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好学校”祁阳七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蓦然回首,祁阳七中更辉煌
——记转型办学后的祁阳七中
“立校之本在质量,强校之路在特色。
”走进祁阳七中,一副抢眼的标语映入眼帘,这是祁阳七中人铮铮的誓言,也是祁阳七中全体师生矢志不移的信念。
创建于1959年的祁阳七中,曾是县属普通高中,有近60年的办学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毕业的学生遍及全国。
校园面积138亩,教学、运动、生活三区的布局合理科学,环境幽雅,校在林中,楼在树中,人在画中,一年四季生机盎然。
从2011年下期起,学校转型为县教育局直属寄宿制重点初中,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伊始,就明确了“一年有起色,两年创特色,三年更出色”的办学思路,和“读书做人同等,成才成人并重”的办学理念,重视德育工作,狠抓养成教育,教育教学实行精细化管理,大力推行教改教研,转型办学两年来,办出了鲜明特色,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祁阳七中的再次辉煌。
一、乡村初中的风景线
转型后,有原高中的设备设施做基础,学校的办学条件可谓在全县初级中学中首屈一指。
2012年下期,乘着合格学校建设的东风,学校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花费百万余元添置设备设施,改造维修水电线管,翻新装修楼堂馆舍。
整饬一新后的学校,现代化的实验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阅览室、美术音乐体育室内活动室等一应俱全。
教学仪器价值增加到150余万元,图书馆藏书达6万多册。
翻修好的男女生公寓,可入住2000名以上寄宿学生,每间寝室都设有卫生间、洗漱间,设施设计人性合理,每栋楼还装有空气源热水系统,能随时供应热水,学生生活方便舒适。
1000余平方米的学生食堂
和厨房设施齐全,清洁卫生,师生就餐舒适放心。
去年下期又投资20多万元,更新了教室中使用的多媒体每个教师都配备了电脑,为教学教改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还争取上级配套资金30多万元,新建了功能俱全的青少年宫一座,高标准配置了10个现代化的功能室,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之余,可以训练其他能力,提高综合素养。
“拥有宽敞的校园、优美的环境、完备的教学和生活设施,祁阳七中的办学条件堪称完美。
”市合格学校检查领导小组组长如是评价学校。
二、文明学生的摇篮
“祁阳七中的学生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不简单!”每一位来我们学校指导工作的领导和老师都有此感。
走在祁阳七中的校园里,空气清新,阳光和煦,见不到一片垃圾,听不到一句脏话,遇到的是一张张精神饱满的青春面孔……一切是那样和谐,那样温馨,这都得益于学校重视德育工作。
为了抓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细致科学的管理制度,构建了一套由学校领导牵头、政教处主抓、班主任主管、学生会团委会协管的学生管理体系,各部门既各司其职,又默契配合,对在校学生实行无缝管理,全校师生共同营造了风清气正、温馨和谐的校风,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群众的高度赞扬。
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每学期都安排了一系列德育主题月活动,打出一套套漂亮的德育组合拳。
今年二月份的学生风纪纠察评比活动,三月份文明礼貌教育活动,四月份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五月份前途理想教育活动,六月份诚信考试主题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明是非,有行动,见成效,成习惯。
除了利用班会和每天的读报课时间进行教育外,还设立了文明监督岗、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对学生在校的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进行无间隙的监管金和督促,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
通过教育、熏陶和督促,全体同学们养成了讲文明,讲诚信,讲卫生,讲安全的好习惯,形
成了知感恩,重诚信,扬正气,有爱心的精神风貌。
见到师长主动问好,遇到苦难有人积极帮助,拾金不昧主动找寻失主的等好人好现象层出不穷。
祁阳七中是文明孕育的摇篮,更是当代初中德育工作的一面旗帜!
三、留守孩子的乐园
针对当前农村留守孩子多,家庭教育缺位严重,社会教育软弱的现状,省级骨干教师石献忠校长反复强调“读书做人同等,成才成人并重”这个理念,力争用负责任的学校教育,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减少社会不良教育的负面影响。
在学校教学管理中既重视优等生的拔高,又重视后进生的补短,既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提高,能力全面发展,更重视学生情感的抚慰和做人道理的熏陶。
学校按照高中管理模式,实行封闭式寄宿制管理,每月放月假一次,在周末的两天中,充分利用青少年宫等优质教育资源,开办了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篮球乒乓球和基础知识强化班等社团兴趣小组,尊重学生的意愿和兴趣,坚持绝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原则,让学生自主选择社团小组,由专职教师科学指导活动和练习,这样既有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又减少学生周末上学放学来回奔波的劳累,更减轻家长们家庭教育的负担,特别是解决了留守孩子的周末教育问题。
2012年获祁阳县中学生艺术节一等奖的《心的呼唤》节目,真实再现了对留守学生关爱的感人情景,多次被县里调演,一次次打动观众,获得上级领导的好评。
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不辍学,特别是让少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安心学习,学校于2013年上期成立了“阳光爱心基金助学会”,通过多方联系和筹措,各届校友、社会爱心人士、全校师生和学生家长等慷慨解囊,基金会共收到3万多元的爱心基金,经过认真研究,出台了基金管理制度,明确了资金的来源和管理使用办法。
初二年级20班李荣福同学,父亲残疾,母亲精神有问题,每学期的生活费都成问题,“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时常牵挂家庭和父
母,学习难以安心。
学校领导和班主任了解此情况后,每学期帮助他从基金会中申请生活补助1000元,还尽力帮助联系民政部门的救助资金予以帮扶,解决他学习的后顾之忧。
三个学期来,学校“阳光爱心基金会”共支助了30多名学生,支助资金2万余元,有力地保护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此外,每学期召开一届开家长会,成立了新一届家长委员会,构建了家校协同教育的有效平台,将学校教育延伸到了家庭和社会,确保了教育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四、教学教改的沃土
“人才的标准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能力的提升”学校校长石献忠的话语掷地有声,转型办学伊始,学校就积极摸索推行“高效能力课堂”教学改革,经过近两年的精雕细琢,高效能力课堂模式日臻完善,教师们上课得心应手,轻松自如;同学们学得快乐轻松,知识积累更加丰富,各种能力得到切实锻炼和提高。
教改以来,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教学比赛,捷报频传,收获颇丰。
李硕、邓仕桂、刘力华和唐中华等老师共获市一等奖5人次,二等奖3人次;黄海燕、刘力华、付平和蒋艳等老师分别获得了祁阳县化学、英语、语文和数学公开课比赛的一二等奖9人次。
学校的教改事迹,还受到县里领导的特别关注,祁阳电视台2013年5月9日和10日连续两晚,在祁阳新闻中,以《转型中升级,“湘南名校”初具雏形》为题,对我校的办学成绩予以专题报道,在全县上下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在2013年全县教改学校评比中,我校被评为全县教改一等奖。
为打破双语教学对教学质量提高的束缚,我校下大力气打造“双语特色学校”,有计划地开展了国学经典诵读、课前诵读或小段阅读、汉字基本功比赛、两语默写比赛、演讲比赛、英语口语交际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切实有
效地培养了同学们的双语学习兴趣,提高了双语的成绩。
在去年下期期末考试中,初一学生“双语”平均分双双超过100分,远远超过同级同类学校。
学校在教学管理中,始终坚持精细化管理,重视教学质量的提升,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教育教学质量有了快速的提高,在全县上下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关注。
在2013年下学期期末全县初三教学质量检测考试中,学校总体评价名列全县第三名,与初一入校时的总体成绩相比较,有了跨越性的进步;初二学生在全县生地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考试中,平均分、合格率和优秀率全都荣获全县第二名。
初一学生更是不甘示弱,成绩来势喜人,去年期末考试全科总分600分以上的有180多人。
在去年11月份举行的全县中学生运动会上,我校代表队首次参加比赛,共获得4块银牌,5枚铜牌的好成绩,获得男子团体总分第七名等。
两年多的努力,得到的是一所校风严、教风正、学风好、成绩优秀的祁阳七中,是上级部门的高度肯定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祁阳七中逐步走向辉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校转型办学已成功,学校的各项工作正在积极稳妥地推进,我们更有信心和能力使学校的管理工作进一步精细化,规范化和高效化。
“搞好转型,创建特色,打造品牌,办出精品”是我们全体教职员工的共识,全校师生一定会群策群力,奋力拼搏,以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办学理念,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学校管理,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全力打造学校的教育品牌,实现“湘南初中名校”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