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好饿的小蛇
《好饿的小蛇》小班教案

《好饿的小蛇》小班教案《好饿的小蛇》小班教案(通用21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好饿的小蛇》小班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好饿的小蛇》小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喜欢阅读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大胆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好饿的小蛇》绘本书、故事课件等活动过程:一、导入教师出示绘本《好饿的小蛇》引导幼儿观察图书封面提问:封面上有什么?小蛇饿了,它会找什么吃呢?会发生一件什么有意思的事情?1、出示小蛇吃东西的图片,引导幼儿进行猜测。
提问:请你猜一猜小蛇肚子里吃了什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大胆猜测)2、教师根据课件生动的讲述故事指导语:让我们一起完整的听一听故事,看看小蛇是究竟吃到了什么好东西。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蛇都找到了些什么好吃的东西?总结:苹果是圆圆的、红色的;香蕉是长长的、黄色的;饭团是三角形的;葡萄是一串一串的、紫色的;菠萝是带刺的。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小蛇吃东西的样子。
双手分开表示小蛇的嘴巴,生动的表情表现“啊呜”和“咕嘟”这两个拟声词。
4、教师第二遍完整的讲述故事(1)教师和幼儿共同分享图画书《好饿的小蛇》(2)教师讲故事,幼儿进行大胆表演。
二、结束讨论:最后小蛇会怎样?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后环衬和封底。
小结:小蛇吃饱了在呼呼呼的睡觉呢。
活动反思:《好饿的小蛇》是一本适合小班年龄特征的绘本,其内容简单、画面有趣。
整个活动,我是以PPT的形式和幼儿共同阅读的。
在活动过程中,大部分幼儿可以感受到故事的风趣幽默,能够理解故事的情节。
在活动中我采用一定的互动形式,让幼儿主动开动脑筋,根据小蛇的形状大胆猜想。
幼儿的思维基本上是跟着我走的,在活动中幼都能被有趣的童话故事所吸引。
《好饿的小蛇》小班教案篇2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故事,感受、理解小蛇吃各种水果身体变形的故事情节。
《好饿的小蛇》教案设计(通用13篇)

《好饿的小蛇》教案设计《好饿的小蛇》教案设计(通用13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好饿的小蛇》教案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好饿的小蛇》教案设计篇1教材分析:《好饿的小蛇》这个看图讲述的题材,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这是一个内容简单,但是构思巧妙的幼儿看图讲述故事。
故事巧妙地将各种水果,颜色等几种知识点结合在一起,小蛇的身体一次次的变形,真是让人捧腹大笑。
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喜欢。
如在活动中:小蛇吃了哪些东西呢?小蛇是怎么走路的呢?是爬的,是扭来扭去走的……这些有趣的情节会深深吸引幼儿去探究询问小蛇在扭来扭去的时候都看见了哪些水果又是怎么吃的。
这就为孩子学习故事中的语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活动目标:1、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大胆表现故事中的拟声词,感受故事的童趣。
2、引导幼儿通过猜读的方法阅读画面,理解故事的画面内容。
3、在猜测、表演中,学说故事中的短句。
重点: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大胆表现故事中的拟声词。
难点:1、学习用猜测的方法推理故事的进展过程。
2、初步引导孩子用形容词学说故事中的短句。
活动准备:故事PPT、大挂图、《好饿的小蛇》、水果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一、出示课件引起幼儿兴趣。
(一)引题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看,这个故事讲的是谁呢?(小蛇)我们一起跟小蛇打个招呼吧!2、我们来看看,小蛇他的眼睛是什么样的?(小蛇闭着眼睛)他的嘴巴是怎么样的?(张大嘴巴)它为什么要张大嘴巴呢?原来它是一只好饿的小蛇。
(幼儿学做小蛇的表情)3、小蛇是怎么走路的?(扭来扭去)谁来学学小蛇的样子?(学说: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4、你们猜猜好饿的小蛇要去干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提问:封面上有什么?小蛇的身体是怎样的呢?小蛇在森林里干什么呢?诶,小蛇怎么张着大嘴巴呢?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教师初步讲解故事。
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教案及反思

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教案及反思教案: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听懂并理解故事《好饿的小蛇》的内容。
2. 学生能够模仿老师的语音语调,朗读故事中的简单句子。
3. 学生能够通过绘画、手偶等形式表达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
二、教学准备:1. 故事书《好饿的小蛇》。
2. 绘画纸、彩色笔。
3. 手偶或面具。
三、教学过程:引入:1. 师生互动:老师问学生:“你们有没有看过关于蛇的故事呢?”2. 老师出示《好饿的小蛇》这本书,介绍故事主要内容,并提问:“你们觉得小蛇为什么会饿呢?”讲解:1. 老师开始讲述《好饿的小蛇》这个故事,适当使用肢体语言和表情来增加趣味性。
2. 在讲述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理解故事情节,并重点强调一些关键词汇和句子。
练习:1. 老师读完故事后,让学生跟读故事中的简单句子,并模仿老师的语音语调。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其中一部分学生扮演小蛇,另一部分学生扮演其他动物角色。
他们可以使用手偶或面具来增加趣味性。
3. 学生按照故事情节的顺序,用绘画纸和彩色笔画出故事中的主要场景和角色,并在图画下方写上相应的关键词汇。
总结:1. 老师请几位学生展示他们绘制的图画,并口头总结故事中发生的事情。
2. 老师提问:“小蛇最后是怎么解决饥饿问题的?”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3. 老师总结整个教学过程,强调本节课所学到的内容和目标。
四、反思:这节课中,我尝试通过讲述故事、角色扮演和绘画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可以看出他们对故事和角色扮演的活动都很感兴趣。
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且能够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句子。
同时,通过绘画的形式,学生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力。
然而,在课堂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在跟读句子时发音不准确,需要进一步加强语音训练。
另外,在角色扮演环节中,有些学生可能会害羞或不愿意积极参与,需要我在引导上做得更好。
小班好饿的小蛇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在幼儿园小班阶段,孩子们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想象力丰富的阶段。
绘本《好饿的小蛇》以其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画面,能够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同时,绘本中的小蛇吃食物的场景也贴近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便于他们理解和模仿。
因此,我们选择《好饿的小蛇》作为小班主题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教研活动,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理解绘本《好饿的小蛇》的故事内容,知道小蛇吃食物的过程。
2. 能力目标:能够模仿小蛇吃食物的动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小蛇吃食物的过程。
3. 情感目标:感受故事中小蛇吃食物的乐趣,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三、活动内容(一)绘本阅读活动1. 活动名称:《好饿的小蛇》绘本阅读2. 活动目标: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蛇吃食物的乐趣。
3. 活动内容:-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阅读绘本《好饿的小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理解故事情节。
- 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回答,如:“小蛇为什么饿了?”“小蛇吃了什么?”“小蛇最后怎么了?”- 教师通过故事中的食物名称,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的食物。
(二)角色扮演活动1. 活动名称:《好饿的小蛇》角色扮演2. 活动目标:模仿小蛇吃食物的动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活动内容:-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个“小蛇”,其他幼儿扮演食物。
- 教师讲解角色扮演的规则,并示范小蛇吃食物的动作。
- 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巡回指导。
(三)绘画活动1. 活动名称:《好饿的小蛇》绘画2. 活动目标: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好饿的小蛇”故事。
3. 活动内容:- 教师提供绘画工具,如画纸、水彩笔等。
- 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好饿的小蛇”故事。
-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四、活动反思1. 活动效果:通过绘本阅读、角色扮演和绘画等活动,幼儿对《好饿的小蛇》的故事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幼儿园小班好饿的小蛇精品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好饿的小蛇精品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好饿的小蛇》这一故事,该故事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快乐阅读》第三单元第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故事主人公小蛇,理解小蛇因为饿而不断寻找食物的过程,以及小蛇找到食物并解决问题的情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思考,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2. 培养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故事内容,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教育幼儿养成不挑食、珍惜食物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认识故事角色,学会表达故事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书《好饿的小蛇》、小蛇玩偶、食物卡片、挂图。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小蛇,模仿小蛇爬行动作,引导幼儿观察并猜测教师扮演的角色。
邀请幼儿模仿小蛇,感受小蛇爬行的乐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蛇的行为和情感变化。
教师提问,检查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食物卡片,让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将食物卡片排序。
邀请幼儿扮演小蛇,进行角色扮演,巩固故事内容。
4.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故事《好饿的小蛇》2. 故事角色:小蛇、各种食物3. 重点句子:小蛇爬呀爬,找到了食物,吃得好开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的故事角色,并介绍它的特点。
答案:略2. 作业题目:家长协助幼儿复述故事给家人听,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开展家庭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共同完成作业,增进亲子关系。
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了解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为幼儿提供更多观察、体验的机会。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中的故事讲述和提问方式3. 课堂小结中的教育幼儿珍惜食物,不挑食4. 作业设计中的亲子互动环节一、实践情景引入1. 教师扮演小蛇时,要注意模仿小蛇的爬行动作,尽量夸张、生动,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好饿的小蛇》微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好饿的小蛇》微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内容,理解小蛇吃食物的过程。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讲述小蛇吃食物的过程。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运用恰当的词汇描述小蛇吃食物的动作和表情。
三、教学准备1.故事课件:《好饿的小蛇》2.纸质小蛇模型3.玩具水果和蔬菜4.画纸、画笔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小蛇,引导幼儿说出小蛇的特点。
2.引导幼儿猜测小蛇会做什么。
(二)故事讲述1.讲述故事《好饿的小蛇》,引导幼儿关注小蛇吃食物的过程。
2.在讲述过程中,适时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小蛇为什么会吃这些食物,以及小蛇吃食物的表情和动作。
(三)互动环节1.请幼儿扮演小蛇,模拟小蛇吃食物的过程。
2.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小蛇吃食物的动作和表情。
1.与幼儿一起回顾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讲述小蛇吃食物的过程。
(五)延伸活动1.请幼儿用画笔和画纸创作一幅关于小蛇吃食物的画。
2.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讲述创作过程中的想法。
五、教学反思1.故事内容生动有趣,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2.通过互动环节,幼儿积极参与,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1.在讲述故事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故事细节的关注度不够,导致他们在讲述过程中出现遗漏。
2.在互动环节,部分幼儿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小蛇角色不够熟悉。
1.在讲述故事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细节,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2.在互动环节,尽量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加强对幼儿的个别辅导,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幼儿的成长,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引导幼儿关注小蛇吃食物的顺序和每次吃后的身体变化,通过对话加强理解。
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精选16篇)

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精选16篇)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篇1[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并掌握“好饿的小蛇吃了,身体也变成了”的句子。
2.能根据视频或实物,模仿、应用“好饿的小蛇吃了,身体也变成了”的句子。
3.感受故事的幽默和滑稽,具有想象和表达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学说并掌握“好饿的小蛇吃了,身体也变成了”的句子。
[教学难点]能根据视频或实物,模仿、应用“好饿的小蛇吃了,身体也变成了”的句子。
[活动准备]1. 经验准备:已认识并能说出几种主要基本图形的形状2. 物质准备:自制绘本[活动过程]一、借助视频,激发兴趣1.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有趣的图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绘本封面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2. 师:看,封面上画的是谁?小蛇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它是怎么走路的呢?(引导幼儿用适当的词语来形容小蛇的形状,集体模仿小蛇爬行的样子)3. 师:扭啊扭,扭啊扭,小蛇们走累了要找个地方休息一下了!4. 师(按肚子状):咕噜噜······咕噜噜······这是什么声音?从哪里发出来的呢?咦,肚子怎么会响起来呢?(鼓励幼儿大胆想像)5. 师:小蛇的肚子好饿好饿啊!(出示树林的视频)瞧,好饿的小蛇来到了哪里?这是什么地方呀?好饿的小蛇来这里做什么呢?(找吃的东西。
提醒幼儿完整讲述)6. 师:猜猜看,好饿的小蛇会找什么东西吃呢?(幼儿自由猜测)二、逐段理解,想象模仿1. 师:(出示香蕉)好饿的小蛇在树林里扭来扭去,它发现了什么?这个香蕉是什么样的呢?(弯弯的、黄黄的······)2. 师:好饿的小蛇看见黄黄的、弯弯的香蕉后,它会干什么呢?3. 师:(出示“张大嘴的小蛇”的视频)小蛇要吃香蕉。
(幼儿自由想象,学说“啊呜”、“咕嘟”)4. 师:(出示视频)咦,香蕉去哪儿了?(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看,小蛇的肚子变成了什么样子?5. 师(小结):好饿的小蛇吃了弯弯的香蕉,身体也变成弯弯的了。
小班公开课好饿的小蛇教案优秀6篇

小班公开课好饿的小蛇教案优秀6篇小班绘本《好饿的小蛇》篇一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用语言简单的描述几种水果的形状、特征。
2、能根据画面进行大胆地进行猜测与想象。
活动准备:故事教学ppt,绘本大书活动过程:一、出示图片,引起幼儿的猜测,激发兴趣1、(出示图片)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动物朋友,它是谁?这条小蛇张大嘴巴它想干什么?2、好饿的小蛇究竟找到了哪些好吃的东西呢,一起来看看故事就知道了!二、观看ppt,分段理解故事内容(一)看到苹果1、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它东找找西看看,咦,它发现了什么?2、小蛇找到了一个圆圆红红的大苹果,你猜猜好饿的小蛇会怎样呢?3、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发生什么事了?小蛇的肚子怎么了?小结:小蛇一口气把苹果吞到了肚子里,它的肚子也就变的圆圆的了。
(二)看到香蕉1、第二天,小蛇扭来扭去的去找吃的了。
它的肚子发生了什么变化?小蛇可能是吃了什么?2、到底是什么?一起看看。
(三)看到饭团1、第三天,好饿的小蛇又扭来扭去找吃的,突然发现了一块饭团。
猜猜,小蛇会怎么做?2、吃了饭团你猜猜小蛇的肚子会发生变化吗?3、三角形的饭团外面还包了一层脆脆薄薄的海苔,可真好吃呀。
(四)看到菠萝1、第四天,好饿的小蛇又扭来扭去在散步,它东看看,西瞧瞧,猜猜它吃的是什么?2、你从哪里看出它是菠萝?小结:你们从小蛇的肚子就能看出小蛇吃的是什么,可真厉害!(五)看到葡萄第六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又来找吃的,它东看看,西找找,它看到了什么?(六)看到苹果树1、第六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又来找吃的,它又东看看,西找找,它看到了什么?2、猜猜它会怎么做?嗯,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爬上树。
啊呜一口,小蛇到哪儿去了?变成什么样了?3、小结:“ 啊——真好吃。
”好饿的小蛇再也不饿了,它呼呼呼的睡着了。
三、完整欣赏这个故事有意思吗?它的题目叫做《好饿的小蛇》,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四、延伸老师把书本放到区角,有空的时候再去翻一翻,看一看。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好饿的小蛇》绘本故事阅读活动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好饿的小蛇》绘本故事阅读活动一、故事简介《好饿的小蛇》是一本旨在引导孩子们学习与探索自然的绘本故事。
故事主人公小蛇在醒来后感到非常饿,于是便开始了寻找食物的旅程。
经过了一番寻找,最终小蛇找到了很多食物,吃得非常饱。
在故事中,孩子们可以了解到小蛇的生活习性,以及食物链等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好饿的小蛇》故事,激发幼儿们的学习兴趣。
2.培养幼儿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自身生活的好奇心。
3.启发幼儿们对食物的认识,让他们了解食物链相关知识。
4.开发幼儿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
三、教学重点1.通过故事激发幼儿们的学习兴趣。
2.让幼儿们了解食物链相关知识。
3.培养幼儿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好饿的小蛇》绘本;2.CD机或其他播放设备;3.讲解蛇的图片;4.食物的图片。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活动教师与幼儿进行自我介绍,然后用简单的语言引出本次活动。
2. 教师讲解为了更好地让幼儿们了解小蛇,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向幼儿们展示蛇的生活习性、蛇的特点等相关知识。
3. 故事演唱教师可以先进行故事演唱,让幼儿们可以在听的过程中理解故事内容。
4. 绘本阅读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讲解一些生词汇,同时重点讲解小蛇的食物来源及食物链等相关知识。
5. 童谣合唱教师可以让幼儿们跟着童谣一起唱,以加深孩子们对故事情节的记忆,并且增强幼儿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6. 总结活动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回忆故事中的情节,让孩子们在分享的过程中沉淀所学知识。
同时,提问幼儿们有什么新的收获,在互动过程中更好地加深幼儿们的学习体验。
六、教学评估1.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观察幼儿们的学习状态,发现困难,及时给予帮助。
2.在活动结束后,可以邀请部分参与活动的幼儿讲述故事,以此来评估他们的听说能力和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七、教学延伸1.可以让孩子们在课后用自己的话来讲述《好饿的小蛇》这个故事,以此来检验他们的听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幼儿小班语言教案《好饿的小蛇》含反思

幼儿园幼儿小班语言教案《好饿的小蛇》含反思教案主题:《好饿的小蛇》教案时间:1个课时教学目标:1.能听懂、理解故事《好饿的小蛇》的内容。
2.能使用简单的词汇描述故事中的动物和场景。
3.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材料:1.《好饿的小蛇》绘本故事书。
2.小动物棋子(分别为小蛇、小兔、小鸟、小狐狸、小猫)3.课程活动表格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问:“大家知道蛇是什么样的动物吗?”2.引导学生描述蛇的外貌特征,如身体长而细长,全身没有腿等。
3.教师出示《好饿的小蛇》绘本故事书,并介绍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讲故事(10分钟)1.教师讲述故事《好饿的小蛇》,并边讲边出示绘本中的插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2.教师可以适当加入一些问问题的环节,如“小蛇为什么会饿?”、“小蛇遇到了什么问题?”等,引导学生思考故事情节。
三、词汇训练(15分钟)1.教师给学生分发小动物棋子,每个学生可以选择一种动物的棋子。
2.教师呈现故事中出现的动物(小兔、小鸟、小狐狸、小猫),并问学生:“这是什么动物?”回答正确的学生可以将相应的小动物棋子放到教室中央的桌子上。
3.教师教授新的词汇,如“饿”、“肚子”等,并与学生一起重复几遍,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发音和理解词义。
4.教师在黑板上绘制一个简单的画面,包括小蛇、小兔、小鸟、小狐狸和小猫,并在旁边写上对应的词汇。
学生可以凭借记忆用标记笔在黑板上勾画这些动物的形状,并尝试写上相应的词汇。
四、情景模拟(15分钟)1.教师将教室划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学生扮演小蛇。
2.其他学生分别扮演小兔、小鸟、小狐狸和小猫,模拟故事情节中的场景。
3.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理解故事中角色之间的互动和情感变化,并试着用适当的语言描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感受。
五、小结(10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故事的内容,并询问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提问:“为什么小蛇会饿?”、“小蛇最后是怎么解决问题的?”等,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小班语言活动《好饿的小蛇》教案(7篇)

小班语言活动《好饿的小蛇》教案(7篇)小班语言活动《好饿的小蛇》教案1教案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猜读的方法阅读画面,理解故事内容2、培育幼儿的观测力和大胆的表现力3、体验作品幽默、有趣的风格,感受故事的意趣。
预备:PPT头饰手饰假设干水果假设干过程:1拍手,师生问好2引题:师:我是一只小蛇,你们说说小蛇是怎么走路的?谁来学学小蛇是怎么样走路的?我是一只好饿的小蛇,今日我给大家带来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故事的题目叫《好饿的小蛇》。
小蛇饿了,它会找什么吃呢,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听完下面的故事你们就知道了图2,一天,好饿的小蛇在树林里扭来扭去,它发觉什么?一个什么样的苹果?〔引导幼儿说完整句〕你们猜猜好饿的小蛇看见苹果会怎么做?〔吃掉〕适当的表扬图3啊呜--、咕噜,真好吃。
苹果哪儿去了?小蛇的肚子变在什样了?我们来学学小蛇吃苹果的样子图4第二天,好饿的小蛇在树林里扭来扭去,这回它发觉了什么?一个什么样的香蕉?〔引导幼儿说完整句〕小结:原来好饿的小蛇吃了什么外形的东西,它的肚子就变成什么外形了图5第三天,啊呜--咕噜,好好吃,你们猜猜看,好饿的小蛇吃了什么食物,肚子会变成这种外形?〔自由想像〕图6原来小蛇吃了一个菠萝,什么样的菠萝?〔引导幼儿说完整句〕图7第四天。
啊呜--咕噜,真美味。
你们猜猜看,它的肚子吃了什么?图8哦,原来好饿的小蛇吃下了一串葡萄,什么样的葡萄?〔引导幼儿说完整句〕图9第五天,啊呜--咕噜,真美味。
你们猜猜看,这回它的肚子吃了什么?图10哦,原来好饿的小蛇吃下了一个草莓,什么样的草莓?〔引导幼儿说完整句〕图11第六天,好饿的小蛇又发觉了什么?你猜猜看,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图12张开大嘴要怎么样?我们一起看看图13苹果树在哪里呢?小蛇变成了一棵树。
小蛇吃饱了,要干嘛呢?图14小蛇在呼呼呼地睡觉呢3师完整讲解并描述故事,体验故事的.幽默提问1、故事的题目叫什么2、好饿的小蛇在树林里都吃了哪些食物4、游戏看着小蛇吃了那么多好吃的,我的肚子也饿了,你们的肚子饿不饿?我们一起学小蛇走路的样子,去查找食物。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好饿的小蛇》绘本故事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好饿的小蛇》绘本故事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掌握《好饿的小蛇》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角色,提高幼儿的阅读和听说能力;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提高幼儿的观察、思考、想象和创造能力;4.提高幼儿的情感认识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饿的小蛇》绘本、故事情节表、引导问题、情感词汇、幼儿手工制作任务等。
2.学生准备:听、看、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用问题和情感词汇引导幼儿打开对课程的兴趣。
例如:你们最喜欢吃什么?你们又饿的时候会怎么办?2. 呈现环节1.教师向幼儿展示《好饿的小蛇》绘本,让孩子们先欣赏图画和猜测故事大概情节。
2.边看边讲解,并根据故事情节表逐步让孩子们理解故事发展。
如:小蛇饿了,想吃小鸟;小鸟看到危险,开始逃跑;最后两者都受伤。
3.用简单的对话和故事情节,呈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行为特点等,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关注到故事中不同的人物行为、情绪和意义。
3. 合作探究环节1.学生分成小组,小组内部合作完成以故事为基础的任务活动,如:给小蛇和小鸟设计新的食谱、制作小蛇和小鸟的玩偶等。
2.学生展示自己的制作成果并自我评价,鼓励互相表扬、细心观察并提供建议,增加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4. 总结评价环节回顾整个课程教学内容,改善评价的话题,如回顾故事中的主人公行为,评价自己和团队合作得分等,再手工制作记录学生整个故事学习历程,这可以让幼儿回顾自己对知识、能力、思考和合作理解提高的情况。
四、教学成果1.幼儿熟练掌握《好饿的小蛇》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角色,提高了听说能力;2.幼儿团队合作精神得到加强,形成自主学习及主动思考的情形;3.幼儿发散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学习了口语表达、观察、思考和想象能力;4.幼儿情感认识和情感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存在着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
幼儿园小班好饿的小蛇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好饿的小蛇教案5篇幼儿园小班好饿的小蛇教案篇1活动目标:1、感受小蛇吃东西的有趣情节,学说故事中的短句。
2、知道吃东西的正确方法:不能狼吞虎咽、要细嚼慢咽。
活动准备:好饿的小蛇》课件、图片若干、袜子人手一只、小蛇游音乐活动过程:一、引出课题《好饿的小蛇》。
出示小蛇图片引出故事《好饿的小蛇》二、借助图片讲述故事,学说短句:小蛇吃了xx变成xx蛇。
1、小蛇吃苹果: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它发现了什么?(出示苹果图片)什么样的苹果?好饿的小蛇看到苹果会怎样呢?教师夸张的讲述小蛇吃苹果:啊呜一口,咕嘟一下;(出示吃下苹果小蛇图片)苹果哪儿去了呢?小蛇的肚子变成什么样了?幼儿学说:小蛇吃了苹果变成苹果蛇2、小蛇吃香蕉(方法同上)3、小蛇吃葡萄:出示吃了葡萄的小蛇:这是一条什么蛇?它有可能吃了啥?出示葡萄图片:教师与幼儿共同验证(看看葡萄的形状、颜色,说说葡萄的味道)小蛇是怎样吃葡萄的?小蛇张开嘴巴“啊呜一口,咕嘟一下,”香蕉吃到了肚子里,小蛇吃了葡萄变成葡萄蛇。
4、小蛇吃菠萝(方法同吃葡萄)5、引导幼儿看着图片完整说一说。
三、扮演小蛇玩一玩、演一演,在游戏中练习说短句:小蛇吃了xx变成xx 蛇。
1、教师演示用袜子套在手上变成蛇妈妈。
2、引导幼儿徒手练习一次:找到洞洞——钻一钻——扭一扭。
3、幼儿每人一只袜子变成小蛇。
4、随音乐游戏,在游戏中练习说短句:小蛇吃了xx变成xx蛇。
四、欣赏故事结尾,感受作品的幽默与诙谐。
播放ppt1:过了一天,小蛇来到了树林,它发现了一棵苹果树,猜猜它会干嘛?播放ppt2:小蛇一口吞下了苹果树。
五、引导孩子学习吃东西的正确方法。
1、小朋友想一下为什么小蛇的肚子会变成它吃的东西的形状?小蛇它是怎样吃东西的呢?2、教师归纳幼儿讲述内容,进行小结:我们小朋友吃东西的时候,一定要细嚼慢咽,千万不能学习小蛇,啊呜一口吞下去,小肚皮要撑坏的。
幼儿园小班好饿的小蛇教案篇2课程目标1.学习按物体的两种特征(形状、颜色)进行分类。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好饿的小蛇》三篇

【导语】故事《好饿的⼩蛇》内容简单,画⾯形象⽣动有趣。
故事中的拟声词的出现,使故事充满了趣味性,⼩蛇贪吃的模样吸引着孩⼦,适合⼩班孩⼦的模仿与表演。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活动⽬标: 1、⿎励幼⼉⼤胆讲述,并根据句式叙述简单的故事情节。
2、愿意与同伴⼀起参与语⾔活动,感受故事的幽默与滑稽。
活动准备: 1、⼩蛇等的图⽚若⼲,⾃制图画书flas*,多媒体设备。
活动过程 ⼀、导⼊故事出⽰故事封⾯,引导幼⼉⼤胆猜测故事内容,激发幼⼉了解故事内容的兴趣。
师:今天,⽼师带来了⼀个故事,请你说说故事⾥有谁?(幼⼉通过观察封⾯,联想到故事主⾓是⼩蛇)师:对的,这是⼀条⼩蛇,⼀条好饿好饿的⼩蛇。
如果你饿了,会去⼲嘛? 师:那么我们今天就跟着这条好饿的⼩蛇,去找找吃的吧!看看好饿的⼩蛇都能找到哪些吃的吧! ⼆、讲述故事讲述情节⼀,引导幼⼉了解情节⼀的⼤致结构,了解好饿的⼩蛇觅⾷的关键信息,初步积累讲清⼀个情节的经验,并根据说所内容张贴相对应的图⽚。
师:谁来了?(好饿的⼩蛇)师:他找到了什么吃的?(他找到了⼀个圆圆的、红红的苹果)师:她把苹果怎么样了?(⼀⼝把他吃掉了)师:吃完以后,他的肚⼦变成什么样⼦了?(变得圆圆的)教师根据所贴内容完整讲述⼀边师:谁能跟⽼师⼀样⽤⼀句完整的话来讲⼀讲?(好饿的⼩蛇找到⼀个圆圆的苹果,啊呜⼀⼝把他吃掉了,肚⼦变得圆圆的) 三、讲述情节⼆,引导幼⼉在⼀边观看动画,⼀边听教师的提问下,能尝试连贯讲述。
播放情节⼆,引导幼⼉集体观看,通过提问,帮助幼⼉看懂故事情节。
根据句式张贴图⽚。
师:第⼆天,好饿的⼩蛇⼜出来了,他⼜发现了什么吃的?他是怎么把它吃掉的? 师:吃完以后,⼩蛇的肚⼦怎么样了? 教师与幼⼉⼀起根据句式说⼀遍。
师:谁能⼀个⼈⽤⼀句完整的话来讲⼀讲?(好饿的⼩蛇找到⼀⽀弯弯的⾹蕉,(教案出⾃:屈⽼师教案)啊呜⼀⼝把他吃掉,肚⼦变得弯弯的。
) 四、讲述情节三,引导幼⼉⾃⾏观察动画,尝试讲述。
幼儿园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教案幼儿园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教案(精选7篇)幼儿园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教案篇1活动目标:1、在快乐的阅读中能清楚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猜测和想象,并学说一句完整的话。
2、感受故事的幽默与滑稽的氛围,知道吃东西要细嚼慢咽,而不能吞。
3、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小蛇木偶、自制图书一本(转转书);吃饱食物的小蛇每人一条(分别是吃了菠萝、草莓和梨头);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出示小蛇木偶)猜测、想象1、前几天老师看到了一条有趣、又特别的小蛇,它哪里有趣呀?(幼儿自由猜测)2、其实这是它吃下去的一样东西呢?猜猜它吃了什么?(一个怎么样的某某某)。
谁猜对了呢,我们一起把它请出来吧。
3、第二天,好饿的小蛇还吃了什么呢?二、理解故事1、小蛇到底吃了一个圆圆的什么东西?我们请小蛇带我们去看看吧。
(讲述故事前半部分)提问:(1)好饿的小蛇是怎么吃苹果的?(啊呜一口吞下去)(2)谁来学学好饿的小蛇吃苹果的样子?(集体也尝试一遍)2、第三天,第四天好饿的小蛇还会发现什么好吃的?(请每位小朋友从椅子底下拿出图片看看),提问:谁来说说好饿的小蛇发现了一个什么好吃的,是怎么吃的?梨头:请吃了梨头的小蛇上来,我们来学学小蛇吃梨头的样子(梨头吃饱了请小蛇回家吧)草莓:还有谁的小蛇也吃了红草莓请上来,学学吃草莓的样子。
3、继续观看大图书第五天,好饿的小蛇还发现了一样奇怪的东西?是什么?(我们一起说转转转,把他转出来吧)第六天呢?好饿的小蛇又发现了什么?|(请一位小朋友来转)4、观看图书结尾(1)、好饿的小蛇吃东西总是这样狼吞虎咽的,有一天他很着急的吞下一样东西,这下肚子不舒服了,他吞了什么呀?(2) 原来是一棵又高又大的苹果树,看到它这个样子你想对它说什么?好饿的小蛇也说了:“不好吃,不好吃”。
(3)那你们平时是怎么吃东西的?5、小结:吃东西时要一口一口的吃,要细嚼慢咽,千万不能象好饿的小蛇一样,啊呜一口吞下去。
幼儿园小班好饿的小蛇教案6篇

幼儿园小班好饿的小蛇教案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演讲稿、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教学总结、事迹材料、优秀作文、教学设计、合同范文、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teaching summaries, deeds materials, excellent essays, teaching designs, contract sampl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幼儿园小班好饿的小蛇教案6篇通过编写教案,我们可以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教案的评估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反馈意见,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幼儿园小班好饿的小蛇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听懂并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认识小蛇、苹果、梨、香蕉等词语。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图片、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续编故事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教育幼儿学会分享、互相帮助,培养幼儿对食物的喜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听懂故事内容,能够复述故事。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图片、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续编故事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小蛇手偶、水果图片、大树图片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教师出示小蛇手偶,引导幼儿观察并引起兴趣,引入活动主题。
2. 故事讲述: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好饿的小蛇》,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观察小蛇吃苹果、梨、香蕉等水果的变化。
3. 故事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小蛇为什么会变得越来越大,引导幼儿理解小蛇吃水果的变化原因。
4. 故事延伸: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大树图片,让幼儿想象小蛇吃了大树会发生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尝试续编故事。
5. 活动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主题,教育幼儿学会分享、互相帮助,培养幼儿对食物的喜爱。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今天学的故事《好饿的小蛇》。
2. 观察家里或者果园的水果,尝试画一画小蛇吃水果的画面。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讲述:教师与幼儿互动,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让幼儿积极参与故事讲述过程,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2. 情境教学:通过手偶、图片等教具,创造生动的故事情境,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3. 小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创意表达:鼓励幼儿通过绘画、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互动等,评价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范本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好饿的小蛇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
经过改编的故事《好饿的小蛇》简单、生动,反复出现的拟声词充满趣味,形象地表现了小蛇滑稽、贪吃的特点。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用他们能够理解的方式去感受小蛇的滑稽,体验小蛇的贪吃,并支持幼儿用简短的句子去描述自己观察到的内容,表述自己的猜测与想象,使他们体验到阅读的快乐。
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幽默、滑稽的风格。
2.学习用恰当的语言描述物体的颜色与形状,乐意表述自己的猜测与想象。
准备:多媒体课件(FLASH、PPT),音乐磁带,录音机。
过程:
一、产生兴趣
1.直接导入,引起兴趣。
师:今天我们来听一个好听的故事,名字叫《好饿的小蛇》。
2.引导幼儿观看PPT首页图片。
师:这条小蛇长得怎么样?
师:看一看,小蛇在什么地方?(引导幼儿观察小蛇背后的小树林。
)
师:猜一猜,在小树林里,小蛇会干什么呢?
二、欣赏PPT课件,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幽默、滑稽的风格
1.观察PPT图片1~2。
①出示PPT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