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理解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句话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阐明了“治未病”的重要性。“未病先防”之养生之道要求我们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忘劳作,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它对养生保健、防病治病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数千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了中医学的防治实践。
(一)最早提出治未病。《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了治未病。文中“圣人”是精通养生之道,用养生方法治病的医生,也就是现代人称的养生专家。全文从三方面论述了治未病。首先以“不治已病治未病”是养生专家的主张,直接提出治未病。紧接着用“不治已乱治未乱”介绍在气机未乱时,随时维护气机平衡,是治未病的基本方法。最后用“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为比喻,批评“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的错误行为,从而从反而强调治未病。以上三节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治未病,开创治未病先河,历代医家以此为源加以发挥,使治未病成为中医一大特色。
(二)重视养生,防患未然。人体健康的维护,重点是通过养生对人体正气进行保养,使精足、气充、神全,气机旺盛、平衡、畅达,从而增强人体调节能力和抵抗能力。这是预防疾病的关键,是延缓衰老,享受天年的基础,是维护健康的根本上法则。这种重视养生,防患未然的思想自始至终贯穿于《黄帝内经》之中,是《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最高境界和重要内容。那么《黄帝内经》是怎么论述的?这就是①“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精神安定不耗散,疾病无从发生。②“从之则苛蒺不起”《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遵从四季养生规律,任何疾病不会发生。③“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素问.灵兰秘典论》用保养精神,使脏腑功能协调,便能长寿,终生不发生疾病。④“道者能却老而全形”《素问.上古天真论》遵照养生之道的人,能延缓衰老,使身体健康。⑤“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素问.生气通天论》谨慎、严格遵守养生法则,才能才久健康。读了上述五条经文,使我们清楚知道,养生能防病,养生能抗衰,养生能长寿。养生治未病旨在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三)疾病的发生有从病生至病成的发展过程。在这生成过程中,气机变化微弱,形体尚未损害,疾病尚未形成,是一个治疗防病的时机,《黄帝内经》以“微”“萌芽”等来形容。唐代大医家孙思邈称此时为“欲病”,如果欲病积而不愈,就会发展成已病。《黄帝内经》对
治疗欲病、预防已病有深刻认识。如《素问.刺热病篇》
“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日治未病”这里“病虽未发”指的就是欲病,本条指出治欲病是治未的重要内容。另外《素问.八正神明论》“上工救其萌芽”指出治欲病是高明医生的上乘技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见微得过,用之不殆”,所谓“见微”是诊知微弱变化,即欲病,“得过”是了解、掌握疾病所在和发生,“用之不殆”是治疗欲病就不会发生疾病。全文的意思是:诊视欲病,便能了解疾病的所在和发生,治疗欲病就不会发生疾病。综三条所述,治欲病可预防已病,是《黄帝内经》治未病的又个一重要内容。
(四)已病早治,预防传变。传变是疾病发展变化的规律,其中传是病位的改变,变是病情变化和程度加重。在《黄帝内经》中,有表里传变、经络传变、脏腑传变、气血传变的不同。如《素问.皮部论》“百病的始生也,必生于皮毛,留而不去传入经,留而不去,传入府,廪于肠胃”就是表里传变的例子。疾病传变是一个由轻到重,由重到危的过程,认识过程的各个阶段,可把握疾病的轻重,治疗的效果,预后的吉凶。一般早中期治疗效果好,可以彻底治疗,因此主张早中期治疗,预防疾病传变,避免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和因病死亡。早期治疗,预防传变也是《黄帝内经》治未病的重要方面。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有“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的告诫。指出疾病日久传变的必然趋势和造成“良医弗治”的严重后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还有一段论述,“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生半死也。”更明确指出,善于早期治疗的医生才是高明的医生,而疾病后期虽尽力治疗,也只能是“半生半死”了。由此看来《黄帝内经》治未病对已病早治,预防传变是重视的。
《黄帝内经》治未病是以人体健康为对象,以事先预防为主轴的健康医学体系。他将人体健康状况分为常态、疾病萌芽态、疾病态三种。治未病针对三种状态分为日常养生、治欲病、治已病三类。日常养生着眼于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遵循养生之道,强身保健,抗衰延寿,是治未病的最高境界和最重要内容。治未病立足于察微知著,防微杜渐,遵循生成规律,调气于疾病之先。治已病着力于早期治疗,知常达变,遵循传变规律,阻断传变,避免危害。《黄帝内经》治未病为建立中医特色的健康医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