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地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地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地球气候变化是指地球上的气候系统发生的长期变化,主要表现为全球变暖、降水模式改变、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
这种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那么,导致地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1. 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是指能够吸收并重新辐射地球表面长波辐射的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
人类活动不断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尤其是工业化进程中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所释放的二氧化碳。
这些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地球大气中的温室效应增强,使得地球表面温度上升,从而引起气候变化。
2. 亚洲沙尘暴:亚洲地区的沙尘暴是导致地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沙尘暴是指在干旱地区或沙漠地带形成的大规模沙尘风暴。
沙尘暴的形成和发展对大气环流和气候有重要影响。
沙尘暴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当地气候,还能通过长距离传输将沙尘带入其他地区,改变当地的气候状况。
3. 高纬度地区的冰雪融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纬度地区的冰雪融化速度加快。
冰雪的融化导致地表反射率降低,从而增加了地球表面的吸热能力,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变暖的趋势。
冰雪融化还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造成威胁。
4. 海洋循环变化:海洋对全球气候具有重要影响。
海洋中的热量储存量巨大,可以调节全球气候的平衡。
然而,全球变暖导致海洋温度上升,海洋循环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全球气候。
例如,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5. 森林砍伐和土地利用变化: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碳汇之一,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
然而,人类活动导致的大规模森林砍伐和土地利用变化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减少了森林的吸碳能力,进而影响了全球气候。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原因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对地球气候变化起到了一定作用。
例如,太阳活动的变化、火山喷发等自然因素都能够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
然而,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因素是导致地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因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森林、改善土地利用等措施是应对地球气候变化的关键。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特点:夏季高 高 温多雨,冬季 温多雨 寒冷干燥。
大陆的内部, 大陆的内部, 终年受大陆气 终年受大陆气 团控制,降水 控制, 较少。 较少。
两极地区以辐 两极地区以辐 合下沉气流为 合下沉气流为 主,全年降水 稀。
张 家 港 高 级 中 学 倪 洪 祥
D C B A B C D B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 气候
气候
北半球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比较 北半球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比较 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
1、气温日较差: 、气温日较差: 大陆性气候---大;海洋性气候---小 大陆性气候 大 海洋性气候 小 2、气温年较差: 、气温年较差: 大陆性气候---大 海洋性气候 小 大陆性气候 大;海洋性气候---小 3、最高气温月: 、 气温月: 大陆性气候---7月;海洋性气候--8月 月 海洋性气候 月 大陆性气候 4、最低气温月: 、 气温月: 大陆性气候---1月;海洋性气候--2月 月 海洋性气候 月 大陆性气候
2000.10.18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一、气候的形成因子:
1、气候的概念:一个地区内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 、气候的概念 一个地区内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 一个地区内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 2、形成因子:A、太阳辐射 、形成因子 太阳辐射——大气运动最根本的能源。 大气运动最根本的能源。 太阳辐射 大气运动最根本的能源 B、地面状况 地面状况——大气直接的热源和水源。 大气直接的热源和水源。 地面状况 大气直接的热源和水源 C、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双重性质 双重性质。 大气环流 双重性质 D、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释放能量、改变地表特性 释放能量、 人类活动 释放能量 改变地表特性。 大气环流 太阳辐射 地面状况 人类活动
气候的形成因素
气候的形成因素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平均气温、气压、土壤和湿度等环境条件的状态,是地球上不同地域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的形成受到极端的自然原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有季风、高原效应、海洋性气候以及其他自然因素。
一、季风一个由季节性气压变化引起的大气现象,称为季风。
全球受到太阳的照射,对地球的气压和温度产生影响,当某个地方受到太阳照射时,会产生气压和温度的不同,这就会形成季风。
季风包括冬季风、夏季风等,主要受到太阳光照射强度、热带大陆地形特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地球气候形成影响较大。
二、高原效应高原效应指一个地区的一些重要的地形和大气的综合作用对影响地区气候的现象。
高原地区气温比海平面低,高原效应引起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气温较低、风速较高、湿度较低等。
上海地区是高原效应的典型例子,高原效应大大影响了上海地区的气候。
三、海洋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是一种热带、温带、亚热带地区的气候,特征是低温、湿度高、风平和、降雨多等特点。
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主要是由海洋引起的,受到海洋的影响,该地区的气温、湿度、风速等都会受到海洋的影响。
海洋性气候的变化有时也会影响陆地气候。
四、其他自然因素除了季风、高原效应和海洋性气候外,还有其他自然因素也会影响气候的形成,如地形、地壤、生物、火山爆发等。
地形影响到气候的变化,一些高地和山脉可以形成一个“屏障”,阻挡云层和雨水,使该地带气候特别干燥。
地壤特性也会影响气候,土壤性质不同,对气候的影响也会不同,例如泥炭地和沙漠地带气候完全不同。
另外,生物的影响也是构成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同的植被覆盖会产生不同的气候。
此外,火山爆发也会影响气候,它会导致大气层组成的改变,从而影响气候现象。
总结而言,气候的形成受到季风、高原效应、海洋性气候、地形、地壤、生物以及火山爆发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变化会导致气候的变化,影响地球的生态状况。
因此,研究气候形成的因素,对于我们更好的了解气候变化,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冬季多雨型:
热带草原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三、气候类型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热带雨林气候
特征:终年高温多雨
成因:赤道低气压带 分布:赤道两侧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热带草原气候
特征: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成因:夏-赤道低气压带
冬-信风带 分布:热带雨林气候两侧
苔原气候
特征:长冬无夏 成因:极地东风带 分布:南北纬70°-- 80°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冰原气候
特征:终年严寒 成因:极地高气压带 分布:两极地区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四、气候的变化
1、气候变化的原因 太阳辐射的变化、下垫面条件的改变、大气
环流的变化等自然原因的影响 2、气候变化的阶段
地质时期-历史时期-19世纪末以来 3、气候变化规律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热带季风气候
特征:终年高温,分旱雨 两季。 成因:夏-信风越过赤道
冬-海陆热力差异 分气布候的:形成和东变化 南亚、南亚
热带季风景观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热带沙漠气候
特征:终年炎热干燥 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
信风带 分布:南北回归线附近
气候的形成和变大化 陆西岸(内部)
温带季风气候
特征:夏季温暖湿润, 冬季寒冷干燥
成因:海陆热力差异 分布:亚洲东部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温带大陆性气候
特征:夏季高温,冬季 寒冷, 降水稀少
成因:受不到海洋调节 分布:温带大陆内部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温带海洋性气候
特征:终年温和多雨 成因:西风带 分布:温带大陆西岸 (南气候的形北成和变纬化 40-60°)。
气候与天气的关系
气候与天气的关系气候与天气是地球大气层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在长时间尺度内的天气状况的统计特征,而天气是指短时间尺度内的大气状态和变化。
本文将探讨气候与天气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它们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一、气候的形成与天气的变化气候形成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统计,包括地球的地理位置、地形、海洋环流、太阳辐射以及冰雪覆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这些因素使得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各不相同。
例如,靠近赤道的地区气候通常炎热多雨,而靠近两极的地区气候则寒冷干燥。
天气则是对气候在短时间尺度内的具体表现,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风向风速等指标的变化。
天气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如气压系统、季节变化、大气污染等。
当冷、暖气团相互作用、气流的上升下降等情况发生时,就会出现天气的变化和气候的波动。
二、气候对天气的影响气候对天气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气候影响天气的多样性:不同的气候带拥有各自独特的天气特征。
例如,热带气候地区常年高温多雨,导致常常出现热带风暴和台风;温带地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这些气候特点决定了不同地区的天气模式和变化。
2. 气候影响天气的频率和时长:某一地区的气候型态会决定该地的天气呈现的频率和时长。
例如,在热带地区,气候湿润,使得暴雨和雷暴多发,而在沙漠气候地区,气候干燥,降水较少,天气以晴朗为主。
3. 气候影响天气的季节性变化:随着季节的变化,气候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引起天气的季节性变化。
例如,靠近赤道的地区会出现季风现象,导致季节性的降雨和风向变化。
三、天气对气候的影响天气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天气对气候的长期趋势:天气的变化将不断积累,形成气候的长期趋势。
例如,持续的高温天气将导致气候变暖,而频繁的强降水则会形成多雨的气候。
2. 天气对气候的异常事件:某些极端天气事件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异常,引发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
什么是全球气候变化?
什么是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地球上的气候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显著的长期变化。
人类活动是当今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什么是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1. 全球气候变化的形成原因全球气候变化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主要因素包括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是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而自然因素则包括太阳辐射、火山爆发等,也会对气候变化造成一定影响。
2. 全球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水资源减少等。
气温上升导致全球的生态环境失衡,导致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海平面上升直接影响了海岸带的城市和人们的生活。
极端天气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带来的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水资源减少,直接影响了世界上大量人类的生活。
3. 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也对生态系统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巨大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生物及其栖息地遭受破坏,动物栖息地的变化会导致生态系统的改变。
生物的消失会导致其他物种的灭绝,同时也会威胁到人类的食物链。
4. 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措施针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主要有三方面,分别是减排、适应和转型。
减排是通过控制和降低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来达到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目标。
适应是指为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应对变化做出相应的改变。
转型则是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
5. 全球气候变化的未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很多人已经开始感受到它带来的恶劣影响。
我们必须加强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采取措施保护我们的地球。
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在未来减缓气候变化对人类和环境带来的影响,并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结语人类活动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因。
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每一个人都承担着责任。
我们应该采取行动,减少污染和浪费,支持可持续发展,提倡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什么是气候变化?
什么是气候变化?随着全球经济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正面临着许多威胁和挑战,其中最重要和关键的问题之一就是气候变化。
那么,什么是气候变化?这种现象对我们的社会和我们自然环境造成了哪些影响呢?本文将希望通过对气候变化的科普介绍,让更多的人关注并思考如何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一、什么是气候变化?1.1 概念解释气候变化,也叫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候系统不断变化的现象。
这种气候变化不仅仅是指温度上升,还包括了各种极端气候现象,如飓风、干旱、暴雨等等。
1.2 形成原因气候变化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当这些气体浓度增加时,会导致地球温度上升,从而影响全球气候系统的平衡。
二、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2.1 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全球范围内的。
首先,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从而威胁到沿海城市的生存。
其次,气候变化还可能导致自然灾害的增多,如山洪、泥石流、干旱等等。
这些灾害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影响全球的安全稳定和经济发展。
2.2 对各国的影响气候变化还对各国的社会和经济产生了影响。
一方面,发达国家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来应对气候变化。
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需要采取积极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同时也需要得到发达国家的支持和援助。
三、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3.1 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国际合作。
全球各国都应该加入国际合作机制,并采取积极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这些措施包括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等。
3.2 个人行动应对气候变化不仅需要国际和政府层面的行动,还需要每个人的行动。
个人可以通过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等方式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3.3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
新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我们减少碳排放并提高能源效率。
比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就是能够进行大规模应用的新技术。
结语通过科普介绍,相信大家对于气候变化的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点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点一、热带雨林气候1、位置: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纬度位置:大致在南北纬10度之间海陆位置:1、非洲的刚果盆地;2、南美的亚马孙平原;3、亚洲的马来群岛等。
2、气候成因: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3、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猩猩、河马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天然橡胶、椰子、咖啡、胡椒、剑麻、油棕)二、热带草原气候1、位置:纬度位置:南北纬10度至南北纬23.5之间海陆位置:1、非洲中部大部分地;2、澳大利亚的北部和东部;3、南美的巴西高原2、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湿季多雨。
3、气候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气压带(湿季)和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草原带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草原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长颈鹿,羚羊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燥红土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畜牧业发达,耕作业以小麦为主,湿季播种,干季收获三、热带季风气候1、位置:纬度位置:北纬10度至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只分布在亚洲)2、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3、气候形成原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其中夏季风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而形成西南风。
)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季雨林带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季雨林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象,孔雀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以水稻、茶叶、甘蔗、小麦为主。
雨季播种,旱季收获四、热带沙漠气候1、位置:纬度位置:南北回归线上南北纬30度的大陆内部和西岸海陆位置:非洲北部的撒哈啦大沙漠,南部的纳米布沙漠。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点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点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点一、热带雨林气候1、位置: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纬度位置:大致在南北纬10度之间海陆位置: 1、非洲的刚果盆地;2、南美的亚马孙平原;3、亚洲的马来群岛等。
2、气候成因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3、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猩猩、河马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天然橡胶、椰子、咖啡、胡椒、剑麻、油棕)二、热带草原气候1、位置:纬度位置:南北纬10度至南北纬之间海陆位置:1、非洲中部大部分地;2、澳大利亚的北部和东部;3、南美的巴西高原2、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湿季多雨。
3、气候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气压带(湿季)和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草原带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草原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长颈鹿,羚羊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燥红土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畜牧业发达,耕作业以小麦为主,湿季播种,干季收获三、热带季风气候1、位置:纬度位置:北纬10度至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只分布在亚洲)2、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3、气候形成原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其中夏季风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而形成西南风。
)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季雨林带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季雨林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象,孔雀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以水稻、茶叶、甘蔗、小麦为主。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一、气候形成因子(一)、气温影响因素1、纬度:纬度影响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2、下垫面:包括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地形、洋流等(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同纬度地区,夏季气温,陆地高于海洋,冬季气温海洋高于陆地。
(2)地形: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阴坡气温偏低,阳坡气温偏高。
(3)洋流:暖流经过的海区,气温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气温偏低。
(二)降水影响因素1、纬度一一大气环流:低压带为多雨带,高压带为少雨带;大陆的迎风一侧降水多,背风一侧降水少;夏季风降水多,冬季风降水少。
2、距海的远近:绝大部分水汽都来自海洋,所以距海越远,降水越少,越近降水越多。
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洋流:暖流经过的沿海地区降水偏多,寒流经过的降水偏少。
(三)、气候形成主要因素1、纬度2、海陆分布3、地形4、洋流(1)太阳辐射:地区气候差异和气候季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影响气候的最根本因素,它决定了全球气候从低纬向高纬由热带向亚热带、温带、寒带过渡的总体分布特征;(2)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的最重要因素,一方面大气环流在海陆间、高低纬间进行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交换,对全球降水分布产生最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大气环流本身也是重要的气候现象,大气环流使同一气候带由于降水差异而形成不同的气候(如亚热带的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温带的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和季风气候);(3)下垫面(地面状况):使各地气候进一步复杂化.因为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不同的下垫面直接影响大气的水热状况,如:海洋与陆地: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度变化小、变化慢地形:山地比附近平原温度低,温度变化小。
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4)人类活动: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CO2等增多,温度升高)改变地表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兴修水库、植树造林影响气候)形成气候的四个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影响着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与降水,气温与降水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世界纷繁复杂的气候类型.二、气候特点、成因、分布粉笔匍冲气候跑•中属气灰:送带溶律忖%帔音罩伺候带带审辱气魄里招雪心盘显君第季风气僦■累聚年限盘用;星陡r版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等方面的归纳与综合:1、“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或南半球缺失的气候类型)共四种: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苔原气候2、”只分布在大陆东岸”,西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3、”只分布在大陆西岸”,东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4、气候类型分布最多的:北美洲,亚洲(11种)5、除了南极洲外,在各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6、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控制)冰原气候(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7、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热带沙漠气候(受信风带控制)温带海洋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8、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三、读“气候分布模式图”,将气候类型填在下图相应位置四、气候类型的非地带性分布1.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中美地峡大陆东岸为热带雨林气候西侧为热带草原气候东岸成因:以上四地虽不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但它们纬度低,气温高且都位于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气温和气温变化
1、绘制坐标 2、标出各月气温 3、连接成平滑曲线
20 10 0 –10 –20 –30 1 4 7 10(月)
3、世界气温的(垂直、水平)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世界气温的(垂直、水平) (1)气温的垂直分布 (1)气温的垂直分布 规律:随海拔升高,气温下降,平均每升高100。米, 规律:随海拔升高,气温下降,平均每升高 。 气温下降0.6℃ 气温下降 ℃。 原因:对流层空气的直接热源来自地面辐射,并 原因:对流层空气的直接热源来自地面辐射, 且随着海拔升高, 且随着海拔升高,空气密度下降
(2)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 (2)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
①从全球气温分布大势看
无论1月或 月或7月 南半球或北半球, ● 无论 月或 月、南半球或北半球,气温都从 低纬向 高纬 递减 原因: 原因: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原因
太阳 光与 地面 夹角 低纬 地区 高纬 地区 单位 面积 获得 太阳 光热 气
温
大 小
多 少
高 低
请大家判断甲、乙两图分别位于南、 请大家判断甲、乙两图分别位于南、北 半球的哪个半球?判断依据是什么? 半球的哪个半球?判断依据是什么?
甲地位于北半球,因为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 甲地位于北半球,因为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 乙地位于南半球,因为气温自北向南逐渐降低。 乙地位于南半球,因为气温自北向南逐渐降低。
天气
气候
二.气温和气温的变化 气温和气温的变化
(1)气温 )
气温的观测 日平均气温的计算 年平均气温的计算
气温的日变化
(2)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年变化 )
气温曲线
气象站观测的气温是放在______里的温 气象站观测的气温是放在 百叶箱 里的温 度计测得的。记做____读做 读做______。 度计测得的。记做 ℃ 读做 摄氏度 。
第九讲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特点:全年温和. 降水均匀. 成因:全年受西风影响. 气温℃ 30 15 0 -15 -30 -45 -60
1月 伦敦
⑧温带季风气候: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低温少雨. 成因:受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受冬季风影响低温少雨. 气温℃ 降水量㎜ 30 600 15 500 0 400
(1)最明显的后果之一:海平面上升
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将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2)影响农业生产
温度是农业生产重要的外部条件之一。 全球气候变暖预示着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 对提高作物产量无疑是有利的。但是,温度 升高往往伴随着干旱的加重,造成供水不足, 这又会使作物减产。科学家预测,就地区而 言,位于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作物的产 量将减少;而位于高纬度的国家,农作物产 量有可能增加。由于不少发展中国家位于低 纬度地区,因此,气候变化的这种区域差异 性,可能会使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更为 严峻。
一.气候的形成因子
天气概念:短时期的大气状况.变化较快. 气候概念:多年大气的平均状况.比较稳定. 1.太阳辐射(即纬度因素):根本原因.
①空间分布:由低纬向 高纬递减. 原因:正午太阳高度由 低纬向高纬递减. ②时间分布:夏季强.冬季弱. 原因: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 大.日照时间长;冬季正午太 阳高度角小.日照时间短. ③天气影响:晴天强.阴雨 天弱.
1月 孟买
④热带沙漠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少雨.
成因:全年受副高和信风控制.
气温℃ 30 15 0
-15 -30 -45 -60
1月
降水量㎜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阿斯旺 12月
300 200 100
12月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气候、 极地气候
南半球 极地气候
北半球
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异同点
相似点
气温:全年各月均温高
降水: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
降水量多少不同 不同点
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多
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较少
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集中在6~9月 雨季集中程度不同 降水有突变现象 热带草原气候雨季大致在5~10月
赤
道
低
压
带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东南信风
赤
道
低
压
带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季风环流 概念 ——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向随季节而有显著 改变的现象。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冬季 空气由亚洲高压 流向阿留申低压 和赤道低压 空气由夏威夷高 压吹向印度低压 南半球东南信风 越过赤道向右偏 东亚—西北季风 海陆热力 南亚—东北季风 差异 气压带、 东亚—东南季风 风带的季 南亚—西南季风 节移动
为什么海洋上气温最高值、最低值均落后于陆地? 因为海洋热容量大,受热和放热都比陆 地慢的缘故。
降水
凝结条件
1.物质条件
水汽 凝结核 上升冷却
2.动力条件:
降水类型
对流雨
地形雨
类型
锋面雨
台风雨
对流雨
强度大
范围小
历时短
地形雨
雨影区
锋面雨
强度小
历时长
范围广
冷气团
暖气团
台风雨
台 风 眼
低
强度大, 伴有狂风、 雷电。
地面热量收入 地面热量支出
2、图中可以看出, 一天中什么时候气 温达最低值?为什 么?
日出前后
专题四气候的特点及成因
考点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成因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成因及分布气候类型气候特征成因分布规律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南北纬10°之间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湿季、干季交替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交替控制南北纬10°~20°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北纬10°~北纬25°的大陆东岸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旱少雨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南北纬20°~30°的大陆内部、大陆西岸亚热带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温带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北纬35°~北纬55°的大陆东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各月降水分配比较均匀全年受西风带影响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温差大,降水较少大陆气团控制分布广泛,一般分布于大陆内部寒带极地气候终年严寒少雨极地气团控制极地及其周边地区2.特殊地区气候类型成因(1)四处非赤道地区的热带雨林气候:一般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南北纬10°范围内,但在回归线附近也出现了热带雨林气候,如中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南美洲巴西高原东南部沿岸狭长地带;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沿岸。
这些地方虽远离赤道,却也出现了热带雨林气候。
它们的形成原因均为:纬度较低;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且附近有暖流经过;加上地形的抬升,多地形雨。
(2)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虽地处赤道附近却并不是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地势高,气温较低,大气对流活动减弱,降水较少,形不成热带雨林气候。
(3)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南美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临近海洋,却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1、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一、自主复习(一)课本知识点填充1、气候要素:和。
2、气候形成因子(形成不同气候类型的原因)(1)是大气运动的最根本的能源。
(2)具有双重性。
(3)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
(4)人类活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气候产生影响。
3、气候类型列表比较(阅读课本和图表完成下表)二、重点难点精讲气候类型的判断:气候类型的判断是本节考查的重点。
问题设置方式很多。
有的提供一组数据,有的给出一幅柱状图表,还有可能提供一些其它资料。
目标一般是判断气候类型,说出气候特征,说明分布地区,少数还要求说明原因。
做题方法:主要看1月和7月的气温和降水资料:〖气温〗南北半球的判断:1月气温低,7月气温高为北半球,否则为南半球温度带判断: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热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亚热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温带最热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寒带-60 -40 -20 0 20 40 1 4 7 10 (月) -60 -40 -20 20 40 1 4 7 10 (月)降 水(mm ) 气 温 (℃) 〖降水〗热带:各月都多——雨林;各月都少——沙漠;分旱季和雨季的——季风和草原(季风仅存在亚洲南部和东南部)亚热带:雨热同季——季风;雨热季节相反——地中海气候 温带:各月降水均匀——海洋性;雨热同季——季风,降水稀少、温差较大的——大陆性气候从成因上看: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形成的——热带草原、地中海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季风气候三、经典考题例1、2004年和2008年夏季奥运会将分别在雅典和北京举行,图1是两地的气候资料。
读图回答1—3题。
1.雅典所属的气候类型,适宜生长的水果是 A .柑橘 B .香蕉 C .椰子 D .荔枝2.与雅典8月相比,北京9月的降水与气温特点是A .降水较多,气温较高B .降水较多,气温较低C .降水较少,气温较高D .降水较少,气温较低3.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北京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是 A 市中心规划建设高级公寓 B .广建大型游乐场 C .大力发展高级轿车 D .加快环行道路建设例2:1.该气候所在地区,最低月平均气温在______月,由此判断给地位 于___________半球(南、北)。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气温的分布:
• 气温从低纬向极地递减 • 同纬度: ①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 于海洋。 ②寒流经过气温低,暖流经过气温高 ③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 约降低0.6℃。
• 世界气温最高位于撒哈拉沙漠,最低位于南极洲, 北半球最低位于蒙古、西伯利亚。
降水的分布:
• 赤道多雨
温 带 海 洋 性 气 候
温 带 大 陆 性 气 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0℃以上,温带大陆性气候最冷 月气温0℃以下 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量较多,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 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分配较均匀
地 中 海 气 候
亚 热 带 季 风 气 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 一般情况下,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更多。
(三)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图、自然带
热带雨林气候图 分布:南北纬10°之间。 如刚果河流域、印尼、 亚马孙河流域。 形成原因:受赤道低压 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 雨
自然带: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气候图
分布:南北纬10°-南 北回归线。非洲中部、 巴西高原、澳大利亚 形成原因:受赤道低压 和信风交替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 干湿季节明显 自然带:热带草原带
3.此时,关于南极地区中国长城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CD A.仍处于极昼时期 B.是观看极光的最佳时期 C.旗杆正午日影将渐长 D.长江口附近海域同值等盐度线向内海移动
(2005· 全国卷Ⅲ)表示世界四个地点的气温降水状况。 据此回答6-9题。
6.位于热带气候区的地点是D A.① B.② C.③ 7.位于南半球的地点是C A.① B.② C.③ 8.位于地中海气候区的地点是 B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9.位于中高纬度大陆东岸的地点是A A.① B.② C.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气候的形成与变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现状]气候作为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五大要素之一,在地理环境的形成与演变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气候的形成和变化不仅是自然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地理学习过程中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主要地理知识。
因此,这一部分的教材在整个高中地理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第二单元大气环境相关内容的总结,也是学习陆地与海洋、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人类区域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等内容的基础。
[内容分析]这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卷第二单元“大气”的第六部分。
学生掌握大气组成、大气热状况、大气运动、全球大气环流、主要天气系统等基本大气知识后,才能进一步了解世界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气候形成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和气候变化其中,气候的形成因素和气候类型的判断是本课的重点。
围绕这些关键内容,教材从学生已经知道的知识开始,如温度、降水等气候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条件等气候形成因素,逐步推导出新的知识和结论——气候的形成、各种类型的气候、气候变化是各种气候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引导学生用综合的方法分析地理问题。
气候类型的特征和分布等知识点的呈现可以用图片引导课文,将图片和课文结合起来,体现了地理的学习特点和要求,也有利于加强学生阅读和分析地图能力的培养。
为了扩大教材内容,加深学生对教材主要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适当增加了一些内容,如我国历史时期的冷暖变化。
总之,整个内容线索清晰,重点突出,逻辑严密,图文结合,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分析图片的能力大有帮助。
[学习情境分析]本课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专业性。
它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但是,通过复习区域地理和高中地理的前几章,学生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和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如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条件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储备。
他最初获得了分析和解释气候数据的能力。
如果教师指导得当,思路清晰,知识建构过程合理,再加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水平。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气候和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一级);2,了解气候形成因素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和分布规律(第二层次);3,学习使用相关气候数据判断气候类型,培养学生使用地图获取和解释地理信息的能力(三级)过程和方法:1,用温度曲线和降水直方图解释气候特征,并根据世界气候分布图命名各气候类型的主要分布区(一级);2,根据世界气候分布规律,绘制气候分布格局图,可列出和比较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和成因(第二层次);3,用本课学到的知识解释世界各地气候的成因,判断气候类型,从多种因素和角度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形成和演变(第3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及其相互影响,树立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观念;培养学生观察周围地理现象、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和演示的学习习惯,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抓住主要矛盾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善于合作、乐于探索的学习品质[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气候形成因素及其作用、特征、分布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难点:气候类型的特点和成因,以及气候类型的判断[教学法]阅读指导,讨论与分析,指导与探究[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组织]新课介绍:最后一课我们集中复习有关天气和天气系统的知识,了解天气现象形成和变化的原因在这一课中,我们将研究气候的形成和变化等问题。
气候是地理学中最重要的主要知识之一。
多年来,它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尤其是气候类型的特征、成因和分布,几乎成为高考地理命题中不可回避的内容。
因此,什么样的气候,它是如何形成的,气候的形成和分布有什么规律,以及如何判断气候的类型是本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新课教学:2。
6气候的形成与变化(板书)(接手)这节课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气候形成因素,即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这是本课的重点之一。
它不仅是我们以前所学知识的总结,也是进一步研究和理解气候类型、自然带和其他知识的基础。
因此,要求学生掌握好它。
第二部分是关于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成因和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方法,这是本课的第二个重点和难点。
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教科书图表和学习大纲,通过图形分析、综合、比较等方法,了解不同气候类型之间的差异和联系,总结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方法。
第三部分是关于气候变化。
我们只对这一部分做一个大概的理解。
现在让我们学习第一部分一、气候形成因素(板书)(展示大纲,明确要求)首先,让我们看一下下面的研究大纲(投影):1。
什么是气候,反映气候特征的主要气候因素是什么?2.气候形成因素是什么,主要有哪些方面?3.气候因素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是什么?4.气候因素是如何相互关联的?学习要求:①根据以上学习大纲,仔细阅读教材的第一部分,然后思考每一个问题,并写出答案的要点②a组学生注重掌握主要气候因素和气候形成因素。
b组学生应在掌握上述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各种气候因素对气候形成的影响。
c组的学生应该在了解各种气候因素及其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解释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自学时间为5分钟,然后我们分组提问上述问题请按照上述要求阅读(自学、个别指导)提醒学生结合太阳辐射、气压带、季风环流、地面辐射等知识理解教材内容。
(反馈沟通、归纳和总结)为A级学生提出1、2个问题,为B级学生提出3个问题,为C级学生提出4个问题教师总结:(预测)1,气候概念:某一地区多年平均或统计的大气状况2,主要气候要素:温度、降水3,气候形成因子纬度差异(空间差异)(1)太阳辐射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季节差异(时差)→季节性交替高压气候区→少雨低压区→多雨199海风→湿陆风→干改变大气成分(4)人类活动改变地面条件海流大陆气候海洋气候海拔(3)下垫面(地面条件)地形199暖流→暖湿冷流→冷却除湿排放温室气体,冷凝核排放氟氯烃和酸性气体建造水库,引水灌溉砍伐森林,开垦湖泊土地4,大气太阳辐射因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它不仅是地球表面冷热差异的根本原因,也是大气环流形成的动力源它通过大气和下垫面影响气候。
大气环流和下垫面直接影响大气中的小水汽量和降水的形成。
人类活动不仅可以通过大气和下垫面影响气候,还可以直接影响气候。
可以看出,气候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成川)由于形成因素的不同,世界各地的气候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根据气候的基本特征,气候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让我们进入第二部分: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板书)(演示大纲,明确要求)。
同样,请先看下面的研究大纲:(预测)1、世界上有多少种气候类型?哪些类型的气候分别属于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每个气候主要分布在哪些大陆和地区?2。
不同气候类型的温度分布规律是什么?(结合太阳辐射,下垫面因子)3。
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分布规律是什么?(结合大气环流因子)4。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在地球表面是如何分布的?学习要求:①A组学生阅读图2.26,掌握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和分布区域根据上述要求,②组学生阅读教材(1)和(2)了解不同气候类型下温度和降水的分布规律③C组学生结合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总结了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各种气候类型的大致纬度范围和海陆位置)。
④自学时间为10分钟,然后思考并完成以上要求低于,请阅读p47和p4关于气候类型的教科书(自学,相互讨论)鼓励a组学生在阅读时提问;B组学生互相讨论并一起总结。
c组独立思考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反馈交流、总结)对a组学生来说是小题大做,对b组学生来说是2,3,对c组学生来说是4教师总结:(投影)1。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2)2.不同气候类型的温度特征 3.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特征4.气候分布模型(转移)从全球气候分布模式图可以看出,每种气候类型由于其不同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环流条件,形成不同的温度和降水组合,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的基本特征和原因,并学会使用温度曲线和降水直方图来区分气候类型是本课最重要的目标。
这对以后的研究也有很大的帮助。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学习判断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原因和方法。
(投影)5。
根据教科书图2.27中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降水和降水月数分布,同一温区内各种气候类型的温度和降水有什么异同?6。
根据每种气候类型的温度和降水的组合,尝试用最简单的语言来描述其特征。
7。
根据全球气候分布格局和不同类型气候的降水条件,各种类型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如何根据月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学习要求:①a组的学生可以通过比较列表来完成问题5和6。
(2)b组学生主要完成问题7③c组学生通过学习上述内容完成了问题8。
④在自学过程中,甲组和乙组学生可以随时互相讨论并向老师提问。
C组学生要求独立完成。
(老师启发,学生自学)请看图2.27中的中亚热带两种气候,即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首先,根据温度曲线,看平均月最低温度以上多少度(0-5℃),平均月最高温度以上多少度(XXXX年降雨量在750-1000毫米之间)在北纬10度和非热带线之间的大陆东海岸,风向一年四季都在变化,这一点通常很明显。
随着夏季风的开始,赤道热带亚洲印度支那半岛和印度半岛带来了大量的降水。
冬季风很重要随着气候的接近,降雨量将明显减少。
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在XXXX,年降雨量大多在1500~XXXX。
雨林、亚马逊河流域、亚洲和印度都有夏季,年平均气温约为26度。
尼日利亚和其他地方的气候XXXX 的年降雨量大部分是均匀分布的它大致位于赤道低压区和从北纬10度到南北纬度的热带气旋区之间。
例如,它位于非洲中部的太特控制区,在那里旱季和雨季明显相交,并且在澳大利亚大陆的北部。
当赤道低压带受到控制时,繁荣分布区的气候特征一般是在从北回归线到副热带高压带的大陆系统之内和之下,或者是受从北到南30度热带风带控制的热带纬度。
热带大陆气团盛行,通常在沙漠的西岸,如北非的大沙漠,那里年干旱少于降雨,年降雨量少于气候区,而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为125毫米日照很强,利亚沙漠地区的温度极高。
大致在北纬30 ~ 40°之间的南纬或亚热带地区低热主要位于大陆东海岸。
例如,中国的前者夏季炎热,冬季温暖,其冬季变化在秦岭以南、北美和南美明显。
在夏季风期间,热带海洋气团给澳大利亚大陆和东南部带来大量雨水。
冬天,当刮风的时候,天气和其他地方都会受到影响。
季风湿润气候主要位于大陆西岸。
例如,在北半球,夏季受美国南北纬度30度高压带沿副热带海和气海向北移动的控制,受大陆西岸和澳大利亚40度热带气候之间气团的影响,干燥炎热。
在冬季,澳大利亚和非洲大陆在西部季节受西风带控制,许多气旋生活在南方和其他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