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培养技术发展史及培养条件 黄璐

合集下载

细胞培养发展历史

细胞培养发展历史

1856年,实现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的突破。

1885年,Roux温生理盐水培育鸡胚组织;1887年,培养皿(英文:Petri dish)由在德国生物学家罗伯特·科赫手下工作的细菌学家朱利斯·理查德·佩特里(Julius Richard Petri,1852-1921)于1887年设计,故也称为“佩特里皿”。

是一种用于细胞培养的实验室器皿,由一个平面圆盘状的底和一个盖组成,一般用玻璃或塑料制成。

1902年,植物细胞培养是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02年Haberlandt 确定了植物的单个细胞内存在其生命体的全部能力(全能性),使成为植物组织培养的开端。

其后,为了实现分裂组织的无限生长,对外植体的选择及培养基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1906年,Beebe和Ewing用盖片悬滴培养法,以动物血清做培养基,培养狗淋巴细胞存活了72 小时。

现代细胞培养是从Harrison(1907)和Carrel(1912)两人开始的。

Harrison参考前人经验,创建了盖片覆盖凹窝玻璃悬滴培养法。

1907年,哈里森(Harrison)在无菌条件下用淋巴液作培养基,培养蛙胚神经组织存活数周,并观察到神经细胞突起的生长过程,由此创建了盖片覆盖凹窝玻璃悬滴培养法,奠定了动物组织体外培养的基础。

1910-1912年,Carrel采用无菌操作、更新培养基、传代,完善了悬滴培养法;1912年,Haberlandt的学生Kotte和美国的Robins在根尖培养中获得了组织培养的成功。

Kotte采用了无机盐、葡萄糖、蛋白胨、天冬酰胺,及添加各种氨基酸的培养基。

1915年,昆虫细胞培养的鼻祖是德国人forhardBendict(1878—1958),发表了有关昆虫细胞培养的第一篇文章。

1923年,Carral设计创立了卡氏瓶培养法,用此法可根据需要随时更换培养液,既有利于组织不断生长,又可以运用不同种类的营养液培养不同的细胞,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组织培养研究。

细胞培养技术发展史及培养条件 黄璐

细胞培养技术发展史及培养条件  黄璐

学号:*********** 本科学年论文(设计)系(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科学专业年级 2009 级姓名黄璐论文(设计)题目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史及培养条件指导教师卢东升职称教授2011 年 5 月16 日目录摘要 (2)Abstract (2)0引言 (3)1细胞培养技术发展史 (3)2细胞培养的条件 (4)2.1 细胞培养的一般条件 (4)2.1.1温度 (4)2.1.2 pH (4)2.1.3 渗透压 (4)2.1.4 营养物 (4)2.1.5 水 (5)2.1.6 无菌条件 (5)2.1.7 光 (5)2.1.8 气体 (5)2.2动物细胞培养的特殊条件 (5)2.2.1 血清 (6)2.2.2 支持物 (6)2.2.3 气体交换 (6)2.3植物细胞培养的特殊条件 (6)2.3.1 光照 (6)2.3.2 激素 (6)2.4微生物细胞培养的特殊条件 (6)3小结 (7)参考文献 (7)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史及培养条件学生姓名:黄璐学号:20095071126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指导教师:卢东升职称:教授摘要:19世纪英国生理学家Sydney Ringer研制出可维持离体动物心脏跳动的盐溶液,1885年德国人Roux用温生理盐水在体外培养鸡胚组织并存活数月,从而开始了组织培养。

1907-1912年,人们创建了悬滴培养法,由此建立了体外培养组织。

从50年代起,细胞培养进入了迅速发展的阶段并渗透到其他学科中,目前细胞培养技术已广泛用于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细胞的生长需要一定的营养环境,细胞培养是指从体内组织取出细胞摹拟体内出现环境,在无菌、适当温度及酸碱度和一定营养条件下,使期生长繁殖,并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一种培养技术。

因此离体的细胞培养需要在温度、pH、营养物、无菌环境、气体等方面进行设置。

而动植物细胞和微生物细胞的培养均有其自身的特殊培养条件。

关键词:组织培养;细胞培养;细胞生长;培养条件Abstract:The 19th century British physiologist Sydney Ringer developed from the body can maintain the salt solution animal the beating of the heart, in 1885 German Roux with warm saline the in vitro culture of chicken embryos organization and live for months, and thus began the tissue culture. 1907 - 1912, people created suspended drops culture method, creating the in vitro organization. From the 1950s on, cell culture in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stage and spread to other disciplines, currently cell culture technology has widely used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for different areas of study. Cell growth need certain nutrients environment, cell culture refers to remove cells from body organiz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the environment, echoing the ph and sterile, proper temperature conditions, with certain nutrients that period, and maintain its to grow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a culture technology. So the cells from the body in need of cultivation temperature, ph, nutrients, sterile environment, gas, etc Settings. But animals and plants cells and microbial cells cultured in all has its own special cultivation condition.Keywords: tissue culture; Cell culture; Cell growth; Culture conditions0引言细胞培养技术也叫细胞克隆技术,在生物学中的正规名词为细胞培养技术。

ch04细胞培养实验技术PPT课件

ch04细胞培养实验技术PPT课件

05
细胞培养实验技术的注意事项与安全防护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实验器材与试剂的准备
确保所需的细胞培养瓶、培养基、胰蛋白酶、移液 管等器材和试剂齐全,并按照规定进行灭菌处理。
实验环境的准备
确保实验室清洁、干燥,并符合无菌要求。同时, 应检查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确保实验条件 适宜。
实验操作人员的准备
1980年代
随着细胞培养基和生长因子的 改进,体外培养的细胞类型越 来越多,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
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领域
基础研究
用于研究细胞的生长、 发育、分化、凋亡等基
本生命过程。
药物研发
用于筛选和测试新药, 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和
药效。
疾病模型
用于建立人类疾病的动 物模型,研究疾病的发
病机制和治疗方案。
03
细胞培养实验技术步骤
细胞分离与传代
细胞分离
从生物体内或组织中分离出细胞,常用的方法有机械法、酶解法 等。
细胞传代
将培养的细胞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瓶培养,以维持细胞的生长 和增殖。
细胞计数与接种
细胞计数
通过显微镜观察和计数,确定细胞的数量和密度。
细胞接种
将一定数量的细胞接种到培养瓶或培养皿中,以进行后续的细胞培养。
干细胞培养实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干细胞培养实验是研究干细胞分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 能的重要手段。通过培养干细胞,可以模拟胚胎发育过程, 研究胚胎发育的分子机制,并应用于再生医学和疾病治疗。
干细胞培养实验中,常用的干细胞类型包括胚胎干细胞、诱 导多能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等。这些干细胞可用于研究干细 胞的分化过程、治疗疾病和损伤修复等,具有重要的科学价 值和临床意义。

细胞培养技术简介09.5.22

细胞培养技术简介09.5.22

为何要进行细胞培养
细胞培养是很多实验的基础。 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细胞是研究的对象; 在分子生物学的功能研究中,细胞是研究分子功 能的载体。 细胞培养技术非常基础,是实验操作的基本功之 一,所以很重要。
怎样进行细胞培养
1 准备工作 包括器皿的清洗、干燥与消毒,培养基与其他试剂的配 准备工作: 包括器皿的清洗、干燥与消毒, 分装及灭菌,无菌室或超净台的清洁与消毒, 制、分装及灭菌,无菌室或超净台的清洁与消毒,培养箱及其他 仪器的检查与调试。 仪器的检查与调试。 2 取材 在无菌环境下从机体取出某种组织细胞,经过一定的处理 取材: 在无菌环境下从机体取出某种组织细胞, 如消化分散细胞、分离等)后接入培养器皿中, (如消化分散细胞、分离等)后接入培养器皿中,这一过程称为 取材。 取材。 3 培养 将组织细胞接入培养瓶或培养板中的过程称为培养。细胞培 培养: 将组织细胞接入培养瓶或培养板中的过程称为培养。 养应先进行细胞计数,按要求以一定的量(以每毫升细胞数表示) 养应先进行细胞计数,按要求以一定的量(以每毫升细胞数表示) 接入含培养基的培养器皿。 接入含培养基的培养器皿。
Subculturing: Protocol: Cultures can be maintained by the addition of fresh medium or replacement of medium. Alternatively, cultures can be established by centrifugation with subsequent resuspension at 2-4 X 10(4) viable cells/ml. Subcultutre when cell concentration reaches 8X105) cells/ml.Do not allow the cell concentration to exceed 1 X 10(6) cells/ml. Medium Renewal: Every 2 to 3 days

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兴起,基因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细胞培养技术越来越受到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细胞培养技术是指将细胞有序地生长、分裂和分化,以获得大量的细胞或者实现对细胞的体外控制。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研究,也可以应用于工业、农业等领域。

一、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细胞培养技术可追溯至上世纪初,最早起源于动物组织的培养。

后来随着细胞分离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细胞培养技术也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

在20世纪50年代,Vogt和雪莱夫人率先将细胞培养技术用于细胞遗传学的研究中,开创了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历史。

在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项技术就是细胞培养基的配制。

细胞培养基必须符合细胞的生长、分化和代谢需求,才能保证细胞的健康生长。

目前,细胞培养基的配制已经相对成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调整。

二、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在生物医学、基因工程、工业等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1. 生物医学领域细胞培养技术已经成为研究生物医学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在肿瘤学、免疫学和生殖学等领域。

通过细胞培养技术可以获得很多人类组织相关的活细胞,进行疾病病理机理的研究。

例如,细胞培养技术可以模拟人体内的肿瘤环境,研究癌细胞的生长、分裂和转移过程;还可以进行人体免疫系统的研究,探索抗体的产生机制等。

此外,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还可以推动人工器官的研究,为人福利事业作出贡献。

2. 基因工程领域基因编辑技术是细胞培养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基因编辑,可以实现细胞的精细控制、遗传改造等。

基因编辑可以用于合成基因、研究基因功能、治疗遗传性疾病等。

此外,基因编辑还可以用于生物制造、农作物、畜禽养殖等领域,可以提高生产效益,促进经济发展。

3. 工业领域细胞培养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例如药品、饮料、食品工业等。

通过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大规模培养酿酒酵母、乳酸菌等微生物,生产酸奶、啤酒等产品。

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细胞培养技术是一种现代生物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细胞培养技术也经历了从粗放到精细、从传统到现代的历程,其应用范围也越发广泛,如细胞学、生物医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等领域。

一、细胞培养技术的历史19世纪,珍妮·凯利(Jenny Lind,1809-1847)首次成功将哺乳动物的肉芽细胞移植至培养皿中,标志着细胞培养技术的开端。

20世纪初期,细胞培养技术开始被更多的科学家所探索。

1921年,第一个哺乳动物细胞系被建立,这也标志着细胞培养技术进入了现代时期。

20世纪50年代末,科学家首次使用生长因子来刺激细胞生长,此后,细胞培养技术应用迅速发展。

20世纪80年代,基因工程技术的出现,使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二、细胞培养技术的原理细胞培养技术是通过体外培养细胞的方式,使其在适宜的营养物和生长因子的条件下,快速繁殖,形成一定量的细胞,用于分析、检测和研究。

细胞培养技术分为原代培养和细胞系培养两种。

原代培养是指从组织中分离出的未经过连续培养的初代细胞,具有细胞功能差异性,但细胞数目有限;细胞系培养则是指通过体外无菌继代培养,使其产生无限的细胞数量,以满足实验需求。

三、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1.药物筛选细胞培养技术能够模拟体内的环境,需要测试的药物可加入细胞培养基中,观察细胞活性和某些生物标志物的变化,以此筛选药物。

2.疾病研究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疾病的细胞学研究,如结直肠癌、乳腺癌、肺癌等,以及遗传性疾病等。

3.细胞工程细胞培养技术是细胞工程的基础,可生产各种蛋白质、抗体和疫苗等。

4.遗传工程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推动了遗传工程技术的发展。

通过基因转染、基因敲除和基因编辑等技术,可以改变细胞的基因表达,实现基因的精准调控。

5.组织工程组织工程是将细胞和材料组合,构建人造组织或器官的技术。

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制造人工皮肤、心脏瓣膜、骨骼替代物等。

细胞培养基本技术PPT课件

细胞培养基本技术PPT课件
细胞培养基本技术ppt课件
目录
• 细胞培养技术简介 • 细胞培养的基本条件 • 细胞培养的常用技术 • 细胞培养的实验操作 • 细胞培养的注意事项与安全防护
01 细胞培养技术简介
细胞培养技术的定义
细胞培养技术是指将活体组织或细胞 从生物体中分离出来,在模拟体内环 境的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和维持 生命活动的一种技术。
有特定功能的细胞。
细胞克隆技术的优点是能够筛 选出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缺 点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进行筛选。
细胞融合技术
细胞融合技术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细 胞融合成一个新的细胞,用于生产单 克隆抗体、制备杂交瘤细胞等。
细胞融合技术的优点是能够制备出具 有两个或多个细胞特性的杂交瘤细胞, 缺点是需要筛选出具有所需特性的杂 交瘤细胞。
染条件。
04 细胞培养的实验操作
细胞接种与扩大培养
细胞接种
将少量细胞悬液加入培养容器中,轻 轻旋转使细胞均匀分布。
扩大培养
将已生长的细胞从原培养容器中取出 ,按比例加入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 。
细胞的观察与检测
细胞形态观察
定期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如生长状态、分裂速度等。
细胞数量与密度检测
使用细胞计数板或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数量和密度。
传代细胞培养需要定期进行细胞 分裂和繁殖,以维持细胞的生长
和生产能力。
传代细胞培养的优点是能够大量 生产具有相同特性的细胞,缺点 是细胞的生长和生产能力会随着
传代次数的增加而降低。
细胞克隆技术
细胞克隆技术是通过将单个细 胞培养成一个个独立的群体, 用于筛选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
细胞克隆技术需要使用适当 的筛选方法来识别和分离具
细胞识别与鉴定

细胞培养技术与再生医学的发展

细胞培养技术与再生医学的发展

细胞培养技术与再生医学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细胞培养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再生医学的研究成为世界医学界的热点。

细胞培养技术是指将原本在体内生长的细胞、组织、器官等放入培养皿中,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模拟体内环境的培养,让它们在体外生长与繁殖,从而为再生医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和支撑。

一、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历程细胞培养技术经历了多个历程,最初的细胞培养是在20世纪初期,即1907年,美国细胞学家Ross G. Harrison将青蛙的神经细胞送进了第一个组织培养皿,此举被认为是细胞培养技术的开端。

之后,伴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细胞培养技术逐渐发展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

20世纪50年代,人类细胞的首次培养成功,为细胞培养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0年代以来,随着细胞培养技术的日益成熟,不仅涌现了一批批的细胞培养专业人才,也催生了一系列的细胞培养技术、生物材料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等新兴领域。

二、细胞培养技术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再生医学是通过利用细胞、组织及血管等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原理和技术,促进组织与器官的重建、修复和再生的基础和方法。

在再生医学中,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切入点则是通过多维度的人工干预,从灵活、便捷、高效的角度来满足人体生理和病理以及疾病治疗等方面的需求。

1.肝细胞培养技术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肝细胞是维持肝脏功能的主要细胞类型,也是肝损伤和疾病的目标治疗对象。

当前,肝细胞培养技术在再生医学领域的意义重大,可以为肝病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式。

通过体外培养肝细胞,可以获得大量具有相关功能和特性的肝细胞,为肝病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救助机会。

2.干细胞技术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干细胞是人体内最原始的细胞种类,具有分化为多种细胞的潜力。

基于干细胞技术的再生医学,最突出的一点便是疾病可再生的潜力。

从治疗器官衰竭、再生组织和器官到生产人工器官,再生医学的发展就离不开这些干细胞。

通过干细胞核移植技术,可以让成年人体内的细胞复原成为早期胚胎中的干细胞,再将其分化成为需要的细胞、组织和器官,开创出了“以个体细胞代替捐献的再生医学时代”。

《细胞培养技术》课件

《细胞培养技术》课件
《细胞培养技术》ppt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细胞培养技术简介 • 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 • 细胞培养的实验操作 • 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实例 • 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前景与挑战
01
细胞培养技术简介
细胞培养技术的定义
细胞培养技术是指在体外模拟体 内环境,用于培养细胞的技术。
该技术通过提供适宜的营养、气 体和生长因子等条件,使细胞在
目前细胞培养技术面临的挑战
细胞来源
目前细胞培养的细胞来源有限,主要来源于肿瘤细胞和胚 胎干细胞,需要寻找更为安全、可靠的细胞来源。
培养环境
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需要模拟体内的生理环境,如温度 、湿度、pH值等,如何维持这些环境参数的稳定是当前 面临的重要挑战。
免疫排斥
在组织工程和器官移植等领域,免疫排斥反应是影响治疗 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降低免疫排斥反应也是当前研 究的重点。
将细胞从旧的培养液中分 离出来,并接种到新的培 养液中。
细胞冻存
将细胞保存于低温或冷冻 状态,以便长期保存或未 来使用。
细胞培养中的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
避免微生物污染,保证细胞的 健康生长。
适宜的细胞密度
确保细胞获得足够的营养和空 间,促进其生长和分裂。
定期更换培养液
清除代谢废物,提供新鲜的营 养物质。
01
02
03
04
生物医学研究
用于研究细胞的生长、发育、 分化、凋亡等过程,以及探索 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
药物研发
用于筛选和验证药物的有效性 和安全性,以及研究药物的细
胞作用机制。
再生医学
用于组织工程和干细胞治疗等 领域,为损伤修复和疾病治疗
提供新的手段。

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细胞培养技术是研究生命科学,尤其是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它利用人工的条件,使从生物体中获得的细胞在体外保持活跃和繁殖,以便对细胞生命现象、生物化学现象、分子生物学问题、药物筛选等进行深入研究。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细胞培养技术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相关的应用也在不断涌现。

一、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细胞培养技术最初起源于20世纪初期,在当时,研究者们主要利用小鼠的细胞进行实验。

20世纪中期,细胞培养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此期间,一些基本的细胞培养条件已经建立起来了,例如温度、养分和通气等方面的条件。

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间,随着细胞培养技术越来越重要,人们继续完善这一技术,使得细胞培养的生存和生长条件更加符合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环境。

二、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随着细胞培养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相关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其中的几个应用:1、药物筛选细胞培养技术被广泛用于药物筛选。

在开发新药物的过程中,研究者会先从大量的化合物中筛选出有可能具有治疗作用的化合物,然后再进行测试和验证。

而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培养技术就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利用细胞培养技术,研究者可以针对多种疾病来培养不同类型的细胞,包括癌细胞、感染细胞和自身免疫细胞等,以便对可能治疗多种疾病的化合物进行筛选。

2、生物医学研究现代医学的发展离不开细胞培养技术,这一方法为医学专家们提供了研究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问题的基础材料。

通过细胞培养技术,研究者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细胞培养和细胞实验,从而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进行深入研究。

例如,在进行病毒性疾病研究时,研究者常使用细胞培养技术来模拟感染体内病毒的过程,以便研究病毒的传播和感染路径。

3、动物细胞培养与工业生产细胞培养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动物细胞培养和工业生产领域。

例如,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大规模培养人类的真皮细胞,用于重建皮肤和烧伤治疗。

除此之外,细胞培养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例如在生产疫苗和其他生物制品时,常常需要利用细胞培养技术进行培养和生产。

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最早的细胞培养技术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研究人员开始使用组织片段和细胞悬浮液进行培养。

然而,这些早期的细胞培养技术存在许多限制,包括难以培养大量细胞、细胞易失活以及难以维持细胞的生理状态等。

在上世纪50年代,细胞培养技术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改良的细胞培养技术使研究人员能够在体外培养更多的细胞,并保持它们的生理功能。

这一突破促进了细胞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发展,并成为许多生物医学研究的基础。

如今,细胞培养技术已经成为许多领域的重要工具。

以下是细胞培养技术的一些主要应用:1.药物筛选:细胞培养技术被广泛用于筛选和评估潜在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通过培养特定类型的细胞,研究人员可以测试药物对细胞的毒性,并确定其对细胞的作用机制。

这些信息对药物的设计和开发至关重要。

2.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细胞培养技术为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通过培养和繁殖体外的细胞,研究人员可以构建功能性组织和器官,用于替代受损或丧失功能的组织。

3.基础生物学研究:细胞培养技术为基础生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平台。

通过培养和研究不同类型的细胞,研究人员可以深入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其在生物学过程中的作用。

4.病原体研究:细胞培养技术被广泛用于研究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和寄生虫。

通过培养和感染细胞,研究人员可以研究病原体的生命周期、复制机制以及感染过程,从而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疫苗。

5.基因工程:细胞培养技术为基因工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通过将外源基因导入到体外培养的细胞中,研究人员可以研究基因的功能,并开发新的基因治疗方法。

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其中之一是如何在培养过程中维持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功能。

由于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往往容易失活或突变,因此为了保持细胞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研究人员需要不断改进培养条件和培养基的组成。

此外,培养的细胞数量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随着许多研究需要大量细胞进行实验和分析,如何在短时间内繁殖大量细胞成为一个挑战。

生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生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生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生物细胞培养技术是一种令人瞩目的技术,它让科学家能够研究细胞在不同环境中的行为以及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科学、生命科学、农业科学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生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以及它的应用。

第一部分:生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生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细胞可以在培养皿里生长。

然而,早期的细胞培养技术存在着许多限制,包括细胞容易感染、生长速度慢、培养条件不稳定等问题。

这些限制阻碍了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

随着科学家们对细胞生长的理解逐渐加深,生物细胞培养技术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发展。

在1950年代,科学家们开始在细胞培养技术中添加血清,以更好地维持细胞的生长。

这使得细胞培养技术的繁殖速度加快了,且成本也降低了。

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细胞培养技术得到了更大的改进。

科学家们开始使用免疫抑制剂、细胞因子等添加物来改善培养环境,以使培养出的细胞更加适应生长环境。

此外,以准确捕捉细胞生长状态的成像技术的普及也为细胞培养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第二部分:生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生物细胞培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科学、生命科学、农业科学等领域。

以下介绍几种典型的应用场景。

1. 肿瘤研究肿瘤是一种细胞生长失控的情况,因此,细胞培养技术被广泛用于肿瘤研究。

通过在细胞培养板中培养癌细胞,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癌细胞的生长规律以及如何控制或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2. 疫苗研究生物细胞培养技术通常被用于疫苗开发。

科学家能够在繁殖迅速的细胞中培养出病毒,以便研究病毒的生长方式及其如何影响人体。

这种方法能够促进疫苗研究的进展,缩短疫苗研发时间。

3. 组织工程组织工程是一种重要的医学领域,在组织工程研究中生物细胞培养技术被广泛应用。

通过培养细胞,研究人员可以研究不同种类的细胞如何相互作用,以及如何重新制造人体组织。

4. 化妆品和化学品测试生物细胞培养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品和化妆品的测试过程中。

细胞培养技术及其发展

细胞培养技术及其发展

细胞培养技术及其发展最早的组织培养实验可以追溯到1884年,德国解剖学家厄拉维特首次在实验室中成功地将动物细胞培养在杂细胞培养上。

此后,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培养技术对于生物学、药物研发和医学研究等领域的重要性,并不断推动该技术的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细胞培养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世纪初,人们开始使用可供细胞生长的培养基和设备,同时发现了染色体的存在和细胞分裂的现象。

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俄罗斯生物学家埃弗塞耶夫和德国生物学家波巴罗什伏斯基在细胞培养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20世纪中叶,细胞培养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如培养肿瘤细胞、培养致病微生物以及获得人工合成的蛋白质。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细胞培养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1975年,美国生物学家科恩和富森斯提出了体外合成基因的概念,开创了重组DNA技术和基因工程的先河。

这一发现为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使得人们能够通过细胞培养和基因技术来研究和治疗疾病。

近年来,细胞培养技术在医学研究、药物研发和组织工程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细胞培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病毒学和药理学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细胞培养技术,人们能够研究细胞的生长、分化、增殖和凋亡等过程,探索细胞活动的机制和调控途径,开发新的疗法和药物。

同时,细胞培养技术也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利用细胞培养技术,人们能够培养和繁殖各种组织和器官,如皮肤、肝脏和心脏等。

这种技术在治疗重大疾病和创伤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并有望成为未来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总的来说,细胞培养技术是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对于生物学和医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细胞培养技术在生物领域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细胞培养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

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细胞培养技术起源于20世纪初期,早期的细胞培养技术主要依赖于人体和动物体内组织的切片培养。

随着细胞生物学的不断发展,细胞培养技术逐渐摆脱了对动物体内组织的依赖,发展出了体外细胞培养技术。

20世纪50年代以后,培养细胞的方法逐渐丰富起来,包括悬浮培养、附着培养以及固体培养等多种形式。

1980年代,随着基因工程的兴起,细胞培养技术进一步得到了发展,也推动了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

细胞培养技术的分类主要包括原代细胞培养、细胞系培养和无细胞培养。

原代细胞培养是指从组织或器官中取得的最初的细胞,这些细胞具有较高的代谢活性和分化功能,但在体外培养环境中存在着较大的不稳定性。

细胞系培养是指将原代细胞连续传代培养,形成了可持续生长的细胞株。

经过多次传代后,细胞株的生长和分化能力逐渐降低,但相对比较稳定。

无细胞培养是指将细胞的功能部分提取出来,通过体外培养的方式实现细胞功能的模拟。

细胞培养技术在医学和药物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细胞培养技术在疾病的病因研究和治疗方案的探索上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从患者体内获取病变细胞,并利用细胞培养技术进行体外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其次,细胞培养技术可以用于药物的筛选和评价。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通过体外培养的细胞模型,可以对潜在药物的毒性和疗效进行评估,从而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和成功率。

此外,细胞培养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器官和组织的修复和替代。

通过体外培养获得的干细胞或多潜能细胞,可以进一步分化培养成不同类型的细胞,用于器官和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细胞培养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和药物研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随着干细胞和CRISPR技术的发展,细胞培养技术将更加重要和广泛地应用于基因疗法、组织工程学和再生医学等领域。

同时,细胞培养技术的精细化和自动化也将进一步提高其在药物领域的应用效率和准确性。

细胞培养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细胞培养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细胞培养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细胞培养技术在生物学、医学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细胞培养技术是指将活体组织或分离出来的细胞在人工载体(如培养皿、气囊等)中进行定量、控制、连续培养、繁殖、分化或转化成特定的细胞类型的技术。

在现代医学研究中,细胞培养技术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

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后期,当时人们开始意识到生物组织的生长与细胞分裂的机理。

1930年,人们第一次成功地进行了细胞培养实验,从此开启了细胞培养技术的研究。

随着研究的深入与技术的进步,细胞培养技术也不断地被完善和发展。

细胞培养技术的实现需要四个基本条件:细胞、培养液、营养物质和适宜环境。

细胞是构建细胞培养技术的基础,通过不断地筛选和筛选,已经研制出了上千种不同类型的细胞系,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领域方面。

培养液是在细胞培养实验中起重要作用的基本元素,根据其成分可以分为基础培养液和补充培养液两种。

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质、核酸、氨基酸等,它们在细胞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适宜环境包括温度、pH、通风等因素,保证细胞在合适的环境下进行繁殖和生长。

细胞培养技术已经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等领域。

在生物学领域,细胞培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分裂生命周期的研究、分子细胞生物学的研究等方面。

在医学领域,细胞培养技术可以用于制备人工骨髓、人工心脏、肺移植等方面。

在制药领域,细胞培养技术也可以用于大规模制备重要药物、疫苗、生物制品等方面。

目前随着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细胞培养技术的不断完善,已经提出了许多新的细胞培养技术。

例如,三维细胞培养技术、微流体技术、电化学自组装技术等。

这些新技术为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打开了新的突破口。

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难题,例如:细胞污染、细胞质杂质等问题。

加强细胞培养技术的研究并探索新的细胞培养技术是继续推动细胞培养技术应用的重要前提之一。

除此之外,现代的细胞培养技术应用也需要建立在伦理和法律的框架之下,严格控制和管理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健康与福祉。

细胞培养课件-精品医学课件

细胞培养课件-精品医学课件

细胞培养的优点与缺点 缺点:
组织学与胚胎学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1. 与体内主要不同
缺乏体内的系统作用、失去神经体液的调节和 细胞相互间的影响。
2. 主要表现与体内不同
失去原有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分化减弱或不 显,细胞趋向单一化
3. 实验结果的解释要谨慎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细胞培养的优点与缺点 优点:
组织学与胚胎学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3. 应用广:学科多, 对象广。
4. 较经济:可提供大量、同时、重复性好、生 物学性状相似的实验对象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组织学与胚胎学
第四章 细胞培养技术
Cell Culture Technique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细胞培养的发展简史
组织学与胚胎学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1907年Harrison创建了“哈里森悬滴培养法”, 建立了体外培养组织和细胞的基本模式系统。
组织学与胚胎学
一、培养细胞生长的基本条件 与生长特性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一) 培养细胞生长的基本条件 组织学与胚胎学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1. 无污染环境environment: 2. 恒定的温度temperature:36.5±0.5 3. 气体gas:O2;CO2: pH 4. 细胞培养基culture medium

第一章组织培养基础知识-1(1)

第一章组织培养基础知识-1(1)

脱分化(去分化) ▲脱分化(去分化)(Dedifferentiation) )
由于基因变异而使细胞失去分化能力,形态归一, 由于基因变异而使细胞失去分化能力,形态归一, 向胚样细胞转化。 向胚样细胞转化。如肝细胞失掉产生精氨酸酶及氨基酸转 移酶的特性后,储存肝糖元的能力丧失,并很难再现。 移酶的特性后,储存肝糖元的能力丧失,并很难再现。 ----基因变异所致,使分化受抑制 基因变异所致, 基因变异所致
体外培养细胞特性
生存条件: 生存条件: 1、失去神经体液的调节,基因调控减弱或停止 、失去神经体液的调节, 2、失去细胞之间的相互影响,外源信号被中断 、失去细胞之间的相互影响, 3、生活在缺乏动态平衡的环境 、 培养细胞表现: 培养细胞表现: 1、失去原有的组织结构 、 2、分化减弱或不明显,出现“返祖”现象 、分化减弱或不明显,出现“返祖” 3、细胞趋向单一化 、 4、获得不死性或变成具有恶性性状的细胞群 、
细胞培养发展历史
1885年Roux最早尝试使组织离体培养,材料 年 最早尝试使组织离体培养, 是鸡胚神经板,采用生理盐水为培养液, 是鸡胚神经板,采用生理盐水为培养液,并首次 采用组织培养这个术语。 采用组织培养这个术语。 1907年Harrison 在体外成功培养了蛙的神经 年 细胞达到数周之久。被称为细胞培养之父. 细胞达到数周之久。被称为细胞培养之父 1912年Carrel采用严格的无菌消毒方法,从此 采用严格的无菌消毒方法, 年 采用严格的无菌消毒方法 细胞可以被长期培养。 细胞可以被长期培养。人们开始把组织培养作为 一种方法,用于研究离体动物细胞的培养。 一种方法,用于研究离体动物细胞的培养。
组织培养应用的热门领域
1)细胞内部的活动,如DNA的复制和转录、 细胞内部的活动, 的复制和转录、 细胞内部的活动 的复制和转录 蛋白质合成、能量代谢; 蛋白质合成、能量代谢; 2)细胞内部的流动 2)细胞内部的流动,如RNA从细胞核向细 细胞内部的流动, RNA从细胞核向细 胞质方向运转, 胞质方向运转,激素受体复合物的易位 等; 3)生态学,如营养、感染、病毒或化学诱 生态学, 生态学 如营养、感染、 药物作用; 变、药物作用; 4)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如胚胎诱 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细胞群体的动力学等。 导、细胞群体的动力学等。

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细胞培养是一种在体外模拟细胞生长和繁殖过程的技术,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细胞培养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和完善,使得它在医学、药学、生物制造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一、细胞培养技术的起源与历史20世纪初期,人们通过对组织样本进行研究,成功培养出了动物细胞。

1937年,Lewis首次发明了组织培养技术。

1952年,Robbins及其同事首次将HeLa细胞成功地储存在液态氮中,成功创造了细胞系,从而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无限制的培养和研究,奠定了细胞培养技术的基础。

二、细胞培养技术的分类1. 原代细胞培养技术原代细胞培养是指从新组织中分离出来的未经分裂的细胞在含有足够的营养物的培养基中进行短暂的培养。

原代细胞培养能够维持组织样本的原始形态、生理功能和遗传特性,对于癌症、病毒学等疾病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细胞系培养技术细胞系培养是将原代细胞无限制地培养和繁殖,经过多代分裂和传代,形成一组相同的细胞系。

细胞系的成功创造,为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了各个领域研究的重要工具。

3. 三维细胞培养技术三维细胞培养技术是指将细胞按照组织的形态在三维结构中进行培养,能够更好地模拟体内微环境,对于组织工程、癌症、药物筛选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三、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1. 医学领域细胞培养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通过培养人体细胞来研究和治疗各种疾病。

例如,细胞培养技术可以用于制备人类胰岛素等生物大分子药物,以治疗糖尿病等疾病;通过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制备大量免疫球蛋白、干扰素等免疫治疗药物。

2. 药学领域细胞培养技术在药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药物的初步筛选和毒理测试。

通过对细胞的生长、分裂、凋亡等过程的研究,可以评估各种药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从而制定药物治疗方案。

3. 生物制造领域生物制造中的生物农药、酶、大分子药物等产品,往往需要得到充足的原材料,这就需要借助细胞培养技术。

植物细胞培养发展史.doc

植物细胞培养发展史.doc

植物细胞培养是20世纪之初,以植物生理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是指在离体条件下利用人工培养基对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原生质体等进行培养,使其形成完整的植株.它包括器官培养、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愈伤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等.其中愈伤组织培养最为常见,因为除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和少数器官培养外,其他类型都要经历愈伤组织阶段才能产生再生植株.其原理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也就是指一个完整的植物细胞拥有形成一个完整植株的所必需的全部遗传信息.利用这一特性,使植物成熟细胞经历了脱分化之后,形成愈伤组织,由愈伤组织再形成完整的植株,这个过程叫再分化.这项技术已在科研和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举世瞩目的生物技术之一.该技术具有加速育种、缩短繁殖过程,改良品质,节省空间,减少劳动、终年试验生产,不受自然条件限制等特点,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方面已有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一项很有潜力的高新技术。

早在1902年。

德国著名的植物学家Hanberlandt根据细胞理论预言细胞的全能性,认为每个细胞像胚胎细胞那样,可经过体细胞发育成一棵完整的植株,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培养没有获得成功,然而他所提出的具有开创性的科学推断吸引了许多科学家去探索.1904年,E.hanning培养了萝卜和辣根属的一种植物的近成熟胚,发现可使其发育成熟,这是胚培养的第一篇论文。

1909年,Kuster将植物原生质体进行融合,但是融合产物未能存活下来。

1908年s.simon研究白杨嫩茎在培养中的发育过程,观察到愈伤组织的发生和根、芽的形成。

1922年W.kott用稀释的Knop溶液并加入相当复杂的有机物质,培养豌豆和玉米的根尖,但是失败多于成功,在当时并没有发现细胞有形态发生的能力。

Laibach(1925,1929)将由亚麻种问杂交形成的的幼胚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至成熟,从而证明了胚培养的在植物远缘杂交中利用的可能性.1933年,我国科学家李继桐和沈同研究银杏的胚培养,将胚乳提取物加入培养基,获得成功;后来由于生长素的发现及应用,B族维生素对植物细胞生长的重要性被认识,并被普遍采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号:*********** 本科学年论文(设计)系(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科学专业年级 2009 级姓名黄璐论文(设计)题目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史及培养条件指导教师卢东升职称教授2011 年 5 月16 日目录摘要 (2)Abstract (2)0引言 (3)1细胞培养技术发展史 (3)2细胞培养的条件 (4)2.1 细胞培养的一般条件 (4)2.1.1温度 (4)2.1.2 pH (4)2.1.3 渗透压 (4)2.1.4 营养物 (4)2.1.5 水 (5)2.1.6 无菌条件 (5)2.1.7 光 (5)2.1.8 气体 (5)2.2动物细胞培养的特殊条件 (5)2.2.1 血清 (6)2.2.2 支持物 (6)2.2.3 气体交换 (6)2.3植物细胞培养的特殊条件 (6)2.3.1 光照 (6)2.3.2 激素 (6)2.4微生物细胞培养的特殊条件 (6)3小结 (7)参考文献 (7)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史及培养条件学生姓名:黄璐学号:20095071126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指导教师:卢东升职称:教授摘要:19世纪英国生理学家Sydney Ringer研制出可维持离体动物心脏跳动的盐溶液,1885年德国人Roux用温生理盐水在体外培养鸡胚组织并存活数月,从而开始了组织培养。

1907-1912年,人们创建了悬滴培养法,由此建立了体外培养组织。

从50年代起,细胞培养进入了迅速发展的阶段并渗透到其他学科中,目前细胞培养技术已广泛用于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细胞的生长需要一定的营养环境,细胞培养是指从体内组织取出细胞摹拟体内出现环境,在无菌、适当温度及酸碱度和一定营养条件下,使期生长繁殖,并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一种培养技术。

因此离体的细胞培养需要在温度、pH、营养物、无菌环境、气体等方面进行设置。

而动植物细胞和微生物细胞的培养均有其自身的特殊培养条件。

关键词:组织培养;细胞培养;细胞生长;培养条件Abstract:The 19th century British physiologist Sydney Ringer developed from the body can maintain the salt solution animal the beating of the heart, in 1885 German Roux with warm saline the in vitro culture of chicken embryos organization and live for months, and thus began the tissue culture. 1907 - 1912, people created suspended drops culture method, creating the in vitro organization. From the 1950s on, cell culture in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stage and spread to other disciplines, currently cell culture technology has widely used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for different areas of study. Cell growth need certain nutrients environment, cell culture refers to remove cells from body organiz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the environment, echoing the ph and sterile, proper temperature conditions, with certain nutrients that period, and maintain its to grow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a culture technology. So the cells from the body in need of cultivation temperature, ph, nutrients, sterile environment, gas, etc Settings. But animals and plants cells and microbial cells cultured in all has its own special cultivation condition.Keywords: tissue culture; Cell culture; Cell growth; Culture conditions0引言细胞培养技术也叫细胞克隆技术,在生物学中的正规名词为细胞培养技术。

不论对于整个生物工程技术,还是其中之一的生物克隆技术来说,细胞培养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细胞培养本身就是细胞的大规模克隆。

细胞培养,既包括微生物细胞的培养,也包括动物和植物细胞及动植物组织的培养。

细胞培养技术可以由一个细胞经过大量培养成为简单的单细胞或极少分化的多细胞,这是克隆技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且细胞培养本身就是细胞的克隆。

通过细胞培养得到大量的细胞或其代谢产物。

如今,大多数生物产品都是从细胞得来,而细胞培养技术更是渗透到各个领域中,显然已成为生物技术中最核心、最基础的技术,因此我们应对其有所了解和认识。

1细胞培养技术发展史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细胞培养也是如此,其发展经历了近百年的时间。

19世纪的英国生理学家Sydney Ringer研制了含适宜钠、钾、钙和镁氯化物的盐溶液,可维持离体动物心脏跳动。

而后1885年德国人Wilhelm Roux用温生理盐水在体外培养鸡胚组织并使之存活了数月,这被认为是组织培养的萌芽试验。

1906年Beebe和Ewing用盖片悬滴培养法,以动物血清做培养基,培养狗淋巴细胞存活了72小时。

现代细胞培养是从Harrison(1907)和Carrel(1912)两人开始的。

Harrison参考前人经验,创建了盖片覆盖凹窝玻璃悬滴培养法。

此法的基本技术是在无菌条件下,采用淋巴液做培养基,培养蛙胚神经组织生活了数周,并观察到神经细胞突起的生长过程,由此建立了体外培养组织和细胞的基本模式系统。

Carrel用血浆包埋组织块外加胎汁的培养法,并采用了更新培养基和分离组织的传代措施,曾培养一鸡胚心肌组织长达数年之久。

1923年Carrel又设计了卡氏瓶培养法,扩大了培养空间。

从50年代起,细胞培养进入了迅速发展的阶段。

相继有很多学者从改进培养操作方法、培养容器和培养液三个方面,作了很多革新。

在卡氏瓶原理的启示下,出现了用试管培养,以后人们又设计出多种类型的培养瓶。

培养基由天然动物血浆改进为应用人工合成培养基,促细胞生长物质由胎汁改为动物血清。

与此同时,培养技术方法的革新进展也非常迅速。

Dulbecco(1957)等采用胰蛋白酶消化处理和应用液体培养基的方法,获得了单层细胞培养,此后单层培养便成了组织培养普遍应用的技术,并建立了许多细胞系。

50年代末,随着生物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相互渗透,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的相互结合,出现了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工程等新兴科学,这些新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与细胞培养有密切关系。

当前细胞培养技术已广泛用于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出现了用各种理化措施诱发出遗传缺欠细胞株、应用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用培养细胞检测环境中可疑致癌物质、癌基因转染和细胞转化等[5]。

2细胞培养的条件2.1 细胞培养的一般条件简言之,既细胞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道理是如此,真正能做到这点尚需时日。

很多研究说明,离体细胞培养需要的基本条件就是下列细胞生理条件。

2.1.1温度温度过低时细胞生长缓慢甚至不生长。

利用冷冻保藏细胞可保持细胞的原有分裂分化能力。

温度过高导致细胞死亡。

这主要是由酶和蛋白质所需要的最适温度决定的。

多数生物大分子遇到高温后容易导致空间结构改变或者丧失(变性)。

细胞膜遇到高温后容易变态。

在自然界,即有耐高温的细胞,也有耐低温的细胞。

在极端情况下生长的生物对付极端环境的机制研究在生物进化和农业、环保、发酵工业中意义重大。

2.1.2 pH过酸或过碱可导致细胞死亡。

这主要与蛋白质的变性和细胞膜的结构受损有关。

2.1.3 渗透压细胞内外可溶于水的物质比例和种类决定细胞的膨胀与收缩程度,因为细胞膜是半透膜,只允许对自己有利的物质通过。

同一物质在细胞内外的分布的数量不同,当某一种极溶于水的物质在细胞外浓度过大时,有可能导致细胞干瘪死亡,这些物质在细胞内过多时导致细胞过量吸水膨胀。

细胞膜调节渗透压的能力是有限的。

2.1.4 营养物营养物和水一起,又叫细胞培养液,培养液中含有细胞增殖和生长所需要的各种物质。

营养物包括:N 源、C源,这些物质与提供能量有关;无机盐、维生素、激素,这些物质与代谢调节控制有关。

细胞培养液的设计一直是细胞离体培养技术的关键。

理想的细胞培养液可以同时解决细胞离体培养所需要的pH、渗透压、营养物、调节物质的全部需要。

在干细胞分化研究与应用中,关键是找到一种使干细胞分化成为所需细胞和组织的营养液。

相同的人干细胞,放在不同的营养液中分化培养出人的各种脏器,这个昔日的梦想已经开始成为现实。

植物细胞的组织培养技术已经基本完善配套。

名贵花卉、中草药、脱毒马铃薯、组织培养莲菜苗等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断完善,特别是由于组织培养液的商品化已经被广大农民普遍接受。

[8]2.1.5 水水是细胞需要数量最大的物质,不同的物种、不同部位、不同生长期的细胞含水量差别相当大。

干旱植物细胞的含水量高达90%。

水的需求量一般随同细胞培养液一起考虑。

2.1.6 无菌条件培养环境无毒和无菌是保证细胞生存的首要条件。

当细胞放置于体外培养时,与体内相比细胞丢失了对微生物和有毒物的防御能力,但环境中(如空气)有各种其他微生物,一旦被污染或自身代谢物质积累等,可导致细胞死亡。

因此在进行培养中,保持细胞生存环境无污染、代谢物及时清除等,是维持细胞生存的基本条件。

2.1.7 光植物细胞和少数细菌需要利用光进行光合作用。

2.1.8 气体气体是动物细胞培养生存必需条件之一,所需气体主要有氧气和二氧化碳。

氧气参与三羧酸循环,产生供给细胞生长增殖的能量和合成细胞生长所需用的各种成分。

开放培养时一般把细胞置于95%空气加5%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环境中。

二氧化碳既是细胞代谢产物,也是细胞生长繁殖所需成分,它在细胞培养中的主要作用在于维持培养基的PH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