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管理
运动队训练管理模式
运动队训练管理模式汇报人:2024-01-08•运动队训练管理概述•运动队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队训练评估与反馈目录•运动队训练保障体系•运动队训练管理模式创新与发展01运动队训练管理概述定义与特点运动队训练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运动队的训练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以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特点系统性、科学性、实践性、动态性。
科学的训练管理能够确保训练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运动成绩。
提高训练效果培养优秀运动员促进体育事业发展通过有效的训练管理,能够为运动员提供更好的训练条件和成长环境,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运动员。
良好的训练管理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能够推动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030201训练管理的重要性早期阶段早期的训练管理主要依靠教练的经验和感觉,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发展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体育领域的不断探索,训练管理逐渐走向科学化和系统化。
现代阶段现代训练管理更加注重科技手段的运用和创新,不断推动着体育事业的发展。
训练管理的历史与发展03020102运动队训练计划与实施明确训练目标和期望成果,包括比赛成绩、技能提升和体能增强等。
目标设定根据训练目标和运动员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训练周期,包括基础训练、专项训练和赛前集训等阶段。
周期安排针对不同训练阶段,设计相应的训练内容,包括力量训练、速度训练、耐力训练、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等。
内容设计合理利用场地、器材、教练和资金等资源,确保训练计划的顺利实施。
资源整合明确教练团队成员的职责和工作重点,确保训练计划的顺利执行。
教练团队分工对运动员进行科学化管理,包括饮食、作息、恢复和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指导。
运动员管理对训练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监控与评估确保训练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到位,预防运动损伤和其他意外事件的发生。
安全保障数据分析对训练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运动员表现、技术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等。
运动队训练管理制度
运动队训练管理制度运动队训练管理制度1. 引言运动队训练管理制度对于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整体团队表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完善的训练管理制度可以为运动队提供有效的训练计划、合理的训练安排和高效的管理流程,从而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发挥潜力,提升整个运动队的实力。
本文将详细探讨运动队训练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制定一个高效的制度。
2. 运动队训练管理制度的重要性2.1 提供有效的训练计划一个完善的训练管理制度应该包含详细的训练计划,根据运动员的能力水平和比赛季节制定不同的训练内容和强度。
通过系统化和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运动员可以有条不紊地提高自己的技术、体力和心理素质。
2.2 合理的训练安排训练管理制度应该确保合理的训练安排,避免过度训练或训练不足。
过度训练会导致运动员疲劳和受伤,而训练不足则无法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
通过制定明确的训练安排,可以保证运动员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恢复和休息,提高训练效果和预防运动伤害。
2.3 高效的管理流程一个高效的训练管理制度应该包括有效的管理流程,以确保训练计划的执行和团队协作的顺利进行。
管理流程应该涵盖训练计划的制定、执行和评估等各个环节,运动队教练和管理人员应按照制度的要求进行管理和协调,确保整个训练过程的顺利进行。
3. 制定高效的运动队训练管理制度3.1 定义目标和指标在制定运动队训练管理制度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训练的目标和指标。
目标可以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打造一个高效的团队,指标可以是比赛成绩、个人能力的提升等。
明确目标和指标可以帮助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和管理流程。
3.2 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根据目标和指标,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
训练计划应包括训练内容、训练强度、训练频率等方面的具体安排。
应针对不同的运动项目和个人特点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确保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3 设立绩效评估机制为了评估训练的效果,可以设立绩效评估机制。
通过定期的测试和评估,可以了解运动员的训练状态和进步情况,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帮助运动员克服问题和提高技能。
运动训练管理体制
运动训练管理体制一、引言运动训练管理体制是指为了保障运动员的健康和比赛成绩而建立的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
在国际体育竞技中,各国都有自己的运动训练管理体制,这些管理体制对于保障运动员的健康和比赛成绩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运动训练管理体制。
二、国际上的运动训练管理体制1. 国际奥委会国际奥委会是全球最高级别的体育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
在国际奥委会下设有各种专门机构,例如医学与科学委员会、反兴奋剂委员会等等。
这些机构都是为了保障运动员健康和比赛公正而建立的。
2.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世界反兴奋剂机构是一个独立于政治、商业和媒体利益之外的组织,旨在推广、协调和监督全球反兴奋剂活动。
该机构通过检测和监控各种禁药的使用情况,保障运动员的健康和比赛公正。
3. 国际田径联合会国际田径联合会是全球最大的田径组织之一,其管理体制是非常完善的。
该组织下设有许多专门机构,例如医学委员会、竞赛委员会等等。
这些机构都是为了保障运动员健康和比赛公正而建立的。
三、中国的运动训练管理体制1. 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育总局是中国最高级别的体育组织,在中国范围内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
在国家体育总局下设有各种专门机构,例如医疗保障中心、反兴奋剂中心等等。
这些机构都是为了保障运动员健康和比赛公正而建立的。
2. 中国反兴奋剂中心中国反兴奋剂中心是负责监督和检测全国范围内禁药使用情况的机构。
该机构通过检测和监控各种禁药的使用情况,保障运动员的健康和比赛公正。
3. 中国田径协会中国田径协会是中国最大的田径组织之一,其管理体制是非常完善的。
该组织下设有许多专门机构,例如医学委员会、竞赛委员会等等。
这些机构都是为了保障运动员健康和比赛公正而建立的。
四、国内外运动训练管理体制的比较1. 国际奥委会与国家体育总局国际奥委会和国家体育总局都是全球最高级别的体育组织,在各自范围内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
然而,相较于国际奥委会,国家体育总局在反兴奋剂工作方面还有一定差距。
运动员训练管理制度
运动员训练管理制度1、运动员训练时要求端正训练态度,训练中要求积极、刻苦、自觉,有病有事要及时请假。
2、讲文明,讲礼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维护良好的田径队精神面貌。
3、遵守训练纪律,服从教练员安排,不迟到、不早退。
4、全面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争取学习、训练、思想、作风等全面发展。
力争更好成绩,为我校争光。
5、训练中要做到虚心好学、互帮互助、克服缺点、爱护器材等,保持服装整洁、端庄。
二、对于违反纪律的惩罚:1、训练迟到者10分钟以内的罚蛙跳100m。
超过20每分钟加跳200m。
2、抽烟、喝酒被抓者罚跑800m一个。
3、旷课一次800m一个,两次蛙跳400m,三次不来停训一周,三次以上者开除训练队。
希望队员们自觉遵守以上条列,执行时间20XX年9月12日。
1:运动员必须努力学加强训练,争取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以提高个人的全面素质和班级荣誉!2:运动员必须服从教练员的要求,努力训练。
3:诚实做人,吃苦耐劳,认真训练。
4:遵守运动场规章制度,爱护场内设施,服从工作人员管理,自觉训练。
一、考勤方面:不旷课,不迟到早退(以馆内钟为准,应换好服装在场地集合)。
事假和病假应提前向教练员请假,事后补假无效,将按旷课处理。
2、迟到:5分钟内:篮球场中速跑10圈或相应体罚;5分钟至10分钟:篮球场中速跑20圈或相应体罚;10分钟以上按旷课处理。
3、事假:个人的事假累计两次:篮球场中速跑20圈或相应体罚公假:需拿盖着学院章的辅导员假条二、训练比赛方面:1、训练态度不认真,嘻笑打闹的将受到批评,屡次出现将受到相应体罚。
2、训练中以各种理由偷懒的将受到相应体罚。
4、每学期末每人交训练总结(不少于500字),不交者罚款50元。
5、参加比赛应听从教练安排,行动统一,文明礼貌。
尊重对手、尊重裁判。
如出现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将罚款100元并写检讨,甚至开除出队。
注:罚款所得将作为队内经费由队长保管(一)运动员管理规定1.运动员必须认真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辛冲二中学校管理各项规定。
运动训练学课程第二章 运动训练的科学管理
一、运动训练管理释义 运动训练管理:是指训练活动的组织者
为实现运动训练的目标,对运动训练系统及训 练过程进行计划,并予实施的组织行为。
运动训练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有效地整合训 练的资源,规范训练的流程,提高训练的质量。
二、运动训练管理的层次结构
运动训练的宏观管理:从国家层面对整个国家运动训练活 动进行的管理。
幼儿、中小学锻炼小组、 代表队
高级训练阶段 中级训练阶段
初级训练阶段 基础训练阶段
思考题
运动训练管理的层级结构; 运动训练管理的工作体系由哪几个子系统
组成?
科研组的日常工作就是用家用DV机拍摄刘翔日常的训练和比赛,并 将画面传入电脑,对刘翔的技术动作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得出刘翔 的跨栏角度和跨栏周期等数据,再交给孙海平教练,以掌握刘翔的状 态。 刘翔上午训练结束后,科研小组就马不停蹄地开始用电脑做分析。 当最终的结果被刻制成光盘的时候,刘翔正在自己的房间午睡。下午 训练时,孙海平就能拿到刘翔最新的资料。如果是下午训练,科研小 组就晚上加班,第二天一早,光盘就能送到孙海平手里。 科研组组长李汀说,在出发雅典前的最后一堂训练课上,刘翔在 无助跑状态下跑出12秒90的成绩,但通过孙海平与科研人员对种种 数据的分析,得出状态高潮过早出现的结论。果断决定在出发前增加 适量的负重训练给刘翔‘降温’,从而确保刘翔将最佳状态调至奥运 会决赛。 李汀说,如果竞技体育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么孙海平教练 是指挥官,刘翔是突击队员,而我们科研小组是参谋部,就是要收集 情报,掌握敌我的情况,然后向指挥官提供参考意见,从而制定作战 计划。 科研其实就是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支持和保障。科研组所做的工作 就是记录、收集教练员用肉眼看不到、感受不到的情况,也就是用仪 器来观察运动员的状态,并且收集相关数据,这叫技术诊断。比赛和 高强度的训练课我们都要去收集相关资料,一周至少两次的大强度训 练科研组必须要到场。
运动训练管理学第七章
第七章 运动训练管理绩效及评价
第一节 运动训练管理绩效及评价概述 第二节
运动训练管理绩效的“成绩评价模式”
第三节 运动训练管理绩效的综合评价 第四节 运动训练管理绩效的DEA评价法
第一节 运动训练管理绩效及评价概述 一、运动训练管理的绩效 (一)绩效的含义 绩效,可解释为执行、履行、表现、 成绩,又称工作表现。 (二)运动训练管理的绩效 关键因素 系统因素
第三节 运动训练管理绩效的综合评价
二、运动训练管理绩效综合评价系 统及方法 (一)“综合评价”系统的结构 (二)“综合评价”系统的内容与 方法
1、确立指标和指标体系
第三节 运动训练管理绩效的综合评价
2、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用因果分析法对训练管理综合评 价指标体系进行初步构建 通过问卷调查确定指标体系 视频: 国奥进行体能测试 球员速度已 不占优势
第一节 运动训练管理绩效及评价概述 2、运动训练管理绩效评价的标准 (1)与目标的一致性原则 (2)直接可测性原则 (3)整体完备性原则 (4)可比性原则
视频:恒大单场赢球奖500万输罚300万 5年 内必须夺亚冠
第一节 运动训练管理绩效及评价概述 3、运动训练管理绩效评价的基本要求 (1)分解目标是建立标准的基本要求 (2)标准的内涵分析是改变标准品质的 基本要求 (3)评价的含义从实际出发考虑某一特 定标准的取舍、替代、从而完善标准 系统,提高标准可行程度的基本方法。
三、“综合评价”与“DEA评价” 的比较
第一节 运动训练管理绩效及评价概述 二、运动训练管理绩效的评价 (一)评价与运动训练管理绩效评价的 含义 评价是一种认识,是精神对物质、 意识对存在的一种放映。 运动训练管理绩效评价,是以运动 训练管理系统作为评价对象,就其效 益给及价值上的评判,它是完整的科 学训练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运动训练管理概述-
运动训练管理概述1、第二章运动训练管理概述[内容提要]木章分为四节,主要从运动训练管理学的形成与进展为纵线介绍了运动训练管理学的基木学问。
其屮,第一节介绍了运动训练管理学的形成与进展,重点阐述了运动训练管理学的概念;第二节讲解并描述了运动训练管理学的性质、学科体系及讨论对象和讨论方法;第三节从系统、要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为切入点,探讨了运动训练管理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管理者、被管理者和管理环境;第四节主要阐述了运动训练管理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表现的周期性、目的性、掌握性、递增性和递套性等特点。
[重要概念]运动训练管理学;系统;要素;运动训练2、管理过程第一节运幼训傢管理修的形叙鸟牧毆一、运动训练管理学的概念运动训练管理是对运动训练事物的管理,是管理在运动训练领域的具体表现。
它以管理学作为理论基础,以体育屮运动训练问题作为实践对象,追求的是运动训练实践的最正确管理效果。
结合管理及体育管理的概念,运动训练管理描述如下:运动训练管理就是指运动训练管理行为的实施者,通过采纳管理和运动训练的方法,以实现运动训练管理的打算、组织、协调、掌握和创新等职能,创造和谐的坏境,充分发挥各种运动训练资源的合力作川,实现既定运动训练目标的过程。
运动训练管理学是讨论运动训练管理的本质和规律3、的科学。
孙汉超对运动训练管理的定义为管理者遵循运动训练的客观规律,运用有效的手段,为不断提高成效,实现训练工作的H标,而对运动训练系统进行打算、组织、掌握、协调的综合活动过程。
综上所述,对运动训练铮理概念的描述包括以下四个方而的含义:1?运动训练管理实质是管理者对运动队进行打算、组织、掌握、协调的一种综合活动。
2.运动训练管理的基础在于包插教练员在内的运动队的各种管理人员对运动员的管理活动,具屮心坏节是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管理活动。
3.运动训练管理活动必需具备科学的指导、医学监督、文化教冇、物资保证、管理制度、项目布局等必要的4、条件。
运动员训练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安全,提高训练效果,维护运动员的身心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教育培训1. 定期对运动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运动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新入队运动员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后方可参加训练。
三、训练场地与器材1. 训练场地应保持平整、清洁,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2. 训练器材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安全性能。
3. 运动员在使用训练器材前,应了解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训练组织与实施1. 训练前,教练员应组织运动员进行热身活动,预防运动损伤。
2. 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应密切关注运动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
3. 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训练纪律,服从教练员指挥。
4. 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应穿戴合适的运动装备,确保安全。
五、安全措施1. 设置安全警戒线,明确训练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2. 训练时,教练员应配备足够的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监控。
3. 运动员参加比赛或训练前,应进行身体检查,确保身体状况符合要求。
4. 运动员参加比赛或训练时,应遵守比赛规则和训练纪律。
六、事故处理1. 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应立即停止训练,及时救治。
2. 运动员发生意外伤害,教练员应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3. 运动员因训练受伤,学校应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治和康复指导。
七、责任追究1. 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违反安全规定,造成自身或他人伤害的,应承担相应责任。
2. 教练员、安全员在训练过程中未履行职责,导致运动员受伤的,应承担相应责任。
3. 学校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疏漏,导致运动员受伤的,学校应承担相应责任。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体育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运动训练管理制度
运动训练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运动训练管理,促进运动员的健康成长和竞技实力的提高,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运动训练机构和运动队伍。
第三条运动训练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公平、公正原则,保障运动员的权益,强调全面发展。
第四条运动训练管理应遵循因人而异、优劣不一的原则,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
第五条运动训练管理应遵循综合素质教育的原则,培养运动员全面发展的个性。
第六条运动训练管理应遵循自愿原则,运动员的参与应当取得本人或其法定监护人的同意。
第七条运动训练管理应遵循健康第一原则,不得采取违法、违规的手段进行训练,不得对运动员进行非法药物的使用。
第八条运动训练管理应遵循公开透明原则,对训练计划、成绩、荣誉等应当及时公布。
第九条运动训练管理应遵循实践检验原则,不断总结、改进训练管理经验。
第十条运动训练管理应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明确职责分工。
第二章训练计划第十一条运动训练管理应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心理素质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第十二条运动训练管理应遵循可操作性原则,合理制定训练计划,并适时进行调整。
第十三条运动训练管理应遵循科学性原则,训练计划应当科学、合理,充分考虑运动员的生理特点和心理需求。
第十四条运动训练管理应遵循个性化原则,对不同类型运动员,根据其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第十五条运动训练管理应遵循全面发展原则,训练计划应包括技术、体能、心理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第十六条运动训练管理应遵循实践性原则,训练计划应结合实际训练情况,准确衡量训练计划的实施效果。
第十七条运动训练管理应遵循连续性原则,训练计划应具有前瞻性和延续性,不得随意更换计划。
第十八条运动训练管理应遵循保密性原则,对于训练计划中的敏感信息,应当进行保密处理。
第十九条运动训练管理应建立健全的训练计划管理体制,科学评估训练计划的执行情况。
第三章训练实施第二十条运动训练管理应根据训练计划,制定详细的训练内容和方式。
运动队训练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运动队训练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保障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领导1. 运动队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本制度的实施。
2. 教练员是运动队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日常训练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3. 运动员应自觉遵守本制度,提高安全意识,积极配合教练员开展安全管理工作。
三、安全措施1. 运动场地及设施(1)运动场地应定期检查,确保场地平整、无坑洼、无杂物,设施完好。
(2)运动器材应定期检查、保养,确保其安全可靠。
2. 运动训练(1)教练员应根据运动员的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合理制定训练计划,避免超负荷训练。
(2)运动员训练前应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预防运动损伤。
(3)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应密切观察运动员的状态,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训练。
3. 饮食及休息(1)运动员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搭配膳食,确保营养均衡。
(2)运动员训练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和能量,保持体力。
(3)运动员应保证充足的睡眠,确保身体恢复。
4. 安全教育(1)教练员应定期对运动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2)运动员应自觉遵守安全规定,不进行危险动作。
四、事故处理1. 运动队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2. 教练员应立即上报学校及相关部门,配合调查处理。
3. 运动员应积极配合调查,如实反映事故情况。
五、奖惩1. 对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练员和运动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教练员和运动员,给予批评教育,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运动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运动队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体育管理学运动训练管理本科课程ppt课件
出工作的针对性和重点。 (4)科技宏观管理从依靠行政手段转向运用经济杠杆转变。
完整版PPT课件
21
(二)科研管理的措施 1、强化领导体制,形成训练科学一体化的结构
体系 2、加快综合训练科研基地的建设,提高训练科
研技能。 3、科学确定重点学科、重点项目、重点课题 4、创造有利于科研的学术氛围 5、加强运动训练科研信息管理
的积极性,形成了运动项目的横向布局。但从系统管理 的角度来看,仍需要加强一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宏观调控,组织协调,科学制定运动项目发展战 略和规划,科学设置运动项目布局。 (2)项目布局予以分散,但应加强统一的组织机构— 单项协会的管理。 (3)相对形成项目布局的地域中心。 (4)项目布局是动态的,随各种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 ,使项目布局始终处于合理状态。
完整版PPT课件
9
第二节 运动训练管理的内容
完整版PPT课件
10
一、运动训练项目管理
运动项目规定了体育活动的内容、活动方式、组织 规则、锻炼方式等,是开展运动竞赛的基本手段。 (一)运动训练项目设置管理 1、我国运动项目分类管理的必要性 2、我国运动训练项目设置分类的依据
完整版PPT课件
11
(二)运动训练项目布局 为发挥地区优势,保证重点项目的发展,调动多方面
完整版PPT课件
24
第三节 运动训练梯队管理
我国现行的运动训练管理体系依据“思 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的指 导思想建立了三级训练体系。这三级训练体 系,在纵向与横向上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定的 立体网络。
完整版PPT课件
25
完整版PPT课件
26
高水平运动训练管理课件
温水浴与冷热敷
温水浴和冷热敷有助于促进血 液循环、缓解肌肉酸痛和紧张
状态。
心理恢复
通过冥想、呼吸练习、放松训 练等方法,帮助运动员缓解压
力、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PART 05
运动员心理与压力管理
运动员心理特点分析
自我认知
运动员对自身能力、优势和不 足的认知,以及在比赛和训练
中的定位。
动机与目标
运动员参与运动训练的内在动 力,以及在比赛和训练中追求 的目标。
科技将为运动员提供更加全面、 细致的服务,促进其全面发展。
科技的发展也将推动运动训练 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为运动训
练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ONE
KEEP VIEW
高水平运动训练管理 课件
目 录
• 高水平运动训练管理概述 • 运动员选材与人才梯队建设 • 训练计划与实施管理 • 运动员营养与恢复管理 • 运动员心理与压力管理 • 高水平运动训练的科技支持
PA
定义
高水平运动训练管理是指通过科 学的方法和手段,对高水平运动 员的训练过程进行全面规划、组 织、协调、控制和优化的过程。
运动员营养与恢复管理
运动员营养需求分析
能量需求
根据运动员的训练强度、体重和活动 水平,计算每日所需能量,以满足训 练和比赛需求。
蛋白质需求
蛋白质对肌肉修复和生长至关重要, 应根据运动员的体重和训练量合理安 排蛋白质摄入。
碳水化合物需求
碳水化合物是运动时的主要能量来源, 应确保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以支持 训练和比赛。
为运动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解决因压力 产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运动训练管理
运动训练管理系统
P155
训练管理管理系统的组成因素(对象)
人:运动员、教练员、行政员、后勤人员等 财:经费 物:硬件设施、设备等 信息
运动训练管理的特点:
1、全面性 2、系统性 3、动态调整
运动训练管理体制与运作方式 阅读教材157-162
运动训练管理体制及其改革
1.运动训练管理体制的类型 2.运动训练管理体制的结构与特征 3.我国运动训练管理体制的改革
体育管理——
运动训练管理
第一节 运动训练管理概述
运动训练管理的概念
运动训练是通过对从事竞技体验的运动员在生物学、 社会学、心理学等科学指导下而进行的改造(锻 炼),以适应参与高水平竞争的活动过程。 运动训练管理是指管理者在遵循运动训练客观规律 的基础上运用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为不断提高功 效,实现训练工作目标,而对运动训练进行的计 划、组织、控制、协调的综合活动过程。
运动训练管理过程
图6-2
训练管理过程基本模式
运动训练管理内容
运动训练管理主要涉及: 运动项目管理、运动训练人员管理、教练员和运 动员的管理、运动训练科研管理、运动训练经费管 理、运动训练场地设施管理、运动训练后勤服务管 理等。
运动训练项目管理: (一)运动项目设置管理: 1、运动项目的分类 2、运动项目设置分类的依据 (二)运动项目布局管理 (三)运动项目组织管理
三,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的社会化
(一)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的社会化的必要性: 1、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2、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3、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二)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的社会化进程中的障碍:
政策性障碍
条件性障碍
观念性障碍 体制性障碍
学生体育运动训练管理办法
学生体育运动训练管理办法第一部分:背景介绍体育运动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提高学习成绩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体育运动训练,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健康,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学生体育运动训练管理办法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部分:制定目的制定学生体育运动训练管理办法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学生体育训练的过程,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训练效果的提高。
此外,该办法还要求学校提供良好的训练设施和专业的教练团队,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
第三部分:学生体育运动训练内容学生体育运动训练内容应包括体育赛事训练和课程内外的体育运动锻炼。
体育赛事训练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人特长,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而课程内外的体育运动锻炼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如篮球、足球、游泳、乒乓球等,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第四部分:学生体育运动训练时机学生体育运动训练时机应与课程安排相结合,合理安排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
一方面,要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与体育训练,另一方面,要避免过度训练对学生的身体和学业产生负面影响。
第五部分:学生体育运动训练强度学生体育运动训练的强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生理以及体力状况进行合理调整。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训练计划,避免过度训练导致学生身体疲乏和运动能力下降。
第六部分:学生体育运动训练场地与设施学生体育运动训练场地与设施的选择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训练内容进行合理安排。
要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场地和设施进行训练,并保证训练场地的安全性和卫生状况。
第七部分:学生体育运动训练教练团队学生体育运动训练教练团队应由经过专业培训和具有相关资质的教练组成。
教练要具备专业的技能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指导。
第八部分:学生体育运动训练安全学生体育运动训练安全是保障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
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训练设施的安全状况,督促学生正确使用运动设备,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运动训练管理 (2)
名词解释:1.管理:是为了实现系统目标,不断提高系统的功效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创新等一系列的综合活动。
2.运动训练管理:指体育管理者遵循运动训练的客观规律,运用有效地管理手段,不断提高训练的功效,实现运动训练工作目标,而对运动训练系统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创新的综合活动过程。
3.系统原理:为了实现现代科学管理的优化目标,运用系统理论对管理对象进行细致的系统分析。
4.人本原则:指一切管理活动均应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的规律概括5.动态原理:在管理活动中,注意把握管理对象的变化情况,不断调节各个环节,以实现整体目标的规律的概括。
6.效益原则:在管理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提高社会经济效益这个中心,科学的、节省的、有效地使用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智力和时间信息等资源,以创造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7.运动训练管理体制:为了实现现代运动训练的目标,不断提高运动训练效率而建立的组织机构设置以及相应的职能权限和管理制度的总称。
8.运动项目布局: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竞技体育运动项目设置的横向和纵向的结构模式。
9.举国体制:国家在综合实力还比较若得情况下,为了在短时间内形成突破,从而采取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的一种组织制度。
10.运动训练管理方法:指在管理过程中,,为实现运动训练管理目标,所采取的各种手段和措施。
简答:1.管理过程:计划—组织—实施—总结2.运动训练系统的构成要素:管理者、管理对象、信息3.运动训练管理的基本原理:①系统原理(整分合原则、优化组合原则、相对封闭原则)、②人本原理(行为原则、能级对应原则、动力原则)、③动态原理(运用反馈对管理过程进行有效的抑制、在管理过程中要保持一定的弹性)、④效益原理(效益的评价、效益的追求)、⑤责任原理、⑥竞争原理4.我国运动训练管理指标:①成绩指标②淘汰率③成功率,训练成材率指标5.运动训练管理体制分类:1--权力配置:分散型、集中型、综合型2--训练性质:专业、职业、业余、综合6.衡量运训管理体制标准:1-为运动训练出人才、出成绩提供保障2-对训练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的促进作用3-对提高运动员社会化程度的工作4-运动训练管理体制的社会可溶性7.我国运动训练管理体系结构:①以专业型为主干,在“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的指导思想下所建立的三级训练管理体制②三级训练法:高级形式主要主要是指国家集训队和各省市(市区)解放军,各行业体协优秀运动队及高水平俱乐部;中级形式指省(市区)体育运动学校,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和青少年业余体校;初级形式包括全国各地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中小学运动队。
运动训练管理
运动训练管理填空1.一个比较完整的运动训练系统主要由三大要素构成:运动训练的管理者、运动训练的管理对象和信息。
2.我国对运动训练管理评价的主要指标是成绩指标、淘汰率、成功率和成材率指标。
3.运动训练管理的基本方法:包括行政方法、法律方法、经济方法、宣传教育方法4.现代竞技运动的构成,主要包含了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运动管理方面5.竞技运动:是以运动竞赛为载体,通过运动训练来创造优异成绩,并在比赛中以获得优胜为目的的活动6.高水平运动队伍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严格的管理,科学的训练,挖掘运动员的最大潜力,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创造优异成绩,为地方乃至国家争光。
7.我国的高水平运动队在管理体制上先后实行过以下三种体制:一是领队负责制;二是主教练负责制;三是队委会制度。
8.高水平经济人才来源模式:金字塔式、塔楼式、迁移式。
名词解释1.管理的目的: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运动训练管理:是指体育管理者遵循运动训练的客观规律,运用有效地管理手段,为不断提高训练的功效,实现运动训练工作目标,而对运动训练系统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创新的综合活动过程。
3.运动训练界定:为了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以教练员为主、以相关人员配合为辅,专门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运动训练实践活动和日常班队管理活动。
4.运动项目协会的含义:是指依照法律程序设立的非政府的社会公共体育组织,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组织和管理某一运动项目的开展,并不断致力于该运动项目的普及推广经济水平的提高。
5.运动项目的定义:是指具有竞赛性的、按照严格的规则进行的运动形式,它是竞技体育的主要构成内容,是实现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手段。
6.运动项目布局的含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竞技体育运动项目设置的横向和纵向结构模式。
7.绩效:可解释为执行、履行、表现、成绩,又称工作表现。
8.高水平运动队:9.职业运动员:10.业余运动员:11.专业运动员简答1.现代竞技运动的特征?⑴激烈的竞争性⑵高度的公平性⑶严格的规则性⑷高度的技艺性⑸广泛的国际性2.专业运动队在新形势下管理工作的特点?答:⑴运动员的主体意识和利益诉求意识已经觉醒⑵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分工及其角色定位成为常态⑶建立职业化、市场化的训练体制已是大势所趋3.专业运动队在新形势下管理工作的对策?答:⑴运动队管理制度化⑵完善监管机制⑶坚持以人为本⑷坚持以情为基础⑸管理、训练科学化⑹高度重视职业化导向前提下的运动员作风培养⑺正确处理新形势下运动队管理工作的几个关系2.运动项目协会实体化的内涵?答:“实体化”是针对我国原有单项协会仅在形式上、名义上存在的虚设状况而提出的一种形象化提法。
学校体育训练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提高我校体育训练队整体水平,规范训练管理,确保训练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架构1. 成立学校体育训练队领导小组,负责训练队的管理和指导工作。
2. 设立教练组,负责训练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训练效果的评估。
3. 设立后勤保障组,负责训练器材、场地、饮食等方面的保障工作。
4. 设立运动员管理组,负责运动员的思想教育、纪律管理和日常行为规范。
三、训练管理1. 训练计划:教练组根据运动员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和技术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并报领导小组审批。
2. 训练时间:训练时间根据学校课程安排和运动员实际情况,合理分配,确保训练时间充足。
3. 训练内容:训练内容主要包括体能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和心理素质训练。
4. 训练质量:教练组要严格执行训练计划,确保训练质量,定期对运动员进行考核。
5. 训练安全:教练组要高度重视训练安全,做好训练场地、器材的检查和维护工作,防止运动损伤。
四、运动员管理1. 思想教育:运动员管理组要加强对运动员的思想教育,培养运动员的集体荣誉感和拼搏精神。
2. 纪律管理:运动员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学校规章制度和训练队纪律,服从教练组和运动员管理组的安排。
3. 日常行为规范:运动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医疗保健:运动员管理组要密切关注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定期进行体检,确保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安全。
五、考核与奖励1. 考核:教练组定期对运动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体能、技术、战术和心理素质等方面。
2. 奖励:对在训练和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学校体育训练队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体育训练队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修改。
复习题:运动训练管理
一、什么是运动训练管理?二、运动训练管理系统的构成要素有哪些?三、运动训练管理的基本原理有哪些?四、运动训练管理的基本方法有哪些?五、运动训练管理的行政方法有哪些特点?六、宣传教育方法有哪些特性?七、我国运动训练管理体制的改革及趋势八、训练管理机制创新中的观念如何转变?九、运动队管理的主要内容十、我国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模式的分类十一、职业运动员与专业运动员的区别十二、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社会化进程中的障碍十三、运动项目的特征十四、奥运会项目设置原则十五、教练员在现代训练及管理中的作用十七、教练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十八、基层业余体育训练的组织形式十九、我国基层业余体育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判断:1、管理是为了实现系统目标,不断提高系统的功效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创新等一系列的综合活动。
2、管理与经营、行政、领导之间没有区别.3、领导是指领导者为了实现预定的目标所进行的决策、指挥和控制活动,它实质上也是一种管理活动.4、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创造出更多的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在运动训练管理中,充分利用人本原理,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动态原理:是指在管理活动中,注意把握管理对象的变化情况,不断调节各个环节,以实现整体目标的规律的概括。
7、近年来,我国所做的一些改革,如开始推行的“人才链"的训练管理模式。
即分为四个级别:A级(国家队)B级(省市区队)C级(地市州队)D级(基层队)。
8、良好的运动训练管理体制能为出人才和出成绩提供有效保证。
9、在运动成绩相同的情况下,训练淘汰率越低、成功率越高的项目队,其训练水平和管理效率也就越高。
10、训练成才率是指初级训练单位向上输送的运动员与该队或全校运动员的比率.它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初级训练单位的训练状况和管理绩效.成才率高说明同样的消耗,成果较大,管理绩效较高.11、奥运“金牌大户”项目.12、运动队管理的重要目标是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运动员管理 1、运动员管理的基本措施 2、运动员的选配 3、运动员合理流动 4、运动员的工资待遇和奖励 5、退役运动员的管理
(三)科研人员、随队医生和营养师的管理 (四)领队管理 (五)其他人员管理 1、运动训练行政领导者 2、运动训练业务主管人员 3、文化教员和某些特殊需要人员 4、后勤服务人员
三、运动训练的物质技术保障及其管理
第二节 运动训练的宏观管理
一、贯彻实施《奥运争光计划纲要》
(一)《纲要》的战略目标 1、基础实力目标 2、实力表现目标 3、体制与机制改革目标
(二)实施《纲要》的战略对策
调整奥林匹克运动项目发展的总体布局 建立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多强对抗的国家队体制 加强科学训练,向管理和科技要成绩 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的教练员队伍 实施2000年后备人才工程 建立效益投资体系 充分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 扩大开放,加强国际交往 普及和宣传奥林匹克精神,扩大竞技体育的社会影响
(1)国家队建队形式 (2)业余体校办学类型 (3)省区市优秀运动队类型
2、我国现行运动训练管理体制的利弊 3、我国运动训练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
三、运动项目的管理 (一)运动项目的分类管理 一类:国家重点投入项目(18项) 二类:国家一般投入项目(21项) 三类:以社会投入为主项目(44项)
(二)加强项目的合理布局,发挥地方优势 1、运动项目布局——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运动训练
三、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运动员思想的一般特征 1、运动员思想的基本特征
竞争心理;需要理解;意向务实;求新倾向;参与意识 2、运动员在训练过程各阶段的思想特点
对单项运动协会实行分类管理 协会制时间过度 改革各级体委训练基地
第三节 运动队管理
一、运动训练过程管理
(一)规划目标及建立模型 (二)选拔运动员(即选才工作的管理) 1、选才的重要性 2、选才的因素与现代手段 3、选才工作的管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制定各类训练计划
1、现代训练计划的基本内容 2、现代训练内容体系的构成——“七大内容” 3、训练计划类型——多年规划、大、中、小周期
学科综合研究为主; 研究机构从注重铺摊子扩大外延为主,转向增加内涵,
重视研究质量,发挥现有仪器设备作用,提高整体效能 为主; 科技宏观管理丛依靠行政手段为主,转向运用经济杠杆、 科技手段为主。
(三)运动训练科研管理措施
加强领导,理顺训练科研体系 整顿、充实体育科研与训练机构,提高研究效能 制定切实可行的运动训练科研发展规划 尊重科学、尊重科研人员的劳动 加强科研立法,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
运动项目设置的横向和纵向结构的模式。 2、影响运动项目合理布局的因素 经济实力 运动人才的区域性和民族性特征 运动竞赛的项目设置 教练人员的智能结构和体育科技水平
3、我国运动项目合理布局指导思想
要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体育强国,实现奥运战略目 标,必须对我国竞技体育运动项目进行合理布局, 缩短战线,突出重点,集中全国的主要人、财、物 力,重点抓好我国的优势项目和短时间内能追赶国 际水平的项目,优先发展有金牌竞争能力的项目, 并本着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的原则,力所能及的发 展其它项目。
二、我国运动训练管理体制及其改革
(一)运动训练管理体制概念 指在运动训练管理的指导下,由运动
训练管理机构、权限划分及管理制度所组 成的体系。
(二)运动训练管理体制类型
1、按层次划分的类型 三级体制:前苏联、原东德、美国、日本(多数国) 四级体制:原西德 2、按管理权限范围分——分散型、集中型、结合型 3、按性质划分的类型 (1)专业训练为主的体制 (2)业余训练为主体制 (3)结合型体制
(三)衡量运动训练管理体制的主要标准 为训练出人才、出成绩所提供的保证作用 训练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 运动员的社会化程度 运动训练管理体制的社会可容性
(四)我国的运动训练管理体制
1、我国现行的运动训练管理体制是在“思想 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方针指 导下,以专业训练为主的“金字塔”式的三 级训练网。
(三)运动协会走向实体化管理 1、实体化的定义 2、协会制的定义 3、法人的定义
4、我国运动项目协会向实体化过渡的举措
体育行政部门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改变政 事不分,政群不分,机构重叠,职能交叉现象,精 兵简政,转变职能,将直接管理的运动项目和具体 业务转向事业单位。
实体化协会拥有中层以下干部聘用,财务支配, 工资、奖励分配,外事联络和开发经营等权限。
4、合理布局原则 突出奥运战略原则;突出优势传统项目原则; 突出社会经济效益原则;动态性原则 5、运动项目合理布局的基本要求 各运动项目的地位与获奖效益 各项目世界大赛中获奖的机率 在布局上要选准突破口 要安排好实施项目合理布局的步骤 围绕项目合理布局与实施,要进行一系列管理措施
上的配套改革
计划、课时计划等 4、制定训练计划应注意的问题
(四)组织和控制训练过程
获取反馈信息
对照“监督检查模型” 进行对比分析
重新控制
调整纠偏
二、运动训练科研管理
(一)我国运动训练科技现状 (二)我国运动训练科技发展战略管理 从注重学科发展为主的“封闭型”研究,转向以与训练
结合为主的“开放型”研究; 从偏重自发选择单位研究为主,转向计划选题,并以多
(二)运动训练管理系统模型 (三)运动训练管理要素 ——人 ——财 ——物 ——信息 ——目标任务 ——运动项目(项目管理)
二、运动训练的人员管理
(一)教练员管理 1、明确合格教练员的基本条件,不断提高教练员
素质 2、科学选配教练员 (1)选配总的依据 (2)选配的具体要求 (3)教练员的考核与晋升
第七章 运动训练管理
本章导入 知识点:
运动训练管理系统的基本结构 运动训练的宏观管理 运动队管理
第一节 运动训练管理系统
一、运动训练管理概念与系统模型
(一)运动训练管理概念
指管理者遵循运动训练及客观规律和现代管 理的基本原理,运用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运动 训练系统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以不断 提高效率,实现训练目标的综合活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