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美赏析
山水美学鉴赏特点和方法
山水美学鉴赏特点和方法山水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艺术领域之一,它以山水自然景观为表现对象,通过艺术手法和审美观念的独特结合,呈现出独特的审美效果。
山水美学鉴赏具有一些特点和方法,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解释。
一、特点:1. 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山水美学鉴赏中,不仅关注自然景观的表现,更注重表达人文情感和思想境界。
艺术家通过绘画、诗词等艺术形式,将自然山水与人的情感、思想相融合,展现出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2. 虚实相生的表现方式:山水美学鉴赏中,艺术家常常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通过留白、抽象等手法,表现出山水的神秘与变幻。
虚实结合的艺术形象,既有现实的表现,又能引发观者的联想和想象,给人以超越现实的艺术享受。
3. 艺术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山水美学鉴赏追求艺术性与审美性的统一,既要求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又要求作品能够引起人们的审美共鸣。
艺术家通过构图、色彩、线条等手法,使作品具有美的价值和艺术表现力,使观者在欣赏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和享受。
二、方法:1. 观察:山水美学鉴赏的第一步是仔细观察作品。
观察时应注意作品的整体布局、构图、线条、色彩等因素,以及作品所表现的主题和情感。
通过观察,可以感受到艺术家对山水的独特见解和艺术表达。
2. 深入思考:观察之后,需要对作品进行深入思考。
思考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意境,思考艺术家运用的手法和表现方式,思考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
通过深入思考,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体验到其中的艺术魅力。
3. 比较鉴赏:在进行山水美学鉴赏时,可以将不同艺术家的作品进行比较。
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价作品,发现不同艺术家的表现风格和艺术特点。
同时,比较也可以拓宽我们的审美视野,增加对山水美学的理解和欣赏。
4. 与文化背景联系:山水美学鉴赏需要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进行联系。
中国山水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蕴含了许多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
通过了解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山水美学的独特之处。
有意境的山水画加赏析
有意境的山水画加赏析哇塞,有意境的山水画啊,那可真是太神奇啦!就好像是一个超级厉害的魔法,能一下子把你带到一个特别特别美的地方。
我记得有一次啊,我看到一幅山水画,哎呀妈呀,那简直了!那山啊,就跟真的一样,高高大大的,好像在跟我说:“嘿,小子,快来爬我呀!”那水呢,清得能看见水底的小鱼小虾,就跟镜子似的。
我当时就在想,这画画的人可太牛了吧,咋就能画得这么像呢?你说这山水画为啥这么有意境呢?我觉得吧,可能是因为它能让你感觉自己好像真的在那个地方。
就像你走进了画里一样,能闻到花香,能听到鸟叫,哎呀,那感觉可太棒啦!也许是画家有一双特别厉害的眼睛,能看到我们看不到的美,然后再用画笔给画出来。
有时候我看着那些山水画,就会想,要是我能住在画里该多好啊。
每天看着那么美的山山水水,心情肯定特别好。
不过呢,这也只是想想啦,哈哈。
你们有没有发现啊,山水画里的那些树啊草啊,都好像有生命似的。
它们就像是在跳舞,在唱歌,可有意思啦!这是不是画家给它们施了魔法呀?哎呀,我又跑题啦!说回山水画的意境哈,真的是很难用语言来形容。
就好像你吃了一块特别好吃的巧克力,你想告诉别人有多好吃,但是就是说不出来那种感觉。
我还记得有一次去爬山,那山上的景色就跟山水画里的差不多。
我当时就在想,这大自然不就是一幅最大的山水画嘛!那时候我才真正明白,为啥画家们都喜欢画山水,因为真的太美啦!你们说,以后会不会有一种机器,能把真正的山水直接变成一幅山水画啊?那可就太好玩啦!哈哈,我这想法是不是有点太离谱啦?不过谁知道呢,说不定以后真能实现呢!总之啊,有意境的山水画就是特别特别棒,能让你感受到不一样的世界,能让你的心情变得超好。
你们要是还没看过,可得赶紧去看看,保证让你们大吃一惊!你们觉得我说得对不对呀?。
描写山水的佳句并赏析
描写山水的佳句并赏析1. 赏析描写山水的名句1.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唐代刘禹锡描写登上岳阳楼眺望洞庭湖的美景2.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同簪,zān〕.----唐朝著名诗人韩愈描写桂林山水3.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晓景》5.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8.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9.疯疯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10.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栾家濑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1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1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13.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14.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温庭筠:瑶瑟怨15.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争雨来!----曾巩:西楼。
2. 描写山水的古诗名句和赏析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百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度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清晨开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
壶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汨其版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描写山水的诗句及赏析
描写山水的诗句及赏析
青山绿水
一、诗句
(1)高山流水间,清泉凝澈变。
——《唐诗三百首》
(2)碧山青天外,见证古今间。
——《诗经·九章》
(3)山川愁思幽,恰似行路游。
——《中华上下
五千年》
(4)这山影又向斜照,那水墨更交流流。
——郑元恢《山水诗》
(5)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李白《静夜思》
二、赏析
(1)唐诗《三百首》中“高山流水间,清泉凝澈变”一句,叙述山川之间清泉凝结,形成景致,令人想象无限,仿佛可见山林处的湖光瀑影,景色无限美好。
(2)《诗经》中“碧山青天外,见证古今间”,叙述了山川之间的历史景观,山水景色的历史见证着自古以来的秩序,古老的变迁也在碧山青天之间,展现出古代文明的靓丽景象。
(3)《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山川愁思幽,恰似行路游”,这句诗就是把山水之间的哀伤感、古朴质朴之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不偏不倚,只以心灵感悟千古,形象地诠释出山林一览无余的大气感觉,让人心旷神怡。
(4)郑元恢《山水诗》中“这山影又向斜照,那
水墨更交流流”,这句诗以具体形象词表达出山水之间的景象,表现出了山绿水碧之间缤纷多彩三
景共醉的盛景,让此处的童蒙大自然的无穷辉煌
得到充分的描绘,宛如精灵出没,神奇而不失醉
人格调。
(5)李白《静夜思》中“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
一带伤心碧”,从词句上可以描绘出动人山水之间恬静淡雅的画卷,烟如织,柔和甚至带着些许凄凉,一带伤心碧,蓝天碧海的心境被萦绕入心中,留给人们的是恬静的大自然风光,淡雅的情怀。
赏析秋山烟云山水画作感悟
赏析秋山烟云山水画作感悟“秋山烟云”这四个字,仿佛已经描绘出了一幅宁静、深远的山水画卷。
在艺术的世界里,秋山与烟云是两个非常富有情感的元素,它们结合在一起,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美感。
秋山,是成熟的象征,是收获的季节。
它的色彩斑斓,层次分明,仿佛是大自然的调色板。
画家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秋山的丰富色彩和纹理展现得淋漓尽致。
你可以看到那金黄的树叶、深红的枫林、翠绿的松柏,以及山脚下若隐若现的村庄和流水。
每一处细节都仿佛在讲述着秋天的故事,勾起了人们对季节变换的感慨和对大自然的敬畏。
而烟云,则是秋山的最佳伴侣。
它们缭绕在山间,给画面增添了几分神秘和梦幻。
烟云的轻盈与秋山的厚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烟云的变幻莫测,仿佛是画家在诉说着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在烟云的笼罩下,秋山变得更加柔美和宁静,仿佛是一个人间仙境。
这幅画作所传达的情感是复杂的。
它既有对秋天的赞美,也有对自然之美的敬畏。
当你仔细观察画面时,你仿佛可以听到风在吹过树叶的声音,看到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的光影。
你甚至可以感受到山间的清新空气和那淡淡的草木香。
这是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是一种心灵的洗涤和放松。
从艺术技巧的角度来看,这幅画作的构图、色彩运用和笔触都表现出了高超的技艺。
画家对细节的处理非常到位,无论是山石的纹理还是树木的枝叶,都栩栩如生。
整幅画面的色调也非常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
总的来说,“秋山烟云”不仅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作,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
它让我们重新认识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与自然的每一次亲密接触。
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我们或许应该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韵律和美好。
美术_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赏析_课件
八年级美术名师课程
高远 • 将观者视角置于低处,
看什么都高大雄伟。
平远 • 往往用来呈现视野里眼
八年级美术名师课程
高远 • 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将观者视角置于低
处,看什么都高大雄伟。
平远 •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往往用来呈现视野
辽阔的画面。
深远
丈山 尺树 寸马 豆人
游春图 隋 展子虔
八年级美术名师课程
高山仰止 ——《溪山行旅图》
八年级美术名师课程
三段式构图
将画面分成三个部 分。
溪山行旅图 北宋 范宽
八年级美术名师课程
八年级美术名师课程
全景式构图
一种视野辽阔的画 面构图方式。
八年级美术名师课程
均衡
画面内容给人以视 觉上的稳定。
八年级美术名师课程
八年级美术名师课程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一)
八年级美术名师课程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 (一)
八年级美术名师课程
借景抒情 元
北宋 高山仰止
隋 咫尺千里
山水画之旅
东晋 萌芽
八年级美术名师课程
萌芽 ——《洛神赋图》
八年级美术名师课程
树 山
洛神赋图(局部)东晋 顾恺之
八年级美术名师课程
内容 • 山水、树木、人 物
平远 往往用来呈现视野辽
阔的画面。
深远 如同借给观者一双千里眼。
鹊华秋色图 元 赵孟頫
八年级美术名师课程 鹊华秋色图 元代 赵孟頫
八年级美术名师课程
八年级美术名师课程
自写小像 元代 赵孟頫
八年级美术名师课程
内容 • 山水、树木、建 筑、人物
构图 方法
•
10幅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
10幅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001 《洛神赋图》东晋顾恺之宋人摹本绢本设色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顾恺之(345-406),字长康,昆陵人,诗文书画皆能。
画风细劲柔和,笔墨连绵不缀,有“游丝描”之称。
此画是以曹植的《洛神赋》为蓝本创作的。
此长卷采用连环画的形式,随着环境的变化让曹植和洛神重复出现。
从开头描写平静的水面上出现飘飘若仙、含情脉脉的洛神,似来又去与曹植处于可望而不可及的无限惆怅之中。
后几段画洛神在云间遨游,或与曹植在一起游赏。
最后画洛神驾六龙云车而去,曹植坐舟追寻。
此画用色凝重古朴,具有工笔重彩画的特色。
山水树石均用线勾勒,而无皴擦,与画史所记载的“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时代风格相吻合。
002 《游春图》隋展子虔唐人摹本绢本设色纵43厘米横80.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展子虔, 渤海(今山东阳信)人。
历北齐、北周、隋三个朝代。
擅长画道释、人物、鞍马、楼阁和山水,创立新意,是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绘画大师。
此画描绘达官贵人在风和日丽的春天踏青游乐的情景。
《游春图》的艺术表现手法有两大特点: 一是青绿勾填技法的运用。
山石树林有勾无皴, 填以青绿色为主的厚重色彩,二是在构图上, 脱离了魏晋时期作为人物画背景的“人大于山, 水不容泛”的处理方式, 而变为以山水为主, 人物只作点景出现的独立完整的山水画, 具有与自然景物的空间关系相适应的“远近山水, 咫尺千里”的画面效果。
003 《江帆楼阁图》唐李思训绢本设色纵101.9厘米横54.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图表现游春情景, 近景山岭间有长松桃竹掩映,山外江天空阔, 烟水浩淼,意境深远。
整个画面山势起伏, 江天辽阔很有气势。
山石林木以曲折的细笔勾勒, 画树交叉取势, 变化多姿。
山水构图的整体大势与局部“豆马寸人, 须眉毕露”的一丝不苟的精致描写, 统一在一起。
山石着色, 以石青、石绿两种浓重色彩, 显得金碧辉煌。
李思训继承和发扬了展子虔的青绿山水画技法, 已形成“青绿山水”或“金碧山水”。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
1.《千里江山图》:这幅画是北宋时期的著名画家王希孟所作,其画面宏伟壮阔,以秀美的江山为主题,充满了山川河流的美妙景色。
2.《红岩》:这是中国现代画家李可染的代表作,其以华丽的色彩和独特的构图手法描绘了岩石的质感和山水的壮美。
3.《清明上河图》:这是北宋时期著名画家张择端所作,由于其画面十分细致入微,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因此被誉为中国古代城市景观画的代表之一。
4.《富春山居图》:这是元朝著名画家黄公望所作,其画面通过对山水、人物、建筑等元素的巧妙组合,形成了一幅别具匠心的山水人物画。
5.《春山图》:这是明朝画家唐寅的代表作,其画面以一片春天的山野为主题,通过流畅的线条和浓郁的色彩,呈现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6.《游春图》:这是清朝著名画家郎世宁所作,其画面通过对春天的山水、花鸟等元素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7.《潇湘图》:这是明朝画家文征明的代表作,其画面以潇湘江的景色为主题,通过描绘江水、山岳、人物等元素,呈现出了一幅富有诗意的山水图。
8.《山水十二屏》:这是元朝著名画家王冕所作,共分为十二幅画,每幅画呈现出不同的山水景色,构成了一幅宏伟壮观的山水长卷。
9.《溪山行旅图》:这是唐朝画家王维的代表作,其画面以溪山
的景色为主题,通过描绘山水和人物的互动,刻画出了山水间的和谐之美。
10.《断桥残雪图》:这是明朝著名画家文征明所作,其画面通过对断桥和残雪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冷峻、凄美的山水美感。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国画山水是中国绘画中的重要流派,通过描绘山水自然景观,表现出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
以下是中国国画山水史上十幅著名的名画赏析。
1.《寒山拾得图》这幅画是元代文人画家夏圭的代表作,他通过绘制冷峻的山岳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画中的人物形象含蓄而又富有内涵,让人在沉思之余能够感受到生命的真谛。
2.《千里江山图》这幅画是北宋名画家王希孟的代表作。
画面以江山为主题,将中国的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融为一体,展现了北宋时期的繁荣和美好景象。
画面中的山水风光、建筑物和人物形象都精细细致,耐人寻味。
3.《溪山行旅图》这是南宋时期画家马远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山水、建筑、植物和人物,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感悟。
画面中的色彩清新淡雅,托出了自然的恬静与无穷魅力。
4.《清明上河图》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山水画之一。
画面中除了细腻的山水画面外,还描绘了市井百态和民俗文化,将山水画与人文画融合,展现了中国古代城市生活的奇妙魅力。
5.《千里江山图》明代画家徐渭的代表作,画面宽阔恢弘,以长江为主线,描绘了江南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画面中的各种元素相互映衬,表现出一种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理念。
6.《齐白石山水画》齐白石是中国20世纪著名的画家,其山水画作品具有强烈的个性和特色。
他擅长表现形体的变化和色彩的饱满,使得他的山水画具有强烈的审美效果和艺术魅力。
7.《李可染山水画》李可染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山水画家,他的作品以色彩饱满、构图新颖为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山水画作品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美”概念,引领了中国现代山水画的发展方向。
8.《黄宾虹山水画》黄宾虹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山水画家,他通过对山水画的技法和审美观念的革新,使得中国传统山水画得到了新的发展。
他的山水画作品色彩明艳、构图精妙,表现了他独特的审美理念和个性。
9.《吴昌硕山水画》吴昌硕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山水画家,他的山水画作品风格独特、气韵生动,表现出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理解和探索。
白日依山尽赏析山水之间的宁静与和谐
白日依山尽赏析山水之间的宁静与和谐夏日的午后,我来到了一个风景秀美的山水之间。
这里的山势雄伟,水流缓慢,青山翠谷,绿树成林。
白日透过蓝天洒落下来,映照着山的轮廓,水的清澈。
站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氛围。
站在山巅俯瞰,蜿蜒的山路在山坡上弯曲前行,犹如一条优雅的绸带。
山间的绿树掩映下,偶有人走过,缓缓地,不急不躁。
远处的田野里,伏案劳作的农民,和着山风的吹拂,似乎也变得轻松起来。
这里的宁静并不是因为没有人的喧嚣,而是人们能够在忙碌中找到内心的平静。
水流从山脚下悠然流过,波光粼粼,宛如镜面。
几只小鸟在水面上翩翩起舞,水草随着水流轻轻摇曳。
天边的夕阳将水面镀上了一层金色,仿佛是一幅宝石般的画卷。
这里的和谐并不是因为没有矛盾与冲突,而是万物在自然中互相依存,和谐共生。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句诗语描绘了白日的从山脚下慢慢落下,黄河水顺流而下的景象。
白日的依山尽,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就像是大自然的一种守望。
它没有嘈杂与浮躁,只有平淡与宁静。
而黄河入海的景象更是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宏伟与壮丽。
白日依然是白日,山依然是山。
这样理所当然的事实背后,却蕴藏着一种深刻的内涵。
它告诉我们,生活中的宁静与和谐并不是需要追求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存在于我们最日常的生活中。
它不需要外在的干涉,只需要我们内心的体验。
站在山水之间,我不禁想起了古人的诗词。
他们的笔下描绘了大自然的壮美,也表达了他们内心的感悟。
这些作品中包含了他们对宁静与和谐的追求,他们的创作源于生活,却超越了生活本身。
这让我想到,对于我们来说,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一种伟大的课题。
宁静与和谐,是一种圆融,是一种平衡,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共生。
只有当我们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周围的自然相互和谐,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我们可以选择走进山水之间,让白日依山尽,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也可以将这种体验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与家人朋友共同分享。
白日依山尽,那是一种自然的律动,也是我们内心的声音。
描写山水的诗歌及赏析
描写山水的诗歌及赏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化需要的增加,诗歌艺术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关注。
而描写山水的诗歌作品,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传统之一。
在这些诗歌作品中,山水被描绘得细致入微,墨色淋漓,画面独具特色,令人感受到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的完美融合,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底蕴。
首先,描写山水的诗歌作品中,山和水都是作品的主要表现对象。
诗人们用娴熟的语言描绘了山水的形态、色彩和气势,通过对山水的细致描绘,让读者感受到山水的壮美和神韵。
例如《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静谧的夜晚,明月的美丽,以及诗人思乡的情感。
《寻隐者不遇》中“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虽然没有直接描述山水的美丽,但通过诗人对山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山的博大和威严,以及诗人探寻真理的追求。
其次,在描写山水的诗歌作品中,诗人们也用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经历,赋予山水以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义。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摇巨浪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达到了情感交融的效果。
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则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和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总体来看,描写山水的诗歌作品,不仅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独特艺术形式。
在这些作品中,诗人们用精湛的语言技巧,揭示了山水之美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将自己的情感和人生经历融入其中,赋予了山水以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欣赏这些诗歌作品,感受山水之美,领略人文之美,从中汲取灵感和启示,丰富自己的文化修养。
第十讲 宋代山水画赏析
窠石平远图》 图17 [宋]郭 熙《窠石平远图》 宋郭
《寒林图》郭熙 北宋 寒林图》
郭熙《早春图》 郭熙《早春图》
同时,与郭熙画风相近的另一位画家王诜( 字晋卿, 同时,与郭熙画风相近的另一位画家王诜(1048-1104年),字晋卿,祖 年),字晋卿 籍太原,北宋开国功臣王全斌之后,娶英宗之女为妻,封驸马都尉。 籍太原,北宋开国功臣王全斌之后,娶英宗之女为妻,封驸马都尉。善书 富收藏,常与苏轼、黄庭坚、米芾、李公麟等文人书画家交往。 画,富收藏,常与苏轼、黄庭坚、米芾、李公麟等文人书画家交往。其山 水清润明快。水墨、丹青俱佳。流传作品有《渔村小雪图》 水清润明快。水墨、丹青俱佳。流传作品有《渔村小雪图》、《烟江叠嶂 梦游瀛山图》 王诜《渔村小雪图》 图》、《梦游瀛山图》等。王诜《渔村小雪图》局部
范宽《雪山萧寺图》 范宽《雪山萧寺图》
雪景寒林图》 范 宽 《雪景寒林图》
2.北派山水的集大成者――郭熙 .北派山水的集大成者 郭熙
郭熙,字淳夫,河南温县人,生卒不详,约活动于英 郭熙,字淳夫,河南温县人,生卒不详, 神宗、哲宗三朝( 初为御书院艺学, 宗、神宗、哲宗三朝(1064-1110年)。初为御书院艺学, 年)。初为御书院艺学 后为御画院艺学、待诏直长, 后为御画院艺学、待诏直长,在艺术上与关李范三家相媲 他主要继承李成传统,又吸收其他名家之长。 美。他主要继承李成传统,又吸收其他名家之长。他强调 山水画要有诗意,可望可即可游可居, 山水画要有诗意,可望可即可游可居,“不下堂筵而坐穷 泉壑。 发展了积墨法。在工具方面,进行大胆尝试, 泉壑。”发展了积墨法。在工具方面,进行大胆尝试,用 用墨,笔法都有新的尝试和创造。 笔,用墨,笔法都有新的尝试和创造。他的山水取法李成 而自成一格,开创了北宋山水画的新局面。画树挺劲, 而自成一格,开创了北宋山水画的新局面。画树挺劲,枝 头象鹰爪,画山耸拔盘回,折落有势;格局千态万状, 头象鹰爪,画山耸拔盘回,折落有势;格局千态万状,变 化丰富,故被誉为“独步一时” 化丰富,故被誉为“独步一时”。 今存主要作品有《早春图》、《关山春雪图》、《幽 今存主要作品有《早春图》 关山春雪图》 谷图》 窠石平远图》 谷图》、《窠石平远图》等。此外经其子郭思整理的理论 著述《林泉高致》 概述了他的创作经验,具有重要价值。 著述《林泉高致》,概述了他的创作经验,具有重要价值。
春到山水间赏析
春到山水间赏析春天是大自然的复苏之季,也是人们心灵的归宿之地。
在春天的脚步逐渐靠近的时候,山水之间的美景便开始展现出它独特的魅力。
赏析春天的山水景色,不仅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妙,还能体味到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宁静与安详。
春天的山水之间充满了勃勃生机的景象。
在这个时候,山间的树木开始抽出新芽,草地上的鲜花争相绽放。
一片翠绿的山林中,点缀着五彩斑斓的花朵,如同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
漫步在山间小道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受着春天的气息,仿佛身心都得到了净化和放松。
这样的景象给人一种融入自然、与大自然共舞的感觉,让人心旷神怡。
春天的山水之间流淌着清澈的溪水,给人一种宁静与安详的感觉。
山间的小溪在春天中显得格外清澈,水流潺潺,仿佛一曲轻柔的旋律。
沿着溪水漫步,可以看到溪水中游弋的鱼儿和嬉戏的蝴蝶,它们给山水增添了一抹生机和活力。
微风吹过,溪水泛起阵阵涟漪,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这样的山水景色让人心情平静下来,远离尘嚣,疏导心灵,使人感到宁静与和谐。
春天的山水之间还有壮丽的山峦和奇特的地貌。
在春天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山峦显得格外雄伟壮观。
高耸入云的山峰,如同天柱一般,给人一种威严和壮观的感觉。
山峦之间的峡谷、溪流,以及奇特的地貌,更是给人一种神秘和奇幻的感觉。
走在山间小道上,可以欣赏到山峦的雄伟和地貌的奇特,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
这样的山水景色让人感叹大自然的伟大和神奇,也让人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微弱。
春天的山水之间还有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
在山水之间,各种生物都能找到自己的家园。
山间的鸟儿在树枝上欢快地歌唱,昆虫们在草丛中嬉戏。
这些生物们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彼此依存、共生共荣。
春天的山水景色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也让人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赏析春天的山水景色,能够让人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春天的山水之间勃勃生机的景象、清澈的溪水、壮丽的山峦和奇特的地貌,以及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都给人以宁静、安详和愉悦的感觉。
描写山水的诗词名句赏析
诗词鉴赏/热点专题描写山水的诗词名句赏析【导语】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
虽然诗中不一定纯写山水,亦可有其他的辅助内容,但是呈现耳目所及的山水状貌声色之美,则必须为诗人创作的主要目的。
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欣赏下描写山水的诗词名句,欢迎阅读!描写山水的诗词名句篇一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二首》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叶绍翁《夜书所见》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刘禹锡《陋室铭》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朱庭玉《天净沙·秋》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白居易《白云泉》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李贺《李凭箜篌引》描写山水的诗词名句篇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宋代山水画美术赏析
宋代山水画美术赏析
宋代山水画是中国美术史上重要的一个部分,它标志着中国山水画的成熟和高峰。
在宋代,山水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技艺和表现形式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以下是对宋代山水画的美术赏析:
1. 构图与布局:宋代山水画的构图讲究层次感和空间感,通过山水的远近、虚实、疏密等手法,创造出深远的空间效果。
画家善于运用“透视法”和“计白当黑”等技法,使得画面层次丰富,有深度。
同时,宋代山水画的布局十分精巧,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提炼和取舍,使得画面简洁而富有诗意。
2. 笔墨与线条:宋代山水画的笔墨技法已经相当成熟,画家们运用各种笔法,如“披麻皴”、“斧劈皴”、“云烟皴”等,表现出山石、树木、水流等自然景物的形态和质感。
同时,宋代山水画的线条极富表现力,通过线条的粗细、曲直、刚柔等变化,表现出景物的动态和生命力。
3. 色彩与调色:宋代山水画的色彩运用十分讲究,画家们善于运用各种色彩,表现出自然景物的丰富多彩。
同时,宋代山水画的调色十分精细,画家们通过在墨中加入不同量的水分和颜色,调制出各种深浅、浓淡的色调,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和真实。
4. 意境与情感:宋代山水画不仅仅是表现自然景物,更是表达了画家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宋代山水画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与自然合一、与天地同呼吸的境界。
同时,宋代山水画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精神,
表现出浓厚的人文气息。
总之,宋代山水画是中国美术史上的瑰宝,它以其高超的技艺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画的重要代表之一。
通过对宋代山水画的赏析,我们可以领略到中国画的独特魅力和精神内涵,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
古代中国山水画的审美特点与艺术表现
古代中国山水画的审美特点与艺术表现古代中国山水画是一种独特而受人赞赏的艺术形式,它以山水为主题,通过精妙的笔墨和构图,表达了画家对自然景观的审美情感。
这种艺术形式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独特特点,又具有深远的艺术感染力。
古代中国山水画的审美特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它追求的是自然的美。
古代中国山水画强调的是自然景观的准确再现,注重捕捉景物的真实面貌。
画家通过对山水的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敬佩之情。
其次,它讲究的是画面的空间感。
山水画往往通过远近分明的构图表现出深邃的空间感,使观者感受到无穷无尽的广袤和宁静。
这种空间感的表现不仅仅是局限于画面的远近,更是体现出作者对于宇宙间无边无际景物的感知和把握。
再者,它追求的是画面的意境。
古代中国山水画以绘画大师师法自然的方式,通过潜心的辛勤创作,表现出令人神往的意境,使观者在欣赏时感到心旷神怡,引发无穷的思索。
古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表现也十分丰富多样。
首先,它以“拟古”为主要手法。
拟古是指画家在表现自然景观时,通过模仿古代名家的笔墨风格和画技,以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画家往往会刻意运用简练的线条和富有节奏感的构图,使画面更富动感。
其次,它注重的是“墨意的相互渗透”。
古代中国山水画尤其强调墨色的运用,通过淡墨渲染和浓墨点染的方式,表现出景物的质感和层次感。
这种墨色运用的独特技巧,使观者在赏析时能够感受到深邃的神秘和宁静。
再者,它也注重画面的结构和布局。
画家在构图时通常采用“三重构图法”或“九宫格构图法”,以突出画面的主题和氛围。
这种构图方式不仅使画面更加有序,而且也更容易引导观者的视线。
古代中国山水画的审美特点与艺术表现深深影响了后世的绘画创作。
这种艺术形式不仅在中国,也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它不仅为后世的绘画提供了独特的艺术样式和技法,更为人们的审美观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发。
鉴赏古代中国山水画不仅仅是欣赏一幅美丽的画作,更是进入一个富有诗意和哲理的境界。
描写山水的诗句与赏析[修改版]
第一篇:描写山水的诗句与赏析第七讲山水诗词鉴赏【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讲述中国古典山水诗词发展的脉络,分析其中的名篇佳作,归纳出文化意蕴。
【教学重点、难点】山水诗词中的文化意蕴。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山水诗词的形成与发展孔子说:“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 山水诗,诗歌的一种。
以山水名胜为主题,表现山水自然美的抒情诗。
对景物观察细致、形象清新逼真、语言富丽精工是其主要特点。
先秦时代,《诗经》、《楚辞》出现大量描写山水景物的诗句,但没有把山水风光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加以描写,而是作为劳动生活的背景或比兴的媒介。
建安时期,出现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曹操的《观沧海》,描绘了山、海、秋色壮美景象。
山水诗和田园诗的兴起和发展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不少文人啸咏山林,隐逸之风遂兴,东晋陶渊明归隐田园,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歌咏田园风光与农家生活,在诗歌中开辟了一块艺术新天地,宣告了田园诗的诞生。
随着魏晋玄学的兴起,文人们受老庄思想的影响,由崇尚清谈走向爱好山水,希企通过观赏自然来领略玄理,从而使描写自然为主的山水诗逐渐代替了玄言诗。
谢灵运由于政治上的失意,优游于山水之间,成为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从此确立了山水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此后,经过南朝诗人谢朓等人的努力,山水诗得到进一步发展,以其清新、秀丽的风格与边塞、宫怨等其他题材的诗歌相区别。
至盛唐,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一大批诗人继承陶渊明田园诗、谢灵运山水诗的传统并融会了两家的特点,从而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并达到文学史上的颠峰状态。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水诗撷英曹操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
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论此诗“有吞吐宇宙气象”。
董晴野32幅山水佳作赏析
董晴野32幅山水佳作赏析天水已故著名书画家董晴野先生是天水近百年来颇具影响力的传统文人之一,其诗、书、画、印、雕塑、古琴均具极高水准,本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展示天水文人精神的宗旨,由天水日报社主办的天水最权威的新闻综合门户网站天天天水网书画频道经多方搜集,现精选出其山水画作32幅,并逐幅配以文稿解读,以嗜读者。
董晴野(1924-2012年),原名董青海,甘肃天水人。
曾任世界文化艺术大奖(中华区)评定中心顾问、国际书法家协会会员、国际美术家协会会员、世界中文作家学会会员、世界美术联合会中韩文化艺术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委员、文史研究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汉唐诗书画研究院董事长、天水诗书画研究院院长等。
1945年考入西北大学学习,1946年又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现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1949年毕业后在部队从事战地服务工作,1952年转业到天水,先后从事教育、文化、文物管理、考古等工作。
擅书法、国画、雕塑、诗词创作以及考古课业,酷嗜古琴操缦。
学书从“二王”入手,师从潘天寿先生学书法,得冯国瑞先生指教,师从林风眠先生学油画,师从黄宾虹先生学国画,师从周轻鼎先生学雕塑。
作品及传略刊入《世界美术作品选集》、《世界当代著名书画家真迹博览大典》、《当代中国书法家辞典》、《当代中国诗词精选》、《中华诗词学会人名辞典》、《中国当代语词家辞典》、《中华诗粹》、《中华诗词五百家》、《华夏吟友》等多种部集。
2009年荣获由世界文化艺术大奖评定中心、世界杰出华人联合会、国际中华艺术家协会联合评选的“世界文化艺术最高美学成就奖·金奖”,1999年世界科学院授予荣誉博士金质奖章及证书,1989年国际诗词大赛获特级佳作奖,1997年在纽约世界第一届书画大赛中获特优证书。
黄河碑林刻有诗碑,兰州九州台刻有文碑,孔子碑林有《论语》节录碑。
著有《麦积山佛教艺术的美学基础》、《语言学在诗词中的特殊运用》等巨作。
山水之情如此美作文 加赏析
山水之情如此美作文加赏析在繁华喧嚣的城市里待久了,内心总是渴望着能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去感受那一份宁静与美好。
去年夏天,我终于有机会踏上了一段让我终身难忘的山水之旅。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我背着简单的行囊,怀揣着满心的期待,坐上了开往山区的大巴。
随着车子的前行,城市的高楼大厦逐渐被抛在身后,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郁郁葱葱的田野和连绵起伏的山峦。
大约过了几个小时,车子在一个山脚下停了下来。
一下车,我就被眼前的景色震撼到了。
只见眼前的山峰高耸入云,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
山间云雾缭绕,那些云雾就像是仙女的裙摆,轻盈地飘荡在山间,给山峰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我沿着一条蜿蜒的小路开始登山。
脚下的小路是用石头铺成的,石头上布满了青苔,走在上面有些滑溜溜的。
小路的两旁是各种各样的野花野草,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我打招呼。
我忍不住停下脚步,仔细观察起这些小花小草来。
有一朵紫色的小花引起了我的注意,它的花瓣小小的,呈喇叭状,花蕊是淡黄色的,上面还沾着几滴晶莹的露珠,看起来可爱极了。
我轻轻地抚摸着它的花瓣,感受着它的柔软和娇嫩。
继续往前走,我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
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出现在眼前。
溪水在石头间欢快地流淌着,溅起一朵朵白色的水花。
我蹲下身子,用手捧起一捧溪水,凉凉的,感觉特别舒服。
溪水里有一些小鱼小虾在欢快地游来游去,它们的身影在水中若隐若现,给小溪增添了不少生机和活力。
我把鞋子脱掉,挽起裤脚,走进了溪水中。
溪水没过了我的脚踝,脚底的石头有些硌脚,但那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感觉让我忘却了一切不适。
沿着小溪往上走,山势越来越陡峭。
我不得不手脚并用,攀着石头和树枝往上爬。
就在我累得气喘吁吁的时候,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个小瀑布。
瀑布不大,但水势却很猛,水花四溅,发出“哗哗”的声响。
瀑布下方有一个水潭,潭水碧绿碧绿的,就像一块巨大的翡翠。
我走到水潭边,找了一块石头坐下来,静静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水美赏析
“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
遍布全国的名山胜水千姿百态,是祖国大好河山的精髓。
自古以来,人们与山水相依相傍,视山水为安身立命之所,人们在应用和改革山水的进程中,与山水结成各种对象性关系。
在实践中,山水既为人们供给必须的生活资源,又是人们实践的重要对象,人们从自身的需求动身,把山水视作适用的对象、崇敬的对象、审美的对象,对山水加以观赏、歌唱和夸奖。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的进步,人们乐于游山玩水,欣赏名山大川绮丽风光中,对山水美的观赏与人们的精力生活、道德观念接洽起来,作为真、善、美的一种象征,以物喻人,移情寄性。
使山水的审美情趣进入以物“比德”和赏景“畅神”的境界。
山水何以美?春秋时期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何也?“出云风以通天地之间,阴阳合和,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以飨。
”将山看成沟通天地,和合阴阳的主要事物及雨露源泉,是抚养万物,养育百姓的基本,具有与“仁者”忘我品格相比美的特点,所以它是美的。
而水,孔子以为它忘我给予万物,“似德”;所到之处有性命成长,“似仁”;下贱波折而循其理,“似义”;浅者风行,深者不测,“似智”;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董必平,“似正”;其万折必东,“似意”;所以,君子见大水必欣赏,这就是说,水具有与“君子”或“知者”的德、仁、义、智、勇等品德相相似的特点,所以它是美的,令人愉悦的。
山脉起伏变更,表示一种高尚美。
登高远眺,使人从有限的视觉空间升腾到无穷的视觉空间,心灵的欢高兴感油然而生。
在古代的文学诗词中表示这类美感比比皆是。
“落日登高屿,悠悠望远山”(储光曦);“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李白);“山,刺破青天锷未残”(毛泽东)。
山的高尚挺立,就是山美的魅力所在。
人们爱好高山,攀缘高山,就是在体验山的宏伟中,得到精力上的享受。
观山必需登山,只有不畏艰巨险阻,随着山势高度上升,视野开阔,才干更深切地领略山的博大与精深,使精力上得到升华,才会吟咏出“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的千古佳句。
山水美以它独特与多变的丰姿而引人入胜。
云南路南石林,各种山石奇形怪状拔地而起,构成峰峦栩栩如生,似一片莽莽森林,又如万顷汹涌波澜,此情此景,怎不令人拍案称奇叫绝。
锦绣绮丽的黄山,山石巍峨,劲松多姿,烟云变幻而成为景致名胜。
张家界郁蓊林海,奇特山石,一个山石一个景,游人无不赞叹其造物主的鬼斧神工。
山的宏伟独特,与众不同,是山水美受人青睐之所在。
大自然中,山水受气象影响及草木发芽、开花、成果、冬眠变更,使山水也随四季而变幻其面孔。
“水光潋艳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不同气象,使西湖美景显示不同的美感。
“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随气象转换,山水美感也呈现不同神情与风度。
宋书法家米芾说:“大抵山水奇观,变更万千,多在晨睛晦雨间。
”难怪遨游名山大川四十载的清代李渔深有感叹的说:“造物非他,乃古今第一才人也”。
把大自然喻为第一才人。
他以为:“才情者,人心之山水;山水者,天地之才情”。
他总结天下山水有奇与秀两种,“奇莫奇于华岳,及东西粤诸名山,是魁奇灏瀚之才也。
秀莫秀于吾浙之西湖,是清爽俊逸之才也”。
对山水美的美感作了精辟的阐述。
山的高度体积不同,山的美可分为高尚与秀美两种类型(有的学者对山水美的价值取向概括为雄、奇、险、秀、幽、奥、旷等形态特点)。
高尚的山多为高山峻岭,有较大高度,气概宏伟。
如横空降生的昆仑山,巍然矗立的太行山,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更是地球之巅,成
为人们夸奖的对象。
高度对作为审美主体的人来说,是一种超出与压迫。
高山的宏大形象,使人感受力与懂得力难以把握,相形之下发生一种胆怯与微小。
一旦驯服了高山,胆怯转化为愉悦与快活,给人以美的享受。
高山,使人们向上升腾的强烈欲望得到满足,登临大山,置身蓝天白云间,站得高看得远,精力境界因为有了更大的自由,而觉得心胸坦荡。
秀美的山精致雅致,常具有修长清秀的姿势,飞舞飘逸的轮廓,开合转曲的态势及柔和的线条,清爽的神韵。
或含而不露,虚实相济;或云雾围绕,若阴若睛,给人一种朦胧的含蓄美。
如奇秀的黄山,清秀的庐山,灵秀的雁荡山,神秀的武夷山等。
在观赏这类山水美时,人们浮想联翩,对这些山石加以拟物化或拟人化,甚至引出一个个漂亮的神话与传说,使人精力深层意识得到满足,使观赏对象充斥活力与活气,具浓重的诗情画意。
桂林山水漓江情就阐明了这点。
山贵有脉,水贵有源,山与水总是密不可分。
美的自然景观,都离不开水。
有水,山才秀,才活,才显示灵气;有水,树木花草才会繁茂;有水,云霞露雾才干生成。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何等壮观;“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如此美好;“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又显示壮丽变幻。
这些美好诗句从不同角度,活泼地刻画了水景的美感。
山与水都是美的景观,但二者又各具特色。
山基础上比拟固定,其变更重要是根据气象、树木等外在条件而物诱气随,四时不同。
而水则没有固定形态,“随物赋形”。
汹涌的海洋,潮起潮落;奔跑的江河,落差变更。
即是湖泊、池塘,“水面衫来云脚低”,水清石现。
流动活跃是水的表示特点。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水,由于它的形状而浮现美。
广阔的、一平如镜的、安静的水,在我们心里发生雄伟的形象。
奔跑的瀑布,它的气概是令人震惊的,它的奇异突出形象,也是令人向往的”。
安静的水是很柔美的。
人们常用柔情似水来形容温顺的情感。
水给人亲热感,它的流动使其充斥活气。
“青山遮不住,究竟东流去”,“水滴石穿”,显示了水的力气及坚强品德。
大海波澜,钱塘怒潮,显示了水的宏大威力。
因此,水是刚柔并济,集高尚与精美于一体。
“水,还由于它残暴的透明,它的淡青色的辉煌而令人留恋;水把周围的景物如画地反应出来,把这一切屈曲的摇曳着,水是第一流的写生画家。
”水的透明与蓝绿色,给人明快而充斥活力与活气,令人发生遐想。
水的流动浮现晶莹的亮色。
如瀑布,水花透亮晶莹,使人感到似“飞珠溅玉”。
水在流动中,与山石、河岸、塘堤发生摩擦,发出各种声音。
“山石有清音”是悦耳的美感。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则气概磅礴。
水声,增加了天然韵律与节奏,显示空间的乐感美。
无论是江河、海洋、湖泊、池塘或是溪流、山涧、飞瀑、水都以它的形、质、色给人们带来特有的美感。
特殊是水的不同存在方法及变幻莫测的千姿百态,又使其异彩纷呈。
水给人的美感是多方面的,值得我们细加察看,慢慢品味。
山水的形象美是多姿多彩的,其山水景观的颜色则最富审美情趣。
马克思说:“颜色的感到是一般美感中最民众化的情势”。
大自然不仅为我们塑造了山水奇观,更为我们供给了极其
丰盛的颜色美感,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盛多彩。
颜色美一是指山水本身的颜色,如山石的青、黄、红、赤、赭等色,水的碧绿、深蓝、明净;二是指山水丰盛的植被的颜色,物诱气随,四季变幻;三是自然景象的颜色变更,如日落日出,雨露风雪、云彩霞光等,将山水装潢得五光十色。
至于山水之间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之美,那更是比比皆是。
国色天香的牡丹,岁寒三友的松、竹、梅,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等等,以花喻物,以花拟人,不论是“比德”或“畅神”的审美感情,人们对这类观赏、夸奖太多,不再赘述。
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靠自然界来生活,所以,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材”。
人们在刻画、吟赞山水花鸟之美时,正是为了表示人的生活美。
人们在旅游中,观名山大川胜景,观赏自然,夸奖自然时,往往联合着生活的想象与联想。
山水美的特色,常常作为人的精力拟态,而发生移情寄兴。
当我们夸奖山的宏伟,海的壮阔,松的坚贞,鹤的傲岸时,本质上是夸奖与自然特色相吻合的人的精力。
这正是几千年来,人们爱好自然,观赏山水美的原因。
作者简介:
余以平/男/1965~/硕士/景观建筑师/重庆浩丰环境景观设计事务所所长(400013)
本文来源:第一园林网
(/news/lunwen/201212199592083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