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智能加工系统课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放式智能加工系统》课程教学设计(一)基本描述

课程名称:开放式智能加工系统

英文译名:OPEN-ARCHITECTURE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YSTEM 课程学时:16讲课:16

适用专业: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开课教研室: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课程要求:选修

开课时间:第四学年

先修课程:数控技术、计算机实用基础Ⅱ、自动控制原理Ⅲ

主要参考书:《模糊控制、神经控制和智能控制论》李士勇编著哈工大出版社。《人工智能导论》何华灿主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二)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及任务

“开放式智能加工系统”是一门机械工程学科中有关先进制造系统的专业技术选修课。本课程研究对象是基于开放系统的智能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为以后机电结合的设计和使用技术打下基础。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

1、了解机电结合、多学科融合的综合系统分析方法,培养系统设计能力。

2、掌握开放式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基本具有采用智能控制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开放式控制系统和智能加工的最新发展趋势,新理论和新技术。

(三)教材的选择与分析

近年来,国内关于开放式数控系统的专题研究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有关的研究成果报告和论文比较多,但还未见系统介绍有关开放式数控

系统专著。有关人工智能控制理论的专著比较多,其代表作有:李士勇编著的《模糊控制、神经控制和智能控制论》(哈工大出版社);何华灿主编的《人工智能导论》(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可作为教师和学生深入学习的参考书籍。但作为学生教材有以下几点不足:①内容涉及的面较宽,作为教材不能都讲,利用率不高。②有的问题叙述过于深入,对学生学习不利。③由于多人编写,风格不一,简繁差异较大,没有按教学规律编写,学生不易接受。因此,自编一本具有机械制造专业特点,内容精炼,适合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教材。

(四)本课程各章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重点与难点、学时分配第1章概论(1学时)

本课程内容的计划安排。加工系统开放化的必要性,NC开放

化的发展方向。开放化与网络加工管理,智能控制的产生背

景。

基本要求:

搞清楚本课程学习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了解开放数控概念、涉及的关键技术领域和发展趋势。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讲授涉及的关键技术领域和发展趋势,以及智能系统在机械制造行业的应用前景。

第2章开放式智能加工系统构成(1学时)

智能加工系统的基本构成,基本概念、分类、基本构成要素、

实现方法。

基本要求:

了解智能加工系统的基本原理、构成、分类、基本构成要素。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讲授开放式智能加工系统与其它控制系统在结构构成方面的区

别。

第3章人工智能算法概述(6学时)

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和原理,用神经网络对复杂系统建模。

模糊集合与模糊推理,模糊逻辑控制器的结构与设计。

遗传算法,专家系统。

基本要求:

各种人工智能方法的概念、适应对象、特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讲授各种人工智能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对象。神经网络的建模机制、模糊控制的规则构造、遗传算法的优化机理。

第4章智能加工系统的硬件(2学时)

执行器件,传感器(力传感器、变形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基本要求:

了解各种先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适应对象,评价方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讲授各种传感器所适应的应用领域。

第5章智能加工条件确定(2学时)

加工状态检测、学习型适应控制与数据库更新、提高加工精

度的措施。

基本要求:

与传统闭环控制方法的区别。关键技术领域。

重点与难点:

基本原理。

第6章智能加工系统的应用(4学时)

智能曲面加工系统,智能加工中心热变形补偿系统,临场感

实体加工演示系统。

(五)教学环节

1.课堂讲授(16学时)

任课教师必须做到下面几点:

1)认真备课,做好教案,熟练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

2)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3)讲课思路要清晰,包括: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条件、建立模型、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解题和总结等;

概念要准确,重点要突出,理论联系实际,要适时反映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理论和技术,特别是将本单位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

4)教学手段要完备,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恰当运用图片、挂图、CAI课件和多媒体等。

5)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上课精神饱满,以人格的魅力和精神气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活动。

2.实验

(无)

3.设计训练

(无)

4.课外科技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精神和动手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争取安排课外科技活动。为此要做好配备指导教师、准备科技活动题目、准备参考资料、准备辅导讲座等。

(六)信息交流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求,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教师要听取学生的要求,改进教

学工作。

(七)考核办法

1.平时成绩(听课)占总成绩10﹪。

2.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50﹪,以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为主。

3.科技报告占总成绩40﹪,以考核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防止死记硬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