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沟煤矿抽采达标工艺项目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16015工作面抽采达标施工工艺方案

16015工作面抽采达标施工工艺方案

郑州广贤工贸有限公司新丰煤矿16015工作面抽采达标工艺方案设计防突科二O一二年 月目 录一、概 况 11、煤层瓦斯赋存情况 12、地质构造 13、通风状况 2二、掘进工作面瓦斯抽采指标达标值 21、抽采范围和钻孔布孔均匀程度目标 22、掘进煤层瓦斯含量、瓦斯压力抽采指标达标值 23、矿井瓦斯抽采率要求日抽采量达标值 34、风速、瓦斯浓度目标 4三、工作面抽采达标工艺方案 41、瓦斯抽采施工工程设计 42、瓦斯抽采工程量 53、施工设备和器材 54、进度计划及有效抽采时间 65、资金计划 66、接续关系 67、安全技术措施、防护措施及注意事项 616015工作面抽采达标工艺方案设计一、概 况16015工作面位于副井西部,东为16015轨道下山,北为+88西运输皮带巷,西为12062采空区及原新新12031、12032老空区,从16015上付巷向16015下付巷掘进,倾斜长度109m,切巷标高位置为+177m~+221m,地面标高为+510m~+560m,埋深+383m~+289m,切巷设计为梯形断面,采用上宽2.2m,下宽3.4m,中高2.2m工字钢对棚支护,净断面6.2㎡。

工作面采用单体配绞接顶梁支护,巷道断面为4.2m2,对应地表为丘陵地带,无重要建筑设施。

16015工作面采用工字钢支护,梁长为2.2m,柱长2.5m,棚距0.3m,沿煤层底板布置。

工作面采用SGB-620/40T可弯曲刮板运输机和运煤。

工作面通风路线:(1)进风:地面→副井→+88m东大巷→转载皮带巷→16015皮带运输巷→16015轨道上山→局部通风机→16015工作面。

(2)回风:16015工作面→16015上付巷→16015回风上山→回风斜井→地面。

1、煤层瓦斯赋存情况该区域预测煤层瓦斯含量3.17~4.86m³/t,瓦斯含量低于8m3/t;煤层厚度2.5m,坚固性系数为0.57~1.0,该区域为复采煤,由于该区域第一分层已先行开采,此外一3煤层作为中距离的下保护层早期已开采,暴露煤壁致使工作面瓦斯得到大量释放,表明16015工作面已经消除突出危险,属于无突出危险区。

大沟煤矿抽采达标工艺项目设计方案-55页word资料

大沟煤矿抽采达标工艺项目设计方案-55页word资料

大沟煤矿抽采达标工艺项目设计方案1 井田概况1.1 交通位置大沟煤矿位于富源县城东南部平距20km,距县城公路里程50km,隶属富源县大河镇恩乐村民委员会管辖。

富源县城每天有班车往返于大河、恩乐,恩乐有简易公路直达矿区,另矿区有简易公路15km至贵州火铺—富源(320国道),距曲靖85km。

北西有贵昆铁路支线,交通尚属方便。

详见交通位置图。

云南省富源县大沟煤矿交通位置图1.2 自然地理1.2.1 地形与地貌特征大沟煤矿属低至高中山地貌,最高海拔位于矿区北东部,高程2141.10m,最低海拔位于矿区西部沟谷,高程1960m,相对高差181.10m,地势南北走向,矿区北东部地势高,西南部地势低。

区内植被稀疏,灌木丛零星分布。

矿区气候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的过渡类型,每年12月至次年3月为霜冻期,6—10月为雨季,年降雨量890—1100mm,最高气温34.9℃,最低气温-11℃,年平均气温13.7℃,2—3月为风季,最大风速15m/s,一般3—6m/s,多为东南风。

区内居民以汉族为主,少量彝族、苗族,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荞麦、玉米、洋芋等。

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主,工业主要以煤为主,富余劳动力充足。

矿区位于乌蒙山东南缘,处于滇黔两省交界处,属构造侵蚀低至高中山地貌。

最高海拔位于矿区北东部山顶,高程2141.10m,最低海拔位于矿区南部沟谷,高程1951.3m,相对高差189.80m,地势总体北高南低,矿区北东部地势高,西南部地势低。

区内植被覆盖率较差,在坡耕地大面积分布地段稀疏,且大部分为丛生灌木,在村庄、冲沟等地形低洼地段植被覆盖相对较好。

地表水体不发育,仅有山沟小溪、自然排泄良好。

1.2.2 水文矿区最高海拔标高在矿区北东部,海拔2141.1m。

最低标高在矿区南部冲沟,约为1951.3m,相对高差189.3m,一般标高在1970m-2000m,总体地形北东部高、南西部低。

区内地形高差较大, 切割较深,起伏不平,沟谷发育,有利于地表迳流排泄;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条件差。

瓦斯抽采达标评判报告

瓦斯抽采达标评判报告

富源县大河镇大沟煤矿瓦斯抽采达标评判报告编制单位:大沟煤矿生产技术科编制日期:二0一二年八月富源县大河镇大沟煤矿位于富源县城南东135°方向,平距约30km处,隶属富源县大河镇管辖。

矿区外围交通较为方便。

矿区范围以9个拐点坐标圈定,南北长约0.623km,东西宽约1.195km,面积0.744km2,开采深度+2065~+1780m。

具体评判报告如下:1、矿井瓦斯涌出量:投产时矿井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49.15m3/t,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6.21m3/min。

2、矿井瓦斯储量、可抽量矿井瓦斯储量5012.96万m3,矿井瓦斯可抽量1012.56万m3。

3、煤层瓦斯抽采难易程度:可以抽采。

4、瓦斯抽采方法、抽采率、抽采浓度、抽采量预计经进行瓦斯抽采必要性分析,设计考虑对掘进工作面抽采、邻近层抽采及采空区抽采相结合的抽采方法。

预计矿井瓦斯抽采率33%,低负压抽采浓度15%,高负压抽采浓度30%,矿井瓦斯抽采量2.04m3/min。

5、瓦斯抽采设备设计考虑高、低负压各2台抽采设备,共4台抽采设备。

(1)高负压抽采设备:①抽采泵:设计选用2BEA-353-0型水环真空泵,电机功率90KW,数量2台,1台运行,1台备用。

②主管:选用Ф280×12.7mm聚乙烯管,沿风井敷设1趟。

③支管:选用Ф200×9.1mm聚乙烯管及Ф160×7.3mm聚乙烯管。

(2)低负压抽采设备:①抽采泵:设计利用煤矿原有的2BE1—253型水环真空泵,电机功率55KW,数量2台,1台运行,1台备用。

②主管:选用Ф220×9.1mm聚乙烯管,沿风井敷设1趟。

③支管:选用Ф110×5.0mm聚乙烯管。

6、瓦斯抽采规模矿井抽采规模2.04m3/min,年抽采量107万m3。

7、瓦斯抽采泵站的总平面布置设计在矿区南部距风井约86m处建设瓦斯抽采泵站,场地标高+2003m,瓦斯抽采泵站距主斜井146m,距副斜井131m,距最近建筑物140m。

矿井瓦斯抽采方法设计方案

矿井瓦斯抽采方法设计方案

矿井瓦斯抽采方法设计方案第一节抽采瓦斯方法选择一、抽采方式目前所采用的煤层气抽采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采用美国地面钻孔煤层气排采技术从地面对煤层气进行抽采,二是在矿井井下利用顺层和穿层钻孔等方式抽采煤层气。

我矿采用第二种抽采方式进行瓦斯抽采。

二、抽采瓦斯方法选择1、选择抽采瓦斯方法的原则抽采瓦斯方法的选择,主要是根据矿井(或采区、工作面)瓦斯来源、煤层赋存状况、采掘布置、开采程序以及开采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目前抽采瓦斯方法主要有:开采层瓦斯抽采、邻近层瓦斯抽采、采空区瓦斯抽采等,选择具体抽采瓦斯方法时根据渝阳煤矿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特点,应遵循如下原则:(1)抽采瓦斯方法应适合煤层赋存状况、巷道布置、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

(2)应根据矿井瓦斯涌出来源及涌出量构成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抽采瓦斯方法,以提高瓦斯抽采效果。

(3)巷道布置在满足瓦斯抽采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利用生产巷道,以减少抽采工程量。

(4)选择的抽采方法应有利于抽采巷道的布置和维护。

(5)选择的抽采方法应有利于提高瓦斯抽采效果,降低瓦斯抽采成本。

(6)抽采方法应有利于钻场、钻孔的施工和抽采系统管网的布置,有利于增加钻孔的抽采时间。

(7)坚持“应抽尽抽、先抽后掘、先抽后采”的瓦斯抽采原则。

(8)坚持“本层抽采、邻近层抽采、采空区抽采和岩溶瓦斯抽采”相结合的综合抽采原则。

(9)坚持掘前预抽、采前预抽、卸压抽采、残抽等综合抽采原则。

(10)坚持“多钻孔、高负压、严封闭、长期抽”的原则。

(11)坚持“大流量、大管径、高抽泵、多回路”的抽采原则。

(12)在关键的地点、工期紧的地点要选择深孔预裂爆破等方法增加煤层的透气性。

(13)坚持试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钻机、新钻具等将钻孔穿透工作面,消除抽采空白带。

(14)坚持高效抽、有利于开发的原则。

2、抽采瓦斯方法概述瓦斯抽采工作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人们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瓦斯抽采方法。

一般按不同的条件进行不同的分类,其主要有:(1)按抽采瓦斯来源分类,可分为本煤层瓦斯抽采、临近层瓦斯抽采、采空区瓦斯抽采和围岩瓦斯抽采;(2)按抽采瓦斯的煤层是否卸压分类,可分为未卸压煤层抽采和卸压煤层抽采;(3)按抽采瓦斯与采掘时间关系分类,可分为煤层预抽瓦斯、边采(掘)边抽和采后抽采瓦斯;(4)按抽采工艺分类,可分为钻孔抽采、巷道抽采和钻孔巷道混合抽采;三、瓦斯抽采方法根据矿井瓦斯来源及涌出量分析可知,矿井瓦斯涌出主要来源于工作面,其次来源于采空区,而工作面的瓦斯主要来源于邻近煤层。

最新煤化公司瓦斯抽采达标规划

最新煤化公司瓦斯抽采达标规划

煤化公司瓦斯抽采达标规划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37条、第146条、第147条、第148条规定,煤化公司从2005年开始进行矿井瓦斯抽放系统建设,现就瓦斯抽放系统建设情况及今后规划说明如下:一、矿井瓦斯赋存情况:为准确测定矿井各煤层瓦斯情况,2006年-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采用井下间接测定法测定的9#煤瓦斯含量为4.64~5.68m3/t,测点埋深186~237m,15#煤瓦斯含量为1.66m3/t,测点埋深236m。

2007年6月编制的《瓦斯赋存规律阶段报告》,根据测定的结果进行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与矿井当时开采水平内瓦斯涌出情况基本符合。

根据公司详查地质报告,矿井瓦斯含量与埋藏深度成正比,即由浅到深逐渐增大。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加深,矿井瓦斯含量必然不断增加。

因此,根据公司煤层赋存情况、矿区地质构造及周边矿井9#、15#煤层实际赋存情况,地质勘探时期9#、15#煤层埋深472.81m,15#煤层埋深539.4m 时,原煤瓦斯含量分别为:9#煤层13.40 m3/t,15 #煤层10.00 m3/t,基本符合矿井深部瓦斯含量真实情况。

目前,矿井已经开采深度为250m左右,因此,将13.40 m3/t和10.00m3/t分别作为公司9#、15#煤层平均瓦斯含量。

从2009年3月开始,我公司进入15#煤层4采区,煤藏深度增加,上覆9#煤层虽然已经开采,但掘进时期瓦斯涌出量明显高于1503采区,2009年下半年,煤化公司与河南理工大学开展矿井瓦斯梯度测定,现已完成9#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测定工作,预计在150403进风、回风巷施工开始后,即进行15#煤层瓦斯梯度测定工作,为1504采区煤层瓦斯含量确定准确数值。

二、矿井瓦斯抽放概况:煤化公司矿井设计主要开采8+9#、15#煤层,现设计生产能力为0.9Mt/a,为高瓦斯矿井,目前正在进行矿井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改造完成后设计生产能力为1.8Mt/a。

抽采达标工艺方案设计年

抽采达标工艺方案设计年
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成功完成了各项任务,包括现场调研、方案设计、模拟实验、现场施工和验收等 环节。通过团队合作与共同努力,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抽采达标工艺方案设计年项目的成功实施,显著提高了煤炭开采效率,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率,为煤炭 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项目不足与改进方向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现场施工环节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施工质量不稳 定、施工进度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现场管理不到位、人员技能 水平不高等因素。
,提高经济效益。
03
CATALOGUE
抽采达标工艺方案实施
方案实施流程与步骤
方案准备阶段
明确方案目标、制定方案计划、收集 相关资料等。
方案实施阶段
根据方案计划,逐步推进各项实施工 作,确保方案顺利进行。
方案评估阶段
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 题和不足,提出优化建议。
方案总结阶段
总结实施经验,提炼经验教训,为今 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对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03
为了降低瓦斯灾害事故的发生,国家提出了抽采达标
工艺方案设计的项目。
项目目的与目标
通过实施抽采达标工艺方案设计,达到 以下目标
4. 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矿工的安全意 识和技能水平,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3. 完善瓦斯监控监测系统,实时掌握矿 井瓦斯情况,及时预警和处置异常情况 。
合作推广
与相关企业、机构合作,共 同推广抽采达标工艺,通过 技术交流、业务合作等方式 ,扩大该工艺在行业内的知 名度和影响力。
方案应用范围与领域
01
矿山开采
在矿山开采领域,抽采达标工艺 可用于治理瓦斯等有害气体,保 障矿工生命安全和生产安全。

山矿抽采达标工艺方案设计概述

山矿抽采达标工艺方案设计概述

山矿抽采达标工艺方案设计概述
山矿抽采是指在开采过程中,需要采用抽采的方式,将矿井内的气体、水分等杂质排出,以确保矿井内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然而,如果抽采的方式不得当,可能会对矿井的环境和工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制定一种科学、合理的山矿抽采达标工艺方案,非常重要。

针对此问题,我们在设计山矿抽采达标工艺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矿井地质特征
首先需要了解矿井的地质特征,包括地形、地质构造、地层节理、煤层赋存规律等,以便制定合理的抽采方案。

2.煤矿开采方式
煤矿开采方式分为井下开采和露天开采两种。

对于在煤矿采取井下开采的情况,我们需要通过探测和监测煤矿内部的气体含量、温度、湿度等参数,掌握煤矿内部的气体和水文动态变化。

3.抽采设备选型
根据矿井的工作条件和环境要求,选择合适的抽采设备进行抽采。

这些设备包括通风机、水泵、排泥泵、泵站、水力钻机等。

4.煤层物性和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需要研究煤层的物性和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例如煤层透气性、煤层裂隙、煤层孔隙及水文地质参数等,确定山矿抽采的处理效果和方案。

5.安全保障
在整个山矿抽采达标工艺方案的设计中,安全是最为重要的考虑因素。

因此,必须采取全面的安全措施,如建立各种安全预警机制、备料备件、紧急救援预案等。

总之,对于山矿抽采达标工艺方案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矿井地质特征、煤矿开采方式、抽采设备选型、煤层物性和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安全保障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设计出一种科学、合理、高效的工艺方案,保障矿井的安全稳定。

煤矿瓦斯抽采工艺方案设计

煤矿瓦斯抽采工艺方案设计

瓦斯抽采达标工艺方案设计为了贯彻落实《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相关要求,编制了煤矿瓦斯抽采达标工艺方案设计。

—、编制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2、《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3、《煤矿瓦斯地质研究规律》;4、《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5、《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6、《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2006);7、《煤矿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及划分结果的批复》;8《煤矿突出敏感指标和临界值及瓦斯抽放排放半径的批复》;9、其他相关规定及标准。

二、矿井概况1、井上下条件煤矿矿井1975年5月建井,1982年5月投产,设计生产能力90万t/a,经技术改造,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125万t/a。

本区地表水系不发育,仅有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滏阳河的支流沁河流经;属半干旱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热冬寒,四季分明;位于太平洋地震构造带,因而地震频繁且震级较高。

井下煤层DF44断层以北属瓦斯风化带;DF44断层以南,F12 断层和F8断层连线以浅,位于煤层的浅部,已回采结束,在采掘期间,没有发生瓦斯动力现象;DF44断层以南,F12断层和F8断层连线以深,煤层瓦斯含量较高,具有瓦斯动力现象。

2、煤层赋存井田范围内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中统本溪组,总厚度174〜267 m平均厚度207 m (不包括岩浆岩厚度),其中山西组平均厚度67 g太原组平均厚度120 m 本溪组平均厚度20 m。

共含煤23层,其中可采煤层和局部可采煤层5层,分别为1、2、6、8、9煤层,平均可采厚度9.09 m。

煤层平均总厚度18.95 m.,含煤系数%山西组含煤8层,分布在煤系地层最上部,煤层平均厚度7.80 m,含煤系数%其中可采煤层2层,为1煤层和2煤层,平均可采厚度4.78 m,可采含煤系数%太原组含煤14层,煤层平均厚度10.76m,含煤系数为% 其中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3层,为6、& 9煤层,平均厚度4.31 m,可采含煤系数%均匀分布在本组中、下部。

大沟煤矿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大沟煤矿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大沟煤矿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完整正式规范)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大沟煤矿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根据富源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工作要求及县煤炭工业局20__年总体工作思路, 为认真落实本矿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完善矿井主要生产系统及辅助安全生产系统, 改进采煤方法和工艺, 强化矿井瓦斯治理工作, 力争在20__年内达到省二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 从根本上改善矿井安全生产条件, 杜绝和减少矿井重大安全隐患, 增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 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 结合本矿实际, 编制本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煤矿基本情况(一)交通位置。

大沟煤矿位于富源县城东南部平距20公里, 距县城公路里程50公里, 属富源县大河镇恩乐村委会管辖, 富源县城每天班车往返大河、恩乐直达矿区, 矿区有简易公路15公里至贵州-火铺-富源(320国道)距曲靖85公里, 北西有贵昆铁路支线, 交通较为方便。

(二)矿井范围。

矿井开采范围处于扒弓矿区中段南部, 走向长约0.98Km, 倾向宽约0.8Km, 开采面积0.7443Km2。

(三)开采煤层及储量。

矿井设计可采煤层六层, 即C7、C9、C13、C15、C16、C19煤层, 经国土资源部门核实资源总量328.89万吨, 计算工业储量328.89万吨、可采储量244.19万吨。

(四)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核定生产能力。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 核定生产能力6万吨/年。

(五)矿井建设情况。

大沟煤矿于1997年3月开工建设, 1998年6月通过验收投产。

矿井通风、供电、排水、提升运输、安全监控、通讯及瓦斯抽放等系统基本完善, 运行正常。

(六)组织机构。

煤矿设法人1人、矿长1人;设安全副矿长、总工程师、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技术副矿长各1人, 均经云南省安培中心培训, 并取得资格证书;配有采矿、通风、机电、地测技术人员各1人;配有瓦斯检查员、安全员、放炮员等特殊工种人员48人。

瓦斯抽采达标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

瓦斯抽采达标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

瓦斯抽采达标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 引言在矿山生产中,瓦斯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气体,有效地进行瓦斯抽采是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

202工作面抽采达标工艺方案设计

202工作面抽采达标工艺方案设计

山西和顺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202工作面抽采达标工艺方案设计编制人:张培齐编制单位:通防部2012年2月5日安全技术方案签批意见书措施名称:202工作面抽采达标工艺设计方案签批人员签字:通防部:年月日地测部:年月日机电部:年月日技术部:年月日安监处:年月日采煤副总:年月日通防副总:年月日总工程师:年月日签批意见:一、202工作面概况1、工作面位置工作面位置及周边关系见表1。

表1 工作面位置及周边关系表煤层名称15#煤开采水平+1150m水平埋深(m)329~465397工作面编号202工作面地面标高(m)+1455~+1673+1564井下标高(m)+1100~+1160+1130走向长(m)1219m 煤厚(m) 3.78m 面长(m)202m地面位置本工作面位于天池矿风井西部,天池寺东北。

四周采掘情况本工作面南东为201工作面(已回采完毕),南西为天池寺保护煤柱(靠近矿井边界保护煤柱),北西为203工作面(设计),北东为二采区回风下山。

对地面的影响本工作面地面为丘陵山地,无地面设施影响。

2、煤层赋存特征15#煤,性脆,易碎,以亮煤、镜煤为主,其次为暗煤,丝炭少量。

含有黄铁矿晶粒,结构简单,具条带状结构,层状构造;工作面内煤层产状变化不大;工作面内存在2个较大范围薄煤区,面积分别为101292m、9852m2。

薄煤区内煤层走向极不稳定,煤层缺失、薄厚变化无规律,对回采有较大影响。

15煤正常煤层普氏硬度系数f=2~4.15,煤中局部含有软分层,普氏硬度系数f=0.17~1。

煤层倾角:1~10°,平均为5.5°。

3、地质构造202工作面地质构造见表2。

表2 工作面煤层顶底板条件顶、底板名称岩石名称厚度(m)岩性特征老顶K2石灰岩4.10~6.465.0深灰色,裂隙发育并被方解石脉充填,略含砂质,较硬,f=15。

直接顶中细粒砂岩或泥岩3.10~6.394.75中砂岩,灰白色,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分选磨圆较好,钙质胶结,f=6~9;局部相变为泥岩。

抽采达标工艺方案设计(瓦斯抽采达标工艺方案)

抽采达标工艺方案设计(瓦斯抽采达标工艺方案)

瓦斯抽采达标工艺方案会审签名表矿井会审签名:公司会审签名:目录编制依据 (2)1 井田概况 (3)1.1交通位置 (3)1.2自然地理 (3)1.3煤炭储量 (3)1.4矿井生产情况 (4)2 矿井通风方式及瓦斯情况 (4)2.3煤层瓦斯基础参数 (5)3 组织机构及职责 (6)3.1抽采达标工作领导机构 (6)3.2认真落实各级人员的责任制 (6)4 区域性“四位一体”的综合防突措施 (7)4.1区域性预测方法 (7)4.2区域性防突措施 (10)4.3区域性措施效果检验 (14)4.4区域性验证的方法 (17)5区域性抽采设计要求和方法 (19)5.1抽放半径的选取 (19)5.2区域抽采设计要求 (19)6钻孔施工和封孔的技术要求及方法 (20)6.1钻孔施工的技术要求及方法 (20)6.2封孔的技术要求及方法 (21)7管路连接的技术要求 (21)7.1瓦斯抽放管管径计算及管材选择 (21)7.2.管路敷设及附属装置 (22)7.3矿井抽放瓦斯系统主要附属设施 (24)8钻孔施工的安全措施 (26)8.1施工前准备工作 (26)8.2钻孔施工注意事项 (26)8.3使用钻机机动卸钻杆注意事项 (29)8.4通风及瓦斯、防尘管理要求 (29)8.5机电管理方面 (29)8.6斜巷挪移钻机注意事项 (30)编制依据一、概况煤矿位于,行政区划隶属市,生产能力为15万t/a。

主要开采6#煤层,随着矿井深部采区开采,矿井开采强度的不断增加,矿井瓦斯涌出量也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煤与瓦斯突出问题对安全生产构成威胁越来越严重。

针对煤矿瓦斯问题,为确保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特编制此抽采达标工艺方案设计。

通过对本煤层的瓦斯进行综合抽放,消除瓦斯突出危险,降低工作面回风流及上隅角中的瓦斯涌出量,确保矿井安全开采。

二、任务来源根据《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第四章第十八条,通过对矿井通风瓦斯资料的收集、现场调研、实地考察及对矿井生产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方案比较,编制抽采达标工艺方案设计。

最新煤矿瓦斯抽采达标中长期规划

最新煤矿瓦斯抽采达标中长期规划

xxxx矿业有限公司xxxx煤矿瓦斯抽采达标规划目录第一章矿井基本情况 (3)一、矿山交通位置、矿界范围 (3)二、矿区地质特征 (4)(一)煤层 (4)三、瓦斯、煤尘爆炸性和煤的自燃倾向性 (4)1、瓦斯 (6)2、煤与瓦斯突出 (6)3、煤的自燃倾向性 (6)四、开拓、通风方式 (7)五、矿井防灭火系统 (7)六、监控、人员定位系统 (7)第二章治理瓦斯的指导方针 (8)第一节、指导思想 (8)第二节、瓦斯治理的基本原则 (8)第三节、工作目标 (9)第四节、瓦斯治理组织管理机构及岗位责任制 (10)一、瓦斯治理组织管理机构 (10)二、瓦斯治理小组岗位责任制及瓦斯治理小组组长的职责10三、瓦斯治理小组成员的职责 (11)第五节瓦斯具体治理措施 (12)一、强化培训,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12)二、认真落实矿井通风管理规划,完善矿井测风制度 (13)三、狠抓瓦斯巡回检查制度的落实 (13)四、严格执行排放瓦斯和巷道贯通的分级管理制度 (14)五、加强掘进工作面通风瓦斯管理 (14)六、加强工作面瓦斯管理 (15)七、加强瓦斯抽放管理 (15)八、进一步加强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用 (16)九、进一步加大装备投入 (17)十、建立健全领导组织机构,完善瓦斯治理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 (17)十一、完善、落实瓦斯治理规章制度 (18)十二、强化监督检查 (18)第三章瓦斯治理具体规划 (18)一、工作要求 (18)二、矿井中长期采掘规划:(2014年——2016年) (19)(1)掘进区域规划 (19)(2)回采区域规划 (19)三、矿井中长期主要采掘工作情况分析 (20)四、2016年——2018年瓦斯治理规划 (20)五、瓦斯再利用系统 (21)六、设备投入资金计划 (21)七、附表: (21)瓦斯抽采达标规划瓦斯治理整体工作必须常抓不懈,明确以通风、抽放为主,监测、监控为辅,做到标本兼治。

对于抓出来的成果必须做到抓出一点,巩固一点,瓦斯治理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实施计划稳扎稳打、稳步提高,坚决杜绝瓦斯治理成果出现滑坡、反弹现象。

煤矿瓦斯抽采设计概要

煤矿瓦斯抽采设计概要

富源县大河镇大沟煤矿瓦斯抽采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曲靖市煤炭设计研究院二〇一二年三月富源县大河镇大沟煤矿瓦斯抽采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工程编号:SC201210矿井设计生产能力:6万t/a抽采工程规模:2.04m3/min项目负责:总工程师:院长:曲靖市煤炭设计研究院二〇一二年三月参加设计人员目录前言第一章矿井概况 (1第一节井田概况 (1第二节煤层赋存情况 (2第三节地质构造情况 (9第四节矿井开拓与开采 (9第五节矿井开采技术条件 (11 第二章瓦斯抽采设计参数 (19 第一节煤层瓦斯基本参数 (19第二节矿井瓦斯储量 (19第三节瓦斯可抽量 (20第四节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 (22第五节瓦斯抽采必要性分析 (36第三章瓦斯抽采方法 (41第一节瓦斯来源分析 (41第二节瓦斯抽采参数的确定 (41第三节瓦斯抽采方法选择 (42第四节矿井瓦斯抽采布置 (44第五节钻孔施工设备选型及检测仪器仪表配置 (52 第六节封孔方式、材料及封孔工艺 (53第七节瓦斯抽采效果预计 (54第八节矿井瓦斯抽采设计规模及服务年限 (58第四章瓦斯抽采系统选择、计算及设备选型 (59 第一节抽采管路系统选择、计算 (591第二节抽采管路附属装置及设施 (64第三节抽采设备选型 (66第四节瓦斯抽采泵房附属装置及设施 (74第五章瓦斯利用 (76第一节瓦斯利用途径 (76第二节瓦斯利用方案 (77第六章地面工程 (78第一节瓦斯抽采泵站总平面布置 (78 第二节瓦斯抽采泵站建筑 (79第三节设备安装及管网布置 (81第四节给、排水及消防 (82第五节通风 (88第七章供电及通讯 (89第一节抽采站配电及照明 (89第二节抽采站通信 (91第八章瓦斯抽采监测及控制 (92第一节抽采监测设计内容 (92第二节抽采监测系统设计总体方案 (92 第三节抽采监测系统设计 (93第九章环境保护 (96第一节瓦斯抽采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96 第二节污染防治措施 (96第三节瓦斯抽采泵站绿化 (97第十章瓦斯抽采组织管理及安全措施 (98第一节组织管理 (98第二节安全措施 (982第三节预防性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防突措施 (100第十一章技术经济 (104第一节劳动定员 (104第二节投资概算 (104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07附件:1、《机电设备材料清册》;2、《概算书》。

矿井抽采达标工艺方案设计

矿井抽采达标工艺方案设计

矿井抽采达标工艺方案设计第一章矿井概况一、交通位置山西金业煤焦化集团有限公司古交原相煤矿位于山西省古交市原相村以东,距古交市区约14km,古交至太原既有太(原)~古(交)~岚(县)铁路,又有太佳公路相连,铁路里程54km,公路里程49km。

矿区内自古交沿原平川至清徐、交城均有公路相通,交通方便。

二、矿区地质构造本区位于吕梁山脉中段东翼,地势南高北低,最高点在井田南部麻沿岭标高,最低点在井田北部原平川河谷,标高1235m,最大相对高差。

井田内沟谷纵横,切割剧烈,地形复杂,山顶黄土广布,沟谷两侧基岩裸露,属剥蚀侵蚀中山地貌,间有山间宽谷地貌。

三、矿区地层原相井田位于太原西山煤田马兰向斜西翼,井田内主要褶曲构造为马兰向斜和深且沟背斜,受其控制,地层总体走向NNW~NWW,与褶曲轴基线平行,倾角平缓,一般我矿区内主要可采煤层是山西组的02#、2#和太原组的10# 、11#煤层,现将可采煤层分述如下:1A、02#煤层位于山西组上部,K4砂岩之下。

煤层厚0. 50~,平均l. 64m,属薄~中厚煤层,不含或含1~2夹矸,顶板主要为泥岩及砂质泥岩,底板多为泥岩及粉砂岩。

02号煤层与下伏的03号煤层在井田西北部大面积合并为一层,统称02号煤层,一般含一层层位较稳定的夹石,夹石多为泥岩或砂质泥岩,上分层即02号煤层,下分层即03号煤层。

在井田的西北部为合并区,煤层厚度最大,向东南逐渐分叉变薄。

煤层厚度也从1号孔的,向东南角的P18号孔逐渐变薄为,变化规律比较明显。

本煤层在井田内属大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

B、2#煤层:位于山西组中部,上距02号煤层~,平均,煤层厚度~,平均,属中厚煤层,一般不含夹石。

厚煤带在井田的东北部的2、8、ll号孔附近,向东北、西南、南部逐渐变薄,但到西南角的7、P17号孔又有变厚的趋势。

顶板多为粉砂岩及砂质泥岩,底板多为砂质泥岩及粉砂岩。

本煤层属全井田可采的稳定煤层。

C、4#煤:位于北岔沟(K3)砂岩之上,有时以其为直接底板,上距2号煤层~,平均,问距变化较大,煤层厚度0~,平均,属薄煤层,厚度变化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沟煤矿抽采达标工艺项目设计方案大沟煤矿抽采达标工艺项目设计方案1 井田概况1.1 交通位置大沟煤矿位于富源县城东南部平距20km,距县城公路里程50km,隶属富源县大河镇恩乐村民委员会管辖。

富源县城每天有班车往返于大河、恩乐,恩乐有简易公路直达矿区,另矿区有简易公路15km至贵州火铺—富源(320国道),距曲靖85km。

北西有贵昆铁路支线,交通尚属方便。

详见交通位置图。

云南省富源县大沟煤矿交通位置图1.2 自然地理1.2.1 地形与地貌特征大沟煤矿属低至高中山地貌,最高海拔位于矿区北东部,高程2141.10m,最低海拔位于矿区西部沟谷,高程1960m,相对高差181.10m,地势南北走向,矿区北东部地势高,西南部地势低。

区内植被稀疏,灌木丛零星分布。

矿区气候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的过渡类型,每年12月至次年3月为霜冻期,6—10月为雨季,年降雨量890—1100mm,最高气温34.9℃,最低气温-11℃,年平均气温13.7℃,2—3月为风季,最大风速15m/s,一般3—6m/s,多为东南风。

区内居民以汉族为主,少量彝族、苗族,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荞麦、玉米、洋芋等。

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主,工业主要以煤为主,富余劳动力充足。

矿区位于乌蒙山东南缘,处于滇黔两省交界处,属构造侵蚀低至高中山地貌。

最高海拔位于矿区北东部山顶,高程2141.10m,最低海拔位于矿区南部沟谷,高程1951.3m,相对高差189.80m,地势总体北高南低,矿区北东部地势高,西南部地势低。

区内植被覆盖率较差,在坡耕地大面积分布地段稀疏,且大部分为丛生灌木,在村庄、冲沟等地形低洼地段植被覆盖相对较好。

地表水体不发育,仅有山沟小溪、自然排泄良好。

1.2.2 水文矿区最高海拔标高在矿区北东部,海拔2141.1m。

最低标高在矿区南部冲沟,约为1951.3m,相对高差189.3m,一般标高在1970m-2000m,总体地形北东部高、南西部低。

区内地形高差较大, 切割较深,起伏不平,沟谷发育,有利于地表迳流排泄;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条件差。

矿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仅在矿区中南部焦煤场及井口往南有一季节性小溪,对矿山煤层开采影响不大。

矿区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类型,断层的透水性略大于围岩。

地层的富水性较弱,大气降水是本矿井的主要充水来源,浅部因小窑开采后采空区积水多年未排放,可成为目前矿井的常年补给源。

经矿山多年开采情况分析,矿井正常涌水量30m3/h,雨季涌水量为50m3/h,(该涌水量由矿山提供)。

综上所述,矿区内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中等,断层的导水性及地层的富水性都较弱,地表水不发育,地形相对较陡,自然排泄条件较好,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因此该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

1.2.3 气象与地震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附录A.0.22条划分,区内抗震设防基本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未来建筑物应按7烈度设防。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准地台(I1),滇东台褶带(I2),曲靖台褶束(I34)的东南部。

在区域上夹持于富源—弥勒大断裂,营上—阿岗大断裂之间。

据富源县1965年1月开始对地震统计,共发生2.0—2.9级地震32次,3.0—3.9级地震13次,4.0—4.9级地震2次,从小震活动分析认为:富源县自1965年的40年中未发生过5级地震。

表明矿区及周边区域属较稳定区。

1.2.4 电源情况采用双回路供电,一回路电源来自大河35/10Kv变电站826开关。

二回路来自大河35/10Kv变电站811开关。

矿井同时配有2台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

1.2.5 水源情况大沟供水由矿区防尘水池引入管线。

1.3 井田境界及煤炭储量1.3.1 井田境界大沟煤矿井该矿采矿许可证核定矿区范围由9个拐点坐标圈定,矿区面积0.7443Km2,开采深度2065m—1780m,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4° 23′55″—104°24′38″,北纬25°32′15″—25°32′42″。

1.3.2 煤炭储量经核实,采矿许可证范围内2065—1780m占用资源储量662.84万吨,消耗资源储量255.26万吨。

保有资源储量(122b+333 )407.58万吨(其中122b资源量145.28万吨,333资源量262.30万吨)。

采矿许可证平面范围内1780m标高以下占用333类资源储量272.92万吨。

1.4 矿井地质与煤层赋存1.4.1 矿井地层在矿区区范围内,出露地层自上而下有:第四系、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第一段、三叠系下统卡以头组、二叠系上统长兴组及二叠系上统龙潭组。

矿区内地层为总体走向北东向,倾向北西,倾角11~35度的单斜构造。

(一)第四系(Q)由坡积物、残积物、冲积物和耕植土所组成,多为岩块、砂、砾和粘土堆积,零星分布于沟谷、凹地及大沟煤矿炼焦场地,厚度0~10m。

(二)飞仙关组第一段(T1f1)岩性以灰紫色、紫红色薄层状泥岩为主,并与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呈互层状产出。

泥岩中富含蠕虫状方解石为特征,该段地层矿区内出露不全,出露地层厚度大于90米。

与下伏地层卡以头组(T1k)呈整合接触。

(三)三叠系下统卡以头组(T1k)地层厚度70-120m,一般90m,下部为灰色、灰绿色薄—中厚层状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含多量叶肢介动物化石,上部为灰色、黄灰色薄—中厚层状粉砂岩,夹少量中厚层状灰色细砂岩,基本不含化石,与下伏地层长兴组呈整合接触。

(四)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上至M1煤层顶界,下至M7煤层顶板,地层厚度75.00-129.10m,平均89.88m,岩性为灰色,黄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细砂岩、泥岩及少量似层状、透镜状菱铁岩及煤层组成。

含煤7-10层,局部可采煤层一层,即M3煤层。

与下伏地层龙潭组(P2l)呈整合接触。

(五)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主要为陆相沼泽—湖泊相含煤沉积、岩性为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细砂岩、泥岩、菱铁岩及煤层组成,地层厚度170.30-200.59m,平均195.50m,含大羽羊齿状化石,含煤28—50层,煤层总厚度33.75m,含煤系数为17.26%,煤层编号的有M1—M24,根据含煤特征,岩石类型及标志层、将龙潭组自下上而分为二段。

1、龙潭组第二段(P2l2):上至M7煤层顶板,下至M16煤层顶板,地层厚度约69.00-107.84m,平均71.30m。

岩性为灰色薄层状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组成,含薄层状、似层状菱铁岩。

含煤7-20层,矿区内含可采煤层四层,即M7、M9、M13、M15煤层。

2、龙潭组第一段(P2l1):上至M16煤层顶板,下至玄武岩顶界,地层厚度约71.76-97.85m,平均72.10m。

岩性主要为浅灰、灰黑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细砂岩及煤层组成。

含较多星点状,结核状黄铁矿,含煤9—12层,其中可采煤层二层,根据主斜井所揭露的M16煤层以下的地质特征与邻近矿区对比,将两层可采煤层对比为M16、M19煤层。

与下伏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呈假整合接触。

(本矿区内P2l1地表未出露)1.4.2 地质构造矿区位于杨梅山—小达村南北向断层与北西向次级断层夹持的三角断块中,矿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在矿区内发现断层5条,即F1、F2、F3、F4、F5,其中F1、F2、F3为正断层,F4、F5为逆断层。

矿区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类型。

(一)断层F1正断层:位于矿区中部,区内走向长度大于840m,断层走向北北东,倾向北西,倾角70°,断距110m,在地表断层下盘M7煤层与断层上盘(T1k)中下部地层呈断层接触。

F2正断层:位于矿区中部,区内走向长度大于640m,南北向贯穿整个矿区,断层走向近似南北向,倾向西,倾角76°,落差40m左右。

F3正断层:位于矿区中东部分,断层走向北北东,倾向北西,倾角65°,断层落差15m,区内走向长度大于600m,南端被F4走向逆断层所切断,并有一定位移。

F4逆断层:位于矿区东南部,断层走向近似东西向,倾向北,倾角48°,断层落差20m,在地表M7下部地层重复约20m,将F3、F5断层切割并发生位移,对M13煤层影响较大。

F5逆断层:位于矿区东部,断层走向近似南北向,倾向西,倾角46°,断层落差8m,断层影响深度P2c至M13煤层,往下逐渐变小。

综上所述,核实区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类型1.4.3 煤层及煤质1、煤层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及长兴组(P2c)。

(1)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上至M1煤层顶界,下至M7煤层顶板,地层平均厚度89.88m,含煤7-10层,煤层总厚度4.89m,含煤系数为5.44%。

含局部可采煤层一层,M3煤层。

(2)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第二段(P2l2)上至M7煤层顶板,下至M16煤层顶板,该段地层厚度平均71.30米,含煤9层,煤层总厚度9.60m,含煤系数13.46%。

含可采煤层4层,即M7、M9、M13、M15煤层;局部可采煤层2层,即M8、M11煤层。

其余均为不可采煤层。

(3) 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第一段(P2l1)上至M16煤层顶板,下至峨嵋山玄武岩组(P2β,)地层平均厚度约为72.10m,含煤9-12层,煤层总厚度7.17m,含煤系数9.94%。

三含可采煤层2层,即M16、M19煤层,局部可采煤层3层,即M21、M22、M24煤层。

2、煤层对比该矿区煤层多,但可采煤层仅有6层。

煤层对比主要运用煤层结构、煤层夹矸、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煤层间距等标志进行综合对比。

经矿山多年开采证实煤层对比可靠。

对比可靠的有M5、M7、M9、M13、M15、M16、M19煤层,对比较可靠的有M3、M8、M11 、M24煤层。

3、主要可采煤层M7煤层:位于龙潭组第二段(P2l2)顶部,煤层厚度1.40~2.30m,代表性结构为1.22(0.03)1.05m,为黑色块状、粉状半暗~半亮型煤,属全区稳定可采煤层。

夹矸为棕灰色细晶质高岭石泥岩。

顶板为泥质粉砂岩夹似层状菱铁岩,底板为灰色泥质粉砂岩,伪底为0.18m泥岩。

M9煤层:上距M7煤层26.76m,煤层厚度1.60~2.73m,代表性煤层结构为0.70(0.03)1.02m,为黑色粉状、鳞片状、碎块状半亮型煤,夹矸为褐色高岭石泥岩,全区稳定可采煤层。

顶板为厚3.46m灰色细砂岩夹多量似层状菱铁岩,伪底1.06m为灰色泥岩。

M13煤层:上距M9煤层27.84m,煤层结构0.50(0.03)0.60m,为黑色粉状、鳞片状半暗—半光亮型煤,夹矸为灰色泥岩,全区可采稳定煤层。

顶板为灰色中厚层状粉砂岩,底板为灰色泥岩夹似层状菱铁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