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化检验简答题

合集下载

临床生化检验简答题

临床生化检验简答题

1.简述双缩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的原理..答:血清中蛋白质中相邻的肽键一CO—NH一在碱性溶液中能与二价铜离子作用产生稳定的紫色络合物..此反应和双缩脲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离子作用形成紫红色的反应相似;因此将蛋白质与碱性铜的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生成的紫色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血清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故可用来测定蛋白质含量..2.简述BCG法测定血清清蛋白的原理..答:清蛋白具有与阴离子染料澳甲酚绿结合的特性;而球蛋白基本不结合这些染料;故可直接测定血清清蛋白..血清清蛋白在pH4.2的缓冲液中带正电荷;在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存在时;可与带负电荷的染料BCG结合形成蓝绿色复合物;其颜色深浅与清蛋白浓度成正比..与同样处理的清蛋白标准比较;可求得血清中清蛋白含量..3.血浆清蛋白具有哪些功能;测定血清清蛋白有哪些临床意义答:血浆清蛋白具有以下生理功能..1血浆中主要的载体蛋白;许多水溶性差的物质可以通过与清蛋白的结合增加亲水性而便于运输..2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3具有维持酸碱平衡的能力..4重要的营养蛋白..血浆清蛋白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如下..1低清蛋白血症常见于以下疾病..①清蛋白合成不足:常见于急性或慢性肝脏疾病;但由于清蛋白的半寿期较长;因此;在部分急性肝病患者;其浓度降低可表现不明显;蛋白质营养不良或吸收不良也可造成清蛋白合成不足..②清蛋白过度丢失:由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清蛋白由尿中损失;有时每天尿中排出蛋白达5g以上;超过肝脏的代偿能力;肠道炎症性疾病或肿瘤时;也可由肠道损失一定量的蛋白;从而引起血浆清蛋白含量下降;在烧伤及渗出性皮炎;可从皮肤丧失大量蛋白..③清蛋白分解代谢增加:由组织损伤外科手术或创伤或炎症感染性疾病引起..④清蛋白的分布异常:如门静脉高压时大量蛋白质尤其是清蛋白从血管内渗漏入腹腔..肝硬化导致门脉高压导致腹水时;由予肝脏合成减少和大量漏入腹腔的双重原因..使血浆清蛋白显着下降..⑤无清蛋白血症:是极少见的一种遗传性缺陷;血浆清蛋白含量常低于l g/L..但可以没有症状;可能是由于血管中球蛋白含量代偿性升高..2血浆清蛋白增高:较少见;在严重失水时发生;对监测血液浓缩有诊断意义..3.请述OGTT概念、做法、结果判断及其临床应用..答: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作系列血浆葡萄糖测定;以评价机体对血糖调节能力的标准方法..实验方法:WHO推荐的OGTT;葡萄糖负载量为75g;对于小孩;按1.75 g/kg体重计算;总量不超过75go清晨空腹坐位取血后;用葡萄糖溶于250一300mL水在5min内饮完;之后每隔30min取血1次;共4次;历时2 h..验前3天每日食物中糖含量应不低于150g;维持正常活动;影响试验的药物应在3天前停用;试验前应禁食8 ~14h..整个试验期间不可吸烟、喝咖啡、喝茶或进食..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清晨空蕨抽血后;开始饮葡萄糖水后30、60、120和180nin分别测定血浆葡萄糖..将空腹和服糖后30、 60、120和180min静脉血浆葡萄糖;可绘制成糖耐量曲线图..结果判断:正常糖耐量为FPG<6.1mmol/L服糖后2h<7.8mmol/L..空腹血糖受损IFG为FPG6.1~7.Ommol/L;服糖后2h<7.8mmol/L..糖耐量减退 IGT为FPG<7.Ommol/L;服糖后2h7.8~11. Immol/L..糖尿病性糖耐量为FPG≥7.0mmol/L;服糖后2h≥11. Immol/L..临床应用:①诊断GDM;②诊断IGT;③人群筛查;以获取流行病学数据;④有无法解释、的肾病、神经病变或视网膜病变;其随机血糖<7. 8mmol/L;可用OGTT评价;即使.OGTT结果异常;并不代表有肯定因果关系;还应该排除其他疾病..4.简述糖尿病的分型和诊断标准答:糖尿病分为四大类型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诊断标准:①糖尿病症状如多食、多饮、多尿、体重碱轻 +随机血浆葡萄糖≥11.1 mmmol/L;②空腹血浆葡萄糖≥7.Ommol/L③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血浆葡萄糖≥11. 1mmol/L..其中任何一种出现阳性结果;需用上述方法中的任意一种进行复查;予以证实;诊断才能成立..5.简述反映胰岛B细胞功能的实验室指标有哪些C肽测定的意义答:反映胰岛B细胞功能的实验室指标有:胰岛素测定、C肽测定、胰岛素释放试验IRT、C肽释放试验CRT..C肽测定的意义:胰岛素和C肽以等摩尔数分泌进入血循环;但由于c 肽的半寿期比胰岛素长;在禁食后c肽的浓度比胰岛素高5 —10倍..c肽不受外源性胰岛素干扰;不与胰岛素抗体反应;所以血清c肽水平可更好地反映B细胞功能..6.简述超速离心法与电泳法分离血浆脂蛋白时相对应的脂蛋白类型.. 答:超速离心法是根据各种脂蛋白在一定密度的介质中进行离心时;因漂浮速率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该法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CM、VLDL、LDL、HDL等四大类..利用醋酸纤维素薄膜或琼脂糖凝胶作支持物进行电泳时;血浆脂蛋白可被分为乳糜微粒、β-脂蛋白、前β-脂蛋白和α-脂蛋白等四种..7.简述LDL-R、VLDL -R、SR的特点..答:LDL—R是由83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36面体结构蛋白;分子量约115000;广泛分布于肝、动脉壁平滑肌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等;与含ApoB 100的脂蛋白以高亲和、力结合;通过LDL受体途径调节细胞内胆固醇水平..VLDI受体VLDL-R的结构与LDL-R类似;对含ApoE的脂蛋白VLDI和VLDL残粒有高亲和性;对LDL则呈现低亲和性;不受细胞内胆固醇负反馈抑制;VLDL-R广泛分布在代谢活跃的心肌、骨骼肌、脂肪组织等细胞;但在肝内几乎未发现..清道夫受体 SR分为A类清道夫受体 SR-A和B类清道夫受体SR-B;清道夫受体配体谱广泛;对oxLDL、LDL、HDL以;及VLDL都有较强的亲和性;并参与脂类代谢..8.请述LDL受体途径对细胞内胆固醇的调节机制..答:LDL或其他含ApoB 100的脂蛋白如VLDL与LDL受体结合后;内吞入细胞;经溶酶体酶作用;胆固醇酯水解成游离胆固醇..若胞内胆固醇浓度升高;可通过:①抑制HMGCoA还原酶;减少自身的胆固醇合成;②抑制LDL -R 基因的表达;减少LDL-R的合成;从而减少LDL的摄取;③激活内质网脂酰基Co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ACAT;使游离胆固醇在胞质内酯化成胆固醇酯贮存;从而控制细胞内胆固醇含量;使其处于正常动态平衡状态.;9.何谓CFTP有何生理作用答:CETP为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是胆固醇逆向转运系统中的关键蛋白质..周围组织细胞膜的游离胆固醇与HDL结合后;被LCAT酯化成胆固醇酯;移入HDL核心;通过CETP转移给VLDL和LDI;再被肝脏LDL及VLDL受体摄入肝细胞..10.请述GPO-PAP法测定TG的基本原理;并说明如何去除FG的干扰..答:GPO - PAP法为临床实验室测定血清TG的常规方法;反应原理如下:血清中TG在LPL作用下;水解为甘油和FFA;甘油在ATP和甘油激酶GK的作用下;生成3-磷酸甘油;再经磷酸甘油氧化酶GPO作用氧化生成磷酸二羟丙酮和过氧化氢 H202;H202与4-氨基安替比林4-AAP及4一氯酚在过氯化物酶 POD作用下;生成红色醌类化合物;其显色程度与TG的浓度成正比..采用两步双试剂法去除FG的影响..将LPL和4-AAP组成试剂2;其余部分为试剂l..血清先加试剂1;37℃孵育后;因无LPL存在;TG不被水解;FG在GK和GPO的作用下反应生成 H2O2;但因不含4-AAP;不能完成显色反应;故可除去FG的干扰;再加入试剂2;即可测出 TG水解生成的甘油..11.临床上测定了血清apoA I、apoB 100就可代替HDL-C和LDL-C吗答:一般情况下;血清8poA l可以代表HDL水平;与HDL -C呈明显正相关..但HDL 是一系列颗粒大小与组成不均一的脂蛋白;病理状态下HDL亚类与组成往往发生变化;则apoA I的含量不一定与HDL-C成比例;因而两者不能互相代替..同时测定apoA I与HDL -C对病理发生状态的分析更有帮助..家族性高TG血症患者HDL-C往往偏低;但apoA I不一定低;不增加冠心病危险;但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apoA I与HDL -C却会轻度下降;冠心病危险性高..一般情况下;血清apoB主要代表LDL水平;它与LDL-C成显着正相关..但当高TG血症时VLDL极高;sLDL增高;与大而轻LDL相比;则apoB含量较多而胆固醇较少;故可出现LDL-C虽然不高;但血清apoB增高的所谓“高apoB脂蛋白血症”;它反映sLDL增多..所以apoB与LDL-C同时测定有利于临床判断;因而两者不能互相代替..12.简述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和;血液相关指标变化..答:代谢性酸中毒时原发性 HC03降低;血液pH有下降趋势..1病因:①固定酸的产生或摄入增加;②酸性产物排泌减少;③HC03丢失过多..2相关指标变化:①血液pH可正常完全代偿或降低代偿不全;②HC03浓度原发性下降;③PC02代偿性下降..13.简述代谢性碱中毒的病因和血液相关指标变化..答:代谢性碱中毒时原发性HC03升高;血液pH有升高趋势..1病因:①酸性物质大量丢失..②摄入过多的碱..③胃液丢失;Cl-大量丢失;肾小管细胞的Cl-减少;导致肾近曲小管对HC03-重吸收增加;排钾性利尿剂也可使排cl-多于排钠;均造成低氯性碱中毒..④低钾患者由于肾摊K+保Na+能力减弱;排H+保Na+加强;使NaHCO3 重吸收增多;导致碱中毒..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醛固酮可促进H+-Na+交换..2相关指标变化:①血液pH可正常完全代偿或升高代偿不全;②HC03浓度原发性升高;③PC02代偿性上升代偿往往不全..14.简述呼吸性酸中毒的病因和血液相关指标变化..答:呼吸性酸中毒时原发性PCO2;增高高碳酸血症;血液pH有下降趋势..1病因:①呼吸中枢抑制;②肺和胸廓疾病..2相关指标变化:①血液pH可正常完全代偿或下降代偿不全;②血浆PC02原发性升高;③HCO3-浓度代偿性升高..15.简述呼吸性碱中毒的病因和血液相关指标变化..答:呼吸性碱中毒时原发性PC02下降;血液pH有升高趋势..1病因:①非肺部性因素刺激呼吸中枢致呼吸过度..②肺部功能紊乱致呼吸过度..2相关指标变化:①血液pH可正常完全代偿或升高代偿不全;②PC02原发性下降;③HC03浓度代偿性下降;④Cl-增高;K+轻度降低;AG轻度增多.. 16.简述ISE的分类..答:ISE分为直接法、间接法和多层膜干片法..直接法指血清等标本不需任何稀释直接进入仪器与电极接触..间接法指样本与一定离子强度缓冲液稀释后;与电极接触进行检测..多层膜干片法采用了样本间相互独立的干武离子敏感卡片测定各种离子..17.简述怎样采集和保存微量元素检测用的血液样品答:血液是微量元素检测中最常用的样品;可以按需要选择全血、血浆、血清等..血液液样本的采集一般在清晨空腹时采取毛细管血或静脉血..采血量由检测元素含量及方法而定..盛血样的试管必须用去离子水清洗、干燥处理;按要求制备全血、血浆、血清等;最好立即检测..若需放置;要在4℃冰箱中冷藏;在-20C或-80℃超低温冷冻可保存较长的时间..18.请述微量元素检测常用方法的方法学评价..答案:常用分析方法有以下一些..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由于该法在生色过程极易污染;而且灵敏度很低;只能检测少数高含量的元素..②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应用广泛;已成为目前微量元素检测的通用方法..其缺陷在于不能直接测定非金属元素;不能同时测定多种元素..③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具有灵敏、准确、快速、干扰少;且能进行多元素同时测定的优点;是目前微量元素检测常用的方法;但仪器结构复杂;价格昂贵..④中子活化分析法;是微量元素检测分析中灵敏度最高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可对同一样品同时进行多元素测定;试样无需分离;用量小、干扰少;简便快速;但由于中子源放射性强;成本蠢;使其推广和应用受到一定限制..⑤酶活性恢复法;是近年发展最迅速、最简便、最特异的方法;许多微量元素都可以被准确测定..其他测定微量元素的方法还有荧光分析法、离子选择电极法、高压液相色谱法和伏安分析法等19.简述人体铁的主要生物学作用..答案:铁的主要生物学作用有:①用于合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②参与人体必须的酶的合成;③参与能量代谢;④与免疫功能相关..20.引起维生素缺乏的常见原因有哪些答:引起维生素缺乏的常见原因有以下一些..①维生素的摄入量不足:膳食构成或膳食调配不合理、偏食、不当的加工、烹调和储藏方式均可造成机体某些维生素的摄入不足..②机体的吸收利用率降低:消化系统消化吸收功能和胆汁的分泌都可影响维生素的吸收、利用..③维生素的需要量相对增高:在某些生理或病理条件下;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会相对增加;如妊娠与授乳期妇女、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慢性消耗性疾病等..④食物以外的维生素供给不足:长期服用抗生素抑制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从而影响如维生素K、B6、叶酸等的产生..日照不足;可使皮肤内维生素D3的产生不足..21.简述肾性骨营养障碍的概念及基本表现..答案:肾性骨营养障碍;又称肾性佝偻病;是由于先天性肾发育不全、肾盂积水、慢性肾炎等所致的慢性肾功能障碍;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内1α羟化酶系数量和或活性不足;导致l;25 -OH2D3生成减少;肠道钙磷吸收减少;又因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肾小管分泌H+和重碳酸盐重吸收障碍;尿钙排出增加;最终导致血磷偏高、;血钙减少..上述改变促使PTH分泌增加;骨质脱钙;钙盐沉积障碍;从而引起佝偻病甚至骨畸变.X光片多见骨质普遍疏松、脱钙;长骨端出现佝偻病样改变;骨干和骨盆出现纤维囊性变化..22.简述肝脏功能实验室检查指标按照诊断目的可以分为哪几类举例说明..答:组合并筛选肝脏功能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反映肝细胞损伤状如转氨酶 ALT;AST、前清蛋白;②代表肝脏合成功能;如胆碱酯酶 ChE或清蛋白;③判断有无肿瘤、再生和胆道通畅情况;如GGT和ALP;④代表肝脏的排泄功能;如总胆红素、胆汁酸等测定..23.试述目前临床使用的胆汁酸定量检测方法及其优点..答:目前临床实验室主要使用酶法对胆汁酸进行定量测定..其基本原理是以3α一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α-HSD作为测定胆汁酸的工具酶;在NAD+的存在下;该酶将3α-羟胆汁酸转变成相应的3α-酮胆汁酸;NAD+还原生成的NADH同硝基四氮唑蓝NBT反应形成蓝色的甲臜染料;在540nm处有最大吸收峰;颜色深浅与标本中的胆汁酸浓度呈正比..上述为成熟的第三代试剂原理..目前;第四、五代的循环酶法试剂盒已经研究面世;其基本原理是:胆汁酸被3α-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α-HSD及硫代氧化型辅酶I Thio - NAD+特异性地氧化;生成3一酮类固醇及硫代还原型辅酶I Thio—NADH.. 3-酮类固醇在3α-HSD和还原型辅酶I NADH作用下;形成胆汁酸和氧化型辅酶I NAD+..样本中的胆汁酸在多次酶循环的过程中被放大;同时使生成的Thio - NADH扩增..测定Thio - NADH在405nm处吸光度的变化;求得总胆汁酸的含量;第五代循环酶法将微量胆汁酸放大;提高了试剂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循环酶法简便、快捷;可以手工操作;也能进行自动化分析;是目前临床推荐的分析方法..24.肾脏的基本生理功能有哪些答案:肾脏具有生成尿液、维持体液平衡、排泄功能、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内分泌功能..25.试述肾对H+的调节;并解释酸中毒情况下为什么血K+浓度升高答:尿中的K+主要由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的..一般当有Na+的主动吸收时;才会有K+的分泌;两者转运方向相反;称为K+ - Na+交换..K+ -Na+交换和H+ - Na+交换有相互抑制现象;即H+ - Na+交换增多时;K+ - Na+交换将减少..酸中毒时H+一Na+交换增多;抑制细胞内K+转运出来;故酸中毒时血K+升高..26.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少尿期各项生化监测指标有何变化答:急性肾衰患者少尿期病人有以下表现..①尿生化检查:少尿期尿量< 400ml/24h;其他可正常或增多;尿比重由于肾小管功能损害;尿液不能浓缩;尿比重降低;多在1. 015以下;尿渗透压低于350mOsm/kg;尿肌酐与尿素排出少;故尿肌酐与尿素降低;血肌酐与尿素升高..②肾小球滤过功能:内生肌酐清除率在血肌酐和尿素尚在正常范围时已显着降低;是ANT 早期诊断的灵敏指标..③肾小管处理溶质的能力:ATN时;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钠重吸收减少;尿钠浓度升高;常> 40mmol/L..此外;还可出现代谢牲酸中毒..高钾血症、高磷血症和低钙血症..27.哪些试验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答:菊粉清除率;内生肌酐清除率;血清肌酐和尿素;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测定等28.请述循环血中与AS进程有关的生化标志物在心血管病危险预测中的作用..答:1hs—CRP水平增高是预测个体将来首次发生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和预测已知冠心病患者再发生心血管病事件和死亡的非常有效的预测指标;而不管cTn值如何..在众多生化指标中;hs - CRP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明显高于血脂、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等..现推荐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常规监测hs—CRP;以预测急性MI和冠脉性猝死等冠脉事件的发生..hs -CRP 升高者需积极干预..2TC和hs - CRP两个危险因素的联合作用远远大于单个危险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因此;目前大多认为可以联合应用hs - CRP与TC/HDL—C值预测未来冠状事件发生的相对危险性..3血浆纤维蛋白原是凝血途径的重要成分之一;多因素分析显示Fg升高预测冠心病的能力强于LDL -C..Fg与CRP相比;受轻度炎性刺激约影响较小..4同型半胱氨酸HCY 是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代谢产物;高水平的HCY和它的衍生物可以引起内皮功能失调、血管平滑肌增殖、动脉内膜、中膜增厚、LDL氧化和前凝血状态..研究显示;即使HCY水平中度升高也增加冠状动脉、脑动脉和外周动脉的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但是;HCY究竟是AS致病因子还是仅仅只是标志物有待迸一步确定..29.简述临床应用中如何保证心肌损伤标志物测定的准确性..答:影响心肌损伤标志物测定准确性的因素包括受检者的准备、标本的正确采集与储存、方法试剂及校准物的选择、仪器的正确使用、质量控制等..在临床应用之前;心脏标志物检测方法的影响因素必须明确;必须清楚每种适用标本中标志物的稳定性时间长短、温度高低范围;抗体/表位识别位点的一致性..心脏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在99%分位的总不精密度%CV至少小于10%;检测周转时间TATs应保持在60min以内..心肌损伤标志物测定的标准化、结果的准确、具有可比性才能提高其诊断和预测价值..30简述心肌肌钙蛋白 cTn的基因表达特点..答:三种TnC、T、I的基因表达都有三种亚型;即快骨骼肌亚型 fsTn、慢骨骼肌亚型 ssTn和心肌亚型cTn..其中cTnC基因在心肌和慢骨骼肌亚型的转录产物是一样的;单独编码fsTn的基因不在心肌表达o cTnl亚型与两种骨骼肌亚型的区别主要表现在N端氨基酸序列的40%差异;cTnI在婴儿出生9个月之后仅在心肌中表达;而不在骨骼肌中表达;所以;cTnI在血液中浓度增高时;只表明有心肌损伤;而骨骨骼肌损伤等其他疾病均不会出现cTnI增高的现象..cTnT在骨骼肌和心肌中的表达受不同的基因调控..31.简述心肌损伤标志物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答:cTn或CK - MB是诊断心肌梗死的首选标志物;在无法测定cTn时;可测定CK—MB质量替代..病人可在入院即刻和6—9h分别采血;症状发作6h以内同时检测cTn和早期标志物Mb;Mb与cTn或CK - MB联合应用有助于AMI的排除诊断;对于心电图呈现特征性异常的病人如新的ST段抬高;在等待生化标志物结果的同时;不应耽误诊断和治疗;不推荐测量两种以上心肌坏死的特异标志物如cTn和CK - MB来确诊心肌梗死;总CK、天冬氨基酸转移酶、β羟丁酸脱氢酶和或乳酸脱氢酶不再被用作AMI诊断的标志物..32.请述BNP和NT- proBNP特点..答:心室肌和脑细胞首先表达的是134个氨基酸的前B型利钠肽前体proproBNP;在细胞内水解下信号肽;剩下的108个氨基酸的B型利钠肽前体 proBNP被释放入血..血液中的proBNP在肽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等摩尔的32个氨基酸的BNP和76个氨基酸的N端B型利钠肽原 NT - proBNP;二者均可反映BNP的分泌状况..但是;NT-proBNP不具有BNP生物学作用..BNP的清除主要通过与钠尿肽清除受体结合;继而被胞吞和溶酶体降解;只有少量BNP通过肾脏清除;而NT-proBNP则是通过肾小球滤过清除;因此;肾功能对循环中NT—proBNP水平的影响要远远大于BNPo BNP的半衰期为22min;NT - proBNP的半衰期为120min;所以;NT - proBNP在心衰患者血中的浓度较BNP高1~10倍;更有利于HF的诊断和实验室测定..33.简述常见的甲状腺功能紊乱甲亢、甲减的主要临床生物化学检查项目及意义..答:甲亢时T3和T4增高;rT3增高;如T3、T4增高;TSH降低;则为原发性甲亢;T3、T4增高;TSH也增高;则为继发性甲亢..甲减时T3和T4降低;原发性甲减时;T3、T4降低而TSH增高;主要病变在甲状腺;继发性甲减时;T3、T4降低而TSH也降低;主要病变在垂体或下丘脑o TRH兴奋试验变化:垂体病变时;TSH基础值低;对TRH无反应;而下丘脑病变时;TSH基础值低;但对TRH有延迟性反应..甲减时rT3降低;rT3是鉴别甲减与非甲状腺疾病功能异常的重要指标之一;后者血清中T3减少而rT3增加..34.简述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功能调节的相互关系..答:TSH是垂体前叶嗜碱细胞释放的一种糖蛋白;可促进甲状腺腺体增大、合成分泌T4、T3增加..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可促进垂体释放;TSH;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及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均有反馈式调节作用..35.简述有哪些检测胰腺外分泌功能的试验答:用于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的检测方法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类;直接法包括促胰液素试验、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试验;间接法包括Lundh餐试验、BT-PABA试验、月桂酸荧光素试验、苏丹Ⅲ染色试验、胰多肽试验、双标记Schilling试验等..36.简述急性胰腺炎诊断指标血清脂肪酶与淀粉酶相比有何特点答:血清脂肪酶活性在急性胰腺炎发病后4-8h内升高;24h达峰值;一般可持续8~14d..脂肪酶活性升高与淀粉酶基本平行;特异性大于淀粉酶..因脂肪酶在急性胰腺炎病程中持续升高的时间比淀粉酶长;故测定血清脂肪酶可用于急性胰腺炎后期的诊断;特别是在血清淀粉酶和尿淀粉酶已恢复正常时;更有诊断意义..此外;有些疾病如腮腺炎伴发腹痛时;只表现为淀粉酶升高而脂肪酶正常;可用脂肪酶作鉴别诊断..37.简述卓一艾综合{1F的实验室检测有哪些项目答:卓一艾综合征以高胃酸、高血清胃泌素为主要特征;因此其实验室的检测包括以下几点..①胃酸测定;如果BAO>15mmol/h;MAO>60mmol/h;BAO/MAO>0.6;则基本上可作出ZES的诊断..②血清胃泌素测定是ZES较特异和可靠的诊断方法;ZES患者须达500ng/L或以上方能诊断..如果病人同时有高胃泌素血症和高胃酸分泌;则高度提示ZESo③激发试验;适用于血清胃泌素正常而临床上又怀疑ZES诊断的患者;可分为胰泌素激发试验、。

临床检验基础简答题

临床检验基础简答题

临床检验基础简答题血型物质:以可溶性抗原的形式存在于某些分泌性基因个体的体液或分泌液中的ABH抗原血细胞比容(HCT)是指一定体积的全血中红细胞所占体积的相对比例。

红细胞沉降率(ESR)简称血沉,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离体抗凝全血中的红细胞自然下沉的速率网织红细胞(RET)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的过渡细胞。

略大于成熟红细胞其胞质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rna经碱性染料活体染色后,形成蓝色和或紫色的点粒状和丝网状沉淀物毒性变化:在严重的化脓性感染败血症,恶性肿瘤,急性中毒,大面积烧伤等病理情况下。

中性粒细胞可发生大小不均,中毒颗粒空泡形成杜勒小体退行性变等形态改变。

大小不均:中性粒细胞大小差异较大,异质性增加,常见于病程较长的集中感染。

它与内毒素等因素引起的早期骨髓中中性粒细胞的不规则分裂和增殖受阻有关。

闪光细胞:低渗尿液中,中性粒细胞胞质内颗粒呈布朗运动,在油镜下可见灰蓝色发光现象,运动似星状闪光,多见于急性肾盂肾炎随机尿:是指患者无需任何准备,不受时间限制,随时排出的尿液标本肉眼血尿:每升尿内含量超过1ML即可出现淡红色,称肉眼血尿。

脓尿:外观呈黄白色或白色,是由于尿液中含有大量白细胞所致,将其放置后可有白色云絮状沉淀尿比重(SG):指尿液在4℃时与同体积纯水重量之比,是尿液中所含溶质浓度的指标,可粗略反映肾脏的浓缩稀释功能。

管型:蛋白质细胞及其崩解产物在肾小管、肾小球中凝固而成的圆柱形蛋白质凝集体。

血红蛋白尿:若血红蛋白量超过结合珠蛋白结合能力时,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可经肾小球滤出,当超过1.00-1.35g/L时,Hb 可随尿排出,即为血红蛋白尿乳糜尿:若乳糜液未引流入血而逆流至泌尿系统的淋巴管中,引起该处淋巴管内压力增高,曲张破裂,则使乳糜液进入尿液,则形成乳糜尿微量白蛋白尿:在无尿路感染和心力衰竭的情况下,尿液白蛋白超过正常但低于常规试带法可检出的范围,称为微量白蛋白尿浓细胞:是在炎症过程中被破坏,变形或坏死的中性粒细胞,其外形多变,不规则,胞质内充满颗粒,胞核模糊不清,常凝集成团,边界边界。

生物化学检验试题(含答案)

生物化学检验试题(含答案)

生物化学检验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生物化学检验中,下列哪种方法不是基于分子杂交原理?A. 放射免疫法B. 酶联免疫吸附法C. 酶免疫法D. 免疫荧光法2.在 Western blot 实验中,用于转移蛋白质的电泳胶的缓冲液是?A. Tris-HClB. SDS-PAGEC. Tris-甘氨酸D. Tris-EDTA3.下列哪种酶催化糖原分解为葡萄糖?A. 磷酸化酶B. 脱氢酶C. 转移酶D. 水解酶4.在血糖测定中,常用的方法是?A. 酶联免疫吸附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气相色谱法D. 氧化还原法5.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生物大分子?A. 蛋白质B. 核酸C. 多糖D. 脂肪酸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凝胶渗透色谱法(GPC)主要用于分析_________的分子量分布。

2.PCR技术的英文全称是_________。

3.生物化学检验中,_________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定量方法。

4._________是一种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5._________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学科。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 ELISA 实验的基本步骤。

2.请列举三种常用的生物化学检验方法及其应用。

3.请解释一下 SDS-PAGE 的原理及应用。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论述 PCR 技术在基因检测和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2.论述生物化学检验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D4. D5. D二、填空题1.高分子化合物2.聚合酶链式反应3.紫外分光光度法4.酶联免疫吸附法5.生物化学三、简答题1.ELISA实验的基本步骤:(1)包被:将抗原或抗体固定在微孔板上。

(2)洗涤:去除未结合的物质。

(3)加样:加入待测样品。

(4)洗涤:去除未结合的物质。

(5)加酶标抗体:加入酶标抗体与待测样品中的抗原或抗体结合。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八)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八)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第十三章内分泌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一、A型题:1.甲状腺激素发挥效应与下列何类信号途径关系最为密切?()A.cAMP-PKA信号途径B.以IP3和DAG为第二信使的信号途径C.以单跨膜片段为受体的信号途径D.与酪氨酸激酶有关的信号途径E.与热休克蛋白有关的信号传导途径2.甲状腺激素来源于:()A.甲状腺胶质细胞B.甲状腺腺泡细胞C.甲状腺滤泡旁C细胞D.甲状腺胶质细胞及甲状腺滤泡旁细胞E.甲状腺腺泡细胞及甲状腺胶质细胞3.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最好的方法是:()A.TSH测定B.TT3、TT4测定C.甲状腺131I吸收D.FT3、FT4测定E.TGA、MCA4.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最敏感的试验是:()A.基础代谢率测定B.血清T4测定C.血清T3测定D.血清TSH测定E.甲状腺131I吸收率测定5. 下列哪一项与Graves病无关?()A.甲状腺功能刺激抗体(TSAb)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 C.抗微粒体抗体(MCA)D.抗T3、T4抗体E TSH受体抗体(TRAb)6.下列哪种检查结果不符合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A.血清蛋白结合碘低于正常B.游离FT3、FT4低于正常C.血胆固醇增加D.血清TSH增高E.膝腱反射亢进7.垂体性甲亢主要是哪一种激素原发性升高?()A.TRHB.TSHC.FT3、FT4D.rT3E.以上都不是8.直接进入细胞核内,与核受体结合发挥作用的激素有:()A.糖皮质激素、胰岛素B.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C.胰岛素、雄激素D.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维甲酸E.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9.下述激素必须通过细胞膜上受体才能发生效应的有:()A.血管加压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儿茶酚胺B.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和甲状腺素C.CRH、醛固酮和甲状腺激素D.胰岛素、前列腺素和雄激素E.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生长激素和糖皮质激素10.有关激素水平的测定正确的是:()A.激素分泌与体位无关B.激素水平高于或低于正常一定提示功能异常C.使用化学发光和酶免法,随时可取血测定D.24小时尿中激素浓度的测定受影响更少E.激素分泌与情绪无关11.关于正常人皮质醇节律,下列说法哪项正确?()A.清晨最高,下午最低B.午夜最高,下午最低C.下午最高,午夜最低D.清晨最高,午夜最低E.午夜最高,清晨最低12.下列哪项不是肾上腺皮质增多症的临床表现?()A.糖耐量异常B.血压增高C.血脂增高D.血钙减少E.发育延迟(小儿) 13.皮质醇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少见的是:()A.水牛背B.胆固醇明显增高C.高血压D.骨质疏松E.高血糖14.男,20岁,多毛,肥胖,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浓度增高,小剂量地塞米松不能抑制,大剂量地塞米松能抑制。

临床生化化学及检验 试题库

临床生化化学及检验 试题库

第一章绪论一、A 型题1.临床生物化学是一门新兴的、年轻的学科,它是化学,生物化学和临床医学的结合,它又被称为A.化学B.生物化学C.临床化学D.临床医学E.化学病理学2.临床生物化学为下列医疗方面提供信息和理论依据,除了A.疾病诊断B.病情监测C.疗效评估D.预后判断E.细胞形态学观察3.临床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不包括A.阐述疾病的生化基础B.阐述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生化变化C.结合临床病例的研究D.开发临床生化检验方法与技术E.疾病治疗方案的研究4.首次正式提出该学科的名称和研究领域的专著是A.Lichtuitz 出版的《临床化学》B.Van Slyke 出版的《临床化学》C.吴宪1919年发表的博士论文D.刘士豪出版的《生物化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E.以上皆不是5.首次较系统地建立了血液中葡萄糖等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的是A.Lichtuitz 出版的《临床化学》B.Van Slyke 出版的《临床化学》C.吴宪1919年发表的博士论文D.刘士豪出版的《生物化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E.以上皆不是6.国内第一步临床生物化学专著是A.Lichtuitz 出版的《临床化学》B.Van Slyke 出版的《临床化学》C.吴宪1919年发表的博士论文D.刘士豪出版的《生物化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E.以上皆不是7.为我国培养了国内第一批临床检验生物化学工作者的著名教授是A.吴宪B.刘士豪C.Van SlykeD.LichtuitzE.以上皆不是8.分光光度技术发展于 A.16世纪中期 B.17世纪中期 C.19世纪中期D.20世纪中期 E.以上皆不是9.免疫学定量技术发展于A.16世纪中期B.17世纪中期C.20世纪后期D.20世纪中期E.以上皆不是10.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于A.1999年B.2000年C.2001年D.2002年E.以上皆不是11.开创了分子诊断学先河的科学家是A.吴宪B.刘士豪C.Van SlykeD.LichtuitzE.Yuan Wai Kan12.PCR 等多种基因分析技术建立于A.16世纪中期B.17世纪中期C.20世纪末期D.20世纪中期E.以上皆不是二、X 型题13.临床生物化学为哪些医疗方面提供信息和理论依据A.疾病诊断B.病情监测C.药物疗效D.预后判断E.疾病预防14.临床化学检验技术着重研究以下内容A.实验方法B.应用化学C.生物化学的理论D.实验操作技术E、疾病发生机理15.临床检验生物化学的主要内容包括A.诊断酶学B.体内物质代谢与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C.主要器官系统的生物化学检验D.特殊生理现象-妊娠的生物化学检验E.治疗药物浓度监测16.国际临床化学学会是A.对人体健康时化学状态的研究B.对人体疾患时化学状态的研究C.供诊断的化学实验方法的应用D.供疗效评估和预防的化学实验方法的应用E.以上皆不是17.临床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A.揭示有关疾病的病理生物化学改变B.阐述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生化机制C.为疾病预防提供理论基础D.为疾病预后评估提供理论基础E.为疾病预诊断提供理论基础18.临床检验生物化学的学科领域包括A.寻找具有疾病特异性的生物化学标志物,B.建立有效地检测方法C.在临床开展有关项目的检测D.将检测数据转化为预防,诊断和疗效的评价信息E、提供反映相应标志物改变的客观数据19.分子诊断学进入高速发展时代是由于一下哪些技术的建立和成熟A.PCR 技术B.实时定量PCR 技术C.二维电泳D.质谱E.分光光度法20.当前临床检验生物化学的发展集中在A.分子诊断学迅速发展B.寻找高诊断特异性和灵敏性的新生物化学标志C.检测技术和方法的更新完善D.全程质量管理E.以循证医学科学评价检测项目的诊断性能三、名词解释21.循证检验医学22.临床检验生物化学第二章生物化学检验中的诊断酶学一、判断题1.在临床自动化分析仪上最常用测定ALT 的方法是赖氏法。

《临床生化检验》平时作业试题-题目及答案

《临床生化检验》平时作业试题-题目及答案

《临床生化检验》平时作业(题目)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哪一种辅因子的生成可通过测定340nm处吸光度的降低数来表示A、FADH2B、NAD+C、FMND、NADPHE、NADH()2、连续监测法进行酶学测定时不引起干扰的是?A、本本身含有其他酶和物质干扰B、工具酶中混有其他酶的污染C、使用双试剂D、分析容器的污染与沉淀形成E、非酶反应的干扰()3、反映检验项目的重复性评价指标不包括A、标准差B、变异系数C、总符合率D、Kappa指数E、灵敏度()4、危急值是指?A、提示需要制定进一步检查的阈值标准差B、提示需要采取治疗措施的界值C、提示预后或需要紧急处理的界值D、生物参考区间上限E、生物参考区间下限()5、内生肌酐清除率正常值为?A、50~70ml/minB、60~90ml/minC、80~120ml/minD、120~150 ml/minE、150~170ml/min()6、显示“胆酶分离”前兆的疾病是?A、肝坏死B、脂肪肝C、肝癌D、急性心肌梗死E、胆结石()7、急性重症炎症时,可升高至正常水平上千倍的蛋白质是?A、血清白蛋白B、甲胎蛋白C、免疫球蛋白D、C反应蛋白E、α1-抗胰蛋白酶()8、尿酸测定的参考方法是?A、尿酸酶紫外分光光度法B、磷钨酸还原法C、干化学法D、高效液相色谱法E、尿酸酶-过氧化物酶欧联法()9、下列因素提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增高?A、ApoAⅠ升高,ApoB降低B、ApoAⅠ和ApoB都升高C、ApoAⅠ降低,ApoB升高D、ApoAⅠ和ApoB都降低E、ApoAⅠ升高,ApoB不变()10、急性心肌梗死时,最先增升高的是?A、AST(谷草转氨酶)B、LD(乳酸脱氢酶)C、ALT(谷丙转氨酶)D、Mb(肌红蛋白)E、α-HBDH(α-羟丁酸脱氢酶)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什么是阳性预期值?某种疾病,人群患病率是0.01%,某试剂盒的检测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95%,其阳性预期值为多少?2、什么是POCT?有何特点?3、什么是临床检验的量值溯源??4、简述现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最新)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最新)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最新)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物质是血糖的主要来源?A. 糖异生B. 糖酵解C. 糖原分解D. 葡萄糖吸收E. 脂肪分解答案:D解析:血糖的主要来源是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经消化吸收后的葡萄糖。

糖异生、糖酵解和糖原分解也是血糖的来源,但不是主要来源。

2. 下列哪种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最敏感?A. ASTB. ALTC. LDHD. CKMBE. ALP答案:D解析: 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MB)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最为敏感,通常在发病后46小时内开始升高。

3. 下列哪种指标最能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A. ALTB. ASTC. ALPD. GGTE. Alb答案:E解析:白蛋白(Alb)是肝脏合成的主要蛋白质,其水平最能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

4. 下列哪种物质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最佳指标?A. 尿素氮B. 肌酐C. 尿酸D. 胆红素E. 葡萄糖答案:B解析:肌酐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最佳指标,因其生成速度相对恒定,且不受饮食影响。

5. 下列哪种酶在肝脏疾病中特异性最高?A. ALTB. ASTC. ALPD. GGTE. LDH答案:A解析: 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在肝脏疾病中特异性最高,尤其在急性肝炎中显著升高。

二、填空题1. 血糖的正常参考范围是 ________。

答案:3.96.1 mmol/L2. 血清肌酐的正常参考范围是 ________。

答案:男性53106 μmol/L,女性4497 μmol/L3.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表示________。

答案:表示患者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4. 血清总胆固醇的正常参考范围是 ________。

答案:3.15.2 mmol/L5. 血清白蛋白的正常参考范围是 ________。

答案:3550 g/L三、名词解释1. 血糖答案: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是人体能量代谢的重要指标。

正常情况下,血糖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题库(含答案)

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题库(含答案)

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题库(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血清酶测定主要用于评估的器官功能?A. 肝脏B. 心脏C. 胰腺D. 红细胞答案:D2. 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中,哪一种检验可以用于评估甲状腺功能?A. 血糖B. 血氨C. 甲状腺激素D. 肝功能指标答案:C3. 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导致血清肌酐水平升高?A. 剧烈运动B. 大量饮水C. 肾衰竭D. 急性胰腺炎答案:C4. 下列哪种指标可用于评估骨代谢?A. 血钙B. 血磷C. 维生素DD. 骨胶原蛋白答案:A、B、C5. 哪一项不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常用指标?A. 血糖B. 血脂C. 肝功能D. 血氧饱和度答案:D二、填空题1. 血清酶测定主要用于评估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器官功能。

答案:肝脏、心脏、胰腺、红细胞2. 血清______和______水平升高可提示肾衰竭。

答案:肌酐、尿素氮3. 骨代谢评估常用的指标有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答案:血钙、血磷、维生素D4. 血糖、血脂和______检验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三大常规项目。

答案:肝功能三、简答题1. 简述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答案: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在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检测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中的生化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器官功能、评估代谢状况、发现潜在疾病等。

例如,血糖检验可以用于诊断糖尿病,血脂检验可以用于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肝功能检验可以用于诊断肝炎等。

2. 简述血清酶测定在临床中的应用。

答案:血清酶测定在临床中用于评估器官功能,特别是肝脏、心脏、胰腺等器官。

通过检测血清中特定酶的活性,可以了解这些器官是否受损,以及受损的程度。

例如,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的升高可以提示肝脏损伤,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的升高可以提示心脏损伤。

3. 简述骨代谢评估的临床意义。

答案:骨代谢评估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骨健康状况,预测骨折风险,诊断骨质疏松等疾病。

临床检验简答题

临床检验简答题

临四、名词解释:1.hCG答: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由胎盘的合体滋养层细胞合成的糖蛋白,含糖量约为40%糖链末端是唾液酸,由a和B亚基构成的异二聚体,其中3亚基具有特异性。

用于诊断正常妊娠、异位妊娠、某些胎儿先天性缺陷和肿瘤。

2.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IH)答;是妊娠所特有的疾病,表现为妊娠20周后出现水肿、高血压和蛋白尿,严重者有头痛、头昏、眼花等自觉症状,甚至出现抽搐及昏迷。

分轻、中、重三型,重型又包括先兆子痫和子痫五、问答题:1.简述评价胎儿肺成熟度的实验室指标及标本收集和处理的注意事项。

1. 评价胎儿肺成熟度最有价值的指标是检测羊水中表面活性物质的含量,有六种方法可采用:(1)卵磷脂/鞘磷脂比值(L/S) : > 2.0提示肺成熟;(2)双饱和磷脂酰胆碱(DSPC测定: > 5mg/L提示肺成熟;(3)磷脂酰甘油测定:〉2.0卩mol/L提示肺成熟;(4)泡沫稳定性实验:泡沫稳定指数〉0.47提示肺成熟;(5)荧光偏振;(6)薄层小体计数。

羊水标本的收集应注意:(1)多胎妊娠时每个羊膜腔均应取样;(2)标本收集后最好立即检测,若要推迟检测,应4C冷藏,若要推迟一周以上检测,应-20C或-70C冷冻保存;(3)检测前需轻轻颠倒混匀标本。

羊水标本的预处理主要是:离心去残渣。

2.简述妊娠期母体的生化改变。

2.妊娠期母体会有血液学、生物化学、肾功能和内分泌的相应改变。

妊娠期的糖代谢变化是由于妊娠期升高血糖的激素增高所致,主要表现为妊娠中、晚期的血糖改变及糖耐量试验的变化:①空腹血糖水平降低,参考值 3.0〜3.3mmol/L ;餐后血糖呈持续性升高;②糖耐量试验表现为高峰迟缓现象和血糖最高值高于非孕妇女。

脂代谢变化是血脂全部升高。

蛋白质代谢表现为蛋白质合成和分解代谢均明显增高,合成大于分解,呈正氮平衡。

妊娠期妇女造血功能活跃,血容量平均增加45% RBC增加20%血液相对稀释,Hb RBC计数和血细胞比积下降,血浆白蛋白降低,多种凝血因子含量明显增加,血液处于高凝及纤溶系统活性降低的状态,并出现妊娠相关性蛋白。

临床检验试题及答案

临床检验试题及答案

临床检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细胞是血液中最常见的白细胞?A. 中性粒细胞B. 淋巴细胞C. 单核细胞D. 嗜酸性粒细胞E. 嗜碱性粒细胞答案:A2. 血液凝固过程中,哪一因子的缺乏会导致血友病?A. 因子VIIIB. 因子IXC. 因子XID. 因子XIIIE. 因子II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尿液常规检查的内容?A. 尿比重B. 尿pH值C. 尿蛋白D. 尿酮体E. 血脂含量答案:E4. 肝功能检查中,哪一项指标反映肝细胞损伤的程度?A. 总蛋白B. 白蛋白C. 总胆红素D. 直接胆红素E. 碱性磷酸酶答案:E5. 以下哪种微生物是结核病的病原体?A. 肺炎链球菌B. 结核分枝杆菌C. 金黄色葡萄球菌D. 伤寒沙门菌E. 白色念珠菌答案:B二、填空题1. 血常规检查中,红细胞计数的正常范围一般为男性_________至_________,女性_________至_________。

答案:男性 4.5-5.5 × 10^12/L,女性 3.8-4.6 × 10^12/L2. 葡萄糖耐量试验是用来检测_________的常用方法。

答案:糖尿病3. 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诊断_________感染的重要指标。

答案:乙型肝炎4. 骨髓穿刺检查主要用于诊断_________、贫血和某些感染性疾病。

答案:血液系统疾病5.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一种常用的_________方法。

答案:血清学检测三、判断题1. 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通常被称为血小板减少症。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2. 尿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增多通常提示泌尿系统可能存在疾病。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3. 血清肌酐水平升高只能反映肾脏功能异常。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4. 肝功能检查中的转氨酶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5. 粪便隐血试验对于诊断消化道出血有重要意义。

临床检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临床检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临床检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血常规检查中,以下哪项指标不属于红细胞系列?A. 白细胞计数B. 红细胞计数C. 血红蛋白测定D. 红细胞压积2. 以下哪个指标通常用于评估肝功能?A. 肌酐B. 尿素氮C. 谷丙转氨酶D. 葡萄糖3. 尿液常规检查中,以下哪项指标不属于尿液常规检查范围?A. 尿比重B. 尿蛋白C. 尿糖D. 血常规4. 以下哪个指标是反映肾脏滤过功能的?A. 血肌酐B. 血糖C. 血钙D. 血磷5. 以下哪个项目不属于生化检验范畴?A. 血清蛋白电泳B. 血清酶类测定C. 血常规D. 血脂检查...(此处省略15个选择题,每个选择题包含一个正确答案和三个干扰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血常规检查中,______是反映红细胞数量的指标。

7. 肝功能检查中,______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

8. 肾功能检查中,______是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指标。

9. 尿液常规检查中,______是反映肾小管功能的指标。

10. 血生化检查中,______是反映脂质代谢的指标。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血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

12. 简述肝功能检查中谷丙转氨酶(ALT)升高的可能原因。

13. 简述肾功能检查中血肌酐(Cr)升高的可能原因。

14. 简述血脂检查的临床意义。

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5. 某患者血常规检查结果:红细胞计数(RBC)为5.0×10^12/L,血红蛋白(Hb)为150g/L。

请计算该患者的红细胞压积(HCT)。

16. 某患者肝功能检查结果:谷丙转氨酶(ALT)为40U/L,正常参考值为5-40U/L。

请计算该患者的ALT比率,并判断是否正常。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7. 患者,男,45岁,因乏力、食欲不振就诊。

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为3.5×10^9/L,红细胞计数为4.0×10^12/L,血红蛋白为120g/L,血小板计数为150×10^9/L。

临床检验简答试题(250题,含答案)

临床检验简答试题(250题,含答案)

1. 凝血时间测定的临床意义何在?2. 出血时I'可测定的临床意义何在?3. 简述血液凝固的三个形成途径??4. 简述红细胞沉降率(血沉)试验原理。

5. 根据细胞分布和动力学特点。

粒细胞可分为儿个部分?6. 简述粒细胞的成熟过程。

7. 血沉测定(魏氏法)注意事项冇哪些?8. 点彩红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9. 嗜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有哪些?10. 根据细胞形态和染色特征贫血可分为儿种类型?11. 何谓肾小管性蛋口尿,常见病因有哪些?12. 实验室常见的抗凝剂冇儿种?13. 简述尿中B2■微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14. 简述血红蛋白的合成过程。

15. 常见红细胞异常结构有哪些?16. 引起血细胞人工计数的谋差有哪些?简要说明其原因及排除方法。

17. 简要说明引起病理性红细胞增多的原因有哪些?18•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19•简述红细胞的起源及发育过程。

20 .简要说明电子血细胞计数仪的评价方法。

21・氤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方法的原理是什么?22.交叉配血试验注意事项有哪些?23.嗜酸性粒细胞功能有哪些?24.简述瑞氏染色法的原理,25.血库发血时注意哪些问题?26.腺热细胞按其形态特征分为儿种类型?27.单核细胞增多常见哪些疾病?(列举5种)2&什么是白细胞血型?29.何谓核左移象和核右移象?30.简述红斑性狼疮细胞的形成机理。

31.简述嗜中性粒细胞增多和减少的临床意义。

32.尿液沉渣检查应包括哪些内容?33.简要说明试剂带方法检测亚硝酸盐pH、蛋白质、匍萄糖方法的反应原理。

34.尿糖测定(氧化酶法)出现假阳性的原因何在?35.尿中酮体包含哪些物质?36.引起血红蛋白尿的原因是什么?37.单核细胞的主要功能有哪些?38•简述单榔□胞的起源和发育过程。

39.简述淋巴细胞的主要功能。

40.简述纤维蛋白溶解过程的三个阶段。

41.简述毛细血悸采血法的注意事项。

42.什么是ABO血型抗原?43.简述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发育过程。

第13 至 16章 临床生化检验习题

第13 至 16章 临床生化检验习题

第十三章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一、A 型题1.肾单位不包括( )A. 肾小球B. 集合管C. 髓袢降支D. 髓袢升支E. 近曲小管2. 肾小管的重吸收最重要的部位是( )A.近曲小管B. 远曲小管C. 髓袢细段D. 髓袢粗段E.集合管3 . 正常人每日通过肾小球滤过的原尿达( )A . 50LB . 80LC . 100LD .180LE .300L4 . 几乎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是( )A. 肌酐 B .氨基酸 C .尿素 D .谷胱甘肽 E .肌酸5 . 肾小球可以滤过血浆是依靠( )A.有效滤过压作用B.有效渗透压作用 C .易化扩散 D .逆流倍增作用E.主动转运6. 理想的清除试验是( )A.葡萄糖清除试验 B .菊粉清除试验 C.BUN清除试验D.Na+清除试验E.内生肌酐清除试验7 . 关于血肌酐和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酶偶联法测定肌酐特异性高,但价格昂贵B.尿素的浓度取决于机体氮的分解代谢和肾脏的排泄能力C .血尿素测定比血肌酐测定能更准确地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D. SCr和尿素浓度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E.尿素酶法测定尿素反应专一、特异性强8 . 所谓选择性蛋白尿是( )A.肾小管有选择性地重吸收了尿中的蛋白B.分子量>70000的蛋白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及出现在尿中C.肾小球有选择性地保留了尿中的蛋白D.分子量<70000的蛋白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及出现在尿中E.尿蛋白定性阴性9 . 高选择性蛋白尿中不存在的是( )A .溶菌酶B .α2-巨球蛋白 C. 前清蛋白 D.β2-微球蛋白E.清蛋白10. 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最可靠的指标是( )A.血肌酐 B . 血尿素 C .血尿酸 D .尿肌酐 E.内生肌酐清除率11. 正确计算肾小球滤过率的校正公式是( )A . (P/UV)×(1.73/A) B. (UV/P)×(1.73/A) C. (UP/U)×(1.73/A)D. (UV/A)×(P/1.73)E. (P/UV)×(A/1.73)12. 最能反映肾功能损害程度的试验是( )A .血肌酐测定B .染料排泄试验C .浓缩试验D .清除试验E .稀释试验13 . 某物质完全由肾小球滤过,由肾小管全部重吸收的物质清除率是( )A . 100% B. 1% C. 0% D. 75% E. 5%14 . 肾小管性蛋白尿和肾小球性蛋白尿区别在于( )A. 后者尿β2-M及清蛋白均不增高 B .后者尿β2-M及清蛋白均增高C. 后者尿中仅β2-M增高 D .前者尿中β2-M增高E. 前者尿中以清蛋白增高为主15 . 肾小球滤过率测定的参考方法是( )A. Na+清除率 B . 肌酐清除率 C . 尿素清除率 D . 对氨基马尿酸清除率E. 菊糖清除率16 . 尿素氮测定(二乙酰一肟法)其血清中尿素在氨基硫脲存在下与二乙酰一肟在( )A. 弱酸性溶液中生成黄色复合物 B . 热强酸溶液中生成红色复合物C. 热强酸溶液中生成蓝色复合物 D .中性榕液中生成紫红色复合物E. 强碱溶液中生成蓝色复合物17 . 尿素氮测定(脲酶法) 时,无蛋白血滤液中之尿素经尿素酶作用后可产生( )A. NAD + B . 碳酸钠 C. 氨 D .硫酸钠 E .氨基硫脲18 . 碱性苦味酸与肌酐的红色反应叫做Jaffe 氏反应,有一些非肌酐物质也可产生JaffE 阳性反应,它们叫做非肌酐色原,下列物质不属于非肌酐色原但除外的是( )A .胆红素B .果糖C .乙酰乙酸D .丙酮酸 E. 丙酮19 . 肾病综合征时,可出现( )A. 血浆清蛋白下降B. 尿蛋白阴性 C . 肾小球滤过功能正常D. 血浆总蛋白正常 E . 血浆γ-球蛋白相对升高20 . 急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改变是( )A . 增高B .大部分病人正常C .下降D .正常E. 正常或增高二、B 型题(1~8题共用备选答案)A 肾小管水、电解质调节功能检查B 肾小球滤过功能检查C 泌尿系统感染D 肾小管酸碱平衡调节功能检查E 肾小管排泌功能检查F 肾小球滤膜屏障功能检查G 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检查H 肾血流量检查与肾功能检查相对应的项目为1. 尿清蛋白( )2. 尿β2-微球蛋白( )3. 葡萄糖最大重吸收量测定( )4. 尿蛋白选择指数( )5. HCO3-排泄分数6. 尿比重与尿渗量测定( )7. 渗量(透) 清除率( )8. 滤过钠排泄分数测定( )(9~12题共用备选答案)A . ELISAB . 双缩脲法C . Jaffe 法D . 二乙酰一肟法E . 紫外分光法(290nm)下列物质测定的方法是9. 尿素测定( )10. 尿酸测定( )11. 肌酐测定( )12. 尿蛋白测定( )三、X型题1. 肾脏的基本功能有( )A . 肾脏是许多的肽类激素和内源性活性物质的降解场所B . 排泄机体代谢的终产物C . 参与胆红素生成D . 分泌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前列腺素等激素E . 将摄入量超过机体需要的物质和进入体内的外源性异物排出体外2 . 下列哪些是肾小球滤过功能评价指标( )A . 肾小球滤过率 B. 尿蛋白选择指数 C . HCO3-排泄分数D . 滤过分数E . 尿酶3 . 利用不同物质的清除率可测定肾脏的哪些功能( )A . 肾滤过压B . 肾小管排泌功能C . 肾小球滤过率D. 肾小管重吸收功能 E . 肾血流量4 . 常用于GFR测定的物质有( )A . 肌酐B . 清蛋白 C. 51 Cr-EDTA D . 菊粉 E . 葡萄糖5 . 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电解质调节功能检查的项目是( )A . 尿浓缩试验和稀释试验B . 氯化铵负荷试验C . 肌酐清除率D . 尿比重与尿渗量测定E . 渗量(透) 清除率6 . 可用于肾小球性蛋白尿检查的尿蛋白包括( )A . IgG、IgAB . 清蛋白C . α2-巨球蛋白D . β2-微球蛋白E. α / 1-微球蛋白7. 关于β2-微球蛋白测定( )A . β2-M清除率是鉴别轻度肾小管损伤的良好指标B . 尿液β2-M降低是反映近端小管受损的非常灵敏和特异的指标C . 肾小球滤过后,在远近端小管重吸收降解D. 正常尿液β2-M含量较高E . 分子量仅11800的蛋白质,主要由淋巴细胞产生8 . 常用于临床诊断的尿酶主要有( )A . β-葡萄糖苷酸酶B . 丙酮酸脱氢酶C . 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D . 乳酸脱氢酶E . 丙氨酸氨基肽酶9. 血、尿中尿素测定的方法有( )A . 二乙酰一肟法 B. 酶偶联法 C . 次氯酸盐显色法(波氏法)D. 电泳法 E . 双缩脲法1 0. 急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 )A . 水肿B . 血尿 C. 蛋白尿 D. 酸碱紊乱 E. 高血压1 1. 肾病综合征实验室检查表现可见( )A . 血尿B . 低清蛋白血症C . 严重水肿D . 严重蛋白尿E . 高脂血症1 2. 肾小管性酸中毒常见的临床类型( )A . 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Ⅰ型)B . 肾功能衰竭性酸中毒C . 高血钾性全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Ⅳ型)D . 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Ⅱ型)E . 混合型或Ⅲ型肾小管性酸中毒四、名词解释:1 . 肾小球滤过率2 . 尿蛋白选择指数 3. 肾清除率五、简答题1. 简述肾清除试验。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
答案: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化指标变化,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例如,通过监测血糖水平,可以指导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和药物治疗;通过监测肝功能指标,可以评估肝病患者的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
14. 讨论血清电解质检测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答案:血清电解质检测包括钾、钠、氯、钙等,它们在维持机体电解质平衡和神经肌肉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电解质的异常可以提示多种疾病,如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肾脏疾病等,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2. 列举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中常用的几种酶类检测项目,并简述其临床意义。
答案:常用的酶类检测项目包括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等。这些酶类指标的异常升高通常与肝脏疾病、心肌损伤、肌肉疾病等有关,是评估相应器官功能的重要指标。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3. 论述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在疾病监测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对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中各种生化成分的定量分析,以辅助诊断和监测疾病。以下是一份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以下哪项不是血清酶类检测的常用项目?
A. 谷丙转氨酶(ALT)
B. 肌酸激酶(CK)
C. 肌酐
D. 乳酸脱氢酶(LDH)
答案:C
2. 血清总蛋白(TP)的正常参考范围是多少?
A. 50-70 g/L
B. 60-80 g/L
C. 70-90 g/L
D. 80-100 g/L
答案:B
3. 血糖检测中,空腹血糖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A. <5.5 mmol/L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范畴?A. 血糖测定B. 血脂分析C. 血常规检查D. 肝功能检查2. 血清中哪种酶通常被用来作为心肌梗死的生化标志物?A. 肌酸激酶B. 乳酸脱氢酶C. 碱性磷酸酶D. 转氨酶3. 肝功能不全时,哪种酶的活性通常会升高?A. 肌酸激酶B. 乳酸脱氢酶C. 谷丙转氨酶D. 肌酐激酶4. 以下哪种物质是人体中主要的血浆蛋白质?A. 纤维蛋白原B. 肌红蛋白C. 血红蛋白D. 清蛋白5.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中,哪种方法常用于测定酶活性?A. 比色法B. 荧光法C. 电泳法D. 免疫法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中,_________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2. 血清中的_________水平升高通常与肝脏疾病有关。

3. 血脂分析包括对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成分的测定。

4.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中,_________是评估心肌损伤的敏感指标。

5. 血浆中的_________含量可以反映机体的营养状态。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2. 描述一下肝功能检查中常用的几种生化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3. 阐述血糖测定在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性。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 论述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在疾病监测和治疗评估中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答案:一、选择题1. C2. A3. C4. D5. A二、填空题1. 尿素氮2. 转氨酶3.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 肌酸激酶同工酶5. 清蛋白三、简答题1.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包括:提供疾病诊断的生化依据、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监测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指导临床治疗。

2. 肝功能检查中常用的生化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直接胆红素(DBIL)等,这些指标的异常升高通常提示肝脏损伤或功能障碍。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及答案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及答案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方法常用于血液中红细胞计数?A. 比色法B. 离心沉淀法C. 直接计数法D. 间接计数法答案:C. 直接计数法2. 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血清不含纤维蛋白原B. 血浆不含红细胞C. 血清是细胞培养的理想介质D. 血浆不能用于凝血研究答案:A. 血清不含纤维蛋白原3. 尿液中的白细胞计数通常用于评估哪种情况?A. 泌尿系统感染B. 肾脏功能不全C. 糖尿病D. 肝脏疾病答案:A. 泌尿系统感染4. 以下哪项是血液凝固试验的主要目的?A. 评估出血性疾病B. 监测抗凝治疗C. 诊断贫血D. 检测免疫系统功能答案:B. 监测抗凝治疗5. 以下哪种生化测试常用于肝功能评估?A. 血清肌酐B. 血清谷丙转氨酶C. 血清胆固醇D. 血清葡萄糖答案:B. 血清谷丙转氨酶二、填空题1. 血液常规检查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答案: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2. 尿液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检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答案:泌尿系统疾病、肾脏功能、代谢紊乱、感染或炎症3. 凝血试验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答案: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测定、凝血酶时间4. 生化检验中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

答案: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5. 肝功能检查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答案:血清谷丙转氨酶、血清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三、简答题1. 简述血液常规检查的意义。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A. 酶B. 代谢C. 生物大分子D. 量子医学2. 生物化学的英文是?A. BiochemistryB. BiologyC. PhysiologyD. Pharmacology3.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生物大分子?A. 蛋白质B. 核酸C. 多糖D. 脂肪4. 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 酶的催化机制B. 生物能量代谢C. 信号传导D. 心理生理学5. 下列哪种物质是生物体的能量货币?A. 葡萄糖B. 脂肪C. 氨基酸D. 三磷酸腺苷(ATP)6. 生物化学实验中,常用哪种物质作为蛋白质的沉淀剂?A. 酒精B. 盐酸C. 硫酸D. 醋酸7.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A. 腺嘌呤B. 胸腺嘧啶C. 胞嘧啶D. 尿嘧啶8. 生物化学实验中,常用哪种物质作为核酸的溶解剂?A. 酒精B. 盐酸C. 硫酸D. 醋酸9.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糖类的基本组成单位?A. 葡萄糖B. 果糖C. 半乳糖D. 氨基酸10. 生物化学实验中,常用哪种物质作为糖类的鉴定剂?A. 本式反应液B. 费林反应液C. 巴氏反应液D. 茚三酮反应液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下列哪些物质属于生物大分子?A. 蛋白质B. 核酸C. 多糖D. 脂肪E. 氨基酸12. 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包括以下哪些?A. 葡萄糖B. 脂肪C. 氨基酸D. 核糖E. 脱氧核糖13. 下列哪些物质参与生物体的能量代谢?A. 氧气B. 糖类C. 脂肪D. 蛋白质E. 核酸14. 生物化学实验中,常用哪些物质作为蛋白质的沉淀剂?A. 酒精B. 盐酸C. 硫酸D. 醋酸E. 丙酮15. 下列哪些物质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A. 腺嘌呤B. 胸腺嘧啶C. 胞嘧啶D. 尿嘧啶E. 鸟嘌呤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各种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功能和代谢规律的科学。

生化出科

生化出科

临床生化检验出科考试题
【A型题】
1. 影响血标本结果变化的因素有
A.生理 B.饮食 C.药物 D.溶血 E.以上都是
2. 在急性时相时升高最早的是哪种蛋白
A. Cp
B. TRF
C. AAG
D. CRP
E. AMG
3. 随机血糖的参考值范围为
A. 2.8~7.8mmol/L
B. 3.89~ 6.11mmol/L
C. 4.5~ 5.9mmol/L
D. 7.0~
11.1mmol/L E. ﹤11.1mmol/L
4. 某实验室收到一个血标本,经离心后上层血清呈云雾状浑浊,其原因是可能由于
A . 胆固醇增高
B .甘油三酯增高
C .HDL存在
D .磷脂增高 E.禁食12h后标本
5. 冷藏保存电解质分析的标本,会引起
A.血清钾增高
B.血清钾降低
C.血清钠增高
D.血清钠降低
E.血清镁增高
6. 几乎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是
A. 尿素
B. 氨基酸
C. 肌酐
D. 谷胱甘肽
E. 肌酸
【B型题】
A.AST
B.LD
C. AMY
D.CK
E.ALP
7.多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酶是
8.多用于肝脏疾患诊断的酶是
9.多用于骨疾患诊断的酶是
10多用于胰腺炎诊断的酶是
【名词解释】
11血脂
12.ALT
【简答题】
13.简述体液电解质分布情况及维持其分布的基本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1.简述双缩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的原理。

答:血清中蛋白质中相邻的肽键(一CO—NH一)在碱性溶液中能与二价铜离子作用产生稳定的紫色络合物。

此反应和双缩脲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离子作用形成紫红色的反应相似,因此将蛋白质与碱性铜的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

生成的紫色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血清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故可用来测定蛋白质含量。

2.简述BCG法测定血清清蛋白的原理。

答:清蛋白具有与阴离子染料澳甲酚绿结合的特性,而球蛋白基本不结合这些染料,故可直接测定血清清蛋白。

血清清蛋白在pH4.2的缓冲液中带正电荷,在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存在时,可与带负电荷的染料BCG结合形成蓝绿色复合物,其颜色深浅与清蛋白浓度成正比。

与同样处理的清蛋白标准比较,可求得血清中清蛋白含量。

3.血浆清蛋白具有哪些功能,测定血清清蛋白有哪些临床意义?答:血浆清蛋白具有以下生理功能。

(1)血浆中主要的载体蛋白,许多水溶性差的物质可以通过与清蛋白的结合增加亲水性而便于运输。

(2)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3)具有维持酸碱平衡的能力。

(4)重要的营养蛋白。

血浆清蛋白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如下。

(1)低清蛋白血症常见于以下疾病。

①清蛋白合成不足:常见于急性或慢性肝脏疾病,但由于清蛋白的半寿期较长,因此,在部分急性肝病患者,其浓度降低可表现不明显;蛋白质营养不良或吸收不良也可造成清蛋白合成不足。

②清蛋白过度丢失:由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清蛋白由尿中损失,有时每天尿中排出蛋白达5g以上,超过肝脏的代偿能力;肠道炎症性疾病或肿瘤时,也可由肠道损失一定量的蛋白,从而引起血浆清蛋白含量下降;在烧伤及渗出性皮炎,可从皮肤丧失大量蛋白。

③清蛋白分解代谢增加:由组织损伤(外科手术或创伤)或炎症(感染性疾病)引起。

④清蛋白的分布异常:如门静脉高压时大量蛋白质尤其是清蛋白从血管内渗漏入腹腔。

肝硬化导致门脉高压导致腹水时,由予肝脏合成减少和大量漏入腹腔的双重原因。

使血浆清蛋白显著下降。

⑤无清蛋白血症:是极少见的一种遗传性缺陷,血浆清蛋白含量常低于l g/L。

但可以没有症状,可能是由于血管中球蛋白含量代偿性升高。

(2)血浆清蛋白增高:较少见,在严重失水时发生,对监测血液浓缩有诊断意义。

3.请述OGTT概念、做法、结果判断及其临床应用。

答: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作系列血浆葡萄糖测定,以评价机体对血糖调节能力的标准方法。

实验方法:WHO推荐的OGTT,葡萄糖负载量为75g,对于小孩,按1.75 g/kg体重计算,总量不超过75go清晨空腹坐位取血后,用葡萄糖溶于250一300mL水在5min内饮完,之后每隔30min取血1次,共4次,历时2 h。

验前3天每日食物中糖含量应不低于150g,维持正常活动,影响试验的药物应在3天前停用,试验前应禁食8 ~14h。

整个试验期间不可吸烟、喝咖啡、喝茶或进食。

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清晨空蕨抽血后,开始饮葡萄糖水后30、60、120和180nin分别测定血浆葡萄糖。

将空腹和服糖后30、60、120和180min静脉血浆葡萄糖,可绘制成糖耐量曲线图。

结果判断:正常糖耐量为FPG<6.1mmol/L服糖后2h<7.8mmol/L。

空腹血糖受损(IFG)为FPG6.1~7.Ommol/L,服糖后2h<7.8mmol/L。

糖耐量减退( IGT)为FPG<7.Ommol/L,服糖后2h7.8~11. Immol/L。

糖尿病性糖耐量为FPG≥7.0mmol/L,服糖后2h≥11. Immol/L。

临床应用:①诊断GDM;②诊断IGT;③人群筛查,以获取流行病学数据;④有无法解释、的肾病、神经病变或视网膜病变,其随机血糖<7. 8mmol/L,可用OGTT评价,即使.OGTT结果异常,并不代表有肯定因果关系,还应该排除其他疾病。

4.简述糖尿病的分型和诊断标准答:糖尿病分为四大类型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

诊断标准:①糖尿病症状(如多食、多饮、多尿、体重碱轻)+随机血浆葡萄糖≥11.1 mmmol/L;②空腹血浆葡萄糖≥7.Ommol/L③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血浆葡萄糖≥11. 1mmol/L。

其中任何一种出现阳性结果,需用上述方法中的任意一种进行复查,予以证实,诊断才能成立。

5.简述反映胰岛B细胞功能的实验室指标有哪些?C肽测定的意义?答:反映胰岛B细胞功能的实验室指标有:胰岛素测定、C肽测定、胰岛素释放试验(IRT)、C肽释放试验(CRT)。

C肽测定的意义:胰岛素和C肽以等摩尔数分泌进入血循环,但由于c肽的半寿期比胰岛素长,在禁食后c肽的浓度比胰岛素高5 —10倍。

c肽不受外源性胰岛素干扰,不与胰岛素抗体反应,所以血清c肽水平可更好地反映B细胞功能。

6.简述超速离心法与电泳法分离血浆脂蛋白时相对应的脂蛋白类型。

答:超速离心法是根据各种脂蛋白在一定密度的介质中进行离心时,因漂浮速率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该法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CM、VLDL、LDL、HDL等四大类。

利用醋酸纤维素薄膜或琼脂糖凝胶作支持物进行电泳时,血浆脂蛋白可被分为乳糜微粒、β-脂蛋白、前β-脂蛋白和α-脂蛋白等四种。

7.简述LDL-R、VLDL -R、SR的特点。

答:LDL—R是由83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36面体结构蛋白,分子量约115000;广泛分布于肝、动脉壁平滑肌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等;与含ApoB 100的脂蛋白以高亲和、力结合;通过LDL受体途径调节细胞内胆固醇水平。

VLDI受体(VLDL-R)的结构与LDL-R类似;对含ApoE的脂蛋白VLDI和VLDL残粒有高亲和性,对LDL则呈现低亲和性;不受细胞内胆固醇负反馈抑制;VLDL-R广泛分布在代谢活跃的心肌、骨骼肌、脂肪组织等细胞,但在肝内几乎未发现。

清道夫受体( SR)分为A类清道夫受体( SR-A)和B类清道夫受体(SR-B);清道夫受体配体谱广泛,对oxLDL、LDL、HDL以,及VLDL都有较强的亲和性,并参与脂类代谢。

8.请述LDL受体途径对细胞内胆固醇的调节机制。

答:LDL或其他含ApoB 100的脂蛋白如VLDL与LDL受体结合后,内吞入细胞,经溶酶体酶作用,胆固醇酯水解成游离胆固醇。

若胞内胆固醇浓度升高,可通过:①抑制HMGCoA 还原酶,减少自身的胆固醇合成;②抑制LDL -R基因的表达,减少LDL-R的合成,从而减少LDL的摄取;③激活内质网脂酰基Co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ACAT),使游离胆固醇在胞质内酯化成胆固醇酯贮存,从而控制细胞内胆固醇含量,使其处于正常动态平衡状态.,9.何谓CFTP?有何生理作用?答:CETP为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是胆固醇逆向转运系统中的关键蛋白质。

周围组织细胞膜的游离胆固醇与HDL结合后,被LCAT酯化成胆固醇酯,移入HDL核心,通过CETP转移给VLDL和LDI,再被肝脏LDL及VLDL受体摄入肝细胞。

10.请述GPO-PAP法测定TG的基本原理,并说明如何去除FG的干扰。

答:GPO - PAP法为临床实验室测定血清TG的常规方法,反应原理如下:血清中TG在LPL 作用下,水解为甘油和FFA,甘油在ATP和甘油激酶(GK)的作用下,生成3-磷酸甘油,再经磷酸甘油氧化酶(GPO)作用氧化生成磷酸二羟丙酮和过氧化氢( H202),H202与4-氨基安替比林(4-AAP)及4一氯酚在过氯化物酶( POD)作用下,生成红色醌类化合物,其显色程度与TG的浓度成正比。

采用两步双试剂法去除FG的影响。

将LPL和4-AAP组成试剂2,其余部分为试剂l。

血清先加试剂1,37℃孵育后,因无LPL存在,TG不被水解,FG在GK和GPO的作用下反应生成H2O2,但因不含4-AAP,不能完成显色反应,故可除去FG的干扰;再加入试剂2,即可测出TG水解生成的甘油。

11.临床上测定了血清apoA I、apoB 100就可代替HDL-C和LDL-C吗?答:一般情况下,血清8poA l可以代表HDL水平,与HDL -C呈明显正相关。

但HDL 是一系列颗粒大小与组成不均一的脂蛋白,病理状态下HDL亚类与组成往往发生变化,则apoA I的含量不一定与HDL-C成比例,因而两者不能互相代替。

同时测定apoA I与HDL -C对病理发生状态的分析更有帮助。

家族性高TG血症患者HDL-C往往偏低,但apoA I不一定低,不增加冠心病危险;但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apoA I与HDL -C却会轻度下降,冠心病危险性高。

一般情况下,血清apoB主要代表LDL水平,它与LDL-C成显著正相关。

但当高TG 血症时(VLDL极高),sLDL增高,与大而轻LDL相比,则apoB含量较多而胆固醇较少,故可出现LDL-C虽然不高,但血清apoB增高的所谓“高apoB脂蛋白血症”,它反映sLDL 增多。

所以apoB与LDL-C同时测定有利于临床判断,因而两者不能互相代替。

12.简述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和,血液相关指标变化。

答:代谢性酸中毒时原发性[ HC03]降低,血液pH有下降趋势。

(1)病因:①固定酸的产生或摄入增加;②酸性产物排泌减少;③HC03丢失过多。

(2)相关指标变化:①血液pH可正常(完全代偿)或降低(代偿不全);②HC03浓度原发性下降;③PC02代偿性下降。

13.简述代谢性碱中毒的病因和血液相关指标变化。

答:代谢性碱中毒时原发性[HC03]升高,血液pH有升高趋势。

(1)病因:①酸性物质大量丢失。

②摄入过多的碱。

③胃液丢失,Cl-大量丢失,肾小管细胞的Cl-减少,导致肾近曲小管对HC03-重吸收增加;排钾性利尿剂也可使排cl-多于排钠,均造成低氯性碱中毒。

④低钾患者由于肾摊K+保Na+能力减弱,排H+保Na+加强,使NaHCO3 重吸收增多,导致碱中毒。

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醛固酮可促进H+-Na+交换。

(2)相关指标变化:①血液pH 可正常(完全代偿)或升高(代偿不全);②HC03浓度原发性升高;③PC02代偿性上升(代偿往往不全)。

14.简述呼吸性酸中毒的病因和血液相关指标变化。

答:呼吸性酸中毒时原发性PCO2,增高(高碳酸血症),血液pH有下降趋势。

(1)病因:①呼吸中枢抑制;②肺和胸廓疾病。

(2)相关指标变化:①血液pH可正常(完全代偿)或下降(代偿不全);②血浆PC02原发性升高;③HCO3-浓度代偿性升高。

15.简述呼吸性碱中毒的病因和血液相关指标变化。

答:呼吸性碱中毒时原发性PC02下降,血液pH有升高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