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作品分析在舞蹈编导教学中的作用
大一舞蹈编导知识点
![大一舞蹈编导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a956f55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11.png)
大一舞蹈编导知识点舞蹈编导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专业课程,对于大一学生来说,是建立起对舞蹈创作和指导的基础知识的重要学习阶段。
本文将介绍大一舞蹈编导的知识点,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
1. 舞蹈编导的定义和作用舞蹈编导是指将舞蹈动作、形态、意象和音乐等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具有艺术表现力的舞蹈作品的过程。
舞蹈编导既是一个创作的过程,也是一个指导的过程。
通过舞蹈编导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能提高他们对舞蹈表演艺术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舞蹈编导的基本要素舞蹈编导的基本要素包括舞蹈动作、舞蹈形态、舞蹈意象和舞蹈音乐。
其中,舞蹈动作是舞蹈作品中最基本的要素,它是通过人体的肢体动作来表达舞蹈的内容和情感。
舞蹈形态则是指舞蹈作品的结构和形式,包括舞蹈的套路和组织形式。
舞蹈意象是指舞蹈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它通过舞蹈动作和形态的组合来传达给观众。
舞蹈音乐是舞蹈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给舞蹈作品增加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3. 舞蹈编导的创作过程舞蹈编导的创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创意阶段、策划阶段、编排阶段和排练阶段。
在创意阶段,编导者需要通过思考和灵感的激发来构思舞蹈作品的主题和风格。
在策划阶段,编导者需要确定舞蹈作品的场地、演出时间、演员人选等基本要素。
在编排阶段,编导者将舞蹈动作和形态与舞蹈意象和音乐进行有机地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舞蹈作品。
在排练阶段,编导者需要与演员进行反复排练,并不断完善和调整舞蹈作品。
4. 舞蹈编导的技巧和方法舞蹈编导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来提高创作和指导的效果。
首先是观察和感知能力的培养,编导者需要对周围的舞蹈元素和情感进行敏感的观察和感知。
其次是舞蹈表现力的培养,编导者需要通过舞蹈动作和形态的精确表达来传达舞蹈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还有是演员指导的能力,编导者需要了解演员的特点和表演能力,以便更好地引导他们去表达舞蹈作品。
5. 舞蹈编导的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成功的舞蹈编导案例,可以帮助大一学生更好地理解舞蹈编导的知识和技巧。
舞蹈编创中如何发挥主题动作的作用
![舞蹈编创中如何发挥主题动作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8c2605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a.png)
舞蹈编创中如何发挥主题动作的作用主题动作的运用是编创者对作品思想情感表达最直观的手段,是舞蹈中最基础的内容组成。
本节以舞蹈作品《丽人行》为例,解说该舞蹈的编创中如何发挥主题动作的作用来阐述作品中心思想。
1丰富作品想象阐述主题动作丰富的生活经验想象和空间,是人们在舞蹈的创编中丰富自己的生活和经验的重要的途径和源泉。
在舞蹈编创中,通过对思维的充分发散和情感的交错来缔造舞台艺术的创新阐述。
在《丽人行》中编剧利用利用古代诗词中的描绘,加上丰厚的想象,通过诗圣的视角,勾勒宫廷生活的华丽雍容和场面大气,以对比的诗词描述手法注入舞蹈主题动作中,为繁华背后百姓的困苦而暗暗悲伤[8]。
在《丽人行》的舞蹈动作选取上,编剧多用汉唐古典舞的审美特征。
开篇中舞女们身着绣罗衣裳,头戴蹙金孔雀,领舞的妃子动作轻缓顿挫,缓步回眸,展现了大唐盛世的雍容华贵。
而后利用大量的拧腰、松跨、折腰等舞蹈主题动作,展现女子娇柔妩媚之态;以大量侧腰、转头或双臂展开半下腰的主题动作,显现大唐后宫的悠闲、慵懒之态;用博袖遮面的主题动作凸显丽人,展现唐朝丽人雍容娇羞之态。
这些舞蹈动作都是编导根据杜诗中对唐代女性美感的刻画,探索出来的舞蹈艺术动态表达。
而《丽人行》中除了对肢体美探索外,还与整个舞剧的主题十分贴合,换言之,舞者动作并非一味展现唐宫生活的奢靡,而是跟随诗作的主题做了更多“顿点”节奏的处理,为的是体现诗中的抑扬顿挫,暗喻的意境悠远。
《丽人行》的舞蹈音乐节奏较为舒缓,但是动作中的顿点却十分多,像一些回眸、拧身、掩面等动作顿点,尤其是在脱去外套的时候,甚至已经打断音乐流畅度。
这正是编剧的高明之处,从诗词中来易,还能回归到诗词中的内涵却难,这一个个顿点的形成恰似诗人对这盛世中繁华落尽的一个又一个嗟叹。
嗟叹愈发立体清晰,意境也就愈发深远。
2结合作品主题创新主题动作舞蹈主题才是动作的核心灵魂,也是一部舞蹈是否吸引人的关键因素。
创新主题动作能为舞蹈增加亮点,而为了使其突出作品的核心内容,就必须要从作品主题思想中探索创新。
舞蹈作品赏析在舞蹈教学的作用
![舞蹈作品赏析在舞蹈教学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4433273f524ccbff0218435.png)
舞蹈作品赏析在舞蹈教学的作用摘要:舞蹈教学是现代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舞蹈课程安排也就成为社会广为关注的重点。
舞蹈欣赏课是舞蹈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极大的帮助,在培养学生鉴赏力、审美力、艺术感知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的课程安排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本文主要以研究舞蹈欣赏课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为主,重点分析优秀舞蹈作品赏析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希望以此可以对现代舞蹈教学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舞蹈;优秀舞蹈作品;欣赏课;教学;作用优秀的舞蹈作品都是艺术家倾尽心神所铸造出来的,舞蹈中所有演员在表演中都是展现出最高水平的一面,因此无论是舞蹈形象还是舞蹈的内涵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所以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增加学生舞蹈欣赏课是十分有必要的,尤其是对一些优秀的舞蹈作品的欣赏更是教学中的必修课。
这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更是对舞蹈训练有着重要的帮助,同时在舞蹈的理论知识与舞蹈编导方面的教学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舞蹈欣赏课的内涵优秀的舞蹈作品自身就是十分强大的,尤其是在欣赏这些作品的时候会给学生一种开阔视野提升舞蹈水平的感觉,如果长期的观看大量的优秀舞蹈作品确实是可以让学生把这种感觉慢慢的变成一种经验的积累。
因此高校中的舞蹈欣赏课便显得十分的重要了,学生在不断的欣赏中学习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这些东西对于学生的舞蹈实践是宝贵的经验。
同时在不断的欣赏中也可以积累了大量的舞蹈经验,对于一些不熟悉的舞蹈知识有了深入的认识,更是观看到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对于舞蹈的不同理解,也是认识到了舞蹈的表演与风格、地域之间是有着深入的联系的。
二、优秀舞蹈作品赏析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一)赏析优秀舞蹈作品能够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赏析优秀舞蹈作品最为直接的目的就是可以提高学生的表演力,学生通过观看优秀的舞蹈作品,来审视自身的优缺点,从中寻找到自己的不足与作品中优秀的东西,进而增加学生的模仿力与表演能力,学生同时也在欣赏课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且这种看似是借鉴的方式也是一种很好的模拟学习法,虽然欣赏课是一种理论课程,但是学生一旦能从中领悟到什么东西,那么这种理论课就会变成实践课的好帮手。
以史串舞,以舞叙史——高校编舞技法课程思政探索
![以史串舞,以舞叙史——高校编舞技法课程思政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44b15e82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fa.png)
| 艺术教育以史串舞,以舞叙史——高校编舞技法课程思政探索□李春晓/文随着北京舞蹈学院《舞动百年——建党百年百部舞蹈作品思政案例》,以及各校组织的研究成果《剧目排练》《舞蹈作品赏析》《中国古典舞基训》《中国民族民间舞》等样板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的不断涌现,高校编舞技法课程正在稳步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蜕变,所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中蕴含的不可取代的思政教育价值越发凸显。
延续历史发展脉络创作舞蹈作品,以舞蹈的形式串联叙述历史,不仅是叙述历史的一种新颖独特的形式,更是传扬中华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将以史串舞、以舞叙史作为创作研究导向,对于高校编舞技法课程革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 高校编舞技法课程教学实践现状分析1.1 基础有限,不足以支撑编创学生进行舞蹈编创,要在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有了一定基础以后才能进行。
为了编创出优秀的舞蹈作品,他们要善于观察、整合、筛选、沉淀。
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要编创出优秀的舞蹈作品,没有日积月累的经验积累和扎扎实实的基础可不行。
但是很多学生并不是从小就学习舞蹈,舞蹈经验和基础不能与诸如北京舞蹈学院等专业舞蹈院校的学生相比,学生存在着知识面窄、接触面不广、知识储备不足、编舞没有头绪、思想上没有跟上时代变化等问题,因此在实际的编舞工作中他们会发现,他们的经验和积累并不能支撑编舞主题的确立以及选材,甚至多数同学出现积累的素材与创作灵感脱节的现象,导致在创作初期进展并不顺利,出现了选题焦虑。
这种选题焦虑对学生们的影响是较大的,溯其根源,还是因为他们观察不细致,亲身体验不够,研究程度不深入,创作主旨浮于表面、思想性不强。
总体上可归结为高校学生的创作思维还未养成,没有一个系统性的架构。
1.2 意识养成与创编思维构建的迫切需求编舞技法课程要注重对学生编创意识、舞蹈语言和编舞技巧三个方面能力的培养。
其中,“编创意识”所处的地位最为重要。
对于学生编创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此要对学生的主观意识、创新意识、文化意识、现代意识、舞蹈本体意识等进行综合系统性的培养[1]。
舞蹈表演与编导专业舞蹈表演与编排课程优秀教案范本舞蹈表演与编排的基本技能与创作方法
![舞蹈表演与编导专业舞蹈表演与编排课程优秀教案范本舞蹈表演与编排的基本技能与创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f43bb3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6.png)
舞蹈表演与编导专业舞蹈表演与编排课程优秀教案范本舞蹈表演与编排的基本技能与创作方法在舞蹈表演与编导专业中,舞蹈表演与编排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舞蹈表演的基本技能,并了解舞蹈编排的创作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份优秀的教案范本,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舞蹈表演与编排的基本技能与创作方法。
第一部分:舞蹈表演的基本技能在舞蹈表演与编导专业中,掌握舞蹈表演的基本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本部分将介绍舞蹈表演的基本技能,包括姿势、动作、节奏等方面。
1. 姿势: 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舞蹈姿势,包括脚部姿势、身体姿势、手臂姿势等。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指导让学生正确掌握各种姿势。
2. 动作: 学生需要学习各种舞蹈动作,包括跳跃、转身、转体等。
教师可以通过分解动作、反复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舞蹈动作的技巧。
3. 节奏: 学生需要学习舞蹈的节奏感,掌握舞蹈动作与音乐的配合。
教师可以通过节奏训练、音乐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节奏的感知能力。
第二部分:舞蹈编排的创作方法舞蹈编排是舞蹈表演与编导专业中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学习舞蹈编排的创作方法。
本部分将介绍舞蹈编排的创作方法,包括舞蹈题材、舞蹈结构、舞蹈动作编排等方面。
1. 舞蹈题材: 学生需要选择适合的舞蹈题材进行创作,可以是古典舞、现代舞、民族舞等。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舞蹈题材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 舞蹈结构: 学生需要学习舞蹈的结构组织方式,包括序幕、主题、发展、高潮、结尾等。
教师可以通过分析经典舞蹈作品的结构,帮助学生理解舞蹈结构的重要性。
3. 舞蹈动作编排: 学生需要学习舞蹈动作的编排技巧,包括动作的变化、转换、呼应等。
教师可以通过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观察力,培养学生的动作编排能力。
第三部分:优秀教案范本下面是一份优秀的教案范本,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舞蹈表演与编排课程:教案名称:《舞蹈表演与编排基础训练》教学目标:1. 掌握舞蹈表演的基本姿势和动作。
舞蹈面试题目大全(3篇)
![舞蹈面试题目大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32cd0bc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41.png)
第1篇一、个人基本信息及舞蹈背景1. 请简单介绍一下您的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籍贯等。
2. 您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舞蹈?最初是受到什么启发?3. 您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是如何克服的?4. 您在舞蹈方面的特长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5. 您认为自己的舞蹈风格是怎样的?为什么?6. 您在舞蹈表演中,最擅长的是什么类型?7. 您在舞蹈学习中,有没有参加过任何舞蹈比赛或演出?请简要介绍。
8. 您认为自己的舞蹈作品中最满意的是哪一部?为什么?9. 您在舞蹈表演中,有没有遇到过与舞蹈风格不搭调的搭档?如何处理的?10. 您在舞蹈创作方面有哪些想法?有没有尝试过舞蹈编导?二、舞蹈技能及理论知识11. 请描述一下您所学的舞蹈种类,包括民族舞、古典舞、现代舞、街舞等。
12. 您对舞蹈动作的记忆力如何?请举例说明。
13. 您在舞蹈表演中,如何处理音乐与舞蹈动作的关系?14. 您对舞蹈中的节奏感有何理解?如何把握?15. 您在舞蹈学习中,对舞蹈音乐、舞蹈服装、舞蹈道具等方面有何看法?16. 请谈谈您对舞蹈表演中的舞台调度有何认识?17. 您在舞蹈表演中,如何处理舞蹈动作与舞蹈表情的关系?18. 您对舞蹈中的舞蹈构图有何了解?如何运用?19. 您在舞蹈表演中,如何把握舞蹈动作的力度与幅度?20. 请谈谈您对舞蹈中的舞蹈心理有何理解?三、舞蹈教学与编排21. 您有没有教学舞蹈的经验?如果有,请简要介绍。
22. 您认为舞蹈教学应该注重哪些方面?23. 您在编排舞蹈时,如何确定舞蹈的主题和风格?24. 请谈谈您在编排舞蹈时的创作思路。
25. 您在编排舞蹈时,如何处理舞蹈动作与舞蹈音乐的关系?26. 您在编排舞蹈时,如何把握舞蹈动作的难度和流畅度?27. 您在编排舞蹈时,如何处理舞蹈中的舞蹈构图?28. 您在编排舞蹈时,如何处理舞蹈表演者的个人风格?29. 您在编排舞蹈时,如何把握舞蹈表演者的表演技巧?30. 您在编排舞蹈时,如何处理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表达?四、舞蹈市场与行业动态31. 您对当前舞蹈市场的现状有何看法?32. 您认为舞蹈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33. 您对舞蹈行业中的舞蹈教育有何看法?34. 您对舞蹈行业中的舞蹈表演有何看法?35. 您对舞蹈行业中的舞蹈编导有何看法?36. 您对舞蹈行业中的舞蹈服装和道具有何看法?37. 您对舞蹈行业中的舞蹈市场推广有何看法?38. 您认为舞蹈行业中的舞蹈人才应该如何培养?39. 您对舞蹈行业中的舞蹈交流与合作有何看法?40. 您对舞蹈行业中的舞蹈创新有何看法?五、舞蹈人生观与价值观41. 您认为舞蹈对您的人生有何意义?42. 您在舞蹈中追求的是什么?43. 您认为舞蹈给您带来了哪些改变?44. 您在舞蹈中如何实现自我价值?45. 您认为舞蹈应该如何融入生活?46. 您在舞蹈中如何处理个人与团队的关系?47. 您在舞蹈中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48. 您认为舞蹈应该如何传承和发展?49. 您对舞蹈未来的发展有何期望?50. 您在舞蹈中如何传递正能量?以上题目仅供参考,具体面试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浅析舞蹈作品题材在独特视角下的影响以王舸的编导作品为例
![浅析舞蹈作品题材在独特视角下的影响以王舸的编导作品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d337d3ad31b765ce050814ff.png)
浅析舞蹈作品题材在独特视角下的影响以王舸的编导作品为例发表时间:2018-07-18T17:03:57.870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8月15期作者:吕怡[导读] 王舸作为中国当代优秀的青年编导,有着独到的题材视角和耐人深思的主题意义。
本文从王舸的一系列舞蹈作品题材入手,兼顾分析作品,着重分析研究其作品题材的独特性以及主题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
吕怡(天津体育学院天津 301617)摘要:王舸作为中国当代优秀的青年编导,有着独到的题材视角和耐人深思的主题意义。
本文从王舸的一系列舞蹈作品题材入手,兼顾分析作品,着重分析研究其作品题材的独特性以及主题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
希望有更多的编导能够对现实生活中的题材有更多更好地挖掘,创造出更好的作品促进中国当下舞蹈创作的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王舸;舞蹈创作;题材。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8-0143-01 题材是指舞蹈编导在作品中直接表达的生活现象,无论独舞群舞都是编导对社会生活的感悟,把生活素材经过提炼加工最后呈现在观众面前,王舸的作品更倾向于挖掘深刻的内涵,使作品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1.舞蹈作品题材题材是指舞蹈作品中直接描写的生活现象。
是舞蹈编导对其掌握的社会生活中的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加工后作为作品内容的材料。
题材分为广义的题材和侠义的题材两种。
广义题材是指舞蹈作品所表现的生活范围,如农村题材、工业题材、军事题材等,狭义的题材是指作品中具体表现的生活现象。
1.1舞蹈题材的多样化根据舞蹈艺术的社会意义考察,应该提倡编舞的题材多样化,主张舞蹈家既要熟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题材,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政治经验和生活经历,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新时代下的舞蹈多样化发展的必然性是舞蹈艺术在不断进步与发展的结果,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可以看到不断提升舞蹈事业的发展才能充分的展示出舞蹈在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重要作用。
浅谈舞蹈调度在舞蹈编创中的运用 ——以《浪花朵朵》为例
![浅谈舞蹈调度在舞蹈编创中的运用 ——以《浪花朵朵》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8aafb239d15abe23492f4d15.png)
浅谈舞蹈调度在舞蹈编创中的运用——以《浪花朵朵》为例摘要舞蹈调度是舞蹈的组成部分,是舞蹈叙事抒情的词汇语言表现手段之一。
舞蹈调度直接关系着一台舞蹈作品的艺术张力与水平的高低。
舞蹈《浪花朵朵》作为笔者原创的舞蹈作品,其本身有着美的画面和情感享受,诚然这种艺术魅力是多因素综合的结果,但是其中的舞蹈调度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其运用方式可以体现舞蹈调度在舞蹈中的意义与作用。
本文将以舞蹈调度的功能为主要研究内容,并以舞蹈作品《浪花朵朵》为例进行具体阐述,以期可为舞蹈调度的研究提供绵薄之力。
关键词:舞蹈调度;《浪花朵朵》;构成;功能前言舞蹈是社会的缩影,人们常说“舞蹈小世界、社会大舞蹈”便是此意。
舞台美术、灯光设计、人物安排、音乐背景、布景构图、道具运用等都是舞蹈导演用来表现舞蹈作品的重要手段,再通过舞蹈演员的完美演绎,使得小小的舞台上表现出包罗万象的大千世界,这便是舞蹈艺术的魅力,也是舞蹈调度的结果表现。
一个好的舞蹈作品不仅要有一个好舞蹈内容与主题,也需要导演在编创过程中依靠舞蹈调度来揭示主题、表达构思,从而给观众带来美的视觉享受。
舞蹈《浪花朵朵》是笔者原创的一部舞蹈作品,笔者在舞蹈编创过程中除了要考虑舞蹈主题之外,也充分体会到舞蹈调度对舞蹈作品编创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调度理论与原创舞蹈作品《浪花朵朵》的编创及表演实践相结合采用文献资料及事例分析的方法,具体阐述舞蹈调度的具体运用以分析总结舞蹈调度在舞蹈编创中的功能,首先将简单介绍舞蹈调度概念,然后通过舞蹈《浪花朵朵》的编创过程阐述其中舞蹈调度的构成,并对舞蹈中调度的功能体现做总结性叙述,以期可以为舞蹈调度的有效运用及舞蹈作品编创中舞蹈调度的作用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1.舞蹈调度概述1.1概念舞蹈调度这一名词是舶来语,且舞蹈调度得到越来越多舞蹈者更广泛的运用,也被愈来愈多的舞蹈导演关注。
广义上的舞蹈调度是指舞蹈表演与情节推进中的每一个瞬间,狭义的舞蹈调度具体指的是演员与布景的安排,诸如演员的位置、动作朝向、路线变化等。
舞蹈编导师的创作与表演展现舞蹈的美感与力量
![舞蹈编导师的创作与表演展现舞蹈的美感与力量](https://img.taocdn.com/s3/m/c574ab68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a6.png)
舞蹈编导师的创作与表演展现舞蹈的美感与力量舞蹈是一门表演艺术,融汇了动作、音乐、节奏和情感等多种元素。
而作为舞蹈创作的灵魂人物,舞蹈编导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通过创作与表演,展现舞蹈的美感与力量,将观众带入一个独特的世界。
一、舞蹈编导师的创作过程舞蹈编导师从创作的角度出发,以舞蹈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首先,他们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或灵感,这可以来自于一种情感状态、具体的事件或者某种艺术形式。
在确定了主题之后,舞蹈编导师会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寻找与主题相关的音乐、舞蹈动作和表达方式。
在收集到足够的素材后,舞蹈编导师开始构思舞蹈的结构和情节。
他们需要有创新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将不同的舞蹈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他们还需要分析舞蹈动作的逻辑和内在的情感表达,以确保整个舞蹈作品具有连贯性和感染力。
接下来,舞蹈编导师会开始编排舞蹈动作。
他们需要根据舞蹈的主题和情节来设计舞蹈动作的形式和内容。
同时,他们还会考虑舞者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以确保舞蹈能够被舞者完美地展现出来。
在编排的过程中,舞蹈编导师会进行反复的修改和调整,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二、舞蹈编导师的表演艺术除了创作外,舞蹈编导师还需要通过自己的表演艺术来展现舞蹈的美感与力量。
在舞台上,他们需要通过自身的舞姿和表情,将作品中的情感和意境传递给观众。
舞蹈编导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演技,通过舞蹈动作和肢体语言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性格。
在舞台表演中,舞蹈编导师还会利用灯光、音乐等元素来增强舞蹈的表现力。
他们会与舞美设计师、音乐指导等合作,将舞蹈作品打造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
通过对空间、音响和视觉等的精心设计,舞蹈编导师能够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到舞蹈的美感以及所传递的力量。
三、舞蹈编导师的责任与挑战作为舞蹈编导师,他们肩负着沟通舞者与观众之间的桥梁角色。
他们不仅需要在创作过程中与舞者紧密配合,而且在表演过程中要保持对舞者的指导和调整。
舞蹈编导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指导能力,以便能够与舞者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能够准确传达自己的意图。
舞蹈编导的创作思想及功能探讨
![舞蹈编导的创作思想及功能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2e3a7d0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eb.png)
舞蹈编导的创作思想及功能探讨舞蹈编导是舞蹈创作的重要环节,他们不仅需要有扎实的舞蹈技巧,还需要具备丰富的舞蹈知识和创作思想。
舞蹈编导不仅要负责舞蹈作品的编排和排练,更要在舞蹈作品中表达出自己的创作理念和艺术追求。
本文将探讨舞蹈编导的创作思想及功能。
一、舞蹈编导的创作思想1.表达情感舞蹈是一种艺术形式,其最基本的作用就是表达情感。
舞蹈编导在创作舞蹈作品时,需要思考如何通过舞蹈的语言来表达出特定的情感,如欢乐、悲伤、愤怒、温柔等。
通过舞蹈的动作、动作的连贯性和节奏感,来传达出作者的情感,观众能够通过观赏舞蹈作品来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2.探索题材舞蹈编导在创作舞蹈作品时,需要选择一个具有深度和内涵的题材。
这个题材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故事,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
通过对题材的深度挖掘和多角度的思考,舞蹈编导能够创作出更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让观众在欣赏舞蹈作品的同时能够得到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3.突破传统在创作舞蹈作品时,舞蹈编导需要在传统的舞蹈语言之外进行突破,创造出新的舞蹈形式和表现手法。
这种突破可以是舞蹈动作的结构上的改变,也可以是舞蹈的编排手法上的创新。
通过突破传统,舞蹈编导能够创造出更具有现代感和个性化的舞蹈作品,让观众在欣赏舞蹈作品时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舞蹈艺术的独特理解和创新精神。
二、舞蹈编导的功能探讨1. 提升舞者表演水平舞蹈编导不仅是舞蹈作品的创作者,还是舞者的指导者。
在排练过程中,舞蹈编导需要指导舞者如何把握舞蹈的节奏和情感,如何通过舞蹈动作来表达出作者的意图。
舞蹈编导的指导是提升舞者表演水平以及理解和诠释舞蹈作品的重要手段,通过舞蹈编导的指导,舞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舞蹈作品的内涵和艺术追求,提高自身的舞蹈技艺和表演水平。
2. 传递创作理念舞蹈编导通过创作舞蹈作品来表达自己的创作理念和艺术追求。
在创作舞蹈作品的过程中,舞蹈编导需要通过对舞蹈的动作、编排和音乐的选择等方面的把控,来传递自己的创作理念。
舞蹈编导教学大纲
![舞蹈编导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f52cd8f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9f.png)
舞蹈编导(一)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90924Z10课程名称:舞蹈编导(一)/ Dance Choreography(Ⅰ)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芭蕾舞基训 古典舞基训 古典舞身韵适用专业:舞蹈表演专业教材、教学参考书:《舞蹈编导教学参考》 于平 编 北京舞蹈学院(内部教材) 1998年 《中国舞蹈编导教程》 孙天路 主编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年《舞蹈编导基础教材》 李承祥 编 北京舞蹈学(内部教材) 1998年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舞蹈编导(一)是舞蹈表演专业的重要专业选修课程之一。
旨在通过创造性教学活动,调动学生个性和智力潜质,提高学生感知能力、想象力、抽象思维能力,并具备创造性组织肢体语言能力,为今后进行艺术创作造就良好的智能素质。
开拓学生对舞蹈表演艺术更为开阔的思维空间、创作空间和表现空间。
该课程在专业培养体系中设为选修课,但应具有与专业必修课同等重要的地位、作用和重视程度,将对专业核心课程产生重大辅助作用。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了解和掌握以下主要内容:掌握舞蹈编创的主要手法及创编形式,提高感知力、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能力:要求达到以下能力:能独立收集、整理、分析相关资料,提高自己的创造性和抽象性思维,独立完成舞蹈的编创与排练。
素质:要求拥有对舞蹈创造方面的社会责任感;培养较强的审美感觉和创造性思维,能独立运用编舞手段完成舞蹈作品的创作与排练,以及具有从事该专业教学和初步科研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章节教学内容总学时学时分配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案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讲课实训实践第1章音乐即兴 1 1 0 0 音乐和舞蹈的关系尝试动作的极限,进行不同方法的实验。
教学思路:通过不同种类音乐的播放,进行即兴舞蹈,激发学生对动作开创的兴趣。
教学模式:示范法,讲解法,分组表演法,穿插问答式、示范与模仿、即兴表演教学。
章节 教学内容 学时点 难点 方法、教学手段) 讲课实训实践第2章 命题即兴 1 1 0 0文字概念转化为动作。
优秀舞蹈作品赏析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优秀舞蹈作品赏析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817a2611eb91a37f1115c67.png)
优秀的舞蹈作 品通过演员所 塑造出的舞蹈形 象, 揭示 出 不 同 时 代 、 不 同 民族 、 不 同文 化 、 不 同习 俗, 以及不 同审美理 想所造 就 的身体 和生命 形态 , 给 人 以心灵的震撼 。舞蹈作品赏析不仅能够促进舞蹈 表 演 能力 的提 高 , 还 有 助 于舞 蹈 创 作 观 点更 新 和对 舞 蹈 编导理 论知 识 的 正 确应 用 , 对 于 舞蹈 教 学 具有 相 当大 的促 进作 用 。
相 联系 , 发挥 想象 , 参与 到编导 和表演 者 的创 作活 动 中来 , 在 反 复 体 验 的 过 程 中培 养 想 பைடு நூலகம் 力 和创 造 力 。
例如在第七届桃李杯舞蹈 比赛中脱颖而出的群舞作 品《 溜溜 的康定 ・ 溜溜 的情》 无论在编舞技法、 舞蹈 语汇、 音 乐写 作 、 服装 设 计 、 内容 和形式 等方 面 都有 创新 , 舞蹈把原始 的藏族 舞蹈语汇 , 融入 了大胆和 夸张的现代节奏和舞蹈动作 , 创造出了符合现代藏 族 性格 的舞蹈 语 汇和 体 态造 型 , 表 现 出藏 族 人 民奔 放 而粗 犷 的性格 , 对 生活充 满热爱 和 向往 、 对爱 情充 满激 情 和渴望 的情绪 , 传递 出昂扬 向上 的精 神风貌 。 学生 在欣 赏这个 作 品时 , 通 过人 物 动作 造 型 的夸 张 和变形 , 体验到全新的藏族舞蹈风格 , 感受到藏族舞 蹈的质朴 , 且通过传统和时尚结合的舞蹈语汇感受 到强烈的时代气息 。艺术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创造精 神 和创 作 能力 的培 养 , 人们 欣 赏 的过程 是 感 性体 验 上升 到理 性思 考 的 阶段 L 2 ] , 是 对 学 生创 造 思 维 能力
浅谈舞蹈编导教学中舞蹈形象思维的培养
![浅谈舞蹈编导教学中舞蹈形象思维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aa3a342a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d9.png)
浅谈舞蹈编导教学中舞蹈形象思维的培养前言舞蹈编导教学中,不仅需要教授学生舞蹈技巧,同时也需要培养学生的舞蹈形象思维。
舞蹈形象思维是指舞蹈编导的创作思考能力,是舞蹈编导必备的素质之一。
本文将就舞蹈编导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舞蹈形象思维进行探讨。
什么是舞蹈形象思维?舞蹈形象思维是指以形体为基础,有目的地运用视觉、听觉、情感、意象等心理因素,从而产生创新思想的认识过程和创作思维的过程。
舞蹈形象思维需要学习者对身体和动作的认知、理解和运用。
舞蹈形象思维在编导教学中的意义在舞蹈编导教学中,舞蹈形象思维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创作舞蹈作为一名舞蹈编导,需要有创新能力来创作新的舞蹈作品。
舞蹈形象思维就是发挥身体和心理的潜能,从中寻找灵感,创作出突破性的舞蹈作品。
传授技巧舞蹈形象思维不仅能够帮助学习者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和动作之间的关系,还能帮助学习者更好的掌握技巧,提高表现能力。
培养自信心通过培养学生的舞蹈形象思维,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提高个人的自信心。
在表演中,自信的学生能够更好的展示自己的舞蹈技艺。
如何培养学生的舞蹈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舞蹈形象思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学生需要通过训练,发展出感知能力来。
教师可以通过训练,让学生获取更丰富的观察经验,这样就能让学生意识到身体的细节,寻找到创新的灵感。
使用意象作为创作工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意象作为创作工具,使学生得以从自身经验、情感、感受中汲取力量,形成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
例如,可以通过对自然景观或人物的感性体验开发舞蹈形象思维。
注重整体感知和细节感知整体感知指学生对自己身体的整体运动管理和调整能力,而细节感知则是学生对自己每个身体细节的感知和调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这两种能力紧密结合起来。
强调形体感知的正确性舞蹈形象思维,需要建立在正确的形体感知基础之上。
形体感知的矫正,需要从身体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并针对每个学生要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
浅谈对舞蹈编导教学的理解与思考
![浅谈对舞蹈编导教学的理解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65f32114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b8.png)
浅谈对舞蹈编导教学的理解与思考摘要:一个舞蹈作品的成功与否和初中舞蹈编导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就要求初中舞蹈编导具备良好的舞蹈综合素质。
一个称职的编导至少应具备四个方面的基本功:首先是组织能力,其次是结构能力,再次是编舞能力,最后是排练能力。
只有具备了上述的基本素质,掌握了一定的舞蹈教学知识和表现技能等相关知识后才能更有效地开展编导工作。
舞蹈是特殊的,它不受语言文字等的局限,但能使舞者和观众心灵产生共振。
正如《艺术概论》上所说:“艺术性舞蹈具有完整的艺术结构,严谨的动作规程,精心的构图设计,鲜明的主题思想和细腻的表情要求,能够在舞台上塑造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所以,初中舞蹈编导应该在教学作品时力求创新。
一、“新”――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思想、审美、意识等方面都随之变化着,正是这样的发展现状,要求我们初中舞蹈编导的思维紧跟时代。
编导的任务应该是发展、提高、创造和创新舞台艺术,应该掌握更多的新东西,不要拒绝学习,应该吐故纳新,取人所未用之辞,舍人已用之辞。
主题鲜明,可能是每一个初中舞蹈编导最重视的问题。
编导作为一个组织者要善于运用各种舞蹈手法来展现生活。
因为一个舞蹈作品的成功,光靠舞蹈动作的本身是不够的,要把各部门的工作统一起来进行考虑,才有可能教学出一个新的完美的作品。
身为编导应该置身局内去教学作品,还要置身局外去观看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些思考、多些积累,要抓形象、抓思想。
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要善于去发现,吐故纳新,这样才可能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一些连自己也意想不到的新东西。
题材应尽量选择有可舞性的题材。
舞蹈语言新,也就是编导选择的舞蹈语汇不要过于大众化,要充分发挥人体语言的感染力,通过人体语言的表达,让人有过目不忘的感受。
手法新,这可能是每个初中舞蹈编导最难表现的,因为不同的手法会给作品带来不同的感受。
如《云南印象》中很多演员的造型、服饰同样也为作品的成功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奇”――出奇制胜舞蹈教学是一个艰辛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初中舞蹈编导必须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浅析拉班舞谱中的元素在舞蹈编导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拉班舞谱中的元素在舞蹈编导教学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6b0db9d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9e.png)
浅析拉班舞谱中的元素在舞蹈编导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作者:杨伟嘱来源:《艺术评鉴》2021年第09期摘要:本研究以舞蹈编导课程为例,课程经过高校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经验,试图将拉班舞谱动作分析中的五大元素应用于舞蹈教学中,通过拉班动作分析的各元素在舞蹈教学中,能够使学生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体,重新认识动作,并且对于编创有着独特的想法,不仅局限于主题以及动作的束缚,更多的是如何去创造更加有趣的肢体语汇,给有关舞蹈编导教学以及其他舞蹈课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拉班舞谱舞蹈教学肢体语汇中图分类号:J7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9-0074-03笔者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到了拉班舞谱,在舞谱的学习中,发现拉班舞谱有一个非常激发人的编创思维。
在20世纪80年代,戴爱莲曾在中国研究和传播拉班舞谱,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拉班舞谱慢慢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但是还是有很多高校利用拉班舞谱进行研究和教学。
一、拉班舞谱的概念(一)拉班舞谱的概述到底什么是舞谱呢?其实简单的来说,我们都知道乐谱,但是对于舞蹈来说似乎没有像乐谱一样具有符号,其实“拉班舞谱是匈牙利现代舞理论家、教育家鲁道夫·拉班在 1928 年发明的人体运动的记录方式,是一种书面的人体动作记录描述方式。
与贝耐什舞谱、艾什科瓦舞谱并称为当今世界上较强的三大派系”。
相对于其他两个舞谱来说,拉班舞谱更为科学,其中包括了物理疗法、人体解剖学、运动学等等。
(二)拉班舞谱的二度创造者拉班其实是由他弟子进行舞谱撰写的,其中拉班的一名在世弟子瓦莱丽·普雷斯顿·邓洛普(Valeri Preston Dunlop)提出了新的看法,他提出舞蹈媒介的元素,分别由动作(Movement)、声音(Sound)、空间(Space)、表演者(Performer)四大元素组成了舞蹈,四个元素结合之后形成了最终的含义(Meaning)动作,就是由拉班舞谱中去创造的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舞蹈作品分析在舞蹈编导教学中的作用【内容摘要】舞蹈编导存在的问题并不只是频繁地滥用编舞技法,还有舞蹈的形式和内容不能形成正比;对舞美灯光了解不深刻,未能利用好表现作用和效果,使得舞蹈动作形象和作品人物形象不太吻合;动作的编排设计不能较好地表现舞蹈情绪和意境;不能较好地处理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关系等。
如何去改进完善这些问题是每个舞蹈编导、教师、学生都值得认真思考的。
注重舞蹈作品分析,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因缺乏创作实践的经验导致不能较好地完成创作的问题。
【关键词】舞蹈作品分析编导成为一名出色的舞蹈编导是很多舞蹈学员的梦想。
然而,舞蹈编导专业的学生乃至一些舞蹈编导的舞蹈作品存在的问题却很多。
有的作品单看动作、队形很漂亮,却和音乐难以相互交融,使观众不能得到视觉和听觉上的完美结合。
如何改进和完善舞蹈编导中存在的问题是每个舞蹈编导、教师、学生都要认真思考的。
笔者结合自身经历谈谈有助于改进和完善该问题的一点建议。
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编导对于舞蹈本体的研究和分析不透彻,对作品音乐的理解不深和驾驭能力不强。
对此类问题的改进和完善可以通过舞蹈作品分析来弥补。
舞蹈作品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对舞蹈作品的题材、舞蹈结构的动作发展和表现手法、舞美灯光道具及演员的表演、舞蹈音乐进行分析,以及对舞蹈进行理论性的评论。
通过这些分析和研究,让我们明白舞蹈作品的成功点是什么,不成熟的舞蹈作品出现怎样的问题。
舞蹈作品分析课对舞蹈编导专业的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创作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和作用。
在没有给学生开设舞蹈作品分析课时,学生们看舞蹈作品时不能准确地判定一个舞蹈的成功与不足,不太懂得一些舞蹈作品的内容及其表达方式、创作形式,也不明白舞蹈的灯光运用又有何意味和寓意。
对舞美的评价没有较深刻的认识,有的只是简单的好看与不好看,对其用处一无所知。
一、准确了解舞蹈动作本体发展及其表现方式为使学生更加准确地了解舞蹈动作本体的发展及其表现方式、具有逻辑性地连接和运用舞台点位空间,笔者以舞蹈《空巢的孩子》和《灵魂向远方》为例,强调动作本体与舞台空间之间的运用在编导创作中的重要性。
(一)《空巢的孩子》舞蹈动作本体的表现方式和舞台空间的寓意性有些学生认为,舞蹈动作只要做得“顺”就随意结合在一起,不会过多考虑舞蹈本身情绪要求和前因后果,对于舞台的点位连接和中心点位的把握没有较深的认识,其创作舞蹈就显得杂乱无章,没有一种内在凝聚力。
说到舞蹈动作的本体和舞台点位把握,舞蹈作品《空巢的孩子》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部优秀的作品。
舞蹈以双人舞的表演方式来讲述一群留守孩子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特征。
作品开始的动作设计以身体的坐地蜷缩与相互依靠为主,并通过一束追光打在一对姐弟身上,突出了该作品的主要人物。
坐地蜷缩与相互依靠的动作造型不仅形象地表现作品主角的身份是孩子,而且还通过演员的表演表现出这群孩子身份的特殊之处是“空巢的孩子”。
编导设计了姐姐把还在犯困的弟弟抱在怀中,双眼默默注视着远方的动作造型,通过姐弟之间的搂抱构成了一种特殊的关怀,相互温暖,也正是这种特殊的关怀衬托出了大人关爱的缺少。
用人体造型的蜷缩映衬出周围空间的空旷,并通过周围空间的空旷体现出了关爱空间的缺失。
编导为了更为形象地表达出因缺失关爱而造成内心缺少安全感的紧张状态,设计出坐地相靠拢、双手抱着膝盖、头搭在膝盖上、眼神迷茫、双脚用力勾起的动作,也正是通过这些动作的表现,尤其是双脚勾起的动作让我们感受到了孩子内心的不安和紧张。
作品的舞台点位空间充满了意味。
比如,孩子们相互靠拢朝上场口方向慢慢移动的舞蹈,用移动的步伐表现出了孩子渴望靠近父母的迫切心情,并用姐弟之间的一进一退的步伐勾画出了忐忑不安的心理。
以移动的步伐的朝向展示出父母和孩子们距离的遥远。
编导将这个遥远的距离设计在了上场口的方向并贯穿于整个作品之中,不仅从此段舞蹈中体现,我们还可以从开始时姐弟的默默注视的眼神、所朝的方向和后半部分迫切追逐后,为能见到父母后聚集在一起的哭泣和舞蹈结束时聚集在一起盼望中流露出来的希望,自始至终贯穿于这个空间点位,让这部作品的各种情感在此交汇,使之意味深远,让人感动。
(二)《灵魂向远方》舞蹈动作本体的表现方式和舞台空间的寓意性舞蹈《灵魂向远方》结束前的一连串(五次地面动作重复,右手向舞台的3点方向伸出去之后并向7点方向快速连续滚地收回)的重复动作和结束时的动作造型(以180度的大横叉左手支撑地面,右手带动身体朝舞台3点方向伸去),形象地描述了人物此时此刻的命运状态,尽管一次次被现实拉回到原处,还是会毫不犹豫地一次次向“理想”伸出。
结束造型的设计将身体的各部位延伸拉长到身体动作的极限,用这样极限的动作来表达和强调伸向远方的本质特征(动作极限对应出彻底向往)。
作品的舞台点位空间也是充满了意味,该舞蹈舞台表演点位非常独特,独特之处在于不同于其他舞蹈的表演时点位的连接。
一般舞蹈表演的点位连接幅度很大,会有多个点位连接,而该作品的点位连接却只是始终连接贯穿着的3、7点方向之间。
也正是因为编导独特巧妙地运用了这个舞台点位,也就是舞台的3、7点方向之间,让演员的所有情感在此路线中阐述和爆发,让这部作品的各种情感在此交汇,不仅使之意味深远而且清晰再现了作品的主题,让人感悟。
从以上舞蹈作品的动作表现方式和舞台空间的运用方法来看,要创作一部成功的舞蹈作品除了音乐、舞美、演员配合默契外,最重要的还是舞蹈动作的本体和舞台空间把握的准确性。
一部成功的舞蹈作品,其动作设计和舞台空间运用都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寓意性。
二、对舞美灯光的认识、理解和运用为加强学生们对舞美灯光的认识理解和运用,以舞蹈《中国妈妈》的灯光运用为例,突出强调舞美灯光运用在编导创作中的重要性。
《中国妈妈》舞蹈作品开始的灯光设计以蓝色和白色的冷光为主,以红色的耳光相对映衬托,营造了一种凄凉的并且是昏天暗地的视觉效果。
随着演员们的一声呐喊冲上舞台,这时舞台又出现了几束红光折射在演员们的头上和脸上。
此时的灯光效果表现出中国妈妈们内心的伤痛和愤怒,并集聚仇恨的情绪。
后台几束强有力的闪光使整个舞台的情绪更加紧张和激烈。
在中国妈妈们接收日本遗留孩子的那一段舞蹈时,灯光效果以黄色为主,这样的灯光效果映照出了此时舞蹈温馨的情境,也正是通过这种情境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妈妈们慈爱的胸怀和伟大的母爱。
结尾时,灯光设计以蓝色、白色为主,几束微弱的红光相对映再加上从舞台中飘落的“鹅毛白雪”,不仅从视觉上表现了分离的外在环境,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灯光舞美设计巧妙地展现了妈妈们内心的状态。
漫天飘落的白雪仿佛就是妈妈们落下的泪,几束微弱的红光在此刻已不是仇恨和愤怒,而是内心难以熄灭的不舍之“光”。
对该作品的灯光进行分析,不仅使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灯光的运用及对舞蹈的作用,也为学生在今后的创作中给予了一些成功的借鉴。
三、对舞蹈音乐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对操作合理性的把握为加强学生对舞蹈音乐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对操作合理性的把握,笔者以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三太太的主题音乐为例,突出强调舞蹈音乐合理性的把握在编导创作中的重要性。
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三太太的主题音乐同时也是三太太与戏子之间爱情的主题音乐,只要这段主题音乐的旋律响起,三太太的舞蹈形象便会出现,以此根据情节和情绪的发展变化,这段主题音乐同时也是三太太内心独白的音乐。
这段主题音乐的旋律响起,三太太内心真挚的情感也便通过舞蹈动作表现出来。
如果说三太太的主题音乐是爱的象征,那么相对应,家仆的主题音乐就是邪恶和霸道的象征。
当这段主题音乐响起时,随之就会出现邪恶霸道的家仆,他们的舞蹈动机也便随着音乐进行展开和发展,就会发生霸道、恶毒和残忍的事情,比如家仆逼迫三太太上花轿。
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人物的主题音乐和舞蹈中人物形象的准确对位使得我们在观赏的过程中很轻松地了解了舞蹈人物特征和人物之间的关系,不仅巧妙地烘托了气氛,同时也浓烈渲染了主题色彩。
四、舞蹈作品分析课对舞蹈编创过程的影响与作用通过舞蹈作品分析课的学习之后,可以说学生对舞蹈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在这些新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我们也开始了新的舞蹈创作。
有一位学生在他的独舞《寻梦》中阐述道:“在《寻梦》这个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我时不时地会想起在舞蹈作品分析课上分析的那些优秀的作品和那些不成熟的作品,用那些优秀的例子来引导自己的创作方向的同时注意和突出自己的特征,用那些不成熟的舞蹈例子来提醒自己的构思与操作。
在这个作品中,我设计了两个舞蹈动机,第一个动机是以舒展、飘逸的方式构成左右摇摆的舞蹈动机;第二个动机是以具有爆发力和对抗力的方式构成的上下顿挫的舞蹈动机。
用第一个舞蹈动机发展出了一个二度空间的主题动作,用这个动作来表现‘寻梦’的主题思想和情绪。
通过这个主题动作展开了一连串的动作变化,如一度空间和三度空间动作的再现和变化,正是通过这些再现和变化才使舞蹈的情绪得以变化,舞蹈的情感得以丰富。
‘梦’开始时舞蹈情绪的动作设计,是以地面上一度空间的动作为主展开的,到中部‘寻’的舞蹈情绪的动作设计是对一度空间再现和变化,再到后部‘急切的寻’的舞蹈情绪的动作设计是对三度空间和一度空间的变化及再现,通过这种空间之间动作的变化和再现使动作的发展更富有逻辑性。
”用再现的动作表现“梦”,展开变化的动作来表现“寻”。
通过这些“寻”的动作来揭示在这过程中所经历的欢喜、新奇、失败和彷徨。
表现失败彷徨情绪中的动作是以第二个动机展开,编导用了一连串强有力的动作,最后双手用力拍地,以及拍地后瞬间静止不动的动作。
这组具有爆发力和对抗力的动作正是对失败心情的诠释,用后面静止不动的动作来表现彷徨不定的心理,以此来寻求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舞蹈意境来烘托此时的舞蹈情绪,结尾再次把以第一个动机展开变化而来的三度空间的主题动作插入进来强调寻梦的主题,表现一种坚持不懈的信念。
在演出之时,编导有意识地设计了灯光,如舞蹈的开始用一束黄色的顶光打在身上,蓝色的天幕用黄色的顶光来表现积极向上的人物形象,用蓝色的天幕来象征舞者胸怀理想。
配合“梦”开始的情绪通过舞蹈的进行、情绪的展开,慢慢地把灯光铺满舞台。
舞蹈中部的挣扎与彷徨部分的灯光效果则是把四周的灯光都熄灭,只是在舞者动作的点位用红、蓝、黄三束顶光折射在身上,用这三束顶光来表现失败后复杂的心情。
结束时,用从右上方的面光斜射过来的金黄色来烘托出一份追求和希望。
对于学生来说,以上的这些想法和理念都是来之自舞蹈作品分析课中给予的启示。
从只要做得“顺”就随意地结合在一起,使之显得杂乱无章没有一种内在凝聚力,再到富有逻辑性和寓意性的编排;从简单的好看与不好看,对其用处一无所知,再到认识一直延伸到独特见解及其操作,这些改变和跨跃都体现出了注重舞蹈作品分析在舞蹈编创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