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义义务的内涵和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董事信义义务的立法与修正

董事信义义务的立法与修正

董事信义义务的立法与修正作者:赵树文来源:《理论探索》2012年第01期〔摘要〕信义义务是指当事人之间基于信义关系而产生的义务;公司法关于董事信义义务规定的缺失体现在对董事注意义务规定、对董事忠实义务规定和董事对债权人信义义务规定三个方面;公司法关于董事信义义务的规定应从这三个方面进行修正。

〔关键词〕信义义务,注意义务,忠实义务,修正〔中图分类号〕D923.9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1-0141-04董事信义义务源于英国衡平法,至今已成为公司控制权架构与公司法的核心内容,我国公司法亦引入了董事信义义务以期完善公司治理。

我国公司法引入董事信义义务,不仅要克服一般意义上法律移植的困难,同时还要实现从英美判例法向我国成文法的成功转型。

因此,我国公司法关于董事信义义务的立法不可避免地会存在某些缺失,为此,有必要对公司法关于董事信义义务的立法进行理性思考,并在结合我国公司治理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正。

一、信义义务的内涵信义义务是指当事人之间基于信义关系而产生的义务。

” 〔1 〕(P2 )而信义关系是指一方承诺将为了另一方最佳利益而行为,或为了双方共同的利益而行为。

其核心是信任、不得为自己利益谋利,违反信义关系时平衡点向受害方倾斜。

信托法关于委托人与受托人的关系是信义关系的最典型形态。

在信托法成为一项独立的法律制度后,信义关系被用来指代所有类似于信托关系、为了他人利益履行职责因而要求有更高的行为标准的那些法律关系。

①一般认为,信义义务主要包括两种义务:忠实义务与注意义务。

前者要求义务人应当把委托人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个人利益不得与委托人利益相冲突,强调忠实;后者要求受托人应当以应有的勤勉、技能与谨慎去处理受托事务,强调称职。

二、信义义务的功能董事信义义务信义之所以成为公司控制权架构与公司法的核心内容,是因为该制度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重要功能,这种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防止合同不确定性风险,降低代理成本。

探讨信托制度下受托人信义义务

探讨信托制度下受托人信义义务

探讨信托制度下受托人信义义务信托制度是一种集财产转移功能和财产管理功能为一体的制度安排,信义义务是受托人义务的统称,包含了信托文件的遵守义务、忠实义务、谨慎义务、分别管理义务、亲自管理义务等。

信义义务可规制受托人行为,保证其如实按照委托人的意思以及信托文件的约定,忠实勤勉地为受益人之利益而行为[1]。

本文对信义义务的价值简要说明,并探讨信义义务的概念、完善忠实义务、谨慎义务等相关规定的制度完善方向。

标签:信托制度;受托人;信义义务引言信托关系当中,受托人有着举足轻重地位,如若其在财产管理环节权限过于宽泛,可能存在滥用权力而侵害受益人权益之风险,因此,预防此类问题的发生为信托制度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我国信义义务相关规范当中,对于受托人义务的规范仍有进一点细化的必要。

一、信义义务的重要价值信托制度中,对资产管理方面存在资源高效用要求,即受托人利用其在财产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促使在市场运行环节资源合理利用、优化资产配置等。

信义义务要求受托人不得违反信托目的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督促受托人更好地履行义务,为受益人谋取利益最大化。

同时,信义义务还可最大限度保障信托财产安全,并创造更高价值。

信义义务中的特点可满足信托财产对于安全、价值以及效率等各方价值的平衡性要求。

此外,相较于为他人利益管理财产的制度比如公司制度、合伙制度等信托制度更具优越性,可在规避道德风险条件下,实现个人财富自由支配途径的扩展,赋予信托当事人更多自由空间[2]。

二、信托制度下受托人信义义务完善路径(一)明确信义义务的概念为完善信托制度,首要问题需厘清信义义务之概念--受托人应当遵守信托文件的规定,为受益人的最大利益处理信托事务。

受托人管理信托财产,必须恪尽职守,履行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管理的义务。

履行义务的原则为保障受益人利益的最大化,此义务应具备利他性特征。

”信义义务源于“信任”,受托人的这种义务的设定价值体现在防止对其优势展开滥用方面,最终侵蚀信托利益,确保受益人获得最大化利益。

封闭式公司中的股东信义义务:原理与规则

封闭式公司中的股东信义义务:原理与规则

封闭式公司中的股东信义义务:原理与规则张学文福建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在描述董事和经理,以及相对于少数股东而言的支配性股东的权利和责任方面,信义义务现在已经是英美公司法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1}但是,与董事的地位不同,传统公司法却不要求股东对公司和其他股东负有义务。

在早期英美公司法中,当股东仅以股东的身份决定其如何行使表决权时,完全可以仅考虑其自身的利益,而不必考虑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即使他的利益与公司或其他股东的利益是冲突的。

{2}相反,当股东作为公司董事会成员,并且以董事身份行事时,作为董事的股东则应该对其他股东承担责任。

换言之,股东严格以股东名义行使表决权,与股东以董事身份行使表决权存在重大区别:当股东以股东身份出现时,他享有从其自身利益出发行使表决权的权利,并且仅代表自己;当股东以董事身份在董事会行使表决权时,他是以受托人身份代表公司的所有股东履行职责,并且不能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牺牲公司其他股东的利益。

{3}直到晚近,美国公司法仍然认为股东并不对其他股东负有信义义务。

这种态度的变化发生在那些涉及封闭式公司股东压制和公司僵局的判例中。

{4}事实上,股东信义义务概念在封闭式公司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

{5}至今,股东信义义务概念不但被美国公司法所认可,而且也已经移植到许多大陆法系国家公司法中。

我国2005年修改后的《公司法》对股东信义义务缺乏明确的规定。

学界普遍认为有必要承认股东的信义义务,因为我国实践中多数股东滥用控制权,欺压少数股东的情形时有发生,而股东信义义务则可以约束多数股东的行为。

但对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为什么需要承担信义义务,股东信义义务的本质是什么,少数股东是否亦如多数股东般承担信义义务,学界的讨论似乎并不多。

而且,理论上对信义义务的探讨亦未区分公司的组织形式,一般认为股东信义义务一体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但果真如此吗?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但有助于我们深刻洞察封闭式有限责任公司的内部治理特征,也将为我国公司法信义义务规则和少数股东权保护制度的完善奠定理论基础。

商事信托受托人信义义务的法律分析

商事信托受托人信义义务的法律分析

◆经济与法2016・10(中)商事信托受托人信义义务的法律分析燕林祺摘要信托制度被称为法律领域的伟大设计,它是一种极具社会经济效率的财产管理制度。

商事信托继承并发扬信托制度的传统优势,使其具有了独特的制度价值,并在社会财富形态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逐渐发展成为财产管理和投资的主要方式。

然而,介于信托受托人宽泛的权限,使得商事信托不仅延用传统受托人之信义义务中忠实义务和谨慎义务两大核心内容之外,同时大大拓展了对受托人专业能力的标准和要求。

商事信托受托人信义义务是商事信托关系风险防范的核心所在。

关键词商事信托信义义务忠实义务谨慎义务作者简介:燕林祺,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方向:民商法。

中图分类号:D922.28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ki.1009-0592.2016.10.189一、商事信托的概述(一)商事信托的界定商事信托以信托为工具运用于商业活动,借助信托的灵活模式、发挥信托制度的优势,以实现金融社会财富的增值和资本的流转。

商事信托最大的魅力体现在其信托内部管理、外部关系以及受益权设计的灵活性。

商事信托中,根据金融市场实际状况或投资者的需求进行信托商品的开发和设计,受托人积极的投资运用信托财产或履行信托事务,从而使信托基金不断的增值和扩张。

(二)商事信托的优势1.破产隔离:商事信托之所以具有破产隔离的制度优势源于其信托财产的独立性。

信托法对受托人设立了标示和管理信托财产的义务,从而将信托财产进一步区别于受托人的自有财产、不同受益人的信托财产,这使得破产隔离制度具有实际的操作性。

2.避税:避税是英美信托最原始的功能之一,商事信托的避税功能源于其制度的灵活性以及信托财产的非法人性,只要信托设立,信托财产就具有了相对独立性,但其在法律上不具有独立的法人主体。

二、受托人的信义义务(一)传统信义义务1.传统信义义务的界定:信义义务起源于衡平法对“相信”和“信任”的态度。

信托关系的建立首先要签订信托合约,受托人以善良管理者的态度,努力实现信托目的,在财产管理过程中不能隐瞒和欺诈,侵蚀信托财产的利益,损害受益人的权益。

信托公司商事信托信义义务

信托公司商事信托信义义务

信托公司商事信托信义义务•引言•信托公司商事信托概述•信托公司商事信托信义义务的基目录本概念•信托公司商事信托信义义务的履行•违反信托公司商事信托信义义务的法律后果•我国信托公司商事信托信义义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对我国信托公司商事信托信义义目录务的完善建议•结论与展望CHAPTER引言背景介绍信托制度起源于英国,发展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商事信托作为一种重要的商业交易和投资工具,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商事信托的信义义务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引起了广泛关注。

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商事信托的信义义务,旨在探讨其定义、内涵、来源及理论基础。

分析商事信托信义义务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研究,提出完善商事信托信义义务的建议,促进商事信托的健康发展。

CHAPTER信托公司商事信托概述定义特点信托公司商事信托的定义起源商事信托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美国,当时一些富有的个人或家庭为了规避遗产税和实现财富传承,开始将财产委托给信托公司进行管理和分配。

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财富管理的需求增加,商事信托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财富管理工具,广泛应用于个人财产管理、企业资产剥离、资产证券化等领域。

信托公司商事信托的历史与发展信托公司商事信托的种类个人信托企业信托是为企业客户提供的资产管理和融资服务,主要涉及企业资产剥离、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处置等方面。

企业信托公益信托CHAPTER信托公司商事信托信义义务的基本概念信义义务源于英美法系的信托法,是信托制度的核心原则之一。

在英美法系中,信托被视为一种“信任关系”,受托人承担为受益人最大利益行事的义务。

信义义务的内容030201CHAPTER信托公司商事信托信义义务的履行尽职尽责的履行管理职责谨慎选择投资项目有效监控投资风险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1公平公正地对待受益人23信托公司应对同一信托计划内的受益人一视同仁,不偏袒任何一方,确保公平公正。

董事信义义务探析

董事信义义务探析

董事信义义务探析作者:李浩栋来源:《法制博览》2012年第08期【摘要】董事信义义务是公司法上的重要内容,浅显的来说这项制度设立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公司管理层损害公司利益,但变化多端的商业社会却赋予这项道德化的制度越来越多的技术逻辑,因此,我们只有从根本上把握分析它才能更好地让这项制度舞动起来。

本文从法经济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了董事信义义务的产生的根源,并结合其内容阐释了在董事信义义务在公司法上彰显出得内在功能。

【关键词】法经济学;信义义务;代理成本一、代理成本——董事信义义务产生的根源随着公司运营专业化的趋势逐步推进,股东会中心主义逐渐过渡为董事会中心主义,这种公司管理制度上的调配毫无疑问增加了公司财富,但是相应的因为董事与公司之间的利益分野而出现的代理成本问题也或多或少的对公司看似和谐共赢的美好发展前景产生阻碍。

在商事经营中活动中代理成本不能消除,因为公司是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平台,如果管理层与股东、公司的利益问题妥善处理的话会提高经营效率,使得参与各方的自由契约的价值最大化,不断的向“帕累托最优”靠近,相反的“经纪人”的自利之心过分膨胀,导致管理层为私利损害公司利益的时候,例如,他们可能会选择在职消费,或者为公司选择劣等项目,由于他们不用承担其行为后果,最终损害的是股东利益,并带来巨额的代理成本。

除此之外,代理成本还取决于管理者的品味,决策偏好等。

①这样巨大的代理成本会迫使原本冷漠的股东向在任管理层发难。

可能有人会疑问,难道这样的问题不能在公司合同中约定好吗,或许投资者可能会试图通过在合同中约定更为细致的问责条款、并通过对管理层实行专职监督来解决问题。

但我们只需试着回想一番就会明白,公司管理层之所以拥有经营管理的自由裁量权,正是由于事先洞悉所有问题、据此进行磋商并通过法院予以执行面临着高昂的成本。

鉴于此,我们不难发觉,试图通过更为细化的合同约定来解决前述的问题其实并不可行。

②控制代理成本或许从理论上可以找到解决的方式:其一,经理市场的存在,使得业绩好的董事可以获得良好的薪酬,相反,怠惰和不忠实的董事将面临薪酬锐减的处境;其二,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存在,也使经营绩效差的公司董事面临被“挤出”的风险;其三,产品市场中优胜劣汰的无情法则,也对董事构成了一定的经营约束。

英美公司董事信义义务的起源与启示

英美公司董事信义义务的起源与启示

英美公司董事信义义务的起源与启示(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论文关键词:信义义务董事行为信托文化论文摘要:信义义务源自于英国衡平法中的信托理念,信义义务不是基于法律的技术规则,而是基于道德的最高准则。

公司董事作为受信人不能利用自己的受信地位为自己谋取私利是受信人义务的实质。

英美信义义务理论及对于公司董事信义义务的立法约束是建立在西方文化价值观,尤其是西方信托文化基础之上的。

由于缺少信托文化基础,我国有关公司董事忠实义务和注意义务的立法约束往往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信义义务源自于衡平法中信托理念现代信托制度是英国法律最具特色的部分,“信托”一词,在英国早期的衡平法上具有广泛的含义,它被用于泛指所有的衡平关系。

人们目前所说的信托制度一般都是指14世纪以后由英国衡平法院发展起来的一种法律制度。

对信托制度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的制度是“用益”制度,它被认为是现代信托制度的雏形。

“用益”的原文是USE,就是使用、利用的意思,它是英国13世纪后出现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即土地所有者将土地转移给另一个人所有,而土地上的收益却归属第三人,这就是用益制度的雏形。

在用益制度下,转让人将土地转让给他人设立用益权,在取得财产后,总有一些受让人不履行承诺,而受到损害的人无法得到普通法院的救助,因为普通法认为,土地已经归受让人所有,因此,受害人只得寻求衡平法院的救助。

衡平法院并不否认受让人是土地的法定所有者,而是强调受让人有义务为受益人的利益持有土地。

在这之后,双重所有权的观念开始出现,即受托人拥有受托财产的法定所有权,受益人享有财产的衡平法所有权一受益权;或者说,受托人是普通法上的所有人,而受益人是衡平法上的所有人。

信托本质上就是一种衡平法设计,信托被视为一种衡平法上的义务,而非权力,通过信托受托人为其他人的权益而控制一定的财产,信托是一种信任关系,即持有财产的一方负有为他人利益而管理处分财产的衡平法上的义务,信任是信托关系的基础。

信义义务的法律规定(3篇)

信义义务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信义义务,又称诚信义务,是指当事人在法律关系中应当遵守的诚实信用原则,以实现公平、公正、合理的结果。

在我国,信义义务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民法典》中。

本文将从信义义务的概念、法律渊源、具体规定以及法律适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信义义务的概念1. 概念信义义务是指当事人在法律关系中应当遵守的诚实信用原则,包括诚实、善意、公平、公正等要求。

信义义务是一种道德义务,同时也是法律义务。

2. 特点(1)道德性与法律性相结合:信义义务既是道德义务,也是法律义务,具有道德性和法律性的双重属性。

(2)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信义义务适用于各类法律关系,同时针对特定法律关系,信义义务的具体内容有所不同。

(3)原则性与具体性相结合:信义义务是法律原则,同时具有具体规定。

三、信义义务的法律渊源1. 宪法我国《宪法》第24条规定:“国家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为信义义务的法律规定提供了宪法依据。

2. 民法典我国《民法典》第三条规定:“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应当遵循自愿、等价、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这明确了信义义务在民法中的地位。

3. 其他法律法规(1)合同法:合同法中关于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等方面的规定,均体现了信义义务的要求。

(2)侵权责任法:侵权责任法中关于侵权责任的承担,要求侵权行为人应当遵守诚信原则。

(3)公司法:公司法中关于公司治理、股东权利义务等方面的规定,均体现了信义义务的要求。

四、信义义务的具体规定1. 民法典(1)合同法:合同法第三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循自愿、等价、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2)侵权责任法:侵权责任法第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 合同法(1)合同订立: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有欺诈、胁迫等行为。

(2)合同履行: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不得擅自变更、解除合同。

(3)合同变更、解除: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解除合同,但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什么是信托的信义义务

什么是信托的信义义务

有限责任解决了投资的动力,信义义务解决了投资的质量。

文 王涌信义义务已经成为中国信托业或者是资管业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目前信托业和资管业的发展,包括私募基金业发展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政策的偏差问题,第二是信义义务。

政策偏差主要跟2018年颁布的资管新规有关系,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民营企业通常只能是通过影子银行获取资金;第二,在民营企业当中存在着融资的短期化和产业投资长期化的矛盾。

这个矛盾在美国上个世纪70年代也存在,比如1970年美国最大的铁路公司—宾州中央铁路就因为商业票据无法续期,而导致宣告破产。

中国目前也存在这个问题,本来是通过资管业和影子银行中的资金池和期限错配来解决融资短期化和投资长期化的矛盾,但现在这个难题还没有根本的解决之道。

此外,我们的信义义务的缺失,信义观念薄弱,也是目前存在的重要问题。

从英国的经济发展经验来看,它的立法在发展过程中做出了两个重大的贡献,促成了英国经济的腾飞。

一是有限责任解决了投资的动力,二是信义义务,解决了投资的质量。

可以说,在中国投资动力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投资质量却存在非常大的问题,我们从信义义务的角度就能发现其存在着非常大的缺陷。

中国引入信义义务其实也是受英美法系的影响,1992年股份制相关条例出台的时候,香港联交所提出内地的公司法中应该有信义义务—当时《公司法》还未出台,所以在1992年5月颁布的《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中把信义义务写进了条文中。

可以说中国商事法律制定的过程中借鉴了国外的经验。

最近又有专家认为许多中国企业在开曼设立公司,然后在美国上市,以此来规避适用美国公司法上的控制股东的信义义务,会对美国的投资人产生损害,甚至有人对中国的C D R也提出了批评,认为里面也涉及到规避控制股东信义义务的问题。

我们究竟应当如何看待信义义务?在目前的立法和实践当中存在着哪些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是应当高度重视的。

第一,信义义务效力的法定性问题我认为,我们不能用合同法的思维来取代信托法的思维,最近在一桩爆雷案当中,在法律责任认定的问题上有业界专家发表评论认为,法律责任人只能以合同文本为限,不能超越合同范围。

董事信义义务

董事信义义务

关于董事信义义务的立法与修正〔摘要〕信义义务是指当事人之间基于信义关系而产生的义务;公司法关于董事信义义务规定的缺失体现在对董事注意义务规定、对董事忠实义务规定和董事对债权人信义义务规定三个方面;公司法关于董事信义义务的规定应从这三个方面进行修正。

〔关键词〕信义义务,注意义务,忠实义务,修正董事信义义务源于英国衡平法,至今已成为公司控制权架构与公司法的核心内容,我国公司法亦引入了董事信义义务以期完善公司治理。

我国公司法引入董事信义义务,不仅要克服一般意义上法律移植的困难,同时还要实现从英美判例法向我国成文法的成功转型。

因此,我国公司法关于董事信义义务的立法不可避免地会存在某些缺失,为此,有必要对公司法关于董事信义义务的立法进行理性思考,并在结合我国公司治理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正。

一、信义义务的内涵信义义务是指当事人之间基于信义关系而产生的义务。

”〔1 〕(p2 )而信义关系是指一方承诺将为了另一方最佳利益而行为,或为了双方共同的利益而行为。

其核心是信任、不得为自己利益谋利,违反信义关系时平衡点向受害方倾斜。

信托法关于委托人与受托人的关系是信义关系的最典型形态。

在信托法成为一项独立的法律制度后,信义关系被用来指代所有类似于信托关系、为了他人利益履行职责因而要求有更高的行为标准的那些法律关系。

①一般认为,信义义务主要包括两种义务:忠实义务与注意义务。

前者要求义务人应当把委托人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个人利益不得与委托人利益相冲突,强调忠实;后者要求受托人应当以应有的勤勉、技能与谨慎去处理受托事务,强调称职。

二、信义义务的功能董事信义义务信义之所以成为公司控制权架构与公司法的核心内容,是因为该制度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重要功能,这种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防止合同不确定性风险,降低代理成本。

从契约论的路径来分析,公司的本质即是各种经济人为了追求自身效率最大化而订立的“合同束”,而“公司合同虽然使管理层成为股票投资者的代理人,但是却没有详细规定代理人的职责。

信义义务的内涵和特征分析

信义义务的内涵和特征分析

信义义务的内涵和特征分析一、信义义务概念的迷雾信义义务(fiduciary duty)也被有的学者翻译成诚信义务[1]、受信义务,它是源自信义法(fiduciary law)的概念,通常指受益人对受信人施加信任和信赖,使其怀有最大真诚、正直、公正和忠诚的态度,为了前者最大利益行事。

同时,受信人有义务为了受益人的利益无私地行为,并不得不公平地利用对受益人的优势损害后者的利益[2]837~839。

这是一种最大忠诚的义务[3]824。

信义义务被描述为一种无私义务[4]或者类似于受信人履行了一项关心他人偏好(other-regarding preference)功能的义务[5]。

信义义务从出现到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在英国法中可以回溯至250年前的著名的Keech v. Sandford案①。

在此之前,它是罗马法中早已确立的一部分规则②。

传统的“受信人”(fiduciary)术语的定义主要关注受信人(fiduciary)和受托人(trustee)的相似性,以及信义关系和信托关系的相似性。

确实,“受信人”这一表述源自拉丁文“fiducia”和“fiduciarius”。

前者的意思就是信任(trust)或信赖(confidence),后者的意思可以解释为被委托和信任的某事。

而且,后两者源自动词“fido”,意思是“信任”(to trust)。

在法律背景下,信义关系的概念最初源自衡平法最伟大的创造——信托,随后由衡平法用于与受托人有关的事项,再后来扩展到包括拥有信任地位或被其他人为特定目的授权的任何人的行为。

而受托人—受益人关系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信义关系的最终范式[6]23~25。

信义义务的原理与适用教案

信义义务的原理与适用教案

信义义务的原理与适用教案教案主题:信义义务的原理与适用教学目标:1. 了解信义义务的概念、原理及其在法律领域的应用;2. 掌握信义义务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3. 能够分析实际案例并判断其中是否存在信义义务。

教学内容:一、信义义务的概念及原理1. 信义义务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信义义务的法律性质和基本原理;3. 信义义务与法定制度之间的关系。

二、信义义务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1. 信义义务的适用条件:契约关系、协助义务、合理期待、诚信行为等;2. 信义义务的适用范围:民事合同、劳动合同、保险合同等领域。

三、案例分析与讨论1. 根据给定案例分析其中是否存在信义义务;2. 讨论信义义务在该案例中的具体适用情况;3.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于该案例的分析和判断。

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信义义务的概念、原理和适用条件;2.讨论法:利用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3.个案分析:请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判断,并展示自己的观点。

教学资源:1.教材:信义义务相关的法律教材和参考书籍;2.案例:具体的实际案例供学生分析和讨论;3.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案例材料及相关概念解释。

教学评估:1.课堂小测验:对学生掌握的信义义务的概念和原理进行测试;2.案例分析报告: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一份课后作业,分析一个实际案例中的信义义务适用情况,并撰写报告。

拓展延伸:1. 学生可根据教学中所学内容,进一步拓展研究信用义务在其他法律领域的应用情况;2. 学生可参与相关实践活动,如模拟法庭辩论赛,进一步加深对信义义务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信义义务的概念

信义义务的概念

作者: 范世乾[1]
作者机构: [1]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北京100088
出版物刊名: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62-66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1期
主题词: 信义义务;受信人;信赖
摘要:信义义务是一项在英美法系国家广泛使用的规则,该规则适用的范围在近百年来一直处于扩张状态。

它要求受信人为了委托人的最大利益行事,是一种利他性的义务。

为了说明信义义务的本质,学者们形成了财产理论、信赖理论、不平等理论、合同理论、不当得利理论、脆弱性理论、权力和自由裁量理论、重要资源理论等诸多的观点。

单一的理论难以完全解释信义义务的涵义,应该注意其本质要求是为他人最大利益使用权力或者行为。

信义义务的扩张应该有界限,它只能适用于一些极端情形,不能毫无原则地滥用。

论公司发起人的信义义务

论公司发起人的信义义务

论公司发起人的信义义务为了防止发起人滥用在公司设立中的优势地位,损害相关当事人的利益,法律应明确规定发起人的信义义务,以便督促发起人忠实诚信、尽职尽责。

我国立法未引入发起人信义义务的概念,是立法的一大缺陷。

所以本文运用比较法的研究方法,从发起人信义义务的必要性、利益主体、类型划分三方面展开,借鉴了发达国家对发起人信义义务的规定,认为发起人应对设立中的公司、其他发起人和其他投资人负信义义务,这种信义义务主要指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

标签:发起人;信义义务;忠实义务;勤勉义务公司设立从人、物、制度三要素分析,主要包括发起人、资本和章程,其中发起人最为重要,负责公司的募集工作和公司章程的制定工作。

发起人的行为是公司诞生的基石,决定公司能否成功设立、能否持续健康发展。

但在我国的理论研究和立法中,公司发起人的信义义务仍然处于相对空白的状态,如何通过法律规制发起人的行为成为公司法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设立发起人信义义务的必要性因为发起人在设立公司中处于优势地位,所以法律有必要对发起人的信义义务做出相关规定。

发起人组织和创办了公司,在这一过程中,发起人可以享受到普通投资人和股东不能享有的特殊权利。

同时,他们也更了解公司设立的相关信息。

如果发起人只追求自身利益,那么公司就变成了他的营利工具,必将损害未来公司健康人格的培养,损害公司、其他发起人和投资者的利益。

虽然《公司法》对发起人的义务及责任做出了相关规定,但并不等同于明确了发起人的信义义务。

因为《公司法》对股东和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做出规定的同时,也在第20条和第147条对他们的信义义务予以明确。

这就表明我国立法还未完全认识到发起人信义义务的重要性。

发起人的信义义务不同于股东的信义义务。

虽然根据我国《公司法解释三》第1条的规定:“为设立公司而签署公司章程、向公司认购出资或者股份并履行公司设立职责的人,应当认定为公司的发起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时的股东。

”公司的发起人必然会成为股东,但发起人的信义义务主要集中在公司的設立过程中,并且着重于披露和说明的义务[1],而股东的信义义务主要集中在公司的存续过程中,体现为控制股东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利益的义务。

信义义务的基本原理

信义义务的基本原理

信义义务的基本原理
信义义务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因为各种原因而需要履行的道德和法律义务。

它涉及到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自觉意识和责任感的表现。

一、相互尊重和互惠原则
相互尊重和互惠原则是信义义务的基石。

它要求个人在与他人进行互动时,应该尊重对方的尊严和权益,并且以平等和公正的态度对待他人。

个人应该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而有价值的,应该尽力避免伤害他人的利益和感情。

同时,个人也应该互相协助和支持,建立互惠的关系,共同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信任和诚实原则
信任和诚实是信义义务的关键。

个人应该建立起信任的基础,相信他人的言行和承诺,并尽力遵守自己的承诺。

诚实是信义义务的核心,个人应该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不隐瞒或歪曲事实。

诚实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负责和尊严的体现。

只有建立在信任和诚实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稳固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三、责任和奉献原则
责任和奉献是信义义务的内涵和目标。

个人应该对自己的言行和行为负责,并且应该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和环境负责。

责任意味着个人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选择和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奉献则是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无私奉献和付出。

个人应该尽力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关注他人的需求和利益,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务,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信义义务的基本原理旨在引导人们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促使个人关注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建立和谐、公正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只有在信义义务的指引下,个人才能追求自己的幸福和成功,并为社会的
繁荣和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信义义务概念

信义义务概念

信义义务概念一、引言信义义务概念是指对他人的信任和承诺所造成的一种道德责任和义务。

它是建立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合作基础上的一种伦理观念,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起到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信义义务概念的内涵和重要性,并通过具体案例和道德原则进一步阐述其实践意义。

二、信义义务的内涵2.1 信任信义义务概念的核心在于信任。

信任是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的基础,建立在信任之上的信义义务能够使人们相互支持、合作和发展。

信任不仅仅是个体之间的感情纽带,更是一种相互承诺和责任的体现。

在信义义务的理念中,个体应当树立信任他人、守信用的价值观念,从而共同构建起信任的社会基石。

2.2 承诺信义义务概念的实践体现在个体的承诺上。

承诺是对他人或群体作出的明确、坚定的承诺,旨在履行一个义务或完成一个目标。

在社会交往中,承诺可以是口头上的承诺,也可以是实际行动上的承诺。

无论是对家庭、朋友还是社会的承诺,都应当获得个体的高度重视和积极践行。

三、信义义务的重要性3.1 促进社会和谐信义义务概念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对社会和谐的促进作用上。

在一个社会中,如果个体能够相互信任、履行承诺,那么整个社会的协同性和稳定性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信义义务能够缓解人际关系的紧张性,增强社会成员之间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从而形成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

3.2 促进良好道德风尚信义义务的践行能够对个体和社会的道德风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个体通过履行承诺和对他人的信任来树立自身的道德形象和社会声誉,从而影响着其他人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信义义务可以塑造一个积极向上、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促进良好的道德风尚的形成和传承。

3.3 维护社会秩序信义义务的实践对于维护社会的公平和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个体的信任和承诺可以建立公正的法律制度,维护公民的权益,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只有在信义义务的普遍实践下,社会才能摆脱欺诈、腐败等问题,形成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秩序。

四、信义义务的实践案例4.1 互助共享平台互助共享平台正是信义义务的实践案例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义义务的内涵和特征分析
一、信义义务概念的迷雾
信义义务(fiduciary duty)也被有的学者翻译成诚信义务[1]、受信义务,它是源自信义法(fiduciary law)的概念,通常指受益人对受信人施加信任和信赖,使其怀有最大真诚、正直、公正和忠诚的态度,为了前者最大利益行事。

同时,受信人有义务为了受益人的利益无私地行为,并不得不公平地利用对受益人的优势损害后者的利益[2]837~839。

这是一种最大忠诚的义务[3]824。

信义义务被描述为一种无私义务[4]或者类似于受信人履行了一项关心他人偏好(other-regarding preference)功能的义务[5]。

信义义务从出现到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在英国法中可以回溯至250年前的著名的Keech v. Sandford案①。

在此之前,它是罗马法中早已确立的一部分规则②。

传统的“受信人”(fiduciary)术语的定义主要关注受信人(fiduciary)和受托人(trustee)的相似性,以及信义关系和信托关系的相似性。

确实,“受信人”这一表述源自拉丁文“fiducia”和“fiduciarius”。

前者的意思就是信任(trust)或信赖(confidence),后者的意思可以解释为被委托和信任的某事。

而且,后两者源自动词“fido”,意思是“信任”(to trust)。

在法律背景下,信义关系的概念最初源自衡平法最伟大的创造——信托,随后由衡平法用于与受托人有关的事项,再后来扩展到包括拥有信任地位或被其他人为特定目的授权的任何人的行为。

而受托人—受益人关系
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信义关系的最终范式[6]23~25。

但对于信义义务含义的精确界定却一直是困扰法律界的一大难题,法律上存在的相当多的模糊性仍然没有被消除[1]285。

这导致信义义务成为一个难以琢磨的概念。

信义法持续和经常地适用于广泛的关系,这一现象使人们形成了一种信义义务概念是法律概念中理解最清楚的概念之一的印象[7]。

但实际上,对信义义务概念的界定主要是描述性的,一种是将其界定为信义关系(fiduciary relationship)中的义务,一种是将其描述为受信人(fiduciary)的义务。

前者首先分析某种关系是否是信义关系,认为只要存在信义关系就存在信义义务;后者则着重于辨别受信人,只要认定某人为受信人,则认定其应该负有信义义务。

这两种思路本质上都是一种同义循环,因此意义不大[8]。

而且,从信义关系和信义义务的关系来看,只要能够认定某种法律关系为信义关系,则必定存在信义义务。

当关系中的大量义务是受信人义务的时候,该关系可能被称作正式的信义关系或者本质上的信义关系。

然而,具体的信义义务可能源自并非正式信义关系中的特别情形,本质上属于信义关系的法律关系通常是那些早已确定的信义关系,如信托关系、委托-代理关系、律师-客户关系、医师-病人关系等[9]76。

二、关于信义义务概念的各种理论
在过去数十年间,普通法系国家讨论了高级管理者/董事和公司之间[10]、监护人父母和非监护人父母之间、律师和客户、联邦政府和印第安部落、医生和病人、父亲和女儿、金融顾问和客户等信义关系的存在。

然而,通过仔细地研究,法院经常适用的信义原则仅仅是虚弱
的外表,内部隐藏着折磨信义理论的不确定性。

为了说明信义义务的本质,学者们形成了财产理论、信赖理论、不平等理论、合同理论、不当得利理论、脆弱性理论、权力和自由裁量理论、重要资源理论等诸多的观点。

1.财产理论(property theory)。

财产理论建议信义关系仅存在于某人对属于他人的财产拥有事实上的或法律上的控制的情形之下。

据此,如果不存在财产利益(在传统的普通法意义上),就不存在信义关系。

财产理论是大多数信义原则经济分析的开端。

例如,Cooter和Freedman 描述信义关系为存在于“受益人授予受信人控制和管理财产”的情形下。

这一信义原则理论可以被视为源自信托法,在信托法中信托财产或客体是信托关系存在的前提。

然而,虽然可以认定信托关系导致存在信义义务,但二者并不等同。

一个受托人是一种受信人,但一个受信人并不必然是受托人,即信义义务的概念大于信托义务的概念。

实际上,很多信义关系不存在财产因素,或者至少不是传统法律意义上的财产利益。

正如La Forest法官在Canson Enterprises Ltd v. Boughton & Co. 案中指出的:“在法院看来,一方当事人控制了属于他方财产的情形和一方当事人负有信义义务来真诚地履行承诺之间存在一种显著的区别。

”例如,医生和病人之间的关系或者宗教领袖和教徒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信义关系,但不具有财产因素。

虽然病人的健康和教徒的精神愉悦可以被宽泛地定义为“财产”,但他们并不是普通法一般性意义上的财产[2]。

由此可见,通过财产理
论来界定信义关系并不全面。

2.信赖理论(reliance theory)。

该理论是所有理论之中最为直接的,同时也是最经常使用的一种。

信赖理论认为,如果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给予信任和信赖,则该项关系是信义关系。

但并不是所有的信赖都会产生信义关系。

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施加的信任存在不同的种类。

信义关系中所需的信任种类与其他关系如合同中的信任、信赖或期待是不同的。

案例法中有关产生信义关系的信任程度是不明确的,主观的信任或信赖既不是必需的也不是信义关系存在的结论性因素。

实际上,单纯的信赖并不能将信义关系与合同关系区分开来,而且也有学者认为二者没有本质区别,如Gautreau认为信义义务和合同或侵权责任在本质上没有区别[8]。

这种观点存在的问题是没有看到信任的种类而不是信任的程度是不同的。

在合同的履行中,产生的关系完全是内部的。

信义关系中的信任是不同的,它不单纯涉及双方当事人的关系,而是还扩展至第三人。

它超越能力问题而将受信人纳入受益人的财富创造之中,即关系的目的是促进受益人的财富最大化[6]。

虽然不确定性是强烈地反对将信任作为一项区分信义关系和非信义关系标准的理由,但存在更为普遍地对使用信任来确定信义关系的批评。

根据美国近期的学界观点,信任概念是不确定的。

虽然对信任的定义是不同的,但该术语通常意味着缺乏针对损害的法律或其他保护在某种程度上是脆弱的。

例如,现在广泛接受的观点认为信任在商事关系中是普遍而深入的,它扮演着重要的填补不完全合同缝隙的角色。

如果信任在所有关系合同中都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