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 1下 数学】第7课时 解决问题(1)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7课时《用数学(一)》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7课时《用数学(一)》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7课时《用数学(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掌握数数的方法和技巧。

3.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
1.数数的基本方法。

2.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
1.数学教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2.教具:数字卡片、计数棒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1)老师通过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熟悉数字。

(2)组织学生玩数数游戏,加深对数字的认识。

2. 学习内容
(1)教师讲解数数的基本方法。

(2)让学生进行数数练习,熟练掌握数数技巧。

3. 拓展练习
(1)布置一些拓展练习题目,让学生动手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应用场景。

五、小结反思
在本节课中,学生学习了数数的基本方法,了解了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希望学生能够继续努力,掌握更多数学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六、作业
1.完成课堂练习题。

2.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应用场景,写出感想。

七、教学反馈
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掌握好数数技巧,乐于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新插图) 第7课时 解决问题(4) 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新插图) 第7课时 解决问题(4) 教学课件

1 (1 + 1) 68
=1 7 24
= 24(小时) 7
答:24 小时可以完成任务。
7
5. 植树队要种 300 棵树。甲队单独种,种完需要 8 天;乙队单独种,种完需要 10 天。现在两队 合种,5 天能种完吗?【课本P43 10
=1 9 40
= 40(天) 40<5
1 5 36
36
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__1__3_56___356_______ 5
假设这条道路有18km。 假设这条道路有30km。 假设这条道路是1。
18 (18 18) 12 18
=1 ( 1 1 ) 12 18
1 5 36
36 5
30 ( 30 30) 12 18 11
=1 ( ) 12 18
1 (1 + 1) 63
=1 1 2
=(2 次)
把这批货物看作“1”
答:两辆车一起运,2次能运完这批货物。
巩固提高
1.
挖一条水渠,王伯伯每天挖整条水渠的
1 20
,李叔叔
每天能挖整条水渠的 1 。两人合作,几天能挖完?
【课本P42 练习九第6题】
30
“1”
1 ( 1 + 1 )
20 30
=1 1 12
=1(2 天)
答:两人合作,12天能挖完。
“1” 2.修一条公路,甲队单独修要4天完成,乙队单
独修要6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完成?
1 (1 + 1) 46
=1 5 12
= 12(天) 5
答:两队合修 12 天完成。
5
3. 甲车从 A 城市到 B 城市要行驶 2 小时,乙车从 B
城市到 A 城市要行驶 3 小时。两车同时分别从 A

新人教新课标版二年级下数学(课课练)第7单元第7课时-准确数近似数

新人教新课标版二年级下数学(课课练)第7单元第7课时-准确数近似数

新人教新课标版二年级下数学(课课练)第7单元第7课时-准确数近似数1.估一估。

梨树约有棵。

苹果树约有棵。

桃树约有棵。

【考点】:掌握找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解析】:第三幅图中学生写出的近似数可能是2600或3000都是可以的。

借此也可使学生体会3000这个近似数可以是很多准确数的近似数,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感。

【答案】:700、5000、2600或3000。

2.下面是准确数的在后面的()里画,是近似数的在后面的()里画。

(1)希望小学有学生636人。

()(2)小红从家到学校约有600米。

()(3)三月份百货大楼售出电视机283台。

()(4)迎宾大道全长1800多米。

()【考点】:能正确的区别准确数和近似数。

【解析】:根据具体情境中的一些用词来区别准确数和近似数。

【答案】:(1)(2)(3)(4)3.填一填。

(1)光明小学师生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7806元,约是()元。

(2)小明家的电脑价格是4388元,约是()元。

(3)空调的价格是2098元,约是()元。

【考点】:掌握在具体情境中求近似数的方法。

【解析】: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感受近似数的现实意义,体会到近似数的价值。

【答案】:(1)7800或8000 (2)4400或4000 (3)2100或20004.根据下面的统计表回答问题。

时间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售出册数4015 5972 4993 (1)哪一天售出的书最多,哪一天售出的书最少?(2)哪一天售出的书大约有5000册?哪一天售出的书的册数接近6000?【考点】:借助现实素材进一步巩固比较数的大小和近似数的相关知识。

【解析】:需注意第(2)题“大约有5000册”、“接近6000册”明确提出了对所找的近似数的要求,即所找到的近似数应是整千数。

【答案】:(1)第二天,第一天。

(2)第三天,第二天。

5.在合适的数后面打“”。

(1)下面哪个数最接近3000?3078() 3003()2999()(2)哪个数在645和654之间?642()650()670()(3)下面哪个数最接近600?605()598()650()【考点】:巩固近似数的知识,明确“最接近”和“在……和……之间”的概念。

解决问题(6和7)-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解决问题(6和7)-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解决问题(6和7)-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课程背景在数学学科中,解决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作为一名小学一年级学生,要求不仅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还需要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解决问题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

本文主要针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的第六、七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探究,以解决问题为主题,从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解决问题,我们需要达到如下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数字的含义。

2.学生能够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3.学生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会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的第六、七课为解决问题的内容。

在教学中,我们将分两个方面进行教授:1. 核心知识点1.数的认识和概念:1-9的数的大小、正整数。

2.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加数、被加数、和、减数、被减数、差式及其符号表示。

3.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问题的阅读、思路的构建、解决问题的过程。

2. 综合应用通过综合应用题,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方法1.操作性教学法:教师通过具体的事例和实际感受来引导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2.课堂互动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和分享解决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兴趣教育法:让学生在愉悦和轻松的氛围下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教学策略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并学习知识。

2.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和能力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快速发展。

3.注重知识的整合,通过综合性问题解决衔接不同知识点和技能,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总结解决问题是小学生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分析了教学背景、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总结出了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人教版(2024)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时《8和9的加、减法》PPT模板

人教版(2024)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时《8和9的加、减法》PPT模板
5+3=8 8-5=3 3+5=8 8-3=5
6+2=8 8-6=2 2+6=8 8-2=6
如何计算关于8和 9的加减法呢?
5+4=9 9-5=4 4+5=9 9-4=5
6+3=9 9-6=3 3+6=9 9-3=6
知识讲解
8 53
8 62
5+3=8 3+5=8 8-5=3 8-3=5 6+2=8 2+6=8 8-6=2 8-2=6
人教版(2024)数学一年级上册
《8和9的加、减法》
第二单元 第7课时
汇报人:XXX 时间:2024.XX
《目录》
1 新课导入 2 新知讲解
3 课堂练习 4 拓展延伸
《01》
新课导入
引入新课
填一填。
8 35
9 27
9 72
8 44
9 54
9 45
8 71
9 81
《02》
新知探究
知识讲解
4
你能看图列 算式吗?
练习巩固 2.
每次盖住卡片的一部分,说出一个减法算式。
8-1=7 8-2=6 8-3=5 8-5=3 8-6=2 8-7=1
8-4=4
可以每次盖住1个、 2个……
练习巩固 2.
再用这张卡片,照样子做一做,说一说。
9-1=8 9-2=7 9-3=6 9-5=4 9-6=3 9-7=2
9-4=5 9-8=1
2+6
知识讲解
左边有6个白色小方块,右边有3个蓝色小 6+3 方块,求一共有几个小方块,用加法计算。 一共有9个小方块,左边有6个白色小方块, 9-6 求右边有几个小方块,用减法计算。 一共有9个小方块,右边有3个蓝色小方块, 9-3 求左边有几个小方块,用减法计算。

第一单元第7课《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第一单元第7课《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3)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简化计算,避免繁琐的计算过程;
难点解析:乘法分配律是简化两步连乘计算的有效方法,但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
(4)解决实际问题时,正确处理小数、分数等运算;
难点解析:在实际问题中,可能会涉及小数、分数的运算,如3.5×(2+4)中,学生需要先计算括号内的加法,再进行乘法运算。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两步连乘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两步连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两步连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两步连乘的基本概念。两步连乘是指在一个问题中需要连续进行两次乘法运算。它在解决一些复杂的乘法问题时能够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解题效率。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我们要计算3件衣服的总价,每件衣服200元,还需要支付5%的税费。我们可以先计算衣服的总价,再乘以税费的比例得到最终价格。
(1)理解两步连乘的意义,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
难点解析:学生需要理解两步连乘是将两个乘法步骤合并在一起进行计算,如求购物时商品价格与税费的总和。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7课:解决问题(1)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7课:解决问题(1)

36× 1 × 3 = (9 人) 36× ( 1 × 3 )=36 × 1 = (9 人)
34
34
4
答:这个班有9名同学想成为科学家。
1.人体血液在动脉中的流动速度是50厘米/秒,在
静脉中的流动速度是动脉中的 2 ,在毛细血管中
的流动速度只有静脉中的
1
5
。血液在毛细血管中
40
每秒流动多少厘米?【教科书P16“练习三”第1题】
检验2: 大棚面积
60×8=480m2
萝卜地面积60×4=240m2
大棚总共分成2×4=8份 一份是60m2
巩固练习,综合应用
【教科书P14 做一做】
这个班有多少名同学想成为科学家?
想成为科学家13 想的成人为数老是“师想1当”老师人数的
3 4
多少名同学想成为3科6人学家?
这个班有多少名同学想成为科学家?
50× 2
答:血液在毛细血管中每秒流动
1 2
厘米。
2.海象的寿命大约是40年,海狮的寿命是海象
的 3 ,海豹的寿命是海狮的 2 。海豹的寿命大
4
3
约是多少年? 【教科书P16“练习三”第2题】
40× 3 × 2 43
=30 2 3
=2(0 年)
答:海豹的寿命大约是20年。
2
240×
1 4
= 60(m2)
红萝卜地占萝卜地面积的 1
4
也可以先求出红萝卜地占大棚面积的 几分之几……
红萝卜地有多少平方米?【课本P13例8】
480m2
分析与解答
各种萝卜地占整个大棚面积的 1
2
1× 1 = 1 42 8
480× 1 = 60(m2)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7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7课时 解决问题

三、我会圈。 1.把图中的花朵10朵10朵地圈一圈。
能力闯关岛
一共( 51 )朵。 答案:
能力闯关岛
四、我会解答。 每个箱子装6个足球,7个箱子能装下这些足球吗?
能Hale Waihona Puke 拓展训练营五、我会想。 体育室共有14副羽毛球拍,体育老师要求全拿出来。 1.小明一次拿4副,2次拿( 8 )副,3次拿( 12 )副,还剩( 2 )副,全部 拿完,还要再拿一次,因此至少需要( 4 )次才能全部拿完。 2.如果有21副羽毛球拍,小明一次拿4副,至少需要( 6 )次,才能全 部拿完。
第7课时 解决问题
基础开心园
一、我会算。 8+8=16 5+6-3=8 13+5=18
9+5-6=8 9+3-6=6 10+7-8=9
10+7=17 16-10=6 10+8-9=9
基础开心园
二、我会填。 1.如果每组小朋友分10块,可以分给( 3 )组小朋友,还剩( 2 )块。 2.如果每组小朋友分6块,可以分给( 5 )组小朋友,还剩( 2 )块。 3.如果每组小朋友分8块,可以分给( 4 )组小朋友。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5.5《解决问题(1)》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5.5《解决问题(1)》教案
学生可能按左右两部分摆,左边表示男生人数,右边表示女生人数;也可能按前后两部分摆,前面表示第一排人数,后面表示第二排人数。
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请把你知道的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学生根据自己找到的信息完整描述问题。
2.分析和解答。
师:求一共有多少人,该怎样列式解答?写在练习本上。
生1:把男生和女生这两部分人数合起来,可以列式为5+10=15(人)或10+5=15(人)。
师:同学们,再来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观察?你列的算式是什么?
生:还可以观察他们手里花的颜色。拿黄色花的有5人,拿红色花的有10人,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拿黄色花的人数和拿红色花的人数合起来,可以列式为5+10=15(人)或10+5=15(人)。
师:非常好!
师:请大家想一想,我们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所得结果相同,列式却不一样。这几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师小结:通过例5解决问题的学习,我们不仅再次经历了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还知道了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考虑,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感受了解题方法的多样性。
作业设计
1.完成课本第99页“练一练”第1题。
2.完成课本第99页“练一练”第3题。
3.完成课本第99页“练一练”第6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1)
男生有5人,女生有10人。 前排有7人,后排有8人。
通过回顾,让学生体会两种方法的异同,感受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得到不同方法的联系与区别,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不止一种。
【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师:公园的湖面上有许多美丽的天鹅,你知道一共有多少只天鹅吗?
组织学生互相说一说题意,然后指名学生完整口述题意。
生1:有8只白天鹅,6只黑天鹅,一共有多少只天鹅?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7课时《解决问题》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7课时《解决问题》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
第7课时《解决问题》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1. 张大爷要围一块长方形地,长35米、宽18米。

这块地一边靠墙,另外三边围篱笆,下面哪种围法用的篱笆少一些?至少需要多少米篱笆?
2.比一比,拼一拼。

(1)用6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可以拼成几个不同的图形,拼一拼。

(2)拼成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怎样拼周长最大?
3. 如图,四个相同的长方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已知大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小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求长方形的长和宽。

参考答案
1. 第一种:35+18×2=71(米)第二种:35×2+18=88(米)
71<88
答:第一种围法用的篱笆少,至少要用71米篱笆。

2.(1)(答案不唯一)
(2)(6+1)×2=14(厘米)(3+2)×2=10(厘米)
答: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14厘米或10厘米,6个正方形排成1行周长最大。

3. (10-4)÷2=3(厘米) 10-3=7(厘米)
答:长方形的宽是3厘米,长是7厘米。

新人教版一下数学第5课时 解决问题(1)

新人教版一下数学第5课时  解决问题(1)
11–3 = 8(袋) 口答:这一个月一共吃了8袋大米。
求的是所吃大米袋数,要找出与大米有关 的条件。
3.小猫钓了15条鱼息
15–6 = 9(条)
口答:还剩9条鱼。
注意:所求的是剩几条鱼,不是剩几条小鱼。
4.学校要组建两支游泳小队,一共有12个男生、
2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第5课时 解决问题(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
学习目标
1.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够解决含有多 余条件的实际问题。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学习 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重难点】能够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
课堂导入
我们我还们剩两(个要) 棵树种要14种棵。树。
算上这棵,一 共种好5棵了。
我种了 4棵树。
解题时哪个条件是多余的?
新知探究
要做16把团扇。 我们4个人一起, 已经做了9把。
还要做多少把?
教材第20页例5
新知探究
要做16把团扇。
我们4个人一起, 已经做了9把。
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还要做多少把?
教材第20页例5
知道了什么? 已知 要 做 16把团扇。4 个人一起做,
课后作业
01 课后练习第2题。 02 作业课件中的相关练习。
9个女生。( B ),第二小队有多少个
男生? A.第一小队有4个女生 B.第一小队有6个男生 C.后来又来了1个女生
哪个条件有利于解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 1.明确问题:找到要求什么。 2.找条件:提取有用条件,剔除多余条件。 3.列式解题:可以用加法检验减法算式。
已经做了 9 把。 所求 “还要做多少把”。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5课时 解决问题(1)【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5课时 解决问题(1)【教案】】

◎教学笔记第5课时解决问题(1)▶教学内容教科书P67例5,完成教科书P67“做一做”,P70“练习十五”第8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并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育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知余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获得运用学问解决问题的胜利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依据实际情况对余数进行合理取舍。

▶教学预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玩耍导入课题课堂随机收取一些铅笔,组织进行“猜一猜”的玩耍。

第一轮:师:老师手里有一些铅笔,最多有8支,大家猜一猜,可能有几支?【学情预设】学生认真倾听后,会很快想到可能消逝的数量。

老师揭晓答案:可能有1支、2支……8支。

师:现在你们再猜一猜,我手上还有多的铅笔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学情预设】因为最多有8支,所以不可能超过8,但可以少于或等于8。

第二轮:师:老师手里有一些铅笔,至少有5支,大家猜一猜,可能有几支?【学情预设】学生认真倾听后,会很快想到可能消逝的数量。

老师揭晓答案:可能有5支、6支、7支……师:看来答案还有许多许多。

会不会只有4支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学情预设】因为至少有5支,所以不可能是4支,老师手中铅笔的数量确定大于或等于5。

第三轮:师:老师手里有一些铅笔,至少有5支,最多有8支。

大家猜一猜,可能有几支?【学情预设】学生认真倾听后,会很快想到可能消逝的数量。

老师揭晓答案。

师:只有这几种答案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学情预设】分析题意,可知铅笔的数量大于或等于5且小于或等于8,即可能有5支、6支、7支或8支。

师:今日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与这个“最多”和“至少”有关。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设计意图】“最多”和“至少”是本课要解决的问题中的关键词,正确理解关键词的含义至关重要,因此课始设计了玩耍环节,让学生在不同语境中理解“最多”和“至少”的含义,为新课作铺垫。

第二单元 第7课时 用减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秋)

第二单元 第7课时  用减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秋)

第二单元 第7课时 用减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 知道图中加大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中理解已知和未知的内容,知道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后求还剩多少,是用减法计算。

2.通过解决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会正确地口述图意及列式计算。

【教学难点】明确问题,知道要求的是哪一部分,并正确地列出算式。

【学情分析】对减法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教学时注意强调大括号表示合起来的数,还可以通过手势等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明白表示去掉一部分时,就用减法计算。

通过比较,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知识结构的完整性。

针对剩余部分的“?只”,学生在表达上可能有困难,要注意指导。

【核心素养】再次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掌握基本方法,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教学流程创设情境,新课导入【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1.你能猜出这个谜语的谜底吗?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

(打一动物)预设:学生能猜出谜底是青蛙。

师:对,这个谜语描述的就是青蛙。

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今天它还带来了数学问题请我们帮忙解决呢。

下面我们就去帮青蛙解决问题吧!2.你能说说下面这些图的意思吗?3.改变上图问号的位置,可以把问号放在哪?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任务一:用减法解决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变换问号的位置,使学生加深对大括号的理解,在解决用大括号和问号表述的问题时,一定要看清问号的位置,问号在大括号下面时,表示要计算总和,用加法计算;如果问号在大括号的上面,表示给出总数,求其中的一部分,应该用减法计算。

同时感悟到问号的位置决定着列式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例31.阅读理解。

(1)你能从图中找到哪些数学信息?预设1:一共有7只青蛙。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5.6《解决问题(2)》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5.6《解决问题(2)》教案

1.理解题意。

课件出示课本97页例6情境图一部分。

师:领走了6个篮球,请你猜一猜,原来可能有多少个篮球?
生:如果架子上的篮球拿完了,那么原来是6个;如果架子上的篮球还有剩余的,那么原来的可能是7个、8个、9个、10个……
教师追问:篮球的个数有没有可能少于6个?
学生回答:不可能少于6个,至少是6个。

先出示图的一部分,让学生展开想象,猜猜图中原来的篮球的个数,为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做好准备,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件出示课本第97页例6完整的情境图。

师:你发现了哪些信息?请把你发现的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

生:领走了6个篮球,还剩下5个。

原来有多少个篮球?(板书)
2.分析和解答。

师:怎样求出原来有多少个篮球?请大家动脑筋想一想,可以先摆一摆、画一画。

学生独立思考后和同桌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不同算法,然后组织全班交流。

生1:6-5=2(个)。

生2:我来画一画,画图数出原来一共有11个篮球。

领走的:△△△△△△
剩下的:○○○○○
生3:用小棒摆一摆,数出原来一共有11个篮球。

生4:求原来有多少个篮球,也是求两部分的和。

用加法计算,7+5=12(个)。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你认为谁做得对?谁做错了呢?
学生会说:6-5=1(个)一定是错的。

引导学生说出理由,例如:篮球不可能少于6个,1个一定是不对的。

教师选择让摆小棒、画圆的同学依次汇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达把图画到黑板上)。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课件第七章第一课时 解决实际问题|人教新课标 (共26张PPT)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课件第七章第一课时 解决实际问题|人教新课标 (共26张PPT)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精析:从问题“实际用了多少天完成任务”出发, 要解答这个问题要知道两个条件:①一共加工的电 风扇配件个数;②实际每天加工的个数。条件①已 知,而条件②未知,因此把条件②作为问题,再去 找解决它所必需的条件。 解:方法1 1365÷21=65(个) 65+26=91(个) 1365÷91=15(天) 方法2 1365÷(1365÷21+26)=15(天) 答:实际用了15天完成任务。
(2)复合应用题:就是不能一步计算求得答案,而需 要两步或者两步以上的计算才能求得答案的应用题。 2. 解复合应用题 (1)解答复合应用题分析方法一般有两种 ①分析法:问题→条件。 ②综合法:条件→问题。 (2)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①弄清题意,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②分析题中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最后算什么。 ③列式求得结果。 ④检验是否正确,写出答语。
5×2+5=15(千克) 答:原来大桶里的油比小桶里的油多15千克。 6. 小明在读一本348页的故事书,前5天读了 145页。照这样计算,他读完这本书一共需要多 少34天8÷?(145÷5)=12(天) 答:他读完这本书一共需要12天。
7.一群猴子分桃子吃,如果每只猴子吃5个,还剩 7个,如果每只猴子吃7个,就少5个,这群猴子一 共多少只? (7+5)÷(7-5)=6(只) 答:这群猴子一共有6只。
(3)解答方法:①分步列算式解答。②列综合算式解答。 3. 几种常见的应用题类型 (1)和倍问题(差倍问题):已知两个数量的和(或差)与 它们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量。关键找出1倍数量 (即单位“1”),画线段图表示题意。 (2)相遇问题 ①重点理解关键词:同时、相对(相向)而行、速度和、 两地路程、相遇。 ②相遇问题基本数量关系式:两地距离=速度和×相 遇时间。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2.2.2 用加法解决问题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2.2.2 用加法解决问题

第二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2.2 用加法解决问题【课题名称】第7课时用加法解决问题【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45页。

【教学目标】1.知道图中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能正确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兴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看懂图意,会正确地口述题意和列式,并正确进行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大括号和问号所表示的意思。

【课前准备】1.教师:教学课件:《七彩课堂》课件2.学生:课前预习:标注完成《七彩课堂素养提升手册预习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兔爸爸和兔妈妈带领小兔子们采蘑菇。

它们采了好多蘑菇。

看!它们多开心。

课件出示教材45页情境图:教师:请大家认真观察这幅图,你能从图中找到哪些数学信息?预设1:学生可能会说有兔爸爸、兔妈妈,还有4只兔宝宝。

预设2:学生能回答左边有4只兔子,右边有2只兔子。

教师:你能根据图中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预设1:一共有几只兔子?预设2:一共有6只兔子,左边有4只,右边有几只兔子?预设3:一共有6只兔子,右边有2只,左边有几只兔子?教师:兔妈妈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问题,下面我们就去帮兔妈妈解决问题吧!【设计意图】直接出示情境图,在情境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交流实践,探究新知。

1.认识大括号。

教师:(手指着情境图中的大括号)你们认识它吗?(学生回答:大括号)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见过它了,那么大括号表示什么意思呢?预设:引导学生说出大括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

(教师板书:合起来)教师示范把两部分合起来的手势,带领学生一起做。

教师:在这里,大括号表示把什么和什么合起来呢?预设:学生会说是把左边的兔子和右边的兔子合起来。

教师:对,我们把左边的兔子看成一部分,右边的兔子看成一部分,大括号表示的是把这两部分合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 用 文 档 1 第7课时 解决问题(1)
【教学内容】
教材第20页例5
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2.使学生初步懂得从数学的角度分析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用数学的意识。

3.初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会根据题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景导入】
1.复习
(1)口算。

2+9= 8+7= 6+9=
11-2= 15-7= 15-6=
12-9= 15-8= 15-9=
(2)填空。

5+ □ =13 8+ □ = 16 □ +9=18
□ +7=12 6+□ =12 7+□ =14
2.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踢球吗?
生:喜欢。

师:好!下面我们去看一看一(1)班和一(2)班同学进行踢球比赛的情况。

【新课讲授】
1.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出示例5情景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