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长江三角洲地区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八年级地理下册课件(人教版)
03
水乡文化与旅游
结合下图阅读课本P56-57,分析长江三角洲 地区旅游业发达的原因。
1
旅游资源丰富
2 历史文化价值高
3
水乡风光特色鲜明
4
交通便利
5
服务设施完善
6 距离客源地近
世界文化遗产
留园 沧浪亭 拙政园 狮子林
苏州古典园林所蕴涵的中华 哲学、历史、人文习俗是江 南人文历史传统、地方风俗 的一种象征和浓缩,展现了 中国文化的精华,在世界造 园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 和重大的艺术价值。以拙政 园、留园为代表的苏州古典 园林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 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 和骄傲。
02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扬州 南京
古都
苏州 杭州
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著名的古 都——南京、杭州,有还有苏 州、扬州等众多的历史文化名 城。
图7.19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
最大城市群
南京
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 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 区,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上海 杭州
图7.19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
C.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D.矿产资源丰富
2.下列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旅游资源,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
是( )
A.南京中山陵
B.杭州西湖
C.南京明孝陵
D.苏州古典园林
“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地区
第七章 南方地区
▋学习目标
1.读图,说出长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自然条件 ,并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结合所学,理解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3.通过图文资料,简单说出长江三角洲的旅游资 源,并归纳该地旅游业发达的条件。
01
江海交汇 之地
7.2.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第1课时 课件(22张PPT)-八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
新课讲解
一、江海交汇之地 1.地理位置与范围
范围:
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
Hale Waihona Puke 新课讲解一、江海交汇之地 1.地理位置与范围
地理位置优越
地理位置: 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上,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 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可依托长江干支流 发达的水系,联系 广大的内陆地区。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当堂检测
读长江三角洲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沿海地区比作“弓”, 那么 长江三角洲 地区就位于箭头的位置。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当堂检测
读长江三角洲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3)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形容长江三角洲,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课堂小结
“鱼米之乡”——长 江三角洲地区
(第1课时)
江海交汇之地
地理位置与范围 “鱼米之乡”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当堂检测
读长江三角洲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工业地区: A: 京津唐 地区 B: 珠江三角洲 地区 C: 长江三角洲地区
岷江能够为成都平原提供灌溉水源,也可能引发洪涝灾害。
新课讲解
一、江海交汇之地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成都平原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区,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认识岷 江对成都平原发展的影响。 (2)说说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 (P52)
都江堰有效地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既能够提 供发展农业的灌溉水源,还可以减轻洪涝灾害的威胁。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西 湖 十 景 之 曲 院 风 荷
饮食文化
戏曲文化
丝绸文化
茶文化
归纳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
1.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2.便捷的交通 3.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
长鱼 江米 三之 角乡 洲 地 区
——
江海交汇之地
位置、范围 成为“鱼米之乡”的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 河流与区域发展
城市群
城镇发展 同城效应 生活方式的变化
长三角——全国
密度最大的城市群 和经济水平最高的、 面积最大的城市群
魔 都 上 海
仅用6年时间,上海 地区生产总值 (GDP)从2006年 首次突破1万亿元, 翻番为2012年的逾2 万亿元。
上海的这一经济总量 规模,位列世界大城 市前十位左右。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全国最大城市 全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借助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人们往 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 一样,即所谓“同城效应”。
资料:
张予墨的家住在昆山,爸爸在上海工作,妈妈在苏州工作。 张予墨的爸爸、妈妈每天晚上都要回到昆山的家。 下表列出了昆山到上海苏州的不同交通方式所需的时间。
(1)与传统生活方式相比,张予墨一家人的生 活方式有什么不同?这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利 弊?
水乡风情 文化特色与旅游 旅游优势
的自然条件 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
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第二节 “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地区
南 京 古 城 墙
南 京 总 统 府
烟 花 三 月 下 扬 州
苏 州 寒 山 寺
杭 州 西 湖
西 湖 十 景 之 三
潭
映
月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ppt
上海浦东
沪杭同城效应
张予墨同学的父母生活和工作不在同一座 城市。这样的生活方式的好处是可以得到 更多的发展机会,收入较高。弊端在于每 天的交通成本较高,上下班用时较多。
这种生活方式依据的条件是区域经济的发 展,交通方式的日益快速、便利和多样, 人们生活选择日趋多样化。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水乡风貌也别具特色, 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等, 因为保存着传统的水乡风貌和较为完整的 古建筑,现在已经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 地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 的范围:
主要包括上 海市、江苏 省南部和浙 江省北部地 区。
长江三角洲为什么被称为“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鱼米之乡”的优势 有哪些?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
以平原为主,是重要的稻米产区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3)(36页)
南京中华门
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口稠密的 富庶之地,城镇兴盛。这里有著名的古都 南京、杭州,还有苏州、扬州等众多的历 史文化名城。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人 口2300万,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 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随着浦东的开 发开放,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带 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生活用水、工业用水、 水产品等。
岷江对于成都平原的影响
活动
(1)岷江的利:为成都平原提供灌溉水源; 岷江的弊:水量不稳定,容易形成旱涝灾 害。
(2)都江堰有效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 的灌溉水量,为成都平原农业发展提供了 便利且稳定的灌溉水源,同时也使成都平 原免受旱涝灾害。
2.对于一些比较模糊、晦涩的例子, 不必钻 牛角尖 ,中考 考察的 都是用 法及意 义十分 鲜明、 确定的 例子。3 .对于 课文中 的一些 特殊的 用法要 牢记例 句,做 到一出 现就能 明确辨 认。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泛舟河湖,欣赏秀美的水乡景色
漫步园林、古镇,体会杏花烟雨的静谧和古朴
走进现代化的都市,感受这古老的土地如今的繁华
一、江海交汇之地
江苏省 上 海 市
浙江省
范围
长江三角洲包括 哪几个省级行政区? 上海市 江苏省南部 浙江省北部
鱼米之乡
优越的自然环境
地形——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势平坦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观察左图,找出上 海、南京、杭州、 苏州、扬州等城市。
“魔都”——上海
上 海 长江三角洲
长江流域 全 国
长江三角洲地区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经济的发展
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 之间,就像是生活在 同一座城市一样
借助发达的高速 铁路和高速公路
上海与杭州“同城效应”示意
以长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对 区域发展的影响。
1.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以长江三 角洲地区为例,补充并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提供工业用水
利
发展旅游业
提供建设用地
提பைடு நூலகம்水产品
弊
丰水期引 发洪涝灾害
水污染影响周边 居民的生产生活
17分钟
妈在苏州工作。张予 墨的爸爸、妈妈每天
昆山-苏州
13分钟 晚上都要回到昆山的
高速公路
昆山-上海 昆山-苏州
约1小时 家。左表列出了昆山
约1小时
到上海、苏州的不同 交通方式所需要的时
间。
认识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1.与传统的生活方式相比,张予墨一家人的生活 方式有什么不同?这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利弊呢?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知识点梳理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知识点梳理一、江海交汇之地1、位置和范围: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
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
处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地区。
自古即为:“鱼米之乡”。
2、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对内: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港口众多,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2)对外:这里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3、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河网密布。
4、气候:(1)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
长三角有“鱼米之乡”“丝绸之乡”之称。
(2)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4、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①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②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③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水产品,有利于渔业的发展;④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充足的生产和生活用水;⑤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
(2)岷江对成都平原发展的影响:①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和弊:利:带来了肥沃的土壤;提供灌溉水源弊:水量不稳定,易造成洪涝灾害②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雨季蓄存雨水,全年提供便利且稳定的灌溉水源,同时也使成都平原免受旱涝灾害。
(3)长江上游和下游地区,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差异?①上游:水量较小、河道狭窄,河流落差大,可以为上游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发展;还可以利用丰富的谁能发电;以及提供城市用水。
②下游:地势地平,水流平缓,江阔水深,可以为下游地区提供便利的通航条件,有利于区域的交通发展和对外联系。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1)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八下知识点总结: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知识点描述
知识点内容
江海交汇之地
位置与范围
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
地理位置优势
处于江海交汇之地,可以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主要港口。地理位置优越。
区域自然特征
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我国重要的稻米和淡水鱼产区。
长江对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的作用
①提供了生活及工农业生产水源;②提供了便利的水运,利于对外联系;③形成冲积三角洲,土壤肥沃,利于农业发展;④提供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城市分布
①分布特征: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其他文化:丝绸文化、戏曲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
旅游业发达
①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②便捷的交通;③完善的服务设施
②主要城市: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也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区域联系带来的影响
借助发达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如在上海工作的江苏人过上了“白天做上海人,晚上做江苏人”的日子。
水乡文化特色与旅游
旅游资源丰富
园林艺术:苏州古典园林、杭州西湖
水乡风貌:周庄、同里、乌镇、西塘
【配套K12】八年级地理新人教版下册《长江三角洲地区》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新人教版下册《长江三角洲地区》知识点知识点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成因: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
发展农业的条件: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河网纵横。
位置: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
交通:拥有长江黄金水道和众多的铁路、公路干线,以及现代化的港口群、航空港,形成密集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地位: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上海港:上海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区域前沿,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中国沿海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处,是中国沿海主要的枢纽港口。
目前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各港口位。
二.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上海: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是中国高水平的工业基地、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
同时,上海也是中国举足轻重的教育、科研和文化产业基地。
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浦东新区:国际区域性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三.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区域北翼:①南京:长江三角洲区域北翼的中心城市,江苏省省会。
有“六朝古都”的美誉,现为中国东部地区主要的电子、汽车、化学工业基地,也是江苏省最大的交通枢纽和教育科研基地。
南京港是中国内河航运大港。
②苏州:东临上海,西拥太湖,是江苏省东南门户,是长江三角洲区域重要的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
苏州高新区是中国著名的外向型高科技产业基地。
③昆山:位于江苏省南部,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
周庄被誉为“中国水乡”。
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县之首,成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北翼新兴的工商业城市。
区域南翼:①杭州:长江三角洲区域南翼的中心城市,浙江省省会。
加工制造业发达,以机械、电子、纺织、食品为支柱产业。
杭州丝绸织造业历史悠久,号称“中国丝都”。
杭州是著名的旅游观光城市,西湖以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享誉中外。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三、水乡文化特色与旅游
杭州西湖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是中 国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也是中国 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西湖三面 环山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 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 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人 工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 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 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 堤、五湖”的基本格局。2011年6月 24日,杭州西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利:提供农业发展提供灌溉水源 弊:夏季易造成洪涝灾害,影响人们生产生活
都江堰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引水灌溉和防洪, 另外也兼具水运和城市供水的功能。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地区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 口稠密的富庶繁华之地,城镇兴盛。这里有著名的古都——南京、杭州, 还有苏州、扬州等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
三、水乡文化特色与旅游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 茶书、茶具、茶谱、茶诗、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茶文化起源地为 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 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蜀山的侠君茶、 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
巩固提高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分布图”, 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___黄___海,B___东___海, C__京__杭__运河,D__长__江__ (河流)。
(2)该地区的以__亚__热__带__季__风__气候为主, 气候特点夏__季__高__温__多__雨__,__冬__季__温__和__湿_。润
一、江海交汇之地 读图7.13说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和范围,评价其位置的优越性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新人教版
都江堰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扬州 E 南京 B D 苏州
A 上海
杭州 C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上海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南京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自然条件 地形平坦、气候温暖宜人,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 2.社会经济条件
水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人才众多,劳动力充足等。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3分钟 苏州
昆山
17分钟 上海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三、水乡的文化特色和旅游
三、水乡的文化特色和旅游
水乡风光
东林书院
三、水乡的文化特色和旅游
长江三角洲地区旖旎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历 史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吸引着国内外 游客前来观光。 水乡:江苏的有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一、江海交汇之地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三、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一、江海交汇之地
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B江
苏
省
A 上
海
市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D浙
江
省
一、江海交汇之地
思考: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什么被称为“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 长江中下游 _平原,大部 分地区地势 低平 ,河网 密布 ,湖泊星罗。 是我国著名的“ 鱼米之乡 ”。
杭州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苏州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扬州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 课件(共41张PPT)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我国,
国 重 要 的 稻 谷 产 区 。
人 的 粮 食 就 有 着 落 了 。 长 江 三 角 洲 地 形 以 平 原 为 主
意 思 是 说 , 苏 州 、 湖 州 一 带 如 果 能 得 到 好 丰 收 , 那
“ 苏 湖 熟 , 天 下 足 ” 这 是 宋 朝 时 期 非 常 有 名 的 俗
“鱼米之乡”
01 长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
自学导航:阅读课本50页长江三角洲地形图,说出长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
包括 上海 市; 江苏 省南部; 浙江 省北部。
江 苏
上海 浙 江
01 长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
探究学习:根据地图分析讨论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海 洋
内
内河运输
03 长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最大的城市群
历史文化名城——南京
03 长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最大的城市群
现代化大都市——上海
03 长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最大的城市群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区群的核心城 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 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 都有辐射带动的作用。
常技务国
住创院家
6340.5 2489.43
河流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小组合探究学习: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以长江地区为例,补充 并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河流沿岸地形平坦
有利于渔业的发展
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02 长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河流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小组合探究学习:成都平原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区。结合视频和图文材料,认识岷 江对成都平原的影响。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介绍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系、工农业特点以及经济发展等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我国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这一重要经济区域的特色和发展现状。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我国的地形、气候、水系等有所了解。
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特点及其经济发展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图像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系特点。
2.掌握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农业特点及其经济发展。
3.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系特点。
2.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农业特点及其经济发展。
3.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分析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特点及其经济发展。
2.使用多媒体展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图像资料,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地理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图像资料、实例资料。
2.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划分小组,准备小组讨论的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图像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这一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系特点,以及工农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状况。
3.操练(15分钟)针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特点及其经济发展,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总结学习内容。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关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思考如何保护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长江三角洲》教学方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有关资料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2.认识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认识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课堂引入】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因此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人口稠密的富庶繁华之地。
《红楼梦》里有两句话,“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指的就是这个地区。
时至今日,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发展又如何呢?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和文化特色。
【新知讲解】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1.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地位教师讲述: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多媒体展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图”。
教师:请同学们读图,找出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名城、重要功能城市及核心城市上海。
学生:历史文化名城有南京、杭州、苏州、扬州;重要功能城市:绍兴、慈溪、舟山、宁波、无锡、常州等。
教师: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口稠密的富庶繁华之地,城镇兴盛,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2.上海的职能及作用教师: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谁?起什么样的作用?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共同得出答案:回答:核心城市是上海市。
上海市人口约24180万(),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城市。
上海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随着浦东新区的开发和开放,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3.长江三角洲的交通提问:长江三角洲的交通有什么特点?师生共同总结:交通运输发达,已形成铁路、高速公路、海运、内河航运、航空的综合运输体系。
人教版八下地理第七章第2节《长江三角洲地区》基础知识讲解
人教版八下地理第七章第2节《长江三角洲地区》基础知识讲解第七章南方地区第2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要点1:江海交汇之地1.位置和范围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注】:根据国务院2019年12月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
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河网密布,湖泊星罗,农耕条件优越;农业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是我国重要的稻米和淡水鱼产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主要农作物水稻、棉花、油菜、甘蔗、茶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至三熟。
3.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对内联系方便: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
这里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
(2)对外联系方便:长江三角洲地区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沿海地区比作“弓”,那么长江三角洲就位于箭头的位置。
4.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影响(1)有利影响:①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②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③提供水产品,有利于丰富人们的饮食。
④提供充足的工业和生活用水。
⑤长江沿岸地势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
⑥调节气候,改善环境。
(2)不利影响:长江在丰水期容易泛滥成灾,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和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和破坏。
方法总结1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要点2: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口稠密的富庶繁华之地,城镇兴盛。
1.主要城市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著名的古都——南京、杭州,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扬州等。
位于南京的中华门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7章 第2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易错警示】 河流的作用不是只有航运,它还有灌溉、发电、养殖、旅游等功能。 【拓展视野】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中国的茶文化与欧美或日本的茶文 化的差别很大。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 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 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 画、书法、宗教、医学。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 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 文化,属于文化学范畴。
4.下列能反映该地区特色景观的是( A )
(东营中考)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许多人不在居住城市工 作,每天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 称为“同城效应”。读图,回答5、6题。
5.左图所示区域最大的核心城市是( B )
A.杭州
B.上海
C.苏州
D.南京
6.右图这种生活方式主要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C )
进一步增强
B.依托发达的高速公路和铁路,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
座城市一样
C.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D.水乡风貌别具特色,周庄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
(枣庄中考)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172个
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带着各具特色的优质产品和服
苏州园林,又称苏州古典园林。是指苏州城内,以园林为主的传统汉族建 筑,可谓“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国园林和江南园林的翘楚和骄傲。 结合下图,完成14、15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步了解长三角的城市
展示学习目标
投影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全体齐读
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利用地图、图片、结合时事核对题目答案(上海自贸区的成立)
3、解答学生疑问。
学生完成导学案预习导学的题目。要求独立完成。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训练学生读图能力。
合作探究
1、投影展示讨论任务和讨论方式。探究一:认识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时代发展,领略各地文化特色,
【重点】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
【难点】
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收集长三角和珠海某一个旅游景点文化特色方面的资料,
学生自主选择一个景点进行收集
引入
播放自制PPT(图片配音乐自动播放)——长三角主要城市景观图片
探究二:认识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的影响
(1)假如你是一名游客,你到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最想去的是哪个景点?收集资料向同学介绍这个景点的文化特色。
(2)请你收集资料和同学交流珠海旅游的文化特色及其对珠海旅游业的影响。
2、学生展示和点评时进行引导和点评。
3、进行知识小结
1、学生自主思考探究题目(3分钟)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5分钟)
3、讨论结束后展示。讨论探究一的小组派一至两名组员进行黑板展示,讨论探究二的小组口头展示,如有做成PPT的小组可以上台展示。点评小组派一名同学进行点评。其他同学可以质疑补充。
1、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2、结合乡土地理和学生的亲身经历,使课堂更有感染力。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能力
1、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
2、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3、长江三角洲的旅游文化特色。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乡土地理,用自己身边的例子阐述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总结检测
课堂总结
知识小测
巩固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亮点在于结合了时事和乡土地理知识,使学生有新鲜感和亲切感。学生学习到课本知识之外,还增加了课外知识,开阔了视野。特别是在课前布置了学生收集关于长三角或珠海某一景点的文化特色,有一些学生去过一些长三角的城市旅游,当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做成PPT介绍给同学时,大家都很感兴,效果很好。讲到珠海的景点时,大家更是畅所欲言。
需改正的地方:过程与方法的结合有待提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角色的分工应细化,特别是组内的弱者应真正在其他同学的带动下有所提高。比如说这节课很多内容是口头展示,一些同学不敢举手回答,这个时候应该多观察多注意多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