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9课时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课件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

工农武装割据和红军长征 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探究问题。 材料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 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 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 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美国作家)
第3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 十年对峙
考试大纲
考点搜索
新民主主义 ①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对中国社会 革命的崛起 变革的影响②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国共政权的 ①南昌起义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土地革
对峙
命③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1.五四运动 (1)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将_德__国__在__山__东__的__特__权__转交给日本。 (2)过程。 ①第一阶段:从 1919年5月4日开始,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 ②第二阶段:从6月5日起,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 (3)结果:北洋军阀政府__释__放__被__捕__学__生__,罢免__曹__、__陆__、__章__三 个卖国贼的职务,拒绝___在__和__约__上_签__字_____。
③胜利会师。 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在___吴__起__镇___与当地红军会师。 Ⅱ.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__甘__肃__会师。
(3)意义。 ①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②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_长__征__精__神___。 ③长征一结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就开始了。 【史论要旨】红军长征战略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同时, 中国革命中心由南方长江流域转移到北方黄河地区。长征途中 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知识导图】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及关系
2019版高考历史(北京专用)一轮课件第1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精神。
拓展延伸 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1)从国际方面看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美国乘机加紧侵略中国。尤其是日本,提 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妄图独占中国,成为侵略中国的最主要 国家,这使得中国人民的反帝情绪日益高涨。
考点2
栏目索引
b.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明了解放道路,使中国人 民看到了“新曙光”。 (2)从国内方面看 a.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处在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这种观点错误。五四运动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因而只是
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没有取得完全的胜利。
考点2
栏目索引
(5)五四精神 a.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 精神。
b.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
主和科学精神。 c.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
第1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考纲要求
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3.国共十年对峙
本讲考点
考点1 考点2 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与国民革命 国共十年对峙
考点2
栏目索引
考点1
1.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与国民革命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
考点2
栏目索引
2.中国共产党诞生 (1)条件 a.内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日益结合。
b.外部:④ 共产国际 的帮助。
(2)标志:中共“一大”召开。 a.时间、地点:1921年 7 月23日,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b.内容
2019版历史一轮通史版课件:9-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板块二 互动探究·分层突破
Step1 微考点——图文证史深化 微考点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
一 ①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 下……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 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1.[2017·安徽江淮十校联考]“国家要保证优先发展国 营经济;鼓励、指导和帮助合作社经济的发展;要鼓励和指 导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 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上述文件内容 应出自( )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九单元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 索——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第1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 共十年对峙
单元宏观概览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 年)
近五年全国卷考情统计
第1讲 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 与曲折
板块一 主干梳理·巧点妙拨
[主干知识 理一理] 一、新中国的成立 1.奠基: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召开:1949 年 3 月,河北平山县西柏坡。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思考 2 试答
史料二表明民族区域自治有何特点?
史料解读:①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少数民族聚居 为基础,②表明其内容是自治权。核心是自治权。
三 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 域自治政策,①是为了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 展,共同的繁荣。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 试答
3.人民代表大会等同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吗? 试答
提示:否。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但不能 说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包含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 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高考历史高考透析3-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共38张ppt)

(5)意义
①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革命转危为安。 ②长征中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 ③革命新局面开始。
中国共产成熟的过程
要点史实探究
要点一 五四运动 【史料】 史料一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 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
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
2.八七会议
土地革命 (1)内容: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________ 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2)意义:给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 明了前进的方向。 井冈山 3.农村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1)建立:1927年10月,毛泽东建立了_________革命根据 地,并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2)成果:1930年夏,全国建立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革命武装力量达到十万人。
4.红军长征 (1)原因:博古、李德等人坚持“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 剿”失败。
1934
(2)开始: ______年10月,中央机关和红军开始长征。 (3)转折:1935年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
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4)胜利
吴起镇
①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在陕北_________与当地红军会 师。
要点二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
【史料】 一九三○年一月五日,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
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 ——《中共党史资料选编》
史料二 五四时期提倡新生活成为当时进步青年的主张,
当时妇女的面貌(服饰、发型等)变化较大。提倡个性解 放主张男女平等和妇女参政。新式知识分子对传统家庭 进行了批判,家庭婚姻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 ——“五四”运动研究综述 【问题】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 的影响。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8.1从五四运动到国共十年对峙课件

2.诞生:中共“一大” (1)时间:1921 年 7 月 23 日。 (2)主要内容 ①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 别,实现共产主义。 ②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3.中共“二大”
民主革命 纲领,即最低纲领——打倒军 (1)主要内容:制定了__________
方几乎没有太多反响。…… (而后者)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 响应。其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更有大批知识分子 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包括工人和店员卷 入其中。不仅其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而且 其影响也大得太多了。 ——杨奎松《何谓民族主义及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2.红军长征 (1)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开始:1934 年 10 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 移。 (3)遵义会议 ①内容: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 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 的正确领导。
②意义: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 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4)胜利:1936 年 10 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5)意义: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也为中国革命 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工农武装割据 ”的道路。 革命根据地,开辟了“______________
(3)内容 ①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②政权建设:1931 年 11 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瑞金 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江西______
③武装斗争: 开展游击战争,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前四次“围 剿”。
【教材补遗】 改订新约运动 1928 年南京国民政府为了缓和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制造 对外“自主”形象;同时也为扩大税源,解决内战军费,在它 建立不久,围绕实现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的问题,发起 了要求帝国主义支持的“改订新约运动”。美国为争得在华的 外交优势,首先同中国缔结关税关系的条约。其他各国相继仿 效美国,与中国签订了类似的新约。列强用条约的形式,表面 上承认中国在关税上有对等的权利,但实际上由于中国经济落 后,并不能从列强那里取得对等的利益。至于废除领事裁判权 的交涉,由于列强借故拖延,双方迟迟不能签约。
2019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精品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第一枪 • 1.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 __________。 土地革命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 2.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方针。 井冈山革命 • 3.毛泽东创建了_____________根据地。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 4.建立红色政权:1931年在江西瑞金成立了 ___________________。 • 5.国民党五次“围剿”:1930~1933年。
• 2.北伐战争与国民革命的失败 打倒列强除军阀 1926 • (1)过程:__________ 年7月开始,以 ________________ 七一五 为目标。 四一二 • (2)结果:“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反革命政 变后,大革命失败。 右派 • 3.意义:动摇了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 右倾机会主义 主义的侵略势力。 • 4.失败的原因 • (1)客观原因:国民党__________叛变革命。 • (2)主观原因:中共犯了_______________错误,放弃对
• [归纳拓展] •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的 表现有哪些?
• 3.中共二大 • (1)时间:1922年7月。(2)内容:制定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军阀 最高纲领:实现 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最低纲领: 民主共和国 打倒________,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 正的_____________。(3)意义: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 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 〔拨云见日〕 • 中共一大“最高纲领”到二大“最低纲领”的转变,说明 中共进一步认清中国国情。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通史通用)一轮课件:2部分5单元10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对应学生用书第 88 页)
考点 1| 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国民革命
[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一、五四运动 1.导火线:1919 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 (1)第一阶段:学生为主力,中心在北京。 (2)第二阶段: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中心在上海。
3.结果:初步胜利。 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中 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影响 (1)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成为主力军。 (3)促使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出现短暂春天繁荣局面,随后陷入萧条;社会 物质、习俗生活快速发展变化。民族资本主义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得到了一定 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资本遭到摧残。 物质生活、交通通讯事业、影视事业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 发展,呈现出进一步近代化的趋势。 文化 —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开展,马克思主义传播并逐步中国化。孙 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毛泽东思想 形成并得到发展,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发展。
[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教材补遗] 1.分期
正确认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从 1912 年 3 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开始, 到 1928 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结束, 持续 16 年, 又可分为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 年)和军阀割据混战时期(1916-1928 年)两阶段。 2.认识 传统观点认为北洋军阀是我国近代历史上出现的反动卖国的军阀集团,北洋 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反动的时期,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 进一步加深的时期,然而这一时期又是新的革命力量孕育发展的时期。
高三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课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离不开广大人民 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 群众路线,赢得了人民信任。
建立统一战线
开展武装斗争
在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建立 了统一战线,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 义,增强了革命力量。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人民军队通过开展武装斗争,打击了敌人 的嚣张气焰,保护了人民利益。
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0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新中国
。
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02
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力量,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
0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提供
了经验和教训。
02
国共十年对峙
十年对峙的背景和原因
背景
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随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武装反抗国民 党统治,而国民党则进行大规模的清党行动,导致两党关系 紧张。此后,国共之间进入了长达十年的对峙时期。
原因
国共两党在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分歧和矛盾不断加深,同 时两党在争夺国家政权和领导权方面也存在激烈的竞争。此 外,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和腐败问题也加剧了国共关系的 紧张。
十年对峙的影响和结果
影响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经济萧条,人民生活困苦。同时,国共 两党的力量对比也发生了变化,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逐渐壮大起来,为抗日战争 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结果
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在战争胜利后 ,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取得了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国共十年对峙的历史教训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由于党内存 在分歧和错误,导致党的领导力 下降,革命事业受到损失。
课件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

(3)“左”倾和右倾二者都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
实践相脱离为特征,思想基础都是主观主义。因此,既要反
“左”,也要反右。
①中国共产党吸取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开始独立领导 武装斗争,创建__人__民__军__队__;开创了“___工__农__武__装__割__据__”的革 命道路,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领。
①五四运动是一次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彻底地不妥 协地__反__帝__反__封__建__的革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_爱__国___精神和牺 牲精神。在运动中,青年学生是先锋,_工__人__阶__级__是主力军。
②“五四运动”促使了中国人民的新觉醒,无产阶级开始 登上政治舞台,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 上同_工__人__相结合的道路,成为中国新__民__主___主__义__革__命_的开始。
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4.新的觉醒——民族意识觉醒。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
泛参加,相互支援,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大力量。
二、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
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 写道:“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 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 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
主题二
国民革命运动的特点
透过歌词,可以看出国民大革命有什么突出特点?
国民革命歌 史料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
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课件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

二、国共的十年对峙 1.武装起义 (1)原因:中国共产党从国民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里,认识 到掌握__军___队___的重要性。 (2)概况: ①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由_周__恩__来___、贺龙等领导, 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②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起义,进攻 __长__沙____受挫后,改向山区进军。
2.某学者认为:“五四运动的内涵,无论是政治方面
的,还是思想方面的,都充满着多元性与矛盾性。”这里的
“多元性”是指五四运动是一场( )
①反帝爱国运动
②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③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④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意义。①②③项说法正确, 五四运动使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但并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 义革命。
归纳拓展
1.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的比较
项目
内容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指导思想 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
五四运动开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思想
性质和发 展方向
辛亥革命的性质是旧民主主义 革命,其发展方向是建立资产 阶级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其 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
不 同
主力
民族资产阶级
工人阶级与学生
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 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 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
同 点
结果与前 途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有胜利的一面,但胜利果 实被袁世凯窃取之后,民 主共和名存实亡,旧民主 主义革命的任务没有完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社会 主义革命的进行作了必要准 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必然结果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课件: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十年对峙 精品

知识拓展 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1)新式知识精英群体走上中国社会舞台。通过新文化运动和反巴黎和会出卖中国 利益的社会运动,新式知识群体精英整体地、主动地出现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舞台 上,成为一支无法忽视的巨大的力量,这充分展现了他们改造中国的主动意识、集体
意识。
(2)近代民族国家意识逐渐觉醒。巴黎和会上列强对于日本侵略中国的要求予以满 足的做法使接受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知识群体终于忍无可忍,最终以火山爆发的方 式表现出来。这种意识的形成对于后来中国的民族独立起到了巨大的保障作用。 (3)对现代化的探索不断深入。五四运动从根本上说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政治运 动也是在近代思想文化的长期熏陶下自然发酵出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无论是提 倡文学革命,还是提倡思想启蒙,无论是提倡社会风俗变革,还是主张个性自由,都触 及了西学东渐下的中国文化改造命题。
3.性质: 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⑥ 反帝反封建 的革命运动。
4.意义
(1)促进了⑦ 马克思主义 在工人中的传播。
(2)成为中国⑧ 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端。
特别提示 五四运动具有彻底性并不是说五四运动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五四运动迫使北洋军阀政府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只 是取得了初步胜利,并未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不能说取 得彻底胜利。其彻底性是指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精神。
◆读史指导 (1)史料1表明第一次国共合作有统一纲领、统一政权,是党内合作;体现 了追求独立、自主、统一的合作斗争目标。 (2)史料2,第一段“打倒列强”“除军阀”体现了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 第三段“工农学兵”“大联合”体现了各个阶级之间的关系;第六段 “国民革命成功”体现了国民大革命的成果。
(3)史料3,“革命的火焰”是指1924—1927年的国民革命运动,国共两党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四单元 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教程讲义

第四单元第9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考情分析引领考试的风向标考点导学扬帆启程的导航灯考点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五四运动(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或山东问题:操纵会议的英美等国,不顾中国的正义要求,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2)概况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到天安门举行示威游行。
他们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要求惩办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遭到军阀政府的镇压。
第二阶段:自6月5日起,上海工人罢工。
从此,中国①__________登上政治舞台。
随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的浪潮,席卷全国。
(3)结果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陆、章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4)意义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从此,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五四运动成为中国②__________________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诞生(1)成立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时间:③__________年7月23日。
地点:上海→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代表:有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
内容:a.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b.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c.决定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d.成立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2)历史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运动(1)第一次国共合作(2)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年)失败,标志,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原因,主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坚持⑦__________错误,放弃对革命和军队的领导权客观: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帝国主义破坏中国革命【点题训练1】1922年9月,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课件:阶段八 课时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精品

考点二
国共的十年对峙
1.武装起义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 人民军队 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______________
毛泽东 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 (2)秋收起义:1927年9月,________
2.土地革命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 的广泛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日益结合。 ①______________ (1)背景 ②共产国际的帮助。
(2)标志: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资产阶级政权 ①奋斗目标:推翻__________________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②中心工作: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③领导机构:成立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 (3)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左 ”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结束了“_____ b.意义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吴起镇 与当地红军会师。 ①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________ (3)胜利 会宁 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②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______
3.国民大革命
(1)国共合作
革命统一战线 。 a.中共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________________ ①背景 b.1923年,中共三大确定了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方针。
1924 年,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②标志:________
③影响: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
4.红军长征
(1)原因:博古、李德等人坚持“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8_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课件

9.如何理解“左”倾与右倾两个概念? 试 答
提示:“左”倾与右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右倾 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让;“左”倾往往以革命的面 目出现,表现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两者都有危害性, 尤其是“左”倾错误的危害性更大。
10.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彻底 清算了党内的“左”倾错误吗? 试 答
3. 图解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试 答
提示:
4. 与中共“一大”相比, 如何认识中共“二大”制定的 民主革命纲领? 试 答
提示:中共“二大”的民主革命纲领正确认识了中国的 国情,意识到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认清 了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中国革命的动力 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①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②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 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思考 1 特点。 试 答
结合史料一和所学归纳国民革命运动有何
5.国民革命运动为什么又被称为“大革命”? 试 答
提示:国民革命运动是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是由工 人、 农民、 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层广泛参与的, 参与的阶层范围广泛,所以被称为“大革命”。
6.国民革命运动并没有促进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吗? 试 答
提示:否。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遭到破坏, 加之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导致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这 里的失败是指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但是国民革 命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促进 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高三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课件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包括土地改革、军队建设、政权 建设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思想建设方面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在思想建设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如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理论等, 为革命胜利提供了思想保障。
解题思路与技巧
国民革命的历史意义
从反帝反封建的角度进行分析,指出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建设方面的主要举措
从土地改革、军队建设和政权建设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其对革命胜利的贡献。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思想建设方面的贡献
从毛泽东思想和新民主主义理论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其对革命胜利的意义。
国共对峙也加剧了社会矛盾和民 族危机,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03
复习重点与策略
重点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点3
知识点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 和起因
国共合作的形成和过程
国共十年对峙的背景和 原因
国共十年对峙的影响和 意义
学习方法与技巧
01
02
03
04
方法1
阅读教材和笔记,加深对知识 点的理解
阶级矛盾
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农民利益。
民族矛盾
日本侵华加剧,中华民族面临生存危 机。
党内矛盾 两党意识形态和政治主张的差异。
模拟试题三及答案
试题
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中国历史的意 义。
经济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社会主 义制度的建立。
政治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 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十年对峙学习课件PPT

考点一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①北京大学 ②上海 ③工人阶级 ④被捕学生 ⑤反帝反封建 ⑥马克思主义 ⑦新民主主义 ⑧中国工人运动 ⑨李大钊 ⑩共产国际 11 1921 12国民党一大 ☆高考资源库☆ 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原因:无产阶级在五四 运动中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成为中国革命 的领导力量。 考点二 国共十年对峙 ①周恩来 ②贺龙 ③人民军队 ④武装夺取政权 ⑤毛泽东 ⑥土地革命 ⑦井冈山 ⑧工农武装割据 ⑨根据地建设 ⑩ 朱德 11围剿 12苏维埃 13瑞金 14博古 15 1934 16 1935 17“左” 倾 18毛泽东 19 1936 20甘肃会宁 ☆高考资源库☆ 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 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2010· 烟台高三月考)五四精神反映了五四运动不同于 此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意:一是启蒙与救亡的自觉广泛 的统一,二是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的统一,三是刻苦耐劳的 精神与进取创新精神的统一。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五四运动的 首要任务是( ) A. 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B. 成就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 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D. 彻底地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A 【解析】根据提问中的“首要”任务,联系五四运动发 生的背景是帝国主义在巴黎和会上出卖中国的国家主权,因 而五四运动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政治上救亡图存。所以A 项是正确答案;B项是结果;C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D项 是错误选项。
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旧民 主主义的继续,又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近年来的试题多 从此角度着手。复习中需重点关注五四运动的意义。 1. (2010· 德州一中期末模块检测)2009年是五四运动爆发 90周年,当我们回首这90年走过的历程,我们对五四运 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而我们的认识应该是() ①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②一场全国人民团结合作共同斗争的胜利运动 ③一场探索、创新、进步的思想解放运动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我们今天得以强盛的奠基石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D 【解析】本题是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考查,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D项为正确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contents
1 理知识体系 明课时精要
2 重时空观念 记主要史实
3 研史料实证 通历史解释
4 秉唯物史观 树家国情怀
5 贯通学与考 知能大提升
6
课时检测·过关练
01 理知识体系 明课时精要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五 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 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国共合作促成国民革命高潮到来。大革命失 败后,中国共产党经过实践和理论的探索,形成了“工农武装割 据”思想,开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阶段,为中国找到了一条正 确的革命道路。由于“左”倾错误和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 败,红军被迫长征,实行战略转移。长征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长征中的遵义会议成为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西安事变 (1)原因 ①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最主要
矛盾。 ②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③中共中央提出了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的策略方针;国民
党内部分化加剧,张学良、杨虎城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的主张,和红军实行停战。 (2)经过: 1936 年 12 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内容
接受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的指示;同意共产党员以 _个__人__身__份__加入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 意义 为_____国__民__大__革做命了准备
三、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年)
1.开始——国共合作的实现 (1)原因
从国内、国际形势来看,华盛顿会议后,帝国主义列强共 同侵略中国,扶植各派军阀,又联合干涉和镇压中国革命; 必 “_____打__倒__列__强__,__除__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要 从中国共产党方面来看,二七惨案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 性 识到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把革命引向胜利
1932年
成立伪满洲国
为转移国际视线,给国民政府施加压力,占领上海 1932年 作为进一步侵略的基地,发动一·二八事变
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 政策问题,是其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4)长征意义 ①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 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标志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 ②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 ③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播下了革 命的火种。 ④长征中红军将士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 革命 英雄主义 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 神财富。
3.对外政策:反苏亲帝 停止对苏贸易,驱逐苏联侨民,宣布与苏
对苏联:敌对 断交
对英美:依附 发起改订新约运动,换取帝国主义的承认 不抵抗政策——攘外必先安内——逐步转向抗
对日本:变化 日
(三)日本局部侵华 1.原因
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
蓄谋已久 方针。1927年日本在东方会议上确定了“_征__服__ _满__蒙__”的武装侵略方针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早期的斗争实践(1921~1923年)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条件
阶级条件
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条件
_马__克__思__主__义__的广泛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日 益结合
组织条件
各地共产主义早期组织的建立
外部条件
共产国际的帮助
(2)标志: 1921 年 7 月 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
经济危机
_1_9_2_9_~__1_9_3_3_年的经济危机对日本打击特别严重, 日本欲_转__嫁__危__机__
国共内战 国民政府正全力“剿共”,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陷入经济金融恐慌,忙于 国际社会
解决本国的经济危机,无暇东顾
2.史实
1931年 制造九一八事变,大规模武装侵略中国东北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道路, 外部条件
一批先进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2.经过
时间 中心 主力 方式
口号
特点
第一 阶段
第二 阶段
1919年 5月4日 到6月初
1919年 6月5日 到6月 28日
北京 上海
学__生__ 工__人__
罢课、 游行 示威
工人罢 工、商人 罢市、学 生罢课
(2)实践
①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生产,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 根据地 封锁,巩固了红色政权
建设 ②政权建设:_1_9_3_1_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 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
土地革 命
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_土__地_ _革__命__。广大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
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时间
1927年8月1日
领导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 意义 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_人__民__军__队__和武装夺
取政权的开始
2.八七会议
(1)召开: 1927 年 8 月 7 日,汉口。
(2)内容: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开展 土地革命 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
(2)标志: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①召开: 1924 年,广州。 ②内容: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接受了中 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的三大政策。 ③影响: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正式
中国共产党
奋斗目标
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 立_无__产__阶__级__专__政___,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中心工作
组织工人阶级,领导_工__人__运__动__
领导机构
成立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
(3)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早期斗争实践 (1)制定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二大
2.高潮:北伐战争(1926 年 7 月~1927 年 3 月)
群众基础
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条件
组织基础
1_9_2_5_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
军事条件 成立_黄__埔__军__校__,组建国民革命军,统一了 广东革命根据地
目的
打倒列强、除军阀和统一中国
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
工农运动不断高涨和深入;歼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 结果 力,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_长__江__流__域__;国民政府
武装斗 争
到1930年夏,农村革命根据地有十几块,红军达十万 人。从1930年10月起,粉碎了敌人的三次大规模“围 剿”,巩固和发展了革命根据地
5.红军长征 (1)长征原因 ①根本原因:“__左__”__倾__思__想___在党中央占据了统治地位,
博古、李德等人执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②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长征过程 1934 年 10 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 年 10
从中国国民党方面来看,经历了一系列失败后,孙中山深 感国民党改组的必要性
国民党是当时中国比较革命的民主派,在社会上有一定的
威信,在南方又建立了革命根据地,领导人孙中山也真诚
可 欢迎中国共产党同他合作
能 性
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共产国际的帮助,使国共合作成为可能
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在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1936 年 10 月,红军三大主力在 甘肃会宁 会师,长征胜利结束。长 征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以延安为中心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3)遵义会议
时间
1935年1月
党的干部和红军指战员对“左”倾错误极为不满,强烈
背景
要求改变党的领导;转兵贵州避免了红军的覆灭,为会 议召开提供了条件;当时中央红军与共产国际暂时失去
02 重时空观念 记主要史实 ——纵向理清“发展线”
一、五四运动(1919年)
1.背景
政治基础 _北__洋__军__阀__的专制统治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经济基础
_一__战__期间,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工人运动发展
思想基础
_新__文__化__运__动__促进思想解放
“_外__争__
青年学
主__权__,内除 生 是 先
国贼”“废
锋,工
除二十一
人阶级
条”“拒绝
是主力
在和约上签
军
字”
3.结果:初步胜利 (1)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 (3)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性质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5.意义 (1)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端。 (2)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 中国共产党 的成立奠定 了基础。
从广州迁往_武__汉__
3.国民革命失败——“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表 现
1_9_2_7_年,蒋介石在上海、汪精卫在武汉分别发动“四一二” 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疯狂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大革命失败
①客观:帝国主义干涉破坏,寻找新的代理人;国民党右派
原 因
制造分裂,叛变革命;反革命力量强大 ②主观: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缺乏理论修养和革命实践经验; 陈独秀犯了右倾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武装起义;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
(3)意义:给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党指明了方向,
是党的历史上一次转折性会议。
3.秋收起义 1927 年 9 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公开打出工农 革命军的旗帜,受挫后主动放弃攻打长沙,挺进井冈山,开创了中 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 (1)形成 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斗争经验,在 1928~1930 年,相继写了《中 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 以燎原》,从理论上说明了中国革命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这样一条道路,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