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雨的四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3课 雨的四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3课 雨的四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3课雨的四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第3课《雨的四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课文内容,感知各种“雨"的形象,获得美的享受。

2.品味比喻句、拟人句,学会在细致观察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

3.巩固前两课学习朗读的成果,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重点难点】1.把握课文内容,感知各种“雨”的形象,获得美的享受。

2.品味比喻句、拟人句,学会在细致观察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

3.巩固前两课学习朗读的成果,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活动:说一说古诗词中“雨的四季"预设:春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夏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秋雨: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冬雨(冬雪):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居易《夜雪》)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郑燮《山中雪后》)师:雨在古代诗人笔下,已经被写得如此之美,在当代诗人眼里,它又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刘湛秋先生的散文《雨的四季》,去感受“容貌”和“性情"各不相同的四季之雨。

二、教学新课1.读准字音花苞(bāo)萌发(ménɡ)绿茵茵(yīn)娇媚(mèi)诱惑(huò)粗犷(ɡuǎnɡ)睫毛(jié)铃铛(línɡdānɡ)静谧(mì)高邈(mǎo)莅临(lì)吝啬(lìn s è)淅淅沥沥(xī)冷冽(liè)干涩(sè)咄咄逼人(du ō)草垛(duò)池畦(qí)师强调:注意“冽”与“洌"区别开。

3《雨的四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3《雨的四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3《雨的四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雨的四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认读并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如“花苞"娇媚”“棱镜"粗犷”等。

学会赏析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提升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理解文章的结构和行文脉络,能够清晰地概括出雨在不同季节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养语感。

运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巩固所学知识,锻炼写作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学会欣赏自然之美。

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赏析文章优美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感受雨在不同季节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在雨中寄托的情感,领悟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人生态度。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赏析法:引导学生赏析文中优美的语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情感表达。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仿写练习法:通过仿写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大自然中有许多美妙的事物,而雨就是其中之一。

雨,有时温柔细腻,有时热烈奔放,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变化。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刘湛秋先生的《雨的四季》,去感受雨在不同季节的独特魅力。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雨的视频,视频中展示了春雨的温柔、夏雨的热烈、秋雨的沉静和冬雨的平静。

学生们观看视频,被雨的美丽所吸引。

)师:看完这段视频,大家有什么感受呢?谁来分享一下?生:雨真的很美丽,不同季节的雨有不同的特点。

生:我觉得雨很神奇,它可以给大地带来生机和活力。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3课 雨的四季 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3课 雨的四季 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3课雨的四季一等奖创新教案3 雨的四季教学目标1.巩固前两课习得的朗读技巧和能力,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笔下各季节的雨的不同美感。

2.感知、鉴赏优美生动的散文语言,欣赏文章的画面美。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提升鉴赏品位。

教学重难点1.感知、鉴赏优美生动的散文语言,欣赏文章的画面美。

2.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提升鉴赏品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朱自清的《春》中,我们发现万物有情;在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我们体会到了冬天的温晴。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刘湛秋的《雨的四季》,从中去感受“容貌”和“性情”各不相同的四季之雨。

二、教学开展1.目标任务一:搜集资料,扫清障碍◎字词积累。

自由朗读,结合课后的“读读写写”掌握“娇媚”“粗犷”“静谧”“咄咄逼人”等重点字词。

◎作者简介刘湛秋,1935年出生,安徽芜湖人,诗人、翻译家。

著有诗集《生命的欢乐》《无题抒情诗》《人·爱情·风景》,散文诗集《遥远的吉他》,译著有《普希金抒情诗选》《叶赛宁抒情诗选》等。

2.目标任务二:整体感知,初感“雨”趣◎◎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笔下四季的雨的不同特点和形象,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单。

思考:作者爱恋雨的原因是什么?学习任务单四季之雨特点形象春雨清新、润泽、甜美清纯娇羞的小姑娘夏雨①_ 青春飞扬的少女秋雨②_ 端庄沉静的妇人冬雨③_ 平和从容的老人[参考答案]①热烈、粗犷、奔放②端庄、沉静、深情③自然、平静、纯洁作者爱恋雨的原因: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跃,给感情带来滋润,给思想带来流动,让作者感受到生活中的欢乐和泪水,使灵魂得到净化。

◎默读课文,划分本文的结构层次并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第1段):总写“我”喜欢雨。

第二部分(第2—5段):描绘四季的雨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6、7段):抒发对雨的喜爱之情。

◎研读课文,分析标题。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描绘“四季的雨”,为什么题目却定为“雨的四季”?①从表达形式上看,这样更有韵律美。

第3课《雨的四季》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3课《雨的四季》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目标导学三:把握雨的特点
.思考并找出描写四季的雨的句子,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
春雨: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美丽、娇媚)
夏雨: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热烈、粗犷)
秋雨: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端庄、沉静)
冬雨: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自然、平静)
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热爱)和对人生(生命)的追求。
.文章的倒数第二段“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J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你对 这句话的理解。
人生境遇不同,听雨的感受也就各异。作者拥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因此在雨的四季中看到的是一种生命中激 动人心的美丽。雨是大自然神奇的杰作,是我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精灵。
.善用联想、想象,美妙动人。
作者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展示出不同季节的雨的气韵和独特美感。如“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 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丰富的想象写出了春雨带给作者的美妙感受。又如在春雨中,“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 特别明亮的眼睛”,想象奇特,使景象变得很灵动。
六、板书设计
七、课后反思
第3课《雨的四季》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3课《雨的四季》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3雨的四季 一、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 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理解并积累字词 .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语言之美。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方法,把握文章线索,理解内容。 .分析四季的雨不同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思想情感。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意趣。 学习重难点: 重点:分析四季的雨不同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情感。 难点:培养学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能力,领悟、体会作者对自然和生命情感。 三、课前导入

第3课《雨的四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3课《雨的四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3课《雨的四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教案## 一、教学目标- 积累文中重点字词,如“静谧"高邈”“莅临"等。

- 了解散文的特点,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和结构。

-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雨的不同情感,提高朗读能力和语感。

-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提升写作技巧。

- 体会作者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 感受文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学会从自然中感悟人生。

##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作者的写景技巧。

- 理解作者通过雨的描写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2.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雨的独特感受,理解雨在不同季节所象征的意义。

- 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如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效果。

## 三、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2.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如临其境般感受雨的四季之美。

3. 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深入理解文本。

4.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 分钟)1. 教师提问:“同学们,天气变化多样,有阳光明媚的晴天,有阴云密布的阴天,还有细雨绵绵的雨天。

那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的雨呢?为什么?”请几位同学回答,分享他们对雨的感受。

2. 教师展示一些不同季节雨景的图片(春雨的轻柔细密、夏雨的热烈奔放、秋雨的缠绵清冷、冬雨的寂静冷峻),同时播放一段轻柔的雨声背景音乐,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境。

3. 教师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将跟随作家刘湛秋的脚步,一起去领略《雨的四季》的独特魅力,看看他笔下的雨又有着怎样的韵味。

"### (二)知识讲解(7 分钟)1. 作者介绍- 刘湛秋,1935 年出生,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被誉为“抒情诗之王”。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3课《雨的四季》活动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3课《雨的四季》活动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3课《雨的四季》活动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雨的四季》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四季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雨的思想感情。

学习作者运用修辞手法和多种感官描写景物的方法。

培养学生朗读、感悟、赏析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默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从修辞、感官、情感等角度赏析文章,提升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雨的赞美之情,感受雨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从修辞、感官等角度品析本文精彩的语言,体会作者对雨的思想感情。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赏析文章,提升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活动:播放春雨、夏雨、秋雨、冬雨的视频片段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雨的特点。

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描写雨的诗句,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或图片,观察雨的特点。

回忆并分享学过的描写雨的诗句。

3.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对雨的特点有初步的认识。

通过回顾旧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感知1.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感知四季雨的特点。

引导学生找出体现四季雨特点的语句,并进行分析。

2. 学生活动:朗读课文,感知四季雨的特点。

寻找体现四季雨特点的语句,并进行概括。

3.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和概括,让学生对四季雨的特点有初步的了解。

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内容的能力。

(三)精读赏析1. 春雨图赏析: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抓住春雨图中的关键词语,如“娇媚”“温柔"等,进行赏析。

引导学生从修辞手法、感官角度等方面分析作者如何表现春雨的特点。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想象春雨的美景。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3课《雨的四季》活动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3课《雨的四季》活动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3课《雨的四季》活动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雨的四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认读“花苞"娇媚”“粗犷"睫毛”“衣裳"铃铛”“端庄"静谧”“屋檐"凄冷”“化妆"莅临”“造访"吝啬”“淅沥"干涩”“草垛"“绿茵茵”“咄咄逼人"等字词。

(2)理解并学习文中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其表达效果。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感受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体会作者的情感。

(2)通过圈点批注、小组讨论等方式,赏析文中精彩的语句,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3)学习本文的写景顺序,学会有条理地描写景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作者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2)感受雨的四季之美,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受自然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领会作者抓住雨在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细致描绘的方法,理解文中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 教学难点(1)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理解作者在描写雨时所蕴含的情感。

(2)理解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与雨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如春雨滋润大地、夏雨倾盆而下、秋雨淅淅沥沥、冬雨寂静无声等,让学生直观感受雨的不同形态。

(2)提问学生:雨在你们心中是怎样的形象你们喜欢哪个季节的雨为什么(3)引出课题《雨的四季》,介绍作者刘湛秋。

2. 检查预习(1)让学生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是否准确。

(2)提问学生对“造访”“吝啬"静谧”“莅临"咄咄逼人”等词语的理解,检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掌握情况。

3. 整体感知(1)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雨在哪些季节的特点,以及作者对雨的情感。

第3课《雨的四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3课《雨的四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3课《雨的四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文中的生字词,准确认读并理解其含义。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四季的雨的不同特点。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2)学习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感官描写来表现雨的特点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知各种“雨" 的形象。

(2)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2. 教学难点:(1)学习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情的方法。

(2)体会作者对雨的情感,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雨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

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都描绘过雨。

比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是杜甫笔下的春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杜牧眼中的清明雨。

那么,在当代作家刘湛秋的笔下,雨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雨的四季》。

二、检查预习1. 作者与背景刘湛秋,1935年10月生,安徽省芜湖市人。

当代诗人、作家、翻译家、评论家。

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快乐》,曾被誉为“当代抒情诗之王”。

本文选自《散文》1989年第4期。

刘湛秋认为,现代生活使人们“活得很累",他提倡“轻诗歌”“轻松散文"轻松的生活方式”,主张“以轻对重,以轻对累",于己“既不受名利之累,也不为劣境所苦”。

他的抒情散文《雨的四季》正是这种思想意识下的产物。

2. 字音字形展示生字词:花苞(bāo) 、萌发(méng)、绿茵茵(yīn) 、娇媚(mèi) 、棱镜(léng) 、诱惑(huò)、粗犷(guǎng) 、睫毛(ji é) 、痒嗦嗦(suō)、衣裳(shang) 、掩饰(shì) 、浆汁(jiāng) 、蝉(chán) 、铃铛(dāng) 、端庄(duān) 、静谧(mì) 、屋檐(yán) 、高邈(miǎo) 、凄冷(qī)、化妆(zhuāng)、莅临(lì)、造访(fǎng)、吝啬(lìn sè)、淅沥(xīlì)、冷冽(liè)、干涩(sè) 、漾出(yàng) 、咄咄逼人(duō) 、草垛(duò) 、池畦(qí)。

第3课《雨的四季》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3课《雨的四季》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3课《雨的四季》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雨的四季》教学设计课题3.雨的四季授课时间2023年月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知各种“雨”的形象,获得美的享受。

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体会语言之美,并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获得美的享受,热爱美好的生活。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知各种“雨”的形象,获得美的享受。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体会语言之美,并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方法。

教具准备教案、PPT课件教学过程设计_________ 一课时个性修改一、目标导学(一)导入课文(二)出示学习目标1.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知各种“雨”的形象,获得美的享受。

2. 朗读课文,体会语言之美,并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方法。

3. 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获得美的享受,热爱美好的生活。

二、自学自研作者简介: 刘湛秋(1935——),安徽芜湖人,当代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诗刊》前副主编,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被誉为“抒情诗之王”。

兼创作散文、报告文学、小说及编辑诗歌。

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欢乐》。

2.字词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斗笠(lì)静谧(mì)高邈(miǎo )莅临(lì)草垛(duò)粗犷(gu ǎng )花苞(bāo )咄咄逼人(duō)(2)解释下列词语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静谧:安静。

高邈:高而远。

邈,遥远。

莅临: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

造访:拜访,书面语。

端庄:端正,庄重。

吝啬:小气,不大方。

3.感知课文内容,划分文章结构,并概括大意。

划分文章结构,并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表达作者对雨的欢喜之情,点明雨是美丽的。

第二部分(2—5):生动细致地描绘各个季节的雨的形象和特点,以及对四教学过程设计个性修改季雨的喜爱之情。

第三部分(6—7):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对四季雨的赞美、渴望。

第3课《雨的四季》2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3课《雨的四季》2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3课《雨的四季》2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雨的四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积累生字词,准确认读并理解“静谧"高邈”“莅临"吝啬”等词语的意思。

了解作者刘湛秋的相关信息。

分析四季的雨不同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方法。

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

品味文中优美的语句,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合作探究,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意趣。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悟能力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分析四季的雨不同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情感。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方法,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蕴含的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融情于景的写法。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雨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滋润着大地,孕育着生命。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对雨情有独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那么,在著名诗人刘湛秋的笔下,雨又有着怎样的魅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散文《雨的四季》。

(二)作者介绍刘湛秋(1935—2023),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兼创作散文、报告文学、小说及编辑诗歌。

曾被誉为当代“抒情诗之王"。

安徽芜湖人,著有诗集《抒情与思考》《生命的欢乐》《温暖的情思》,翻译诗集《叶赛宁抒情诗选》。

(三)积累字词注音花苞(bāo)吝啬(lìn sè)彩棱镜(léng)莅临(lì)高邈(miǎo)淅淅沥沥(xī)(lì)静谧(mì)池畦(qí)咄咄逼人(duō)理解词语意思静谧:安静。

高邈:高而远。

莅临:书面用语,来到、来临(多指贵宾)。

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舍得给别人,也不舍得自己用。

第3课《雨的四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3课《雨的四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3课《雨的四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雨的四季》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四季雨的形象及其特点,体会作者对雨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征进行描述的写作手法,提升描写能力。

4. 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语言的魅力,培养语感。

二、教学重点1. 赏析文章中对四季雨的描写,体会其语言美和意境美。

2.学习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感官描写来展现雨的特点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雨在不同季节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

2.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写作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1. 投影出示不同季节雨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雨的特点,例如雨的颜色、形状、声音等。

2. 播放一段轻柔的雨声音乐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诗意的课堂氛围。

3. 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听,这雨声多么美妙!它仿佛能洗净心灵的尘埃,让我们忘却尘世的烦恼。

今天,就让我们在这雨声中,一同走进刘湛秋的散文《雨的四季》,去感受他笔下那独特的雨的世界。

"(二)预习检测1. 走近作者提问:谁能介绍一下作者刘湛秋刘湛秋(1935—2014),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

著有诗集《抒情与思考》《温暖的情思》《写在早春的信笺上》《生命的欢乐》,翻译诗集《叶赛宁抒情诗选》, 其诗集《无题抒情诗》获过中国新诗奖。

曾被誉为“抒情诗之王”。

2.字词积累投影出示以下词语:蝉声(chán) 花苞(bāo) 诱惑(yòu huò) 静谧(mì)高邈(miǎo) 铃铛(líng dāng) 莅临(lì) 吝啬(lìn sè) 咄咄逼人(duō) 淅淅沥沥(lì) 干涩(sè) 漾出(yàng) 瓷色(cí) 瓢泼(piáo) 浆汁(jiāng)粗犷(guǎng) 掩饰(yǎn shì) 绿茵茵(yīn) 斗笠(lì) 洗淋(lín) 畅快(chàng)驱走(qū) 睫毛(jié) 池畦(qí)提问:这些词语中,哪些字的读音容易读错“蝉声" 的“蝉”读“chán",不要读成“cán”;“高邈" 的“邈”读“miǎo", 不要读成“mào”; “莅临"的“莅”读“lì", 不要读成“wèi”; “吝啬" 的“啬”读“s è", 不要读成“qiáng”。

第3课《雨的四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3课《雨的四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3课《雨的四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四季雨的形象及其特点。

3.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雨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4.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征进行描述的写作手法,并尝试运用于学生自己的写作中。

二、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感受四季雨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习并掌握作者的描写手法,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某些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习作者如何将景物描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四、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

3.多媒体辅助法:使用多媒体展示四季雨景,增强学生的感受。

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展示相关内容:通过播放雨声音频或展示四季雨景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二)作者简介展示相关内容:刘湛秋(1935年-2023年2月20日),出生于安徽芜湖,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原《诗刊》社副主编。

著名作品有《无题抒情诗》《雨的四季》等。

刘湛秋的散文有一种田园美,被海内外文坛誉为现代山林文学的代表。

本集中选的80篇散文,可谓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作者超时空的田园心态,篇中无论写情感、人生,还是写都市、文化、旅行、经济,都用他特有的唯美风格,用纯情的语言、轻松的方式,在和读者谈心,流露出由衷的快乐和淡淡的忧悉。

他的文字自然、亲切、优美,一事一物、一草一木、一色一声,他都能轻松道来,吸引着你,并跟着他的行文一走到底。

集中不少散文已广为流传,为多家报刊选裁,为电台广播。

《雨的四季》《随便为自己找个座位》等数篇散文已进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及课外读物,《中国的土地》被引入鄂教版八年级下册书中。

(三)字音识记展示相关内容:谧、邈、莅临、吝啬、淅淅沥沥(四)整体感知1.提问:作者是怎样描写雨的不同特点的?学生回答:作者没有直接描写雨,而是写万物、大地经雨“洗淋"后的情态,春雨“洗淋”万物,夏雨“浇灌"大地,准确的写出了雨的不同特点。

第3课《雨的四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3课《雨的四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3课《雨的四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第3课《雨的四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四季雨的不同特点,学习作者细致地描摹景物、表达感情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赏析文章优美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情感,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体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二、教学重点1.分析作者笔下四季之雨的不同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重点)三、教学难点1..鉴赏优美的语言。

(难点)2.学习作者写景抒情的方法,领悟大自然的美好,提升生活感悟能力。

(难点)。

四、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雨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滋润着大地,孕育着生命。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对雨情有独钟,留下了大量的关于雨的诗篇。

呈现诗句,说说分别是哪个季节的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当代著名诗人刘湛秋的散文《雨的四季》,去感受他笔下的雨的魅力。

作者介绍刘湛秋,生于1935年,安徽芜湖人,当代诗人、作家、翻译家、评论家。

他的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表现感觉和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

代表作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快乐》等,曾被誉为“当代抒情诗之王"。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读准字音。

蝉声(chán )花苞(bāo )池畦(chíqí)静谧(mì)高邈(mǎao )铃铛(ling d āng )莅临(lì)吝啬(lìn sè)咄咄逼人(dūo )淅淅沥沥(lì)干涩(sè)漾出(yàng )多音字。

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3课《雨的四季》 一等奖创新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3课《雨的四季》 一等奖创新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3课《雨的四季》一等奖创新教案《雨的四季》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知各种“雨”的形象。

2.思维发展与提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学会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3.审美鉴赏与创造:品味本文诗化的语言,学习写景抒情的方法。

4.文化传承与理解:由作者对四季雨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品析文章的美点,运用重音和停连读出文章的美。

教学难点:整体感知文章,概括文意,体会散文的结构之美。

三、教学设想七年级学生初踏入中学,对生活和生命的认识有无限期许。

在学习过前两篇文章的基础上,学生能意识到通过朗读感受语言美、情感美,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和修辞知识,但通过朗读的重音、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以及体悟作者情思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雨的四季》作为自读课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落实重音、停连方法的运用,引导学生将朗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体味作者抒发的感情,进一步提升朗读能力,变朗读为美读。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六、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有一支没有音符的乐曲,一点一滴,奏出欢快合谐而又美丽的旋律,只有细心倾听的人,才了解它的深意。

这就是雨,它似歌、如诗、像画,春雨柔美,夏雨猛烈,秋雨清凉,冬雨冷静,各式各样的雨滋润着万物也浸润着人的心灵。

被誉为中国抒情诗之王的当代诗人刘湛秋的美文《雨的四季》就是这样一首四季雨歌。

(配乐雨的声音及四季雨的图片)二、预习检测1.作者简介刘湛秋,男,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诗刊》前副主编,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

被誉为“抒情诗”之王,兼创作散文、报告文学、小说及编辑诗歌。

著有诗集《生命的欢乐》《温暖的情思》《写在早春的信笺上》。

近几年他写作散文颇丰。

以抒发情感、人生为主,笔触细腻,行云流水,有其独特的唯美散文风格。

第3课《雨的四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3课《雨的四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3课《雨的四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课题3.《雨的四季》课时第1课时学情分析《雨的四季》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从形、声、色、味等角度,抒写出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我喜欢雨",开篇即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这篇美文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引导到学习中来,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教学宜通过赏析语言和艺术手法,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感受雨之魅力。

学习目标育人目标 1.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学科素养目标 1.研读课文,分析四季之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思想感情。

2.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培养学生自主鉴赏美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四季之雨不同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合作探究等方法,着眼于具体句段,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节内容与中考分析中考考点1.常考词:诱惑、粗犷、静谧、莅临、吝啬、咄咄逼人等。

2.常考点:①分析开头段的作用。

②分析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教学过程预设学习任务学生活动教师组织评价一、导人课文,激趣引思。

(5分钟)1.学生齐声吟诵。

2.学生齐读课题。

1.同学们,今天咱们考考谁的古诗词积累更丰富,谁能吟诵与雨有关的古诗名句吗指名回答后,教师大屏幕展示十句描写雨的古诗名句。

2.教师导入:雨是古代诗人的钟爱之物,他们以雨来寄托内心的喜怒哀乐,雨同样也受到现代作家的青睐。

今天我们就一起阅读刘湛秋的一篇描绘雨的美文-《雨的四季》初读课文,畅谈感受。

(12分钟)___ 合作探究,披文入情。

(20分钟)_________对照梳理,积累应用。

(8分钟)板书设计:1.学生认读(1)字词积累。

静谧(mì) 高邈(miǎo) 莅(i)临粗犷(guǎng) 吝(lin)啬(sè) 池畦(qi) 彩棱(léng)镜一脉(mài)情思淅(x)淅沥(li)沥咄(duō)咄逼人(2)走近作者(大屏幕配合刘湛秋照片展示)。

3雨的四季任务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3雨的四季任务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3 雨的四季任务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四季美景单元素养人文内涵语文要素想象描绘之景,领略景物之美,激发对大自然、对人生的热爱掌握朗读要领,重点学习重音、停连,揣摩、品味语言,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单元备课说明一、单元课标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学生能够“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在“表达与交流"中指出要引导学生“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在“学业质量描述"中,第四学段(7—9年级)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概述、讲述等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能借鉴他人的经验调整自己的表达,能根据需要,运用积累的语言进行口头或书面的表达”。

二、单元教材分析此单元的课文包括三篇现当代散文和四首古诗词。

三篇散文,都是写景抒情的名家名篇。

朱自清的《春》,以生动形象的笔法,多层次、多角度地描写了一个特定时令的景象;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描写和赞美一个地方在一个季节里的风貌;刘湛秋的《雨的四季》,则不限于一时一地,而是描写大自然四季里多姿多彩的雨的形象。

四首古代诗词,或观沧海,或泛江河,或别友人,或诉秋思,所描写的景色和所抒发的情感各异,但都很精彩。

总的来说,这些古今名篇描绘了优美的四时之景,抒发了真挚热烈的情感,营造了美好而深远的意境,构思精巧,语言精致,值得好好欣赏体会。

三、单元学情分析针对七年级学生,要做好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衔接。

要了解学生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把学习的起点放置在学生现有的语文基础上。

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语言积累和知识积累,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初中语文学习。

例如,学生在小学学过朱自清、老舍的散文,老师可以唤起学生的记忆,激发学生学习《春》《济南的冬天》的兴趣;又如,学生在小学习惯朗读,可以利用这一基础,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

第3课《雨的四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3课《雨的四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3课《雨的四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3雨的四季【教学目标】准确提炼文章的有效信息,说出四季的雨的特点。

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表现手法。

领悟大自然的美好,体验生命、领悟生命、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朗读感知四季雨的不同特点,欣赏文章的画面美,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难点: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感知四季雨的美,学习作者在细致观察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的风格,借鉴和运用于自己的写作。

导入雨是大海的女儿,是文人的宠儿。

古往今来有着许多写雨的诗句,例如:春日里滋润万物的喜悦“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思念亲人的淡淡忧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以及保家卫国的豪迈“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那在当代诗人眼里,雨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当代“抒情诗之王”刘湛秋先生的写景抒情散文《雨的四季》,感知“雨”的形象,获得美的享受。

预习检测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作者刘湛秋(1935年-2023年2月20日),出生于安徽芜湖,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原《诗刊》社副主编。

著名作品有《无题抒情诗》《雨的四季》等。

2023年2月20日凌晨,刘湛秋因病去世。

(2)创作背景出自《散文》1989年第4期,当时作者54岁,表达了他对生命的追求。

文章用诗化的句子,增强了形象感和动作性的表达。

体现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请同学们借助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字词过关蝉(chαn)花苞(huGbao)娇媚(jidomei)棱镜(1巨ngjing)粗犷(Ciiguδng)睫毛(ji6mao)衣裳(yishang)铃铛(Iingdang)端庄(duanzhuang)静谧(jingmi)屋檐(Wiiy6n)凄冷(qI1eng)化妆(huizhuang)莅临(Ii1in)造访(zaofang)吝啬(Iinse)淅沥(Xi1i)干涩(ganse)草垛(caoduδ)绿茵茵(I(Iyinyin)咄咄逼人(du6duδbIren)•掌握了字词,速览全文,自主思考,完成填空。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3《雨的四季》活动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与反思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3《雨的四季》活动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与反思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3《雨的四季》活动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与反思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教学设计与反思【设计背景】1.教材分析《雨的四季》是当代诗人刘湛秋先生的散文作品,编入七上“自然美景"主题单元。

品鉴课文生动优美的语言,欣赏多姿多彩的四季雨景,感悟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是本单元的整体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设计就是对这一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具体细化和深入实施。

文章条理清晰、结构整齐,情感细腻丰富、语言生动形象、语风清新富有诗意,既是培养七年级学生学习阅读写景抒情散文、学习写景抒情手法的范本,又是启发学生学会缘景入情,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礼赞生命之情感,进而打通阅读隔阂、生发成长共情的佳作。

2.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语言文字有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阅读写景抒情散文时有通过景物表征感悟作者情感的主观能动意识,但受阅读经验、方法和策略所限,在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审美和鉴赏过程中,其深度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尚需进一步培养。

同时,受年龄、心理以及兴趣点所决定,七年级学生乐于参与活动、勇于表现个性的特征较为鲜明。

紧扣以上学情,本节课特设计了诵、品、读、辨、写等一系列寻美绘美、书美创美的语文学习活动,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承载学习和运用、审美和鉴赏语言文字的丰厚内涵,进而在实践体验中深度涵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1.美读,感知四季之雨的迥异形象,品悟雨之“容貌”与“性情"。

2.品鉴,发掘雨中“美点”,学会多角度欣赏散文,学用艺术手法。

3.悟理,多元解读文本,收获深层次的诗意情思与哲理思考。

4.创写,学以致用,学会洞察自然之美,培养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之情。

【教学过程】一、积累·雨诗导语:“雨"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沟通天地的使者,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对“雨”寄予了无限情思。

请同学们背诵几句描写“雨"的古诗词,并讲一讲诗人借雨表达了什么情感?(学生自由发言)屏显预设: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2023-2024年秋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3课《雨的四季》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023-2024年秋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3课《雨的四季》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023-2024年秋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3课《雨的四季》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雨的四季》选自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雨的四季》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当代作家散文。

新课标要求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生可以在阅读部分做到“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有3个:1)朗读能力训练。

承接小学时段的朗读能力训练,进一步升级为“美读”,也就是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朗读。

2)感受赏析写景抒情作品。

本单元尤其注重引导学生对景物描写的分析、理解。

3)揣摩和品味文学语言,熟悉掌握表达手法,进而转化到自己的写作里。

本单元的课文内容整体围绕“景色”展开,都是写景抒情的诗文。

《雨的四季》属于自读篇目,是一篇当代作家的优美散文。

自读篇目尤其要注重引导学生美读能力的养成,不需要过分细究,但也要让学生对文章形成整体感知,提升审美能力。

学情分析从小学升入初中,七年级重点需要培养学生的一般阅读能力,使学生可以朗读、默读,熟识基础词汇,快速掌握文章大意,了解重点词汇、语句及段落的表达效果和情感价值。

类似的写景抒情散文在小学时段,学生已经学习过了,但小学注重的是朗读,没有带领学生深入感知语句之美。

因此现在的目的是要巩固朗读水平,同时引导他们把握文章结构和抒情脉络,感受写景语言带来的审美感受。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朗读中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要做到流畅、优美。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表现手法,感知语言之美。

3、领悟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

二、过程与方法1、采用反复朗读、自读、竞读、评读等方法来品味语句之美。

2、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来探究作者如何写雨,熟悉表达手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随着作者描写感知大自然,理解如何抒情,形成较高的审美感受。

第3课《雨的四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第3课《雨的四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第3课《雨的四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雨的四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积累字词“粗犷痒嗦嗦诱惑静谧莅临吝啬咄咄逼人" 。

2、体会作者笔下雨的四季不同的特点,学习写景抒情的方法。

3、运用自读、诵读等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4、引导学生分析细节,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展开联想与想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鉴赏文章与即兴表达的能力。

5、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并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笔下雨的四季不同的特点,学习写景抒情的方法。

2.运用自读、诵读等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分析细节,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展开联想与想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鉴赏文章与即兴表达的能力。

2.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并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学情分析:文本内容对他们不陌生,教学本文容易引发他们的情感体验,为学习本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学生基本能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梳理情节理清思路、感知文章的内容,体验作者情感。

2.在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品味优美的语言的语言,感受文章所表现美,还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中注意使用学生自学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策略。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构建动场----炫雨篇有一支没有音符的乐曲,一点一滴,奏出欢快合谐而又美丽的旋律,只有细心倾听的人,才了解它的深意。

这就是雨,它似歌、如诗、像画,春雨柔美,夏雨猛烈,秋雨清凉,冬雨冷静,各式各样的雨滋润着万物也浸润着人的心灵。

被誉为中国抒情诗之王的当代诗人刘湛秋的美文《雨的四季》就是这样一首四季雨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刘湛秋的《雨的四季》,去领略雨的美、领略散文的美。

播放四季之雨的配乐图片。

雨是大海的女儿,是天使的眼泪,是大地的微笑,是文人的宠儿。

古人有很多写雨的诗句:(说出你知道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二、拜访作者(生平)刘湛秋,生于1935年,籍贯安徽芜湖,(评价)当代诗人、作家、翻译家、评论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雨的四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3 雨的四季
【教学目标】
准确提炼文章的有效信息,说出四季的雨的特点。

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表现手法。

领悟大自然的美好,体验生命、领悟生命、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感知四季雨的不同特点,欣赏文章的画面美,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难点: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感知四季雨的美,学习作者在细致观察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的风格,借鉴和运用于自己的写作。

导入
雨是大海的女儿,是文人的宠儿。

古往今来有着许多写雨的诗句,例如:春日里滋润万物的喜悦“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思念亲人的淡淡忧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以及保家卫国的豪迈“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那在当代诗人眼里,雨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当代“抒情诗之王”刘湛秋先生的写景抒情散文《雨的四季》,感知“雨"的形象,获得美的享受。

预习检测
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作者
刘湛秋(1935年-2023年2月20日),出生于安徽芜湖,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原《诗刊》社副主编。

著名作品有《无题抒情诗》《雨的四季》等。

2023年2月20日凌晨,刘湛秋因病去世。

(2)创作背景
出自《散文》1989年第4期,当时作者54岁,表达了他对生命的追求。

文章用诗化的句子,增强了形象感和动作性的表达。

体现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请同学们借助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字词过关
蝉( chán)
花苞( huābāo)
娇媚( jiāo mèi)
棱镜( lénɡjìnɡ)
粗犷( cūɡuǎnɡ)
睫毛( jiémáo)
衣裳( yīshanɡ)
铃铛( línɡdānɡ)
端庄( duān zhuānɡ)
静谧( jìnɡmì)
屋檐( wūyán)
凄冷( qīlěnɡ)
化妆( huàzhuānɡ)
莅临( lìlín)
造访( zào fǎnɡ)
吝啬( lìn sè)
淅沥( xīlì)
干涩( ɡān sè)
草垛( cǎo duò)
绿茵茵( lǜyīn yīn)
咄咄逼人( duōduōbīrén)
·掌握了字词,速览全文,自主思考,完成填空。

明确:课文整体结构为总分总,内容顺序为喜雨—绘雨—赞雨,课文主题部分按照季节顺序先后描绘了春雨图、夏雨图、秋雨图、冬雨图等四幅画面。

细读把握
·找出四季的雨的不同特点。

感受作者对雨的感情。

明确:春雨的特点:温柔、娇媚;
夏雨的特点:热烈而粗犷;
秋雨的特点:端庄而沉静;
冬雨的特点:自然而平静。

·作者为什么会喜欢雨呢,请找出作者爱恋雨的理由并感受作者对雨的感情?
明确:作者爱恋雨的理由是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跃,给感情带来滋润,给思想带来流动,使灵魂得到净化。

本文通过对雨的四季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渴望之情和热爱生命之情。

·既然文章的主体部分是描绘“四季的雨”,为什么题目却定为“雨的四季"?
明确:①这样更有韵律美。

“四季的雨”单纯强调“雨",显得呆板、生硬。

“雨的四季”充满灵动,赋予了“雨"一定的人格,充满情趣和意境。

②从内容上看,文章写的不单是四季的雨,更是雨中的四季。

圈点批注自读
·和前两篇课文一样,本文也是用几幅图来呈现主要内容的,我们姑且简单地把它们分别命名为:春雨图、夏雨图、秋雨图和冬雨图。

让我们用圈点批注法来学习这几幅“图”。

方法教授
“圈点批注"读书法应从抓关键词语、找重点语句、关注修辞三方面入手。

圈点富有形象感、色彩感、动感的形容词、名词、动词,同时重点分析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体会文段所展现的作者情感。

在文旁批注出自己的疑问或见解感悟。

2、自学第2段——春雨图
批注1:这一部分写的景物有树、水珠子、水雾、小草等。

批注2:
①树:“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把树写活了,人格化了。

“特别明亮的"生动形象地写出树木刚刚从寒冬中苏醒过来,树干泛出黄青、嫩叶萌发时的那种鲜活的生机。

②花:把花苞里滴下来的水珠子与少女的眼泪作比,说它“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使本来平淡无奇的自然现象拥有了人的神态和情感。

一滴水珠尚且如此娇媚,那么那朵花呢?那个春雨浸润下的春天呢?一定是更加美艳动人吧!
③水雾:或浓或淡的水雾映射着雨后的阳光,更映射着雨后的美丽世界。

④小草:谁听过春草复苏、萌发、成长的声音?作者听到了。

这沙沙声是真正热爱大自然、珍视生命、细心生活的人用心灵听到的,这美丽的文字是作者用细腻的心写出来的。

⑤空气:空气本是无色无味的,平常到让人忽视。

可是在作者笔下,空气却在春雨过后透出果子一样的芳甜,这与“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有异曲同工之妙。

批注3:作者没有直接描绘春雨,而是写万物经雨洗淋后的情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通过对万物洗淋后情态的描写,侧面烘托出春雨的清新、润泽、甜美。

批注4:“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赏析: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调动了听觉和嗅觉,生动的写出春雨的滋润万物,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抒发了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3、自学第3段——夏雨图
批注:春雨“洗淋"万物,夏雨却“浇灌”大地,准确写出雨的不同特点?
明确:“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展现出了夏雨过后蓬勃、不可遏制的生命力,突出夏雨热烈、粗犷的特点。

自学第4段——秋雨图
批注1:“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赏析: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语气,突出秋雨的深情以及作者对秋雨的喜爱。

批注2:“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

"
赏析: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描写,写出了秋雨的轻盈、轻柔。

批注3:凄冷的秋雨为什么能“纯净”人们的灵魂呢?
明确:因为秋雨端庄、沉静,秋雨过后的大地是一个更净美、开阔的,给人以高邈、安静之感,使人沉思、静谧、怀想、动情、所以说秋雨更能“纯净"人的灵魂。

自学第5段——冬雨图
批注:这种“特殊的温暖”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明确:冬雨给人以柔和与蜜情,万物经过冬雨的洗礼,给人以温润、明亮、温暖的感觉,让人忘却冷冽干涩的寒风。

解惑第6段
批注:上文写雨,多用“她"或“它”指称,为何到这一段改称“你"?
明确:第二人称“你”由客观的叙述转为面对面的交流,这样将雨人格化,便于作者和雨对话,直接抒发对雨的喜爱之情。

明晰手法
·本文是作者的精心之作,也是新时期的散文名篇。

通过以上的分析理解与朗读体味,请再次通读课文,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丰富多样的写作手法来展现四季的雨景的。

明确:(1)以时间为序,思路清晰。

作者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条理清晰地分段描绘出了春夏秋冬四季雨的特点。

(2)抓住特征,细致描绘。

作者开头先抓住雨的总特征——“美",然后抓住春雨的“温柔、娇媚”,夏雨的“热烈、粗犷",秋雨的“端庄、沉静”,冬雨的“自然、平静"分别进行了细致的描绘,特征突出,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3)调动多重感官,描绘细腻真实。

如第2段写春雨时,作者从视觉到听觉再到嗅觉,多侧面、多角度地写出了春雨的个性特征,写春雨“驱走了冬天”,使世界改变了姿容,灵动而富于想象,展现了一幅美丽而又生机勃勃的图画。

(4)诗意浓郁,美妙动人。

文章用诗化的句子,增强了形象感和动作性的表达,体现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如作者将多种事物拟人化,使自然之物可亲可感;运用了大量形象的比喻句,使读者犹如亲眼见到了各个季节的雨,并沉醉在这四季的雨中。

这些
新颖别致的语言不仅把四季的雨写得可感可触,更是把它们表现得亲切可爱。

四、作业布置
《学法大视野》第3课
【教学反思】
对于刚刚讲过的这堂课,觉得自己对本篇文章的重心把握得还算准确,思路还算清晰,但是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让学生个性化读的时间少;在鉴赏课文美的时候,对学生的引导不到位;课堂中语言不够简练,造成拖堂的现象。

了解到自己存在着不足,在以后工作中要努力提升自己、改善自己、虚心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