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会写“断、楚”等5个字,正确读写诗句中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4.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感受古诗美的意境。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课件。
一 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揭示古诗题目
1.在以前的学习和阅读中,同学们一定积累了很多古诗。你最喜欢李白的哪首古诗呢?可以给大家背诵吗?(学生背诵)
2.同学们背诵得真熟练,感情也很丰富。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板书:李白)有关李白,大家了解多少呢?
3.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出示课件2)
李白(701-762),唐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25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诗,皆为人传诵。有《李太白集》。
设计意图:由李白的诗引入介绍李白,自然地导入新课,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5.教师谈话导入:是啊,李白是我国唐代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漫游中度过的。他25岁时怀着雄心壮志离开了家乡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地乘船顺江东下,在经过安徽省时,被眼前雄奇秀美的景色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诗——《望天门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望天门山》。(板书题目:望天门山)学生齐读。
6.学生自由交流“读了诗题你知道了什么”,重点理解“望”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教师:刚才老师体会到了你们扎实的语文基本功,现在让我们一起去闯难关,你们有信心吗?(出示课件3)
2.大家喜欢这首诗吗?喜欢就赶快来读一读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刚才你们优秀的表现激起了老师的表现欲,我也来读一读。(教师范读)现在你们是不是也想在大家面前读一读?如果你们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就在读中表达出来吧!(指名让学生读、教师点评)
4.学习生字。(出示课件4)
断楚至孤帆
(1)注意读准“楚、至”的翘舌音,“断、帆”的前鼻音。
(2)识记生字。
你是如何识记这些生字的?
换一换:“狐”把“犭”换成“子”就是“孤”。
减一减:“到-刂=至”。
加一加:“巾+凡=帆”。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全班齐读。
6.一首诗就是一幅画,那这幅画里都画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读读、找找、画画。
7.学生发言,教师小结。
三小组合作,再学古诗
1.小组合作,再读古诗。可以对照注释和查阅的资料先理解诗句的意思。在理解了诗意后,再来读古诗,相信同学们会读得更有感情。
2.重点词语解释。(出示课件5)
中断:从中间裂开,断开。
楚江:长江中下游部分河段在古代流经楚地,所以叫楚江。
碧水:指江水。东流:向东流。
至此回:江水原向东流,在天门山处回转向北。回,回转。
相对:互相对峙。
一片:一张,一叶。
日边:太阳落下的地方。
3.学生根据词语解释自学古诗。
4.小组交流学习收获,试着用一句话说一说古诗主要写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及教师给出的重点词语解释,理解古诗的意思,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合作探究,品读诗句
1.学习前两句古诗。(出示课件6)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1)指名让学生读前两句。
(2)想象画面,理解诗句。
楚江即长江,长江中下游地带在古代属楚地,所以叫楚江。楚江的终点在天门山。古代天门山以东是吴国,流经吴国的长江段,叫吴江。天门山高、俊秀、险,诗人写天门山犹如被江水冲击而隔断似的。
(3)聚焦“回”,指导理解“碧水东流至此回”的意思。
①学生重点理解“回”的意思,想象江水汹涌回旋的景象,理解诗句的意思。
②指名让学生描述这个情景。
③从这两句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可以体会到水势湍急、激荡回旋、山险水涌)
(板书:山险水涌)
(4)指名让学生说说前两句诗的意思。(出示课件7)
浩荡的长江把天门山从中劈开,一分为二,东流而去的长江水经过天门山时形成回旋的水流。
(5)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前两句诗?
①指名让学生读,学生点评优点或缺点。
②教师范读,学生听老师读,注意停顿、重读的地方。
③学生练习,再指名让学生读。
④全班齐读。
2.学习后两句诗。
(1)谈话过渡:这么壮美的景色,诗人是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呢?你是怎样知道的?(诗人是在船上看到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出示课件8)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学生观察,畅谈感受。(指导学生观察顺流而下的小船和站在船头的诗人)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诗人用词多么精妙啊,一个“出”字把山给写活了,把诗人豪迈宽阔的胸怀展现得淋漓尽致)
(4)这青山仿佛是要出来迎接自己,诗人的心情怎样呢?(高兴、激动、自豪)(板书:帆来日出)
(5)指名让学生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出示课件9)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一叶孤舟从日边而来。
(6)指导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