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冀教初中语文七下《雨的四季》 (四)
《雨的四季》优秀课件 实用PPT
作者将雨拟人化,称其为“她”,可 见对雨的喜爱,而且明确指出,“无论什 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紧扣文题, 奠定感情基调,领起下文。
深层探究
研读第二部分:春雨
春雨有什么特点,给整个大地带来了什 么变化?
春雨
细润 娇媚 透明
驱走冬天 改变姿容
深层探究
作者描绘了哪些具体的景物? 树、水珠子、水雾、小草、空气等。
深层探究
研读第二部分:夏雨
夏雨有什么特点?
夏雨
热烈 粗犷
“别有一番风情”指的是哪些方面?
夏天的雨没有预告,说下就下;光 头浇雨,更有滋味;一切不掩饰地敞开, 花朵、树叶、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 气被吸收;雨声、蝉声、蛙鼓一起奏起 了夏天雨的交响曲。
深层探究
春雨和夏雨有什么不同之处? 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
检查预习
读准字音
静谧( mì ) 莅临( lì ) 粗犷( ɡuǎnɡ) 浆汁(jiānɡ )
高邈( miǎo ) 吝啬(lìn sè) 干涩( sè ) 池畦( qí )
斗笠( lì )
咄咄逼人( duō )
淅淅沥沥( lì )
检查预习
词语释义
高邈:高而远。邈,遥远。 造访:拜访。多用于书面。 掩饰:遮盖修饰使人看不出真相。 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舍得给别人,
深层探究
研读第二部分:冬雨
冬雨有什么特点?她给人们带来什么?
冬雨
自然 沉静
降临温暖 带来蜜情
冬 雨 化
透明
雪
深层探究
第⑤段第一句采用什么写法?“也许” 能否去掉?为什么? 写法:欲扬先抑。 “也许”不能去掉。“也许”表示推测,如 果去掉,就变成了肯定,与事实不符。
3课《雨的四季》课件(33张PPT)
刘湛秋
了解作者
刘湛秋 1935年 10月生, 安徽省芜湖市人。当代 诗人、作家、翻译家、 评论家。著有诗集《写 在早春的信笺上》、 《温暖的情思》、《生 命的快乐》,曾被誉为 “当代抒情诗之王”。 他的散文以抒发情感、 人生为主,笔触细腻, 行云流水,有其独特的 唯美的散文风格。
文体知识
• 散文(prose;essa)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 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 杂文、随笔、游记等。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 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 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 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 式表达。
• 但有一个宗旨,既文笔一定要优美,文章一定要 流畅。‘形散而神不散’。最后结尾处,一定要 有点睛之笔,突出主题,反应出这篇文章的思想。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 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 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小草像 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 听到的沙沙声。”
运用比喻的手法,从视觉,听觉角度,生动 形象的向我们展示出雨后春景;
“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 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 伏着绿茵茵的波浪”
1、作者将春雨的水珠与少女的眼泪相比,形象生 动的写出了春雨的无比娇美。 2、作者将夏雨比作交响曲,而且是和“蝉鸣”、 “蛙鼓”一起奏响的,形象生动的写出了夏雨的 热烈。
3、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 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 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 4、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 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 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
日风雨大作》) • 6.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 7.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
七年级语文下册23《雨的四季》课件冀教版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 增多,如暴雨、干旱等,对降雨
的规律和分布产生深远影响。
06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回答问题并小组讨论
01
02
03
问题1
《雨的四季》中,作者通 过对四季雨的不同描写,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问题2
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是 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来描绘 四季雨的特点的?
问题3
衣服。
重点句子理解与翻译
“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 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 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 茵茵的波浪。”这句话运用了拟人和 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树木比作刚睡醒 的人,睁开明亮的眼睛,生动形象地 写出树木刚刚从寒冬中苏醒过来,树 干泛出黄青、嫩叶萌发的那种鲜活的 生机。
文学地位
刘湛秋及其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雨的四季》不仅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还被广泛翻译成多 种语言,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广泛影响。该作品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深刻的人文思考,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文章以“雨的四季”为主题,通 过对四季雨景的细腻描绘,表达 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民俗活动
冬至是冬季的重要节气,人们会吃汤圆等传统食品,象征团圆和温暖。同时,春节也在冬季,人们会 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如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等,迎接新年的到来。
05 跨学科融合:自然科学角 度下的雨
雨的形成原理及类型划分
形成原理
水蒸气在大气中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 冰晶,当水滴或冰晶增大到空气无法 支撑时,便会落下成为雨。
文章中心思想阐述
• 《雨的四季》通过细致描写雨的景象、雨的音响、雨的气息, 表现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雨的情义,把雨表现得可感可 触,表现得亲切可爱。文章用诗化的句子,增强了形象感和动 作性的表达。体现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雨的四季》ppt课件
07 教学反思与拓展
教学反思点
01 教学方法评估
反思课堂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 有效激发学生对《雨的四季》文
本的兴趣和思考。
02 学生理解度
分析学生在课堂讨论或作业中表 现出对主题理解的程度,评估教
学效果。
03 教学内容拓展
思考如何将文本内容与实际生活、 其他学科知识相联系,以增强教
知识结构分析
梳理《雨的四季》中的核心知 识点,分析其在语文知识体系 中的位置和作用,以便学生理 解和掌握。
教材内容概述
课文结构解析
分析《雨的四季》的篇章结构,理解作者如何描绘 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
主题思想探讨
探讨文章中雨的形象所承载的作者情感,以及对生 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课文结构解析
内容布局
激发对自然的热爱
培养观察力
提升审美能力
04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解析
理解四季情感 01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如何通过描绘雨在四季 中的不同特点,表达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欣赏语言艺术 02
分析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培养学 生对文学语言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感知。
教学难点突 破策略
01
理解抽象情感
通过比喻和生活实例帮助 学生理解《雨的四季》中 抽象的情感表达。
分析《雨的四季》的段落分布, 理解各部分主题
情感线索
探讨文章中作者情感变化的线 索,如何通过描绘雨的四季展
现内心世界
语言特色
研究作者在描绘雨的四季时所 采用的语言技巧,如比喻、拟
人等修辞手法
02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特点
心理发展特点
七年级学生处于青少年初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 热情,同时情绪波动较大,需要引导正确的情感表达和管 理。
【冀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雨的四季》课件
•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4/12021/4/1Thursday, April 01, 2021
•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021/4/12021/4/12021/4/14/1/2021 6:28:35 AM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4/12021/4/12021/4/1Apr-211- Apr-21
1、景物描写要抓住特点,附着上情感, 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 2、边读边想,冥想感受,把握情感。
小组合作学习夏雨图、秋雨图、冬雨图
您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对雨的喜爱,对自然、对生命的 热爱
延伸拓展
• 夏雨 薛能
何处发天涯,
风雷一道赊。去声随地急,残势傍楼斜。
透树垂红叶,沾尘带落花。潇湘无限思, 闲看下蒹葭。
•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1/4/12021/4/12021/4/1Thursday, April 01, 2021
•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1/4/12021/4/12021/4/12021/4/14/1/2021
•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4月1日 星期四2021/4/12021/4/12021/4/1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
我的聚宝盆
• 病逢佳节长叹息,春雨蒙蒙榆柳色。 --- 白居易
•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
我的聚宝盆
• 春雨 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七年级语文《雨的四季》ppt课件
七年级语文《雨的四季》ppt课件七年级语文《雨的四季》ppt课件导语:雨在四季,总是以不同的面目,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形态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无私地滋润着大地,滋润着万物,滋润着人间。
《四季》是一首富有情趣的儿童诗,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
诗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
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
我执教的是第一课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发兴趣,创设情景、品读课文,读中识字、朗读指导,体味文本这几个环节的教学力图来到达以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在阅读过程中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语言,提高阅读能力。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之美。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实施教学时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激发兴趣,促进学习动力。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开始我就利用猜图片的游戏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有关四季的图片入手,引导学生从图中感受四季的美,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展了学生的潜能,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和探究习惯奠定根底。
课堂上丰富的阅读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造积极的读书气氛,培养学生乐意读书的习惯。
在掌握字音、字形,把课文读通顺、流利,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的被动承受变为主动获取。
联系生活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开展。
在美读课文,表演背诵时多留给学生自读自悟的时间,多种朗读形式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
表达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教学原那么。
注意表达读书的层次性,读熟课文,读懂课文,到达熟读成诵的目的。
然的热爱之情。
二、读中感悟,加强个性色彩。
朗读是感悟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同时也是教学的根本任务。
但读要选好时机,恰到好处。
在学生生成情感的时候,带着感情去读更有利于进入境界。
3《雨的四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3《雨的四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雨的四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
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体会作者对雨的赞美之情。
3.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妙用。
4.掌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分析四季的雨不同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情感。
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能力,领悟、体会作者对自然和生命情感。
教学方法:朗读法探究分析法教学媒体:自制教学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发兴趣1. 导入: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朗读首诗,好吗?“我从天空中飘落,伴着我快乐的足音,花草荡漾出陶醉的笑意,我和着自然清新的空气,将温柔的脸轻轻的贴近土地,在泥土中消融。
我用灵动的声音,奇异的形体和清透的心灵向你诉说,不知道你是否读懂了我。
" 同学们知道我是谁吗?对,我就是快乐而沉静的雨。
雨是我们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沟通天地的精灵。
当代诗人刘湛秋特别喜爱这美丽的雨,并写下著名的散文《雨的四季》。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刘湛秋先生的散文——《雨的四季》。
去领略雨的美、领略散文的美!2. 检查预习读准字音:静谧(mì)莅临(lì)吝啬(lìn sè)咄咄逼人(duō)粗犷(guǎng )干涩(sè)3、作者简介刘湛秋,男,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诗刊》前副主编,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
被誉为“抒情诗”之王,兼创作散文、报告文学、小说及编辑诗歌。
著有诗集《生命的欢乐》《温暖的情思》《写在早春的信笺上》。
近几年他写作散文颇丰。
以抒发情感、人生为主,笔触细腻,行云流水,有其独特的唯美散文风格。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作者笔下哪个季节的雨,为什么?可以用“我最喜欢季节的雨,因为"的句式来说。
可以从感官、写作手法或修辞、特点加以赏析描述。
第4课《雨的四季》课件(共28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初读感悟
听雨篇 1.学生诵读文本。感受作者的优美文采。 2.本文怎样划分结构的? 3.简要概括文本描绘四季的雨的不同特点。(用 原文中的词)
整段文字通过抒发对雨的热爱和渴望,表达了 雨对生命、感情和思想的重要性。
上文写雨多用“她”或“它”指称,为何这一段改称“你”?
第二人称
便于抒发自己的情感 更加亲切自然
作者将“雨”拟人化,使之可亲可感。人称的 变化使雨的形象亲切自然,作者的情感流露更真实, 直接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
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拟人,比喻:赋予树以人 的神态和动作,把萌发的 叶子比作绿色的波浪,生 动的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 的景象。
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 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 想象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 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 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 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 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 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 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合作探究
首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开篇点题,引起下文。
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 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表达了对雨的热爱和雨带给作者的美丽印象和深刻 记忆。作者喜欢雨,无论是什么季节的雨,都给他带来 了一种美丽的感觉。
《雨的四季》教案七年级五篇
《雨的四季》教案七年级五篇《雨的四季》教案1【课标分析】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
2.能熟练的使用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习基本词汇、语法知识和修辞(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
4.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了解文章的体裁,能够区分写实与虚构作品。
5.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学会复述、转述、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交流的水平。
6.写作要抒发真情实感,表达观察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1.教材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分析细节,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展开联想与想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鉴赏文章与即兴表达的能力。
2、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并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对于散文这一文学体裁,也已不陌2.在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品味优美的语言的语言,感受文章所表现美,还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中注意使用学生自学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策略。
【教学目标】4、引导学生分析细节,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展开联想与想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鉴赏文章与即兴表达的能力。
5、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并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构建动场】有一支没有音符的乐曲,一点一滴,奏出欢快合谐而又美丽的旋律,只有细心倾听的人,才了解它的深意。
这就是雨,它似歌、如诗、像画,春雨柔美,夏雨猛烈,秋雨清凉,冬雨冷静,各式各样的雨滋润着万物也浸润着人的心灵。
被誉为中国抒情诗的当代诗人刘湛秋的美文《雨的四季》就是这样一首四季雨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刘湛秋的《雨的四季》,去领略雨的美、领略散文的美。
播放四季之雨的配乐图片。
学生说观感刘湛秋,男,安徽芜湖人,当代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诗刊》前副主编,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
《雨的四季》ppt课件
小课堂|树的"眼睛"——皮孔
皮孔,植物学名词,指
树木枝干表面、肉眼可见
的一些裂缝状的突起。为
茎与外界交换气体的孔隙
白
。皮孔通常在树皮表面见
桦 树
的
到的一些褐色、圆形、椭
皮 孔
圆形以至长线状的斑点
衍
生
物
很 像 眼 睛
秋 雨 图
》
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 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 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又沉静了。
本段中心句 比喻 染上一层金黄”“裹实摇着铃铛”
表明到了丰收的秋季。“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
的妇人”以新寄的想象,把自然界无生命的秋雨
比作有生命、有性情的已为人母的“妇人”生动
形象地写出了秋雨“端庄两又沉静”的特点。
这种“特殊的温暖” 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冬雨给人以柔和与蜜情,万物经 过冬雨的洗涤,给人以湿润、明 亮、温暖的感觉,让人从与冷冽 的寒风、干涩而苦的气息的对 比中,看到新的气息、新的希望。
读第7自然段 思考这一段有什么作用?
总结全文,与开头照应, 结构严谨。抒发了抒发作者对 雨的爱恋之情。
【主旨】
作者介绍
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 手法新颖洒脱, 注重表现感觉与情绪, 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
著有诗集
《生命的欢乐》
《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
重点字注音
花苞(bāo ) 粗犷( guǎng)莅临(lì)睫毛( jié) 静谧( mì)蝉(chán )娇媚(jiāo mèi )草垛 ( duò) 淅沥(xī lì )屋檐( yán )干涩(sè )池畦 (qí) 诱惑(yòu)铃铛( líng da)ng)彩棱镜 ( léng )
2024版《雨的四季》ppt课件完整版
01雨的四季概述Chapter雨的四季定义与特点定义特点雨的四季分布与影响分布影响降雨对农业、水资源、自然环境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不同季节的降雨也会对这些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
雨的四季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雨的四季与自然环境的关系02春雨细无声Chapter细雨如丝润物无声烟雨朦胧030201春雨的特点与景象春雨对自然界的影响促进植物生长补充水源净化空气春雨与文学作品散文小说诗词歌赋现代文学作品中也有不少以春雨为背景或主题的篇章,如描写春雨带给人们的温暖和希望的散文、小说等。
影视作品03夏雨倾盆而下Chapter短时强降水夏雨多为阵性降水,短时间内降水量大,容易形成城市内涝。
雨量充沛夏季是全年降水最多的季节,夏雨常常倾盆而下,雨量充沛。
伴随雷电和狂风夏季强对流天气频繁,夏雨往往伴随着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现象。
夏雨的特点与景象夏雨对自然界的影响补充水源夏季降水为河流、湖泊等水体补充水源,维持生态平衡。
促进植物生长雨水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促进植物茂盛生长。
净化空气雨水能够冲刷空气中的尘埃和污染物,净化空气。
夏雨与防灾减灾防洪排涝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加强排水设施建设,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防范山洪地质灾害在山区,应采取措施防范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加强预警和应急响应气象部门应加强监测和预警,及时发布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同时各相关部门应做好应急响应工作。
04秋雨萧瑟凄凉Chapter秋雨的特点与景象温度骤降,天气转凉连绵不断,细雨如丝落叶纷飞,草木凋零秋雨对自然界的影响补充水源,滋润土壤01促进动物迁徙和繁殖02影响农作物收成03秋雨与文学作品抒发情感,寄托哀思营造氛围,增强感染力象征手法,隐喻人生05冬雨寒冷刺骨Chapter冬雨的特点与景象寒冷刺骨细雨绵绵阴郁沉闷1 2 3补充水源促进植物生长净化空气冬雨对自然界的影响冬雨与文学作品抒发情感描绘景象象征手法06雨的四季与人类生活Chapter01020304促进种子萌发,保证春季播种的顺利进行。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冀教初中语文七下《雨的四季》PPT课件 (四)
• 1、正视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 • 2、正视自己的缺点,知错能改, • 3谦虚使人进步, • 4、人应有一技之长, • 5、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 6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 • 7艺无止境 • 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刻苦
训练才能有所收获,取得成效。
• 9、骄傲自大、不可一世者往往遭人轻视; • 10、智者超然物外
陈尧咨(善射)
神态 忿然 笑而遣之
卖油翁(善酌)
睨之
汝亦知射乎 语言 吾射不亦精乎
尔安敢轻吾射
动作 笑而遣之
无他,但手熟尔 以我酌油知之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释担而立 但微颔之
性格: 自矜(骄傲)
取置覆酌沥
对比
谦虚
道理: 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不必骄傲自满。
课外延伸
1、联系生活、学习,说说熟能生巧 的事例。
2、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 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自满人十事九空,虚心人万事可成。 谦受益,满招损。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 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 老舍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 屈原
2、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 析人物形象。 3、体会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 理。
自学指导(一)
看图复述课文内容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复述 清楚。
自学指导(二)
1、作者运用哪几种方法去刻画人物的形象?从文 中找出具体句子进行分析。并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 两个人物的。 2、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冀教初中语文七下《雨的四季》-(四)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从知人论事角度出发, 要简单了解刘湛秋的生平经历;然后品味抒情散文通过写景、状物来抒写作者情致和意趣的方法。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分析细节, 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展开联想与想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鉴赏文章与即兴表达的能力。
情感目标:由作者对四季雨的不同性格的描绘, 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并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教学重点1. 分析四季的雨不同的特点, 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思想情感。
2. 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如何启发学生将展开联想与想象后感受到的自然界的美用形象而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方法自读法: 将教师点拨与学生自读相结合,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诵读法: 配乐朗诵, 将教师范读与学生诵读结合起来, 注意朗诵的语气、节奏, 用诵读加深理解。
探究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引导他们自己展开联想与想象, 并提出问题, 探究问题。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思路本文通过作者对雨的描绘, 实在抒发作者的情趣和对人生的态度。
这种散文的学习,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把学生引导到学习中来, 这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 本文教学宜通过赏析语言和艺术手法入手,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 题目设计不宜过难过死。
教学步骤一、课前预习自读课文, 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
二、明确目标, 导入新课配乐展示四季不同的雨景, 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感受雨的气息, 提高学生对赏析本文的兴趣。
今天, 我们进行一个“联想与想象”的训练。
所谓“联想与想象”是指读者选定了主要的鉴赏切入点后, 随着作者的行文思路, 面对文章中的情与景, 进行主观的体验与感受, 要么由此及彼, 要么由表及里, 要善于通过比较, 进行发散思维, 从而使阅读内容经过读者自己的再创造而得到拓展与丰富。
就让我们利用这种鉴赏方法来品读刘湛秋先生《雨的四季》, 来感受不同季节雨的性格吧!三、作者介绍刘湛秋,当代诗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从知人论事角度出发,要简单了解刘湛秋的生平经历;然后品味抒情散文通过写景、状物来抒写作者情致和意趣的方法。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分析细节,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展开联想与想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鉴赏文章与即兴表达的能力。
情感目标:由作者对四季雨的不同性格的描绘,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并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教学重点1.分析四季的雨不同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思想情感。
2.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如何启发学生将展开联想与想象后感受到的自然界的美用形象而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方法自读法:将教师点拨与学生自读相结合,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诵读法:配乐朗诵,将教师范读与学生诵读结合起来,注意朗诵的语气、节奏,用诵读加深理解。
探究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他们自己展开联想与想象,并提出问题,探究问题。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思路本文通过作者对雨的描绘,实在抒发作者的情趣和对人生的态度。
这种散文的学习,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引导到学习中来,这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本文教学宜通过赏析语言和艺术手法入手,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题目设计不宜过难过死。
教学步骤一、课前预习自读课文,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
二、明确目标,导入新课配乐展示四季不同的雨景,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感受雨的气息,提高学生对赏析本文的兴趣。
今天,我们进行一个“联想与想象”的训练。
所谓“联想与想象”是指读者选定了主要的鉴赏切入点后,随着作者的行文思路,面对文章中的情与景,进行主观的体验与感受,要么由此及彼,要么由表及里,要善于通过比较,进行发散思维,从而使阅读内容经过读者自己的再创造而得到拓展与丰富。
就让我们利用这种鉴赏方法来品读刘湛秋先生《雨的四季》,来感受不同季节雨的性格吧!三、作者介绍刘湛秋,当代诗人。
1935年10月生。
安徽省芜湖市人。
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快乐》,曾被誉为“当代抒情诗之王”。
四、整体感知,鉴赏文章(一)朗读课文配乐,教师范读2—5段,要求同学在听的同时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并注意四季雨不同的特点,感受作者对雨的思想情感。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体现四季雨不同性格的词语。
(二)分小组讨论,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作者对雨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情感?参考答案(不必强求一致):春雨:美丽、娇媚夏雨:热烈而又粗犷秋雨:端庄而又沉思冬雨:自然、平静作者通过形象化的描写,写出了雨的亲切可爱,这实际上寄托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爱,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
(三)宋代苏轼曾经称赞王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样,刘湛秋先生也用他自然美妙的笔调,饱含深情的笔墨,深刻独到的观察,为我们描述了四季雨的不同画面。
现在,请大家继续以小组为单位,从文中找出一幅幅画面,交流、讨论,发散思维,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你所体味到的四季的雨。
(注:此处可引导学生重点讨论春雨,但也可根据现场情况灵活操作,不给定答案。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几个基本要素是课文原句、修辞方法、画面描述、艺术技巧等。
学生可读、可写、可朗诵自己心目中的雨景,不拘一格。
)(四)师生在充分欣赏了四季雨不同的美景后,再来想象,作为一个能这样细腻地体会身边雨的性格的人,作者该有怎样的一种胸怀?你觉得象你所知的哪一位作家?(注:此处答案灵活多变,强调发散性思维,学生可回答如李乐薇、席慕容等人,只要讲出共同点,言之成理即可。
)五、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重点训练了通过发散性思维,展开联想与想象,自己鉴赏散文的方法。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明确,课本是为我们自己以后能够独立地鉴赏文章服务的。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不必局限于固定的题目、答案,要学会自己去寻找美文,鉴赏美文。
六、作业根据本文所学习的细节描绘的方法,展开联想与想象,描写一幅你所想象的夏雨过后的情景,不少于300字。
七、板书设计因为本课教学设计为多媒体教学,因此,本课板书主要设计为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要体现简洁、实用的原则。
板书如下:下课啦,咱们来听个小故事吧: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
活动过程: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主持人口述谜语:“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主持人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水!”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
听大家说,我的用处可大了,是真的吗?”主持人:我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水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知道。
”甲:如果没有水,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
小熊说: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
花说: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没有水,我们早就枯死了,就不能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
主持人:下面请听快板《水的用处真叫大》竹板一敲来说话,水的用处真叫大;洗衣服,洗碗筷,洗脸洗手又洗脚,煮饭洗菜又沏茶,生活处处离不开它。
栽小树,种庄稼,农民伯伯把它夸;鱼儿河马大对虾,日日夜夜不离它;采煤发电要靠它,京城美化更要它。
主持人:同学们,听完了这个快板,你们说水的用处大不大?甲说:看了他们的快板表演,我知道日常生活种离不了水。
乙说:看了表演后,我知道水对庄稼、植物是非常重要的。
丙说:我还知道水对美化城市起很大作用。
2.主持人:水有这么多用处,你们该怎样做呢?(1)(生):我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
(2)(生):我以前把水壶剩的水随便就到掉很不对,以后我一定把喝剩下的水倒在盆里洗手用。
(3)(生):前几天,我看到了学校电视里转播的“水日谈水”的节目,很受教育,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知道了我们北京是个缺水城市,我们再不能浪费水了。
(4)(生):我要用洗脚水冲厕所。
3.主持人:大家谈得都很好,下面谁想出题考考大家,答对了请给点掌声。
(1)(生):小明让爸爸刷车时把水龙头开小点,请回答对不对。
(2)(生):小兰告诉奶奶把洗菜水别到掉,留冲厕所用。
(3)一生跑上说:主持人请把手机借我用用好吗?我想现在就给姥姥打个电话,告诉她做饭时别把淘米水到掉了,用它冲厕所或浇花用。
(电话内容略写)(4)一生说:主持人我们想给大家表演一个小品行吗?主持人:可以,大家欢迎!请看小品《这又不是我家的》大概意思是:学校男厕所便池堵了,水龙头又大开,水流满地。
学生甲乙丙三人分别上厕所,看见后又皱眉又骂,但都没有关水管,嘴里还念念有词,又说:“反正不是我家的。
”旁白:“那又是谁家的呢?”主持人:看完这个小品,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谁愿意给大家说说?甲:刚才三个同学太自私了,公家的水也是大家的,流掉了多可惜,应该把水龙头关上。
乙:上次我去厕所看见水龙头没关就主动关上了。
主持人:我们给他鼓鼓掌,今后你们发现水龙头没关会怎样做呢?齐:主动关好。
小记者:同学们,你们好!我想打扰一下,听说你们正在开班会,我想采访一下,行吗?主持人:可以。
小记者:这位同学,你好!通过参加今天的班会你有什么想法,请谈谈好吗?答:我要做节水的主人,不浪费一滴水。
小记者:请这位同学谈谈好吗?答:今天参加班会我知道了节约每一滴水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
我想把每个厕所都贴上“节约用水”的字条,这样就可以提醒同学们节约用水了。
小记者:你们谈得很好,我的收获也很大。
我还有新任务先走了,同学们再见!水跑上来说: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我“水伯伯”今天很开心,你们知道了有了我就有了生命的源泉,请你们今后一定节约用水呀!让人类和动物、植物共存,迎接美好的明天!主持人:你们还有发言的吗?答:有。
生:我代表人们谢谢你,水伯伯,节约用水就等于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动物:小熊上场说:我代表动物家族谢谢你了,我们也会保护你的!花草树木跑上场说:我们也不会忘记你的贡献!水伯伯:(手舞足蹈地跳起了舞蹈)……同学们的笑声不断。
主持人:水伯伯,您这是干什么呢?水伯伯:因为我太高兴了,今后还请你们多关照我呀!主持人:水伯伯,请放心,今后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再见!4.主持人:大家欢迎老师讲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召开的班会非常生动,非常有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无比珍贵,愿同学们能加倍珍惜它,做到节约一滴水,造福子孙后代。
5.主持人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6.活动效果:此次活动使学生明白了节约用水的道理,浪费水的现象减少了,宣传节约用水的人增多了,人人争做节水小标兵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
活动过程: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主持人口述谜语:“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主持人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水!”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
听大家说,我的用处可大了,是真的吗?”主持人:我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水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知道。
”甲:如果没有水,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
小熊说: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
花说: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没有水,我们早就枯死了,就不能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
主持人:下面请听快板《水的用处真叫大》竹板一敲来说话,水的用处真叫大;洗衣服,洗碗筷,洗脸洗手又洗脚,煮饭洗菜又沏茶,生活处处离不开它。
栽小树,种庄稼,农民伯伯把它夸;鱼儿河马大对虾,日日夜夜不离它;采煤发电要靠它,京城美化更要它。
主持人:同学们,听完了这个快板,你们说水的用处大不大?甲说:看了他们的快板表演,我知道日常生活种离不了水。
乙说:看了表演后,我知道水对庄稼、植物是非常重要的。
丙说:我还知道水对美化城市起很大作用。
2.主持人:水有这么多用处,你们该怎样做呢?(1)(生):我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
(2)(生):我以前把水壶剩的水随便就到掉很不对,以后我一定把喝剩下的水倒在盆里洗手用。
(3)(生):前几天,我看到了学校电视里转播的“水日谈水”的节目,很受教育,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知道了我们北京是个缺水城市,我们再不能浪费水了。
(4)(生):我要用洗脚水冲厕所。
3.主持人:大家谈得都很好,下面谁想出题考考大家,答对了请给点掌声。
(1)(生):小明让爸爸刷车时把水龙头开小点,请回答对不对。
(2)(生):小兰告诉奶奶把洗菜水别到掉,留冲厕所用。
(3)一生跑上说:主持人请把手机借我用用好吗?我想现在就给姥姥打个电话,告诉她做饭时别把淘米水到掉了,用它冲厕所或浇花用。
(电话内容略写)(4)一生说:主持人我们想给大家表演一个小品行吗?主持人:可以,大家欢迎!请看小品《这又不是我家的》大概意思是:学校男厕所便池堵了,水龙头又大开,水流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