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集合篇(左右手基本指法及曲目)
古琴笔记

古琴笔记萧穆迷上古琴最近一段时间我迷上了古琴,甚至有点狂热,尚未入门就买了一些书和光盘来研究,并且还打算买一床名家斫的琴。
可惜的是,上网翻了个底朝天,也没看到几个教授古琴的老师,看样子非要自学不可了。
这两天大略看完了瑞典人林西莉女士写的《古琴》一书,感受颇深,书中对于古琴的构造、历史、弹奏技巧,以及与古琴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做了浅显易懂的讲说,文笔轻松,有类散文,读起来容易,理解起来也不难。
相比而言,李祥霆先生的《古琴实用教程》虽然不厚,却就更像一本教科书。
而顾梅羹先生的《琴学备要》则煌煌两巨册,算是古琴方面的辞书了。
不过对于我这尚未入门的人来说,可算得上是半部天书了。
值得一提的是李祥霆先生的《古琴教学VCD》,讲解细致明白,对于只能自学的人来说应该有很大的帮助。
近几年古琴价格被炒作的有些虚高。
北京张以秋还算实在,一般的琴也就四千左右,扬州张玉新的中低档琴在七八千左右,这两位斫琴师的价格对于经济不算太宽裕的初学者来说尚可接受。
至于马维衡、倪诗韵、何明威、王鹏等斫琴师的入门琴都要一万或两万起步了,对于初学者来说并不太合适。
古琴被炒作,从一个方面来说是件好事,说明有更多的人学琴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会使古琴市场变得鱼龙混杂,想买到一床好古琴变得不那么容易了。
学琴笔记之一3月21日第一次去老师家,学了三个小时,主要是右手的抹挑勾剔四个指法,还有一些练气、练骨的要领。
感觉如果没有老师教的话确实很难领悟到其中的奥妙。
之前也看过一些视频讲座,都没有讲到练气和练骨,仅仅是单纯的指法,而恰恰气和骨是最为重要的。
不过,对于一个比较完全的门外汉来说,三个小时的学习量确实太大。
随后的一个星期练习抹挑勾剔总感觉不得要领,更别说如何用气了。
顺便说一句,彭祉卿所著的《桐心阁指法析微》对于指法解释详细明白,对于如何理解指法帮助很大。
3月28日第二次上课,老师对我指法上的错误进行了纠正。
由于一个星期的练习积累了许多疑问,这次纠正的时候就很容易理解了。
古琴零基础教程:30课学会弹奏宋代古琴曲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八法
曲
曲
右手
八法
指法
起源
基础教 程
古琴
课
课
心法
古琴
古琴
减字谱
右手
结构
文化课
技法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为零基础古琴爱好者量身定制的古琴入门教程。在本书中,你将掌握古琴演奏的姿势、右手四指八法 及左手按弦的知识。本书共有三十课:第一课至第三课讲解了古琴的形制、抚琴姿势及古琴的特有音色等,是古 琴演奏前需要学习的准备内容;第四课至第二十课是本书的重点部分,讲解了右手指法四指八法的演奏技巧,并 配备了课后练习曲;第二十一课至第二十九课讲解了左手按弦的技巧及要领,并结合右手的四指八法进行古琴曲 《沧海一声笑》和《黄莺吟》的练习;第三十课是对学习完前二十九课后,下一步进行古琴学习的建议。本书采 用全彩印刷,其中每个指法讲解课程都配备了免费的示范视频。读者可以先观看视频,再进行实践练习。本书不仅 适合古琴爱好者阅读,也适合音乐培训学校作为教材使用。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这是《古琴零基础教程:30课学会弹奏宋代古琴曲》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算是给我补上了一堂理论课,学古琴半年,会弹几首曲子,希望自己离俗人俗气远些,心里平静些!。 妙音琴,深吸引,魂牵梦绕是我品。 可稍作了解与学习,尤其是最后的老琴介绍。 妙啊妙啊,既包含了最简单的指法和减字谱,也可以帮助读者获得有关古琴文化的基础知识,另外还罗列了 几台名琴,完全可以作为了解古琴的入门书。 古琴入门读物,通俗易懂。凡学问,与人的心灵境界的关系都是非常之大的。
古琴减字谱指法符号简释大全

古琴减字谱是一种古老的音乐符号,用于记录古琴音乐的
演奏方法。
它由一些简化的符号组成,用于表示手指在琴弦
上的位置和动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琴减字谱指法符号简释:
1. 数字:表示手指在弦上的位置,如1表示左手第一个手
指按在第一弦第一品上,2表示左手第二个手指按在第二弦
第二品上。
2. 弧线:表示手指的动作,如弧线向上表示手指向上挑动,弧线向下表示手指向下按击。
3. 短横线:表示手指在弦上停留的时间,如短横线连续表
示手指连续按弦。
4. 点:表示手指在弦上的短暂停留,如点表示手指在弦上
快速按击。
5. 斜线:表示手指在弦上的移动,如斜线向左表示左手手
指从左向右移动。
6. 括号:表示手指的动作范围,如括号包围的数字表示手
指按在指定的弦和品位上。
7. 汉字:表示手指的动作,如“推”表示用手指推移琴弦,“揉”表示用手指揉弦。
以上是古琴减字谱指法符号的一些常见简释,它们可以帮
助古琴爱好者更好地理解和演奏古琴音乐。
古琴探究|古琴曲及古琴演奏技巧

古琴探究|古琴曲及古琴演奏技巧琴曲结构琴曲一般具有:'散起'、'入调'、'入慢'、'复起'、'尾声'的琴曲结构。
此外还有一些远古的琴曲,从其他音乐体裁移植过来的琴曲,以及专为伴奏歌唱的琴曲等,它们又有自己特殊的曲式。
散起:在琴曲的开始,有一段自由节拍,速度徐缓的散板,琴家称为'散起'。
它的曲调性不一定明显,主要是运用主音、属音把调性确定下来。
它的长短决定于全曲的规模和表现需要,形成全曲有机构成的一部分。
如:《胡笳十八拍》(开始)入调:经过充分酝酿准备之后,开始展示乐曲的主要音调。
这时节拍已经纳入常规,曲调性也大大加强,琴家称为'入调'。
一些形象鲜明、悦耳动听的主题音调在这一部分依次出现,经过重复、对比、变化、发展后,把音乐逐渐推向高潮。
高潮的部分往往是在加快速度、展开音域和加强音色对比的情况下形成的。
一些加强曲调力度的双音,也常常用在这些地方。
这一部分常常要占全曲一半以上的分量,是构成琴曲的主要部分。
入慢:高潮之后,情绪逐步平稳下来,进入琴曲的'入慢'。
这时往往利用明显的节奏对比或调性变化,把乐曲引进一个新的境界。
复起:在一些规模较大的琴曲中,有时还插入带有结束意味的素材,或部分地再现前面的主题,或变形地重现前面的材料,称为'复起',使得乐曲有一波三折、欲罢不能的情趣。
尾声:经过上述一系列的发展变化,最后用泛音奏出轻盈徐缓的乐句,把全曲结束在主音上,造成余音袅袅的效果。
许多琴曲的'尾声'就是这样构成的。
演奏形式琴曲独奏:琴曲独奏指古琴的纯器乐独奏曲,可依其长度及段数分为小型、中型及大型者。
A:小型(长一、二分钟,二、三段的短曲)。
例如:《玉楼春晓》(约一分、三段)《良宵引》(约一分、三段)《耕辛钓渭》(约一分、一段)B:中型(约长三分至七分钟,六至八段者)。
初学古琴的指法口诀

初学古琴的指法口诀
一、学习口诀
十六字口诀:分合分合,零整零整,慢快慢快,看背看背
分合分合:在弹奏新乐曲时,一般要先单手——后双手——再单手——再双手这样的反复多次的练习。
零整零整:在练琴时,从部分——整体——再部分——再整体地反复多次练习。
慢快慢快:在练习时,按照慢速——快速——再慢速——再快速这一规律进行反复练习。
看背看背:在弹奏乐曲时,通过看谱——背谱——再看谱——再背谱这样反复练习,达到完美表现音乐的目的。
二、指法歌
操缦指法歌
张子谦
调息运气无他念,以气运臂力贯指。
眼看音位勿看手,刚柔协和始相济。
声前声后皆有韵,有效韵值敢发挥。
运指速度贵在润,轻重徐疾在心头。
名段分明要连气,旋律跌宕少俗句。
手随意转心志连,出音自然莫强求。
妙在干净要分明,潦草从教音不清。
弹欲断弦嫌软弱,按令入木怕松轻。
绰则上兮下则注,猱为大动细为吟。
飞猱两上还两下,撞飞一上二下均。
拍杀犹如鞭索响,推吟一似蚓蝤行。
若遇唤声须急撞,但逢少息要停音。
会心有法亦无法,操缦求韵慢中生。
韵中自有情趣生,情中有我浩然气。
丁承运、戴晓莲教授古琴雅集(上)

丁承运、戴晓莲教授古琴雅集(上)
丁承运,著名古琴家,书法家。
学界评价其演奏'雄浑高古,儒雅蕴籍,体现了一位学者与演奏家的完美结合',是当代最有成就的琴家之一。
戴晓莲,现代广陵派古琴传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文化部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市人类口头传承非物质文化古琴艺术传承人。
176种古琴减字谱常用指法图览
琴曲《普庵咒》与少林内养功智藏法师德建禅师新学古琴曲要注意些什么?
探索古琴与昆曲天然血缘关系
龚一古琴教学合集(指法+曲目)。
古琴谱 碣石调·幽兰

碣石调幽兰曲谱简介《幽兰》是至今仅存的一首用原始文字谱保留下来的琴曲。
据传是梁代琴家丘明所传的一首古琴曲,现收录在《神奇秘谱》中的是唐人的手抄本,记谱年代大约在武则天时期(684-714),是现存最早的古琴曲谱。
原谱未署作者姓名,曲名前冠调名“碣石调”,故又名《碣石调.幽兰》,原曲名后注明:“一名《猗兰》”,所以有人认为《猗兰操》即《幽兰》。
吴文光于1979年据《古逸丛书》所刊唐人手抄卷子本文字谱打谱。
乐曲共分四段,旋律越出五声音阶范式,别具一番意趣。
据蔡邕的《琴操》记载:孔子周游列国,却得不到诸侯的赏识,在从卫国返回晋国途中,见幽谷中茂盛的芳兰与杂草为伍,触发怀才不遇之情感,遂写下这首琴曲,但是否真为孔子所作,颇令人怀疑。
此曲短小精悍,全曲共四段:第一段是引子,其余三段是乐曲的主题。
节奏缓慢,力度也并不强烈,表现了空谷幽兰那清雅素洁及静谧悠远的意境,表达了抑郁伤感的情绪。
《碣石调.幽兰》相传为孔子所作,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琴曲谱。
十九世纪末,杨守敬先生在日本访求古书的时候,发现了这首琴曲。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被后人尊奉为「万世师表」。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礼崩乐坏,天下无道日久之时。
时人感叹夫子是一只凤凰,只可惜遭逢于乱世,夫子却知其不可而为之。
他制法度、定礼乐、振兴文教,希望谋求一官半职,来施展自己的抱负,然而却得不到重用。
汉蔡邕《琴操》云:孔子周游列国,皆不得重用,归途中见兰花盛开于幽谷,于是感慨地说:兰花原是香花之冠,如今却与野草杂处,犹如贤德之人与鄙夫为伍一样。
于是创作《幽兰》一曲,来表达自己的无限感慨。
兰花是一种非常清雅、高贵的植物,生长在深山幽谷之中。
然而识者谓为旷世奇珍,不识者目之为野处杂草。
虽然如此,兰花却能够宠辱不惊,依然故我。
纵使无缘兼济天下,也能保有生机盎然的一线命脉,雅洁高贵,不同凡俗。
《碣石调.幽兰》传自南朝梁代的隐士丘明。
丘明先生是会稽人,梁朝末年隐居在九嶷山,擅长弹奏楚地曲调,尤其是《幽兰》一曲更是精妙绝伦。
钢琴教案模板(共8篇)

钢琴教案模板〔共8篇〕第1篇:钢琴小组钢琴教案教案钢琴教案1.教学设计人:2.指导老师:3.年级:大二4.课题:练习曲五〔车尔尼599第47条〕课本P915.课型:钢琴集体课6.教具:钢琴、粉笔、黑板、钢琴书、笔记本、mp5、扩音器 7.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欣赏法、比照法、演示法、归纳法8.教学目的:可以把整首曲子弹奏得流畅连接,节奏准确,分句清楚,小连线与跳音奏法准确,带入情感进去。
熟悉新的节奏和新的符号标记,可以积极、主动地、准确地弹奏出来;复习以前弹奏过的节奏类型以及曲子中出现的符号标记,再进一步稳固加强。
9.教学重点、难点:由于音符均为跳进形式〔非级进式音阶〕组成,手指间需要连续做伸张运动,这样对转指和手指独立、弹奏准确都增加了难度。
二八加四分前附点的新节奏,穿指,琶音,连音。
10.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主讲人问好,主讲人自我介绍二、课程导入:A主讲人: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练习曲五即车尔尼599第47条。
这首曲子的作者是卡尔•车尔尼,他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
他是贝多芬最得意的学生,车尔尼可以背奏出贝多芬的全部钢琴作品。
车尔尼是19世纪上半叶维也纳钢琴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演奏引起了评论界的高度重视,但是他身体纤弱,生性腼腆内向,与演奏相比,他更合适教学。
因此,从15岁起,车尔尼便开场了他为之献出毕生精力的教学生涯。
作为一名出色的钢琴老师,他培养出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学生,其中就有弗兰兹•李斯特。
车尔尼免费教李斯特练琴,李斯特也说:“我的一切都是车尔尼教给我的。
”B主讲人毛婷:车尔尼的地位在贝多芬时代和现代钢琴演奏中架起了一座桥梁。
他总结了浪漫以前的注重指力的钢琴技巧,同时又指出了手臂重量的重要性,他在《钢琴理论及演奏大全》中指出:“弹奏时,手的动作要藏起来,手指不可以抬得比必要时还高。
为了做得正确,有必要增强肌肉的内在紧张,在不破坏手指柔软运动的范围内,参加手臂的重量。
”可能这些对大家来说深奥了,我们理解一下就可以了。
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篇一:治未病科相关技术操作规范治未病服务部相关技术操作规范1.毫针操作规范2.电针操作规范3.灸法操作规范4.拔罐操作规范5.头针操作规范6.刮痧操作规范7.穴位贴敷操作规范8.小针刀(刃针)操作规范9.温针操作规范10.穴位埋线操作规范11.腹针技术操作规范12.推拿疗法操作规范13.中药熏蒸操作规范14.经络检测仪操作规范15.多功能全科检测系统操作规范16.特定电磁波治疗器操作规范毫针操作规范1.针刺前要对患者进行辨证论治,按理、法、方、穴作出诊疗方案。
并对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使病人放心地接受针刺治疗。
2.检查针具的安全,并根据处方选穴,安排体位,以一次能把所选穴位针完为最佳体位。
3.暴露穴位处的皮肤,用碘伏或75%医用酒精对选好的穴位及临近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备用。
4.进针时,可采用单手或双手进针法将针刺入皮内,根据病情需要和穴位所处部位等,选择针刺方向、深度和角度,规定留针时间和治疗的疗程。
5.在留针时间内,根据病情的需要进行运针,催经运气,进行各种补泻手法的实施,保证针刺的治疗效果。
必要时可增加一些其他疗法在留针期间一并进行,如艾灸、红外线照射等。
6.留针时间一般控制在15—30分钟左右,留针时间到了就可以出针。
7.出针前应把其他的治疗方法先行停止、撤销。
出针时,一手用消毒棉签压住穴位附近,一手握住针柄,轻轻松动针身,再将针慢慢拔出,棉签顺势压住针孔,防止出血。
8.出完针后,要仔细检查所拔针具是否完整,患者身上是否有残留的针具等。
确定安全后,告知患者可以离开。
9.针刺过程中,若出现特殊情况,如晕针、弯针、滞针、断针等,可按应急预案进行处理和报告。
10.有要向患者讲明的注意事项及禁忌等,要在患者离开之前,向患者交代清楚,防止意外的发生。
电针操作规范1.使用电针前,要根据病人的情况,决定是否适合电针治疗,治疗时应选用何种波型,才能达到最佳疗效。
我对初学古琴者容易遇到的一些问题的看法

我对初学古琴者容易遇到的一些问题的看法赵承桥一转眼学琴快两年了,总的来说进度没有达到我预期的目的,但可能比有些琴友还是要快一些。
起初的困惑和疑问,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得到了答案。
的确,有些问题不经过亲自实践而只是道听途说,未必会有深切的体会和收获。
为了给像我这样的初学者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我建立了“青岛古琴吧”QQ群。
同时,我把自己在学琴过程中的一些浅薄的管见,不断地发在我的博客上(赵承桥的博客),一个目的是给自己留下行进的足迹,另一个目的是希望给别人提供一点参考。
但是不可否认,我所撰写的心得体会存在许多的不足,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也有不成熟乃至错误的地方。
写完那些学琴笔记以后,我并没有再去翻看它们,对于明显的错误之处也没有去改正,为的是留下作为一名初学者在学琴道路上最为真切的印迹。
然而,不论是在我的群里,还是在其他的一些论坛上,总有初学者像我当年一样不断提出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浅显的问题对于高手来说都是不屑于作答的,然而对于一个刚刚接触到古琴的人来说却是无法绕过去的困惑。
我犹记得自己初学时的艰辛,所以不揣鄙陋,把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看法做一次梳理,希望对初学者提供一点点的帮助。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某些问题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能说谁对谁错,别人的意见只是参考,重要的还是自己的主见。
其次,我没有任何功利性的目的,所讲的都是实话,可能有些认识比较偏颇,不当之处还请多多原谅。
最后,虽然这些东西都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却也属于个人劳动成果,如果需要转载,劳烦请注明一下末学赵承桥是原作者。
问题一:学古琴有没有年龄和性别的限制?答:据我所知,任何乐器都没有对性别的限制。
何况在现今男女平等的社会,任何的性别歧视都是对我国《宪法》的挑衅。
关于年龄,我觉得也不是问题,但小孩子要学的话最好在五六岁以后。
相比于其他乐器,成人学古琴比小孩儿更具有一定的优势,所以,不必再纠结于是不是年龄太大了不适合学古琴这类的问题。
问题二:学古琴难不难?需不需要具有一定的乐理知识?答:一位前辈曾说古琴是“难学易忘不中听”,说的非常有道理,但换一个角度来讲,却又没道理。
学琴自学古琴(上)

学琴自学古琴(上)学琴自学古琴(上)首先,古琴能不能自学?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那为什么总有人说不能自学或不建议自学呢?持这种观点的人总结起来有两种理由:第一,古琴难学易忘,没有老师是学不会的;第二,自学一旦手法学错了,学歪了,那坏习惯很难改正,反而不利于学习。
但事实真是这样么?澄清这两种说法,就要说明一下古琴过去和现在是怎么教学的。
传统古琴的教学主要是对弹的方法,一张琴桌,两张琴,师生对坐,老师弹一句,学生跟着弹一句。
一首曲子学生学会了往往要与老师对弹合奏,能达到这种水平才算过了关。
那时候没有所谓的指法练习,即专门练习某一种或某两种指法的类似西方乐器的练习曲,而是直接从有所比兴的曲子学起。
关于这点,林西莉和郑珉中的文章中都有提到:“怹(管平湖先生)教我就是一声一声地对着弹。
不用谱,然后这一曲一定要弹到他认可了,才教新曲子。
所以一个曲子学下来,时间很长。
“我学的时候是不用谱子的,就是师生两个人对着,两个琴也对着。
老师告诉你几弦几徽,弹出一声“噔”,然后你也跟着弹一声“噔”。
学一句,弹一句。
教完一句,回去自己就练,下次弹给老师听。
对了就上第二句,不对还是重复学这一句。
一次学不了多少。
”——郑珉中“却没想到学的过程缓慢而艰难,老师一次教一个音,弹好一个音再教下一个,而不像钢琴有和弦和练习曲,很多天下来我才学了十个音。
我耐不住了,便问老师能不能给我一些和弦、练习曲之类的做指法练习,王迪非常震惊:这就是你的想法?我实在是太遗憾了。
音乐是要用心感受的。
它应该是让你的思想和自然沟通的方式,你怎么能用古琴作为音节练习呢?”——林西莉从这些记述不难理解,那时候学古琴真是难学易忘,因为学生学得是细致的手法,往往在学会前没有一个完整曲子的概念,试想在没有音响设备的时代,这种学习的难度就更不言而喻了。
而自学简直是天方夜谈了。
当然,这样的学习并不是全然没有练习曲的概念,古人按照每个曲子各自指法运用的侧重点不同、长短难易的区别还是制定了一个得宜的教授进度表的,比如一般开指(即第一首学习的曲子)多是《仙翁操》《秋风辞》《良宵引》一类一两分钟的小曲子,然后再逐步进阶。
萨克斯自学教程(图文并茂)

目录第一章入门 (2)入门第一课 (2)入门第二课 (5)入门第三课 (8)入门第四课 (10)第二章基础演奏技巧 (13)萨克斯风指法表 (13)呼吸技巧 (4)嘴型 (7)舌头 (8)第三章特殊演奏技巧 (12)循环换气法 (12)第四章乐理与和声 (14)音阶与调性 (14)音名与音程 (18)基础和弦简介 (22)大调顺阶和弦 (24)终止式与和弦功能 (25)Slash Chord & Upper Structure Triads (26)sus4和弦 (28)Sus 2 与Add 9和弦 (30)第一章入门入门第一课提醒您,在您进行入门之前,请先阅读自学手册使用说明,可以让您的学习更正确更有效率。
1.装置吹嘴竹片与脖子将吹嘴套上脖子,然后再将竹片装上吹嘴如图1,把束圈转紧即完成组装。
注意事项:吹嘴要套入脖子至两公分左右的位置,套得太浅可能会有漏气的问题。
套的越深乐器音准越高,与其他乐器如钢琴、吉他等合奏时,可以调整套的深浅来配合伴奏乐器的音准。
竹片前端位置与吹嘴前端齐高,调整时尽量不要碰到竹片前端以免把竹片弄破。
束圈的位置要在竹片切痕以下(如图),太高会影响竹片振动。
如果束圈很难套入脖子,可能是新乐器的软木太干、太厚,可以涂些软木油,方便装入。
2.含吹嘴含吹嘴:上排门牙咬在吹嘴上,下唇往内包住下排牙齿,藉以施压力于竹片上。
嘴巴肌肉往中间集中,像一圈橡皮筋束着吹嘴试着想的“O”的嘴型,而不是的向外拉开“E”的嘴型。
咬的位置:门牙可以试着咬在吹嘴上侧斜面1/3处。
可以利用齿痕来判断牙齿咬的位置。
咬太浅,声音会听起来闷闷的,太深则听起来太爆。
建议试试咬不同位置,听听看吹出来的声音有何变化?也可试着找出自己在可以发出声音的前提下,咬最多跟最少的位置。
咬的位置因人而异,建议多试试,找出最适合自己的位置。
关于嘴型的相关知识可参考基础演奏技巧中的嘴型专题。
3.发音a.将吹嘴、竹片加脖子装好,不加乐器。
古琴指法“历”教学汇编

古琴指法“历”教学汇编
历:食指连挑两弦或数弦,取音贵轻、疾、连、明。
历法以食指略悬指,指尖从弦面轻轻浮过,向前直去,自然虚灵无碍,急连成串。
或仍用大指抵送也可。
龚一古琴教学右手指法【历】
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拨、剌、历”
李祥霆古琴教学视频“历、抹”
减字谱小课堂之《历》
顾梅羹琴学备要第二十六课【右手指法历临滚拂】
减字谱小课堂之《抡历》
减字谱小课堂之《历劈》
176种古琴减字谱常用指法图览
琴瑟和鸣,知音难寻,细数古琴界的神仙眷侣
古琴十大经典名曲集中赏析
诗、画、琴音里看《平沙落雁》的殊途同归
基本乐理概念100条
龚一古琴教学合集(指法+曲目)。
十二孔陶笛自学教程

十二孔陶笛自学教程目录一、指孔及拿笛方法 (3)二、指法表 (4)三、基础吹奏练习 (8)3.1 持笛姿势(见开篇图) (8)3.2 呼吸法的运用 (9)3.3 运舌法的练习 (9)3.4吹气量的练习 (9)四、音阶练习 (11)1. 长音练习 (11)2. 指力指序及活指练习 (12)3. 语法及综合练习 (16)五、曲目练习 (21)1. F调指法 (21)2. G调指法 (48)3. D调指法 (57)4. C调指法 (65)5.降E调指法 (75)6.A调指法 (77)7.其它指法 (78)十二孔陶笛自学教程一、指孔及拿笛方法十二孔陶笛正面有十个指孔,分别由双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来控制,其中食指要负责两个孔。
陶笛背面有两个指孔,由双手的拇指来控制。
正面或背面还有一个出音孔,用来发出声音,计算陶笛的孔数只包含指孔,不包括出音孔。
吹奏时双手的拇指分别按住背面两个指孔,正面指孔的手指按下图所示摆放,很自然的用手指的指肚部分盖住指孔。
二、指法表十二孔陶笛采用不同指法可以吹出音域不同音阶。
左图的图片是指孔全按住为中音1的指法,这是十二孔陶笛最基本的指法,可以吹出低音6到高音3的音阶。
需要说明的是“全按”是不包括食指所负责的那两个小孔的,就是说全按为低音5的指法发出低音5的音时实际上只按住了十个指孔,另两个小孔是放开的。
半音右图的指法是全按为低音5的指法,可以吹出低音3到高音1的音阶,可以覆盖大部分的常见的曲子,同样这里的“全按”是不包括食指所负责的那两个小孔的,就是说全按为低音5的指法发出低音5的音时实际上只按住了十个指孔,另两个小孔是放开的。
左面的指法是全按为低音#6的指法,能够吹出低音5到高音2的音阶,可以覆盖大部分的常见的曲子,比如《珊瑚颂》等歌曲。
同样这里的“全按”是不包括食指所负责的那两个小孔的,就是说全按为低音5的指法发出低音5的音时实际上只按住了十个指孔,另两个小孔是放开的。
古琴入门18个指法口诀

古琴入门18个指法口诀
古琴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器乐之一,其独特的音色和艺术特点深受人们喜爱。
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基本的指法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将介绍古琴入门的18个指法口诀,帮助初学者更好地掌握古琴的基本技巧。
一、左手指法:
1. 一、二、三、四指一并按,五指二弦拨,避免绊音。
2. 一二指撑,三四指按,不要一起按。
3. 三四指轻抚,一二指拍击,力度均匀。
4. 一三四指放在一线,二指放在二线。
5. 一二三指放在一线,四指放在二线。
6. 三指按,一二指轻撑,避免四指跟手指一起移动。
7. 一指拍击,二指轻按,三四指按弦。
8. 一指放在一线,二三四指按弦,不要移动。
9. 一二指捏弦,三四指抚弦,力度均匀。
10. 一指轻按,二三四指按弦,不要弹出嗒嗒声。
二、右手指法:
11. 手指弯曲,腕部稳定,拂弦要均匀。
12. 拂弦要有节奏感,弹奏速度要稳定。
13. 拂弦时,要将手指稍微抬起,避免碰到其他弦。
14. 拂弦时,要将手指放在琴弦上,不要移动太多。
15. 拂弦时,要使用适当的力度,避免过轻或过重。
16. 拂弦时,要注意手指的位置和角度,不要歪斜。
17. 拂弦后,手指要及时放回原位,保持稳定。
18. 拂弦时,要注意力度和音量的控制,不要过度或不足。
以上就是古琴入门的18个指法口诀,希望初学者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这些技巧,更好地演奏古琴。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加古琴学习和交流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计算机导论

计算机导论上机实验指导书张建伟编写金可音审核株洲工学院计算机中心2003年8月内容简介本指导书是和株洲工学院计算机系所编写的《计算机导论》(印刷工业出版社2001年出版)配合使用的上机实验指导书,内容包括:计算机的基本操作、Windows98基本和高级操作及中文操作环境和汉字输入法、MS-DOS磁盘操作系统、Word2000应用、Excel2000电子表格操作、Internet Explorer5.0和Outlook5.0的使用、PowerPoint2000演示文稿的制作等共十个实验项目的内容。
附录中还选取了一些常用的快捷键,以提高学生操作技巧和熟练程度。
本指导书内容丰富、操作性、实用性强。
实验内容皆是以实例为线索(其中的一些实例取自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或高校计算机应用水平等级考试试题),易于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
学生通过本指导书中实验可掌握常用系统或工具软件的功能和操作技巧,并可将其中范例移植到其它方面的应用中。
本指导书不仅可作为《计算机导论》配套实验教材使用,而且也可以作为其它办公应用软件、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基础等实验教材;既适用高等学校师生和计算机培训班使用,也可供其他自学者参考。
前言不少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有这样一个疑问,要掌握计算机这样一个工具,怎样才能入门呢?计算机的课是比较广泛的,有的学计算机的人,是从计算机专业基础开始,逐步深化;也有的是从自己所从事专业的相关计算机知识开始,再按需要和兴趣扩展;但是,计算机经历了50余年的发展,其意义已不仅仅限于“现代化的工具”。
作为信息社会的大学生,不掌握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基本内容,不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工具,不了解计算机对人类文化的影响,就不能算是合格的大学生。
这些基本内容就是我们这门课所需要掌握的,这些“基本工具”就是本实验指导书中的重点内容。
也有学生在抱怨,学了一年半载的计算机后,要用计算机处理一份个人简历、编制一份公司介绍、演示一下自己所作的市场营销计划、商务计划或演讲文稿,都是感到力不从心。
古琴移植曲《少年如故》庞娴——魔道祖师·羡云篇片尾曲

古琴移植曲《少年如故》庞娴——魔道祖师·羡云篇⽚尾曲
《少年如故》移植⾃动画《魔道祖师》推⼴曲暨⽚尾曲
少年如故
作词:澄⼀、何思薇
作曲:林海
编曲:林海、SEVEN
制作⼈:林海
混⾳:林海
演唱:R1SE(何洛洛、翟潇闻、刘也、任豪、赵磊)
何洛洛:
萧瑟风中忆当初
露华浓拨云见雾
轻寒⾬⾥望前路
暮⾊沉不知归途
翟潇闻:
⼀朝起旧梦落⾎
惹半⽣倾覆
不觉命数凄楚
任豪:
苍茫间正邪殊途
举杯将曲赋
潇洒未⾄陌路
刘也:
风阵阵挽狂澜
江湖纷争如荼
且将前尘罔顾
赵磊:
⼀声声义于⼼
任豪:
⽆边落⽊依黄⼟鸿声过长歌当哭往事如烟弭作古将进酒⼀壶⼊腹何洛洛:
论正恶⼈⾔可怖字句皆刻⾻
草⽊风⽉为卒
刘也:
命途中⾃有因果但⼊世沉浮
何论岁⽉荣辱
赵磊:
风阵阵挽狂澜江湖纷争如荼
且将前尘罔顾
翟潇闻:
⼀声声义于⼼少年⾎性如故
笛声悠悠长诉合:
风阵阵挽狂澜江湖纷争如荼
且将前尘罔顾
⼀声声义于⼼少年⾎性如故
笛声悠悠长诉
风阵阵挽狂澜江湖纷争如荼
且将前尘罔顾
⼀声声义于⼼少年⾎性如故。
初学古琴需注意事项

1.古琴好学吗?自学能学会吗?古琴三分学,七分练,而且我们家有李祥霆老师的书跟戴晓莲老师的光碟,都有详细介绍古琴的琴谱啊,指法,对初学者来说,很有帮助的哦,从零基础开始,三个月内即可会弹《阳关三叠》、《酒狂》这样的接近中级曲目。
但这只是说的会弹,要想弹好还得再磨一段时间。
现在学古琴不困难,至少比古代容易很多,哈,可以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多,先找些VCD,比如李祥霆,戴晓莲等老师的。
以及一些实在的古琴教材。
龚一老师的古琴演奏法和巫娜老师的教学材料。
当然,《琴学备要》更是必备呢。
慢慢理解和熟悉。
现有MP3随身听,再听清楚他们的录音,一句一句的听。
一般最好从小曲开始,练的时候速度放慢。
注意音位和音高等。
心态放宽,每天都坚持练,因小曲练的多了,自找到一些窍门。
只要肯坚持不放弃,这是一个出大师比出快餐还要快的时代。
2.自学应该注意那些问题1)、心境平和:业余学琴要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不可急于求成或忽冷忽热。
下定决心去做的事情就要全身心的投入,不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唯有持之以恒,方能滴水穿石。
2)、多渠道地吸收有助学习的信息:尽量收集有助学习的一切资料,包括教材、录音带、CD、VCD 等,开阔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
通过广播、电视、演奏会等渠道,用心观摩学习。
例如电视上有时候播放古琴曲目,从中哪怕学到一个指法,或明白某个地方是怎样弹的,就有了收益。
多和别人进行交流。
包括学琴者和其他音乐人、非音乐人。
他们或者能教你弹琴,或者能教你音乐理论,或者能给你提出一些有益的意见、建议,这些都是学琴不可缺少的。
3)、多琢磨、思考,讲究学习方法:列举几点:①、见缝插针地学习:做家务时可以听自己正在学习的琴曲;睡觉前可以进行冥想(把乐曲的旋律或弹奏过程冥想一遍);开会(那种谋财害命的会)时可以做指操(离琴的指法练习);等等。
②、把目标分成逐小块进行解决:例如学习一首琴曲,先看看是否有把握拿得下来?然后先把它的旋律听熟,分段、分句进行学习。
解析古琴新作品《月下独酌》

解析古琴新作品《月下独酌》〔摘 要〕古琴古曲的指法凝结了一代代琴家的心血与智慧并流传至今,其中指法编订直接决定了作品核心精神与风貌。
以冯书雅创作、曾鼎夫编订指法的古琴独奏作品《月下独酌》为例,从古琴新作品的首演者与作曲者的视角,解析作品诠释与编配指法过程中的经验与心得,从作品创作背景与发展情况、加强曲式逻辑等方面进行详细剖析。
〔关键词〕古琴音乐;指法编订;月下独酌文 / 曾鼎夫 冯书雅一、引言古琴曲的指法编定对古琴曲的传承与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在古琴近三千年的发展历史中,现存古琴谱中同名异曲、不同版本的琴曲3000多首。
无数琴家在古琴曲诠释的过程中不断注入新的灵魂,使得藏于纸墨之中的古琴谱转化为鲜活的声响。
古琴曲的诠释与指法编订对古琴音乐的传承和传播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指法编订可决定作品的意境、意蕴与精神。
面对古琴新作品,指法编订更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为何具有挑战性呢?一是因为新曲目的演奏尤其是首演没有可直接参照的演奏范本,二是因为曲目本身的时代性与创新性具有解读与诠释方面的难度。
当代古琴曲指法编订还是一项具有时代音乐世界|Y I N Y U E S H I J I E性的工作,何谓时代性?古琴新作品需依靠作品核心精神的指法,从而吸引人才,推动其在演奏上的传播与推广。
为了让古琴艺术在新时代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对古琴新作品的指法编订研究也是古琴演奏者的一份责任。
本文以冯书雅创作、曾鼎夫编订指法的古琴独奏作品《月下独酌》为例,从古琴新作品的首演者与作曲者的视角,解析编配指法过程中的经验与心得,希望能得到琴学界的意见和建议,逐步提升作品指法编订的质量与内涵。
二、 当代古琴曲的诠释与指法编订的背景近年来,在古琴比赛中现代作品的使用频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选手的自选曲目高度重合的现象已不复存在。
如今一些重要比赛已经将现代作品定为考核范围的必须内容。
当今琴人,特别是专业学生,对曲目的需求是极高的,若青年一代作曲家能够积极投入古琴等民族器乐作品的创作中去,作品定能快速让大家熟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集合篇(左右手基本指法及曲目)
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古琴的构造与功能”
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演奏姿势】
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泛音调弦练习曲”
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音域、音色”
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 抹挑勾踢”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挑勾练习弦间练习”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打、摘、劈、托”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 散音练习”
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指位”
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轮指练习”
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涓、伏”
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背锁短锁长锁”
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拨、剌、历”
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撞、逗、淌】
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抓起、带起、推出”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撮、反撮”
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打圆、双弹”
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滚、拂、如一”
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罨、掐起、掐撮三声”
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左手常用指法大指、食指、中指、名指、跪指”
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按音练习(音阶练习)”
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上行下行”
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进复退复分开”
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滑奏练习进复退复练习”
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绰、注、吟、猱”
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古琴减字谱读法1”
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古琴减字谱读法3”
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古琴减字谱读法2”
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仙翁操】
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古琴吟】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春晓吟】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关山月】
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秋风词】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凤求凰】
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阳关三叠】
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神人畅】分段讲解
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酒狂】分段讲解
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四大景】分段讲解
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湘江怨】分段讲解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醉渔晚唱】分段讲解
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平沙落雁】分段讲解
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洞庭秋思】分段讲解
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归去来辞】分段讲解戴晓莲古琴教
学视频【流水】分段讲解戴晓莲,出生于上海,少年时期随叔外公、著名广陵派古琴家张子谦先生学习古琴,深得其旨。
其后又参学于多位古琴名家,先后有吴景略、吴文光、姚丙炎、龚一、林友仁、成公亮先生。
1985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现为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开设古琴专业教学、古琴音乐文化专题理论课程,担任研究生、留学生课程的教学工作。
她的古琴教学具有特色,所授的多名学生多次在国内比赛获得金、银、铜奖。
琴箫合奏《暗香》李凤云王建欣
心似莲花古琴与水墨动画《安的种子》
【静夜思】古琴配乐诗朗诵古琴林友仁朗诵孙道临
弹或不弹琴都在那里好或变坏皆由你
“先器识而后文艺” 李叔同先生的文艺观丰子恺
初学者到底需要怎样一张古琴,练习琴可是鸡肋?
看得到的,看不到的,为你深度剖析古琴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