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05
文献综述的主要观点和结论
主要观点和结论
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自然 资源、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等。
农村经济发展应注重科技创新,提高农业劳 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
农村经济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发 展。
农村经济发展应注重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 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
文献探讨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 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改革的 方向和措施。
研究结果
农村产业结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农村产业结构 存在单一化、低效化的问题,需要加强第一、二 、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农村金融发展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 存在资金不足、融资难等问题,需要加强金融服 务和产品创新。
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 转移存在转移不彻底、就业不稳定等问题,需要 加强政策引导和技能培训。
研究内容丰富,涉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 收和农村贫困人口等问题。
研究方法多样化,包括定性和定量分析、案例研 究和对比分析等。
研究视角广泛,从宏观经济、区域经济、产业经 济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
03
研究方法和技术
研究方法
1 2
文献研究法
搜集和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农村经济发展 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研究。
实证研究法
通过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农村经济 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研究。
3
定量分析法
运用统计、数学模型等工具,对农村经济发展 趋势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研究技术
01
数据分析技术
运用SPSS、EVIEWS等统计软件,进 行数据清洗、分析和处理。
02
模型构建技术
根据研究问题,构建合适的数学模型 或仿真模型进行定量分析。

《农村信用社信贷操作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500字》

《农村信用社信贷操作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500字》

农村信用社信贷操作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关于信贷操作风险,其主要原因是外部的一些约束以及内部的管理问题,风险是一种不确定的因素,所以要对信贷操作问题要充分进行准备,使风险达到最低程度。

近年来,关于如何管理以及提高操作风险在经济领域有着很大进步。

国外和国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国外研究现状西方的商业银行发展现有三百多年,对风险管理已经是相对比较成熟了。

如果发现风险过高,则须慎重考虑是否发放该笔贷款。

除此之外还生成了一系列信用分析模型:资产组合管理模型、CART结构分析模型、ZETA分析模型、Altman的Z计分模型、KMV模型。

巴尔肯霍尔等学者(2009)认为如果要发放贷款给借款者需要必要的抵押品来进行担保。

但是有些贷款人是缺少有效的抵押品的,这时可以对贷款人进行信用评级,这种方法是可以替代抵押品的。

Addrea Cremoninoyan研究了操作风险的计算方法,入手点是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出发的,计算操作风险的方法是在研究各类损失数据之后的。

Chapelle认为在样本的检验中那些过大的阈值数据,要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可以将极值理论作为指导,使观测数据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Desmoulins是运用了定量模型,是针对损失的数据通过统计与概率提出了新技术,可以对操作风险进行准确的度量。

Anthony Peccia指出了运用模型课进行管理操作风险,这样可以为管理人员提供指导和帮助,利用模型来分析自身承受的风险情况。

Ariane在研究操作风险时,建立了风险框架,分析了风险的管理流程、战略、环境等,因此认为必须做好绩效管理、激励的方式以及运用先进的技术来进行开展,这样才可以使风险管理流程达到最优化。

Roberu在研究之后提出了数理经济的表达式,由于操作风险的类型是不同的,可以度量操作风险和分配资本金提供重要依据的,操作风险给银行带来的损失程度是不同的,所以必须细化风险。

(二)国内研究现状张运鹏对操作风险管理进行制度性分析,结合了媒体中报道的一些数据建立了操作损失数据样本,而且还和国外对操作风险的数据收集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此来发现我过在操作风险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1. 内容概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金融发展日益受到重视。

农村金融作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的成败。

当前农村金融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制约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金融服务供给不足、金融产品创新滞后、金融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等。

这些问题导致农村金融难以满足乡村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

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对策:一是加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和服务质量;二是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满足乡村经济发展的多元化需求;三是完善金融风险防控机制,保障农村金融安全;四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农村金融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深入分析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促进乡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本研究对于推动农村金融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通过解决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不仅可以提高乡村经济发展的质量,还可以促进城乡融合,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1.1 研究背景在当下国家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我国农村地区正经历着历史性的变革。

农业、农村和农民(简称“三农”)问题,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农村金融领域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1.2 研究意义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金融作为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发展水平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信贷资源配置不合理、金融服务覆盖面不足、金融风险隐患较大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深入研究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文献综述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文献综述

一、农村金融支持与农村经济发展(一)农村金融支持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理论分析。

汪桥、史贤华(2014)认为金融机构放贷多数以大额为主要特点,相对而言农民借贷数额往往太小,农村金融机构面向农民的借贷额和民间借贷相比缺乏竞争优势,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并没有对农民收入产生重大影响。

潘义勇(2014)从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面来探解决农村主导形式问题与如何提高农民的信用度和降低农村信贷风险问题。

丁志国、张洋、覃朝晖(2016)定性的分析了农村金融该怎样促进经济发展,发现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支持。

张冬冬(2017)认为农村金融制度安排方面效率不高,大大降低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从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方面给予了建议。

(二)农村金融支持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实证分析。

张丽娜、王静(2014)通过采用1980~2008年的样本数据,对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赵洪丹、朱显平(2015)实证检验了1952~1977年、1978~1993年和1994~2012年三个不同的市场化进程阶段的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显著的正向作用,且作用力不断增强。

张乐、黄斌全、曹静(2016)从制度约束的角度出发定量研究农村金融发展对经济的影响状况,利用1996~2011年间30个省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发现制度约束下的农村金融发展对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效果不显著。

魏雪燕(2016)选用河南省1985~2014年间的数据利用VAR 模型分析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和结构在农村经济增长中起到显著促进作用,金融发展效率的影响不明显。

二、农村金融支持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一)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王云(2013)通过对中国中部地区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结构对农民收入增长有促进作用。

《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探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400字》

《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探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400字》

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Economides N. C. Himmelberg(2014)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建立在传统金融业务基础上的新兴业务。

以传统业务为切入点有助于顺利提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水平,夯实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基础,促进互联网金融快速步入到良性的发展轨道[5]。

Kirsty Best (2015)的研究表明,2002年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为发展中国家建构网络金融提供了广泛的认知,其建构了覆盖发展中国家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条件和发展形势,这也是本文研究中对于互联网金融类别进行划分的重要依据[6]。

其认为,互联网金融涵盖电子银行、电子支付、电子贸易、网络借贷等不同领域,其总体发展规模是互联网金融的体量。

Andrew Crockett (2017)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概况进行了研究。

其认为,物理网点应将支付结算功能过渡为营销服务,推动业务转型,将用户体验管理和交易成本控制作为提高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措施[7]。

同时,应当优化远程协助业务的发展,提高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硬件建设水平。

Chester Brown(2017)认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背景下,应当结合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特征和产业特点,积极引进人才,提高人才的储备水平,重视互联网金融的特征,提高互联网金融各主体对人才的吸纳水平,完善人才的知识结构,推动互联网金融人才具有扎实的业务功底和理论功底,使得人才兼备金融实操经验和互联网意识,提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水平[8]。

Muneer M.Abbad (2016)《约旦网上银行》中认为,农村金融机构应当有效协调传统支付模式与购买模式和当前技术环境和需求环境之间的鸿沟。

推动技术的高速发展,并将信息化的发展经验建构成量化的风险管理模型,提高对于客户信息的管理水平,建立客户潜力管理机制,提高对客户潜力的挖掘水平。

2.国内研究现状第一,农村互联网金融研究方面。

姜颖(2016)针对农村互联网金融工具进行了研究,将农村金融工具划分为投资、储蓄、信贷、结算、证券买卖、商业保险等类别的基础上,诠释了农村金融工具的功能。

农村金融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

农村金融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

现代经济信息农村金融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邹 洁 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要话题。

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民收入的提高。

本文就农村金融与农民收入问题展开研究,在认识我国农民收入现状的基础上,对农村金融与农民收入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农村金融规模与农村金融结构对农民收入存在正向影响,而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民收入的提高存在负x向影响的结论,由此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收入;农村金融;影响情况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248-02引言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占比达到了43.9%,远远超过了发达国家。

据统计,从1990年到2012年,农民的家庭人均总收入,从990.38元到10990.67元,增加了近11倍,但是同期的城镇家庭人均总收入,从1516.21元涨到了29547.05元,增加了近19倍。

农村和城镇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

因此,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新常态”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在金融因素对农民收入影响越来越大这一背景下,对农村金融与农民收入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为相关的政策提供意见。

一、文献综述关于农村金融与农民收入的关系,理论界有不同的研究。

有些学者认为农村金融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

杨小玲(2013)在文章中分析,农村金融深化会提高农民人均收入水平。

李明贤(2014)运用模型分析,发现只有农村金融机构贷存比率的提高和每万人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数量的增加对农民收入的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农村存款规模扩大、乡镇企业贷款比率的提高以及每万人农村金融机构拥有量的增加,对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

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会产生不利影响的。

杜兴端等人(2011)认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都对农村收入增长具有不利影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不仅未能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反而起到了消极作用。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02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概况
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历史回顾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 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家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到农业现代化、乡 村振兴等,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现状概述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 许多挑战,如资源约束、环境污 染、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但同 时也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07
研究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回顾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农村金融发展
许多文献发现,农村金 融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增 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其中,农业信贷和农业 保险对农业产值的增加 具有积极影响。
农业技术创新
研究表明,农业技术创 新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 率和农产品质量,是推 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
研究意义与价值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深入研究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有助于找出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关 键因素,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缩小城乡差距
通过研究农村经济问题,有助于寻找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 距的途径,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针对农业技术创新、劳动力转移等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农 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村金融创新的路径与政策
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通过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扩 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
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财政补贴、 税收优惠等措施,以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
推进农村金融创新
鼓励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开展农村金融创新,包括产品创 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等,以满足农民和农村企业的多 样化需求。
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与问题

国内外农村金融研究的理论综述

国内外农村金融研究的理论综述
第二,金融市场监管的内涵。
金融市场监管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对其内涵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李长健,2008) ,而金融监管必须调整涉农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整合农村金融机构,提高服务质量,拓宽融资渠道(刘金顺,2010);从认识论的角度审视发现,界定农村金融监管的内涵,其核心之意是在于保障市场作用得到充分、高效率的发挥,市
场于失灵时又能够得到及时矫正或者市场作用得到弥补。金融本身是纯粹的经济问题,但金融监管却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是综合了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课题。基于此,界定农村金融市场监管的内涵要考量经济的标准,又要顾及非经济的标准(马德功、臧敦刚等,2010)。
三、农村金融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的研究现状
20世纪70年代初,为了尽快实现工业化,部分政府对农村金融采取金融抑制的政策(麦金龙,1973) ,同时也放缓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农村的正式贷款只能用于田地农业生产用途,并且贷款使用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长度基本吻合,所以,其他的非正式贷款大部分应对突发、大额或者现实的非一般消费,如亲人丧葬婚嫁或者在建造家庭新房舍中使用等??因此,非正式贷款总是用于农户各自的目的,并在道义上给了农户信贷人以权威,通常情况下,农户正式贷款只用于农户个人预定的目的,而非正式贷款也不会使农业田地生产中的净流动资金增加。这是在农户信贷市场中,我国农村长时间存在的农户贷款供需结构(张杰,2000)。而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能否建立的关键是政府能否有效增加农民的收入,资金供给能否切实满足农村微观金融的资金需求,能否培育现代农民(王芳,2005)。从金融供给与需求的角度来看,农村金融市场资金供给结构单一,金融供给与需求总量仍然存在较大资金缺口,当前农村金融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尤其是农村弱势群体的需要(张笑尘,2007)。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尽管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 渠道拓展等。
农村经济发展政策与实践的探索与创新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为农村经济发 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未来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建议与措施探讨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财政、金融、税收 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释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方面的基 础设施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才引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03
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可以提高农民素
质、增强农村创新能力、促进农村产业升级。
04
文献综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 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分析:某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产业协同发展
该地区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实现了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
收。
创新驱动
研究范围
本文将涵盖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 、现状、问题、对策等方面的研究, 重点对近十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
02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历程与现状
农村经济发展历程回顾
土地改革与农业合
作化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土地改革和 农业合作化运动,实现了土地的 集体所有,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 了基础。
人民公社化运动
上世纪50年代末,人民公社化运 动兴起,农业生产实行集中管理 ,但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生 产积极性。

文献综述(范例)

文献综述(范例)

文献综述题目:关于我国农村微型金融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关于农村我国微型金融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农民增收和就业问题,需要资金支持,这对农村金融提出了新要求。

传统农村金融已经无法满足农村发展的要求,发展农村微型金融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对微型金融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对我国微型金融发展的不足及据此提出的发展我国微型金融服务与支持体系的基本思路与措施做一综述。

关键词:微型金融;小额信贷;反贫困;发展中国家1微型金融概述1.1微型金融定义谭险峰(2010)认为微型金融的定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微型金融针对的目标群体是低收入人群和微型企业;其次,微型金融提供的贷款额度较小;最后,微型金融提供的服务包含了小额信贷、保险等内涵丰富的业务。

[1]李波(2009)指出,根据世界银行的定义,所谓微型金融是指对低收入家庭提供贷款、储蓄、保险及货币支付等一系列的金融服务。

其核心是微型信贷,即对没有收入来源的借款者提供无抵押贷款。

[2]1.2微型金融主要类型陈明(2009)指出,由于我国的农村微型金融的性质主要侧重于公益性,突出扶贫和惠农,所以这里主要介绍我国公益性的农村微型金融类型的运作情况。

从资金的运作方式上来说,我国农村微型金融主要包括小额信贷、社区发展基金、贫困地区村级互助资金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形成的互助资金等等。

[3]范弘雨(2009)指出,微型金融是为贫困人口提供贷款、储蓄和其他基本的金融服务。

其基本含义是: 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 尤其是要为目前金融体系并没有覆盖的社会人群提供有效服务,除上述类型外还包括微型保险等。

[4]2微型金融的发展2.1微型金融发展历史顾建强(2009)指出,微型金融机构是一种特殊的金融机构,它以不同于正规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技术,为那些排除在“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小企业、贫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务,包括小额贷款、储蓄、保险、汇款等业务。

数字农业模式下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研究

数字农业模式下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研究

数字农业模式下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研究一、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水平和效率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农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特别是在农村金融服务领域。

数字农业模式的出现,使得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更加智能化、高效化,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选择。

数字农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金融服务体系的不完善、金融产品的创新不足等。

研究数字农业模式下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数字农业的概念和意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数字农业可以实现农业生产资料的精确匹配,避免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对农业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实现对农业生产要素的精确调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提升农产品质量:数字农业可以实现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全程监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数字农业可以带动农村电商、物流、金融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保护生态环境:数字农业可以通过精准施肥、节水灌溉等技术手段,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数字农业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为未来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 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和问题金融服务覆盖面不足。

由于地理环境、基础设施等因素的限制,部分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覆盖面相对较窄,尤其是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

这导致农民在融资、投资等方面面临较大的困难,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金融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在信贷投放、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农村金融服务质量不高。

部分金融机构在服务农村金融时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农民的实际需求,导致金融服务与农民需求脱节。

金融产品创新不足。

《金融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金融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金融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一、引言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金融发展水平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深刻影响着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分配状况。

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城乡发展差异较大的国家,金融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尤为显著。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金融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以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

二、文献综述早期研究表明,金融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金融深化和金融效率的提高可以增加农村地区的投资机会,提高农民收入。

然而,也有研究指出,在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城乡收入差距可能因为资源分配不均和政策倾向而进一步扩大。

此外,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金融发展模式和政策导向也会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不同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方法,以中国为例,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各省市统计局等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

样本覆盖全国各省份,时间跨度为近十年。

四、金融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1. 金融深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金融深化通过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和融资渠道,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金融深化每提高1%,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约0.5%。

这主要得益于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覆盖率的提高和农村信贷规模的扩大。

2. 金融市场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金融市场效率的提高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投资收益,有助于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市场效率每提高1%,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约0.3%。

然而,由于农村地区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金融市场效率的提高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有限。

3. 政策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政策因素在金融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实证研究发现,政策倾向性强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较快。

这主要表现在政府在金融资源分配上对城市地区的倾斜以及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等方面。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并对其进行实证研究,以提高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理论的应用价值。

提供参考资料,供将来在中国进行研究。

1.1.2.2现实意义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虽然近年来农民收入总量有大幅度的提升,但增速缓慢,城乡差别依然很大。

重视的研究和拓展金融发展和农村,建设关系意义可谓深远。

其一,能够使得农村金融在机制上得以健全,进一步推行金融行业改革。

其二、能够扩充研究二者关系的理论的内容,为促进二者均衡和谐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和依据。

其三,能够促使农村金融对各地区经济的支持,并起到正向作用。

金融机构入驻乡村,可以帮助农民实现家庭增收,帮助产业实现效率提升,对于我国地区并行发展有重大意义。

1.2 文献综述1.2.1关于农村金融发展的研究关于农村金融发展的研究,孙慧波,逄春蕾(2014)农村金融机构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的支农主力军,随着农村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村金融的作用愈加突出的同时其发展的影响因素也日趋多样化。

Wang,Han(2018)提出提高财政资源投入的准确性,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是巩固贫困地区农村财政减贫和增加收入的基本条件。

王博莹(2019)指出我国的经济不断腾飞,农业现代化的脚步也随之加快,但是必须承认的是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在供需方面的支持力度还稍欠火候,并且我国的农村金融业发展的较为缓慢,严重制约的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

赵瑞政(2021)进一步梳理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在实处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断深化农村金融工作,加快创新,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金融需求。

周晓婷(2022)提出现代金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之一,要充分发挥现代金融的作用就需要进一步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段秀娟、张海波(2022)则从乡村振兴视角下提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由于部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较少且分布不均、涉农的金融产品少以及宣传不到位等影响因素导致农村金融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11-09CATALOGUE目录•引言•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机构现状及问题•国内外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经验及启示•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策建议•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01引言研究背景及意义农村金融机构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地位农村金融机构作为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核心力量,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问题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金融机构更好地发挥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

因此,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包括服务水平、创新能力、风险控制等方面。

同时,本研究将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推动农村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综述梳理出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其次,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农村金融机构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实际运行情况;最后,结合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的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02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机构现状及问题农村金融机构体系逐步完善涉农贷款规模不断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逐渐拓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农村金融机构资金来源单一,主要依靠存款,缺乏其他资金渠道,难以满足农村地区日益增长的贷款需求。

资金来源不足农村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往往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导致不良贷款率较高。

贷款风险较高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相对较低,缺乏专业的金融人才和技术支持,无法满足农村地区日益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金融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相对单一,缺乏创新和差异化服务,无法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缺乏创新和差异化服务03国内外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经验及启示国外经验:以美国、日本为例美国农村金融机构多元化的金融主体:美国农村金融机构类型丰富,包括农业银行、农业信用合作社、农业保险公司等,满足不同类型农民的金融需求。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研究的文献综述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研究的文献综述

…李树 生, 广文. 何 中国 农 村 金 融 创 新 研 究 【 . 京 : 国金 M】 北 中
融 出 版 社 ,0 8 20.
[ 王 曙 光 . 型农 村 金 融 机 构 运 行 绩 效 与 机 制 创 新 中共 2 ] 新 中央 党校 学报 ,08() 20, . 2 【 秦 汉 锋 . 型 农 村 金 融 机 构 的 制 度 变 迁 与 演 进 【. 国金 3 】 新 I中 I
3新 型 金 融 机 构 的 市 场 定 位 问题 。 天 朗 ( 0 0 认 为新 型农 . 赵 2 1)
[ 杨 连 波 . 型 农 村 金 融机 构 面 临 的 风 险及 防 范对 策 Ⅱ. 7 】 新 】 财
会 月 刊 ,0 8() 20, . 8
『1 应 军 , 鸿 斌 . 型 农 村 金 融 机 构 面 临 的风 险及 对 策 [. 8李 8 周 新 J 1 河 北金 融,09( ) 2 0 , 9. 0
层 次 、 主体 的农 村 金 融 体 系 起 到 积 极 的推 动作 用 , 时 他 也 指 多 同 出 ,银 监 会 目前 关 于 村 镇 银 行 和 农 村 自 己互 助 社 的制 度 设计 利
弊兼 有 , 在 制 约 其 发 展 的 因素 。 汉 锋 (0 9 新 型 金 融 机 构 的 存 秦 20 )
融,0 9( ) 2 0 , 3. 2
方 面 的特 殊 性 , 营 管 理 中 面 临着 较 高 的信 用 风 险 , 动 性 风 险 经 流 和 操 作 风 险 。 杨 连 波 (0 8 , 应 军 、 鸿 斌 (0 9 , 月 英 20 )李 周 2 0 )陶 (0 9 也 从 资 金 来 源 , 贷 业 务 以 及 人 员 素 质 等 方 面 对 风 险 控 20 ) 信 制 问题 进 行 了 阐 述 。针 对 农 村 金 融 产 品不 足 , 融 服 务 不 能 满 金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文献综述2014 年 1 月 19 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一号文件连续第十一年聚焦“三农”。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升级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农村经济发展尤为重要,新常态下如何发展好农村经济是“十八大”后研究的核心问题。

新常态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近几年,由于国家政策的大力倾斜,资本和资源的大力投入,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业生产能力增强,粮食连年增产,农村居民收入普遍提高,农村环境大为改善,农村的经济正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农村土地制度、产业结构、农业科技体制、投融资体制等方面都面临一些新问题。

目前,国内有关研究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关于农村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研究。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时期,农村的经济结构也需要调整。

李建华、景永平(2011)研究了三种显著的农村经济结构对农业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认为要转变农村增长方式,提高农村资源的使用效率。

牛凯(2012)认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

他采用了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建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自回归模型,揭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贾长杰(2012)认为要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促经济发展。

他指出,农村经济调整具有多层次性,因此经济结构的调整要有目标,把握重点。

(二)关于农村土地制度的研究。

王小映(2015)认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是保障土地流转交易安全、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确认和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基本手段,保障土地流转健康发展是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前提条件。

贾晓娟(2015)认为应建立农村宅基地制度,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等农村土地改革举措,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的合理流转,做好农民承包土地的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依法保护农民对土地的合法权益。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文献综述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文献综述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文献综述作者:曹万鑫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23期[提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

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三农”问题涉及农业、农村、农民三个方面。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金融必须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农村金融背景下,阐述农村金融支持与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和农业现代化关系研究现状。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农业现代化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8年9月12日(一)农村金融支持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理论分析。

汪桥、史贤华(2014)认为金融机构放贷多数以大额为主要特点,相对而言农民借贷数额往往太小,农村金融机构面向农民的借贷额和民间借贷相比缺乏竞争优势,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并没有对农民收入产生重大影响。

潘义勇(2014)从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面来探解决农村主导形式问题与如何提高农民的信用度和降低农村信贷风险问题。

丁志国、张洋、覃朝晖(2016)定性的分析了农村金融该怎样促进经济发展,发现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支持。

张冬冬(2017)认为农村金融制度安排方面效率不高,大大降低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从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方面给予了建议。

(二)农村金融支持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实证分析。

张丽娜、王静(2014)通过采用1980~2008年的样本数据,对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赵洪丹、朱显平(2015)实证检验了1952~1977年、1978~1993年和1994~2012年三个不同的市场化进程阶段的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显著的正向作用,且作用力不断增强。

张乐、黄斌全、曹静(2016)从制度约束的角度出发定量研究农村金融发展对经济的影响状况,利用1996~2011年间30个省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发现制度约束下的农村金融发展对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效果不显著。

国外农村金融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国外农村金融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2004年初,《中共中央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正式公布,这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充分体现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紧迫性。

而解决资源配置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以,农村金融制度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成为农村经济改革中的一个焦点。

2005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将“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作为农村金融工作的主题。

目前,在对我国农村金融问题的研究上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文献,无论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果,但是存在的问题和争论依然很多,农村金融改革问题的许多方面仍然处于试点和摸索阶段,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仍需时间的检验。

本文对近年来国外对农村金融问题的研究做出归纳和总结,以图对我国现行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有所启迪。

一、对农村金融市场及其供求关系的研究这方面代表性的理论观点有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HughT.Patrick提出的两种模式:一是“需求追随”模式,强调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导致农村金融组织及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先于农村经济主体的需求。

二是“供给领先”模式,强调农村金融组织及相关服务的供给先于农村经济主体的需求。

并且他认为,这两种模式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两种模式之间存在一个最优顺序问题。

该理论对于研究我国农村金融的制度供给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此后的学者从各个不同角度研究了农村金融市场及金融供给和需求,较新的研究有:美国学者Paul.N.Ellinger和DavidL.Neff(1993)运用两种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影响金融市场效率的七个因素进行了分析。

MireDevaney和BillWeber(1995)通过评估一个农村银行结构的动态模型,测试了美国的农村银行业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农村的银行政策必须持续地促进现行的和潜在的竞争。

MarkDrabenstott和LarryMeeker(1997)分析了资本在农业经济中所起的作用,总结了美国农村金融需求的三个特点,指出了美国农村资本市场存在的缺陷,并从三方面提出如何发展农村资本市场以扩大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即扩大社区银行的可贷资金;发展农村二级市场;开发农村股票资本市场。

农村金融文献综述

农村金融文献综述

农村金融体系研究一、引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的后劲”。

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解决农业问题是重中之重,因此“三农”问题已经不再仅仅是单个部门或局部的问题而是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局战略部署的重要问题。

“三农”经济在我国经济腾飞的过程中做出了卓绝的贡献,但是,长期以来,“三农”被忽视的问题远远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虽然2014年11月以来,央行多次下调农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率,意在扶持“三农”融资,但是小农业经济转型中资金融通和金融服务问题仍然是三农经济成长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多年来,学界围绕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做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首先从我国农村金融供求现状出发,指出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不平衡的现状,并已经有学者针对这一现状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

其次从内在与外在两面着手,分析“三农”面临融资困境的原因。

最后对构建农村多元化金融体系给出建议。

二、农村金融供求现状农村金融体系是农村地区经济主要的资本要素配置方式,其存在的主要作用就是解决“三农”融资问题。

学界在讨论“三农”经济组织融资问题时,通常以农村金融的需求与供给作为研究的起点。

因此,多年来学者们持续、广泛的关注着农村金融的供求问题。

汴静(2010)通过深入地考察我国农村地区的信贷规模总量、信贷用调结构、信贷额度机构和信贷期限结构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农村金融整体供求处于失衡状态,另外他还指出失衡不仅影响“三农”问题的解决而且制约农村金融的发展和财政支农的作用,加剧城乡发展的不均衡。

为解决供求失衡的矛盾,学者们做了很多有价值的探索。

王玉靓(2013)认为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农业的生产流程、技术含量和资金回收速度与其他行业相比独具特点;在金融监管当局没有对农村信贷产品给予特别规定,以及农村金融机构在推出农村信贷产品同时并未设计相应的审批流程和风险控制措施的情况下,按照统一的审核流程和风控措施使得融资手续过于复杂不符合“三农”经济的实际融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