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程控制网平差计算程序

高程控制网平差计算程序

王金;王宇辉

【期刊名称】《黑龙江测绘》

【年(卷),期】1996(019)002

【摘要】1 程序功能及特点本程序以测段高差为平差克素,采用间接平差法,用BASIC语言编制。适用于独立的,非独立的,秩亏的三角高程控制网和水准网的平差计算。可完成待定点的高程计算;观测平差及改正数的计算;待定点的平差值计算;可评定任意点高程和任意两点间高差的精度。任何网型不需要辅入附加信息,使用IBM(286,386、486等)

【总页数】5页(P20-24)

【作者】王金;王宇辉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16

【相关文献】

1.赫尔墨特方差分量估计在CPⅢ高程控制网平差中的应用 [J], 陈龙

2.基于MATLAB的高程控制网平差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J], 高霞;应建福

3.基于VC平台的高程控制网平差软件设计与实现 [J], 朱楠;徐良骥;郭辉;刘利君;吴鸿涛

4.CASIO fx—4850P计算器高程控制网按间接平差计算程序 [J], 余志贵

5.几种CPⅢ精密三角高程控制网平差方法对比研究 [J], 李建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MATLAB的平差程序设计

基于MATLAB的水准网和测边网平差程序设计 摘要 MATLAB是目前在研究机构广泛应用的一种数值计算及图形工具软件,它的特点是语法结构简明、数值计算高效、图形功能完备,特别适合非专业编程员完成数值计算、科学试验处理等任务。以往的测量数据处理方法需要编制特定的处理矩阵运算程序,而且程度复杂,难度大。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MATLAB的水准网和测边网的程序设计方法,与其它算法语言相比,具有编程简单,运算速度快的特点。文中分别阐述了水准网和测边网程序的理论基础、实现步骤和运行结果。通过实例的分析,总结出利用MATLAB对测量数据处理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它缩短了编程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MATLAB;水准网;测边网;程序设计

ABSTRAC T MATLAB is one species of numerical-values calculation and graphic tools software which is widely used to apply at research institutions at present. The particularities are: concise grammar-structure、highly efficient in numerical values calculating、complete function of graphs、especially it is adapted to evildoing professional programmer to accomplish the tasks that are numerical-values calculating and scientific experiments treating. The ancient methods of measured data-processing need establishing special proceedings of treating matrices operation, moreover, it is complex and greatly difficul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one programming method dealing with leveling and measuring edge network based on MATLAB. Compared with other algorithm language, it has particularities which are simply programming and quickly operating. The article separately expatiate the theories basics、realizing steps and running results at leveling and measuring edge network. With the analysis of examples, it has prodigious application value in measured data-processing by use of MATLAB. Moreover, it shortens programming time and improves working effectiveness. Key words:MATLAB;leveling network;measuring edge network;programming

控 制 网 平 差 报 告

控制网平差报告 [控制网概况] 计算软件:南方平差易2005 网名:成都学院1-6教导线网 计算日期:2014-07-02 观测人:赵磊 记录人:薛佳丽 计算者:薛佳丽 检查者: 测量单位:成都学院测绘工程一班 备注:第六小组 平面控制网等级:国家四等,验前单位权中误差:2.50(s) 已知坐标点个数:2 未知坐标点个数:8 未知边数:9 最大点位误差[D] = 0.0118 (m) 最小点位误差[B] = 0.0068 (m) 平均点位误差= 0.0109 (m) 最大点间误差=0.0102(m) 最大边长比例误差= 53 平面网验后单位权中误差=1.88(s) [边长统计]总边长:1211.146(m),平均边长:134.572(m),最小边长:51.705(m),最大边长:262.760(m) [闭合差统计报告]

高程网平差 -------------------------------------------------------------------- APPROXIMATE HEIGHT -------------------------------------------------------------------- No. Name Height(m) -------------------------------------------------------------------- 1 A1 500.0000 2 A2 499.6860 3 A3 499.3690 4 A4 499.2295 5 B1 497.9570 6 B2 497.1505 7 C1 495.7295 8 C2 495.0625 9 D1 495.5515 10 D2 494.9110 11 E1 494.5825

高程平差方法 举例说明

高程平差方法举例说明 引言 在工程建设中不免要对高程控制网进行高精度计算,手工计算对于较为简单的控制网还可适应,但对于较为复杂、节点较多的高程控制网来讲使用手工计算容易出现误差且非常耗时,因此我们针对高程控制网的平差计算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利用这一原理结合计算机技术进行了高效的控制网平差计算。 1 平差模型的建立 1. 1 平差原理 下面以一个水准网的算例来说明水准网间接平差原理, 水准网如图1 所示: 已知A 点高程HA=237. 483m,为求B、C、D 三点的高程, 进行了水准测量,观测结果为见图1, h1、h2、h3、h4、h5 分 别为观测值,对应的水准路线长度为S1、S2、S3、S4、S5。 取B、C、D 三点的高程值平差值为参数,其近似值为 X01、X02、X03 其中:X01=HA+h1; X02=HA+h3; X03=HA+h5 于是观测值误差方程为v:常数项l:权P:如下:其中:改正数V= 系数阵A= 参数x= 常数项l= 可以解出由此可以计算出高程平差值 由上可知,水准网间接平差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1)高程近似值的计算;(2)列立观测值的误差方程; (3)解误差方程并求高程平差值。 1. 2 常数项矩阵的问题 在求近似高程时,同一个未知点的近似高程并不是唯一的一个确定值,它的值随着计算时选择的线路不同而改变,因此得出的常数项矩阵L 也并不是唯一的,在下面的程序计算里面,输入已知数据时线路的排序不同,得出的常数项矩阵L 也不同,当然最后得到的高程改正数也不一样,由于进行平差计算时设的未知数就是未知点高程的近似值,因此在最后得到的未知点的高程平差值跟计算高程近似值时选择的线路无关,只要计算正确,最终得到的高程平差值也是正确的。这一点可以在使用程序的过程中进行检验,无论线路排序如何改变,只要数据输入正确,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 2 平差程序设计 2. 1 关于程序语言的选用 考虑到本软件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数据的处理与计算,不涉及到计算机系统底层的操作,因此选用相对简单的Visual Basic 6. 0 来进行程序的编写,使用间接平差模型,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一来减少了代码编写的难度,二来提高了代码执行的效率。 2. 2 程序设计原理 本程序在计算平差值时采用间接平差模型,不采用条件平差模型而采用间接平差模型来计算是因为间接平差法误差方程的列立遵循一定的规则,在设计算法的时候相对比较简单,而条件平差法因条件方程的多样性,算法非常复杂,两种平差模型得出的结果精度又是相同的,因此综合考虑选用间接平差模型作为

课程设计指导书测绘工程专业平差易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测绘工程专业 2015 年 5 月

目录 一《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设计说明与要求 二实验内容 实验一利用平差易软件和程序设计语言完成水准网平差 实验二利用平差易软件完成某工程控制网的平差计算 实验三利用平差易软件完成某工程导线网平差计算 实验四利用程序设计语言完成实验二某工程控制网或实验三某工程导线网平差计算 三南方平差易使用说明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设计说明与要求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该课程设计是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专业基础课“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后进行的一门实践课程。其目的是增强学生对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理论的理解,牢固掌握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公式,熟悉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技能和计算方法,灵活准确地应用于解决各类数据处理的实际问题,并能用所学的计算机理论知识,编制简单的计算程序。 二、课程设计内容和重点 根据上述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设计主要是要求学生完成综合性的结合生产实践的题目。如目前生产实践中经常用到的水准网严密平差及精度评定,边角网(导线)严密平差及精度评定等内容。重点培养学生正确应用公式、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计算机编程能力。 三、考核要求 课程设计结束前,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在课程设计中所表现的意识和品质,完成实际任务的数量和质量,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独立工作能力的大小,课程设计报告的质量等五项内容,对学生的课程设计成绩进行考评记分。具体为: 1、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表现,占总成绩的20%。 2、程序调试并成功运行占40%。 3、平差结果占20%。 4、课程设计报告占总成绩的20%。 四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 1.概述 (1)课程设计名称、目的和要求。 (2)课程设计目录

控制网平差程序设

间接平差编程源代码 chkdat函数(72页) function [n1,k]=chkdat(sd,pn,n1) n=length(n1); k=0; for i=1:n i1=0; for j=1:sd if(n1(i)==pn(j)) i1=1; n1(i)=j; break; end end if(i1==0) % fprintf(fit2,'%5d %5d\n',i,n1(i) k=1; end end return readlevelnetdata函数(73页) function [ed,dd,sd,gd,pn,h0,k1,k2,h1,s]=readlevelnetdata global filename filepath; global ed dd sd pn gd h0 k1 k2 h1 s k11 k12; k1=[];k2=[];h=[];s=[]; [filename,filepath]=uigetfile('*.txt','选择高程数据文件'); fid1=fopen(strcat(filepath,filename),'rt'); if(fid1==-1) msgbox('Input File or Path is not correct','Warning','warn'); return; end ed=fscanf(fid1,'%f',1); dd=fscanf(fid1,'%f',1); sd=ed+dd; gd=fscanf(fid1,'%f',1); pn=fscanf(fid1,'%f',sd); h0=fscanf(fid1,'%f',ed); h0(dd+1:ed+dd)=h0(1:ed); heightdiff=fscanf(fid1,'%f',[4,gd]); heightdiff=heightdiff'; k1=heightdiff(:,1);%起点 k2=heightdiff(:,2);%终点 k11=heightdiff(:,1);%起点

测量控制网平差软件详细使用说明

威远图公司简介 北京威远图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简称WELTOP),是一家致力于空间数据的获取与应用开发、空间信息系统集成、空间信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创建于1997年1月。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本着“真诚、服务、创新、发展”的企业精神,“以卓越的方式完成每一件事”的原则,集测绘设备销售、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空间信息生产与服务为一体,短短几年时间里,已发展成为一家集空间地理信息和应用专业软件的研制和开发、空间地理信息增值服务、大型GIS工程承接为一体的全国性知名品牌企业,业务范围涵盖了整个测绘行业及服务于公众地理信息的所有工作范畴。2000年1月又分离出北京威远图数据开发有限公司,侧重于软件和系统工程的开发和研究。现在公司的产品与服务涉及领域包括国土、交通、水利、海洋、石化、电力、市政、农业、金融、商业、咨询等行业,在测绘行业中赢得了引人瞩目的一席之地。 公司的主要业务范围包括:测绘/地理信息采集设备、计算机与专业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销售、以及相关的技术咨询和服务。目前主要产品分为软、硬件两大类,有公司自己开发研制的Cito和SV系列测绘成图软件、TOP 系列测绘软件(平差及通讯等)、水利断面软件、道路测设一体化系统软件、地下管线测绘及管理软件、建筑物沉降分析软件、掌上测图系统、数字水准软件、数字矿山测绘系统以及房产测量师软件;另外我公司还承接GIS工程,已经推出并得到成熟应用的GIS系统有:房产测绘信息管理系统、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银行营业网点管理系统、通用测绘信息化管理系统、地下管网信息管理系统等;配套的硬件产品有全站仪、GPS、绘图仪、扫描仪等。 2002年,威远图公司入住中关村德胜科技园区,同时获得北京市西城区政府下属隆达集团风险注资,被北京市认证为高新技术企业以及软件企业、获得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颁发的测绘软件及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乙级资质,同年与美国知名企业Autodesk公司携手,作为Autodesk GIS产品中国测绘行业总代理,成为测绘行业唯一的一家ADN全球开发联盟成员。 2003年,Cito这个由WELTOP构筑的测绘生产体系开始推向市场,该体系以地理信息为基础,以图形及数据的采集、生产、交换、分发、共享、扩展为核心,应用于测绘、数字制图、数据采集与更新、规划、市政、房产测绘、道路、勘察设计等领域。

电子水准仪数据处理及平差软件说明

电子水准仪数据处理及平差软件用户手册

1引言 1.1编写目的 《“电子水准仪数据处理及平差软件”用户操作手册》是京沪高速铁路沉降观测评估软件之一“电子水准仪数据处理及平差软件”的使用说明,能够指导测量技术人员正确使用“电子水准仪数据处理及平差软件”。 1.2背景 为了满足京沪高速铁路线下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的需要,适应铁路施工与评估单位对其数据处理的要求,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制了自主版权的“电子水准仪数据处理及平差软件”。 2软件的功能和性能 2.1软件功能和适用范围 电子水准仪数据处理及平差软件,是专为我国京沪高速铁路线下沉降观测评估而设计的电子水准仪数据处理与高程平差计算软件。 2.1.1软件的主要功能有: 1、根据需要选择工作路径; 2、根据设置生成高差文件; 3、生成平差文件; 4、输出观测手簿; 5、闭合环自动搜索与闭合差计算; 6、网平差处理与成果输出; 2.1.2软件的主要输出内容包括: 1、可输出高程控制网测段实测高差数据; 2、可输出网点高程平差值及其精度; 3、可输出网点高差改正数、平差值及其精度; 4、可输出高程控制网平差后的验后单位权中误差; 5、可输出高程控制网外业观测手簿等。 2.2软件的性能 结合电子水准仪使用可实现外业数据采集和与内业数据处理的一体化和自动化。该软件具有功能全面、整体性能好、自动化程度高、通用性强等特点,能满足京沪高速铁路线下沉降观测数据处理的要求。 3运行环境

3.1硬件设备 “电子水准仪数据处理及平差软件”是基于WIN2000/XP/Vista操作系统开发的内业数据处理与平差计算软件,其要求硬件环境条件如下: ·内存≥256MB ·CPU主频≥1.0GHZ ·硬盘剩余容量≥1.0G 3.2支持软件 “电子水准仪数据处理及平差软件”在Windows 2000/XP 操作系统下运行,且要求首先安装Microsoft .Net Compact Framework 2.0;在Windows 2000/XP/Vista操作系统下,“电子水准仪数据处理及平差软件”的“输出观测手簿”功能均要求用户微机上安装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软件或更高版本的Excel软件。 3.3数据存储 软件均在与原始观测文件相同的位置进行数据处理与保存,数据存储格式为文本格式。 4软件安装说明 略 5“电子水准仪数据处理及平差软件”使用说明 5.1选择工作路径 “电子水准仪数据处理及平差软件”是按Windows管理文件夹与文件的模式进行的,所有的操作是在所选定的文件夹中进行的。这样做的优点是方便用户使用,便于存档和调阅及工作路径的选择。“电子水准仪数据处理及平差软件”的项目会涉及到许多文档,根据一定的命名规则,系统会调用相应的文档进行处理。 使用“电子水准仪数据处理及平差软件”的第一步就是选择要进行操作的工作路径,并在此路径下进行数据处理操作。 用以下方法之一选择工作路径:(1)选择菜单打开/选择工作路径;(2)在选择作业工具栏中,选择作业路径/选择工作路径。选择此项,弹出如图5.1所示窗口。 选择工作路径步骤: 1)在浏览文件夹窗口中,选择要进行操作的文件夹。 2)点击确定。这样就把所选择的文件夹及所有子文件夹与文件全部以树形窗口显示在软件右侧的文件列表中,供用户进行管理与操作。 图5.1 选择工作路径窗口 5.2“电水数据处理”菜单

二等水准测量及平差计算操作教程

二等水准测量及平差计算操作教程 一、前言 二等水准测量称为精密水准测量。是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地面上两点间高差的方法。在地面两点间安置水准仪,观测竖立在两点上的水准标尺,按尺上读数推算两点间的高差。通常由水准原点或任一已知高程点出发,沿选定的水准路线逐站测定各点的高程。主要作为大城市的高程控制;地面沉降;精密工程测量。 二、主要技术标准 执行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三、主要内容 作业流程图

1、首先进行现场地形和控制点勘察,查看控制点具体位置并记录(可在奥维地图上标记),查看是否有控制点被破坏,周围地形是否便于测量。 2、勘察完成后,根据施工需求按规范要求埋设加密点,加密点要埋设在坚实牢固的土质上,防止后期沉降。 3、根据勘察情况,制定测量路线,尽量选择距离最短、高差较小、土质坚硬的线路。 4、设置测量参数开始测量,以徕卡LS10为例: 4.1测量前首先校验仪器和水准尺零点误差,测量时仪器水准气泡对中整平,然后在主菜单中选择工具-区域设置-单位设置,距离单位米,高程位数为5位,距离位数为3位,温度℃。 4.2在主菜单中选择工具-区域设置-模式设置,模式有

五种:单次、平均、平均S、中值、跟踪。选择平均。 4.3设置作业:在主菜单界面选择程序-线路测量进入配置界面,点击设置作业。

新建一个作业,输入作业名称,作业员名称。 4.4设置限差:按照二等水准标准设置限差,最小视距为3米(仪器到水准尺的距离要大于3米),最大视距为50米,前后视距差为1.5米(后视水准尺到仪器的距离与前视水准尺到仪器的距离之差不大于1.5米),累计视距差为6米(本次的前后视距差+往次所有的前后视距差之和不大于6米),最高视线2.8米(仪器望远镜十字丝横丝与水准尺水平视线不超过2.8米,2米的水准尺则输入1.8米),最低视线0.55米),B1-F1/B2-F2 0.00030m(第一次后视读数-前视读数与第二次后视读数-前视读数不大于0.3mm)。

平差课程设计报告

实验一 一.设计原始资料 水准网周密平差及精度评定示例。 如图所示水准网,有2个已知点,3个未知点,7个测段。各已知数据及观测值见下表 (1)已知点高程H1= H2= (2)高差观测值(m) 高差观测值(m) 端点 高差观测值测段距离序号 号 1-3 1 1-4 2 2-3 3 2-4 4 3-4 5 3-5 6 5-2 7 (3)求各待定点的高程;3-4点的高差中误差;3号点、4号点的高程中误差。(提示,本网可采用以测段的高差为平差元素,采用间接平差法编写程序计算。)

二、水准网间接平差思路 ⑴.按照网型肯定已知水准点数H1 H2,未知水准点数u ,总点数n ,必要观测数t , 多余观测数r 。 ⑵.肯定参数。 为平差后能直接求得待定点高程平差值,以3个待定点高程平差值为参数。设3,4,5点的高程平差值别离为,, 。 ⑶.列立条件方程. 左侧为观测值(系数为1),右边为参数和常数项,并进一步改化成误差方程,最终写成矩阵形式。取得系数矩阵A 和常数项L ⑷.列立法方程,并解求法方程。 ⑸.精度评定。 计算单位权中误差的估值: 评定各待定点的高程中误差: 各待定点的精度即为: 评定高程平差值的精度: 四、平差程序设计思路 1、 已知数据的输入 需要输入的数据包括水准网中已知点数、未知点数和这些点的点号、已知高程和高差观测值、距离观测值等。本程序采用文件方式进行输入,文件输入的格式如下: 第一行:已知点个数、未知点个数、观测值个数 第二行:点号 (已知点在前,为支点在后) 第三行:已知高程 (顺序与上一行的点号对应) 第四行起:高差观测值,依照“起点点号,终点点号,高差观测值,距离观测值”的顺序输入。 2、 平差计算进程 (1)近似高程计算。 u c PV V r PV V T T -= =20ˆσ1 20ˆˆ20ˆˆˆˆ-==bb x x x x N Q D σσj j X X j X Q ˆ ˆ 0ˆˆσσ±=F N F F Q F Q BB T X X T h h 1 ˆˆˆˆ-==X F h T ˆˆ=

测绘程序设计(VS2008)实验报告--水准网平差程

《测绘程序设计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9193803.html,)》 上机实验报告 (Visual C++.Net) 班级: 学号: 姓名: 序号: 二零一一年五月 实验8 平差程序设计基础 1.实验目的: 1.1 巩固过程的定义与调用; 1.2 巩固类的创建于使用;

1.3 巩固间接平差模型与平差计算; 1.4 掌握平差程序设计的基本技巧与步骤。 2.实验内容: 水准网平差程序设计。设计一个水准网平差的程序,要求数据从文件中读取。 计算部分也界面无关。 3.设计思路: 在本次的实验中,我着重想表现的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于是,在程序中我设计了4个类:CPoint、CObserve、CMatrix、Leveling,分别定义点的属性、观测数据属性、矩阵和水准网平差计算的属性与方法。 水准网平差计算一般步骤为: (1)读取观测数据和已知数据; (2)计算未知点高程近似值; (3)列高差观测值误差方程; (4)根据水准路线长度计算高差观测值的权; (5)组成法方程; (6)解法方程,求得未知点高程改正数及平差后高程值; (7)求高差观测值残差及平差后高差观测值; (8)精度评定; (9)输出平差结果。 水准网高程近似值计算算法

4.界面设计: 仅添加了一个button按钮,单击后读取数据,并进行水准网平差计算,计算结果保存在记事本中 5.主要代码: 文件一: CPoint.h 代码: class ControlPoint { public: ControlPoint(void){}; ~ControlPoint(void){}; public: CString pointID; //点号 double H; //高程 }; class CObserve { public: CObserve(void){}; ~CObserve(void){}; public: ControlPoint *pStartObs; //后视点 ControlPoint *pEndObs; //前视点 double h; //路线长度

CPⅢ高程网测量方法及其数据处理

CPⅢ高程网测量方法及其数据处理 摘要简单介绍铁路客运专线建设CPⅢ高程控制网测量及平差方法 关键词CPⅢ高程控制网测量德国中视法观测平差方法 1 前言 目前国内铁路客运专线建设中CPⅢ高程控制网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德国中视法、中国矩形法和三角高程法。德国中视法是一种水准测量方法,其特点是测量精度高,测量原理及方法明晰,本文就德国中视法测量方法及数据平差处理做具体介绍。 2测量方法 德国中视法采用水准测量往返观测的方法进行,往测时以线路一侧(图2-1下方)的CPⅢ点为主线进行水准测量,而另一侧的CPⅢ点(图2-1上方)在进行水准测量时作为中视进行观测,其往测水准路线如图2-1所示。返测时以另一侧的CPⅢ点为主线进行水准测量,而对侧的CPⅢ点在进行水准测量时也是作为中视进行观测,返测水准路线如图2-2所示。CPⅢ点与线路水准基点每两公里应联测一次,联测线路水准基点时也应按照往返测的方法进行。从图2-1和图2-2中可以看出,任何一段CPⅢ高程网均由两条附合路线组成,这两条附合路线均起闭于CPⅢ高程网线路两端的二等水准基点上。 图2-1 德国中视法往测路线示意图图2-2 德国中视法返测路线示意图 3数据处理 采用电子水准仪(天宝DINI12)完成一测段德国中视法测量后获得如图3-1a和图3-1b的数据。其中Rb为后视,Rf为前视,HD为视距,Z为高程。完成往返测量后,构成如图3-2的高差闭合环。 图3-1a 测量高程控制点与CPⅢ控制点高差观测数据 图3-1b 第一测站和第二测站数据

图3-2 德国中视法高差闭合环示意图 3.1 平差方法 经典平差方法包括:条件平差、间接平差、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和附有限制条件的条件平差五种平差方法。基于德国中视法的高差闭合环网形和利于计算机处理,德国中视法平差模型选择间接平差模型。 选取待定点的高程作为未知参数,搜索闭合环网形中与已知点发生联系的待定点,计算出此待定点的高程值并将其作为新的已知点,循环搜索直到所有待定点的高程都被解算出来,从而完成所有待定点近似高程的推算。按间接平差法进行平差计算,在近似高程推算出来后,接着要进行的就是开列高差观测值的误差方程。 假定两CPⅢ点点和点高程平差值分别为和,近似高程分别为和,近似高程改正数分别为和;、两CPⅢ点间的高差值为,改正数为,则有如下的平差值方程式: (3-1) 由于高程平差值等于近似高程加改正数,因此上式可改化为如下的形式: (3-2) 对上式进行整理后得高差误差方程式为: (3-3) 所有水准测量均是按照同一测量方法观测,故采用观测值的线路长度来定权。为选定的某一正数。则观测值的全有: (3-4) 根据推导的观测量的误差方程(式3-3),可组成间接平差误差方程的矩阵形式: (3-5) 式中,常数项向量。 按最小二乘原理,可得法方程为: (3-6)

控制网测量方案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3、施工部署及人员组织 (2) 4、测量仪器的选用 (3) 5、平面控制网方案 (4) 6、高程控制网建立 (6) 7、±0以下的施工测量 (8) 8、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9) 9、工程测量人员组织及设备配置 (9) 10、测量技术质保措施 (10)

1、编制依据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Q/GDW1183—2012) 《输变电站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Q/GDW10248-2016)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3部分:变电站)》(2016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建标2011版) 《国家电网公司施工项目部标准化工作手册》(2014版)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质量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12-2019)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73-2019);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国网 (基建3)176-2019);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 187-2019); 《国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6-2019);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一)施工工艺示范手册》(2016版);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三)工艺标准库》(2016版);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基建质量(2010)19号); 2、工程概况 拟建的XX北郊220kV输变电工程-变电部分变电站站址位于XX自治区XX县城西北约20km,距离伊什库力乡直线约5.0km的XX村,场地处农田(棉田)地中,地形平坦,北邻XX县道,交通条件较好。 变电站按照最终规模一次性征地分期建设。站区围墙及护坡、全站场坪、全站站内外道路、电缆沟、站区配电装置构架、22OkVG1S配电装置区、UokVG1S配电装置区、主控通信室、35kV屋内配电装置室、警卫室及水泵房等均一次建成;设备支架、电容器等一次性规划,分期建设。全站东西长121m,南北长89.5m,围墙内占地1.1813hm2,进站道路征地0.1049hm2.站址总用地面积1.4512hm?,站区围墙内占地面积1.1435hm2,总建筑面积1819m2,其中主控通信楼建筑面积798m20 本工程建设规模:

工程测量GPS网平差方法总结

工程测量GPS网平差方法总结 摘要:本文针对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要求相对精度高的特点,找出GPS网平差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几种具体方法,并对各方法使用条件和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实际作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工程测量GPS网平差独立坐标系 1引言 GPS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作业速度快、定位精度高、不受天气条件限制和经济效益高等优势,在航空、航天、军事、交通、运输、水利、资源勘探、通信、气象等几乎所有的领域中都广泛应用,在测绘领域更是迅速普及,测量模式从传统的静态差分相对定位到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从临时基站RTK 到网络RTK(CORS), 其技术不断发展,日新月异,但GPS技术最典型的用途还是应用静态差分相对定位建立各种精度的控制网。工程测量对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有其特殊性,一般对相对精度要求要高于绝对精度,鉴于此,在进行工程测量GPS网平差时就要考虑其自身的特点,尽量提高控制网的相对精度。本文将从实践的角度对工程测量GPS网平差的具体方法进行总结。 2工程测量GPS网平差需解决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1工程测量GPS网平差需解决的问题 GPS网平差,其实质就是在WGS-84坐标系下对基线向量解算和无约束平差后转换为国家或地方坐标系成果,通常采用固定至少2个已知点数据,强制约束到国家或地方坐标系。因控制点成果的用途不同,对其精度要求不同,采用的平差方法也不同,在工程测量中,GPS网等级分为二、三和四等及一、二级,相对精度要求在1/10000至1/120000之间,特殊工程控制网要求甚至更高。因国家大地控制网是依高斯投影方法按6°带或3°带进行分带和计算,并把观测成果归算到参考椭球面上,这样做,便于成果的统一、使用和互算。但倘若直接作为工程测量GPS网的固定点进行平差,就有可能产生以下问题: (1)因早期国家控制点精度不高造成内符合精度高的GPS网精度的降低; (2)当测区远离中央子午线时,因高斯投影变形大,致使控制网点坐标反算边长与实测边长存在误差,影响施工放样; (3)当测区海拔高时,由于实地边长归算到参考椭球面上的长度变形大,也会产生第2条的问题; (4)不满足某些特殊需要,如桥梁控制网采用桥轴线坐标系更加方便、

水准网平差c++代码

水准网平差 结果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 50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CMatrix { public: CMatrix(){row=0; column=0;}; // 默认构造函数 CMatrix(int i, int j){row=i;column=j;} // 构造函数一 CMatrix(constCMatrix& m); // 复制构造函数 ~CMatrix(void){/*cout<<"谢谢使用,矩阵所占空间以释放!"<

(完整word版)轨道控制网CPIII测量作业指导书(修改完成)

工程 编号: 轨道控制网CPIII测量 作业指导书 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

目录 1.适用范围 (1) 2.作业准备 (1) 2.1一般规定 (1) 2.2 CPⅢ控制网的观测条件 (1) 3.技术要求 (1)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2) 5.施工要求 (3) 5.1控制网的复测 (3) 5.1.1控制网测量要求 (3) 5.1.2控制网复测 (3) 5.2控制点高程复测 (4) 5.2.1技术要求 (4) 5.2.2测量方法 (4) 5.2.3数据处理 (4) 5.3 CPⅢ控制网测量工作 (5) 5.3.1 CPⅢ控制点的埋设与编号 (5) 5.3.2 CPⅢ平面控制网测量方法 (7) 5.3.3 CPⅢ高程控制网测量 (10) 6.施工放样 (11) 6.1铺轨基标测设 (11) 6.2道岔施工 (13) 7.轨道精调测量 (14) 7.1轨道铺设时的线路精调 (14) 8.劳动组织 (15) 9.轨道控制网CPⅢ测量设备机具配置 (15) 10.质量控制及检验 (15) 10.1测量复核 (16) 10.1.1测量外业复核 (16) 10.1.2测量内业复核 (16) 10.2测量仪器定期检核 (16) 11.安全及环保要求 (17)

工程 轨道控制网CPIII测量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为地铁轨道控制网CPⅢ测量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地铁轨道CPⅢ控制网建立,本文对测量条件、准备工作、点位的埋设和测量方法进行了全面阐述,为其他地铁铺轨项目轨道CPⅢ控制网建立提供参照。 2.作业准备 2.1一般规定 CPⅢ的控制网测量应在线下工程完工提供移交验工报告,并由业主测量队完成贯通测量及断面测量后开展。 2.2 CPⅢ控制网的观测条件 (1)CPⅢ控制网外业观测应待土建工程完工,场地清理完成后进行。 (2)CPⅢ观测应在气象条件相对比较稳定下进行(温差变化较小,湿度较小,洞内粉尘较少)。 (3)CPⅢ观测时测程内不能有任何遮挡物,场内不得有人体可以感受到的任何震动。 3.技术要求 (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2)《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设计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 (3)《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 15314-94) (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5)《关于进一步规范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管理工作的通知》(铁建设〔2009〕20 号) (6)《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7)《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8)《轨道施工设计说明书》

施工测量控制网技术方案要点

附件2 向家坝水电站 引水发电系统土建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 (合同编号:XJB/0184) 测量控制网技术方案 水电七局向家坝项目部 二零零六年五月九日

向家坝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控制网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述 1、1 向家坝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工程简介 向家坝水电站是金沙江梯级开发中的最后一个梯级,位于四川省与云南省交界处的金沙江下游河段,坝址左岸下距四川省宜宾县的安边镇4km、宜宾市33km,右岸下距云南省的水富县城1。5km。工程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同时改善航运条件,兼顾防洪、灌溉,并具有拦沙和对溪洛渡水电站进行反调节等综合作用。工程枢纽建筑物主要由混凝土重力挡水坝、左岸坝后厂房、右岸地下引水发电系统及左岸河中垂直升船机等组成。 本标的主要内容为右岸引水发电系统工程、右岸EL288。00m~384。00m坝基开挖与支护工程、排沙洞工程、施工支洞工程、右岸310m混凝土生产系统工程的设计、建设与运行等. 本合同工程计划于2006年4月1日开工,要求2012年6月30日全部完工。本合同主要工程量:土石方明挖4645075m3 ,土石方填筑230997m3,石方洞挖1639190m3,混凝土970531m3,钢筋制安62030.06t。喷混凝土44867m3。 二、控制网的设计依据 2、1设计依据 2、1、1 、2003年1月9日发布的《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DL/T5173—2003)。

2、1、2、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向家坝工程建设部颁发 的《向家坝工程施工测量管理细则》。 2、1、 3、XJB/0184标段有关施工设计图. 2、1、4、施工组织设计 2、1、5、《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 2、1、6、国家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有关测量规范 三、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和控制点的埋设 3、1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向家坝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测量控制网拟在三峡总公司向家坝工程建设部测量中心提供的首级控制网和加密控制网的基础上布设适合于本标段施工的三等加密控制网.共布设:三条附合导线,一条闭合导线,排沙洞附合导线。平面控制按照三等级布设,高程按四等水准测量布设;困难条件下也可以按四等级光电三角高程测距布设。其余工作面可以从此五条主干导线上引支导线进行施工放样,但尽可能附合在主干导线上。 目前本标段的地面施工测量控制网点密度已经基本满足前期施工的需要。考虑到工程质量和以后施工放样的方便,对于引水系统工程中的进水口隧洞部分和厂房系统部分,要在业主提供三角基准网点和水准基准网点的基础上进行加密,加密的控制网的工作基点(永久工作基点)应在进水口和出水口各布设一个单三角,中间用导线连接。采用三等精度,以边角网观测方法进行加密,每个点应进行三维

控制测量流程图

项目施工控制测量的作业流程 控制测量贯串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勘察设计阶段的控制测量,工程施工阶段的控制测量、交付运营后的控制测量。工程施工过程的控制测量流程如下所述。 1、交接桩 施工单位中标后,建设单位会迅速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进行现场交接桩。这期间施工单位作为接桩单位,需注意以下要点: 1.1要向设计院了解清楚接桩类型,平面、高程控制网桩点的等级、坐标高程系统,全标段和相邻标段搭接桩点总数量,按交桩资料逐一接桩。交接桩时让尽量多的技术人员参与,以便复测、加密时能提前熟悉线路、点位。 1.2接桩时逐点查看桩点有无丢失、松动、标志完好,并用红色布条作出醒目的标志,做好点之记,记录好桩点的位置、地形。如有缺失、松动、破坏,可要求设计院补测。 1.3接桩后及时保护,容易遭到破坏的桩点要做醒目的标志防护起来。 1.4看懂交桩资料,明确控制网等级、坐标系统、投影面高度。控制点,平曲线、竖曲线,逐桩坐标完整。特别是控制网等级和坐标系,平曲线与建筑物轴线的关系,如线路中线与桥墩、桥梁中线,线路中线与隧道中线的关系。 1.5如实签署《交接桩纪要》,并妥善保存好。

2. 交接桩复测 2.1 交接桩复测的必要性 交接桩复测是正式开工前必需的完成的一项工作,是开工报告里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设计院埋桩、定测至项目开工一般要经历较长的时间,此期间由于各种原因可能造成桩点破坏、位移、下沉,同时也为了避免设计院交桩错误或施工时用错桩点,确保不因设计桩点而发生任何差错,做到万无一失,施工前需对设计院移交的全部控制桩点、水准点进行复测。 2.2 制定交接桩复测方案 一般来说,交接桩复测工作时间非常紧迫,特别是工程刚上场,现场布置、便道选线、征地拆迁等都离不开测量工作,而上场后测量的主要精力应放到交接桩复测和控制网加密的工作上面。这些工作,需要我们测量主管在人员、时间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 交接桩复测方案的制定从总体上要把握的原则就是按设计院布网的方式、方法,同网型、等精度复测,复测值与设计值较差在规范限差之内时,采用设计值,局部大型结构物如隧道桥梁需高精度控制网时,可建立独立网,局部可改变设计值。依此原则,结合设计控制网布网方法、测量方式、精度等级,工程概况、交接桩情况,按规范要求的外业作业指标,内业计算方法、仪器设备、人员情况等内容组织起来编制到复测方案里面去。编制好复测方案后要上报复测方案到监理单位审批。 2.3 交接桩复测 依据制定的复测方案、时间要求,组织设备、人员、车辆等,报知监理单位、组织外业测量。出测前,必须要进行仪器检校,仪器检校应送到专业的计量检测中心检测仪器测距常数、测角精度等相关参数是否合乎要求。在与相邻标段的搭接测量中,平面搭接伸入相邻不少于一条边(两个点);高程搭接不少于相邻标段内的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