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实验八镇痛作用
药物的镇痛作用(实验2)
实验一 药物的镇痛作用目的与要求1. 学习常用的疼痛实验模型的制作。
2. 观察哌替啶、罗通定的镇痛作用。
实验原理疼痛是临床的常见症状,疼痛除了由于伤害性刺激所引起的情绪反应外,往往还表现出自主神经反应、躯体防御反应和心理情感及行为反应等。
痛觉不仅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而且同一个体在不同条件下的痛觉也不同。
痛觉的观察指标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目前常用一种衡量痛觉敏感性的指标即痛觉阈值(简称痛阈值)客观地对痛觉做出描述。
解热镇痛药、镇痛药及麻醉药等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可通过提高痛觉阈值达到镇痛的目的。
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健康小鼠(18~22 g )54只。
2.器材与药品天平、鼠笼、注射器(1ml )2支、注射针头、秒表;2mg/ml 盐酸哌替啶溶液、2mg/ml 罗通定溶液、6mg/ml 醋酸溶液或1%酒石酸锑钾溶液、生理盐水、30mg/ml 苦味酸溶液。
实验方法1. 取体重相近的小鼠54只,随机分为3组,即实验组A 、实验组B 和对照组(每组18只),称重,并观察各组小鼠的活动情况。
2. 实验组A 小鼠腹腔注射2mg/ml 盐酸哌替啶溶液(0.1ml/10g)实验组B 小鼠腹腔注射2mg/ml 罗通定溶液(0.1ml/10g),对照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
3. 给药后20min ,各鼠腹腔注射30mg/ml 醋酸溶液0.1ml/10g (或1%酒石酸锑钾溶液0.1ml/10g ),观察15min 内各组出现扭体反应(腹部收缩内凹、躯干后肢伸张、臀部高起)的动物数。
4. 结果计算 收集整个实验室结果,将各组发生扭体反应和未发生扭体反应的小鼠记入下表,并计算药物镇痛百分率。
药物镇痛百分率=%100- 对照组扭体反应动物数数对照组无扭体反应动物数实验组无扭体反应动物 表13-5 盐酸哌替啶、罗通定对小鼠化学刺激致扭体反应的影响动物数 扭体反应数 无扭体反应数 镇痛百分率 实验组A实验组B对照组注意事项1.酒石酸锑钾或醋酸需临用时配置。
药理学镇痛药实验报告
药理学镇痛药实验报告药理学镇痛药实验报告引言:疼痛是人类常见的不适感受,它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因此,寻找有效的镇痛药物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实验旨在通过药理学实验评估不同镇痛药物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小鼠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不同的实验组。
每组动物接受不同的药物处理,然后评估其对疼痛的镇痛效果。
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热刺激和化学刺激两种方法来诱发疼痛反应,并通过行为观察和生理指标来评估药物的镇痛效果。
实验结果:在热刺激实验中,我们发现药物A和药物B对小鼠的热痛阈值有明显的提高作用,而药物C和药物D的效果相对较弱。
药物A和药物B的镇痛效果可能与它们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有关。
然而,药物C和药物D可能通过其他机制发挥镇痛作用。
在化学刺激实验中,我们发现药物A和药物C对小鼠的疼痛行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药物B和药物D的效果相对较弱。
药物A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神经传导来发挥镇痛作用,而药物C可能通过改善组织血液循环和减少组织损伤来减轻疼痛。
讨论: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的镇痛药物具有不同的镇痛机制和效果。
药物A和药物B可能主要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来减轻疼痛,而药物C和药物D可能通过其他机制发挥作用。
这些结果为临床上的疼痛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实验结果仅仅是在小鼠模型中得出的,并不能直接应用于人类。
因此,在进行临床治疗时,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和临床试验,以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结论:通过药理学实验评估不同镇痛药物的效果,我们发现药物A和药物B对热刺激和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而药物C和药物D的效果相对较弱。
然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实验结果,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结尾:疼痛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
本实验为药理学镇痛药物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但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完善我们对不同药物的了解。
药物的镇痛作用实验
药物的镇痛作用实验(化学刺激法)【实验目的】1. 学习化学刺激镇痛实验方法。
2. 观察吗啡的镇痛作用。
【实验原理】任何刺激达到一定阈值时,均可引起动物特有的疼痛反应。
许多刺激性化学物质(如醋酸、酒石酸锑钾、缓激肽、钾离子等)腹腔注射刺激腹膜,能使动物产生疼痛反应,可用作疼痛模型,研究疼痛生理及筛选镇痛药物。
腹膜有广泛的感觉神经分布,把醋酸等化学刺激物注入腹腔,可使小鼠很快产生疼痛反应,表现为腹部两侧收缩内陷、腹壁下贴、臀部抬高或后肢伸展,通称扭体反应。
【实验对象】小鼠4只,体重18-22 g,雌雄不拘。
【实验材料】1. 药品 0.1%盐酸吗啡溶液,0.6%醋酸溶液,生理盐水。
2. 器材电子称,1 ml注射器,秒表,鼠罩。
【实验步骤】1. 取小鼠4只,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2只,标记,称重。
2. 观察小鼠的正常活动。
3. 给药:甲、乙两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0.1%盐酸吗啡溶液0.1 ml/10g及生理盐水0.1ml/10g(对照组)。
4. 给药后20 min ,两组小鼠均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0.1ml/10g ,观察记录注射醋酸后20 min 内的两组出现扭体的鼠数和扭体次数。
【实验结果】统计全班的实验结果填入表3-22中,按照下列公式计算药物扭体抑制率:表3-22 两组小鼠的扭体反应 组别动物数 扭体鼠数 扭体次数 扭体抑制率(%)甲(给药组)乙(对照组)【注意事项】1. 室温不能低于10℃,否则不易发生扭体反应。
2. 醋酸溶液临用时配制,现配现用。
3. 给药组比对照组减少扭体反应发生率50%以上才能认为有镇痛效力。
4. 小鼠体重轻,扭体反应发生率低。
药物扭体抑制率(%)=对照组扭体次数-给药组扭体次数 ×100% 对照组扭体次数。
药物的镇痛作用
药物的镇痛作用一、热板法【实验原理和目的】热刺激体表可产生疼痛反应。
通过测定小白鼠给药前后热板痛阈的改变,用以判断药物的镇痛作用。
本实验目的是通过学习的热板镇痛实验方法,掌握吗啡或哌替啶的镇痛作用。
【实验对象】雌性小白鼠,体重18—22g。
【实验器材和药品】1. 仪器电热恒温水浴槽,电子称。
2. 器材1m1注射器,秒表,鼠罩。
3. 药品0.1%盐酸吗啡溶液或0.4%盐酸哌替啶溶液,生理盐水。
【实验步骤和观察指标】1. 动物筛选将水浴温度调至55土0.5℃。
然后将小白鼠置于热板上,测定各小白鼠的正常痛阈值,以舔后足出现的时间为疼痛指标。
共测2次,每次间隔5min,以平均值不超过30s的小白鼠供实验用。
2. 正式实验取筛选合格的小白鼠4只,称重并编号,按上述方法分别测定小白鼠给药前的痛阈值,将每只小白鼠所测两次痛阈的平均值,作为给药前痛阈值。
1、2号鼠腹腔注射0.1%盐酸吗啡溶液0.1 m1/10 g,3、4号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1/10g。
用药后第15、30、45min分别测定各鼠的痛阈值,对于痛阈值大的小白鼠按60s计。
将整个实验室结果,按下列公式计算各药不同时间的镇痛百分率,把结果填入表3-4-7-1。
表1 药物的镇痛作用组别给药前平均痛阈值给药后平均痛阈值(s)镇痛百分率(%)15min 30min 45min 15min 30min 45min对照组实验组药物镇痛百分率=用药后平均痛阈值-用药前平均痛阈值×100%用药前平均痛阈值【注意事项】1.小白鼠宜用雌性,因雄性小白鼠遇热时睾丸易下垂,阴囊皮肤对热刺激敏感。
2.热板法个体差异较大,实验动物应预先筛选,一般以痛阈值在30s内者为敏感鼠,可供实验用。
3. 用药后小白鼠痛阈值超过60s者,应立即取出,防止足部烫伤而影响实验结果,其痛阈值按60s计。
4. 室温以15℃左右为宜,过低动物反应迟钝,过高则敏感。
二、化学刺激实验方法【实验原理与目的】把醋酸等化学刺激物注入腹腔,可使小白鼠很快产生疼痛反应,表现为腹部两侧收缩内陷、腹壁下贴、臀部抬高或后肢伸展,即扭体反应。
药物镇痛作用实验报告.doc
药物镇痛作用实验报告.doc
一、实验目的
实验的目的是评估某种药物的镇痛作用。
二、实验方案
1. 选择受试者:本研究选取的受试者为20名35岁以上的成年人,比例为男性10人,女性10人。
2.实验设计:本研究使用双盲方式,实验设计为前后对照设计,即把该药物分为处理
组和对照组:处理组受试者服用药物,而对照组接受安慰剂。
3.数据收集:本研究以镇痛作用为实验结果,采用体外试验中的定量评价方法,以测
定处理组和对照组受试者对外界刺激后的反应差异,以及处理组摄入药物后的反应和其他
症状的发生变化。
三、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处理组受试者服用药物后,大幅度减少了受压疼痛的反应,而对照组受试
者的受压疼痛的反应与之前无明显变化,说明该药物的疼痛缓解作用显著。
此外,处理组
受试者无明显不良反应,予以安全性研究也显示该药物良好的耐受性。
四、结论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本次实验评估的药物具有显著的疼痛缓解作用,并且良好的安全性,可作为治疗疼痛的有效药物。
3.药物的镇痛作用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药物的镇痛作用班级:12级临七3班姓名:廖梦宇学号:2012021320一、实验原理:扭体反应是药物镇痛作用实验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给小白鼠某些药物所引起的一种刺激腹膜的持久性疼痛、且间歇发作的运动反应,表现为腹部收内凹、腹前壁紧贴笼底、臀部歪扭和后肢伸张,呈一种特殊姿势。
本实验中采用醋酸溶液腹腔注射刺激腹膜引起疼痛,从而通过扭体反应观察杜冷丁、安痛定的镇痛效果。
二、实验目的:1.比较分析杜冷丁、安痛定的镇痛效果及特点;2.掌握扭体反应。
三、实验步骤:1.分组:取6只小鼠,分为3组。
分别称重并标记编号。
观察一般活动。
2.给药:1#, 2# 小鼠给杜冷丁, 0.1ml/10g3#, 4# 小鼠给安痛定, 0.1ml/10g5#, 6# 小鼠给生理盐水,0.1ml/10g给药途径:皮下注射15分钟后,腹腔注射醋酸溶液,0.1ml/10g3.观察:20分钟内扭体反应的次数,每次持续的时间4.动物最后全部处死。
四、实验结果:编号给药扭体反应出现次数每次持续时间(秒)2 杜冷丁0 03 安痛定10 24 安痛定0 05 生理盐水17 36 生理盐水13 2五、讨论:根据实验结果,生理盐水没有明显的药理作用,小鼠因腹痛而产生扭体反应;杜冷丁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为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剂,是一种临床应用的合成镇痛药,对人体的作用和机理与吗啡相似,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安痛定是用于治疗紧急发热时的退热、发热时的头痛、关节痛、神经痛、风湿痛与痛经等病症的片剂、注射液药物,给药后产生即时解热镇痛作用。
本实验中,由于操作失误,3号小鼠安痛定给药不足,所以也出现了几次扭体反应。
理论上,杜冷丁与安痛定都有较好的镇痛作用,但杜冷丁的镇痛作用更强大。
镇痛药的镇痛作用实验报告
镇痛药的镇痛作用实验报告镇痛药的镇痛作用实验报告引言:镇痛药是一类常见的药物,其作用是减轻或消除疼痛感。
在临床上,镇痛药被广泛应用于手术后疼痛、创伤疼痛、慢性疼痛等病症的治疗。
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类型的镇痛药对实验动物的镇痛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材料与方法:实验所用的动物为实验室常用的小鼠。
分别选取阿司匹林、吗啡和布洛芬作为镇痛药,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
将小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只。
实验前,先对所有小鼠进行基础体温和体重的测量。
然后,按照体重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或生理盐水。
实验过程:首先,使用热板法测定小鼠的热痛阈值。
将小鼠放置在预热的热板上,记录小鼠的跳跃或抬脚反应时间。
在给予药物后,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直到小鼠的热痛阈值恢复到基础水平。
接着,使用热尾法测定小鼠的热痛阈值。
将小鼠的尾巴放置在预热的热板上,记录小鼠的尾巴反应时间。
同样,在给予药物后,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直到小鼠的热痛阈值恢复到基础水平。
最后,使用正电刺激法测定小鼠的机械痛阈值。
将小鼠的后爪放置在电刺激装置上,逐渐增加电流强度,记录小鼠的跳跃或抬脚反应电流强度。
同样,在给予药物后,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直到小鼠的机械痛阈值恢复到基础水平。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发现不同类型的镇痛药对小鼠的镇痛作用存在差异。
阿司匹林能够显著提高小鼠的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但对热尾反应没有明显影响。
吗啡对小鼠的热痛阈值、热尾反应和机械痛阈值均有显著提高的作用。
布洛芬对小鼠的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有显著提高的作用,但对热尾反应没有明显影响。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镇痛药对疼痛的镇痛作用具有差异。
阿司匹林主要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减少组织损伤引起的疼痛,而吗啡则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来减轻疼痛感。
布洛芬则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疼痛传导来发挥镇痛作用。
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不同的疼痛刺激方式对镇痛药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
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的改变程度比热尾反应更为明显,可能是因为热痛和机械痛是更常见的疼痛类型,而热尾反应相对较少见。
药物的镇痛作用实验
药物的镇痛作用实验
一、实验设计
1.实验研究对象:选取18-60岁的健康成年人,其中男性9人,女性
9人。
2.实验设计:实验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设计,正常对照组使用盐水
口服,药物组使用新药物口服。
实验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观察2周新
药物的疗效;第二步,观察4周新药物的镇痛作用。
3.实验材料:受试者,新药物,盐水。
4.评估指标:首次服用药物后,在短时间内,每隔3个小时记录一次
疼痛观察结果,以及服用药物前后的痛点位置变化,以及症状耐受性指标等。
二、实验过程
1.实验前准备:仔细核实受试者的基本情况,确保能够正常参加实验;将受试者分配到各自的实验组;规定实验参与者的特定和不可变的实验指标。
2.实验过程:在实验的开始,受试者各自服用对应的药物;在实验期间,定期记录受试者的疼痛观察结果,并对其进行评价;实验期满后,对
受试者的药物耐受性进行评估;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三、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药物组的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药物组患者疼痛强度
明显减轻;药物组患者的耐受性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达
93.3%;在实验期间。
药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阿司匹林的镇痛作用研究实验日期:2021年10月15日实验者:张三、李四一、实验目的1. 了解阿司匹林的基本药理作用。
2. 掌握阿司匹林镇痛作用的实验方法。
3. 分析阿司匹林剂量与镇痛效果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阿司匹林(Aspirin)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血栓等作用。
其镇痛作用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OX)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轻疼痛。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阿司匹林片(100mg/片)、生理盐水、大鼠、实验用鼠笼、剪刀、镊子、酒精棉球、药杯等。
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量筒、计时器、温度计、分析天平、离心机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分组: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
2. 实验动物给药:按照实验设计,将阿司匹林片分别溶解于生理盐水中,配制成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10mg/kg、20mg/kg、40mg/kg。
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3. 疼痛行为观察:观察大鼠在给药前后的疼痛行为,如舔舐伤口、翻滚、咬爪等。
4. 数据统计:采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组间疼痛行为评分的差异。
五、实验结果1. 空白对照组大鼠在给药前后的疼痛行为评分无明显变化。
2. 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在给药后的疼痛行为评分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且随剂量增加,疼痛行为评分逐渐降低。
3. 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的疼痛行为评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六、实验分析本实验结果表明,阿司匹林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且镇痛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
这与阿司匹林抑制COX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的药理作用相一致。
七、实验讨论1. 阿司匹林的镇痛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COX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轻疼痛。
2. 本实验中,阿司匹林的镇痛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但并非剂量越高,镇痛效果越好。
过量使用阿司匹林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出血等。
镇痛药物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药物得镇痛作用班级:12级临七3班姓名:廖梦宇学号:2012021320一、实验原理:扭体反应就是药物镇痛作用实验得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指给小白鼠某些药物所引起得一种刺激腹膜得持久性疼痛、且间歇发作得运动反应,表现为腹部收内凹、腹前壁紧贴笼底、臀部歪扭与后肢伸张,呈一种特殊姿势。
本实验中采用醋酸溶液腹腔注射刺激腹膜引起疼痛,从而通过扭体反应观察杜冷丁、安痛定得镇痛效果。
二、实验目得:1.比较分析杜冷丁、安痛定得镇痛效果及特点 ;2.掌握扭体反应。
三、实验步骤:1.分组:取6只小鼠,分为3组。
分别称重并标记编号。
观察一般活动。
2.给药:1#, 2# 小鼠给杜冷丁,0。
1ml/10g3#,4#小鼠给安痛定,0。
1ml/10g5#,6#小鼠给生理盐水,0、1ml/10g给药途径:皮下注射15分钟后,腹腔注射醋酸溶液,0。
1ml/10g3.观察:20分钟内扭体反应得次数,每次持续得时间4.动物最后全部处死、四、实验结果:编号23456 给药杜冷丁安痛定安痛定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扭体反应出现次数010017 13 每次持续时间(秒)0 2 0 3 2五、讨论:根据实验结果,生理盐水没有明显得药理作用,小鼠因腹痛而产生扭体反应;杜冷丁有显著得镇痛作用,为人工合成得阿片受体激动剂,就是一种临床应用得合成镇痛药,对人体得作用与机理与不啡相似,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安痛定就是用于治疗紧急发热时得退热、发热时得头痛、关节痛、神经痛、风湿痛与痛经等病症得片剂、注射液药物,给药后产生即时解热镇痛作用、本实验中,由于操作失误,3号小鼠安痛定给药不足,所以也出现了几次扭体反应。
理论上,杜冷丁与安痛定都有较好得镇痛作用,但杜冷丁得镇痛作用更强大。
篇二:药理学实验镇痛药得镇痛作用篇三:热板法镇痛实验热板法镇痛实验[摘要] 目得掌握镇痛药得实验法。
观察麻醉性镇痛药度冷丁(dolantin)与非麻醉性镇痛药罗通定(rotundine)得镇痛效应。
药物的镇痛作用实验报告
药物的镇痛作用实验报告【摘要】:本次实验采用动物模型,通过自我观察和自愿反应的方式,探究不同药物的镇痛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吗啡、芬太尼和非甾体消炎药都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其中吗啡的镇痛效果最为明显,其次是芬太尼和非甾体消炎药。
本实验为镇痛药物的评价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镇痛药物;自我观察;自愿反应;动物模型一、实验目的:研究不同药物的镇痛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二、实验原理:镇痛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干扰疼痛信号的传递,从而降低疼痛感。
主要分为中枢作用和周围作用两种。
中枢作用的药物主要是阿片类药物,如吗啡、芬太尼等。
阿片类药物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鸦片受体,抑制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减弱或消除疼痛感。
周围作用的药物主要是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这些药物主要是通过干扰疼痛发生的原因,即抗炎、退热等,从而降低疼痛感。
三、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小白鼠12只吗啡、芬太尼、阿司匹林液体剂量分别为0.1mg/kg、0.1μg/kg和5mg/kg注射器、针头、生理盐水1)将12只小白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3只。
3)待药物吸收5分钟后,利用热刺激法(将热台加热到52℃,将小白鼠的尾巴在热台上放置5秒钟),观察小白鼠的反应。
如果小白鼠表现出舔脚、跃起等疼痛反应,即表示疼痛感强烈。
4)观察时间为30分钟,每5分钟一次,共记录6次。
4. 数据处理:1)每组小白鼠反应次数和表现时间的平均值作为该组的数据。
2)将各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到药物的镇痛效果。
四、实验结果:表1 不同药物的镇痛效果比较药物反应次数(/3min)平均反应时间(s)吗啡 1.3 1.0芬太尼 2.7 2.2阿司匹林 3.7 3.5生理盐水 4.3 4.0注:数据均为平均值,误差为标准差五、实验分析:通过比较不同药物的镇痛效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吗啡、芬太尼和非甾体消炎药都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其镇痛效果依次递减。
河北医大中药药理学实验指导04基本实验项目-8延胡索对小白鼠的镇痛作用(热板法)
实验八延胡索对小白鼠的镇痛作用(热板法)【目的】了解热板法筛选镇痛药的实验方法;观察延胡索的镇痛作用。
【原理】延胡索能活血行气止痛。
热板法是筛选镇痛药的经典方法:小鼠的足部受热板刺激而产生疼痛时,就发生舔足的特殊反应。
以接触热板到舔后足所需的时间作为痛阈值,以此为观察指标。
【器材】恒温水浴箱、大烧杯(500ml)、秒表、天平、注射器(ImI)、鼠笼。
【药品】延胡索水溶液4g∕mk生理盐水、苦味酸。
【动物】雌性小白鼠。
【方法】调节热板仪温度,水温恒定在55±0.5o C o每次取小鼠2只,放入热板仪内。
记录自放入热板仪至出现舔后足所需时间(s),作为该鼠的痛阈值。
凡30s 内不出现舔后足者,弃之不用。
依次测量各小鼠的痛阈值。
取预选合格的小鼠8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4只,编号、再重测痛阈1次,将两次痛阈的平均值作为该鼠给药前的痛阈值。
然后,第一组灌胃延胡索液0.2ml/:LOg,第二组灌胃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作对照。
给药后的15、30、45、60、90min测定各鼠痛阈值。
若小鼠在热板上60s仍无痛觉反应,应取出,按60s计。
将结果记入表内,按不同时间测定的各鼠痛阈平均值计算用药后痛阈提高的百分率。
痛阈提高率二(给药后平均痛阈值-给药前平均痛阈值)/给药前平均痛阈值XIO0%【结果】按表进行记录。
延胡索对小鼠的镇痛作用【注意】(1)室温以15~20。
C为宜,过低则小鼠反应迟钝,过高则过于敏感,而引起跳跃,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2)正常小鼠一般放入烧杯后10~15s内出现不安,举前肢,踢后肢,跳跃等显现。
这些动作均不作为疼痛指标,只有舔后足才作为疼痛的指标。
(3)一般不选用雄鼠,因雄鼠阴囊可触及烧杯底部,易呈现敏感反应,影响结果。
【思考题】试述延胡索镇痛的有效成分及机理。
药物的镇痛作用
药物的镇痛作用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肝脏功能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教案药学院药理教研室李生莹药物的镇痛作用一、实验目的:观察药物的镇痛作用,了解镇痛药常用的研究方法。
二、实验原理:1. 热板刺激法:小鼠受到热刺激产生痛感而表现为舔后足,然后用镇痛药对抗。
2. 电刺激法:小鼠受到电刺激产生痛感而发出嘶叫声,然后用镇痛药对抗。
3. 化学刺激法(扭体法):应用一些化学刺激物注入小鼠腹腔内,引起深部大面积而较持久的疼痛刺激,致使小鼠产生“扭体反应”。
扭体反应:腹部内凹,躯干和后肢伸长,臀部高起。
4. 吗啡:阿片类镇痛药物,激动脊髓胶质区、丘脑内侧、脑室、导水管周围的灰质等部位的阿片受体从而发挥强大的镇痛作用。
对各种疼痛都有效,其中对持续性慢性钝痛的作用大于间断性锐痛。
由于其长期应用容易产生成瘾性,故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缓解严重创伤、烧伤、手术等引起的剧痛和晚期癌症疼痛。
三、实验对象:小白鼠四、药品和器材1. 药品:0.1%吗啡溶液、0.6%醋酸溶液、生理盐水2. 器材:1ml注射器、鼠罩、天平五、实验方法1. 每组抓取2只正常小白鼠,称重(g),标记(甲、乙)。
2. 实验组(甲鼠):腹腔注射0.1%吗啡溶液(0.1ml/10g)对照组(乙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10g)3. 给药30min后,均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0.2ml,观察10min内发生扭体反应的动物数量。
六、计算:以实验室为整体统计结果,计算药物镇痛百分率。
实验组无扭体反应动物数-对照组无扭体反应动物数药物镇痛百分率= ×100%对照组扭体反应动物数七、注意事项1. 醋酸溶液应新鲜配制。
2. 室温不能低于10℃,否则不易发生扭体反应。
3. 给药组比对照组扭体发生率减少50%以上才能认为有镇痛效力。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一、实验目的:观察经不同途径给药,对药物的反应有何不同,进一步理解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1.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有两大方面:药物方面的因素和机体方面的因素。
药理学镇痛实验报告
药理学镇痛实验报告【篇一:镇痛实验报告】实验题目:药物的镇痛作用班级:12 级临七3 班姓名:廖梦宇学号:2012021320一、实验原理:扭体反应是药物镇痛作用实验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给小白鼠某些药物所引起的一种刺激腹膜的持久性疼痛、且间歇发作的运动反应,表现为腹部收内凹、腹前壁紧贴笼底、臀部歪扭和后肢伸张,呈一种特殊姿势。
本实验中采用醋酸溶液腹腔注射刺激腹膜引起疼痛,从而通过扭体反应观察杜冷丁、安痛定的镇痛效果。
二、实验目的:1. 比较分析杜冷丁、安痛定的镇痛效果及特点;2. 掌握扭体反应。
三、实验步骤:1. 分组:取6 只小鼠,分为3 组。
分别称重并标记编号。
观察一般活动。
2. 给药:1#, 2# 小鼠给杜冷丁,0.1ml/10g3#, 4# 小鼠给安痛定,0.1ml/10g5#, 6# 小鼠给生理盐水,0.1ml/10g 给药途径:皮下注射15 分钟后,腹腔注射醋酸溶液,0.1ml/10g3. 观察:20 分钟内扭体反应的次数,每次持续的时间4. 动物最后全部处死。
四、实验结果:编号23456 给药杜冷丁安痛定安痛定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扭体反应出现次数0 10 0 17 13 每次持续时间(秒)0 2 0 3 2五、讨论:根据实验结果,生理盐水没有明显的药理作用,小鼠因腹痛而产生扭体反应;杜冷丁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为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剂,是一种临床应用的合成镇痛药,对人体的作用和机理与吗啡相似,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安痛定是用于治疗紧急发热时的退热、发热时的头痛、关节痛、神经痛、风湿痛与痛经等病症的片剂、注射液药物,给药后产生即时解热镇痛作用。
本实验中,由于操作失误,3 号小鼠安痛定给药不足,所以也出现了几次扭体反应。
理论上,杜冷丁与安痛定都有较好的镇痛作用,但杜冷丁的镇痛作用更强大。
篇二:热板法镇痛实验热板法镇痛实验[ 摘要] 目的掌握镇痛药的实验法。
观察麻醉性镇痛药度冷丁( dolantin )和非麻醉性镇痛药罗通定( rotundine )的镇痛效应。
药理学实验镇痛药的镇痛作用
药理学实验镇痛药的镇痛作用【实验目的】学习镇痛实验化学刺激法,观察镇痛药的镇痛作用,并联系其临床用途。
【原理】疼痛概念系伤害性刺激所引起的情绪反应、行为反应以及生理功能障碍,是许多疾病的症状,是机体受到不良刺激或损害的一种信号和反应。
根据疼痛所表现出的行为反应,目前应用的疼痛模型有:1.热刺激法⑴辐射热刺激法:用一定强度的温度来刺激动物躯体的某一部分使其产生疼痛反应。
大白鼠以甩尾反应时间为痛反应指标。
实验时,用秒表计时,从照射开始到甩尾的时间作为痛阈。
⑵热板法:实验时,把小白鼠放在预先加热到55℃金属板上,以舔后足为常用痛反应指标。
给药后痛反应时间延长一倍以上者作为有效镇痛药物。
注意事项:①反复连续测定应注意防止局部烫伤而影响结果。
②注意正常鼠体温应与室温相近,室温应在20℃左右。
③给药前测试痛阈时,注意反应时间少于2s(10s,热板法)或大于10s(30s,热板法)表示该动物反应过敏或迟钝,则剔除不用。
④热板法要求必须用雌性动物。
方法评价:①仪器装置简单,反应灵敏,指标明确。
②对组织损伤小,可反复利用动物。
③痛反应潜伏期长,利于比较药物镇痛作用的强弱、快慢、持续时间。
④可用于筛选麻醉性和非麻醉性镇痛药。
⑤但由于辐射热刺激法甩尾反应纯粹是一种脊髓反射,因此骨骼肌松弛药也会出现阳性结果,应加以注意。
2.机械刺激法大白鼠尾尖压痛法用钝刀口用力压大白鼠尾,以产生嘶叫作为痛阈值。
此法与大白鼠的年龄关系很大,以100~150g体重为宜。
压痛部位以大白鼠尾尖1/3处敏感性较高。
3.电刺激法⑴齿髓刺激法目前公认牙髓神经是对痛颇敏感的刺激部位,其痛反应近似临床病理性疼痛。
因此齿髓刺激法是评价镇痛药的标准而可靠的方法。
此法适用于狗、猫、家兔、大白鼠等,其中以家兔应用最多。
药物的镇痛作用实验报告
药物的镇痛作用实验报告药物的镇痛作用实验报告引言:镇痛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能够帮助缓解疼痛带来的不适和痛苦。
药物是常见的镇痛方式之一,通过改变神经传递的方式来减轻疼痛感。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药物的实验测试,探究其镇痛作用及机制。
实验设计:本实验选取了实验鼠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不同的实验组。
每组分别注射不同的药物,并进行相关的疼痛刺激测试。
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鼠的反应,分析不同药物的镇痛效果。
实验过程:1. 注射盐水对照组:将盐水注射于实验鼠体内,作为对照组,观察其对疼痛刺激的反应。
2. 阿司匹林组:注射阿司匹林后,进行疼痛刺激测试。
3. 吗啡组:注射吗啡后,进行疼痛刺激测试。
4. 氨茶碱组:注射氨茶碱后,进行疼痛刺激测试。
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鼠的观察和记录,得出以下实验结果:1. 注射盐水的对照组实验鼠,在疼痛刺激下表现出明显的痛觉反应,如叫喊、跳跃等。
2. 阿司匹林组实验鼠在注射后,对疼痛刺激的反应明显减轻,表现出较少的痛觉反应。
3. 吗啡组实验鼠在注射后,对疼痛刺激的反应显著减少,表现出较轻微的痛觉反应。
4. 氨茶碱组实验鼠在注射后,对疼痛刺激的反应也有所减轻,但相较于吗啡组效果较弱。
讨论与分析:1.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非处方药,具有一定的镇痛效果。
它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减少组织损伤,从而减轻疼痛感。
2. 吗啡是一种强效镇痛药物,具有显著的镇痛效果。
它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结合,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从而减轻疼痛感。
3. 氨茶碱是一种常用的支气管扩张剂,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它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调节神经传递,减轻疼痛感。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测试与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阿司匹林、吗啡和氨茶碱均具有一定的镇痛效果,能够减轻疼痛感。
2. 吗啡作为一种强效镇痛药物,在镇痛效果上表现更为显著。
3. 阿司匹林和氨茶碱作为非处方药,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
实验局限性与展望:本实验仅选取了少数药物进行测试,并未覆盖所有的镇痛药物。
镇痛药的镇痛作用实验报告
镇痛药的镇痛作用实验报告
《镇痛药的镇痛作用实验报告》
在现代医学中,镇痛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疼痛症状的治疗中。
然而,镇痛药到底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为了探究镇痛药的镇痛作用,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验。
实验中,我们选取了常见的镇痛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和吗啡,以及安慰剂作为对照组。
首先,我们使用小鼠作为实验对象,通过给小鼠注射不同剂量的镇痛药和安慰剂,然后观察小鼠在疼痛刺激下的反应。
实验结果显示,注射了镇痛药的小鼠在疼痛刺激下表现出明显的减少疼痛感,而注射安慰剂的小鼠则没有明显的改变。
此外,我们还通过行为观察和生理指标监测发现,镇痛药可以明显减轻小鼠的疼痛反应,并且对呼吸、心率等生理指标也没有明显影响。
通过这项实验,我们得出了结论:镇痛药可以有效减轻疼痛感,并且对小鼠的生理指标没有明显影响。
这为镇痛药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也为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镇痛药的镇痛机制提供了有力支持。
总之,镇痛药的镇痛作用实验报告为我们揭示了镇痛药的镇痛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进一步研究镇痛药的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希望我们的实验结果能够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药理学镇痛实验报告
药理学镇痛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不同类型的镇痛剂对实验动物的镇痛作用;2.研究镇痛剂的剂量对疼痛感受的影响。
实验原理疼痛是生理现象,也是病理现象。
静息状态下的人体产生持续的疼痛感觉,通常认为这是感知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引起的。
疼痛刺激可以通过不同的传入路线(伤害感觉神经、交感神经或内脏神经)到达脊髓,并超越到脊髓背角。
一种致痛物质(如组胺、蛇毒)刺激感觉神经末梢释放物质介导机体的疼痛反应,包括组胺释放后引起的红肿、疼痛等症状。
镇痛剂常被使用于多种不同的情况下,例如:术后镇痛和慢性疼痛治疗。
许多镇痛药物作用于脊髓感觉反射,而另一些作用于大脑。
通过不断使用这些类型的药物,可以提高疼痛阈值,达到镇痛效果。
实验方法材料-实验动物(Rats)15只,重120~150克-盐酸吗啡、硝酸吗啡、异丙酚、阿片样肽类药物实验操作实验动物被放置在通风的、干燥的实验室内,标记它们的体重和性别并随机分成三个组。
第一组:每只老鼠注射盐酸吗啡0.1ml/100g,检测其疼痛程度。
分别测量实验动物在注射不同剂量的镇痛剂后的反应时间、掉尾反应和腹蹙反应,记录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
实验结果我们的实验数据表明不同类型的镇痛剂在相同的剂量下对镇痛效果的影响是不同的。
具体数据见下表:处理组反应时间(s)掉尾反应(%)腹蹙反应(%)盐酸吗啡8.50±1.50 95% 95%硝酸吗啡7.20±1.50 92% 92%异丙酚9.20±2.00 75% 85%图表解释:实验数据统计从数据可以看出,相同剂量下,盐酸吗啡和硝酸吗啡对实验动物疼痛阈值的提高程度基本相同,而异丙酚的镇痛效果不如吗啡剂量,但也有一定的作用。
在三种镇痛剂中,盐酸吗啡和硝酸吗啡对感官阈值的影响似乎是相同的。
硝酸吗啡的透过脑部镇痛作用可能更强,因此其镇痛效果更好。
异丙酚的镇痛作用可能比盐酸吗啡弱,但也可以达到一定的镇痛效果。
结论本研究证明,不同类型的镇痛剂对实验动物的镇痛作用是不相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八镇痛作用
一、热板法
【目的和原理】
掌握用热板法测试镇痛药物的方法;观察吗啡的镇痛作用。
将小鼠置于一定温度的热板上,热刺激小鼠足部产生痛反应,即舔后足反应。
以小鼠出现舔后足的时间作为痛反应指标(痛阈值),判断药物是否具有镇痛作用。
【实验对象】小白鼠,雌性,体重18~22g
【实验药品】0.1%盐酸吗啡、生理盐水
【实验器材】鼠笼、天平、注射器、热板
【实验方法】
1.取小鼠10只,编号、称量体重
2、将恒温水浴调节至55°C左右。
将小鼠放于热板上,记录自放入热板至出现舔后足所需时间(s)作为该鼠的痛阈值。
凡痛阈值在10~30s之间为合格。
取筛选合格的小鼠6只,随机分成两组,测定各小鼠的正常痛反应(舔后足)时间,各测2次,每次间隔时间5min,求平均值作为该鼠给药前痛阈值。
3、给药组小鼠腹腔注射盐酸吗啡0.15mg/10g(0.1%溶液0.15mL/10g)。
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5mL/10g。
给药后15、30、45、69、90min分布测定痛反应时间。
如小鼠在热板上60s仍无痛反应,应立即取出,按60s计。
【实验结果】填表计算出用药后不同时间的痛阈提高百分率。
以痛阈提高百分率作纵坐标,给药后时间作横坐标,绘出各药镇痛作用的药-时曲线,加以分析讨论。
痛阈提高百分率=(用药后痛反应时间-用药前平均痛反应时间)/用药前平均痛反应时间X100%
【注意事项】1、热板法个体差异大,应筛选实验动物,对热刺激反应过敏、迟钝或跳跃者则剔除不用。
2、小白鼠以雌性为好,雌性小白鼠遇热时阴囊松弛,与热板接触而反应过敏(易致跳跃),常影响实验结果。
3、室温在13-18°C,实验动物对痛反应时间波动较小,实验时宜将温度控制在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