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地理学 第4讲 土壤分类

合集下载

土壤地理学第四讲土壤形成因素与形成过程(2)

土壤地理学第四讲土壤形成因素与形成过程(2)
=-200mv强还原 =100mv通气不良 =300mv中度氧化 =500mv强氧化
还原条件化学元素迁移顺序: Ca>Mn>Mg>Na>P>K>Fe>SiO2>AL
配合迁移(Coordination transport):
金属离子与电子给予体的离子或分子 之间通过配位键形成的配合物随水迁移 的过程.
在土壤表面积累的过程。如许多地方黄土的形成、风 沙的形成都是风力搬运的结果。2.不下雨时,大气中 物质被植被吸附或重力沉降到地面的过程也是干沉降; 这对土壤形成影响很大,尤其在某些特殊的地质环境
或气候环境下。
2)湿沉降:.物质以液相沉降通常称 为湿沉降。 包括水和溶于它的气体 和溶质以及水中含有的不溶性的颗 粒物质。
复钙作用(recalcification)
在气候变干,或石灰岩地区由径流 水带入,或过量使用石灰,少钙或已经 脱钙的土壤重新聚积碳酸钙的作用。
脱钙作用(decalcification)
在一定生物气候条件下,碳酸盐与水和 二氧化碳作用,形成可溶的重碳酸盐, 并随土壤水移动而从某一土层或土体淋 失的作用。
从有机物质转化为腐殖质的过程如下:
泥炭化作用(peat formation) 在高地下水位
或地表积水的情况下,不同分解程度的植物残体的积 累作用,这主要发生于沼泽或河湖岸边的低湿地段。
矿质化过程(Mineralization) 微生物作用 有机物质中矿质元素分解、氧化转变 为无机态物质的过程
土壤矿物质迁移与转化
过程。
土壤形成特殊过程
这是指不同土壤在其形成过程中所具备的 特殊过程,它决定不同土壤类型间的差 异。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1.有机物质合成、分解与转化过程. 2.土壤矿物质迁移与转化过程. 3. 熟化过程 4.退化过程

第四节土壤类型

第四节土壤类型
❖ 主要诊断层;(1)盐积层,为在冷水中溶解度大于石膏的 易溶性盐类富集的土层,厚度大于等于15厘米,干旱地区盐 成土含盐量大于等于20g/kg其他地区盐成土含盐量大于等于 10g/kg(2)盐积层,为一交换性钠含量高的特殊淀积粘化 层,呈拄状或棱状结构,土体下部40cm范围内某一亚层交 换性钠饱和度大于30%,ph>=9.0表层土含盐量小于5g/kg.
土壤
人为土:
定义:人为耕作灌溉和施 肥培育的土壤。
在我国的分类:1.水耕土 2.旱耕土
灰土:
定义:具有螯合淋浴溶作用,土表至60厘米 范围内有灰化层的土表。
分布范围:俄罗斯、北欧和加拿大等地。我 国面积小见于大兴安岭北端,长白山北坡 和青藏高原东南端。
它的主要诊断层具备两个条件:1,厚度大于 等于2.5厘米。一般位于漂白层之下。2, 大于85%灰化淀积物物质组成,ph<5.5
中国土壤划分如下
变性土、盐成土、潜 育土、均腐土、雏形土
淋溶土、富铁土、 富铝土
有机土、人为土、灰 土、铁铝土、火山灰土、 干旱
有机土:
定义: 它是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它的分布范围:全球地势低洼处,生长以莎草科为主的植被, 土体通气条件差有机质不能充分分解,形成1~2米或更厚的 有机土壤物质。
形成条件:土体中物质还原作用强,剖面一定部位现灰兰色或 灰色浅育层,有机土壤物质为主要诊断层,土表至石质或准 石质接触面范围内有机土 壤物质占总土层厚度的2/3或更厚, 若有矿质土层,其总厚度小于10厘米,大多数年份每年有六 个月或更多时间被水饱和而且其上界位于土表于40厘米范围 内。
(13)雏形土
➢ 概念:发育程度低而具雏形层的土壤. ➢ 分布范围:世界土壤图列系统,美国和西欧土壤分类

《土壤的种类》PPT

《土壤的种类》PPT

按照土壤肥力分类
高肥力土壤
养分含量高,有机质丰富,适合种植需肥量大的作物。
中肥力土壤
养分含量中等,有机质适中,适合种植一般作物。
低肥力土壤
养分含量低,有机质贫乏,需要改良或采取节约用肥措施。
03
常见的土壤类型
黄土
总结词
黄土是一种以黄色为主色调的土壤,富含钙质和粘土矿物。
详细描述
黄土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如中国的黄土高 原。其质地细腻、结构紧密,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养分保持 能力。黄土富含钙质,通常呈碱性,适合种植耐旱、适应性 强的植物。
02
土壤的分类标准
按照形成因素分类
自然土壤
由自然力量形成的土壤,如风化、侵 蚀、火山活动等。
人为土壤
由人类活动形成的土壤,如耕作、采 矿、建筑等。
按照土壤质地分类
1 2
3
砂质土
砂粒含量较高,土壤松散,保水能力差。
黏质土
黏粒含量较高,土壤紧实,保水能力强。
壤质土
砂粒和黏粒含量适中,土壤松软,保水能力中等。
红壤
总结词
红壤是一种以红色为主色调的酸性土壤,富含铁氧化物。
详细描述
红壤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中国的南方地区。红壤呈酸性至强酸性, 质地较轻,养分含量中等。由于其良好的排水性和通气性,红壤适宜种植茶树、 柑橘等需水较多的植物。
砂壤
总结词
砂壤是一种质地疏松、透水性好的砂质土壤。
详细描述
砂壤主要分布在河流冲积平原、三角洲和沿海地区,其特点是砂粒含量高、粘土 矿物少。砂壤的通气性和排水性好,但养分含量较低。适合种植对水分需求较高 的植物,如水稻、芦苇等。
《土壤的种类》
$number {01}

第四章我国主要的土壤类型及分布

第四章我国主要的土壤类型及分布

四、 地形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引起地表物质与能量的再分配,是影响土壤和 环境之间物质、能量交换的一个重要条件。
1、地形对母质起着重新分配的作用。
2、不同地形影响地表水热条件的重新分配。
大的地形分布和排列能影响到气候带和生物带 的分布 ;中小地形主要影响土壤水热条件、养分、 质地、土壤厚薄的差异。 3、地形支配着地表径流,影响水分的重新分配,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地下水的活动情况。
(3)不同母质所形成的土壤,其养分状况也不相同。
(4)在一些土壤形成过程中,母质因素起着重要 的作用。
二、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气候支配着成土过程的水、热条件。 (1)气候影响岩石矿物风化强度和物质的淋溶过程。 (2)气候影响次生粘土矿物的形成。 (3)气候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起着重要作用。 (4)气候影响着土壤分布规律,尤其是地带性分 布规律。
A B
C R
A1 A2
淀积层
母质层 母岩层
二、土壤的发生学层次 1、自然土壤的发生学层次
2、农业土壤中的发生学层次
(1)耕作层(A) (2)犁底层(B) (3)心土层(W) (4)底土层(C)
4.1.1.3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土壤是在五大成土因素(即气候、母质、 生物、地形和时间)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方向的。
4.1.1.4 主要成土过程
一、原始成土过程 从岩石出露地表着生微生物和低等植物开始 到高等植物定居之前形成的土壤过程,称为原始 成土过程。 二、腐殖化过程 是指在生物因素作用下,在土体中,尤其 是在土体表层所进行的腐殖质累积过程。
4.1.1.4 主要成土过程
三、粘化过程 是指矿物颗粒由粗变细形成粘粒的过程,或粘 粒在土体中淀积使粘粒含量增加的过程。 四、钙化过程 是指碳酸盐在土体中的淋溶淀积的过程,多发 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高一地理土壤知识点

高一地理土壤知识点

高一地理土壤知识点地理学中,土壤是地球表面的一层松散的、由矿物质与有机质组成的物质,是植物生长的基础。

土壤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农业、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高一地理课程中的一些土壤知识点,以帮助学生对土壤的形成、特性和利用有更深入的了解。

1. 土壤的形成:土壤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演化过程。

它由岩石风化、物质迁移、剖面发育等多个阶段组成。

首先,岩石风化会使岩石破碎,并与降水中的二氧化碳和有机酸反应,形成初级矿物。

接着,通过物质迁移,水分和微生物将初级矿物搬运到比较深的土层,并形成次生矿物。

最后,在剖面发育阶段,土壤形成剖面,形成不同的土壤层。

2. 土壤的组成:土壤由无机颗粒、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组成。

其中,无机颗粒包括砂粒、粉粒和黏粒,它们的不同比例决定了土壤的质地。

有机质主要由植物残体和微生物组成,具有保水、保肥和改良土壤结构的作用。

水分是土壤中一种重要的介质,对植物的生长和微生物的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空气则提供给植物根系所需的氧气。

3. 土壤的性质:土壤具有多种性质,包括质地、肥力、水分保持能力、通透性等。

质地取决于土壤中不同颗粒的比例,直接影响土壤的透水性和透气性。

肥力是指土壤中含有的养分丰富程度,对于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

水分保持能力是土壤保持水分的能力,与土壤的质地、有机质含量和根系结构有关。

通透性是指土壤对水和气的渗透性能,影响植物的根系生长和土壤的排水情况。

4. 土壤的分类:土壤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一种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根据土壤成因和发育过程,将土壤划分为侵蚀土壤、黄壤、水稻土等。

另一种分类方法是根据土壤的质地和肥力,将土壤划分为砂质土壤、壤土、泥土等。

不同类型的土壤在植物适应和农业利用方面具有差异。

5. 土壤的利用:土壤在农业、建筑、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农业方面,合理利用土壤资源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在建筑方面,土壤可以用于建筑物的垫层、填充物和地基,承受和传递建筑荷载。

土壤的种类PPT课件

土壤的种类PPT课件
13
壤土类土壤 25%
45%~49%
25%
1%~5%
50%
14
砂土类土壤
空气比 例显著 大于水 的比例
15
水比例 显著大
于空气 的比例
黏土类土壤
16
如何判断
黏土类土壤 壤土类土壤 砂土类土壤
17
思考:
1.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是 _壤_土_类_土壤,因为这种土壤 _通_气_、_透水_,_保_水_、_保_肥_。
6
7
你认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种土壤更 适合于植物的生长?
8
哪种类型更有利于植物生长? 必须综合考虑土壤的通气性能和 保水性能。
设计一实验来说明我的观点
9
砂土类
土壤



黏土类

土壤




壤土类

土壤
的 水


10
实验现象
壤土类土壤中的植物生长最好。
实验结论
最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的土壤: 壤土类土壤。
11
土壤名称
• 2.最适合种植的土壤是( C )。 • A.砂质土 B.黏质土 C.壤土 • 3.最肥沃的自然土壤是( B )。 • A.褐土 B.黑土 C.黄土 D.冰沼土 • 4.西北内陆地区的土壤类型多是( C )。 • A.褐土 B.冰沼土 C.荒漠土 D.红壤 • 5.为什么说黑土是最肥沃的自然土壤? • 6.看图中是什么类型的土壤,在我国它们主要分布
的什么地方?
37
实践活动
到不同的地方分别采集土壤 样品,给它们编上号,比较 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
38
2019/11/7

土壤资源调查与制图:第04章 土壤分类及土壤野外制图

土壤资源调查与制图:第04章 土壤分类及土壤野外制图

第四章土壤分类及土壤野外制图引言本章的注意任务是运用土壤分类理论和野外调查技术,认识调查地区不同土壤类型的特征特性,找出它们的分布规律,确定相应的分类系统。

在此基础上,应用所学的野外测绘技术和制图原理,通过完成调查地区的各种制图任务,熟悉并掌握各类土壤草图和有关基础图件的测制过程及其编图技术,为调查地区的土壤利用改良规划等提供科学资料。

第一节几种主要土壤分类体系简述引言土壤分类与土壤制图是紧密相连的两个学科分支,一方面土壤分类是土壤野外制图的基础,一幅土壤图本身就是该区土壤分类单元的平面分布规律的体现;另一方面,土壤野外制图也是发展土壤分类的基础。

因此,在土壤调查中对土壤分类给予较高重视。

土壤是由无数个体(单个土体)组成的复杂的群体系统,土壤个体之间存在着许多共性,同时,它们之间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

土壤分类就是选择土壤的某些性质作为区分标准,按照它们反映出来的特性及彼此之间的相似和分异性,将土壤群体中的个体进行分类或归类,归纳整理出一个系统,使其能够比较客观地揭示土壤发生发展的规律性。

然而,由于各学派土壤科学工作者对土壤认识的观点不同,虽然是对同一个土壤客体,但归纳综合的原则、方法、方案也就不同。

目前还没有世界统一的土壤分类系统。

当前国际上土壤分类主要有:俄罗斯的土壤发生学分类、美国土壤系统分类(ST)联合国世界土壤图图例单元(FAO/UNESCO)、以及国际土壤分类参比基础(IRB)和由这一组织发展为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WRB)。

其中美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影响越来越大。

无论是哪一种土壤分类制度,共同的识别方法程序都是通过野外景观记载分析,对单个土体剖面形态描述,室内比土评土,再经过样品化验等程序来完成的。

一、美国土壤诊断分类体系1951年,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以G.D.史密斯为首的土壤科学家着手建立新的定量化的土壤分类系统。

这个分类系统经过一系列的草案,在广泛征求国际同行意见,反复试用修改后,于1975年正式出版了《土壤系统分类》(Soil Taxonomy)一书。

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学类型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名称

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学类型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名称

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学类型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名称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学类型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名称引言作为一个拥有丰富农业文化背景的国家,土壤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土壤地理发生学类型和土壤系统分类名称,是土壤科学领域的核心内容,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和有效管理土壤资源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全面评估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学类型和土壤系统分类名称,并根据其在土壤科学中的价值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一、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学类型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学类型是指根据土壤形成演化过程中的地理环境因素,将中国国土划分为不同的土壤类型。

主要包括红壤、黄壤、黑土、褐土、草地土壤、河流湖泊沉积土壤等类型。

1. 红壤红壤是中国最重要且分布广泛的土壤类型之一。

其特点是颜色红艳,富含氧化铁和氧化铝。

红壤有良好的通气条件,适合发展农作物。

在我国南方的亚热带地区,长期的低度风化和淋溶作用使得土壤呈红色,造就了丰富的红壤资源。

2. 黄壤黄壤是我国南方的另一重要土壤类型,以黄色为主,富含有机质和养分。

黄壤形成于温暖湿润气候下的冲积平原和丘陵地区,适合发展水稻、玉米等农作物。

黄壤的肥力较高,适宜农业生产。

3. 黑土黑土是我国北方地区特有的土壤类型,以黑色为主,含有机质丰富。

黑土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适合发展小麦、大豆等作物。

黑土的良好保水能力和保肥性能,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4. 褐土褐土是我国华南、台湾和西南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颜色呈棕色或黑褐色。

褐土在多年受雨蚀和风蚀的影响下,形成了富含有机质的土层。

褐土广泛用于发展茶叶、水果和果树等农业作物。

5. 草地土壤草地土壤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特有的土壤类型,适于草原植被的生长。

由于寒冷干旱的气候条件,草地土壤富含有机质和微量元素,但缺乏养分。

草地土壤的发展对维护草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6. 河流湖泊沉积土壤河流湖泊沉积土壤主要分布于中国东部和华南地区的平原地带,颜色多样,富含有机质和养分。

第四章 土壤类型(课堂PPT)

第四章 土壤类型(课堂PPT)
盐基和二氧化硅淋失作用十分强烈。 2 铁铝层的厚度在30厘米以上。
15
第四章
中 国 土 壤 系 统 分 类 中 14 个 土 纲 检 索 简 表
16
第四章
(二)形态特征
1 腐殖质层 2 铁铝层 3 母质层
17
第四章
五 分类
(一)砖红壤 1 砖红壤 2 红色砖红壤 3 黄色砖红壤
(二)砖红壤性红壤
1 砖红壤性红壤 2 黄色砖红壤性红壤
18
第四章
(三)红壤 1 红壤 2 黄红壤 3 褐红壤 4 紫红壤
(四)黄壤 1 黄壤 2 表潜黄壤
19
第四章
主要富铝土在我国的分布
砖红壤:北纬22°以南的雷州半岛、海南 岛、台湾、云南的南部;
砖红壤性红壤:北纬22°至 25°,包括滇 南的大部、广西、广东的南部、福建的东 南部及台湾的中南部;
富铝土分布区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成土母质为 各种酸性和基性岩,并以富铝风化壳为主。
12
第四章
三 成土过程
富铝土是脱硅富铝化过程和生物富集过 程这两方面共同作用的。 (一)富铝化过程 特点: ① 硅酸盐、铝硅酸盐原生矿物强烈分解, 产生以高岭石为主的次生粘土矿物和铁、 铝氧化物。脱盐基-脱硅-富铁铝 ② 不同热量带的富铝化程度不一样。
教学重点
1. 掌握富铝土和淋溶土的形成条件、主导成 土过程。
2. 了解富铝土和淋溶土的诊断特性及在世界 的分布。
3. 掌握富铝土和淋溶土在中国的分布。
6
富铝土
本纲土壤是在热带和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土 体中的铝硅酸盐矿物受到强烈分解,盐基不断淋失,而 氧化铁、铝在土壤中残留和聚集所形成的土壤,其 中氧化铝的稳定性最强,因而称之为富铝土。

土壤的种类-教学课件

土壤的种类-教学课件

2
和植物生长。
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对植物生长至关重要。
3
盐碱度
过多的盐分和碱性对土壤和植物产生负 面影响。
土壤的生物特性
微生物
土壤中的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在有机物分解、植物养分吸收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土壤动物
土壤中的蚯蚓和昆虫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和通气性,促进植物生长。
植物根系
植物的根系锚定土壤并吸收其中的水分和养分。
2
有机物分解
植物和动物的残骸在土壤中分解,释放营养物质。
3
水和气候作用
降雨、温度变化和气候条件对土壤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4
生物活动
土壤中的微生物、蚯蚓和其他生物对土壤的形成有积极的影响。
常见土壤的分类
1 沙土
颗粒大,透水性好,但保水性差。
2 粘土
颗粒小,保水性好,但透水性差。
3 壤土
颗粒大小适中,保水性和透水性均较好,是 较为理想的土壤类型。
4 石质土壤
含有大量石块,透水性和保水性较差,不利 于植物生长。
土壤的物理特性
质地
土壤颗粒的大小和组合,决定 了土壤的透水性和保水性。
结构
土壤颗粒的排列方式,影响土 壤的通气性和根系生长。
颜色
土壤颜色反映了其中有机质和 矿物质的含量。
土壤的化学特性
1
酸碱性
土壤的pH值影响其中的营养元素可供性
养分含量
土壤的农业意义
植物生长介质
土壤为植物提供营养和水分,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养分储存
土壤中的有机质和矿物质可以储存植物所需的养分。
作物产量
土壤质量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 量。
可持续农业

土壤地理学 第4讲 土壤固相的物理诊断特性

土壤地理学 第4讲  土壤固相的物理诊断特性

(2)土壤孔隙度:单位体积土壤内孔隙所占体积 的百分比,称为土壤孔隙度。 可根据土壤密度和土壤容重计算得到: 土壤孔隙度(%)=(1-土壤容重/土粒密度)×100
土壤孔性决定于土壤的质地、 松紧度、有机质含量和结构等。
土壤孔隙度(%
)
土壤孔隙体积(cm3 土壤体积(cm3 )
)
土壤体积(cm3 ) - 土粒体积粒体(cm3 )
(1)结构体:是指单个土粒相互间可借助各 种力的作用,相互复合,最后形成的团聚体。 力可以是粘结力、水膜分子力、—OH键,挤 压力等,受力不同,产生不同形状结构体。
(2)结构性:结构体的种类、数量、分布以 及结构体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注意:通常所说土壤结构多指土壤结构性
土壤结构是土粒相互之间的结合状态,有不同大小 和形状。
形状:侧面,横断面形状不规则。
产生条件:柱状结构是碱化土壤的标志特
征,常在干旱半干旱地带的底土出现。
大小划分:大柱状结构,>5cm;柱状结构,
3~5cm;小柱状结构,<3cm。
Primatic structure 棱柱状结构
形状:同柱状结构,棱角尖锐明显,横断面略呈三角
形。
产生条件:粘重土壤的底土,由于干湿交替频繁形
土壤孔度分级
按照土壤中孔隙的大小及功能进行分类。
当量孔径(equivalent pore diameter) 与土壤水吸力相当的孔隙直径称为当量孔径。
T=3/D茹林公式
D为孔隙直径(mm)。T 为水吸力,可理解为土壤对 水的吸力,单位为厘米或百 帕(hpa)
圆管假设
根据孔隙的粗细分为三类:
a、非毛管孔隙(大):孔隙直径大于 0.02mm,水受重力作用自由向下流动,植 物幼小的根可在其中顺利伸展,气体、水 分流动。

土壤的种类课件ppt

土壤的种类课件ppt

棕壤主要分布在西欧 地区,适宜种植小麦 、大麦等作物。
美洲地区

美洲土壤类型以红壤、棕色石 灰土、火山岩土为主,还包括 冰碛土等。
红壤主要分布在巴西、阿根廷 等国,适宜种植大豆、玉米等 作物。
棕色石灰土主要分布在墨西哥 、美国等国,适宜种植棉花、 花生等作物。
非洲地区
非洲土壤类型以热带稀树草原土、热带荒漠土为主,还包括红壤、黑色石灰土等。 热带稀树草原土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地区,适宜种植棉花、花生等作物。
增加有机质
01
通过施用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改善土壤质地
02
通过合理的耕作和轮作制度,可以改善土壤质地,提高土壤的
保水能力和通气性。
调节酸碱度
03
通过施用酸性或碱性肥料,可以调节土壤酸碱度,使之适应作
物生长的需要。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土壤保护
保护土壤资源
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是农业可持续 发展的基础。
碱性土壤
pH值大于7的土壤,适合种植一些 喜碱植物。
02
CATALOGUE
土壤的组成与性质
土壤的组成
01
02
03
矿物质
土壤中最主要的成分,是 构成土壤骨架的基础,主 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
有机质
土壤中含有的动植物残骸 ,对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有重要影响。
水和空气
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对植 物生长和土壤生物活动有 重要作用。
土壤的性质
土壤质地
指土壤中矿物质颗粒的大 小和比例,对土壤的保水 性、通气性和肥力有重要 影响。
土壤结构
指土壤颗粒的排列和组合 方式,对土壤的通气性、 保水性和抗侵蚀能力有重 要影响。

土壤的四种类型

土壤的四种类型

土壤的四种类型
土壤类型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方式,这里给出两种较为广泛的分类:
1. 按照土壤质地分类:
砂质土:主要由较大颗粒的砂粒构成,排水迅速,透气性好,但保水保肥能力较弱。

黏质土:含有大量黏粒,排水性和透气性较差,但保水保肥能力强。

壤土:是砂、黏粒和粉粒比例适中的土壤,具有良好的排水性、保水性和透气性,是最适宜大多数作物生长的土壤类型。

砾石土(或石质土):含有大量砾石或岩石碎片,土壤层薄,对植物生长不利,需要改良才能种植作物。

2. 按照发生学分类(中国土壤分类法):
红壤系列:主要分布在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土壤颜色偏红,PH值较低,易发生酸化,如红壤、黄红壤、棕红壤等。

棕壤系列:主要分布在暖温带地区,具有良好的肥力和生产力,如棕壤、暗棕壤等。

褐土系列: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土壤颜色为褐色,具有一定的肥力,如褐土、淋溶褐土等。

黑土系列: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平原等地,以黑土和黑
钙土为代表,具有深厚的腐殖质层,肥力极高。

黄土系列: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带,土壤质地疏松,易于侵蚀,改良后适宜耕作,如黄土、黄绵土等。

其他系列:还包括紫色土、石灰土、盐碱土、水稻土等多种土壤类型。

这两种分类方式只是众多土壤分类体系中的两种,实际土壤类型复杂多样,全球各地因地理、气候、生物、母质等差异形成了无数独具特色的土壤类型。

土壤地理学 各种土壤类别

土壤地理学 各种土壤类别

1.如何判定淋溶土/富铝土/钙积土/湿成土(诊断层及诊断特性)2.黏化方式/富铝化方式/钙化方式/潜育化方式冻土是指地表至100 cm深度范围内有永冻土壤温度的状况。

冻土(一)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我国土壤系统分类,土壤温度状况和冻融特征。

●常年≤0℃●冻融交替在地表或土层形成的形态特征①地表具有石环、冻胀丘等冷冻扰动形态②A或B层部分亚层,鳞片状结构③冻融团聚体,粗细颗粒的层状分选④昼夜冻融,正负温交替日数占全年70%(二)形态特性土体浅薄,厚度不超过50 cm➢冰沼土土壤剖面O-Oi-Cg或Oi-Cg型➢冻漠土J-Ah-Bz-Ck(三)理化性质➢有机质含量不高,腐殖质在10~20 g/kg➢70%以上是富里酸➢阳离子交换量低➢黏粒含量少,淋失作用弱,营养元素匮乏分类冰沼土冻漠土灰化土是指具有灰化淀积层的土壤,灰土灰化作用:在冷湿气候条件下,有机酸大量积累。

有机酸随水流向下渗透。

结果在 E 层(淋溶层)的下部形成一个主要由石英矿物构成的、质地松脆、颜色灰白的酸性层,即灰化层。

其下则为红棕色的B 层(淀积层。

因腐殖质和氧化铁的淀积而成红棕色)。

灰化土(一)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灰化淀积层是灰化土的诊断层,其中有腐殖质和铁铝的淀积,(二)形态特征●灰化土的剖面分异明显●剖面构型为,O-Ah-E-Bsh-C➢(三)理化性质➢表层有机质含量高,可达400 g/kg➢土壤酸性,低于5.5或5.0➢交换性酸量较高➢阳离子交换量低➢氧化物明显流失➢黏土矿物沿剖面有明显的变异➢贮水量有限,是天然的瘦土分类•我国发生学:一个土类•我国系统分类:灰化淀积层内部亚层10 cm 迁移淀积的有机碳含量状况,分为腐殖灰土和正常灰土。

•弱淋溶土是指石灰质土壤剖面中发生淋溶与累积,有黏粒形成与淀积的土壤。

•淋溶作用: 下渗水流通过溶解、水化、水解、碳酸化等作用,使土壤表层中部分成分进入水中并被带走的作用。

•黏化作用: 土壤中黏粒的形成或淋溶、淀积而导致黏粒增加的过程。

土壤地理学 各种土壤类别

土壤地理学 各种土壤类别

1.如何判定淋溶土/富铝土/钙积土/湿成土(诊断层及诊断特性)2.黏化方式/富铝化方式/钙化方式/潜育化方式冻土是指地表至100 cm深度范围内有永冻土壤温度的状况。

冻土(一)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我国土壤系统分类,土壤温度状况和冻融特征。

●常年≤0℃●冻融交替在地表或土层形成的形态特征①地表具有石环、冻胀丘等冷冻扰动形态②A或B层部分亚层,鳞片状结构③冻融团聚体,粗细颗粒的层状分选④昼夜冻融,正负温交替日数占全年70%(二)形态特性土体浅薄,厚度不超过50 cm➢冰沼土土壤剖面O-Oi-Cg或Oi-Cg型➢冻漠土J-Ah-Bz-Ck(三)理化性质➢有机质含量不高,腐殖质在10~20 g/kg➢70%以上是富里酸➢阳离子交换量低➢黏粒含量少,淋失作用弱,营养元素匮乏分类冰沼土冻漠土灰化土是指具有灰化淀积层的土壤,灰土灰化作用:在冷湿气候条件下,有机酸大量积累。

有机酸随水流向下渗透。

结果在 E 层(淋溶层)的下部形成一个主要由石英矿物构成的、质地松脆、颜色灰白的酸性层,即灰化层。

其下则为红棕色的B 层(淀积层。

因腐殖质和氧化铁的淀积而成红棕色)。

灰化土(一)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灰化淀积层是灰化土的诊断层,其中有腐殖质和铁铝的淀积,(二)形态特征●灰化土的剖面分异明显●剖面构型为,O-Ah-E-Bsh-C➢(三)理化性质➢表层有机质含量高,可达400 g/kg➢土壤酸性,低于5.5或5.0➢交换性酸量较高➢阳离子交换量低➢氧化物明显流失➢黏土矿物沿剖面有明显的变异➢贮水量有限,是天然的瘦土分类•我国发生学:一个土类•我国系统分类:灰化淀积层内部亚层10 cm 迁移淀积的有机碳含量状况,分为腐殖灰土和正常灰土。

•弱淋溶土是指石灰质土壤剖面中发生淋溶与累积,有黏粒形成与淀积的土壤。

•淋溶作用: 下渗水流通过溶解、水化、水解、碳酸化等作用,使土壤表层中部分成分进入水中并被带走的作用。

•黏化作用: 土壤中黏粒的形成或淋溶、淀积而导致黏粒增加的过程。

自然地理学14个土壤类型总结

自然地理学14个土壤类型总结

土壤圈第四节土壤类型特征(提要)一、有机土定义:是在地面积水或长期土壤水分饱和,生长水生植物的条件下,以泥炭化成土过程为主,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土壤发生分类中:有机水成土)特点:地形低洼、地表潴水。

分布:全球地势低洼地区都有分布,只要有潮湿潴水低地。

我国集中分布于东北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青藏高原的江河源区,川西北的若尔盖及祁连山山地和巴颜喀拉山地。

注:泥炭积累过程、潜育化过程二、人为土定义:是人为耕作灌溉、施肥培育活动下创造的具有新性质的土壤。

(土壤发生分类中:水稻土、灌淤土、菜园土)特点:具有不同种类可资鉴定的人为表层,厚度>50cm,土壤肥力比起源土壤高,多土壤入侵体。

分布:世界各大河流沿岸平原及三角洲地带,我国秦岭—淮河以南水耕土,以北多旱耕人为土。

三、灰土定义:是具有铁铝螯合淋溶作用、土表至60cm范围内有灰化层的土壤。

(土壤发生分类中:灰化土、漂灰土)特点:气候寒冷湿润,植被为寒温性湿润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

(灰化作用)分布: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北欧和加拿大等地,我国仅见于大兴安岭北端及长白山北坡。

四、火山灰土定义:指发育在火山喷发物和火山碎屑物上的土壤。

(土壤发生分类中:火山灰土)特点:发育程度低,属初育土范畴,属于原始发育阶段。

火山灰母质具有很高的表面积,导致了火山灰土形成过程十分迅速。

分布:主要分布于活火山和休眠火山外围。

我国主要分布面积不大,多见于东北大连池、长白山及云南腾冲等地。

五、铁铝土定义:是表土至150cm范围内具有高度富铁铝化作用的铁铝层的土壤。

(土壤发生分类中:砖红壤、赤红壤、红壤和黄壤)特点:土体厚,多在2~3m以上,通体红色,发生层分化明显。

分布: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

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

六、变性土定义:是一种富含蒙皂石等膨胀性黏土矿物,具有高胀缩性的黏质开裂土壤。

(土壤发生分类中:砂姜黑土,玄武岩、页岩以及泥岩上发育的赤红壤)特点:地形为河湖平原、河流阶地和坡麓洼地;自吞作用分布: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季节性干旱区,如印度的德干高原、非洲的苏丹等地。

土壤地理学教案——第四章:土壤类型

土壤地理学教案——第四章:土壤类型

第四章土壤类型第一节冻土冻土是指地表至地表100厘米范围内有永冻土壤温度状况,地表具多边形土或石环等冻融蠕动形态特征的土壤。

包括的土类有冰沼土(冰潜育土)和冻漠土。

一、地理分布冻土分布于高纬地带和高山垂直带上部,其中冰沼土广泛分布与北极圈以北的北冰洋沿岸地区,包括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极北部分和北冰洋的许多岛屿。

这些地区冻沼土东西延展呈带状分布,在南美洲无冰盖处亦有一些分布。

据估计,冰沼土的总面积约590万平方公里,占陆地总面积的5.5%。

冻漠土广泛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和其他高山地区。

此外,在世界各地的高山,如南美安第斯山,新西兰南阿尔卑斯山等亦有分布。

二、成土条件(一)气候冻土分布区的环境条件存在差异。

冰沼土分布区属苔原气候,大部分地面被雪原和冰川所覆盖,年平均温度在0℃以下,一般都在-10℃至-17℃,冬季气温可低至-40℃,甚至-55℃,夏季温度也很低,7月份平均温度不超过10℃,全年结冰日长达240天以上。

高山冻漠土年均温也很低,一般为-4℃至-12 ℃。

冻土区降水很少,欧洲部分为200—300毫米,亚洲和北美洲北部在100毫米以下,西藏冻土区因地势高、远离海洋,降水更稀少,一般为60~80毫米,其北部更少,为20~50毫米,其中90%集中于5—9月。

降水虽然少,但气温低,蒸发量小,长期冰冻,土壤湿度很大,经常处于水分饱和状态,夏季土壤—母质融化,砂土达1—1.5米,壤土70~100厘米,泥炭土35~40厘米,以下即为永冻层,高山冻漠土在宽谷、湖盆永冻层深度80厘米,山坡上可达150厘米。

(二)植被由于冻土区气候严寒,植被是以苔藓、地衣为主组成的苔原植被,草本植物和灌木很少,各种植物的年生长量都不大,苔原地带每年有机质的增长量为400公斤/公顷,是世界各自然地带中最少的。

高山冻漠土区植被为多年生和中旱生的草本植物、垫状植物和地衣。

(三)地形、母质冻土发育的地区,因刚脱离冰川覆盖不久,冰川地形保持得相当完整。

土壤地理学 第4讲 土壤分类

土壤地理学  第4讲 土壤分类

目录与授课安排
序号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内容
绪论 土壤形成因素分析 土壤分类 中国土壤形成的地理基础 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和白浆土 棕壤与褐土 黄棕壤与黄褐土 红壤、黄壤、砖红壤及燥红土 黑土、黑钙土、栗钙土 棕钙土、灰钙土与荒漠土壤 潮土、草甸土、砂姜黑土、沼泽土与泥炭土 盐碱土 初育土壤 山地土壤 水稻土、灌淤土与菜园土 土地评价 区域土地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与措施 土壤资源保持技术措施 世界土壤地2第第1章土壤形成因素分析4第第2章土壤分类2第第3章中国土壤形成的地理基础2第第4章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和白浆土2第第5章棕壤与褐土2第第6章黄棕壤与黄褐土2第第7章红壤黄壤砖红壤及燥红土2第第8章黑土黑钙土栗钙土2第第9章棕钙土灰钙土与荒漠土壤2第第10章潮土草甸土砂姜黑土沼泽土与泥炭土2第第11章盐碱土2第第12章初育土壤2第第13章山地土壤2第第14章水稻土灌淤土与菜园土2第第15章土地评价0第第16章区域土地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2第第17章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与措施2第第18章土壤资源保持技术措施2第第19章世界山灰和火山熔岩土、酸性棕壤。某些棕壤, 少量腐殖质,潜育土
全年土壤湿润时间不超过3个月,有机质含量低,有一淡色表层,常伴有一个以上诊 漠境土、灰钙土,某些棕色、红棕色土,伴存
断层,如粘化层、含内质层、雏形过渡层、钙积层、石膏层、积盐层等
的柱状碱土
具有深色、富含有机质,盐基含量高的松软表层,变质层或粘化层的盐基饱和度大 于50%,其成土作用的特征是有机质和钙的积聚。
一、美国土壤诊断分类体系 分类原则(4个原则1个特点) 1、以边界定义概念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土种
是土壤基层分类的基本单元。它是发育在相同母质的基础上, 具有类似的土体构型、理化性质和熟化程度等一群比较稳定的 土壤。 土属内土种的划分主要按表土质地和土体构型。 7、变种
第二节 中国现行的土壤分类系统
我国现行的土壤分类中土壤命名
1、现今土壤分类命名,采用分级命名法。但也出现
同土异名,异土同名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统一和完
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
学 时:理论 40,2.5个学分;
选用教材:张凤荣 主编
(面向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
《土壤地理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007第3次印刷)


法:用CAI课件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
容:了解土壤地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掌
握中国各个自然地理地带土壤的发生、发育、分异和分
布规律。
第二节 中国现行的土壤分类系统
我国现行的土壤分类
1、分类原则、特点
1)土壤分类的发生学原则
真正地贯彻发生学原则,必须把成土因素、成土过程和土壤
属性三者结合起来考虑,但应以属性作为土壤分类的基础。 2)土壤分类统一性原则 3)贯彻科学性、生产性、群众性三结合的原则
土壤分类的指导思想是既要反映出土壤发生发展的 规律,又要考虑分类为农业生产和农业现代化服务。
第二节 中国现行的土壤分类系统
我国现行的土壤分类级别和依据
第二节 中国现行的土壤分类系统
我国现行的土壤分类级别和依据
3、土类 是高级分类单元。 划分土类依据:
1)土壤的发生类型与当地生物气候条件相吻合。 2)在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如耕作、种植等)影响下,具有 一定特征的成土过程。如富铝化过程、粘化过程等;
第三节 世界主要的土壤分类系统
一、美国土壤诊断分类体系

诊断层与诊断特性概念
诊断层:是指用以识别土壤类别,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说
明的土层。
诊断特性:如果用于分类目的的不是土层,而是具有
定量说明的土壤性质,则称为诊断特性。
美国土壤分类包括6个诊断表层、17个诊断表下层
,25个诊断特性。
第三节 世界主要的土壤分类系统
具有活性铁、铝,及非晶质粘粒及腐殖质的淀积层,有灰化作用
灰壤、棕色灰化土、潜水灰壤
第三节 世界主要的土壤分类系统
一、美国土壤诊断分类体系

分类特点(4个原则1个特点)
优点:与以前的发生学分类制相比,美国新土壤分类制的努
力是创新性质的。分类指标定量化,有利于计算机自动分类;
土壤命名拉丁化,可以顾名思义。
缺陷:未能完全贯彻发生学的原则,指标过于繁琐分散,有
高级单元概括过广,易造成混淆或混乱。
一、美国土壤诊断分类体系

美国土壤命名
土壤命名采用拉丁化,是采用英文、拉丁文、希腊文等词
汇中的几个字母作为前缀或字根,分别拼接成为土纲、亚纲、
土类、亚类名称,构成了从土纲至亚纲、土类、亚类的连续命 名法。
例如,1、土纲名称 字头或字根+i或o+Sol ( 来自拉 丁文solum,即土壤之意)作为土纲名。如新成土纲, 为Entisol,字根ent。
推荐教学主要参考书目
① 李天杰主编.《土壤地理学》.第3版.北 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② 朱鹤键, 何宜庚主编.《土壤地理学》.第1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③ 李天杰主编.《土壤地理学》.第2版.北
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第2章 土壤分类
主要内容:土壤分类的概念与发展历史;中国现行
目录与授课安排
序号 第 1章 第 2章 第 3章 第 4章 第 5章 第 6章 第 7章 第 8章 第 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内 容 绪论 土壤形成因素分析 土壤分类 中国土壤形成的地理基础 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和白浆土 棕壤与褐土 黄棕壤与黄褐土 红壤、黄壤、砖红壤及燥红土 黑土、黑钙土、栗钙土 棕钙土、灰钙土与荒漠土壤 潮土、草甸土、砂姜黑土、沼泽土与泥炭土 盐碱土 初育土壤 山地土壤 水稻土、灌淤土与菜园土 土地评价 区域土地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与措施 土壤资源保持技术措施 世界土壤地理简介 学时 2 4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0 2 2 2 2
第三节 世界主要的土壤分类系统
土纲 1.新成土 Entisols 2.变性土 Vertisols 3.始成土 Inceptisols
主要划分依据 受成土因素的影响极小,剖面性质很大程度上继承母质特性
包括旧分类的土类(1938) 石质土、冲积土、少量腐殖质、潜育土
膨胀收缩性大的粘重土体
腐殖质黑粘土
成土因素对土壤发育方向的影响不明显或很微弱,但已有土层发育,一般无明显淀 积作用
火山灰和火山熔岩土、酸性棕壤。某些棕壤, 少量腐殖质,潜育土
4.旱成土 Aridisols
全年土壤湿润时间不超过3个月,有机质含量低,有一淡色表层,常伴有一个以上诊 断层,如粘化层、含内质层、雏形过渡层、钙积层、石膏层、积盐层等
第一节 土壤分类的概念与发展历史
土壤分类的发展史
2、三个学派鼎立的时代
俄国土壤发生学派在十月革命以后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50年代发展达到一个高潮。
美国马伯特的分类虽受原苏联学派的影响,但始终保
持其特点,是土壤分类的起点。
以库比纳为代表的形态发生分类则在西欧独树一帜,
从而构成了50年代三个学派鼎立的局面。
3)每一个土类具有独特的剖面形态及相应的土壤属性,具有
作为鉴定该土壤类型特征的诊断层。如红壤的富铝化层。
4)由于成土条件和成土过程的综合影响,在同一个土壤类型
内必有相类似的肥力特征和改良利用方向与途径。
第二节 中国现行的土壤分类系统
我国现行的土壤分类级别和依据
4、亚类
是土类范围内的进一步划分。根据主导的成土过程之
第二节 中国现行的土壤分类系统
我国现行的土壤分类
第一节 土壤分类的概念与发展历史
中国土壤分类简史
1、早期的土壤分类
公元前二三世纪就出现了《禹贡》和《管子.地员篇》等最早
的古代土壤分类。
2、以20世纪30年代为分界线,近代的土壤分类可细分
为四个阶段:
1)引进美国的马伯特分类阶段(1930-1953); 2)学习原苏联的地理发生分类(1954-1958)。 3)全国第一次土壤普查的农业土壤分类阶段(1958-1978) 4)发生分类向系统分类方向发展的过度阶段 。
分类体系、世界上主要分类体系;中国土壤系统 分类及其与其他土壤分类系统的对比;土壤分类
的应用。
重点与难点:中国现行的分类系统及其与其他土
壤分类系统的对比。
第2章 土壤分类
如何分开这些土壤??
第一节 土壤分类的概念与发展历史
土壤分类的概念
根据其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在系统地认识土壤 的基础上对土壤所作的科学区分。
土壤分类的意义
1、土壤分类的成果,可反映出土壤科学的发展水平, 特别是反映出土壤地理学和土壤发生学的研究水平; 2、土壤分类的成果,在理论上能反映土壤科学的发 展水平,在实践上能为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服务。
第一节 土壤分类的概念与发展历史
土壤分类的发展史
目前,世界各国尚无公认的土壤分类原则和系统。
漠境土、灰钙土,某些棕色、红棕色土,伴存 的柱状碱土
5.软土 Mollisols
具有深色、富含有机质,盐基含量高的松软表层,变质层或粘化层的盐基饱和度大 于50%,其成土作用的特征是有机质和钙的积聚。
栗钙土、黑钙土、黑色石灰土,某些棕壤
6.灰土 Spodosols 7.淋溶土 Alfisols 8.老成土 Ulfisols 9.氧化土 Oxisols 10.有机土 Histosols 11.冻土 Gelisols
外,产生附加的、次要的成土过程来划分。 亚类划
分的主要依据是:
1)同一土类某些性质上的续分。
2)不同土类之间的相互过渡;
3)同一土类的不同发育阶段。
第二节 中国现行的土壤分类系统
我国现行的土壤分类级别和依据
5、土属
是土壤分类中具承上启下作用的土壤分类单元。它是亚类的续 分,又是土种共性的归纳。 土属主要是根据母质、地形、水文等地方因素,以及盐分组成 、人为措施等来划分。 地带性土壤亚类中,主要依据成土母质类型划分土属。
第二节 中国现行的土壤分类系统
1、土纲
是根据土类间发生和性状的共性归纳来划分。
我国现行的土壤分类级别和依据(7级,1998)
全国现共分为铁铝土、淋溶土、半淋溶土、钙层土、干旱土、
漠土、初育土、半水成土、水成土、盐碱土、人为土、高山土 等12个土纲。
2、亚纲
主要根据气候的水热条件和其它条件的差异来划分。 如铁铝土纲,按气候条件分湿热铁铝土和湿暖铁铝土2亚纲。
第二节 中国现行的土壤分类系统
我国现行的土壤分类
2、我国现行土壤分类体现的特点
1)是吸取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作为分类的基础,从而使土壤分
类处于定性向定量转化的阶段;
2)是充分注意了我国土壤的特色。如我国人为活动对土壤影 响的深刻性,热带亚热带土壤分布的广泛性,西北内陆土壤的 干旱性以及“世界屋脊”高山土壤的独特性等; 3)是总结了我国土壤分类命名原则和方法。力图建立具有我 国特色的土壤系统分类。
第三节 世界主要的土壤分类系统
一、美国土壤诊断分类体系

分类原则(4个原则1个特点)
3、分类主要采用归纳法
即以土系作为基层分类单元,用大量的土系归纳而成,将1万
多个土系归纳为10个土纲和200多个土类。
4、高级分类单元(土纲、亚纲、大土类)的命名采用
拉丁化
即采用拉丁文及希腊文等字根拼掇法,有利于国际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