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医综合针灸学(经络总论)模拟试卷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中医综合针灸学(经络总论)模拟试卷2
(总分:7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14,分数:28.00)
1.经外奇穴是指
A.经脉以外的穴位
B.经穴以外的穴位
C.经穴以外有定名、有定位的穴位√
D.十二经脉以外有定名、有定位的穴位
奇穴,指既有一定的穴名,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列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又称“经外奇穴”。这些腧穴主治范围单纯局限,对某些病证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奇穴与经络系统有一定联系,有一部分也列入了经穴。故选C。
2.任督二脉腧穴都可以治疗
A.热病
B.头面病
C.前阴病
D.妇科病√
任脉能回阳、固脱、有强壮作用,督脉主治中风、昏迷、热病、头面病。同时任督二脉都能治疗神志病、脏腑病、妇科病。
3.腋前纹头至肘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A.9寸√
B.12寸
C.8寸
D.16寸
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平肘尖)9寸,用于确定上臂部的纵向距离。
4.骨度分寸为6寸的是
A.两乳之间
B.两肩胛内缘之间√
C.两肩胛冈之间
D.两肩胛下角之间
肩胛骨内缘(近脊柱侧点)至后正中线3寸,用于确定腰背部经穴的横向距离,所以两侧肩胛骨内缘的距离就是6寸。
5.臀横纹至胭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A.19寸
B.12寸
C.14寸√
D.16寸
臀沟至胭横纹14寸。
6.全身经穴数目是
A.359
B.365
C.349
D.362 √
十四经穴是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上的腧穴。该类腧穴具有主治本经病证的共同作用,而归纳于十四经系统中,简称“经穴”。它们是腧穴的主要部分,现共有361个。
7.手三阴经腧穴主治病症相同的是
A.腹部病
B.胸部病√
C.神志病
D.肺病
手太阴肺经主治肺、喉疾病,手厥阴心包经主治心、胃病,手少阴心经主治心病。同时心包经、心经都能治疗神志病;手三阴经都能治胸部疾病。
8.十二经脉是结合哪些内容来命名的
A.脏腑、阴阳、五行
B.脏腑、手足、阴阳√
C.脏腑、手足、五行
D.手足、五行、阴阳
十二经脉的名称中包含了脏腑、手足、阴阳三个信息。
9.足少阴经与手厥阴经交接于
A.心中
B.胸中√
C.肺中
D.腹中
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阳心包经在胸中交接。
10.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阴心经可以共同主治
A.神志病√
B.热病
C.目病
D.耳病
手厥阴心包经主治心、胃病,手少阴心经主治心病,同时心包经、心经都能治疗神志病,手三阴经都能治胸部疾病。
11.手少阳三焦经与手太阳小肠经可以共同主治
A.神志病
B.热病
C.目病√
D.脾胃病
手少阳三焦经主治侧头、胁肋病,手太阳小肠经主治后头、肩胛、神志病,同时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太阳小肠经都能治疗目病、耳病。
12.髌底至髌尖的骨度分寸为
A.1寸
B.1.5寸
C.2寸√
D.3寸
髌底至髌尖为直寸,其距离为2寸。
13.手阳明大肠经一般不治疗
A.前头病
B.口鼻病
C.齿病
D.胸部病√
手阳明大肠经主治前头、鼻、口、齿病,手三阳经都能治疗咽喉病、热病。其中没有胸部病。
14.胫骨内侧髁至内髁尖为
A.12寸
B.13寸√
C.14寸
D.15寸
胫骨内侧髁下方至内髁尖13寸,用于确定下肢内侧足三阴经穴的纵向距离。
二、 B1型题(总题数:6,分数:24.00)
A.18寸 B.12寸 C.14寸 D.16寸(分数:4.00)
(1).腘横纹至外踝尖的骨度分寸是
A.
B.
C.
D. √
(2).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是
A. √
B.
C.
D.
胭横纹至外髁尖16寸,用于确定下肢外后侧足三阳经穴的纵向距离。曲骨穴(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18寸,用于确定下肢内侧足三阴经穴的纵向距离。
A.前头痛 B.后头痛 C.侧头痛 D.巅顶痛(分数:4.00)
(1).足阳明胃经可以治疗
A. √
B.
C.
D.
(2).足少阳胆经可以治疗
A.
B.
C. √
D.
足阳明胃经主治前头、口齿、咽喉病、胃肠病,足少阳胆经主治侧头、耳病、胁肋病,同时足三阳经都能治疗眼病、神志病、热病。
A.前头痛 B.后头痛 C.侧头痛 D.巅顶痛(分数:4.00)
(1).足太阳膀胱经可以治疗
A.
B. √
C.
D.
(2).足厥阴肝经可以治疗
A.
B.
C.
D. √
足太阳膀胱经主治后头、背腰病(背俞并治脏腑病),足厥阴肝经主治肝病及巅顶痛。
A.8寸 B.9寸 C.12寸 D.16寸(分数:4.00)
(1).胸剑结合中点(歧骨)至脐中为
A. √
B.
C.
D.
(2).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为
A.
B.
C. √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