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发展的阶段性及道德冲突
简述德育过程中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
简述德育过程中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引言德育作为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具有良好品德的发展。
本文将简要探讨德育过程中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并分析其内在机制。
规律一:模仿阶段在德育过程中,学生首先处于模仿阶段。
他们在观察、模仿他人行为的基础上,形成初步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
这一阶段的学生往往会将教师和家长作为榜样,从他们身上学习道德行为,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品德观。
规律二:认知阶段随着学生的成长,进入了认知阶段。
他们开始思考和理解道德问题,并通过认知活动与他人互动,加深对道德规范的理解和内化。
在这一阶段,学校的德育课程、家庭的教育和社会的影响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价值判断和道德意识的能力。
规律三:冲突阶段学生在道德发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道德冲突,这是道德发展的关键节点之一。
在冲突中,学生需要根据自身的道德判断和价值观来做出选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一阶段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决策能力和解决道德冲突的能力,以及意识到自己的选择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
规律四:内化阶段经过一系列的学习和实践,学生逐渐将道德规范融入到自己的行为中,并形成一定的品德习惯。
他们不再需要外界的明确规定和监管,而是能够自觉地遵守道德准则并表现出良好的品德行为。
这一阶段的学生在道德领域的成就主要取决于其内在的自我约束和自觉性。
规律五:持续发展阶段学生的品德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品德会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持续发展阶段的关键在于提供持续的德育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
学校、家庭和社会都需要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机会,促进其不断成长。
结论德育过程中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表明,在适宜的德育环境下,学生能够逐渐形成良好的品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模仿、认知、冲突、内化和持续发展是学生品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和规律。
了解这些规律,有助于教育者和家长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品德发展,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心理学道德发展讲义
教育心理学道德发展讲义1. 引言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教育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变化的学科,而道德发展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道德发展关注个体在道德方面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发展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本讲义将介绍教育心理学道德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帮助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
2. 道德发展的理论2.1 道德判断理论道德判断理论是研究个体如何进行道德判断和决策的理论。
其中最著名的理论是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他提出了道德发展的六个阶段:前期道德、恶意报复和交易、法律和秩序、社会契约和个人权利、社会伦理和社会契约、普世性原则与责任。
这些阶段表示了个体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价值观的发展过程。
2.2 道德情感的发展道德情感是指个体对道德行为的情感反应,包括道德愤怒、同情和内疚等。
发展道德情感对于个体的道德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一些理论认为,道德情感的发展受到个体社会化过程和重要他人的影响。
2.3 道德行为的发展道德行为是指个体在道德准则下的行为表现。
道德行为的发展受到个体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情感的影响。
研究表明,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类型的道德行为,例如规则遵守、帮助他人和分享等,而青少年则更注重道德的自我反思和批判思考。
3. 教育心理学在道德发展中的应用3.1 学校教育的角色学校是培养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场所,教育心理学可以在学校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了解学生的道德发展阶段,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3.2 课堂教学的实践教师可以利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在课堂上开展相关的道德发展教育活动。
例如,通过讨论道德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道德观点;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让学生体验和理解不同的道德决策过程;通过提供道德榜样和分享道德故事,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行为。
3.3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环节。
【心理学百科95】道德发展的六个阶段
【⼼理学百科95】道德发展的六个阶段劳伦斯•科尔伯格(1927-1987)背景介绍:聚焦道德发展此前1923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从精神分析的视⾓对⼈类的道德发展做出了解释。
1932年:让·⽪亚杰认为⼈类的道德发展遵循两种⽅式的推理:⼀种是⾃律,⼀种是他律。
此后1977年:美国教育⼼理学家威廉·达蒙指出,⼉童很早就能够意识到他⼈的需要,⼉童出现这种能⼒的年龄⽐科尔伯格认为的要早。
1982年:美国⼼理学家南希·艾森伯格指出,要理解⼉童的道德发展,我们必须探讨他们在⾯临⾃⼰的需求与他⼈的需求出现冲突时的思考过程。
个体从童年、青少年到成年的道德发展遵循六个阶段的过程。
在前两个前习俗阶段,惩罚、奖励以及互惠原则会决定个体的道德⾏为。
在习俗⽔平的两个阶段,个体的道德⾏为的⽬标在于遵从他⼈的是⾮观、维护已有法则、维诗社会秩序等。
在后习俗⽔平的两个阶段,个体本⾝才是道德⾏为判断的主体,个体道德⾏为不再以社会规范为准则,⽽是遵循个体⾃⼰的良⼼和普遍的道德原则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Kohlberg)认为个体从⼉童到青春期的道德发展是逐步的过程。
1956年,他以72名⼗岁到⼗六岁的男孩为研究对象,给予他们需要进⾏选择(两个选择都不能被完全接受)的道德两难故事,然后研究他们的反应。
其中⼀个两难故事是:妻⼦罹患了致命的疾病,因为没有钱,所以丈夫偷窃了妻⼦急需的药物。
之后,科尔伯格对其中的58名被试进⾏了跟踪研究,每三年进⾏⼀次后续研究,这⼀过程持续了⼆⼗年,他希望了解这些被试的道德倾向随着年龄增长有着怎样的变化。
基于被试给出的答案,科尔伯格界定出了道德发展的三个⽔平六个阶段,这三个⽔平为前习俗⽔平、习俗⽔平和后习俗⽔平。
道德推理九岁之前⼀般处于前习俗⽔平的道德推理阶段,个体在此时会认为规则是固定的、绝对的:在前习俗⽔平的第⼀个阶段(服从和惩罚的阶段),个体对⾏为对错的判断基于该⾏为是否会受到惩罚:在第⼆个阶段(相对功利的阶段),个体对⾏为对错的判断基于该⾏为是否会得到奖励。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道德发展是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逐渐习得道德准则并以这些准则指导自己行为的过程。[3]并且道德发展的成熟是完善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对于从道德判断这一角度认识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他的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掀起了美国70年代之后的“认知发展教育运动”。在某种程度上说,对道德教育学起到了部分奠基性的作用,推动了道德教育进行科学的发展。总之,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在道德教育实践和道德发展方面做出了独一无二的贡献。
在怎样从道德认知有效地产生道德行为这个方面,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还不能更好地应用到实践。道德判断的发展阶段并不像科尔伯格所说的那样具有普遍性,由于这个理论的被试是少数白人,而且大多是以男性为主,在被试取样上就有一定的限制,存在着性别的偏见,在所描述的最高阶段中,有人认为这一阶段的道德取向只是一种假想的观念,不具有文化的普遍性,[4]并且这一阶段中提到“公正高于法律”,这完全体现的是西方自由民主的思想,而对于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们也许并不适用。此外,由于道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这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道德发展的重要方面,但在科尔伯格的理论中他过分重视道德判断,有些人理解较高水平的道德发展,但他们在行为上并不能表现出来,这就反映了这个理论忽视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之间的联系,或者说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很少的。
水平二是习俗水平(10~13岁),表现是能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意识到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舆论的希望和规范的要求,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在这一水平中又有两个阶段,阶段三为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又可称为人际和谐或好孩子的道德取向阶段,处于本阶段的孩子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主要是看是否受到别人的喜爱,个人愿意按照大家对自己的期望去行动,希望通过成为别人眼中的好人来寻求认可。阶段四为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在本阶段,社会规范和法律代替了同伴群体的规范,他们遵守法规、尊重权威,尽自己的责任和本分,维护社会秩序,如果一个行为违反了某种法规并伤害了他人,他们都会认为这一行为是错误的。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引言概述: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是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的一种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
该理论通过观察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对道德问题的认知和行为表现,探讨了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其背后的心理机制。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
正文内容:1. 认知发展的角度1.1 儿童道德观念的形成1.2 儿童道德判断的演变1.3 儿童道德判断的内在逻辑2. 社会经验的作用2.1 家庭教育对道德发展的影响2.2 同伴关系对道德发展的影响2.3 社会文化对道德发展的影响3. 道德发展的阶段性特征3.1 前道德阶段:儿童的道德行为主要受到外在规则的驱使3.2 预合作阶段:儿童开始关注他人的意愿和需要3.3 互惠阶段:儿童开始理解互惠关系和公平原则3.4 集体规范阶段:儿童开始遵守社会共同规范3.5 道德原则阶段:儿童开始形成自己的道德原则4. 道德发展的内在机制4.1 认知冲突的作用:儿童通过面对道德冲突来发展道德判断力4.2 自我中心思维的转变:儿童逐渐从自我中心思维转向社会中心思维4.3 角色扮演的作用:儿童通过角色扮演来理解他人的角度和情感5. 教育实践的启示5.1 培养道德意识:教育者应重视培养儿童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5.2 提供合适的冲突:教育者应给予儿童适度的道德冲突,促进其道德判断力的发展5.3 倡导合作与公平:教育者应鼓励儿童参与合作活动,并注重公平原则的培养总结: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通过认知发展的角度、社会经验的作用、道德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内在机制的解析,揭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规律和心理机制。
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该理论的启示,培养儿童的道德意识,提供合适的冲突,倡导合作与公平,以促进他们的道德发展。
这一理论为儿童道德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参考。
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是现代心理学和伦理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理论,它对于我们理解人类道德认知和行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主要内容和贡献,同时探讨它对我们实践道德教育和促进社会道德进步的启示。
一、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主要内容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是20世纪最著名的道德心理学家之一,他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儿童和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论。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道德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过不同阶段的发展。
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些阶段,但是每个人的发展速度和深度可能不同。
道德发展的渐进性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和培养来促进道德发展,而不是一劳永逸地解决道德问题。
2. 道德发展有六个阶段科尔伯格将道德发展分为六个阶段,这些阶段按照道德认知的复杂度和抽象程度逐渐增加。
具体阶段如下:(1)前卫阶段:这一阶段的人主要关注自己的利益和需要,他们的道德观念基于奖惩和权威。
(2)个人关系阶段:这一阶段的人开始考虑他人的需要和利益,但是他们的道德观念仍然是以个人为中心的。
(3)社会规范阶段:这一阶段的人开始关注社会规范和制度,他们认为遵守规范是正确的。
(4)社会契约阶段:这一阶段的人开始考虑社会契约和公正原则,他们认为道德行为应该符合社会契约和公正原则。
(5)社会利益阶段:这一阶段的人开始考虑社会利益和社会福利,他们认为道德行为应该符合最大化社会利益的原则。
(6)普世道德原则阶段:这一阶段的人认为道德行为应该符合普遍的道德原则,这些原则超越了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3. 道德发展的推动力是认知冲突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的推动力是认知冲突。
他认为,当人们遇到道德问题时,他们会经历认知冲突,即他们的现有道德观念和新的道德信息之间存在矛盾。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引言概述:皮亚杰(Jean Piaget)是20世纪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他提出了一套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被称为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
该理论主要关注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如何理解和内化道德规范,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认知发展来建立道德观念。
一、道德发展的四个阶段1.1 感知规则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主要通过外部规则和惩罚来理解道德行为。
他们往往会遵守规则是因为胆怯惩罚或者是为了得到奖励。
1.2 自我中心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不同,但仍然难以理解他人的感受和立场。
他们的道德判断主要基于自己的利益和需求。
1.3 互惠关系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意识到互惠和公平的重要性。
他们会考虑到他人的感受和权利,并尝试建立平等和互惠的关系。
二、认知发展与道德发展的关系2.1 认知发展对道德发展的影响: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水平对他们的道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内化道德规范。
2.2 自我中心思维与道德发展:自我中心思维是儿童在道德发展早期阶段的主要特征,他们往往难以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感受,导致道德判断不够成熟。
2.3 社会互动与道德发展:皮亚杰认为,儿童在社会互动中学习道德规范和价值观。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他们能够逐渐建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
三、教育对道德发展的重要性3.1 家庭教育:家庭是儿童道德发展的第一课堂,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儿童的道德发展至关重要。
他们应该成为孩子的道德模范,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3.2 学校教育:学校是儿童道德发展的重要场所,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通过教育活动和案例分析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
3.3 社会教育:社会也对儿童的道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儿童需要在社会环境中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尊重他人权利和规则,以及如何正确解决冲突。
四、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的意义4.1 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强调儿童认知和道德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的,通过培养儿童的认知能力和道德观念,可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提出的,旨在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框架。
该理论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早期的自我中心到逐渐形成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判断能力。
1. 道德发展的阶段:- 前运动期(0-2岁):婴儿主要通过感觉和运动探索世界,尚未形成道德概念。
- 前操作期(2-7岁):儿童开始使用语言和符号,逐渐理解规则和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 具体操作期(7-11岁):儿童能够进行逻辑思维,开始理解道德规范和义务。
- 形式操作期(11岁及以上):儿童开始运用抽象思维,能够进行道德判断和决策。
2. 道德发展的关键概念:- 自我中心:在早期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主要围绕个体的需求和利益展开,缺乏对他人的关注和理解。
- 共享视角:随着儿童的认知能力的提升,他们逐渐能够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 道德判断:儿童在道德冲突中能够根据道德规范和原则做出判断,并形成自己的道德价值观。
- 道德行为:儿童通过道德判断来指导自己的行为,逐渐养成遵守道德规范的习惯。
3. 影响道德发展的因素:- 家庭环境:父母的道德教育方式和价值观对儿童的道德发展有重要影响。
- 学校教育:学校的道德教育和培养合作精神的活动有助于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
- 同伴关系:与同伴的互动和合作能够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合作能力。
- 社会文化: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对儿童的道德发展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4. 实践应用:- 家庭教育: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明确的道德规范和榜样,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 学校教育: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来促进道德发展。
- 社会教育: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关注儿童的道德发展,提供良好的道德模范和环境,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总结: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为我们理解儿童道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
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三大道德发展理论
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三大道德发展理论道德发展理论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研究了人们在道德行为上的发展和进化过程。
教师在进行道德教育时,需要了解三大道德发展理论,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首先,我们来介绍三大道德发展理论中的第一种理论,即洛伦兹蒂的道德发展理论。
这一理论通过研究和观察儿童的道德行为,提出了儿童的道德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预道德阶段、道德自我中心阶段和道德合作阶段。
在预道德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主要依赖于外部的权威,他们会根据成人的规定和奖罚来判断是否为道德行为。
在道德自我中心阶段,儿童开始发展出一定的道德意识,他们更多地考虑个体主义和道义的权衡,但仍然缺乏全面的道德观念。
在道德合作阶段,儿童逐渐从自我中心转向他人中心,开始形成合作和公正的道德观念。
第二种道德发展理论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通过对道德冲突的情境进行研究,提出了道德发展的六个阶段。
这六个阶段包括:预道德阶段、自利道德阶段、以奖赏和惩罚为导向的道德阶段、以社会规则为导向的道德阶段、以个人权利和社会契约为导向的道德阶段、以普遍道德原则为导向的道德阶段。
这些阶段代表了道德发展的逐渐复杂和成熟。
最后,我们来介绍基于文化的道德发展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道德观念是受到文化和社会因素影响的,并且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会有不同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根据这一理论,教师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应该重视学生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道德发展需求,并帮助他们在适当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下发展自己的道德观念。
总结来说,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中必须了解的三大道德发展理论包括洛伦兹蒂的道德发展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和基于文化的道德发展理论。
这些理论为教师指导学生的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帮助教师理解学生的道德发展过程,因此,教师应该对这些理论进行深入了解和应用。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是指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提出的一种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
该理论主要探讨了儿童在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方面的发展过程,以及儿童在不同阶段对于道德问题的思量和行为表现。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儿童的道德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前道德阶段、道德相对主义阶段和道德绝对主义阶段。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一个阶段的特征和发展过程。
1. 前道德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通常是在2-7岁之间。
他们的道德观念还未彻底形成,主要通过摹仿和遵守成人的行为来判断是非。
儿童在这个阶段会根据成人的惩罚和奖励来决定某种行为的对错,而不是根据自身的内在道德准则。
2. 道德相对主义阶段:这个阶段发生在7-11岁之间。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意识到道德规则的存在,并开始理解道德问题的复杂性。
然而,他们的道德判断还是相对主义的,即道德标准取决于社会和个人意见。
儿童在这个阶段会考虑到不同观点和利益,并尝试通过讨论和辩论来解决道德冲突。
3. 道德绝对主义阶段:这个阶段通常发生在11岁及以上。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形成自己的内在道德准则,并相信道德规则是普遍而绝对的。
他们认为道德标准不受个人观点和社会意见的影响,而是根据普遍的道德原则来确定。
儿童在这个阶段会更加注重公正和道德责任,并开始考虑道德决策的后果。
值得注意的是,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并非线性的,而是一种渐进的过程。
儿童在不同阶段的道德发展可能会浮现回退或者跳跃的情况,取决于他们的个体差异和环境影响。
此外,皮亚杰的理论还强调了儿童在道德发展中的认知能力的重要性。
他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与他们的认知能力密切相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认知能力逐渐提高,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道德规则。
总结起来,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提供了一种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框架,匡助我们理解儿童如何在不同阶段形成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
通过了解儿童的道德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他们的道德教育和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
道德教育中的道德发展阶段
道德教育中的道德发展阶段道德教育是培养个体良好品德和道德行为的重要过程,而了解道德发展的阶段对于实施有效的道德教育至关重要。
道德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阶段性的过程。
著名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在他看来,道德判断的能力会随着个体的成长和认知发展而逐步提升。
第一水平是前习俗水平。
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他们的道德判断主要基于个人的利益和外在的权威。
阶段一被称为“服从与惩罚定向”,他们认为顺从权威是为了避免惩罚,如果受到惩罚,那么行为就是错误的;阶段二则是“相对功利定向”,此时他们的判断依据是行为是否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只考虑个人利益的得失。
比如,一个小孩为了避免被父母打骂而听从父母的要求,这就处于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而当他为了得到一颗糖果而去帮助他人,这就是相对功利定向阶段的表现。
第二水平是习俗水平。
在这个水平,个体开始关注社会规范和他人的期望。
阶段三是“寻求认可定向”,他们希望通过取悦他人来获得认可,认为得到他人的赞扬就是好的行为;阶段四则是“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他们认识到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开始遵守法律和权威制定的规则。
以学生为例,努力学习是为了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这是寻求认可定向;而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即使没有监督也不违反,就是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
第三水平是后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的个体已经超越了社会的常规规范,开始基于自己的内在价值观和原则进行道德判断。
阶段五是“社会契约定向”,他们意识到规则是可以通过协商和改变来适应社会的发展的;阶段六是“普遍伦理原则定向”,个体依据自己内心认定的普遍伦理原则来行事,这些原则超越了具体的法律和社会契约。
比如,对于一些社会争议问题,有人能够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思考如何通过修改规则来实现更公平的结果,这就体现了社会契约定向;而那些为了维护正义和公平,不惜违背现行法律,因为他们坚信自己所遵循的是更高的道德原则,这就是普遍伦理原则定向。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重新解读及启示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重新解读及启示1. 引言1.1 背景介绍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于1958年提出的,他认为个体在道德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阶段。
这一理论在心理学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被广泛应用于教育、社会学、管理学等领域。
科尔伯格的理论提出了道德认知发展的六个阶段,从最初简单的直觉判断到后来的自我认知和原则性判断,这些阶段描述了个体在道德认知上的逐渐成熟和发展过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也需要不断重新解读和应用。
理解科尔伯格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个体的道德发展过程,指导我们在实践中更有效地进行道德教育和道德培养。
重新解读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于促进个体的道德发展和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样一个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时代,科尔伯格的理论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1.2 研究意义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心理学领域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对于了解个体道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重新解读和探讨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道德发展的机制,从而为道德教育和道德冲突处理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科尔伯格理论的重新解读也有助于我们对更广泛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进行比较和升华,促进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本研究对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重新解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推动道德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为促进个体的道德发展和社会的道德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进行重新解读,探讨其在当代社会背景下的实际意义和启示。
通过对科尔伯格的理论进行分析和总结,我们旨在深入理解道德认知发展的本质规律,为道德教育和个体道德发展提供更科学的指导和方法。
我们还希望能够揭示科尔伯格理论中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启示。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这个知识点是在教育心理学板块里需要识记并理解的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之一,考察时候通常以判断、例子单选型出现。
因此接下来会从理论背景、阶段理论分类、理论启示等方面做一个详细的解释,方便大家理解。
一、理论介绍科尔伯格通过改进皮亚杰的研究,提出儿童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经历三级水平和六个阶段。
三级水平分别是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
同时,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用情景故事设置道德冲突并提出道德问题,让被试在自己的反应中“投射”内心的观念,反映出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
其中最经典的就是“汉斯偷药”的故事,通过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作出判断,以此去考察儿童和青少年对一系列结构化的道德情景中的事实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情况。
接下来是详细的阶段理论。
二、阶段理论三、理论解释1、研究表明,大多数10岁以下儿童的道德推理属于前习俗水平,10岁以后开始进入习俗水平,但仍有少数青少年与成人罪犯停留在前习俗水平。
青少年和成人大多都属于习俗水平,只有大约35%的人在16-25岁之后才达到后习俗道德水平,也就是说,成人也只有少数人可以达到后习俗水平。
那么在我国,我国中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大多数处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的第三、四阶段,也就是习俗水平。
2、进一步研究发现儿童道德发展具有如下特点:(1)每个人的道德发展都要经历这几个阶段,但发展速度有快有慢;(2)各发展阶段具有质的差异和不变的顺序,不能跨越任何一个发展阶段;(3) 道德发展与逻辑思维发展有关:即道德推理发展阶段不能超越逻辑思维发展阶段;(4)道德发展与不同社会环境的刺激及儿童与社会环境的交往有关;(5)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行为有一定的关系:即成熟的道德判断是成熟的道德行为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四、理论启示由于儿童道德判断和推理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对于处于不同阶段的儿童,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应有所不同。
对于处于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的学生,讲解遵守法规问题多半是没有好效果的。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阶段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阶段科尔伯格认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他根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提出了“道德两难法”,在道德两难故事的讨论中,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的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来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
这则道德两难故事我们也非常熟悉:欧洲有一位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危在旦夕。
医生告诉她的丈夫海因茨,只有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药可以救他的妻子。
但该药价钱十分昂贵,要卖到成本价的十倍。
海因茨四处求人,尽全力也只借到了购药所需钱数的一半。
万般无奈之下,海因茨只得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儿卖给他,或允许他赊账。
但药剂师坚决不答应他的请求,并说他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海因茨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为了挽救妻子的生命,在夜间闯入药店偷了药,治好了妻子的病。
但海因茨因此被警察抓了起来。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当这样一个道德两难故事呈现给孩子们之后,科尔伯格围绕这个故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儿童讨论,以此来研究儿童道德判断所依据的准则及其道德发展水平。
1、汉斯应该偷药吗?为什么?2、他偷药是对的还是错的?为什么?3、汉斯有责任或义务去偷药吗?为什么?4、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是不是很重要?为什么?5、汉斯偷药是违法的。
他偷药在道义上是否错误? 为什么?6、仔细回想故事中的困境,你认为汉斯最负责任的行为应该是做什么?为什么?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模式(如下表所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模式给我们勾画出:道德发展是连续的按照不变的顺序由低到高逐步展开的过程,更高层次和阶段的道德推理兼容更低层次和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反之,则不能;各阶段的时间长短不等,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也有较大差异,有些人可能只停留在前习俗水平或习俗水平,而永远达不到后习俗水平的阶段。
通过大量的研究,科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三水平是指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六阶段是指每个水平中又可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皮亚杰(Jean Piaget)是一位瑞士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他的道德发展理论对于儿童道德认知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他的理论中,他提出了四个阶段的道德发展,分别是道德自私阶段、道德相对主义阶段、道德互惠阶段和道德普遍原则阶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及其各个阶段。
首先是道德自私阶段,这个阶段大约在2岁至4岁之间。
在这个阶段,儿童主要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欲望,他们的行为主要是出于个人利益的追求。
他们缺乏对别人感受的关注和理解,往往只考虑自己的利益。
例如,一个孩子可能会抢夺其他孩子的玩具,因为他想要它。
接下来是道德相对主义阶段,这个阶段大约在5岁至10岁之间。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意识到社会规则的存在,并开始遵守这些规则。
然而,他们的道德判断仍然相对主义,即他们认为道德规则是相对于个人或者群体的。
他们可能会认为,某些行为是对的,只是因为大人说它们是对的,而不是因为他们理解为什么这些行为是对的。
例如,一个孩子可能会遵守规则,因为他怕被罚,而不是因为他理解这些规则的重要性。
第三个阶段是道德互惠阶段,这个阶段大约在11岁至16岁之间。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认识到道德规则是为了维护公平和互惠关系而存在的。
他们开始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和权益,并试图通过互相尊重和公正来解决冲突。
例如,一个孩子可能会意识到如果他把别人的东西弄丢了,他应该赔偿对方。
最后一个阶段是道德普遍原则阶段,这个阶段大约在17岁之后。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形成自己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并将其应用于各种情境中。
他们开始考虑到社会的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并努力追求正义和公平。
例如,一个青少年可能会参预社区服务活动,因为他认为这是对社会的贡献。
总的来说,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道德认知是逐渐发展的,从关注个人利益到关注他人感受,再到考虑社会整体利益。
这一理论对于教育和培养儿童的道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育者和家长可以根据儿童所处的阶段,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匡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发展—8—道德发展
阶段3(8~11)
规则成为彼此同意的合理的规则。规则由儿儿童集 体商定,可以改变;参加者有义务遵守遵守确定下 来的规则。皮皮亚杰认为,这种义务感是儿儿童道德 发展的一一个重要标志。
前道德阶段(2~4) 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也不能吧自自己己从他人人中分化出来
道德发展阶段
道德实在论阶段(5~7)(道德的他律阶段)
阶段2:个人人主义、工工具性⺫目目的和交换;行行动基 于回报或得益的最大大化、自自身身消极后果的最小小化
阶段3:人人际遵从;行行动基于预期中的他人人的赞同或反对与实际或想象中的内疚感
后习俗水水平(自自⻘青年末期接近人人格成熟开始)
道德推理基于假设:每个人人的价值、尊严和权利必须维持
阶段4:法律和秩序;道德的基础是严守法律和履行行责任
本能定义 后果定义 社会判断
定义
敌意性攻击和工工具性攻击 身身体攻击和言言语攻击
反应性攻击和主动性攻击 内隐攻击和外显攻击
分类
定义&分类
欺负——特殊的攻击
攻击是人人类和动物的本能,能量不断积累必须借 助适当的外部刺激释放(攻击能量模型)
缺点:过分强调本能,忽略学习因素,忽略人人和低等动物的差异
习性学理论
相似情境下有高高一一致性 行行为之间中等一一致性
可能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否认有一一定程度的可变性
社会观点采择 情感观点采择
观点采择
可预测个体的利他行行为 亲社会道德推理
与亲社会行行为成正相关 移情
一一致性和稳定性 认知和情感因素
工工业化程度和儿儿童利他性成负相关
自自我概念 文文化的影响 强化的影响 榜样的作用用
重视自自我强化在利他行行为的发展作用用,而而非非具体强化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劳伦斯.科尔伯格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是现代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创立者。
沿着皮亚杰的研究路线,科尔伯格把儿童的道德发展看作整个认知发展的一部分,儿童的道德成熟过程就是道德认知发展过程。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道德判断可以从其结构和内容两个维度加以界定,不同发展水平和阶段的道德判断,既有具体的内容,又有特定的结构。
个体的道德成长要经历一个有阶段的发展过程,而道德阶段是由道德判断的结构限定的。
根据道德判断结构和性质的不同,科尔伯格将个体的道德发展过程划分为三种水平,每种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1.前因循水平在这一水平上,儿童能够区别文化中的规则和好坏,具备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但是他是根据行为对自己身体上的或快感上的后果来解释好坏的。
这个水平可分为两个阶段:阶段一,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所谓对的,就是不违反规则,为服从而服从,不对人和物造成损害。
做得对的理由是避免惩罚和权威的强力。
本阶段的人采纳的是自我为中心的观点。
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不考虑他人利益或认识他们与行为者的利益之间的区别,更不能把两者的观点联系,依据物质后果而不是依据他人的心理兴趣裁判其行动。
无法区分自己的观点与权威的观点。
阶段二,个人的工具主义目的与交换阶段。
所谓对的,就是能满足自己或他人的需要,按具体交换原则作公平交易。
做得对的理由是既满足自己的利益和需要情况下,还必须承认别人也有自己的利益。
本阶段的人采纳的是一种具体的个人主义观点。
他能把自己的、权威的和别人的利益及观点加以区别。
他(她)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追求的各种利益,且充满着冲突。
所以,所谓对的都是相对的。
个人通过工具主义交换服务,通过对他人和他人的善意的工具主义需要,或通过对每个人的等量公平给予,来把彼此之间相互冲突的个人利益相整合或相联系。
2.因循水平在这个水平上,个体已内化现行社会的规则,即认为规则是正确的,能顺从现行社会秩序,且有维护秩序的内在愿望,行为价值是以遵守规则的秩序为依据的。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引言概述: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他通过对儿童道德认知的研究,揭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不同阶段和规律。
该理论对于理解儿童道德发展以及教育和培养儿童道德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一、道德发展的前提条件1.1 社会互动的重要性皮亚杰认为,社会互动是儿童道德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儿童能够逐渐理解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并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
1.2 认知能力的发展儿童的道德发展与他们的认知能力密切相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认知能力逐渐提高,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道德问题和道德规范,并能够进行道德判断和决策。
1.3 情感和道德发展的关系情感在儿童道德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儿童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认知能力的发展,对于他们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判断具有重要影响。
二、道德发展的阶段2.1 前道德阶段在0-2岁的婴幼儿期,儿童还没有形成明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
他们的行为主要受到外部的需求和约束驱动。
2.2 预道德阶段在3-7岁的幼儿期,儿童开始逐渐形成一些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
他们能够区分善恶、公平不公平等概念,并开始遵守一些简单的道德规范。
2.3 道德发展的中间阶段在8-12岁的儿童期,儿童的道德发展进入一个重要的中间阶段。
他们开始能够理解和遵守更加复杂的道德规范,并能够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三、道德发展的特点3.1 逐渐内化的过程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是一个逐渐内化的过程。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将外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内心的道德准则,并能够自主地进行道德判断和行为。
3.2 阶段性的发展儿童的道德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逐渐从一个阶段过渡到下一个阶段。
3.3 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儿童的道德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
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中的道德教育和道德示范对于儿童的道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科尔伯格道德判断 -回复
科尔伯格道德判断-回复【科尔伯格道德判断: 回答】科尔伯格道德判断(Kohlberg's Moral Judgment)是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个道德发展理论。
该理论强调了个体在道德判断和行为上的发展过程,以及如何通过道德冲突的解决来达到道德成熟。
在本文中,我将一步一步回答有关科尔伯格道德判断的问题,探究其内涵和应用。
首先,科尔伯格道德判断的核心概念是道德发展的阶段性。
该理论认为,个体的道德判断和行为是逐渐发展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
科尔伯格提出了六个道德发展阶段,分别是前共情阶段、个体斯多葛主义阶段、道德契约主义阶段、道德义务主义阶段、社会契约主义阶段和原则伦理阶段。
这些阶段代表了个体对于道德问题的认知和判断水平。
在前共情阶段,个体的道德判断主要基于个人的感受和直观经验,不具备客观性和一般性的特点。
在个体斯多葛主义阶段,个体开始关注自我的利益,道德判断主要基于个人的自我满足和欲望的实现。
在道德契约主义阶段,个体开始关注社会规则和伦理准则,但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只在遵守规则能带来自己利益的情况下才会行动。
当个体进入道德义务主义阶段时,他们的道德判断开始关注行为的结果和后果,追求对他人和社会的利益的最大化。
在社会契约主义阶段,个体开始关注社会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自己或特定群体的利益。
最终,在原则伦理阶段,个体基于普世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来判断和行动,将个体的利益与社会的利益紧密结合。
接下来,我将解释科尔伯格道德判断的应用。
首先,科尔伯格道德判断理论可以被应用于教育领域。
教育者可以根据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他们可以提供不同道德冲突和困境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不同的道德观点和解决方法,促使他们在道德判断和行为上逐步发展。
其次,科尔伯格道德判断理论可以用于组织管理和领导发展。
组织可以根据员工的道德发展水平,提供不同的道德培训和发展计划。
道德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辨析题
道德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辨析题
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一)儿童品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规则没有约束力。
(2-5岁)
2.权威阶段(6-8岁)(他律阶段或者道德实在论阶段)
根据他人设定的外在道德标准进行判断
3.可逆性阶段(9-10岁)(自律阶段或合作道德阶段——10岁是由他律开始进入自律的分水岭)
根据自己认可的道德标准进行判断
4.公正阶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他律和自律的其他区别
他律阶段
自律阶段
基于自主个体间的平等合作与相互认同
把规则看成是灵活的,是可以协商的,与合作以及相互尊重的原则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就是对的
考虑到犯错误者的想法去评定错误
……
给予强制的关系,如儿童完全接受成人的指令
把规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具有权威性,不可协商的;完全服从于成人或规则就是对的
错误的程度是由破坏的数量而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2007-12-20[个人简历] 张愿坚(1967-),男,山西繁峙人,太原师范学院院长办公室,讲师。
【东方学术创新・哲学】道德发展的阶段性及道德冲突张愿坚(太原师范学院 院长办公室, 山西 太原 030012)[摘 要] 纵观伦理学史,对道德的研究始终未能超越自身的体系,未能从另一个学科角度进行探究。
从政治哲学角度,以个体和群体的复杂互动关系为核心,可以对作为社会基础的道德问题进行新的解析。
善作为道德的核心概念,是内化于个人自身的符合合群性要求、实践可使个人获取幸福的系列规则。
而规则是变化的,据此可以将人类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封闭性道德阶段、多元化道德阶段和开放式道德阶段,三个阶段各有其政治学特征。
还需要提出生命轮回的观念,希望扩大道德效用边界,消弭人类社会的道德危机和道德冲突,建立一个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关键词] 政治哲学;道德;善;道德发展阶段;道德冲突;生命轮回[文章编号] 1672-2035(2008)02-0005-06 [中图分类号] B82 [文献标识码] A 一个跨入民主进程的社会,必须要认真检视民主矗立其上的基础,即社会道德问题。
如果我们希望未来身处其间的是一个可预测性程度很高的社会,是一个个人生活不再受到威胁和侵凌的社会,是一个按照其公民共同自愿遵奉的规则自然运行的社会,那么这个社会的公民就应该是高度自律的,社会的运转和秩序的维护不再依赖于强制。
假若公民不再承担其道德责任,自律缺失的地方强制就会来临,那就背离了民主精神。
因此,民主政体要求广泛而深厚的道德基础,民主只能在肥沃的道德土壤中生长起来。
道德所探讨的对象从本质上说是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即个体如何行为才能在群体中获得最大限度的幸福,群体如何建构才最有利于个体的发展和生活的幸福。
因此,政治哲学视野中的道德研究应同时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群体结构问题,一是个体幸福问题。
笔者即试图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对社会道德成长、发展的规律进行探究,探讨群体与个体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希望道德的光芒能够驱除人性中的阴暗,和谐我们共有共存的社会与世界。
当然,任何对道德的研究都应该从善的概念开始,本文亦是如此。
一、对善的重新定义梳理整个伦理学发展史,可以清晰地看到,对善的概念的界定呈现出截然相反的两种趋势。
一种是努力确定善的定义,试图回答“善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善是我们应该做的行为,这是康德的答案;或者,借助于与欲望的关系,将善定义为因对象自身缘故或人自身缘故值得欲求或可能被欲求的东西,这是霍布斯及其以后的答案;西季威克的理解是,善隐含地被设想为达到快乐目的的手段,此外还应当追求其他作为终极实践目的的善,即人的存在的善性或美德,等等。
[1]132~137另一种则将善视为一种无法定义的、不确定的特性,只能呈现为德行或正当行为的分类集合表。
摩尔在《伦理学原理》中就持这种观点,早期罗素追随了这一印迹,他说:“人们必须强调善的这种不可定义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后果,即关于什么事物存在着、存在过或将要存在的知识的根据完全不能说明什么事物是善的。
”[2]石里克承认善的基本概念是不可定义的,但能够通过搜集若干组被人们承认为善的行为,指明对每一组都适合的规则或规范,再从这些规范中提炼出更普遍的规范,直第7卷 第2期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 ol.7 N o.2 2008年3月 JOURNA L OF T AIY UAN NORM A L UNI VERSITY (S ocial Science Edition )Mar. 2008至得到最高的、最普遍的规范,那就是善了。
[3]22但是,德目表和善目表无法穷尽这些善性的人类行为,我们无法预知人类行为的多样性和社会环境的变动。
只有准确的定义或概念,才能避免因无法穷尽这些实际行为而造成的不确定性和歧义,我们必须在确定善的概念上走得更远。
仍然要从人的“合群性”本能入手来界说善。
在人类的生存斗争中,群体成为个体赖以存续的方式,人类由此发展出了群的本能,即所谓的合群性。
[4]合群性本能遂成为道德的前提和内核,个体行为需要满足群体成立的条件,群体应当形成适宜个体生存的结构,而道德的作用就在于建立一个每个个体都能在其中获得发展与幸福的群体。
正是这种“合群性”催生了人类的道德情操,因此,所谓善应该这样定义:它是内化于个体自身的符合合群性要求、实践可使个体获得幸福的系列规则。
这个定义包含以下涵义:其一,善是一系列规则,是行为选择的根据,并通过个体行为来实现。
规则意味着善是变化的,一个时期与另一个时期善的要求肯定存在着差异,而这种差异对人的生活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使人的生活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其二,善必须内化于人自身中,是内在精神价值的建立过程。
这就意味着规则不能与人的本性相对立,否则这种内化过程是痛苦的。
其三,合群性意在强调善主要调适群体内部的关系,个人的行为至少处于他人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其四,善是实践的,只能通过自愿的个体行为显示其作用,即善是通过自律来显现的。
因此,对于希望生活在一个美好社会中的人类来说,自律是首要和基本的,但内化为个体的道德行动却要经历复杂而长期的过程。
二、道德发展的三阶段形态善是一套规则系统,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规则当然会发生调适性的变化,而道德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就会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道德的发展具有规律性。
我们可以用四个结构性概念对道德发展的阶段做出比较准确的描述,它们是:基本价值、发展价值、群体结构特征、效用边界。
基本价值是指那些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的任何个人来说都必须遵从的、永远不能变化的道德价值。
它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着基础性的结构作用,只要人类还要存续下去就必须遵守它。
基本价值主要有两类:一是关于自身欲望和利益的观念,如“克己”、“自由”等观念。
二是要求于个人的合群性观念,如“仁”、“信”、“恕”、“诚”等观念。
基本价值就是所谓的道德底线。
发展价值是指那些随着时代的不同或群体结构的变易,会产生相应变化的道德价值。
这些价值有些会逐步退出道德评价系统,有些则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
发展价值是个体与群体的结合点,是道德价值中可变的部分,它更多地展现了理性的发育过程。
群体结构特征是指社会组织结构所呈现的特征,社会权力对道德功能存在着选择性,道德的内容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所决定的。
效用边界是指道德作用的群体范围,主要表现在人—己关系上,群体的扩大总是意味着道德范围和道德评价的扩大。
从上述四个结构性概念入手分析,人类的道德发展总体上必须跨越三个发展阶段:封闭性道德阶段、多元化道德阶段和开放式道德阶段。
11封闭性道德阶段基本价值特征:在文明的初创时期,作为道德核心内容的人类基本价值概念全部被提出来,摆在了人类面前。
由于权力的强制性和每个人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往往破坏了这些价值的内化过程,基本价值的确立始终处于建设与破坏的摇摆状态,无法牢固确立并践行于个体行为之中。
发展价值特征:处于此一阶段的道德,保留着较多的道德初始时期的禁忌性内容,即我们所谓的传统。
人类道德是在以原始巫术文化和宗教戒律文化为核心的禁忌体系中逐步诞生发展的,当等级制首先成为人类社会的结构方式时,二者便紧密结合到一起。
原始宗教为等级制提供了神圣的合法性,而等级制则将原始文化和宗教文化作为自身天然的意识形态。
这种禁忌性的道德规则以传统的方式在群体中传承,发挥着从内到外的全方位控制作用,深深地介入个人的生活和发展过程。
其道德体系以强制服从规范为特点,常常借助于道德之外的手段建立群体认同,即以他律为主。
固有的道德规范如此强大,将一切的质疑排斥在群体之外,突出体现了封闭性特征。
在这种道德氛围中,社会情感发育并不成熟,摇摆于压抑所致的冷漠和强烈爆发的极端之间,因而表现了极强的封闭性。
任何强烈的情感都是封闭的,对人都存在伤害,包括爱。
这些道德观念至今支配着我们的认知和行为,比如根深蒂固的“报仇”观念,实质上就是氏族或部落之间的“血酬定律”的现代版,血仇必须要用血来还,暴力也要用相同的暴力来奉还,导致当代社会群体仍然冲突不已。
比如“孝”的禁忌观念,在父母服丧期间,子女不可寻欢作・6・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7卷乐,尤其是性的乐趣。
与等级制相结合的道德的最大悖论在于,对他人的利益的最大侵占被认为是正当的,侵占者心安理得,但道德认同产生了严重的危机。
群体结构特征:此阶段社会群体处于绝对权力控制之下,[4]社会组织呈现出以同质复制的形式围绕中心不断向外增生的结构,可以形象化地将它命名为花椰菜式结构,特征是从一个总根上衍生出许多独立的支茎,它们依赖总根而生,相互之间并不关涉;表面是一个整体,实质上却是分离的。
这种结构以资源垄断为核心,以等级制为经线,以各类资源为纬线,形成一个个对应的垂直管理的组织。
每一个组织都是一类资源的垄断性管理者,都以同样的行为维护着自身的垄断地位,追求着自身的最大利益。
在这种群体结构中,个人的心理主调是无所不在的“争”,争地位,争利益,过度的竞争弱化了道德的情感,形成对以强搏弱的认同和对暴力手段的肯定。
人为了自身利益采取着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大大激发了人性中丑恶阴暗的因素,败坏了人类对美好情怀的涵养,同时也破坏了生活本身。
效用边界:利益之争导致了个体思维的二分状态,周围世界仅由我—你(他)构成;这种极端的二分化,造成了人、己之间的对立。
在个人的观念中,并,所谓公共的要么是自己的,要么是别人的,都是“我”可以想方设法地占取的对象,道德只对别人具有约束效用。
随着道德适用范围的扩展,由氏族到部落联盟,到民族,到国家,民族主义开始发展,乡土人情观念盛行。
民族主义的主要作用是实现了更大范围的凝聚,但缺点是容易导致更具规模的破坏性冲突。
种族主义则是民族主义的极端表现形式。
21多元化道德阶段基本价值特征:此阶段的道德要经历一段基本价值重新确立的过程,以修复前一阶段对基本价值的破坏。
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所产生的压力使得基本价值得以逐步恢复,自律因为有了坚持的环境而成为个人行为的一般惯性。
在此基础上,人们对道德的关注逐步从基本价值转移到发展价值的探索上。
发展价值特征:在新思潮和新要求的反复冲刷下,禁忌性道德体系出现松动,为新的道德内容的生长挪出了越来越大的空间。
理性的价值得到确认,权力受到多方面的限制,道德不再是权力的婢女,开始按照自身的人性基础自然生长。
新思潮与新文化总是从重新发现和张扬人性发端的,当我们认真反思个体本身时,我们总会惊讶地发现人的生命本质是一致的,相同的欲望和需求,同样的希望和要求,而社会让人自处于不同的等级,这合理吗?由此,平等终于浮出了道德诉求的表面。
在此一阶段,平等和自由成为道德努力建立的核心价值,并以此为基础改变着道德的内容。
平等意味着社会中的每个人服从同一规则而不存在例外,自由则要求限制传统道德的强大束缚而给予个人充分的无预设自主选择,这要求道德体系更加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