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法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污染研究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污染研究中的应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环境污染研究手段,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稳定同位素在生物和环境中的代谢、转化和迁移过程中的分馏现象来追踪化学物质的来源、迁移和去向。
本文将就该技术在环境污染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基本原理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主要是利用不同元素的重量相同而化学性质不同的同位素,在生物和环境中的代谢、转化和迁移过程中的分馏现象来追踪化学物质的来源、迁移和去向。
例如,氢同位素稳定示踪技术常用于研究地下水的来源和迁移路径,氮同位素稳定示踪技术常用于研究土壤和水体中氮素的来源和迁移途径,碳同位素稳定示踪技术则广泛应用于研究污染物的分布、迁移和去向等问题。
利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对环境中化学物质的迁移、归宿、生物转化和去向等过程进行研究,从而揭示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行为和影响。
二、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土壤污染研究中的应用土壤是生态系统的底层基础,土壤污染则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土壤污染研究中有着广泛应用。
一方面,它可以通过研究污染物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稳定同位素分馏现象,了解污染物的迁移途径和去向;另一方面,它可通过研究不同稳定同位素比值和组成变化来揭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和转化过程。
三、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水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水是人类生命和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但水环境的污染也给人类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水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追踪水体中有机和无机物的来源与污染物的迁移和去向,揭示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实际过程。
例如,氧同位素示踪技术可用于研究水体和地下水中氧的迁移途径,分析氧的同位素组成变化来推断水体的年际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体的影响;氢同位素示踪技术可用于研究地下水的年际变化、河流水文过程和降雨循环等问题。
四、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空气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空气环境对于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保护至关重要,空气污染则是现代城市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态学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态学中的应用生态学是关于生物和环境互动关系的科学,它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物质循环的过程和机制。
而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Stable Isotope Tracing Technology)则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它通过对生物体内稳定同位素的监测和分析,揭示了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群体之间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循环过程,为我们深入了解生物和环境互动关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文将从稳定同位素示踪的原理、示踪技术的种类以及它们在生态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稳定同位素示踪的原理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利用天然界中稳定同位素的相对丰度差异,来揭示各种生物或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循环和转化过程。
通俗地讲,自然界中存在着多种同种元素的同位素,其中相对丰度较高的同位素数量比较多,而相对丰度较低的同位素数量相对较少。
因为不同的同位素性质各异,所以它们在物质的各种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比如水分子中氢原子的同位素就有稳定的氢-1、氘-2和氚-3,其中氢-1相对丰度最高,氚-3相对丰度最低。
同样,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也有稳定的碳-12、碳-13和碳-14,其中碳-12相对丰度最高,碳-14相对丰度最低。
这种差异可以利用质谱仪等仪器对稳定同位素进行检测和分析,从而揭示物质在生命体内和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过程和转化。
二、示踪技术的种类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是一类复杂的实验手段,它可以应用于各种生物或化学物质的追踪和定量分析。
在生态学中,常用的示踪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激光荧光同位素比值仪激光荧光同位素比值仪是最常用的稳定同位素比值分析仪器,它通过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将样品中的稳定同位素分子转化为高能态激发态分子,利用荧光发射光谱测量不同同位素所发射的光谱波长,从而计算出它们的相对丰度比值。
2. 气相色谱质谱仪气相色谱质谱仪是目前最灵敏、最精确的稳定同位素示踪仪器,它能够检测不同同位素分子的相对丰度比值,常用于确定各种生物分子、尤其是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化合物的同位素组成,以及微生物群体和植被的碳、氮同位素参量等方面的研究。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是一种在生物研究中被广泛应用的技术。
该技术利用稳定同位素元素代替常规放射性标记物,对生物体内某些化合物的代谢过程进行追踪,使得研究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代谢途径、物质交流等重要生理生化过程。
本文将深入介绍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一、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概述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是利用稳定同位素的不同比例来进行生物代谢途径的分析和追踪。
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稳定同位素元素有碳、氮、氧和氢等。
采用此技术进行示踪时,实验者会在待研究的有机化合物中添加含有少量稳定同位素的同类元素,如氢、碳等,而无机化合物如氮气、空气等也是可以进行示踪的。
这样,这些有机化合物的代谢途径就能通过对其中稳定同位素元素的比例变化进行分析了。
二、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蛋白质代谢研究中的应用在蛋白质代谢研究中,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用于分析蛋白质的代谢途径、分解途径等,从而对人体蛋白质分解、合成等生理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方法是在人体内稳定同位素标记若干种氨基酸,然后将人体细胞或器官内的蛋白质加以分离、鉴定和定量,根据稳定同位素元素的比例进行蛋白质代谢分析,可得知蛋白质的分解率、新陈代谢规律、利用率等。
三、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糖代谢研究中的应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糖代谢研究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在胰岛素抵抗症研究领域中,研究者可以使用稳定同位素标记葡萄糖,以了解胰岛素抵抗是否与糖的代谢方式有关。
同时,采用该技术可以追踪葡萄糖分解的途径,以及对糖与脂肪等其他代谢途径的影响程度等。
四、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营养研究中的应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营养研究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评估人体营养状况时,可以采用该技术鉴定稳定同位素比例,以了解身体内某些元素(如碳、氮、氢、钙等)的含量和分配情况,从而进一步进行营养调节和改善。
另外,该技术还可以用于评估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吸收率、器官的代谢率等,从而更好地帮助人们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是一种利用自然界中稳定同位素的比例变化来探究各种过程和事件的科学方法。
该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地质、化学、生态学等领域的研究,还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中。
下面,我们将重点探究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一、什么是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是利用同位素不同比例与化学或生物过程的关系来研究自然界的各种物质转换和物质间的交换。
在示踪过程中,稳定同位素不会发生放射性衰变,因此不会给实验人员和环境带来任何危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中,常用的同位素包括碳、氮、硫、氢、氧等元素。
通过测量这些元素的同位素组成,可以研究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各种过程,以及各种材料之间的交换和混合过程。
例如,利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研究材料的加工过程、材料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等。
二、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2.1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纺织品研究中的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可以应用于纺织品材料的研究中。
例如,利用氢、氧同位素追溯淘洗和染色过程中所使用的水源,可以确定纺织品的制作时期和地点;利用筒子米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检测出一些非法添加剂,如工业染料、增艳剂等。
2.2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金属材料研究中的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还可以应用于金属材料的研究中。
例如,利用碳、氧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研究金属锈蚀形成的过程;利用氧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追踪钢铁生产过程中氧的来源和加工过程。
2.3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复合材料研究中的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也能够应用于复合材料的研究中。
例如,利用碳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研究复合材料中各种树脂和纤维的来源,以及树脂和纤维的混合比例;利用硫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检测出复合材料中的硫化物。
2.4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建筑材料研究中的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建筑材料的研究中。
例如,利用氧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研究建筑材料的源头和性质;利用碳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研究建筑材料的年龄以及保存状况。
稳定性同位素
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法
概述:
1、1912年,Thomson首发现稳定性核素20Ne 和22Ne(氖)。 2、1929年,Naude发现了15N。
3、1937年,Urey等首次报道人工生产15N的 方法。
4、1940年,先后获得具生物意义的15N、18O 和2H大量生产。
5. 1947年9月在美国Wisconsin大学召开了“同位素 在生物学和医学中应用”专题讨论会,从此开始 了稳定性核素示踪技术应用的新纪元。
(4) 仪器精确度检查(检查去O2后的空气或 纯N气)。
2.分析样品的制备:
(1) K氏法(Kjeidali) 质谱分析常用法。
A.样品的消化:(例:0.05g植样+10ml浓
H2S04+3.3g催化剂(Se:CuSO4:K2SO4为1:10:100) → 样 液 清 亮 再 消 煮 5h ( 土 ) 或 2h( 植 ) , 温 度 120-140℃。
3.予测样品测定项目……
五、质谱和光谱测定15N原理
14N和15质量不同 质谱:把N2离子化为28N-N2,29N-N2 ,30N-N2 使其 在均匀磁场中发生不同角度偏转 光谱:28N-N2:谱线波长为2976.8埃
29N-N2:谱线波长为2982.9埃 30N-N2:谱线波长为2988.6埃
1800的均匀磁场
即某核素在该组同位素中浓度。
自然丰度(Natural abundaa) A自(AO)
15N:0.365%、18O:0.204%
原子百分超(Atom percent excess) a
a = A-A自 又称富集度(Enrichment)
富集15N(Enriched 15N) 贫化15N(Depeled 15N )
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同位素分析技术
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同位素分析技术地球化学研究是研究地球和行星体中的元素组成、地球历史演化以及地球的生命起源和演化等问题的学科。
同位素分析技术在地球化学研究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
同位素是同一元素的不同质量核素,具有不同的原子质量,通过同位素的测量,可以揭示地球和宇宙中的一些重要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
本文将介绍地球化学研究中常用的同位素分析技术。
一、同位素分析技术的原理同位素分析技术是基于同位素的相对丰度差异进行的一种分析方法。
同位素相对丰度的测量可以通过质谱仪、质光谱仪、中子活化分析等手段进行。
这些方法通过测量同位素的质量、电荷、光谱峰位置等特性,从而确定样品中不同同位素的相对含量。
二、同位素分析技术的应用1. 放射性同位素分析放射性同位素是一种具有放射性衰变性质的同位素,通过测量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速率,可以推断出地质历史、地球年龄以及地球内部的物质循环过程。
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分析技术包括铀系列、钍系列和钾系列等。
2. 稳定同位素分析稳定同位素是指不发生放射性衰变的同位素。
稳定同位素分析常用于研究地球系统中的元素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古气候变化等问题。
例如,氧同位素分析技术可以用于研究古气候变化、古海洋生物演化等;碳同位素分析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碳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
3.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是通过测量示踪物中同位素的相对含量变化来研究地质过程和环境变化的方法。
例如,氧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用于研究水循环、地下水补给和河流水源等;硫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硫的来源、硫循环以及硫化物的形成和分解等。
三、同位素分析技术的挑战和发展趋势同位素分析技术在地球化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同位素分析技术需要高精度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条件,成本较高。
其次,样品准备和分析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干扰因素,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此外,某些同位素的测量范围和准确性仍然有待提高。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同位素分析技术正在不断发展。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
表1:试验所得数据
试样 测定项目 15N丰度(%)
地上部分 3.597
15N原子百分超(%) N%(全氮百分含量)
质量(g)
3.227 4.57 1.16
N的数量(mg/盆) 53.0
根系
3.547 3.177 1.31 0.74
9.7
土壤
0.454 0.084 0.19 1000 1900
(一)植物中来自肥料及土壤氮的百分数
=110 (公斤氮/公顷)
“A”值可用于评价土壤肥力状况,定量地 评定同土壤有效养分水平密切相关的因素。
(三) 肥料氮素利用率
肥料氮素利用率
NDFF% × 植物全氮量(kg/公顷)
=
施氮量(kg/公顷)
肥料氮素利用率% (地上部)
= 64.5% × 53mg/盆 100mg/盆
= 34.19%
肥料氮素利用率% (根系)
一般用硫酸钾、硫酸铜和硒粉组成的混合催化剂, 三者的质量比为 100:10:1。
2. 将铵转化成氨气
在高真空气化装置中,用碱性次溴酸钠将铵氧化 而产生氮气,其反应式:
2NH4+ + 3NaBrO
N2↑+ 5H2O + 3NaBr
四 、质谱法测定15N丰度
(一)质谱仪器的工作原理
利用电磁学原理,使带电粒子按照质荷比 进行分离,从而测定其质量的分析仪器。
进行的示踪试验。
局限性:
1. 标记化合物偏高; 2. 样品制备复杂; 3. 所需的仪器如质谱仪比较昂贵。
第二节 稳定同位素15N的测定方法
同位素
12N 13N 14N 15N 16N 17N 18N
氮元素的同位素
射线种类 半衰期 自然丰度 (原子%)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评估氮素循环过程分析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评估氮素循环过程分析引言:氮素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关键元素之一。
然而,过量的氮素输入可以导致环境问题,如水体富营养化和土地退化。
为了准确评估氮素的循环过程,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成为了一种有效的工具。
1.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基本原理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是基于同位素的自然存在及其相对丰度的差异来分析和追踪化学元素的运动和转化过程。
在氮素循环中,氮的两个稳定同位素氮-14(14N)和氮-15(15N)被广泛应用。
通过测量样品中同一化学化合物的不同同位素的相对丰度,可以揭示氮素的来源、转化途径以及相应的过程。
2. 氮素循环过程分析方法2.1. 正交分析法正交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氮素循环过程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该方法将不同位置吸收的氮元素分离,通过测量不同部位氮同位素的相对丰度,可以确定氮素在不同环境中的来源和去向。
例如,通过比较土壤中的氮同位素丰度来判断氮素是否来自化肥或土壤有机质。
2.2. 随机分析法随机分析法是一种直接测量被示踪元素在土壤或其他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过程的方法。
该方法通常通过标记同位素添加到实验样品中,然后测量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
例如,在氮素循环过程中,通过添加同位素标记化肥,可以跟踪氮素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过程,评估土壤中氮素的损失情况和植物对氮素的吸收利用能力。
3. 氮素循环过程分析的研究进展3.1. 氮素来源与转化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氮素来源和转化的研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测量不同环境样品中氮同位素的丰度,可以确定氮素的来源,如大气沉降、土壤有机质和化肥。
此外,通过跟踪氮素同位素在不同环境中的转化过程,可以了解氮素的转化途径,如氮素硝化、还原和固氮过程。
3.2. 氮素损失与控制氮素损失是氮素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减少农业环境污染和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量化氮素在不同环境中的损失情况,并揭示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和影响因素。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Stable isotope tracing technology)是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追踪物质在生物、环境、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运动和转化,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和方法。
本文将从稳定同位素的基础知识、技术原理、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让读者对该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稳定同位素的基础知识稳定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元素核数目和化学性质,但核外电子的数目不同的同一元素。
例如,氢原子的核外电子数量不同,分别具有1个普通氢原子(1H)和1个重氢原子(2H或D);碳原子的核外电子也不同,分别具有12个普通碳原子(12C)和1个稳定同位素碳原子(13C)。
由于稳定同位素与普通同位素化学性质相同,可以在相同的物理条件下使用现代仪器分离出。
在区别分析和追踪研究方面,稳定同位素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二、技术原理稳定同位素的示踪技术是基于稳定同位素的微量区别而建立起来的。
因为生物体内、地球环境中许多化学反应的发生,涉及到各种原子、离子、分子的转换,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氮素循环、水循环和地下水运动以及大气气体交换等,这些化学反应都涉及到同位素的组成及其分布情况,而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就是利用微小的稳定同位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差异来标记物质的经过过程。
由于稳定同位素数量极小,其分析方法涉及比较复杂的技术手段,包括传统的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IRMS)和新兴的标记化学方法,如GC-IRMS、LC-IRMS、EA-IRMS、Raman光谱等。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分别应用于生态、医学、工业、矿物、水文等多个领域,为从基础科学研究到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帮助。
三、应用领域3.1 生态领域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态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了食物链、动物迁徙、养殖环境、陆地生态、湖泊生态等领域的研究。
因为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可以准确地刻画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和转化,因此可以用以分析动物食物链中各种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的分布规律和稳态结构,推断生态系统底层物质循环路径和食物链的稳定状态等。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全解
(二) “A”值
“A”的概念是假定土壤中的某一营养物 质(如氮)有两个来源,一个是 土壤中固有 的营养物质(土壤氮)即“A”,另一为已知
数量的施入土壤的营养物质(肥料氮),而
用作物对两个来源的氮吸收几率相等。也即:
“A ” 值 NDFS% = 施肥量(公斤氮/公顷) NDFF%
NDFS% “A”值 = × 施肥量(公斤氮/公顷) NDFF%
局限性:
1. 标记化合物偏高;
2. 样品制备复杂;
3. 所需的仪器如质谱仪比较昂贵。
第二节 稳定同位素15N的测定方法
氮元素的同位素
同位素
12N
射线种类
半衰期
自然丰度 (原子%)
13N
14N 15N 16N 17N 18N
β+ β+
0.011s 9.96min 99.635 0.365
β β β
积累在豆株各部位的N素随着籽实的膨大
而进行再分配,从夹伸长期到籽实肥大 期,叶柄的N素最先开始运转。
Kunio 等应用13C标记13CO2 及15NO2的 双标记技术研究水稻植株从顶叶到根对C和 N的吸收及转移规律。结果表明:C和N从 叶到根的运转中,13C从喂饲叶运转到其它 器官需1天;15N通过喂饲叶片在几小时内迅 速运转。15N进入成熟根后再运转至新根及 鞘中,大量15N从叶运输到根后,最后累积 于新根中。
15N原子% 15N + 14N
15N
× 100
= 自然物质中某元素的同位素丰度称为自
然丰度或天然丰度。
原子百分超
某一同位素丰度与自然丰度之差称为同
位素的原子百分超。
将15N浓缩到自然丰度的10倍,其原子 百分超是多少? 3.65% - 0.365% = 3.285% 在实际测定中,应该采用对照组生物样 品的自然丰度。
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原理及应用阐释
剂$研究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环境和材料等领域中科
学问题的技术&
原 "4%! 理!自然界中组成每种元素的稳定核素和放
射性核素大体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因
此$可利用放射性核素或经富集的稀有稳定核素来示
踪待研究对象的客观状态及其变化过程& 通过放射性
测量方法$可观察由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物质的分布和
标记的化合物$则称为双标记化合 同位素置换后的化合物$其化学性
物 质
如! " 通常
没^"
%( P"
有明
&
显
用 变
化$可参与同类的化学反应& 但它易于测定$故可用来
研究该化合物的运动和变化的规律&
"4+4%!稳定同位素标记化合物!用经富集的稀有稳
定同位素取代化合物分子中的一种或几种原子& 它与
未标记的相应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化学及生物学的性
机& 对于教师来说$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得到相关教 学反馈$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的改进&
-基金项目# 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高中生
"#%"$&"!"" , )(4
0 + 1 邢丽贞$张向阳$张!波$等4藻菌固定化去除污水中氮磷营养 物质的初步研究0914环境科学与技术$"##$$"&!%", ++ +)4
!"同位素
原子序数相同!即具有相同数目质子"的原子$具有
相同的化学性质$都属于同一种元素& 尽管一种元素的
所有原子都含有同样多的质子$但它们却可能具有不同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标记13C-葡萄糖、15N-谷氨酰胺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标记13C-葡萄糖、15N-谷氨酰胺同位素示踪技术(isotopic tracer technique)是利用同位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即把同位素原子引入研究对象中,通过质谱仪、核磁共振仪等分析仪器测定其反应后的位置、数量等变化,从而了解其反应的机制和途径。
在同位素示踪技术应用的初期,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因其灵敏度高、检测方便的特点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具有放射性,使其在使用、运输和储存方面存在不便,加之其半衰期一般较短,从而限制了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通常半衰期较长,不受研究时间的限制,几乎不存在毒性,使用也比较方便,因此,应用稳定同位素作为示踪标记物成为代谢通路及代谢机制分析研究的主要手段。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stable isotopic tracer technique)现已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医学、农业、工业、环境科学等领域,虽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某些方面却是其他分析手段所不能替代的。
在代谢调控研究中,采用传统方法对代谢产物进行定量分析时,检测到的化合物是机体代谢的总和,无法区分来自哪条代谢通路,具体的代谢途径只能是推测。
而采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对所研究的代谢通路中的前体物质进行针对性的标记(如13C-葡萄糖、15N-谷氨酰胺等),通过示踪原子追踪标记化合物在机体内的活动规律,并依据中间代谢产物的同位素峰分布来判断其代谢途径,通过计算通量对整个代谢通路进行分析,从而为疾病机制的探究及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
CAS号:14132-51-5中文名称:苯甲醛-D5英文名称:Benzaldehyde-d5CAS号:39091-63-9中文名称:溴代异丙烷-D7英文名称:2-Bromopropane-d7CAS号:1455-13-6中文名称:甲醇-D1英文名称:Methanol-d1CAS号:4165-57-5中文名称:溴苯-D5英文名称:Bromobenzene-d5CAS号:865-50-9中文名称:碘甲烷-D3英文名称:Iodomethane-d3CAS号:53170-19-7中文名称:二甲胺盐酸盐-D6英文名称:Dimethyl-d6-aminehydrochlorideCAS号:106658-09-7中文名称:2-氨基丙烷-D7英文名称:Isopropyl-d7-amineCAS号:215527-70-1中文名称:苯硼酸-D5英文名称:Phenyl-d5-boronicacidCAS号:68375-92-8中文名称:1,4-二溴丁烷-D8英文名称:1,4-Dibromobutane-d8CAS号:4165-62-2中文名称:苯酚-D5英文名称:Phenol-d5CAS号:13127-88-3中文名称:苯酚-D6英文名称:Phenol-d6CAS号:3675-63-6中文名称:溴乙烷-D5英文名称:Bromoethane-d5CAS号:4165-61-1中文名称:苯胺-2,3,4,5,6-D5英文名称:Aniline-d5CAS号:6485-58-1中文名称:碘乙烷-D5英文名称:Iodoethane-d5CAS号:4165-56-4中文名称:对二溴苯-D4英文名称:1,4-Dibromobenzene-d4CAS号:314062-45-8中文名称:哌嗪-D8二盐酸盐英文名称:Piperazine-2,2,3,3,5,5,6,6-d8dihydrochlorideCAS号:917358-65-7中文名称:N-甲基哌嗪-2,2,3,3,5,5,6,6-D8英文名称:N-Methylpiperazine-d8CAS号:285132-87-8中文名称:二乙胺盐酸盐-D10英文名称:Dityhyl-d10-animehydrochlorideCAS号:152404-47-2中文名称:4-羟基苯甲酸-D4英文名称:4-Hydroxybenzoic-2,3,5,6-d4acidCAS号:25725-11-5中文名称:叔丁醇-D9英文名称:2-Methyl-2-propanol-d9CAS号:101927-33-7中文名称:2-碘丙烷-D7英文名称:2-Iodopropane-d7CAS号:102867-56-1中文名称:2-(2-羟基乙氧基)乙醇-D8英文名称:2-(2-Hydroxyethoxy)ethanol-d8CAS号:102910-31-6中文名称:正丙醇-D7英文名称:N-Propanol-d7CAS号:103963-58-2中文名称:1,2-苯二酚-3,4,5,6-D4英文名称:1,2-Benzene-3,4,5,6-d4-diolCAS号:1079-02-3中文名称:苯甲酸-D5英文名称:Benzoicacid-2,3,4,5,6-d5CAS号:1173020-64-8中文名称:4-溴苯甲醛-D4英文名称:4-Bromobenzaldehyde-d4CAS号:1189723-14-5中文名称:1-甲基-4-哌啶酮-2,2,6,6-D4英文名称:1-Methyl-4-piperidone-2,2,6,6-d4CAS号:1219802-81-9中文名称:苄胺-D5英文名称:Benzyl-2,3,4,5,6-d5-amineCAS号:1219803-98-1中文名称:庚酸-D5英文名称:Heptanoicacid-d5CAS号:1257654-84-4中文名称:三乙氧基硅烷-D1英文名称:Triethoxysilane-dCAS号:1259188-37-8中文名称:三(2-乙基己基)磷酸酯-D51英文名称:Tris(2-ethylhexyl)phosphate-d51CAS号:1335401-17-6中文名称:丁香酚-D3英文名称:Eugenol-d3CAS号:134071-64-0中文名称:叔丁胺-D9-盐酸盐英文名称:tert-Butylamine-d9hydrochlorideCAS号:14493-42-6中文名称:丁二酸-2,2,3,3-D4英文名称:Succinicacid-d4CAS号:1628788-85-1中文名称:3-(苯基-2,3,4,5,6-D5)-9H-咔唑英文名称:9H-Carbazole,3-(phenyl-2,3,4,5,6-d5)-CAS号:17901-93-8中文名称:苯甲醛-D6英文名称:Benzaldehyde-d6CAS号:19136-91-5中文名称:甲基乙酸-2,2-D2英文名称:Propionic-2,2-d2acidwyf 12.04。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Stable isotope tracer technology)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分析技术,在农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种技术基于同位素比例分析的原理,通过将标记同位素引入试验样品中,计算稳定同位素之间的比例变化,以揭示其代谢和运动方式,从而进一步探究作物养分吸收利用规律等问题。
本文将重点详细介绍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一、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原理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同位素比值测定物质在代谢过程中的分布、转化、运动等过程的信息。
同位素是一种原子量相等、电子结构相同但质量不同的物质,例如同一元素的质子数不同的核素。
稳定同位素是指不放射性的同位素。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通过添加稳定同位素标记化合物或利用大气中稳定同位素示踪元素的比例变化等方法,重点考察同位素比值的变化,以推断样品组分的代谢和运动情况。
从而完成对指定物质在生物体内转化过程的定量研究。
其最大特点是可以使用生物体内的代谢物质作为稳定同位素示踪元素,没有放射性污染问题。
而同位素比例分析技术可以快速分析、高效定量,有较高的分析灵敏度和准确性。
二、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1.养分吸收利用规律的探究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应用于农业领域中的养分吸收利用规律的探究。
例如,利用氮(N)示踪可定量测定作物与环境中不同形态的氮利用效率,进而评估作物对氮的利用高效性以及肥料利用率。
利用碳(C)同位素示踪,可以回溯作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及其与土壤碳循环和有机碳贮积之间的关系。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主要应用于稻田、果树、小麦、玉米等重要农作物的营养动态及其土壤养分与生物循环的研究。
2.土地污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也可应用于农业领域中的土地污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例如,利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指标可以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放射性元素等进行监测评价及来源确认。
同时可以通过稳定同位素技术跟踪其与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以评估土壤污染对植物生产和环境质量的影响。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是一种用稳定同位素所标记的物质来追踪物质在生物体系中的流向和转化的技术。
这项技术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生态环境研究中。
本文将介绍其应用与优势。
一、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基本原理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利用不同同位素相对丰度的差异来追踪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向和转化。
稳定同位素是指质子数不变、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
在自然界中,同种元素的不同同位素存在着一定的相对丰度,其比值可以通过质谱等仪器测定。
通过分析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同位素比值的变化,可以揭示其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规律、生物、化学转化过程等信息。
二、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1. 碳同位素示踪技术碳是生物体系中最常见的元素,也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之一。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中,以13C、14C为代表的碳同位素被广泛应用于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质的碳循环研究。
通过13C标记的有机物质可以推断出在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质的生产来源和转化过程,如光合作用中CO2的转化能力、土壤中有机物的来源等。
2. 氮同位素示踪技术氮是生物体系中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通过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研究氮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向和转化过程,如鱼类食物中的氮成分、原生动物对有机物的初始分解、土壤中化学、生物反应过程的变化等。
3. 氢同位素示踪技术氢是水分子的成分之一,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中,利用氢同位素分析水的运移情况、水-土壤-植物系统的异质同位素内循环、动物饮水水源等信息。
4. 氧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态系统中,氧同位素示踪技术可用于水的来源及其质量的研究,如大气水湿滞过程中的同位素分布。
三、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的优势1. 非放射性示踪:与放射性示踪技术相比,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不会产生放射性废物和辐射污染,对人体和环境无害。
2. 高精度: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样品处理比较简单,并且稳定性较高,测量精度高。
3. 应用广泛: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态环境研究中可应用于不同类型的生物体系和环境领域。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概要
2. 将铵转化成氨气
在高真空气化装置中,用碱性次溴酸钠将铵氧
化而产生氮气,其反应式:
2NH4+ + 3NaBrO N2↑+ 5H2O + 3NaBr
四 、质谱法测定15N丰度
(一)质谱仪器的工作原理
利用电磁学原理,使带电粒子按照质荷
比进行分离,从而测定其质量的分析仪器。
·
M2 R2
R1 加速 V 电压
(二)15N质谱分析的计算公式
1. 质谱峰的选择 氮分子经电离后产生质量不同的离子:
离子种类 [15N15N]+ [15N14N]+ [14N14N]+ [15N]+ 和[15N15N]+ + [15N14N]+ + [14N]+和[14N 14N]++ 质荷比 30 29 28 15 14.5 14
由此可得:
(p + q)2 = p2 + 2pq + q2
其中: p2为质荷比为28的离子数目;
2pq为质荷比为29的离子数目。 也即: R =
p2 2pq p 2q
=
(4)
15N原子%
= = =
15N 14N
+
q
15N
× 100
p+q
1 2R + 1
×100 × 100
(5)
(5)式就是通用的以同位素离子强度
积累在豆株各部位的N素随着籽实的膨大
而进行再分配,从夹伸长期到籽实肥大 期,叶柄的N素最先开始运转。
Kunio 等应用13C标记13CO2 及15NO2的 双标记技术研究水稻植株从顶叶到根对C和 N的吸收及转移规律。结果表明:C和N从 叶到根的运转中,13C从喂饲叶运转到其它 器官需1天;15N通过喂饲叶片在几小时内迅 速运转。15N进入成熟根后再运转至新根及 鞘中,大量15N从叶运输到根后,最后累积 于新根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00℃ CuO 、 CaO 使 用 前 用 700℃ 高 温 12烘 干 除 去 CO2 , H2O , 并 在 122 压力下制成棒状 , 备光谱 18Kg/cm 18Kg/cm 压力下制成棒状, 分析
通电予热仪器10分钟,打开光电倍增管高压 通电予热仪器10分钟,打开光电倍增管高压 10分钟
大气中的氮气
大气中的氧气
氮的同位素表
射线种类 β+ β+ ββ半衰期 0.011S 9.96m 7.1S 4.15S 99.635 0.365 自然丰度
同位素
12N
13N
14N
15N
16N
17N
1978年国际纯化学和化学联合会 年国际纯化学和化学联合会IUPAC的命名 年国际纯化学和化学联合会 的命名 法: 1. 结构式 15[N]HCl 结构式: 物质不存在) 物质不存在
4.“Y”型管及内部反应抽气须彻底 , 型管及内部反应抽气须彻底, Y 型管及内部反应抽气须彻底 防其它气体干扰。 防其它气体干扰。
以下在光谱仪上进行, 以下在光谱仪上进行 , 可用液体样 品也可用干样品
(2).杜马法(Dumas) (2).杜马法(Dumas) 杜马法
—光谱分析中常用法 光谱分析中常用法
峰高。 峰高。
求得平均峰高,计算15N丰度。 求得平均峰高, 丰度。 平均峰高
15N实验结果计算 七.
14、15的质量比28、29、30的小10倍 的质量比28 的小10 14、15的质量比28、29、30的小10倍 不参加运算
15N丰度小于5%: 当 丰度小于5
质量为28离子流强度/质量为29 28离子流强度 R = 质量为28离子流强度/质量为29 子流强度
放电管装入燃烧室固定架上 放电管装入燃烧室固定架上。 装入燃烧室固定架上。
高频发生器电源, 开高频发生器电源,使放电管中样品放电发
选择适宜放大倍数对 选择适宜放大倍数对 28N 、29N 、30N 峰分别进 2970A 2990A 之间扫描。 ,在2970A0-2990A0之间扫描。
28N 、 29N 放下记录笔 接通扫描开关 记录笔, 扫描开关, 放下 记录笔 , 接通 扫描开关 , 划出
适用于含N量低(少于100 适用于含N量低(少于100 g) 的样品,光谱测量。 的样品,光谱测量。
方法: 方法:
在放电管中装入样品 氧化剂( 样品, A. 在放电管中装入样品, 氧化剂( CuO 吸收剂( CaO) 抽真空, 及 吸收剂 ( CaO ) 抽真空 , 抽完后熔封 电管。 电管。
在马福炉中燃烧0 560℃ 在马福炉中燃烧 0.5-3h ( 560℃ ) 样 CaO吸收 吸收CO O)以产生 以产生N (CaO吸收CO2和H2O)以产生N2气。
素
同位素
1H 2 H(D) 10B 11B 12C 13C 14N 15N 16O 17O 18O
自然丰度 99.985 0.0147 18.46 81.54 98.892 1.108 99.635 0.365 99.759 0.0374 0.2039
样品来源 新鲜的表面淡水
意大利天然硼酸盐
捷克扑利兹石灰石
在生物学和医学中应用”专题讨论会, 在生物学和医学中应用”专题讨论会,从此开始
6. 近20年,稳定性核素示踪技术迅速发展,分离分析 年 稳定性核素示踪技术迅速发展,
法取得了较大突破, 、 、 、 广泛应用于生 法取得了较大突破,13C、2H、18O、15N广泛应用于生
学、医学、环保、农药、农学、微生物等研究领域。 医学、环保、农药、农学、微生物等研究领域。
15N原理 五、质谱和光谱测定
14N和15质量不同
均匀磁场中发生不同角度偏转 均匀磁场中发生不同角度偏转 2
28N-N , 29N-N 30N-N 谱 : 把 N2 离子化为 2 2 , 2
使
28N-N :谱线波长为2976.8埃 谱线波长为2976 2976. 谱: 2 29N-N :谱线波长为2982.9埃 谱线波长为2982. 2982 2 30N-N :谱线波长为2988.6埃 谱线波长为2988 2988. 2
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法的特点: 二. 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法的特点:
1.无放射性,无辐射效应及不良影响。 无放射性,无辐射效应及不良影响。 无放射性 2.安全、对人无伤害。 安全、对人无伤害。 安全 3.无污染,不受环境条件限制。 无污染,不受环境条件限制。 无污染 4.无衰变,实验时间不受限制。 无衰变,实验时间不受限制。 无衰变
一.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法的基本依据 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法的基本依据
1.自然界中一种元素同位素组成是相对恒 自然界中一种元素同位素组成是相对恒 自然界中一种元素同位素组成是
2.同一元素的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同一元素的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同一元素的同位素具有 3.同一元素的同位素之间存在质量差异 同一元素的同位素之间存在质量差异 同一元素的同位素之间存在
1800的均匀磁场
出口 入口
对待测样品的要求: 1.对待测样品的要求:
(1) 因为测量的是不同质量离子流的相对含 因此, 保证有一定的N 量即可。 , 因此 , 保证有一定的 N 量即可 。 一般要求 mg/ml最少不低于 最少不低于0 mg。 N量1mg/ml最少不低于0.5mg。 仪器的本底检查。 (2) 仪器的本底检查。
第六章
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法
概述: 概述:
1、1912年,Thomson首发现稳定性核素20N 、 年 Thomson首发现稳定性核素 22Ne(氖)。 和 (
15N。 2、1929年,Naude发现了 。 、 年 发现了
3、1937年,Urey等首次报道人工生产15N的 、 年 等首次报道人工生产 的 方法。 方法。
或15NHCl(这样純的 (
2. 单标记化合物 单标记化合物: 的丰度可为5%, 例如15N的丰度可为5%,10%,15%…… 的丰度可为 ,
15N H2 N-CO-NH2
15N-尿素, 尿素, 尿素
3. 双标记化合物 一个同位素 H215N-CO-15NH 双标记化合物(一个同位素 一个同位素): 尿素 4. 混合标记化合物: 混合标记化合物: (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同位素交换反应 : 在一定条件下 , 标记 同位素交换反应:在一定条件下, 的铵盐可与大气发生反应: 的铵盐可与大气发生反应:
5N丰度高时应注意。 丰度高时应注意。
15NH+ 水溶液 +14NH →14NH+ 水溶液 +15NH 水溶液+ 水溶液+ 3 4 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同位素效应 : 藻类对 14C 、 13C 、 12C 的吸 同位素效应: 收依次递减。 收依次递减。
此步骤将NH 转变成了NH 铵态N 此步骤将NH3-N转变成了NH4+-N(铵态N) 仪器分析适宜量1mgN/样品 样品2 ml(浓缩或 仪器分析适宜量1mgN/样品2-3ml(浓缩或
以下在质谱仪上进行
+-N转化为N 气 C.将NH4 转化为N2
:
在真空条件下, 在真空条件下,将上述样品与次溴酸钠
样品予处理:水杨酸—硫酸法 硫酸法: 样品予处理:水杨酸 硫酸法:5g干土
植样+12ml水杨酸:硫酸为50 ml水杨酸 50g 或 0.5g 植样 +12ml 水杨酸 : 硫酸为 50g :
1000ml 溶液中放置 30min 再加2 1000ml溶液中放置 30min , 再加 2.5g 硫 ml 溶液中放置30min,
质谱分析常用法
样品的消化: 05g A. 样品的消化 : ( 例 : 0.05g 植样
gSe: +10ml 浓 H2S04+3.3gSe:CuSO4:K2SO4 为 10ml
1:10:100混合催化剂→ 样液清亮再消煮 混合催化剂→ 10:100 混合催化剂
h(植 温度120 140℃ 1205h ( 土 ) 或 2h( 植 ) , 温度 120-140℃ 。
15N标记化合物就有 余 标记化合物就有30余 标记化合物就有
国先后分离了25种元素的100多种稳定性核素 例如: 多种稳定性核素, 国先后分离了 种元素的100多种稳定性核素,例如: 种元素的 种。
几个概念
稳定性同位素( isotope) 稳定性同位素(Stable isotope) 丰度( 丰度(Abundance) A ) 即某核在该组同位素中浓度(通常指人工加 即某核在该组同位素中浓度 通常指人工加 了 的)。 。 自然丰度( abundaa) 自然丰度(Natural abundaa) A自(AO) 15N:0.365%、18O:0.204% : 、 原子百分超( excess) 原子百分超(Atom percent excess) a a = A-A自 又称富集度(Enrichment) 又称富集度( ) N) 富集15N(Enriched15N) (
4、1940年,先后获得具生物意义的15N、18O 、 年 、 3H大量生产。 大量生产。 和 大量生产
5. 1947年9月在美国Wisconsin大学召开了“同位 月在美国Wisconsin大学召开了 大学召开了“ 年 月在美国
稳定性核素示踪技术应用的新纪元。 了稳定性核素示踪技术应用的新纪元。
2.N素在不同部位分布的不均匀性
分析测定技术所能达到的精度。 3.分析测定技术所能达到的精度。
15N 示 踪 法 引 入 N 素 肥 料 的 丰 度 计 算
参考公式 af = Wp Rp ap/Nf RN
式中: 式中: af:N素肥料的原子百分超 植物总重量(待测) Wp:植物总重量(待测) ap:植物样品中原子百分超 Rp:植物样品中含N百分率 植物样品中含N 施纯N Nf:施纯N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