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其道》教学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课学以致其道

孔子的有关思想主张

1.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与国之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飨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论语·为政》)似乎周礼是千秋不变的规范。晋国铸了刑鼎,他尖锐地反对,说:“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2.在经济方面,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左传·哀公十一年》:“季氏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私于冉有曰:‘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欲行尔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妨焉。’”

3.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等级制度。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又问“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5.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在哲学上,孔子主张天命观。一次,他受到匡人的围困,他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天”是宇宙万物无言的主宰者。孔子认为他自己就是秉承天命而说话做事的。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他把恢复周礼看做是自己的历史使命,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论语·子罕》) 7.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8.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

1.字音识记

(1)馁.(něi)(2)圃.(pǔ)(3)笃.(dǔ)

(4)樊.(fán) (5)襁.(qiǎnɡ) (6)居肆.(sì)

2.重要词语

(1)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肆,制作器物的场所,作坊;致,获得

(2)耕也,馁.在其中矣:饿

(3)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信,诚信;情,诚,真诚

(4)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背

(5)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敏,勤勉;就,走向,到

(6)贤.贤易.色:贤,以……为贤,推崇;易,轻视

(7)事君能致.其身:奉献,献出

(8)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治

(9)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约束

(10)夫子之求之也,其诸

..异乎人之求之与:表示不肯定的推测语气

(11)博学而笃志,切问

..,仁在其中矣:切问,提问题切实具体而不浮泛;近思,思考..而近思

问题贴近实际而不好高骛远、玄思冥想

(12)是.礼也:这

(13)诲.女知之乎:教导

(1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

(15)抑与.之与:给予

3.通假字

(1)可谓好学也已.:通“矣”,句末表肯定的语气词

(2)攻乎异端,斯害也已.:通“矣”,句末表肯定的语气词

(3)求之与.?抑与之与.:通“欤”,句末表疑问的语气词

(4)诲女.知之乎:通“汝”,第二人称代词“你”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通“智”,聪明、智慧

(6)今也则亡.:通“无”,没有

4.虚词用法

(1)乎⎩⎪⎨⎪⎧

攻乎.异端:介词,相当于“于”,引出“攻”的对象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介词,相当于“于”,引出比较对象,跟,同诲女知之乎.:疑问语气词 (2)之⎩⎪⎨⎪⎧ 古之.学者为己:助词,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吾必谓之.学矣:第三人称代词,他我非生而知之.

者:代词,代指知识,道理夫子之.求之也: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子闻之.

:代词,代指上文所叙之事

5.词类活用

(1)就有道而正.

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端正 (2)贤.

贤易色: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贤,推崇 (3)事.

父母能竭其力:名词用作动词,侍奉 (4)博学而笃.

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定 (5)则四方之民襁.

负其子而至矣:名词作状语,用襁褓 6.特殊句式

(1)小人哉,樊须也:主谓倒装

(2)敏于事而慎于言:介词短语后置

(3)仲尼焉学:宾语前置

(4)而亦何常师之有:宾语前置

(5)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介词短语后置

(6)是礼也:判断句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判断句

7.成语积累 (1)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饮食不求满足,居住不求安适。形容安贫乐道。

(2)敏于事而慎于言:做事勤快,说话谨慎。

(3)贤贤易色:对妻子重美德不重美貌。

(4)言而有信:说话算数,守信用。

(5)文武之道:文,周文王。武,周武王。他们都是古人所推崇的贤君。本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法令制度、礼乐政教。后也泛指治理国家要宽严相济。

(6)温良恭俭让:泛指态度谦恭,举止文雅。

(7)博学笃志:广泛地学习并坚定自己的意志。

(8)切问近思: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都切合实际,不浮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