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阳新新课标下高三历史开放式教学理念构想与实践探索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阳新新课标下高三历史开放式教学理念构想与实践探索

新课标下高三历史开放式教学理念构想与实践探索

湖北省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胡阳新邮编:444324

【摘要】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模式的转变,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教学双边活动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应当进一步拓展教学思路,以开放式教学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高角度的思考问题、研究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思维能力,从而巩固历史教学成效。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开放式模式;分析研究

运用开放式模式组织高中历史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培养个性思维、提升思想教育成效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打造生动活泼的教学课堂,让学生有效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本文主要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开放式模式运用问题进行简要论述。一、高中历史开放式教育的主要内容1、教学设计理念要开放新时期的高中历史教师一定要坚持与时俱进,将新课程理念有效贯彻落实到教学活动之中,以开放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仅要立足教材,还要对相关的补充信息进行充分的发掘与整理,让历史课堂更为生动形象,尤其是补充背景信息的方式能够让历史课堂具有更多的信息量。教学设计中还要以开放的理念安排教学形式,以推动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开放理念,能够保证教学过程更为科学,为教学活动素质化程度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2、教学问题设计要开放

历史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在教学互动问题的设置上要穿插一定数量的开放性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能够为学生相互交流、观点辩论提供良好的平台。例如在《“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教学中,有学生对于一国两制的本质提出了疑问,

认为其属于资本主义制度,归根到底与社会主义制度相悖。针对此思想观点,笔者没有直接解答,而是设置了一组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一国两制设计的出发点是什么?港澳现行政治与经济制度与大陆存在哪些不同?一国两制构思的落实对于维护港澳地区经济与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这一制度对于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方面具有哪些积极意义?”有了这组开放性的探究题作为引领,学生对于一国两制这一创举的本质、必要性、科学性与可行性等方面具有了更为全面与深刻的认识,有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更为牢固。

3、教学形式组织要开放

教师应当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首先要给予学生更为自主的学习空间,不再进行注入式教学,而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研究,搞清楚历史事件背后蕴藏的规律,弄明白事件的来龙去脉,经过归纳梳理的方式提高历史学习的深度。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难点问题,组织专题研究活动,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相关资料信息的搜集,在小组范围内进行讨论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基础开展交流,大家畅所欲言,表达对相关历史事件的看法,以及总结梳理历史发展规律等。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梳理好的学习经验,相互交流与借鉴,提升历史学习效率,以这样的开放模式有效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4、教学环境营造要开放

教师应当强化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发言。首先,要以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以激励的话语、鼓励的眼神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开展质疑,在这样的氛围中愉快地开展学习活动。其次,对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出现的思维差错要予以包容,鼓励学生百家争鸣的同时,也要允许学生出错。实践证明,学生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中,能够放下思想包袱,积极投入到学习互动之中。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思想与情感更为敏感,教学氛围的和谐程度对于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与投入程度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强化教学环境与氛围的营造,为教

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5、教学手段运用要开放

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在历史教学中具有广泛的运用空间,对于高中历史教师而言,应当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手段的作用,增加课堂信息容量,提升演示的生动性,让教学活动更为形象。例如在教学《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揭示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变迁与进步,从马车、人力车到现在的飞机、高铁,从飞鸽传书到现在的卫星电话,其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与改进的过程,教师可以从不同发展阶段的代表性交通工具、通信工具介绍入手,帮助学生更为形象直观地掌握学习内容。在这一过程中,信息化手段发挥了较好的促进功能。

6、教学空间范畴要开放

历史教学不仅要立足课堂,还要积极向课外拓展延伸,构建更为立体的教学空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向课外进行拓展,运用课外专题研究、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以开放式教学为抓手,给予学生学习与提升的广泛空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二、高中历史开放性试题设计的新构想开放性试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较大的难度。通常课堂教学的过程和内容达不到这样的提升。限于教材内容和教材内容边缘性知识的开阔性不够,课程资源在一线学习中的缺乏,传统应试教育导致的师生思维僵化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限制了学生开放性试题的做答。通过分析开放性试题的特点谈谈开放性试题的答题方法,以供学生备考借鉴。

1、试题设问的开放性。

“开放性问题”的答案具有多元化、弹性化的基本特征。开放性试题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一般属于“应用能力”层次,比较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试题的设问给考生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它不是仅仅要求考生谈自己对历史问题的表层认识,而且还要谈对历史

问题的理性思考。考生可以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多角度谈自己的理解,它能让考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不是让考生“千人一面”、“异口同声”。

2010年全国新课程卷第40题,从中外联系的角度考查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以材料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在比较中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第2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第3问则是以恩格斯的历史前提为中心,考查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第1问和第2问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表层认识,第3问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性思考。三个设问,对考生历史知识结构、思维结构的考查层层深入。

2、答案设置的多元化。

从开放性试题答案的设置上看,没有给出试题的明确答案,只是提出评分的参考意见。

一等(12~10分)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一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O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

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2012年全国新课程卷第41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在做题要求里明确说明,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解答此题一方面从材干中明白“冲击—反应”模式的内涵,另一方面结合图示的材料对此观点进行评析,由题目设置可知答案的灵活性。题目提供的“冲击——反应”模式材料是“西方中心主义”的产物,表面上看是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化历程的掌握,但题型是开放式的,实际考核的却是考生多元史观的积累。这样的命题也反映了当下高考对多元史观培养、史学思维养成和史学方法运用的要求。

试题答案多元不惟一是这些年来高考历史试题的“痴心不改”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