图片所代表的汉字。

2. 学生猜测完后,老师跟学生一起查看答案并解释每个汉字的意思。

二、课堂展示(15分钟)1. 老师分别在板书或ppt上展示苹果、鱼、人和树的汉字形状,并引导学生跟随老师的指示,重复书写每个汉字。

2. 老师利用教具,向学生展示每个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写字方法,并让学生模仿跟写。

三、小组讨论(15分钟)1. 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汉字进行讨论。

2. 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合作,讨论这个字的意思、读音、笔画和用法,并设计一段话或一首小诗来展示这个字的特点。

3. 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研究的汉字及相关信息。

四、练字活动(10分钟)1. 老师分发练字纸和钢笔,让学生在纸上书写他们最喜欢的那个汉字。

2. 学生边写字边仔细观察自己书写的每个笔画,纠正错误,并在纸上勾画出字的形状。

3. 老师在学生完成后,逐个点评学生的作品,指出正确和错误之处,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导学二】【课题名称】《小狗找骨头》阅读理解【教学目标】1. 理解《小狗找骨头》的故事情节。

2. 掌握照顾动物的责任和善待动物的道理。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ppt课件:展示故事情节和问题。

2. 黑板和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0分钟)1. 老师向学生展示一张印有小狗和骨头的图片,然后提问:“你们有没有养过宠物?”学生回答后,老师补充说:“我们今天要学习一则关于小狗和骨头的故事。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之第三单元学习目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之第三单元学习目标

本单元围绕“快乐”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小公鸡和小鸭子》《树和喜鹊》《怎么都快乐》。

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明白未来的社会是一个人们交流互动,空间不断扩大的全球化的社会。

因此个体要学会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会感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1.会认37个生字,会写2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课文。

3.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4.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懂得学会为他人付出是一种快乐。

1.会认37个生字,会写20个生字。

2.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3.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让孩子们懂得学会为他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

5.小公鸡和小鸭子………………………………………………………… 2~3课时6.树和喜鹊………………………………………………………………… 2~3课时7.怎么都快乐……………………………………………………………… 2~3课时 语文园地三………………………………………………………………… 2~3课时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本单元的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

5.小公鸡和小鸭子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用时:20分钟)结合看图,分段阅读。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这段。

提问:从他的朗读中你知道了什么?书中用的“一块儿”还可以怎么说?(一同,一起)2.学生自己读这段,对照课件观察:小公鸡和小鸭子长得有什么不一样?(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教师让学生轻声读这段,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在充分质疑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释疑:(1)为什么小公鸡捉到很多虫子?(2)为什么小鸭子捉不到虫子?2.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小公鸡和小鸭子一个捉到虫子,一个捉不到虫子?板书:捉虫子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1)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

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字音的概念,能正确朗读课文内容。

•掌握词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家庭成员的称呼。

2. 能力目标•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叙述家庭成员的情况。

•能够听懂老师的指导,跟读课文。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家庭的情感,增强家庭意识。

•培养学生的亲情意识,懂得家人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教授课文内容,让学生能够正确朗读。

•解释词语“爸爸”、“妈妈”等家庭成员的称呼,增加词汇量。

2.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音节的划分,帮助他们正确朗读生字。

三、教学过程1. Warm-up(5分钟)•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复习生字和词语。

2. Presentation(15分钟)•播放课文内容给学生听,让他们跟读。

•教授生字和词语的音读。

3. Practice(20分钟)•分组进行朗读练习,每组轮流朗读几段课文。

•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交流自己家庭的情况。

4. Production(10分钟)•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5. Summary(5分钟)•整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复习。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家庭成员展开,通过教授相关词汇和朗读练习,帮助学生增加词汇量及提高表达能力。

通过小组交流,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表述自己家庭情况,达到了情感目标。

然而,对于一些发音不准确的学生,需要加强个别辅导,提高朗读质量。

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图片教学,让学生通过图片联想词语,提高记忆效果。

同时,可以加入更多互动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氛围。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an en in un ün(教案 )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an en in un ün(教案 )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an en in un ün(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an, en, in, un, ün的发音和读音规律。

2.能够听、说、认读汉字an, en, in, un, ün及相关词汇。

3.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识字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an, en, in, un, ün音节的发音和读音规律以及相关汉字及词汇的认读。

•难点:部分汉字发音不规律。

三、教学准备•课件或板书。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

•相关练习题及听力材料。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唱《声音的记忆》或《小兔崽子学语文》等歌曲。

•教师用an, en, in, un, ün五个音节随机组合,让学生快速说出组成的音节。

2. 正式教学1.介绍an, en, in, un, ün五个音节的基本发音和读音规律。

如an的发音和读音都是鞍声;en的发音和读音都是恩声等等。

2.学习相关的汉字和词汇。

教师先为学生口头介绍,再出示相关练习题和听力材料,让学生练习和巩固汉字和词汇的认读。

•汉字an:庵、桉、胺、岸、案、蚕、餐、糠、殷、安、盦、氨等。

•词汇:–一个、安静、看板、面包、干草、椅子、贫困、月亮、唉声叹气、大言不惭、水晶鞋、手风琴等。

•汉字en: 恩、奄、蹶、摁、院、卷、踩、核、淀、阴、垠、增、云、基、勾、葵等。

•词汇:–女人、拥抱、轮廓、河边、宴会、淋浴、自卫、核桃、稻谷、阳光、保姆、吨位、孔雀、钢笔、耙子等。

•汉字in:音、印、引、烟、阴、吟、饮、因、音、银、茵、院、淫、荫、卷、坟等。

•词汇:–听音乐、小姑娘、纸印机、你怎么办、烟花、吟诵、饮水、因为、音乐厅、银行、茵茵、书院、淫荡、荫蔽、卷发、坟墓等。

•汉字un:温、均、群、葱、运、顺、汇、勋、菌、门、昆、闻、裙、卷、妇等。

•词汇:–女孩儿、温水、均匀、群山、葱花、运动会、按摩、勋章、蘑菇、大门、昆虫、闻风而动、裙子、卷起来、平妻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桃子游戏:
小组派代表戴上小猴子的头饰,到桃树上摘桃子。桃子背面是四声复韵母,哪只小猴子读对了,桃子就送给它。
四、总结回顾(用时:3分钟)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在拼音王国里玩得多快乐!说说你学到了什么?
概括本节课所得。(本节课我们和三个复韵母交朋友,知道了它们的读音和怎么写。)
指导学生拼读三个复韵母。
《ai ei ui》导学案
课题
ai ei ui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及ai ei ui及它们的四声,达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2.练习拼读音节,提高拼读音节的能力。正确书写规定的音节。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勤于动脑的习惯,乐于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重点
1.读准复韵母ai ei ui的音,认清复韵母的形。
(4)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标调规则。
(5)教学ai的四声与声母的拼读。
2.课间休息。
3.学习复韵母ei。
(1)引出韵母ei。
(2)看图,通过“妹”的读音引出ei。尝试ei的音,识记ei的形。
(3)在语言环境中进行四声练习。
(4)教学ei的四声与声母的拼读:声母轻短,韵母响,两音相连,猛一撞。4.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会复韵母ui。
5.学生练习拼读:
tuǐ、huì、duī、chuī、zuǐ、ruì、shuǐ。有能力的同学可以直读。
1.做游戏:拔萝卜。师:拔萝卜呀——
生:ei ei ei
师:用点力呀——
生:ei ei ei
师:齐心协力——
生:eiei ei
师:加油干呐——
生:ei ei ei
师:抱回家呀——
生:ei ei ei
2.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练习。(教师与学生合作)
(4)同桌再互说。
2.学生自己借助拼音拼读句子。
(1)同桌帮助,读一读。
(2)集体交流。
3.学生借助拼音读词语,认识生字“妹、奶”。卡片抽读练习。
4.学生口头标音节后反复读几遍,再用多种方法认记“妹、奶”这两个字,并学习用这个字组词。
教师指导学生看图学字、学词、学句。
四、学习儿歌(用时:9分钟)
kāi、ɡěi、huí、zāi、péi、shuǐ。
1.由慢速读到快速读。
2.拼一拼,读一读。kāi、ɡěi、huí、zāi、péi、shuǐ
二、学会标调(用时:5 分钟)
1.教师讲解标调方法。 2.教师推荐标调的儿歌。3.教师出示练习,巩固标调方法。
1.学生用手势跟随教师的讲解,书空,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字母或音节的发音。
2.拼读音节。
课前准备
1.制作拼音卡片。(师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
1.课件演示:做游戏。教师引入:小朋友,我们今天到拼音乐园去郊游,好吗?
2.多媒体课件出示“摘气球”的游戏。
3.揭示课题。
教师采取变魔术的方法出示课题。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导入(用时:4分钟)
1.教师抽读字母卡片,激励学生正确发音。
2.教师指导读ai、ei、ui的四声。
3.课件出示音节,指导学生练习拼读音节。
1.学生朗读字母卡片:
ai、ei、 ui。
2.学生按要求,边做手势,边朗读ai、ei、ui的四声。3. 学生练习拼读:
1.课件出示郊外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看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2.导问:老奶奶和小妹妹的位置是怎样的呢?(课件出示句子:奶奶在左,妹妹在右。)
3.引导学生读句子。
4.巩固音节:
出示“妹、奶”,口头标音节。
1.学生观赏图片,认真观察,看看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1)自己练说。
(2)同桌互说。
(3)指名说一说。
(5)学生练习拼读:
ɡāi、ɡuāi、tái、kāi、cāi、huài、kuài。
2.同学们做游戏。同桌掰手腕比赛。
3.学习复韵母ei。
(1)小组合作,通过观察、做游戏学习ei的音和形。(2)学生尝试读ei,并跟老师一起做游戏:拔萝卜。(3)复习标调歌,练习给ei标上四声,同桌合作练读ei的四声。
(4)学生练习拼读:lèi、bēi、péi、fēi、ɡěi、wéi、hēi。4.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复韵母ui。看图说话,学习ui的音和形。(教师注意指导发音的口形:由u到i,先圆后扁。)
5.教学ui的四声与声母的拼读。
1.学习复韵母ai。
(1)知道ai是复韵母。 学生明确:两个单韵母合在一起组成的新的韵母,我们叫它复韵母。ai是a和i手拉手组成的,是“复韵母”。
(2)读准ai。学生尝试念ai,全班同学观察、区别、评价。(同桌合作,互读互纠。)
(3)正确朗读ai的四声。
(4)学习标调歌:有a不放过,没a找o、e,i、u并列标在后。
(1)喂,你好,请问您是谁?(打电话)
(2)小女孩围围巾。(做动作)。
三、拓展训练,巩固韵母(用时:8分钟)
1.教师引领学生做游戏:给单韵母和复韵母找家。2.教师激励学生做竞争游戏——小猴子摘桃子
1.游戏:给单韵母和复韵母找家。根据多媒体课件出示:小白兔回家。
2.学生分组。先在组内竞争玩游戏,然后小组派代表戴上小猴子的头饰,到桃树上摘桃子。桃子背面是四声复韵母,哪只小猴子读对了,桃子就送给它。
鱼儿吐泡ü ü ü。
二、自主探究, 学习新知(用时:24分钟)
1.学习复韵母ai。
(1)课件演示:拟人化的复韵母ai。由单韵母引出对复韵母的学习。
(2)教师边评价、边示范,讲清发音要领:先张大嘴巴发a的口形,马上滑向i的口形,口形由大到小是有变化的,读得快一点儿,就是ai。
(3)在语言环境中进行四声练习。
1.伴随着《郊游》的音乐声,学生跟随老师依次做6个单韵母的动作。
2.游戏:摘气球。配乐朗读6个单韵母发音的顺口溜。并说出单韵母有哪些特征?
3.学生看老师变魔术,进一步明确今天的学习内容。
读一读。
单韵母,很重要,发音口形要摆好,
张大嘴巴a a a,
圆圆嘴巴o o o,
扁扁嘴巴e e e,
“1”字加点i i i,像个茶杯u u u,
2.学生读儿歌,记方法: 有a找a,无a找o、e,i、u并列标在后。
3.学生结合标调歌,先观察,再给ai、ei、ui标出四声调。
读儿歌。
儿歌(1):有a找a,无a找o、e,i、u并列标在后。
儿歌(2):有a在,把帽戴;a不在,o、e戴;要是i、u在一起,谁在后面给谁戴。
三、看图学词、学字、学句(用时:17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